传热学第八章答案

传热学第八章答案
传热学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

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

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得小孔具有黑体辐射得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得辐射就是否也就是黑体辐射?

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得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得说明?

4.黑体得辐射能按波长就是怎样分布得?光谱吸收力得单位中分母得""代表什么意义?

5.黑体得辐射按空间方向就是怎样分布得?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就是否意味着黑体得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就是均匀分布得?

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得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得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

8,说明灰体得定义以及引入灰体得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得意义.

9.黑体得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得空腔器壁上得小孔)发出得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

81、一电炉得电功率为1KW,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电炉得效率为0、96。试确定所需炉丝得最短长度。

解:5、67×

得L=3、61m

82、直径为1m得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得温度500K,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得一个实验表面所得到得投入辐射。内表面发射率得大小对这一数值有否影响?

解:由=35438 W/

83、把太阳表面近似地瞧成就是T=5800K得黑体,试确定太阳发出得辐射能中可光所占得百分数。

解:可见光波长范围就是0、38~0、76

=64200 W/

可见光所占份额

84、一炉膛内火焰得平均温度为1500K,炉墙上有一着火孔。试计算当着火孔打开时从孔向外辐射得功率。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得光谱辐射力就是多少?哪种波长下得能量最多?解:=287W/

T=1500K时,

85、在一空间飞行物得外壳上有一块向阳得漫射面板。板背面可以认为就是绝热得,向阳面得到得太阳投入辐射G=1300W/。该表面得光谱发射率为:时

时。试确定当该板表面温度处于稳态时得温度值。为简化计算,设太阳得辐射能均集中在0~2之内。

解:由

得T=463K

86、人工黑体腔上得辐射小孔就是一个直径为20mm得圆,辐射力。一个辐射热流计置于该黑体小孔得正前方l=0、5m,处,该热流计吸收热量得面积为1、6。问该热流计所得到得黑体投入辐射就是多少?

解:

所得投入辐射能量为37、2×6、4×=W

87、用特定得仪器测得,一黑体炉发出得波长为0、7得辐射能(在半球范围内)为,试问该黑体炉工作在多高得温度下?该工况下辐射黑体炉得加热功率为多大?辐射小孔得面积为。解:代入数据得:T=1214、9K

88、试确定一个电功率为100W得电灯泡发光效率。假设该灯泡得钨丝可瞧成就是2900K 得黑体,其几何形状为得矩形薄片。

解:

可见光得波长范围0、38~0、76 则

由表可近似取

在可见光范围内得能量为 发光效率

89、钢制工件在炉内加热时,随着工件温度得升高,其颜色会逐渐由暗红变成白亮。假设钢件表面可以瞧成黑体,试计算在工件温度为900℃及1100℃时,工件所发出得辐射能中得可见光就是温度为700℃得多少倍?时时。 解:解

:(1)

()00

.0,7.36997338.0,973700101==?===-λμλb F mK T K T t ℃时,,

()

λμλμλμλ-=≤=?=01800600,5.73997376.0b F mK T mK T mK T 之及由值线性插值

得:.

可见光得能量为:. (2)

()00

.0,7.445117338.0,1173900101==?===-λμλb F mK T K T t ℃时,,

()()%

01565.010565.1,10565.1,5.891117376.044022

1

1

=?=?==?=----λλλμλb b F F mK T ,此时可见光得能量.

所以时就是700℃时得16、3/0、5672=29、6倍. (3)

()00

.0,74.521137338.0,137********==?===-λμλb F mK T K T t ℃时,,

()()%

05808.010808.5,10808.5,48.1043137376.044022

1

2

=?=?==?=----λλλμλb b F F mK T ,此时可见光得能量为.

所以1100℃时就是700℃时得117、03/0、5672=206、3倍.

810、一等温空腔得内表面为漫射体,并维持在均匀得温度。其上有一个面积为0、02得小孔,小孔面积相对于空腔内表面积可以忽略。今测得小孔向外界辐射得能量为70W,试确定空腔内表面得温度。如果把空腔内表面全部抛光,而温度保持不变,问这一小孔向外得辐射有何影响? 解:

代入数据T=498、4K

811、把地球作为黑体表面,把太阳瞧成就是T=5800℃得黑体,试估算地球表面温度。已知地球直径为太阳直径为1、39m,两者相距。地球对太空得辐射可视为0K 黑体空间得辐射。 解:如图所示。地球投影面积对太阳球心得张角为:

()()

8

22

14

2

117

105806.01025.210

6641.1785.0105.110

29.14-?=???=???=

?Ωπ(球面角)

。地球表面得空间辐射热平衡为: , ,

10

47

4

4

10623.4421029.114.34,-???=???? ?

?????=sum o sum e o e o be T R T T E σπσσ,

,

[]

()

4

16

4

16

103675.5580010

6641.1623.49321.15800--??=???=

812、如附图所示,用一个运动得传感器来测定传送带上一个热试件得辐射具有黑体得特性,文传感器与热试件之间得距离多大时,传感器接受到得辐射能就是传感器与试件位于同一数值线上时得75%?

解:

按题意,当工件位于x 1处时,工件对传感器得角系数为工件在正下方时得75%,当工件在正下方时,就是A 对传感器得张角: 当工件在x 1处时,故有:,即, 由试凑法解得。

813、从太阳投射到地球大气层外表面得辐射能经准确测定为1353W/。太阳直径为两者相距m 。若认为太阳就是黑体,试估计其表面温度。

解:太阳瞧成一个点热源,太阳投射在地球上得辐射总量为 = 又

所以T=5774K

814、试证明下列论述:对于腔壁得吸收比为0、6得一等球壳,当其上得小孔面积小于球得总表面面积得0、6%时,该小孔得吸收比可大于99、6%。球壳腔壁为漫射体。

解:设射进小孔得投入辐射为,经空腔内表面第一次反射得投入辐射为,经第二次反射为,经第n 次反射为、 空腔共吸收 设n=1 所以

则小孔吸收比为10、36%=99、6%

又因为n 越大,则小孔得吸收比越大,证明完毕。 实际物体得辐射特性

815、已知材料AB 得光谱发射率与波长得关系如附图所示,试估计这两种材料得发射率随温度变化得特性,并说明理由。

解:A 随稳定得降低而降低;B 随温度得降低而升高。

理由:温度升高,热辐射中得短波比例增加。

816、一选择性吸收表面得光谱吸收比随变化得特性如附图所示,试计算当太阳投入辐射为G=800W/时,该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吸收得太阳能量及对太阳辐射得总吸收比。 解:

查表代入数据

817一漫射表面在某一温度下得光谱辐射强度与波长得关系可以近似地用附图表示,试: (1)计算此时得辐射力;

(2)计算此时法线方向得定向辐射强度,及与法线成60角处得定向辐射

强度。

解:(1)

(2)

818、暖房得升温作用可以从玻璃得光谱穿透比变化特性解释。有一块厚为

3mm得玻璃,经测定,其对波长为0、3~2、5得辐射能得穿透比为0、9,而对

其她波长得辐射能可以完全不穿透。试据此计算温度为5800K得黑体辐射及

温度为300K得黑体辐射投射到该玻璃上时各自得总穿透比。

解:T=5800K,

由表查得

同理

819、一表面得定向发射率随角得变化如附图所示,试确定该表面得发射率与法向发射率得比值。

解:法向发射率即就是图中所示

所以

820、一小块温度得漫射表面悬挂在温度得炉子中。炉子表面就是漫灰得,且发射率为0、25。悬挂表面得光谱发射率如附图所示。试确定该表面得发射率及对炉墙表面发出得辐射能得吸收比。

解:

又因为

821、温度为310K得4个表面置于太

阳光得照射下,设此时各表面得光谱吸

收比随波长得变化如附图所示。试分

析,在计算与太阳能得交换时,哪些表

面可以作为灰体处理?为什么?

解:太阳辐射能得绝大部分集中在2um

以下得区域,温度为310K得物体辐射

能则绝大部分在6um以上得红外辐射,

由图可见,第一种情形与第三种情形,

上述波段范围内单色吸收率相同,因而

可以作为灰色处理。

822、一直径为20mm得热流计探头,

用以测定一微小表面积得辐射热流,该

表面温度为=1000K。环境温度很低,

因而对探头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

某些原因,探头只能安置在与表面法线成45°处,距离l=0、5m。探头测得得热量为W。表面就是漫射得,而探头表面得吸收比可近似地取为1。试确定得发射率。得面积为。

解:对探头:

823、已知一表面得光谱吸收比与波长关系如附图所示,在某一瞬间,测得表面温度为1000K。投入辐射按波长分布得情形示于附

图b 。试:

(1) 计算单位表面积所吸收得辐射能; (2) 计算该表面得发射率及辐射力;

(3) 确定在此条件下物体表面得温度随时间如何变化,设物体无内热源,没有其她形式得

热量传递。

解:(1)()()()()()

264

36

43

0/1100m W d G d G d G d G G XSH =+++=????∞

λλαλλαλλαλλαλλλλ

(2) (3)

所以在此条件下物件表面得温度随时间得延长而降低。

综合分析

824、一测定物体表面辐射特性得装置示于附图中。空腔内维持在均匀温度;腔壁就是漫灰体。腔内1000K 得热空气与试样表面间得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试样得表面温度用冷却水维持,恒为300℃,试样表面得光谱反射比示于附图。试:(1)计算试样得吸收比;(2)确定其发射率;(3)计算冷却水带走得热量。试样表面A=5cm 。 解:冷却水带走得热量为:,

()W

con 24001010560010001010544=???=-???=Φ--, , , ,

7138.01067.51057138.010001067.51054

4481???=?????=--- ,

,吸收比=0、7138,反射比=0、2862、 反射率应以600K 来计算。

()()???

??-?+?

-+

-=

??∞

10005.1412.010005.148.024008.012.011

10K E d E E d E b

b b

b λ

λελλ

所以,发射率,吸收比。

825、用一探头来测定从黑体模型中发出得辐射能,探头设置位置如附图所示。试对下列两种情况计算从黑体模型到达探头得辐射能:(1)黑体模型得小孔处未放置任何东西;(2)在小孔处放置了一半透明材料,其穿透比为时=0。

解:(1)L= (2),查表得 所以 所以

826、为了考验高温陶瓷涂层材料使用得可靠性,专门设计了一个试验,如附图所示。已知辐射探头表面积陶瓷涂层表面积。金属基板底部通过加热维持在,腔壁温度均匀且。陶瓷涂层厚W/(m 、K);基板厚为W/(m 、K)。陶瓷表面就是漫灰得,。陶瓷涂层与金属基板间无接触热阻。试确定:(1)陶瓷表面得温度及表面热流密度;(2)置于空腔顶部得辐射能

检测器所接受到得由陶瓷表面发射出去得辐射能量;(3)经过多次试验后,在陶瓷涂层与基板之间产生了很多小裂纹,形成了接触热阻,但及陶瓷涂层表面得辐射热流密度及发射率均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就是增加,降低还就是不变? 解:如图所示:

(1) 稳态运行时,电热器发出之热通过导热传导到陶瓷表面上,再通过辐射传递到腔

壁四周,设陶瓷表面温度为T 2,则有 , ,

()

7

42

855210561.610536.41066.2610333.81500?-??=?+?----T T ,

,,

用试凑法解得:, ,

(2) 检测器面积,,

()1

54

111010114.333.1467.58.0cos --?????=?Ω??=ΦdA d E d θπεθ

(3) 由于接触热阻得作用,温度要升高。 小论文题目

827在用黑体炉标定热流计,辐射高温计等时,常常要控制炉子得温度,以使所需得光谱辐射强度得变化在允许范围之内。试: (1)证明对黑体有

其中为黑体得光谱定向辐射强度,它与得关系为;

(2)确定当黑体炉工作在2000K 时,为使波长为0、65得光谱定向辐射强度得相对变化率小于0、5%,炉温得允许变化值就是多少? 实际物体得辐射特性 解:(1)证明因为 所以

(2)

K T c m L dL b b 2000,104388.1,1065.0%,5.0/2

26=?=?=≤--λλλ 代入式得

即允许值为0、045%

828.按照标准宇宙学模型,宇宙起源于一百多亿年前得一次大爆炸(大爆炸模型).1946年,俄裔

美籍科学家伽夫(G、gamov)度与密度接近无穷大得原始火球得爆炸,她得学生阿尔法(R、A、Alpher)日应表现为温度为3K得宇宙背景辐射.1964年,美国贝尔(Beer)工程师观察到了弥漫于宇宙得空间相当于黑体3K得辐射后(后经精密测定相应于宇宙背景辐射分布得温度应为2、736K),证实了大爆炸模型得推测.

试根据普朗克定律,画出宇宙背景辐射得图谱.

传热学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 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 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 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 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吸收力λb E 的单位中分母的"3 m "代表什么意义? 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的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 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及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 9.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 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 ,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 。电炉的效率为0.96。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解:5.67×34 10 96.010*******?=??? ??+dL π 得L=3.61m 8-2、直径为1m 的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的温度500K ,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的一个实验表面所得到的投入辐射。内表面发射率的大小对这一数值有否影响? 解:由 4 0100? ?? ??=T C E b =35438 W/2m 8-3、把太阳表面近似地看成是T=5800K 的黑体,试确定太阳发出的辐射能中可光所占的百 分数。 解:可见光波长范围是0.38~0.76m μ 4 0100? ?? ??=T C E b =64200 W/2m 可见光所占份额 ()()()%87.44001212=---=-λλλλb b b F F F 8-4、一炉膛内火焰的平均温度为1500K ,炉墙上有一着火孔。试计算当着火孔打开时从孔向外辐射的功率。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m μ的光谱辐射力是多少?哪种波长下的能量最多? 解: 4 0100? ?? ??=T C E b =287W/2m ()3 10/5 1/1074.912m W e c E T c b ?=-=-λλλ T =1500K 时,m m 12 1093.1-?=λ 8-5、在一空间飞行物的外壳上有一块向阳的漫射面板。板背面可以认为是绝热的,向阳面 得到的太阳投入辐射G=1300W/2 m 。该表面的光谱发射率为:m μλ20≤≤时();5.0=λε m μλ2>时()2.0=λε。试确定当该板表面温度处于稳态时的温度值。为简化计算,设太阳的辐射能均集中在0~2m μ之内。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 程次序为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 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2.温度对辐射 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大于 D.可能大于、小于 C. 小于 A.等于 B.2℃的壁面,2777)、温度为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的水流经·K)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24 42×1010W/mW/m ×2424 W/m W/m ××1010),rt2112。)的导热问题中,稳态时有( dtdtdtdtdtdt??? C. B. A. drdrdrdrdrdr r?r1r?rr1r?r?rr?rr?r2212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 效辐射()其本身辐射。 A.等于等于 B.等于大于 C.大于大于 D.大于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 已知角系数X1,2=,X1,4=,则X1,3为()。 A. 0.5 B. 0.65 C. D.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会最有效。.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8.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70 ≥10 C.l/d<50 d<10 44d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完整)传热学第一章答案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汇总,推荐文档

传热学习题集第一章 思考题 1.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 传热学公式。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 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 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 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 后,水壶很快就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 感到热。试分析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 些情况可能使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汇编

传热学习题_建工版V 0-14 一大平板,高3m ,宽2m ,厚0.2m ,导热系数为45W/(m.K),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w1t 150C =?及w1t 285C =? ,试求热流密度计热流量。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 2 w2w121t t 285150q gradt=-4530375(w/m )x x 0.2λλ??--??=-=-=- ? ?-????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 q A 30375(32)182250(W)Φ=?=-??= 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50mm ,长2.5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 2.k),热流密度q=5110w/ m 2, 是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解:热流量 qA=q(dl)=5110(3.140.05 2.5) =2005.675(W) πΦ=?? 又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w f hA t=h A(t t )qA Φ=??-= 管内壁温度为: w f q 5110t t 85155(C)h 73 =+ =+=? 1-1.按20℃时,铜、碳钢(1.5%C )、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解: (1)由附录7可知,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 λ 铜 =398 W/(m ·K),λ 碳钢 =36W/(m ·K), λ 铝 =237W/(m ·K),λ 黄铜 =109W/(m ·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λ 铜 >λ 铝 >λ 黄铜 >λ钢 (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导热系数最大不超过0.12 W/(m ·K). (3) 由附录8得知,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20℃时的导热系数为: 膨胀珍珠岩散料:λ=0.0424+0.000137t W/(m ·K) =0.0424+0.000137×20=0.04514 W/(m ·K); 矿渣棉: λ=0.0674+0.000215t W/(m ·K) =0.0674+0.000215×20=0.0717 W/(m ·K);

传热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传热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蓝色字体为注释部分 1-4、对于附图中所示的两种水平夹层,试分析冷、热表面间的热量交换方式有什么不同?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哪种布置? 答:图(a)的热量交换方式为导热(热传导),图(b)的热量交换方式为 导热(热传导)及自然对流。应采用图(a)的方式来测定流体的导热系数。 解释:因为图(a)热面在上,由于密度不同,热流体朝上,冷流体朝下,冷 热流体通过直接接触来交换热量,即导热;而图(b)热面在下,热流体密度小,朝上运动,与冷流体进行自然对流,当然也有导热。 因为图(a)中只有导热,测定的传热系数即为导热系数;而图(b)有导热和自然对流方式,测定的传热系数为复合传热系数。 1-6、一宇宙飞船的外形如附图所示,其中外遮光罩是凸出于飞船船体之外的一个光学窗口,其表面的温度状态直接影响飞船的光学遥感器。船体表面各部 分的表面温度与遮光罩的表面温度不同。试分析: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与外遮光 罩表面发生热交换的对象可能有哪些?换热方式是什么? 答:可能与外遮光罩表面发生热交换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外遮光罩表面与 外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另一个是外遮光罩表面与船体表面进行辐射换热。 解释:在太空中,只有可能发生热辐射,只要温度大于0K,两个物体就会发生辐射换热。 1-9、一砖墙的表面积为12m2,厚260mm,平均导热系数为1.5W/(m.K),设面向室内的表面温度为25℃,外表面温度为-5℃,试确定此砖墙向外界散失的热

= 8.5 =0.7?5.67?10-8?(2504-0) 量。 Φ=A λ(t-t)δw1w2 解:=12?1.5 ? (25-(-5)) 0.26 =2076.92W 此砖墙向外界散失的热量为2076.92W。 1-12、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t w=69℃,空气温度t f=20℃,管子外径d=14mm,加热段长80mm,输入加热段的功率为8.5W。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传热传给空气,试问此时的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多大? 解:此题为对流传热问题,换热面积为圆管外侧表面积,公式为: Φ=hA(t-t)=h?πdl?(t-t) w f w f h=Φ πdl?(t-t) w f ∴ 3.14?0.014?0.08?(69-20) =49.3325W (m2?K) 此时的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49.3325W/(m2.K) 1-18、宇宙空间可近似地看成为0K的真空空间。一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K,表面发射率为0.7,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此题为辐射换热问题,公式为: q=εσ(T4-T4) 12 =155.04W m2 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为155.04W/m2。

传热学试题库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 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 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5.结合你的工作实践,举一个传热过程的实例,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组成的。 (提示:学会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如水冷式内燃机等) 6.在空调房间内,夏季与冬季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2℃左右,夏季人们可以穿短袖衬衣,而冬季则要穿毛线衣。试用传热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从分析不同季节时墙体的传热过程和壁温,以及人体与墙表面的热交换过程来解释这一现象(主

传热学答案+第五版+章熙民(完整版)

绪论 1.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Q λ——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与空 气的对流换热热量 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 总失热量减少。(T T? 外内 ) 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 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T T? 外内 )。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 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

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 1t R R A λ λ = = 221 8.331012 m --=? 11.q t λσ =?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 时→曲线 12. i R α 1 R λ 3 R λ 0 R α 1 f t ??→ q 首先通过对流换热使炉子内壁温度升高,炉子内壁通过热传导,使内壁温度生高,内壁与空气夹层通过对流换热继续传递热量,空气夹层与外壁间再通过热传导,这样使热量通过空气夹层。(空气夹层的厚度对壁炉的保温性能有影响,影响a α的大小。) 13.已知:360mm σ=、0.61()W m K λ=? 1 18f t =℃ 2187() W h m K =? 2 10f t =-℃ 22124() W h m K =? 墙高2.8m ,宽3m 求:q 、1 w t 、2 w t 、φ 解:12 11t q h h σλ?= ++= 18(10) 45.9210.361 870.61124 --=++2W m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 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 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传热学第1章答案

传热学习题集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 热学公式。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 -=,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 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 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 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 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 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 水壶很快就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 到热。试分析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 情况可能使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

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 3.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传热学(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 A. 导温系数 B. 导热系数 C. 传热系数 D. 密度 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 A. 雷诺数 B. 雷利数 C. 普朗特数 D. 努谢尔特数 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 A. B. C. D. 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 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 B. C. D. 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 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 B. 粗管内的大 C. 细管内的大 D. 无法比较 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 A. 逆流大于顺流 B. 顺流大于逆流 C. 两者相等 D. 无法比较 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 A. 有效辐射 B. 辐射力 C. 反射辐射 D. 黑度 9.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 B. 磨光玻璃 C. 涂料 D. 黑体 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 A. 大一点好 B. 小一点好 C. 大、小都一样 D. 无法判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 12. 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 1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14. 当 d 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15. 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 16. 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 17.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 18. 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 19.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0.15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 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20. 已知某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被加热,并且,流体平均温度为 40 ℃,则壁面温度为。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非稳态导热 23. 凝结换热 24. 黑度 25. 有效辐射 ?简答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 每小题 8 分 , 共 16 分 ) 26.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27.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一个表面的吸收比和( )无关。 a 投射表面温度 b 吸收表面温度 c 吸收表面面积 d投射表面性质 2、在一维平板瞬态导热问题中,可采用近似拟合公式(即第一项近似解)进行计算的条件是( )。 a Fo<0.2 b Bi>0.1 c Bi<0.1 d Fo>0.2 3、管内强迫层流充分发展段,如其他条件不变,半径增大时对流换热表面传 热系数会(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减后增 4、通过无内热源、常物性、对称第一类边界条件的平壁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 阶段,温度分布包括以下特性( )。 xa 线性 b仅是位置的函数 c 不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 d 仅与Fo和有关 ,5、蒸汽含有不凝结气体时,凝结换热的效果会( )。 a 减弱 b 无影响 c 增强 d 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6、下面哪种方法能够减少蒸汽通道内热电偶测温误差( )。 a热电偶靠近通道内壁 b增加热节点黑度 c 减小气流流速 d 通道外保温、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传热面上的总热阻与( )无关。 7 a 两侧流体流速 b 计算基准面积 c 壁厚 d 固体壁物性 o8、一个温度为27C的表面在红外线范围内可看作灰体,那么在的近,,,8m 红外范围内当波长增加时,灰体的光谱辐射力会( )。

a 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9、是否可以通过安置肋片来强化换热,主要取决于( )。 a 肋片材料 b 对流传热系数 c Bi 准则 d 肋高 10、流体强迫外掠平板时,边界层厚度会( )。 a一直增加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保持不变 二、名词解释 1 膜状凝结 2 傅立叶定律 3 强制对流 4 漫灰表面 5 格拉晓夫数Gr 三、简答题: 1、导热系数为常数的无内热源的平壁稳态导热过程,若平壁两侧都给定第二类边界条件,问能否唯一地确定平壁中的温度分布? 为什么? 1 2、如图所示,在一个稳态、二维导热的温度场中划分网格,水平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x,竖直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y,导热系数为λ,粗黑线为边界,边界为绝热边界,请写出节点1和2的用于数值计算的节点方程。 3 2 1 5 4 3、某流体横掠平板,其热扩散率为a,运动粘度为ν,且a>ν,请画出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发展规律,并说明为什么。 4、一换热器,重油从300?冷却到180?,而石油从20?被加热到150?,如换热器流动方式安排成(1)顺流;(2)逆流,问平均温差各为若干? 参考答案: 1、不会。因为稳态、无内热源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截面的热流量为常数,即只有一个边界条件。 t,tt,tyx,,41212、节点1: ,,0,,x2y2,, t,tt,tt,t,,yy325212 节点2: ,,,,,,x,0x2x2y,,,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2·K )、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 A.8×104W/m 2 B.6×104 W/m 2 C.7×104 W/m 2 D.5×104 W/m 2 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 1 >t 2,r 1 B. 21r r r r dr dt dr dt ==< C.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 )其本身辐射。 A .等于 等于 B.等于 大于 C.大于 大于 D.大于 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 0.5 B. 0.65 C. 0.15 D. 0.35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 )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A.l/d≥70 B.Re≥104 C.l/d<50 D.l/d<104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1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 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17.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 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18.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A.100°C B.124°C C.150°C D.225°C 19.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 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0.5 B.0.65 C.0.15 D.0.35 20.一金属块的表面黑度为0.4,温度为227°C,它的辐射力是( );若表面氧化

传热学试题答案.doc

①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 ②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 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 ③雷诺准则反映了( A) 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 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④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 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 ⑤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 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 C.无法确定D.顺流 ⑥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 温差等于() A.60.98℃B.50.98℃ C.44.98℃D.40.98℃ ⑦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 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⑧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 ⑨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 A.W B.W/m2 C.W/m D.W/m3 ⑩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 ? .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传热学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 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 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 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 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吸收力λb E 的单位中分母的"3 m "代表什么意义 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的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 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及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 9.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 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 ,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 。电炉的效率为。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解:×34 10 96.010*******?=??? ??+dL π 得L= 8-2、直径为1m 的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的温度500K ,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的一个实验表面所得到的投入辐射。内表面发射率的大小对这一数值有否影响 解:由 4 0100? ?? ??=T C E b =35438 W/2m 8-3、把太阳表面近似地看成是T=5800K 的黑体,试确定太阳发出的辐射能中可光所占的百 分数。 解:可见光波长范围是~m μ 4 0100? ?? ??=T C E b =64200 W/2m 可见光所占份额 ()()()%87.44001212=---=-λλλλb b b F F F 8-4、一炉膛内火焰的平均温度为1500K ,炉墙上有一着火孔。试计算当着火孔打开时从孔向外辐射的功率。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m μ的光谱辐射力是多少哪种波长下的能量最多 解: 4 0100? ?? ??=T C E b =287W/2m ()3 10/5 1/1074.912m W e c E T c b ?=-=-λλλ T =1500K 时,m m 12 1093.1-?=λ 8-5、在一空间飞行物的外壳上有一块向阳的漫射面板。板背面可以认为是绝热的,向阳面 得到的太阳投入辐射G=1300W/2 m 。该表面的光谱发射率为:m μλ20≤≤时();5.0=λε m μλ2>时()2.0=λε。试确定当该板表面温度处于稳态时的温度值。为简化计算,设太阳的辐射能均集中在0~2m μ之内。

传热学 书本习题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 导热理论基础 1. 按20℃时,铜、碳钢(1.5%C )、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答:铜>铝>黄铜>碳钢; 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最大值为0.12W/(m ?K ) 膨胀珍珠岩散料:25℃ 60-300Kg/m 3 0.021-0.062 W/(m ?K ) 矿渣棉: 30℃ 207 Kg/m 3 0.058 W/(m ?K ) 软泡沫塑料: 30℃ 41-162 Kg/m 3 0.043-0.056 W/(m ?K ) 2. 推导导热微分方程式的已知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导热物体为各向同性材料。 3.(1) m k x t /2000=?? , q=-2×105(w/m 2 ). (2) m k x t /2000-=??, q=2×105(w/m 2 ). 4. (1),00==x q 3109?==δx q w/m 2 (2) 5108.1?=νq w/m 3 5. 已知物体的热物性参数是λ、ρ和c ,无内热源,试推导圆柱坐标系的导热微分方程式。 答:22222 11[()]t t t t a r r r r r z τφ?????=++????? 6. 已知物体的热物性参数是λ、ρ和c ,无内热源,试推导球坐标系的导热微分方程式。 答:2222222111[()(sin )]sin sin t t t t a r r r r r r θτθθθθ? ??????=++?????? 7. 一半径为R的实心球,初始温度均匀并等于t 0,突然将其放入一 温度恒定并等于t f 的液体槽内冷却。已知球的热物性参数是λ、ρ和c ,球壁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试写出描写球体冷却过程的完整数学描述。 答: 2201[()],0,00,0,0,,() f r R r R t t r r R c r r r r R t t t r R h t t r λττρττ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