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网络环境中自媒体存在的突出问题
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环境及发展对策研究

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环境及发展对策研究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1)一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2)(一)宏观环境分析 (2)(二)行业环境分析 (4)二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6)(一)平台的资源和能力分析 (6)(二)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7)三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环境总结 (9)(一)优势 (9)(二)劣势 (9)(三)机会 (10)(四)威胁 (11)四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对策 (12)(一)加强内容监管 (11)(二)优化平台设计 (11)(三)防止用户上瘾 (12)(四)增加利润来源 (12)(五)开拓品牌营销窗口 (12)结论 (15)参考文献 (14)摘要如今短视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量的短视频平台进入其中,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应用行业也开始火爆起来,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开拓出了自己所属领域的市场。
但短视频行业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行业乱象,规避行业乱象是目前使短视频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
本文以抖音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外部发展环境,总结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对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有效对策,梳理音乐类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发展规律,为音乐类短视频应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展环境;发展对策Analysis of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Tik TokAbstract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short video market competition, short video began to develop to the vertical field. Short video social applications in the vertical field, represented by dithering short video, began to explode,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users and opened up their own marke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industry chaos in the short video industry. Avoiding the industry chaos is the key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short video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ther short video is briefly describ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re summarized,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law of social application of music short video, providing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short video application.Key Words:Tik Tok;Short Video Platform;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前言短视频一般是指互联网新媒体上内容传播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一种内容传播方式。
网络环境下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MEDIA MANAGEMENT 媒介经营与管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舆论监督主要被理解为媒体的批评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公开,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加快捷有效的舆论监督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1 网络舆论监督及其特点学界对于舆论监督主要有广义与侠义两种定义。
广义的舆论监督泛指公共舆论对社会上所有不良现象的监督。
狭义的舆论监督指公众通过舆论对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的看法,也指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对权力机构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的看法和意见。
网络舆论监督则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舆论监督,监督的主体是公众,客体是权力机构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1]。
互联网使得公众意见得以公开表达,拓宽了公众舆论监督手段,与传统的利用报纸、广播进行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主要有以下特点。
1)监督主体广泛。
传统的舆论监督一般是通过记者调查、采访、报道及民众来信等方式反映民意,公众所表达的建议和批评还要经过媒体编辑,且受到监督手段单一、反馈不及时等制约因素,公众的监督权无法得到充分行使。
在没有通畅的舆论监督渠道和平台时期,只能由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呈指数增长,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手机网民达8.97亿。
诸如微博、微信等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网络信息的开放流动和实时共享使得网民可以随时关注热点事件,自由表达观点并与他人互动交流。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普通公众真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
2)监督渠道多元。
网络技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最大的改变是信息的数字化,一切信息都可以展现在互联网平台,舆论监督也从传统媒体渠道转战网络。
网络时代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网络时代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丰富的体验。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世界也面临着一系列类似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如信息污染、网络暴力、隐私泄露、虚假信息传播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那么,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其生态环境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网络信息污染是网络生态环境面临的一大难题。
大量的垃圾信息、广告推送、低质量内容充斥在网络中,使得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用户难以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
为了减少信息污染,我们需要从信息的源头入手。
网站和平台应当加强内容审核,建立严格的信息发布机制,对发布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把关。
同时,用户也应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学会辨别和筛选信息,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
网络暴力是网络生态环境中的一颗毒瘤。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些人因为言语不当、观点分歧或者其他原因,遭受到恶意的攻击、辱骂甚至人身威胁。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也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氛围。
为了遏制网络暴力,我们需要强化法律监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让施暴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同时,平台也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举报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网络暴力行为。
此外,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尊重他人,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做网络暴力的参与者。
隐私泄露是网络时代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被大量收集和存储,一旦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和利用,将给个人带来极大的损失。
保护用户隐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企业和平台要加强技术防护,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
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随意收集和滥用用户隐私信息。
作为用户,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在网络上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06月中旬刊M 122传媒与艺术丨C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石 琳(山东法官培训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摘 要】 近年来频出的新闻反转现象,不断地挑战着受众对媒体的信任。
文章概述了新闻反转现象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新闻反转现象出现的原因,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地对策: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并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新闻媒体要加强专业主义精神;公众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关键词】 新闻反转;新媒体环境;媒介素养;对策近些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由于各种讯息在产生的过程与传播方式与领域中发生的重大改变,因而出现了一种新闻现象,某一热点事件,随着媒体的报道和后续不断地发酵,通过各种途径被挖掘出的事件真相与当初媒体的报道及报道的初衷有了很大的差别,甚至存在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问题。
这一系列现象被称为“新闻反转”。
系列闹剧似的新闻反转现象恰恰反映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特点和新变化,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新闻反转这一新的反常现象频现,近几年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能不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反思,如何看待和应对新闻反转已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闻反转现象的内涵及特点新闻反转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传播技术发展之后才进入公众视野的一种传播现象。
在信息大量激增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一种新闻媒体发声,互联网对于声音的放大效果又产生了惊人的社会效果。
真相明朗后,反转事件也就发生了。
新闻反转概念进入大众视野,来源于2013年新华网发表的《盘点2013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一文,此后每年该类事件都被媒体进行盘点,代表性的文章如新华网发布《2014年那些让你大跌眼镜的新闻“反转剧”》,人民网推出《2015十大新闻反转剧,剧情不要太跌宕》等等。
在对新闻反转概念的界定上,有研究者提出新闻反转是指在互联网传播场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媒体错误的“议程设置”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媒体错误的“议程设置”摘要: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可能会错误的“议程设置”,本文以“八毛门”事件为例,主要对媒体对该事件错误议程设置发生的原因从盲目跟风、追求高的点击率、网络媒介素养的缺乏、网络议程主体的自由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简单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八毛门”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63-01一、“八毛门”事件的追溯2011年8月19日,陈先生的儿子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降生,但孩子的肚子有点鼓,8月2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最终做出了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结果,建议对他动造瘘手术,费用预计将超过10万元。
学医的陈先生隐约觉得有蹊跷,他拒绝了手术,并带孩子到广州治疗,结果仅用8毛钱的药治好了孩子的病。
9月7日,有媒体刊出题为“婴儿病情误诊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的报道,引发了舆论一片哗然。
最终,此事件以陈先生对深圳市儿童医院书面致歉。
陈先生承认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的诊断是正确的,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冲动,医院才遭受了舆论的冲击。
二、网络媒体错误“议程设置”的原因(一)盲目跟风当陈先生不认同医院的诊断,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发了微博,被传统媒体发现并炒作,之后不断的转载、评论,让报道影响不断扩大,比如在北京晨报网站以及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论坛、微博等。
大部分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却铺天盖地地都以“婴儿病情误诊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十万元为什么败给了八毛钱”等为标题,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八毛钱治好10万元病”的冲突很符合报道者对“医疗乱象”的想像,适合做大新闻,于是,急于消费公众情绪的报道者便在患者的一面之词下失去了客观的理性。
媒体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盲目跟风,进行了错误的“议程设置”,把深圳市医院一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追求高的点击率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归根到底都是盈利性的,竞争性在当前社会中空前的激烈。
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意见建议

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意见建议开展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坚持以清朗网络空间为目标,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乱象,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覆盖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10项整治任务。
1.“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春节期间,集中整治6方面问题乱象:发布误导性旅游攻略、自导自演有违公序良俗的离奇剧情视频;借热点话题挑起互撕谩骂、煽动群体对立;利用年终盘点、返乡见闻等形式编造不实内容;发布涉色情、赌博、网络水军等违法引流信息;鼓吹炫富拜金、诱导粉丝无底线追星;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为广大网民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春节网上氛围。
2.“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企业家,以“舆论监督”名义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等问题。
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涉企信息审核管理,及时提醒有关账号主体严格遵守落实法律法规、社区规则和专项行动要求。
依法处置问题突出、情节严重的网站平台和账号。
3.“清朗·打击违法信息外链”专项行动。
坚决打击利用各种“暗号”“套路”发布非法外链,严防通过将用户引流到隐蔽环节或境外网站等形式,发布传输色情、赌博、网络水军等违法信息。
督促网站平台持续加大对图形化、符号化等各类引流变形体的识别打击力度,开展跨平台联动,排查处置引流信息指向的黑灰产群组、账号、APP,违法犯罪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4.“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
集中整治“自媒体”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信息陷阱”、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等问题。
督促网站平台做好涉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领域信息****标注,AI生成信息标注以及虚构摆拍内容标注。
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反转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第10卷第8期 2019年04月Vol.10 No.8 April 2019129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反转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屈冠群(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广东分中心,广东广州 510665)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信息与日俱增,网络舆情反转现象频繁发生,且呈现出逐渐升温的态势,使得网络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舆情反转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反转;应对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8-0129-02一、造成网络舆情反转现象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话语权转移新媒体时代下,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网民群众不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还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可以说,借助网络平台,网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意愿的自由表达。
尤其是自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让普通网民也可以摇身一变,化身信息生产者,通过社交平台、个人网站、公众号等实现新闻信息的生产、传递以及接收。
由此,媒介由被动接受逐渐发展为主动传播。
借助网络平台,网民群众拥有了话语权,也拥有了传播、质疑、验证所接收的新闻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传播主体处于平等地位,从而衍生出“新闻对话”。
而在以往传统的传播模式下,群众只能借助传统媒体来实现自身意愿的表达,并且由于传统传播模式的局限性,群众意愿难以得到充分表达。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让群众媒介话语权逐渐转移,传统媒体话语权不断被削弱,导致信息公信力和权威性都受到极大的挑战。
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话语权的转移是造成网络舆情反转的重要原因。
(二)新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管乏力新媒体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移动的时代”,新闻信息的发布和获取都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你拿出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碎片化、标签化的信息获得了巨大的张力,每一次的信息传递都有可能让其在舆论的场域中发酵,进而形成舆论热点。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产生演变及控制路径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产生演变及控制路径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已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社会现象。
网络谣言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还对社会治理和舆论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谣言的产生、演变及控制路径。
网络谣言产生的两大原因网络谣言的产生有两大原因:信息不对称和传播途径。
信息不对称是指一些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产生和传播,是因为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
这种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可信度和信息的真实性上。
即使是在传媒时代,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有限的。
而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更容易受到限制,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一些虚假信息,从而产生网络谣言。
传播途径是指一些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是因为网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比传统媒体更快。
任何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群甚至QQ空间等途径,将虚假的消息迅速传播出去。
网络谣言的演变过程1. 传播阶段:谣言产生后很快就会有人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传播。
在初始传播阶段,谣言会通过一个小圈子传播。
如果这些人相信这个谣言,他们就会进一步将其传播给他们的朋友或跟随者。
2. 扩散阶段:如果谣言传播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就很可能通过大众传媒达到许多人。
此时,谣言开始扩散到一个更广泛的受众。
3. 强化阶段:在扩散阶段后,谣言会开始进一步被强化和加强。
这通常是通过与一些当前新闻或事件相结合来实现的。
这些谣言所包含的信息,可能会被其他监察机构或媒体机构加以确认或辟谣,但由于无法获得同样广泛的传达范围,仍可能继续得到信仰。
4. 平衡阶段:一旦谣言在扩散中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它也就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
这意味着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通过媒体和其他机构去掉的信息。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已经相信了这个消息,并开始广泛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和传递。
要控制网络谣言,需要协同应对该问题,而非由单一机构采取措施控制。
以下是网络谣言控制的路径:1. 加强技术手段,构建监测机制:要控制网络谣言,必须依赖技术手段和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下网络环境中自媒体存在的突出问题
发表时间:2019-04-23T11:01:34.730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1期作者:方燕萍[导读] 网络时代的发展,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信源和载体。
因为自媒体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使得追逐流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百出。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引导行业往良序发展方燕萍
(杭州市网络舆情监测应急中心浙江杭州 310016)摘要:网络时代的发展,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信源和载体。
因为自媒体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使得追逐流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百出。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引导行业往良序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平台;流量据清博指数显示,截至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已超过2000万个,头条号超过120万个,TOP100公号中自媒体占比81%。
当下网络环境,自媒体已成为人们发布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显示,上网者接受大学专科及以上仅占比18.6%,广告是社交平台变现的主要方式。
因此,部分自媒体运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过分夸张、渲染或虚构信息以迎合受众需求,导致内容生产的扭曲和主流媒体公信力下降。
如何规范自媒体发展,使其回归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值得思考与探讨。
1、当下自媒体行业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1.1具有典型的流量驱动特征,剽窃洗稿等问题严重。
微信知名公号“咪蒙”,带有典型流量利益驱动特征。
其在2016年3月撰文《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公开提到“偏激的观点才具有煽动性”。
同年,咪蒙公号广告头条报价达45万元。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吸引下,自媒体开始进行剽窃、抄袭,甚至通过对他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调整文章顺序,演变成 “洗稿”模式。
由于洗稿制作快、产量大,带来的流量可观,因此导致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选择洗稿,严重打击原创者的积极性,部分洗稿自媒体常常是“标题党”,吸引眼球、争夺流量,败坏自媒体行业的风气,在互联网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洗稿”作为最新的侵权现象,其处于法律未加认定的灰色地带,已经严重破坏了网络生态。
“剑网2018”专项行动,今日头条、趣头条、网易号等相关网络企业封禁降级14万个侵权自媒体账号,处理47万余篇侵权作品,下架57万部侵权短视频。
1.2是非主流意识多在平台传播,“擦边球”信息增多。
部分自媒体借经济和社会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煽风点火、兴风作浪,把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放大社会矛盾,煽动党群对立,蓄意挑起舆论漩涡和意识形态斗争。
部分自媒体泛娱乐化,把恶搞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对革命英雄、历史人物进行抹黑。
2018年10月份,抖音女网红兼虎牙TV主播“莉哥OvO”在直播中嬉笑调侃国歌,并以篡改后的国歌作为歌友会的开幕曲。
此外,自媒体打黄赌毒擦边球,荼毒“三观未定”的青少年,故意僭越公序良俗底线,发布有违社会伦理、公序良俗的不良内容,传播像“儿童邪典片”这类毒害人们心灵的文化垃圾。
少数互联网企业曲解“避风港原则”,借口“技术中立”推卸社会责任,默许甚至纵容低俗庸俗恶俗文化和毒化社会风气的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以获取利益。
1.3三是谣言信息传播无责,撰写人责任意识淡薄。
近年来,自媒体平台已成为谣言传播的主阵地。
清博研究院发布的《造假风暴和大数据异常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
食品安全、政治谣言、公共事件、交通安全、个人隐私等谣言兴风作浪,自媒体在谣言制造、传播过程中“功不可没”。
部分自媒体在内容传播过程中,为了追求 “吸睛”、“爆款”效果,凭借未经核实、刻意揣摩甚至捏造谣言。
有些自媒体针对某些企业刻意撰写负面文章,引发了市场波动和公众恐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例如,有自媒体造谣称伊利股份董事长被带走协助调查,该信息在网络平台大范围传播,让与伊利公司相关的奶农、上下游合作商、企业员工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感到恐慌。
2、自媒体行业乱象成因
自媒体行业仍乱象迭出,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绝,主要是因为违法成本和准入门槛过低、平台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及监管手段不够完善。
2.1违法成本过低。
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管理规范、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封禁一大批违规自媒体账号、处罚造谣生事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但自媒体违法违规成本太低。
有的平台处罚违规自媒体账号仅封禁了事,当事人换个“马甲”或者换个平台依旧可以重新开号运行。
维权难、维权成本过高也导致自媒体乱象难以根治。
2.2准入门槛过低。
自媒体可以说几乎没有门槛,信息的发布者大多都未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记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新闻的基本价值缺乏系统的了解及敏感性。
有的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道德意识不强,法律知识匮乏,过低的门槛给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以可乘之机。
2.3平台主体责任不强。
自媒体平台目前存在落实主体责任意识、管理制度不健全、稿件审核人员素养不足等问题。
内容审核措施有效性、针对性、专业性不足,部分违法违规信息轻易得到平台的推送,并且不能及时发现、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更无法将这类信息扼杀在萌芽状态。
随着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平台重拳整治旗下自媒体乱象动力不足。
2.4监管手段不够完善。
地方网信部门在处置违规违法账号的过程中,需层层上报,程序繁琐且时间较长,违法违规信息影响已经造成负面影响。
当前技术手段在视频监测方面没有有效手段,在相关舆情的发现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达到良好的处置结果。
3、引导自媒体良序发展方式 3.1加强技术管网建设。
地方网信部门对本地自媒体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且对即时通信的群组、朋友圈和部分APP不能做到实时监看、追踪。
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网能力,增加新型监测技术,统一协调指导,制定统一标准,形成网络管理“一张网”。
3.2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
网络综合治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系统工程,发动群众监督,形成全民督查机制,探索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提高网民的举报违法信息的主动性。
探索建立网络舆论生态评估体系和考核机制,开展网络空间清朗指数测评体系建设,完善网上举报、辟谣等工作平台和机制建设,进一步培育壮大网络社会组织,有效整合各界各方资源,构筑强大工作合力,形成社会共治共享格局。
3.3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探索建立自媒体准入考评体系,提高准入门槛。
自媒体平台应进一步加强自查自纠工作,严格审核账号的身份和资质,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自媒体账号信用体系建设,对屡次出现问题的自媒体从业人员实施禁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做到既能管住号又能管住人。
针对自媒体管理平台内容管理审核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敏感性,建立源头过滤机制。
自媒体平台要畅通公众举报渠道,简化申诉程序。
3.4自媒体行业自律建设。
探索建立网络自媒体自律机制,建立自媒体网络自律组织,将新媒体纳入行业自律的范畴,通过行业协会协助引导管理属地自媒体。
鼓励倡导原创性新闻发布,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性自媒体,开展地方性的自媒体品牌评选活动。
加强自媒体自律能力及环境建设,着力提高自媒体的媒介素养,强化社会责任感。
4、小结
做好自媒体管理,既需要加强技术管网和制度管网等内部能力建设,又要探索建立完善的外部网络自媒体自律机制,建立自媒体网络自律组织,“内外兼治”形成长期有效的的监督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琳.自媒体“洗稿”的法律属性与版权保护策略[J].传媒,2019,1:78-80 [2]周伟.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政府回应困境与消解路径[J].情报杂志,2018,4,4:100-105
[3] 王一岚.近五年来我国自媒体研究概况[J].新闻爱好者,2018,3:93-96
[4] 人民网评:让那些“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