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缓蚀剂现状

合集下载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丛兰杰(中国石油大学石大科技集团山东东营257061)l囊_●自然科掌【麓弱综述了国内外气相缓蚀剂的发展历程,分别回顾了单组份、混合型和低毒高效气相缓蚀剂研究情况指出混合型气相缓蚀剂是研究开发的重点详细阐述了环境友好气相缓蚀剂、缓蚀剂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缓蚀作用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这几个方面是气相缓蚀剂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气相缓蚀剂单组份复合型发展趋势中田分类号:T E6文★I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10011一02i、M r■气相缓蚀剂(V PI)最初是为了保护热带气候中的铁制设备而发展起来的。

在二战期间,由于武器军械的防锈需要,促进了气相缓蚀剂的迅猛发展,之后的时间里,国内外对气相缓蚀剂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1,2】。

由于钢铁使用的气相缓蚀剂对铜、银等有色金属会起腐蚀作用,所以,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能同时保护铁和非铁金属的通用型气相缓蚀剂。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在炼油、化工等大型企业中出现了大量的闲置装置和设备,这些装置往往体积庞大、管路等连接复杂、造价昂贵,为防止大气腐蚀,迫切需要对它们进行保护。

由于气相缓蚀剂粒子的自由度较高,所以无论是金属制品的表面,还是内腔、沟槽甚至缝隙部位均可得到保护。

同时,还能保持金属材料原来的机械性能不变,被保护的金属在使用前表面通常不需经过处理[3]。

因此,气相缓蚀剂成为炼油、化工设备保护的首选材料[4—6]。

=、气相曩蚀捌的研究现状(一)单组份气相缓蚀剂在早期,人们常用樟脑来保护铁制的军用物资、机器和零部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胺和胺盐能有效地保护钢铁,现在已经二环己胺和二环己胺盐以及其他胺是很好的钢铁大气缓蚀剂[7—9]。

1943年6月美国壳牌公司(S hel l D eve I opm ent C o.)研制出亚硝酸二环己胺(、,PI一260),并获得成功。

使用之后,引起了防锈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已发表有关文献200多篇。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纯水中铜腐蚀是对于电力系统、水处理设备和水质污染造成损害的一项严重的技术问题。

清洁水中的铜腐蚀造成的污染物的排放会影响渔业和公众的健康。

因此,研究纯水中铜的腐蚀和缓蚀剂的应用,对于解决水中污染物质和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要对铜在纯水中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温度、PH、浓度、氧含量和其他杂质。

实验表明,水温、PH、铜浓度和氧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PH越小、铜浓度越高、氧越少,铜腐蚀就越严重。

另外,有些杂质可以促进铜的腐蚀,比如硫酸、氨水等,因此,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减少铜的腐蚀。

其次,要研究铜的缓蚀剂,主要有有机氯化剂、盐酸及其他缓蚀剂。

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有机氯化剂是用来抑制铜在纯水中腐蚀最有效的药物,但要考虑它对渔业、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

盐酸对铜腐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腐蚀程度仍然较高,并且有腐蚀钢材的危险,因此,使用时需要谨慎。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缓蚀剂出现在市场上,例如多环芳醚、咪唑等,具有很好的缓蚀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铜的腐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些限制,例如价格昂贵,费用较高等。

最后,要探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抑制铜腐蚀的方法。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温度、PH、浓度、氧含量以及缓蚀剂的使用,采取综合措施,促进铜的缓蚀。

例如,在温度、PH和铜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加热降温、降低PH、添加缓蚀剂等方法,从而抑制铜的腐蚀。

另外,可以检查系统中杂质的含量,避免氧含量过低,以及使用铜抗腐蚀材料,避免氧含量过低,以及采用过滤、脱盐等方法,削减非水相组分对铜腐蚀的影响,以减少腐蚀。

综上所述,对于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要分析铜腐蚀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另一方面,应研究铜的缓蚀剂,选择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的缓蚀剂,并结合温度、PH、浓度和氧含量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抑制铜的腐蚀。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随着水质要求的提高,环境中的纯水越来越多,而纯水的缓蚀性差,可能会给金属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性。

研究腐蚀过程准确的机理和有效的缓蚀剂,对铜、铝、锌等金属和其他非金属腐蚀在纯水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纯水中铜腐蚀机理纯水中铜的腐蚀过程主要受氧离子和离子型腐蚀剂,如氯离子,磷酸铵离子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氧离子和离子型腐蚀剂的作用下,铜发生纳米孔隙的结构。

这些结构比较小(大约0.1微米),可以使铜的原子析出以及铜在腐蚀过程中的扩散更容易。

二、铜腐蚀缓蚀剂1.电解质缓蚀剂电解质缓蚀剂是一种很有效的缓蚀剂,可以通过降低纯水电导率来控制铜腐蚀,它包括钠、钾、铵等离子。

电解质缓蚀剂的缓蚀作用还可以通过补充铜的缺失的氧离子来实现。

2.离子型缓蚀剂离子型缓蚀剂是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氯离子、磷离子、氧离子等的组合,多采用缓释剂的形式,可以有效的抑制铜的腐蚀。

它们的缓蚀作用可以归因于阻止氧离子的积累,从而减少铜的腐蚀。

三、铜腐蚀缓蚀剂的应用1.水处理铜腐蚀缓蚀剂在水处理中常用于降低腐蚀性,清除水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防止腐蚀,保护金属设备的安全,净化水的有害物质,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减少铜的污染,提高水的质量。

2.工业应用铜腐蚀缓蚀剂也可应用于工业,可以防止钢结构等金属腐蚀,防止管道堵塞,防止止阻、管板、螺杆等金属件的损伤,防止机械系统的故障,保护设备和管道免受腐蚀。

铜腐蚀缓蚀剂在钢结构和铁质管道的涂覆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总而言之,对铜在纯水中的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金属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设备和管道免受腐蚀,节省能源消耗,抑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继续加强对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油溶性铜缓蚀剂

油溶性铜缓蚀剂

现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金属材料的使用很多,但同时金属也容易发生锈蚀等问题,为此根据金属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缓蚀剂可以有效起到防锈蚀作用,其中油溶性能较好的铜缓蚀剂使用较为广泛。

产品概述:由多种高效铜缓蚀剂优化复配而成,具有如下特点:
1、与T-706缓蚀机理一致,有同等的铜及铜合金缓蚀保护性能;
2、均匀液体,使用方便;
3、突出优点:油溶性好,直接加入矿物油中,常温即可溶解,不需另加助溶剂,不会有沉淀析出;
质量指标:
注:1.称取1.00g的TST-706样品加入99.0gN15基础油中,4±1℃,保持24小时,观察不混浊、不分层、无沉淀为合格。

2.称取0.20g的TST-706样品溶于100.0gN15基础油中进行试验,按SH/T 0080《防锈油脂腐蚀性试验法》判断一级为合格。

产品用途:适用于调制防锈油脂,亦可作乳化油的铜缓蚀剂,加量为0.2%~0.4%。

南京坦斯特润滑油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

公司生产石油磺酸钠、切削液浓缩液、乳化油及乳化油复合剂、7019缓蚀剂、防冻液添加剂、油溶性、水溶性防锈剂、油溶性铜缓蚀添加剂、消泡剂、杀菌剂、工业清洗剂等产品,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铜在水环境中的腐蚀已被广泛研究和报道。

这是由于它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并且在电气设备和排水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在这些应用中,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铜会受到腐蚀,从而对金属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铜的防腐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纯水中铜的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首先,在腐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混合反应和缓冲反应。

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导致铜在纯水中腐蚀:尚未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水中存在有机物质;水中存在腐蚀性物质;水pH和影响金属电势区;温度特性和水流速率等。

研究表明,铜在纯水中的腐蚀速率随水的pH值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水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受有机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影响。

其次,为了防止铜在纯水中受腐蚀,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缓蚀剂。

一般来说,这类化合物可以分为氯化物、磷酸盐和缓蚀酸类三大类。

首先,氯化物有很多种,例如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钡,可以抑制铜在纯水中的腐蚀。

其次,磷酸盐是一类缓蚀剂,其中最常用的有磷酸二氢钠、磷酸三氢钾和磷酸六氟磷酸钠。

此外,还可以使用缓蚀酸,如醋酸、乳酸和酒石酸,可以抑制铜在纯水中的腐蚀。

最后,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均具有抑制铜在纯水中腐蚀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可以选择合适的缓蚀剂来减缓和抑制铜的腐蚀。

同时,在运用缓蚀剂之前,应该测试其环境安全性,确保不产生环境污染。

由此可见,研究和应用纯水中的铜腐蚀及其缓蚀剂是弥补水环境中铜腐蚀的持久性技术,对金属耐腐蚀耐用性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其研究和应用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水资源。

综上所述,纯水中铜的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未来应就铜在水环境中的腐蚀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环境的持久可持续发展。

经过对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的分析,铜在纯水中的腐蚀受温度、pH值、流量、有机物质和化学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抑制铜在纯水中的腐蚀,可选用缓蚀剂,如氯化物、磷酸盐和缓蚀酸类;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铜在水环境中的腐蚀特性,以保护环境和水资源。

环保新型缓蚀剂发展状况与展望

环保新型缓蚀剂发展状况与展望

2 环保新型缓蚀剂的进展
近几年来新型缓蚀剂的研发多为天然提取物或基于已有类型的 复配尧合成与改性袁以下对环保新型缓蚀剂按研发来源进行分类袁并着 重介绍国内近几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遥 2.1 天然植物提取物
李向红等于 2012 年对滑竹竹叶提取物渊YPLE冤进行实验[2]袁运用 失重法测得 YPLE 在 1.0 mol/L HCl 溶液中浓度为 1.0g/L 时对铝的缓 蚀率达 88.7%袁其吸附特性为混合吸附袁其动电位极化曲线尧电化学阻 抗谱分析显示 YPLE 在 1.0g/L 时缓蚀率分别为 91.2%和 90.9%袁 与失 重法检测结果一致遥 张万友等于 2013 年研究了米糠浸提液的铜缓蚀 性能[3]袁该实验采取了微波-超声波协同处理工艺从米糠中提取植酸袁 其植酸提取率为 6.75 个百分点袁 重量法实验测得其 5mg/L 时高达 94.16%的缓蚀率袁 金相显微观察及电化学分析支持实验结果遥 2014
具有开发价值的有机原料包括醛类尧胺类尧羧酸类尧杂环化合物等[5]袁 如肉桂醛尧核苷酸类渊如嘌呤类尧嘧啶类等冤尧咪唑啉及其衍生物和各类 氨基酸遥 2013 年李学坤等研究合成了两种咪唑啉季铵盐[6]袁属于阳极 型缓蚀剂袁主要通过提高铁的极化阻力来降低腐蚀速度遥 缓蚀率可达 85.6%袁高于二甲苯脱水剂工艺袁且有无毒尧合成反应温度低尧工艺简单 的优点遥 2013 年张凤华等研究合成的新型曼尼希碱缓蚀剂[7]在 匀悦IH2S-H2O 的腐蚀环境下尧 用量为 0.9%时可以以 93%以上的缓蚀率抑 制碳钢腐蚀遥 2014 年古户波等研究合成的新型尧绿色尧无毒的鸟嘌呤氨基酸缓蚀剂[8]袁其缓蚀机理为分子中-NH2 基 N 原子与水中氢离子作 用形成渊-NH3冤鎓离子袁其反应为院
随着交叉学科理论的渗透和工业应用的拓展袁缓蚀剂发展前景体 现在研究理论与实际应用探索两个方面遥 理论上袁更完备具体的环保 性能评估办法亟待提出曰神经网络尧密度泛函理论等渊下转第 272 页冤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人类活动会产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水中腐蚀金属,特别是铜,是一种环境危害。

研究铜在纯水中的腐蚀,以及腐蚀缓蚀剂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大大减少金属腐蚀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环境治理的发展。

首先,绝对纯水中的铜腐蚀机理需要充分理解和解释。

它以纯水作为媒介,铜与氧气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铜的腐蚀反应。

水的pH值是影响铜腐蚀的关键因素。

当水的pH值太高时,氧化态铜溶解率和沉淀率相差悬殊,使得氧化铜浓度很低,铜腐蚀缓慢;当水的pH值太低时,氧化态铜溶解率和沉淀率接近,使得氧化铜浓度很高,铜腐蚀加快。

此外,铜腐蚀的水温和悬浮物浓度也影响着铜的腐蚀,这也是控制铜腐蚀的关键因素。

其次是腐蚀缓蚀剂的研究。

腐蚀缓蚀剂是介于金属和水之间的特殊物质,它们能够在水中形成自身特定的保护膜,阻止金属腐蚀。

其中,抗氧化助剂是用于抑制金属在水中的腐蚀的有效化学物质,它通过形成保护膜来抑制金属的腐蚀,而抗缓蚀剂是用于改善金属在水中的表面耐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它通过抑制金属,氧化物和水的反应,从而改善金属的表面耐腐蚀性。

最后,腐蚀缓蚀剂的应用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家庭和工厂等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腐蚀缓蚀剂,以防止金属腐蚀发生。

例如,钢筋经常在腐蚀缓蚀剂中泡沫浸泡,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电路板上的铜线也常常用腐蚀缓蚀剂来防止氧化。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纯水中铜腐蚀及其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应加强对腐蚀缓蚀剂的研究,提高腐蚀缓蚀剂的应用水平,以便有效地防止环境被金属腐蚀污染。

聚合物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聚合物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聚合物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李小敏;刘亚男;刘晶姝;付朝阳【摘要】Generally polymer inhibitor molecule has multi-adsorptive group and is easy to form monolayer or multilayer protective film on metal surface, so that it has some advantages of low dose and high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iciency, long time of firm adsorption and low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 Some polymer corrosion inhibitors, such as P-containing, N-containing and vinyl polymers were reviewed as well as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mechanism, emphasiz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ntum chemistry metho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corrosion inhibitor was prospected.% 聚合物缓蚀剂易在金属底物表面形成单层或多层致密的保护膜,具有缓蚀效率高、缓蚀作用持久、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缓蚀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综述了有机膦酸聚合物、含氮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以及其他聚合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以及缓蚀机理的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量子化学方法的应用,最后结合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做出了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国内铜缓蚀剂的最新发展现状三唑、羟基苯并咪唑、苯硫脲等用来抑制黄铜的腐蚀。在酸性介质中,有人用2-己基苯并咪唑,2-十一基苯并咪唑来代替常用的含有氧、氮、硫的苯并三氮唑,咪唑啉,咪唑衍生物等,取得了较好的缓蚀效果。杨昌柱等自行开发研制了酸性缓蚀剂DLY,对碳钢和铜均有良好的缓蚀效果,0.1%的DLY对铜的缓蚀率达98%以上。用天然高分子海带提取液与有关物质聚合制备的缓蚀剂,在中性介质及酸性介质中对钢铁及铜都有很好的保护能力,当加入(200~400)×10-6时缓蚀率达99%以上,且有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无污染等特点。氨基酸对硝酸中铜的腐蚀有抑制作用,用失重法及极化法测得的腐蚀速度为:1-甲基氨酸>1-胱氨酸>1-苯基丙氨酸>d-丙氨酸。在硝酸介质中硫脲、苯肼、硫酸肼、苯胺、硫代硫酸盐、乌洛托品等对铜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兰-826,兰-5是较好的国产铜硝酸缓蚀剂。在海水介质中,一种新型的羧酸类缓蚀剂(DG-1)被广泛重视,其制备工艺简单,对铜及铜合金有突出的缓蚀性能,在海水中与BTA的缓蚀性能加以比较,得出了比BTA更好的缓蚀性能。结构式为:

其中,R和R1是含有1-6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R2和R3是含有1-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或含有芳香环的化合物,X≥0,Y≤3;Z是氧、硫、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或含有1-9个碳原子的碳氢化

董泉玉 张强 李锐 杨从贵(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电化学工程系,116012)摘 要:介绍了国内铜缓蚀剂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新型缓蚀剂的应用,缓蚀剂间的协同效应,缓蚀剂的研究方法及预处理等方面综述了目前铜及铜合金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关键词:铜 铜合金 铜缓蚀剂 发展现状

The Latest Domestic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CopperDong Quanyu, Zhang Qiang, Li Rui, Yang Conggui(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12)

1 引言铜具有优异的强度,机械加工性能,导电性,可焊接性及耐腐蚀性等特点。长期以来,在工业、军事及民用等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铜没有腐蚀的倾向,然而,在含氧的水中,氧化性酸及含有CN-,NH4+等与铜形成络合离子的溶液中,铜则发生较严重的腐蚀。铜合金比纯铜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资料表明:目前仅海洋工业一项,每年就消耗铜合金10万吨以上,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火力发电的大规模建设,铜合金在双水内冷发电机冷却水系统及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各种腐蚀介质中,使用铜缓蚀剂抑制铜及铜合金的腐蚀是十分经济有效的办法。因此,寻求防锈效果好,缓蚀效率高,废液易处理,价廉无公害的铜缓蚀剂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铜及铜合金缓蚀剂的研究从多方面展开,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 新物质的应用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机合成物(硫脲、醛、胺、苯胺、苯酸等)的衍生物及噻唑,咪唑等杂环化合物,相继开发利用。50年代BTA及其衍生物被推上工业铜缓蚀剂的舞台。在缓蚀性能方面萘并三唑(NTA) >苯并三唑(BTA) > 三唑 (TA),还有人研制了一种高效的螯合型铜用缓蚀剂二巯基噻二唑(DMTDA),这种缓蚀剂对黄铜在中性介质中有优异的缓蚀效果。苯并三唑、甲基苯并三唑、噻唑基苯并三唑、羟基苯并

全 面 腐 蚀 控 制TOTAL CORROSION CONTROL第17卷第6期2003年12月Vol.17 No.6Dec. 2003

HO2CRO- -Z -OR1CO2H (R2)X (R3)Y—20—

合物。其中,羧酸缓蚀剂中的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上,改变了双电层结构,提高了金属离子化过程的活化性,便于形成络合物,较长的烷烃支链,起到了结构屏蔽作用。在淡水介质中,在火电厂发电机冷水系统中,APPC学名为吡啶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来替代溶解能力差,介质要求高(pH>6.8)的MBT,得到了较好的缓蚀效果。将苯并三氮唑和噻二唑单元通过硫烷基化反应连接起来,合成含有两个苯并三唑单元和一个噻二唑单元的有机分子内聚物(SBTA),对3%NaCl溶液中的铜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于萍等研制的新型铜缓蚀剂噻二唑(DMTD)化学结构式与巯基苯并噻唑类似,价格低廉,水溶性好,可广泛应用于双水内冷发电机冷却系统及循环水冷却系统,提高了铜的耐蚀性。不难看出,新型缓蚀剂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许多新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显示了无可替代的缓蚀性能。研究天然的或合成新的有机物成为发现新型铜缓蚀剂的重要途径。3 缓蚀剂协同效应的研究缓蚀剂技术的近代发展,与研究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是分不开的。许多工业应用的商品缓蚀剂都是利用协同效应研制的多组分配方。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是:存在活性阴离子时,活性离子的协同效应指活性离子-金属偶极的负端朝向溶液的架桥作用,有利于有机吸附。有的是缓蚀物质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吸附物相互促进吸附层的稳定性。有的是物质间相同的吸附机理通过加合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的研究对于降低铜缓蚀剂的成本,提高缓蚀效率,减少缓蚀剂的负面效应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研究了磷酸盐系列,铁盐缓蚀剂及唑类化合物的复合配方。近几年来,缓蚀剂协同效应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淡水体系中,用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复配成铜缓蚀剂,浓度大于0.5×10-6,将紫铜浸泡36小时以上,使缓蚀效率达99%以上。羧酸缓蚀剂(DG-1)与在淡水中与BTA复配后显示了比BTA更好的缓蚀性能,大大降低了BTA用量,降低了铜缓蚀的成本。秦技强等选用了一种唑类物质ET与BTA复配成缓蚀剂ETB,得出了比BTA更好的缓蚀性能,解决了BTA成本高,而MBT水溶性差及会增加体系中的含盐量和电导率等缺点。在双水内冷发电机冷却系统及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彭吉尼等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铜缓蚀剂为多种有机杂环化合物的复配体,该缓蚀剂已在国产100MW和200MW机组上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樊坤等将BTA和某衍生物组成一个具有协同效应的缓蚀剂(200号),这两种物质在铜管表面形成保护膜,生成的螯合膜,而衍生物对各种金属的吸附无选择性,极易生成保护膜,经试验检验复配后具有更好的防腐性能。无机缓蚀剂方面,国内外对于溴冷机中使用的缓蚀剂进行大量研究发现,Li2MoO4,Li2CrO4,Li2NO3,C6H4N3H,Li6

(Mo7O24)・12H2O和Na2B4O7等复配使用具有较好的

缓蚀效果。在海水体系中,苯并三氮唑,钼酸钠和多聚磷酸钠之间有较好的协同效应,3×10-6苯并三氮唑+2×10-6钼酸钠+4×10-6多聚磷酸钠使铜在海水中的缓蚀效率达80%,对铜进行预膜处理后,可大大降低缓蚀剂的用量,缓蚀效率达95%以上。BTA与其衍生物也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如:与MBT=9,0.5mol/L NaCl介质中,可相互促进其界面作用,形成多元保护膜从而产生协同保护作用。

4 缓蚀剂的研究方法研究金属腐蚀与缓蚀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电化学方法和非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有:Tafel曲线外推法,极化电阻法,恒电量法,交流阻抗法等。非电化学方法有:失重法,光谱分析法等。钱倚剑等人提出谐波分析法检测点蚀和评价缓蚀性能,该方法测量速度快,不需要对被测电极极化。用光电化学法研究铜的腐蚀和缓蚀行为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铜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由于表面形成Cu2O膜其光响应成p-型,在Cl-或SO42-等侵袭离子的作用下铜电极表面膜结构发生了改变,光响应逐渐从p-型转变为n-型,这种转变不是因表面生成化合物CuCl2,而是归因于Cl-对Cu2O膜的掺杂作用。高丰文等用光电化学法检测了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在电极上的成膜过程和对铜的缓蚀作用。并与交流阻抗法比较,确认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全面腐蚀控制 董泉玉等 国内铜缓蚀剂的最新发展现状 2003年第17卷第6期—21—

椭圆光度法指当偏振光在金属镜上反射时,光线的两个相位和振幅会发生变化,变化是不相等的。如果金属表面带有一层膜,那么这两种相对变化取决于膜的厚度及生成物质的折射率。对其分析处理,可得到时间-厚度曲线,因而可研究膜的成长动力学。用此法研究了膜随时间的成长。李汉等采用电化学方法与椭圆光度仪相结合,根据腐蚀电流和膜厚度的变化结果,用于探讨缓蚀剂的作用机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可以比较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识别金属表面缓蚀剂吸附物种及吸附趋势。区分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确定缓蚀剂的作用集团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缓蚀剂研究方法。我国近几年也开始有人重视并加以研究。在金属铜表面可以获得SERS谱。

5 缓蚀剂的预处理循环水的预膜又称基础处理,是水处理技术的重要预处理之一。采用以聚磷酸盐为主的预膜剂,属于沉淀型缓蚀剂,成膜为一电沉积过程,易水解,成膜慢。李先波等通过对预膜剂中药品的浓度等的实验,找到了采用有机磷配方进行预膜的最佳条件。预膜后缓蚀剂的用量大大减少了,缓蚀效果也得到了增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韩晓冬等针对大坝发电厂4台300MW双水内冷发电机内冷铜的合格率低的情况,研究了在停机时对发电机采用BTA预膜,预膜后内冷水的合格率大幅提高,有效地控制了铜导线的腐蚀,为安全长期运行提供了保障。BTA的浓度控制在50 ̄80mg/L,水温控制在50℃,时间为24 ̄36小时。杨建等研究了H2O2的稳定新方法,开发了H2O2

-BTA稳定钝化处理新工艺,处理过的黄铜试片的

抗腐蚀能力和表面出光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铜表面生成良好的钝化膜,对铜电极的阴极和阳极的腐蚀电化学过程均有抑制作用。直接加入缓蚀剂往往起不到理想的缓蚀效果,缓蚀前对铜元件进行预处理后,可以大大减少缓蚀剂的用量,提高缓蚀效果。因此,缓蚀前的预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6 结语近年来,铜缓蚀剂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涌现了许多新物质作为铜的缓蚀剂,起到了很好的缓蚀效果。研究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实验复配型缓蚀剂是缓蚀剂发展的重要趋势。缓蚀剂使用前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提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缓蚀剂的研究方法应朝高效灵敏,真实无损,微观 ,即时,使用范围广等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指导新型缓蚀剂的研究开发,配方的优化及其实际应用 。

参考文献[1] 张天胜著. 缓蚀剂.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138, 446[2] 甘复兴 等. 中性介质中铜缓蚀剂的成膜过程. 应用化学. 1998,15(4):45-48[3] 樊坤 等. 新型复合铜缓蚀剂200号在火电厂的应用. 热力发电.2001(6):47-49[4] 赵永生 等. 咪唑及其衍生物作为铜的盐酸酸洗缓蚀剂的量子化学研究. 北京化工学学报. 2002, 29(5):53-55[5] 于萍 等. 改性噻二唑有机铜缓蚀剂性能的研究. 材料保护. 1997,30(10):6-9[6] 史志龙 等. 新型铜酸洗缓蚀剂烷基本并咪唑的研究. 北京化工学学报. 2002, 29(2):51-54[7] 高立新 等. 含苯并三唑和噻二唑单元的铜缓蚀剂制备和缓蚀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1, 27(1):84-90[8] 许杰群 等. 光电化学法在铜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化学通报. 2002(6):422-427[9] 彭吉民 等. 发电机内冷水中铜缓蚀剂研究. 材料保护. 1998, 31(8):10-11[10 ]杨昌柱 等. 新型高效酸性缓蚀剂DLY对碳钢和铜的缓蚀作用. 材料保护. 2001, 34(1):24-25[11] 梁成浩 等. 溴化锂制冷机中铜及铜合金缓蚀剂的应用与发展.2002, 21(3):62-66[12] 江红 等. 用APDC代替MBT铜缓蚀剂的试验与讨论. 工业水处理. 1998, 18(3):15-17[13] 魏文德. 有机化工原料大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14 ]杨健 等. 黄铜表面的非铬钝化处理研究. 腐蚀与防护. 2001, 22(5):193-195[15] 高丰文 等. 用光电流法评价铜缓蚀剂. 材料保护. 1995, 28(10):9-13[16 ]秦技强 等. 一种新型铜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 腐蚀与防护. 2002, 23(9):387-389[17] 曹楚南. 腐蚀电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18] 扈显奇 等. 海水中铜缓蚀剂研究.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1999,2(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