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和连贯手段的对比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英汉语篇连贯手段对比与对英文写作的启示

英汉语篇连贯手段对比与对英文写作的启示

英汉语篇连贯手段对比与对英文写作的启示英汉语篇的连贯手段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使用过渡词、标点符号和逻辑连接词等。

然而,在某些方面,英文和中文的连贯手段也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连贯手段对比以及对英文写作的启示。

1. 使用连接词英文中连接词的使用相对频繁,特别是在句子之间。

例如,因为、然而、所以、但是、同时等。

这些连接词可以将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更清晰地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而中文则相对较少使用连接词,一般通过语序和上下文来表达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更加注重使用连接词来使文章更加连贯,而不是仅仅依靠语序和上下文。

2. 使用代词在英文中,使用代词可以帮助避免重复性和啰嗦性的问题,也能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而在中文中,代词的使用相对较少,往往会重复使用同一名称,以便更清晰地表达思想。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注重使用代词来避免重复性和啰嗦性,并使文章更加连贯。

3. 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一种表达语气、分割句子和段落的重要手段。

英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分号、冒号、破折号等,而中文中则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顿号、问号、感叹号等。

虽然两种语言使用的标点符号有所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和作用方式都是相似的,都是为了表达语气和分割句子和段落。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来帮助表达语气和分割句子和段落,从而使文章更加连贯。

4. 使用过渡词过渡词是英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连贯手段。

这些词汇包括转折词、补充词、并列词、归纳词等,它们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在中文中,使用过渡词的频率相对较低,因为中文语言本身比英文更倾向于使用词语的语义关系来表达文章的逻辑。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注重使用过渡词来帮助表达文章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

5. 使用段落结构段落结构是英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连贯手段之一。

一个好的段落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连贯性和逻辑性。

在中文中,段落结构同样重要,但段落的长度和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

汉语与英语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汉语与英语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衔 接手段 。 以上对五 种英 汉衔 接 手段 的对 比分析 仅仅
简 单 比较 了英 汉衔接 手 段差 异 。 下文将 从 更多英 汉篇 章 中选 取实例 , 并进 一 步对 五种 衔接 手段 在英汉 篇章
别 为 指称 、 替代 、 省略 、 连接 和词 汇衔 接 。本文 首先 通
中的使 用频率 和功 能逐 一进 行对 比分析 , 旨在揭 示英 汉 衔接手 段 的差异 。
种 英 汉衔 接 手 段 进 行 详 细 的 对 比研 究 , 讨 英 汉衔 接 手 段 的差 异 。 探 [ 键 词 ] 汉 语 ; 语 ; 接 手段 ; 比研 究 关 英 衔 对 [ 图 分 类号 ] H3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 — 7 7 (0 0 0 -O 2 —O 中 1 文 文 0 1 0021)2 1O 5
C h so n l h之 后 , 衔 接 ”一词 正 式 成 为 语 o eini E gi n s “
篇分 析 的一个 被人广泛 使 用的术 语 。 他们认 为衔 接 是

个语 义概 念 , 是语 篇语 义 的一 种关系 。他 们对 衔接
的定 义是 :衔接概 念是 一个 语义 概念 , 指 形成 语篇 “ 它 的意义 关 系 。他 们认为 , ” 衔接 手段 有助 于语 篇连 贯 。

英汉指称对 比
指 称是指 用人 称代 词 、 指示 代词 等语法 手段 表示
语 义关 系 , 就是 用指 称词 回指 或后 指上 下文 出现 的 也
[ 稿 日期 ] O O 3 3 收 2 1 —O — 0 [ 者 简 介 ] 立 文 (9 1 作 薛 18 ~
1 2O
)女 , 江 嘉 兴 人 , 语语 言 学 硕 士 ,嘉 兴 学 院助 教 , , 浙 英 主要 从 事 高 校 英 语 教 学 及 其 研 究 。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 238-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南阳师范学院/金胜兰【摘要】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翻译活动中最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本文根据Halliday和Hason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划分,探讨了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考虑英汉语篇衔接的特点,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通顺、严谨,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和读者的要求。

【关键词】语篇衔接手段 差异性 翻译策略一、引言语篇衔接在语篇构建及语篇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并掌握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及差异,对英语学习和英汉翻译至关重要,而且采用恰当的语篇衔接手段能够使语篇结构严谨,语义连贯,清楚表达作者观点。

因此我们将着重探讨英汉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及差异对比,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策略。

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1.照应。

Halliday 和Hason 把英语中的衔接分为五类: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衔接。

其中词与所知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照应。

英汉指称类型没有明显差别,都有人称、指示、比较三种类型的指称和照应,但不同的是英语使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频率显然高于汉语。

英语中有定冠词,汉语中则没有。

汉译英常常需使用定冠词表示所指,这是我们极易忽略的问题。

例如:A :香蕉在哪里? Where are the bananas? B: 在那边Over there.汉语中虽未指明A 要什么香蕉,但香蕉是“主位”,是话题,它存在于A 和B 的共识之中。

所以译文一定要用the 表明指称意义的确定性。

另外由于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不在意主语,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主语是一句之主,不可或缺。

又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较隐含曲折,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较简单直接,汉语中常出现零式指称(zero-anaphoric)现象,英译时往往需要增补主语或其他词以明朗照应关系。

例如:一路上吃了半斤炒栗子,睡了一小会觉,就到了北京。

语篇翻译——衔接与连贯

语篇翻译——衔接与连贯

Chapter 7 语篇翻译——衔接与连贯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它可以是独白、对话,也可以是众人交谈;可以说文字标志,也可以是诗歌、小说。

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两句可成篇,长者可洋洋万言以上。

所以,可以说,无论是一句问候、一次谈话、一场论文答辩、一次记者招待会的问答,还是一张便条、一封书信、一份科研报告、一本文稿,都可以是语篇。

语篇包括“话语”(discourse)和“篇章”(text)。

衔接与连贯(Cohesion vs Coherence)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是语篇的无形网络。

衔接与连贯密不可分,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并不是说,连贯必须要以衔接为前提。

衔接(Cohesion)7.2.1 定义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

. Paris I’ve always wanted to go there.7.2.2 分类衔接手段大致可分为语法衔接手段(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手段(lexical cohesion)两种。

前者包括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和关联/连接词(conjunction);(后者指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

(Halliday & Hason)这些语言手段形成一个有形的完整网络,使篇章的各组成部分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增强整个篇章的内聚力。

7.2.3英汉语衔接方式的差异1.就语句连接方式来说,英语多用连接词来连接,而汉语则通过意义来连接。

2.在语法方面,英语语法是显性的,而汉语语法则属隐性。

3.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7.2.4指称/照应(reference)指称是指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语言成分产生关联。

. Tommy likes ice-cream and he has always an appetite for it..Whenever he saw an ice cream, Tommy would like to taste it.. Proverbs are heirlooms, treasured and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e assume these pithy phrases sum up timeless wisdom. But are the truisms really true 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they’re pretty hit-or-miss. Still, they persist. After all, you know what they say: old habits—and old sayings—die hard.. The patient shook her head and stretched out her hands towards the baby. The doctor put it in her arms. She kissed it on the forehead.“But if a woman is partial to a man, and does not endeavor to conceal it, he must find it out.”“Perhaps he must, if he sees enough of her.”---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7.2.5 省略(ellipsis)省略是用词项空缺的方式达到上下文衔接的目的。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以《落花生》为例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以《落花生》为例

二、 汉英 语篇 衔接 手段 对 比分析
根据 韩礼 德和 哈桑 ( 1 9 7 6 ) 的观 点 , 衔 接 手段 分为 照应 ( r e f e r e n c e ) 、 省略( e l l i p s i s ) 、 替代 ( s u b s t i — t u t i o n ) 、 连接 ( c o n j u n c t i o n) 及词汇衔接 ( L e x i c a l c o h e s i o n ) 等五 大类 。其 中前 四类属 于语 法衔 接手 段, 后 一类 则是 词 汇衔接 手段 。 [ ] ‘ 。 。 ’ ( 一) 照应 照应 指 的 是 语 篇 中一 个 成 分 作 为另 一 个 成 分 的参 照点 。 [ 2 ] ( P I 8 0 ) 韩 礼德 和哈 桑 认
h e s i o n i n E n g l i s h中关 于 “ t e x t ”的定 义 “ T h e w o r d
t e x t i s u s e d i n l i n g u i s t i c s t o r e f e r t o a n y p a s s a g e, s p o k e n o r w r i t t e n o f w h a t e v e r l e n g t h,t h a t d o e s f o r m
第3 3卷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Vo 1 . 3 3 No . 1 F e b . 2 0 1 3
J o u r n a l o f Hu a n g g a n g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英汉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对比

英汉翻译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对比

程 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韩礼德 和哈桑 的语篇 衔接
理论 , 试分析语法衔接 的几种手段 , 如照 应 、 替代 、 略等在 省
英 汉 翻译 中 的差 异 ,并探 讨 这 几 种 语 法 衔 接 手 段 在 英 汉互
译 过 程 中的 应 用 。
语译 文中 , 者用 代词 “ s指前文的“ me c” 并在汉语原 译 j, t’ A ra, i
接 手 段 。 英 汉 互 译 中 , 称 照 应 差 异 的地 方 较 多 , 较 明 显 人 但 的 地 方 是 “ 前 ” “ 后 ” “ 前 ” 用 文 中一 个 成 分 反 指 指 和 指 。 指 即
完整性。在《 英语的衔接》 韩礼德 ( AKH ldy和哈桑 中, M_..a ia ) l
后 意 义 的连 贯 。
翻译的单位 开 始 由词 、 子转 移 到了语 篇 。 因此 , 接 被 句 衔
看做是 语篇 生成 的重要 条件 之一 ,在语篇 翻译 中发挥 着 重要 作用 。 过 了解 、 析和把 握原 语与译 人语 的衔 接手 通 分 段 的不 同 . 者 不但加 深 了对原 文的理 解 , 译 而且 会提 高译
文 的质量 。
例 1美 国将努力促进 国内粮食增 产,努力使粮食 自给 : 率不低于 9 %, 出口量不超过 4 6 净 %。
译 文 : me c isonraei ripo utni odr A r ar ces s a rd co re i te t i tg n i n
( sn 将 语 篇衔 接手段 分 为两 大类 : Haa ) 语法 衔接 和 词汇 衔 接 … 这种分类是在衔接研究 中被广泛 接受 和采用的 。语篇 , 理论对翻译的影响一直都是个热 门话 题 ,但大 多学 者仅仅 关 注 了句 子的翻译 , 尤其 是从句 、 长句 的翻译 方法 , 忽略 却 了语篇 的翻译 。在语言的不同层面 : 词素 、 、 词 短语 、 句子 、 段

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译英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语篇衔接是汉译英翻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熟练运用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达到翻译的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第一步:了解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指的是在语篇中为了使文章内部各部分内容更加连贯,通过表达方式和语言手段进行衔接的方法。

比如,在英语文章中,通常使用词汇的重复、代词、连接词等手段来实现衔接。

第二步:对比中国汉语和英语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中国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语篇衔接手段有把握句、指代、补充、归纳、转折、递进等。

而在英语中,常用的语篇衔接手段包括代词、连接词、转折词、副词等。

第三步:对比研究汉译英翻译的策略对比中国汉语和英语的语篇衔接手段,我们发现,虽然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衔接手段的作用和实现方法却是相似的。

在进行汉译英翻译时,译者可以参考原文的衔接手段,尽可能保持原文信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第四步:注意汉译英翻译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汉译英翻译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通顺易懂:翻译的语言应该通顺易懂,便于英语读者理解。

2. 所述即所得:翻译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不要在翻译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观点或解释。

3. 注重语法:汉译英翻译要注重语法准确,尤其是复杂的句子结构。

4. 参考原文词汇:在翻译时,可以参考原文的词汇,但不要照搬照抄,应该考虑到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总结: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的汉译英翻译策略。

通过对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交流中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并且通过掌握汉译英翻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提升翻译质量,更加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 224 -校园英语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策略沈阳医学院/刘茹【摘要】语篇研究的核心是语言衔接,衔接手段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

硬干语篇语法衔接手段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英汉语篇语法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语篇语法 衔接手段 对比一、语篇的衔接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分为替代、省略、照应、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类,前四类属于语法衔接手段。

语篇是指一个语义完整、不对长度有要求的书面语或者口语的段落。

语篇的衔接就是利用各种衔接手段将语篇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有效的语篇衔接手段决定了新组成的语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现如今,语篇理论也被大量应用于翻译研究中,由于语篇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应用,使得翻译单位开始由词语、句子转移到了语篇中去,因此,语篇的有效衔接在英汉翻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英语和汉语都具有各自的语法系统,在英汉互译中甚至还有语法上的冲突,也就是说,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各有不同,但是衔接手段的使用方式、使用频度和使用范围也都各有千秋。

1.替代。

替代是指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或几个词,替代不仅有效避免了表达上的重复,而且还使得语篇更加紧凑。

替代分为从句替代、名词性替代和动词性替代。

(1)从句替代。

从句替代就是指替代整个从句,英语中主要用if not 或者if so 代替条件从句,用not 或者so 替代充当宾语的that 从句,汉语中常用如此、然代替从句。

但是汉语中从句替代词的使用频率远低于英语中从句替代词的使用频率。

(2)名词性替代。

名词性替代是指用替代词代替名词或者名词词组的中心词,英语中常用one,ones 等词作为名词的替代词,而汉语中则没有固定的名词替代词。

(3)动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是指用替代词代替谓语动词,英语中常用动词do 和替代句型sb+be/will/have/do+主语和so+主语+be/will/have/do 来实现替代,干、弄等词可以看做是汉语中的动词替代词,汉语中的动词替代词的使用频率低于英语中的动词替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