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填空判断

选择填空判断
选择填空判断

一、判断题

1. 顺序表和一维数组一样,都可以按下标随机(或直接)访问。(√)

2.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根据应用需要建立的。(√)

3. 只有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才能描述数据结构算法。(×)

4. 在对双向循环链表做删除一个结点操作时,应先将被删除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链接好再执行删除结点操作。(√)

5.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6. 算法和程序都应具有下面一些特征:输入,输出,确定性,有穷性,可行性。(√)

7. 插入与删除操作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两种操作,因此这两种操作在数组中也经常被使用。(×)

8. 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表示, 在删除时不需要移动元素。(√)

9. 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存放的元素一定构成线性表。(×)

10.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总是一致的。( × )

1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优于链式存储表示。( × )

12.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二、填空题

1. 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查找操作,则最好采用 (顺序)存储结构。

2.(循环)链表从任何一个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所有结点。

3.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该线性表最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4.通常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种方法衡量算法的效率

5.已知一顺序存储的线性表,每个元素占用k个存储单元,若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为Loc1,则第i个元素

的地址为( Loc1+(i-1)*k )。

6.在以L为头指针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和单循环链表中,判断链表是否为空的条件分别为

(L->next==NULL和_L->next==L)。

7.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相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8.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四种类型。

9.已知有实现同一功能的两个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分别为O(log2n)和O(n),哪个算法的效率更高?( O

(log2n))

10.在一个单链表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则应进行的操作

序列为:( p->next=q->next),q一>next=p。

11.在单链表设置表头结点的作用是插入和删除表中第一个元素时不必对(头指针)进行特殊处理。

12.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含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直接前驱)结点,另一个指向(直接后继)结点。

13.在非空线性表中除第一个元素外,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除最后一个元素之外,

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均只有一个(直接后继)。

14.一个算法一该具有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这五种特性。

三、选择题

1. 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对象被统称为_____A___。

A. 数据

B. 数据元素

C. 数据结构

D. 数据类型

2.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__D______。

A. 必须是连续的

B.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 一定是不连续的

D. 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3.线性表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__A______。

A. 必须是连续的

B.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 一定是不连续的

D. 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4.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向第i个元素(1≤i≤n+1)位置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要

移动___B_____个元素。

A. n-i

B. n-i+1

C. n-i-1

D. i

5.在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需要从前向后依次前移____A____

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6.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____A____。

A. 随机访问

B. 不必事先估计所需存储空间大小

C. 插入与删除时不必移动元素

D. 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7.在一个单链表L中,若要删除由指针q所指向结点的后继结点,则执行____D____。

A. q=q->next;

B. q->next=p->next;

C. p=q->next;

D. q->next=q->next->next;

8.在一个单链表HL中,若要删除由指针q所指向结点的后继结点,则执行__B___。

A.p = q->next ; p->next = q->next;

B.p = q->next ; q->next = p->next;

C.p = q->next ; q->next = p;

D.q->next = q->next->next; q->next = q;

9.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时,需要移动____A____个元素。

A. n-i

B. n-i+1

C. n-i-1

D. i

10.下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B______。

int f( unsigned int n ) {

if ( n==0 || n==1 ) return 1; else return n*f(n-1);

}

A. O(1)

B. O(n)

C. O(n2)

D. O(n!)

11.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C_____。

for(int i=0; i

for(int j=0; j

A[i][j]=i*j;

A. O(m2)

B. O(n2)

C. O(m*n)

D. O(m+n)

12.数据结构通常是研究数据的 A 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A存储和逻辑结构B存储和抽象

C理想和抽象D理想与逻辑

13.算法分析的目的是___B______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研究算法中的

C、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14.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A

A 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 正确性和简明性

C 可读性和文档性

D 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

15.线性表L在 B 情况下适用于使用链式结构实现。

A 需经常修改L中的结点值

B 需不断对L进行删除插入

C L中含有大量的结点

D L中结点结构复杂

四、程序题

typedef struct LNode {

int data;

struct LNode *next;

}LNode, *LinkList;

1.将下面算法填完整。

void ListInsert_L(node L,int i,elementtype x)

{ LinkList p=L,s; int k=0;

while ( && )

{ ;k++;}

if (!p ||j>i-1) return ERROR;

s=(LinkList) malloc (sizeof(node));

s->data=x;

;

;}

1.P

k

p=p->next

s->next=p->next;

p->next=s;

2. 简述下面算法的功能

void AC (LinkList &L) {

// L为一个无头结点的单链表

if (L&&L->next) {

q=L; L=L->next; p=L;

while (p->next) p=p->next;

p->next=q; q->next=NULL;

}

}

将该单链表的表头元素移到表尾

3. 简述下面算法的功能

void AE (LNode *s, LNode *q) {

p=s;

while (p->next!=q) p=p->next;

p->next=s;

}

void AD (LNode *pa, LNode *pb) {

// pa和pb分别指向单循环链表中的两个结点

AE (pa, pb);

AE (pb, pa);

}

将一个单循环链表拆分成两个单循环链表(指针pa和pb分别指向这两个单循环链表中的某两个节点) 4.下列算法为删除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中值为x的算法,将程序填完整(每空2分)

已知结构体: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LNode *next;

}LNode,*LinkList;

void del(LinkList head)

{ q=head;

;

while(p && ))

{ q=p;

_________;}

if(p= = null) printf(“error”);

else

{______________;

free(p);printf(“success!”);}

}

p=q->next

p->data!=x

p=p->next

q->next=p->next

5.下列算法为删除单链表中值为X的算法,将程序填完整(4分,每空2分)

已知结构体: struct 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LNode *next;

};

void del(struct node *head)

{ q=head;

p=q->next;

while((p )&&(p->data!=x ))

{ q=p;

___ ___;}

if(p= = null) printf(“error”);

else{__ ____;

free(p);printf(“success!”);}}

p=q->next

q->nex=p->next

6.下列算法为利用尾插法,建立一个单链表,将程序填完整程序

void CreateList (LinkList &L,int n){

LinkList r,p;int i;

L=(LinkList)malloc(sizeof(node));

L->next=NULL;

;

for(i=n;i>0;--i){

p=(LinkList)malloc(sizeof(node));

scanf(“%c”,&p->data);

;

r->next=p;

;

}}

r=L;

p->next=NULL;

r=p;

队栈串数组广义表

一、判断题:

1.递归的算法简单、易懂、容易编写,而且执行效率也高。( f )

2.链式栈与顺序栈相比, 一个明显的优点是通常不会出现栈满的情况。( t )

3.堆栈、队列和数组的逻辑结构都是线性表结构。( t )

4.单链表形式的队列,头指针F指向队列的第一个结点,尾指针R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结点(f )

5.若某堆栈的输入序列为1,2,3,4,则4,3,1,2不可能是堆栈的输出序列之一。(t )

6.栈和队列都是限制取点的线性结构( t )

7.栈和队列都是顺序存取的线性表, 但它们对存取位置的限制不同。( t )

8.稀疏矩阵压缩存储后,必会失去随机存取功能。( t )

9.如果两个串中含有相同的字符,则这两个串相等( f )

10.广义表的表头和表尾既可以是单元素,也可以是广义表。( f )

二、填空题:

1.在初始为空的队列中插入元素A,B,C,D以后,紧接着做了两次删除操作,此时的队尾元素是

__d__。

2.已知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数组a[21],且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和尾指针(队尾元素的下一

位置)分别为8和3,则该队列的当前长度为__16__。

3.栈结构允许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为__栈顶__。

4.队列又称为__先进先出__的线性表

5.对于顺序存储的队列,存储空间大小为n,头指针为F,尾指针为R。若在逻辑上看一个环,则

队列中元素的个数为__(r+n)-f__。

6.队列的特点是__先进先出_。

7.栈又称为先进后出的线性表,队列又称为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8.设数组A[m]为循环队列Q的存储空间,font为头指针,rear为尾指针,判定Q为空队列的条件

__front==rear___。

9.设元素1,2,3,4,5依次进栈S,若要在输出端得到序列34251,则应进行的操作序列为:

push(S,1),push(S,2),push(S,3),pop(S),push(S,4),pop(S),pop(S),push(S,5),pop(S),

pop(S)。

10.一个串的任意个连续的字符组成的子序列称为该串的子串,包含该子序列的串称为主串,该子

序列在串中的位置用子串的第一个字符在主串中的位置来表示。

11.在串的链式存储方式中,结点越大,运算处理越不方便(方便/不方便),存储占用量越小(大/

小)。

12.求串T在主串S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操作是__模式匹配__。

13.广义表(A,(a,b),d,e,((i,j),k)),则广义表的长度为5,深度为3,表头为A,表尾为

((a,b),d,e,((i,j),k))。

14.已知广义表ls=(a,(b,c,d),e),运用head和tail函数取出ls中的原子b的运算是

_head(head(tail(ls)))_。

15.设有二维数组A[5][6],其每个元素占两个存储单元,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100,若按行

优先顺序存储,则元素A[2][3]的存储地址为1130,按列优先顺序存储,元素A[2][3]的存储地

址为1134。

16.设有二维数组A[9][19](下标从0开始),其每个元素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00,

若按行优先顺序存储,按列优顺序存储,元素A[6,6]的存储地址为__220__。

17.设二维数组A[m][n]按列优先存储,每个元素占1个存储单元,元素A00的存储地址loc(A00),则

A ij的存储地址loc(A ij)= __ loc(a00)+(j*m+i)*1__。

18.

三、选择题:

1.判定一个栈ST(最多元素为m0)为空的条件是___b__

2.A.ST->top<>0 B.ST->top=0

C.ST->top<>m0 D.ST->top=m0

3.链式栈与顺序栈相比,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是___b_____。

A. 插入操作更加方便

B. 通常不会出现栈满的情况

C. 不会出现栈空的情况

D. 删除操作更加方便

4.假定一个顺序队列的队首和队尾指针分别为front和rear,则判断队空的条件是__d______。

A. front+1= =rear

B. rear+1= =front

C. front= =0

D. front= =rea

5.队和栈的主要区别是__d______

A.逻辑结构不同

B.存储结构不同

C.所包含的运算个数不同

D.限定插入和删除的位置不同

6.假定利用数组a[N]循环顺序存储一个队列,用front(指向队首元素)和rear(指向队尾元素的下一位

置)分别表示队首和队尾指针,并已知队列未空,当出队并返回队首元素时所执行的操作为__d____。

A. return a[++rear%N];

B. return a[--rear%N];

C. return a[++front%N];

D. return a[front++%N];

7.入栈次序是a,b,c,d,e,则出栈次序不可能是___c_____。

A.e,d,c,b,a B.d,e,c,b,a C.d,c,e,a,b D.a,b,c,d,e

8.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向量空间的好处是___b___。

A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B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

C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D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

9.假定利用数组a[N]顺序存储一个栈,用top表示栈顶指针,top = = 0表示栈空,并已知栈未满,当

元素x进栈时所执行的操作为___D___。

A. a[--top] = x;

B. a[top--] = x;

C. a[++top] = x;

D. B. a[top++] = x;

10.假定利用数组a[N]顺序存储一个栈,用top表示栈顶指针,top = = 0表示栈空,并已知栈未空,当

出栈并返回栈顶元素时所执行的操作为___A___。

A. return a[--top];

B. return a[top--];

C. return a[++top];

D. return a[top++];

11.假定一个循环顺序队列的队首和队尾指针分别为f和r,则判断队空的条件是__D___。

A.f+1==r

B.r+1==f

C.f==0

D.f==r

12.若让元素1,2,3依次进栈,则出栈次序不可能出现___C___种情况。

A. 3,2,1

B. 2,1,3

C. 3,1,2

D. 1,3,2

13.当利用大小为N的一维数组存储一个循环队列时,则该队列的最大长度为___B___。

A. N-2

B. N-1

C. N

D. N+1

14.假定利用数组a[N]循环顺序存储一个队列,用front和rear分别表示队首和队尾指针,并已知队列

未满,当元素x入队时所执行的操作为___B___。

A. a[++rear%N]=x;

B. a[rear++%N]=x;

C. a[--rear%N]=x;

D. a[rear--%N]=x;

15.如下陈述中正确的是___A___。

A.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

B. 串的长度必须大于零

C. 串中元素只能是字母

D. 两个串s1和s2若长度相同,则这两个串相等

16.如下陈述中正确的是___A___。

A.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

B. 串的长度必须大于零

C. 串中元素只能是字母

D. 空串就是空白串

17.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A___。

A. 二维数组可以看做它的每个数据元素为一个线性表的线性表

B. 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

C. 线性表的线性存储结构优于链表存储结构

D. 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

18.一个非空广义表的表头___D___。

A.不可能是子表B.只能是子表

C.只能是原子D.可以是子表或原子

19.在目标串T[0…n-1]=”xwxxyxy”中,对模式串p[0…m-1]=”yy”进行子串定位操作的结果____A___

A.0

B.2

C.3

D.5

20.数组A中,每个元素的长度为3字节,行下标从1到8,列下标从1到10,从首地址SA开始连续存放在

存储器中,按行存放时,元素a[8][5]地址为( C )

A SA+141

B SA+180

C SA+222

D SA+225

21.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体现在:B

A.可以顺序存储 B.数据元素只能来自字符集

C.可以链式存储 D.数据元素可以是多个字符

五、算法

1.Q 是一个循环队列,请分别写出插入和删除一个元素的算法

#define MAXSIZE 100//最大队列长度

typedef struct{

QElemType *base;

int front,rear ;

}SqQueue;

(以下算法3分:)

int EnQueue( SqQueue &Q,QElemType x )

{

//Q是一个循环队列,若队列不满,则将x插入并返回1;否则返回0

if ((Q.rear +1)%MAXSIZE = = Q.front)

return 0; // 队列满

Q.base[Q.rear]=x;

Q.rear= (Q.rear +1)% MAXSIZE;

return 1;

}

(以下算法3分:)

int DeQueue( SqQueue& Q, QElemType &x )

{

//Q 是一个循环队列,若队列不空,则删除队头元素并由x带回,

//且返回1;否则返回0

if (Q.front = = Q.rear)

return 0;

else

{ x=Q.base[Q.front];

Q.front= (Q.front + 1 ) % MAXSIZE;

return 1;}

)

1.已知:Q 是一个循环队列,并且已知下列定义: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QElemType base[MAXSIZE];

int front,rear ;

}SqQueue;

约定:顺序队中,非空队中,头指针始终指向队列头元素的前一个元素,而尾指针始终指向队列尾元素。

请写出插入一个元素的算法(6分,每空2分)

int EnQueue( SqQueue &Q,QElemType x )

{

if ( )

return 0;

Q.rear= ;

Q.base[ ]=x;

return 1;

}

四.算法分析

简述下列算法的功能(栈和队列的元素类型为int)

1.Status AA (Stack S) {

int i, n, A[255];

n=0;

while (!StackEmpty (S)) {n++; Pop (S,A[n]);}

for (i=1; i<=n; i++) Push (S, A[i]);

}

栈S就地逆置。

2.Status AB (Stack S, int e) {

Stack T; int d;

InitStack (T);

while (!StackEmpty (S)) {

Pop (S, d);

if (d!=e) Push (T, d);

}

while (!StackEmpty (T)) {

Pop (T, d);

Push (S, d);

}

}

删除栈S中值等于e的元素。

3.void AC (Queue &Q) {

Stack S; int d;

InitStack (S);

while (!QueueEmpty(Q)) {

DeQueue (Q, d); Push (S, d);

}

while (!StackEmpty(S)) {

Pop (S, d); EnQueue (Q, d);

}

}

队列Q就地逆置。

4.简述下面算法的功能。(2分)

void conversion( )

{ initstack(s);//初始化栈

scanf (“%d”,n);

while(n)

{ push(s,n%8);

n=n/8; }

while(! Stackempty(s)) // Stackempty(s)为栈判空

{ pop(s,e);

printf(“%d”,e);

} }

功能是:十进制数转化成八进制数。

一、判断题:

1.二叉树是一棵无序树。(×)

2.在一棵二叉树中,假定每个结点只有左子女,没有右子女,对它分别进行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则具有相同的结果。(√)

3.度为二的有序树等价于二叉树。(√)

4.树的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二叉树中必定没有度为1的结点。(√)

5.哈夫曼树一定是满二叉树。(×)

6.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

7.设与一棵树T所对应的二叉树为BT,则与T中的叶子结点所对应的BT中的结点也一定是叶子结点。(×)

8.将一棵树转换成二叉树后,根结点没有左子树(×)

9.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可以唯一地构造出该二叉树。(√)

10用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可以导出树的后序遍历。(√)

11.在完全二叉树中,若某结点无左孩子,则它必是叶结点。(√)。

12.任何一棵二叉树都有n0=n2+1的关系式。(√)

13.已知一棵树的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序列能唯一地确定这棵树。(√)

二、填空题

19.假定一棵二叉树的结点个数为32,则它的最小深度为___6___。

20.假定一棵树的广义表表示为A(B(C, D(E, F,G), H(I, J))),则结点H的双亲结点为__B__。

21.在一棵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有5个,度为1的结点有6个,那么叶子结点有__6_个。

树的双亲表示法便于实现涉及到_双亲_的操作,孩子表示法便于实现涉及到孩子的

操作。

2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对应二叉链表中指针域有__n-1__

23.下图所示二叉树存储在一维数组中,则元素F的下标位置为___11___。(A为1)

24.高度为k的二叉树具有的结点数目,最少为_ K _,最多为_2K-1_。

25.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__ n2+1__。

26.一棵含有16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对他按层编号,对于编号为7的结点,他的双亲结编号点为_3_左

孩子编号为_14_、右孩子编号为_15_。

27.在含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50__。

28.度数为0的结点,即没有子树的结点叫作_叶子_结点。同一个结点的儿子结点之间互称为_兄弟_结点。

29.若一棵完全二叉树含有121个结点,则该树的深度为_7_。

30.已知一棵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EF,后序序列为CEDFBA,则对该树进行层次遍历得到的序列为_ ABCDFE

_。

三、选择题

1.在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空子树个数等于_C_。

A. n

B. n-1

C. n+1

D. 2*n

2.在一棵二叉树的第5层上,最多具有_B_个结点。

A. 14

B. 16

C. 31

D. 32

3.在一棵深度为h的完全二叉树中,所含结点个数不少于___D___。

A. 2h

B. 2h+1

C. 2h -1

D. 2h-1

4.一棵树的广义表表示为a(b(c), d(e(g(h)), f)),则该二叉树的高度为___D___。

A. 2

B. 3

C. 4

D. 5

5.将一棵有4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进行编号,根结点的编号为1,则编

号为15的结点的左孩子的编号为___A___。

A.30

B.31

C.16

D.32

6.在一棵树中,每个结点最多有___B___个直接前驱结点。

A. 0

B. 1

C. 2

D. 任意多个

7.7. 树中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等于结点总数加___C___。

A. 0

B. 1

C. -1

D. 2

8.二叉树中第5层上的结点个数最多为____C____

A.8

B.15

C.16

D.32

9.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进行编号,根结点的编号为1,则编号为49的结点的左孩子的编号为___A___。

A.98

B.99

C.50

D.48

10.由权值分别为3, 8, 6, 2, 5的叶子结点生成一颗赫夫曼树,它的带权路径长度为__D___。

A. 24

B. 48

C. 72

D. 53

11.把一棵树转换为二叉树后,这棵二叉树的形态是 A 。

A.唯一的

B.有多种

C.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左孩子

D.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右孩子

12.具有n(n>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C 。

A ?log2(n)?

B ? log2(n)?

C ? log2(n) ?+1

D ?log2(n)+1?

算法:

1.假设二叉树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设计一个算法计算一棵给定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请先写出存储结构,

然后再完成算法。

存储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 结点结构

S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 child, *r child; } BiTNode, *BiTree;

int leafs(BTree *b)

{int num1,num2;

if(b= =NULL)

return 0;

else if(b->lchild = =NULL && b->rchild= =NULL)

return 1;

else

{num1=leafs(b->lchild);

num2=leafs(b->rchild);

return(num1+num2);

}

}

或:

void CountLeaf (BiTree T, int& count){

if ( T ) {

if ((!T->lchild)&& (!T->rchild))

count++; // 对叶子结点计数

CountLeaf( T->lchild, count);

CountLeaf( T->rchild, count);

} // if

} // CountLeaf

一、判断题:

1.在AOE网络中一定只有一条关键路径。(×)

2.图的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典型的回溯搜索的例子,可以通过递归算法求解。(√)

3.用邻接矩阵存储一个图时,在不考虑压缩存储的情况下,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图中的顶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

4.对于AOE网络,加速任一关键活动就能使整个工程提前完成。(×)

5.如果有向图中各个顶点的度都大于2,则该图中必有回路。(×)

6.邻接表只能用于有向图的存储,邻接矩阵对于有向图和无向图的存储都适用。(×)

7.邻接矩阵适用于稠密图(边数接近于顶点数的平方),邻接表适用于稀疏图(边数远小于顶点数的平方)。(√)

8.对于AOE网络,任一关键活动延迟将导致整个工程延迟完成。(√)

9.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有向图的邻接矩阵是不对称的。(√)

10.对于有向图,顶点的度分为入度和出度,入度是以该顶点为终点的入边数目;出度是以该顶点为起点的出边数目,该顶点的度等于其入度和出度之和。(√)

11.若图G的最小生成树不唯一,则G的边数一定多于n-1,并且权值最小的边有多条(其中n为G的顶点数)。(×)

12.具有n个顶点的连通图的生成树具有n-1条边(√)

13.在n个结点的无向图中,若边数>n-1,则该图必是连通图.(×)

14.若一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中对角线以下元素均为零,则该图的拓扑有序序列必定存在(√)

二、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图,若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则矩阵大小为___ n2___。

2.有一个n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的弧数____ n(n-1)_____。

3.在无向图中,若从顶点A到顶点B存在___路径____,则称A与B之间是连通的。

4.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____2___倍。

三、选择题

1.顶点个数为n的无向图最多有___B___条边。

A. n-1

B. n(n-1)/2

C. n(n+1)/2

D. n(n-1)

2.n个顶点的连通图至少有___A___条边。

A. n-1

B. n

C. n+1

D. 0

3.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弧数的___B___倍。

A. 3

B. 2

C. 1

D. 1/2

4.有向图的一个顶点的度为该顶点的__C____。

A. 入度

B. 出度

C. 入度与出度之和

D. (入度+出度)/2

5.一个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一个___C___子图。

A. 极小

B. 连通

C. 极小连通

D. 无环

6.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类似于树的___A____。

A.先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层次遍历

7.下面关于图的存储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____A____

A.用邻接矩阵法存储图,占用的存储空间数只与图中结点个数有关,而与边数无关

B.用邻接矩阵法存储图,占用的存储空间数只与图中边数有关,而与结点个数无关

C.用邻接表法存储图,占用的存储空间数只与图中结点个数有关,而与边数无关

D.用邻接表法存储图,占用的存储空间数只与图中边数有关,而与结点个数无关

8.如果某图的邻接矩阵是对角线元素均为零的上三角矩阵,则此图是____D___

A.有向完全图

B.连通图

C.强连通图

D.有向无环图

9.具有e条边的有向图,它的逆邻接表中有___B___个弧结点。

A. e-1

B. e

C. 2(e-1)

D. 2e

10.具有e条边的无向图,它的邻接表中有___ D ___个边结点。

A. e-1

B. e

C. 2(e-1)

D. 2e

11.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图的边数的____C____倍。

A.1/2 B. 1

C. 2

D. 4

12.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B 来实现算法的。

A.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排序和查找

一、判断题

1.进行折半查找的表必须是顺序存储的有序表。(√)

2.在任何情况下,快速排序需要进行关键码比较的次数都是O(nlog2n)。(×)

3. 当从一个最小堆中删除一个元素时,需要把堆尾元素填补到堆顶位置,然后再按条件把它逐层向下调整,直到调整到合适位置为止。(√)

4. 直接选择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

5. 堆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6. 快速排序法是一种稳定性排序法。(×)

7.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字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8. 对n 个元素的表用堆排序法进行排序,时间复杂度是O(log2n)(×) 9.

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中,所有同义词在表中一定相邻(×)。

10. 堆排序是所需辅助空间最少的排序。(√)

11. 一个好的哈希函数应使函数值均匀的分布在存储空间的有效地址范围内,以尽可能减少冲

突。(√)

二、填空题

13. 若要对某二叉排序树进行遍历,保证输出元素的值序列按增序排列,应对该二叉排序树采用

____________遍历法。中序

14. 元素关键字转换为该元素存储位置的函数f 称为____________。哈希函数

15. 在数据的存放无规律而言的线性表中进行检索的最佳方法是 顺序查找(线性查找) 。 16.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比较两次查找成

功的结点数为 2 ;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8 ;平均查找长度为 3.7 。 解:显然,平均查找长度=O (log 2n )<5次(25

)。但具体是多少次,则不应当按照公式

来计算(即(21×log 221)/20=4.6次并不正

确!)。因为这是在假设n =2m

-1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公式。应当用穷举法罗列:

全部元素的查找次数为=(1+2×2+4×3+8×4+5×5)=74; ASL =74/20=3.7 !!! 17. 将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叫排序。 18. 先将整个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待整个序列“基本有序”时,再

对全体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此种排序方法叫做__希尔排序__排序。

19. 每次使两个相邻的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的排序方法叫做______归并______排序。 20. 每次从无序表中挑选出一个最大或最小元素,把它交换到有序表的一端,此种排序方法叫做

_____简单选择_______排序。

21. 每次从无序表中取出一个元素,把它插入到有序表中的适当位置,此种排序方法叫做______直

接插入______排序。

22. 每次直接或通过“枢轴”元素间接比较两个元素,若出现逆序排列时就交换它们的位置,此种

)

1(log 1

2++=n n

n ASL

排序方法叫做_____快速_______排序。

23.假定一组数据的关键字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堆排序方法建立的初始小顶堆为__{38,

40,56,79,46,84}__。

24.假定一组数据的关键字为{46,79,56,38,40,84},则以第一个记录为枢轴,对其进行第一趟快速

排序的结果为________{40,38,46,56,79,84}__________。

25.若待散列的序列为(18,25,63,50,42,32,9),散列函数为H(key)=keyMOD9,与18发生冲突的元

素有_____9_____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对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5, 12, 20, 26, 37, 42, 46, 50, 64),哨兵位在前,为查找元素26,

若采用顺序查找,需要比较____D__次才能查找成功。

A. 3

B. 4

C. 5

D. 6

2.设哈希表长为14,哈希函数f(k)=k%11,已知表中已有4个元素,关键字分别为15,38,61,

84,存储位置分别为4,5,6,7,其它存储位置为空,如用二次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关键字

为49的存储位置是__D____。

A. 8

B. 3

C. 5

D. 9

3.对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5, 12, 20, 26, 37, 42, 46, 50, 64),为查找元素26,若采用折半查

找,需要比较___B___次才能查找成功。

A. 3

B. 4

C. 5

D. 6

4.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__C____。

A. 以顺序方式存储

B. 以链接方式存储

C. 以顺序方式存储,且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序

D. 以链接方式存储,且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序

5.对于哈希函数H(key)=key%13,被称为同义词的关键字是___D____

A.35和41 B.23和39

C.15和44

D.25和51

6.适于对动态查找表进行高效率查找的组织结构是__C____。

A. 有序表

B. 顺序表

C. 二叉排序树

D. 链表

7.设哈希表长为14,哈希函数f(k)=k%11,已知表中已有4个元素,关键字分别为15,38,61,

84,存储位置分别为4,5,6,7,其它存储位置为空,如用二次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关键字

为49的存储位置是___D___。

A. 8

B. 3

C. 5

D. 9

8.用某种排序方法对关键字序列(23,72,21,47,15,27,59,35,20)进行排序时,前三趟

的结果情况如下

23,21,47,15,27,59,35,20,72

21,23,15,27,47,35,20,59,72

21,15,23,27,35,20,47,59,72

则所采用的排序方法是____B____

A.选择排序

B.起泡排序

C.归并排序

D.快速排序

9.在对n个元素进行简单选择排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___ B ___趟选择和交换。

A. n/2

B. n-1

C. n

D. n+1

10.若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46, 79, 56, 38, 40, 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

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____ C ____

A. 38, 40, 46, 56, 79, 84

B. 40, 38, 46 , 79, 56, 84

C. 40, 38,46, 56, 79, 84

D. 40, 38, 46, 84, 56, 79

11.对于哈希函数H(key)=key%13,被称为同义词(即冲突)的关键字是___ D ____

A.35和41 B.23和39

C.15和44

D.25和51

12.若对n个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在进行i趟(2≤i≤n)排序时,为寻找插入位置最多需要进行

___C___次元素的比较。

A. i+1

B. i-1

C. i

D. 1

13.在对n个元素进行快速排序的过程中,第一趟排序最多需要交换__B____对元素。

A. n/2

B. n-1

C. n

D. n+1

14.在对n个元素进行简单选择排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___B___趟选择和交换。

A. n/2

B. n-1

C. n

D. n+1

15.堆的形状是一棵___A____。

A.二叉排序树

B.满二叉树

C.完全二叉树

D.平衡二叉树

16.对于哈希函数H(key)=key%13,被称为同义词的关键字是___D____。

A.35和41 B.23和39

C. 15和44

D.25和51

17.从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为___C_____。

A. O(n)

B. O(1)

C. O(log2n)

D. O(n2)

18.堆是一种 B 排序。

A. 插入

B.选择

C. 交换

D. 归并

19.折半查找有序表(4,6,10,12,20,30,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58,则它将依

次与表中 A 比较大小,查找结果是失败。

A.20,70,30,50 B.30,88,70,50

C.20,50 D.30,88,50

20.快速排序是一种 C 排序。

A. 插入

B.选择

C. 交换

D. 归并

五.程序题

1.用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关键字k。(6分,每空2分)

void bstsrch(BTnode *r,BTnode *p,BTnode *q,int k)

{ int flag=0;

p=NULL; q=r;

while((q!=NULL)&&(flag==0))

if(____q->data= =k ________)

{ printf(“succ %5d”,q->data); flag=1; }

else if(kdata)

{ p=q; __ q=q->lch; __________ }

else { p=q; ____ q=q->rch;________ }

if(flag==0) printf(“NO node.”);

}

2.在有序表中进行折半查找关键字k。(6分,每空2分)

void searchbinary(int a[ ],int n ,int k)

{ int low=0,high=n-1,mid, find=0;

while((find= = 0)&&(low<=high))

{ ____ mid=(low+high)/2________

if(k= = a[mid])

{find=1; printf(“find k!”);}

else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1、某班男生人数的5 8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A、5% B、20% C、50% D、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25 B、30 C、75 D、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A、8:5 B、5:8 C、12:5 D、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 5 ,这 两天修得相比( )。 A 、第一天多 B 、第二天多 C 、同样多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 5 给乙,则两人 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95.2%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JAVA填空选择题库

一、选择题(共10道题,每道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道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哪一个文件包含名为HelloWorld的类的字节码(B)。 A.HelloWorld.java B.HelloWorld.class C.HelloWorld.exe D.HelloWorld.javadoc 2.JDK6.0版本成功安装后,在指定的安装位置将出现jdk1.6.0_21目录,该目录下用于存放编译器、解释器等各类工具的子目录是(C)。 A.jre B.lib C.bin D.demo 3.编译运行以下程序后,关于输出结果的显示正确的是(D)。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b=2, e=3; //---------------1 byte f=b+e; //----------------2 System.out.println(f); } } A.编译通过,运行时打印输出5B.编译通过,运行时打印输出23 C.编译不通过,在//1处有错误,不能这样定义变量 D.编译不通过,在//2处有错误,因为此处f必须是一个int类性的变量 4.类的设计要求它的某个成员变量不能被任何外部类直接访问,则使用下面的哪个修饰符能够获得需要的访问控制(A)A.private B.default C.protected D.public 5.已知给出以下代码,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public interface Top{ public void twiddle(String s); } A.public abstract class Sub implements Top{ public abstract void twiddle(String s){ } } C.public abstract class Sub implements Top{ } B.public class Sub extends Top{ public void twiddle(Integer i){ } } D.public class Sub implements Top{ public void twiddle(Integer i){ 6.下列哪个选项可以计算出角度为42度的余弦值(B)。 A.double d=Math.cos(42); B.double d=Math.cos(Math.toRadians(42)); C.double d=Math.conine(42) ; D.double d=Math.cos(Math.toDegrees(42)); 7.给定一个未完成的方法,代码如下: 1: 2:{ success = connect( ); 3:if (success==-1) { 4:throw new TimedOutException(); 5:} 6:} 已知TimedOutException不属于RuntimeException,那么在第一行的位置上填写哪段代码能够完成该方法的声明?(D)A.public void method() B.public void method() throw TimedOutException C.public void method() throws RuntimeException D.public void method() throws TimedOut Exception 8.当编译并运行下列代码时其运行结果是(A)。

化工原理上册选择填空判断题库包含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上册)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 连续操作时,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积累量GA为( A )。 A.零 B.正数 C.负数 D.任意值 2. 热量衡算中,物料的焓为相对值,通常规定( A )的焓为零。 A.0℃液体 B.0℃气体 C.100℃液体 D.100℃气体 3. 流体阻力的表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D )。 A.阻力越大,静压强下降就越大 B.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 C.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 D.流体的内摩擦力在流体激烈流动时不存在 4. 压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是Pa,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C )。 A.atm B.mmHg C.Kg/m.s2 D.N/m2 5. 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 对可压缩流体,满足( C )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 A. )%(20ppp12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B. )%(01ppp12 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C. )%(20ppp12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D. )%(01ppp1 2 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7. 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 C )准数。 A.欧拉 B.施伍德 C.雷诺 D.努塞尔特 8.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 B )。 A.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椭圆线 9. 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 B )有关。 A.雷诺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 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C.欧拉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D. 欧拉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11. 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 C )速度。 A.在管壁处 B.在管中心 C.瞬时 D.平均 12. 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率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 C )倍。 A. 2; B. 6; C. 4; D. 1。 13. 流体在长为3m、高为2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C )。 A. 1.2m; B. 0.6m; C. 2.4m; D. 4.8m 2 14. 流体在长为2m、高为1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A )。 A. 1.33m; B. 2.66m; C. 0.33m; D. 0.66m。 15. 流体在内管外径为25mm,外管内径为70mm的环隙流道内流动,则该环隙流道的当量直径为( D )。 A. 25mm; B. 70mm; C. 95mm; D. 45mm。 16. 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C ) A. u =3/2.umax B. u =0.8 umax C. u =1/2. umax D u =0.75 umax 17. 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 A ) A . Re数 B. Nu 数 C . Pr数 D . Fr数 18.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α与雷诺准数Re 的n 次方成正比,其中的n 值为( B ) A . 0.5 B. 0.8 C. 1 D. 0.2 19. 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且流体应呈( A ) A.层流流动 B 湍流流动 C 过渡型流动 D 静止状态 20. 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 C ) A. 上游截面处流速 B 下游截面处流速 C 小管中流速 D 大管中流速 21. 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则当输送管道上的阀门关小后,管路总阻力将( A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22. 流体的压强有多种表示方式,1标准大气压为 ( C ) A.780mm汞柱 B.1Kgf/cm2 D.10130Pa 23. 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若只将管内流体流速提高一倍,管内流体流动型态仍为层流,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B )倍。 A.4 B.2 C.2 D.不能确定 24. 阻力系数法将局部阻力hf表示成局部阻力系数与动压头的乘积,管出口入容器的阻力系数为 ( A ) A.1.0 B.0.5 25. 在柏努利方程式中,P/ρg被称为 ( A ) A.静压头 B.动压头 C.位压头 D.无法确定 26. 流体的流动形式可用雷诺准数来判定,若为湍流则Re ( D ) A.<4000 B.<2000 C.>2000 D.>4000 27. 不可压缩性流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A )可压缩性流体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D ) 3 A.u1A1=u2A2 B.u1A2=u2A1

选择判断填空共30题

第四章(选择、判断、填空共30题) 一、选择题 1.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能寄存位二进制数码的寄存器。 A.N-1 B.N C.N+1 D.2N 2.在下列触发器中,有约束条件的是。 A.主从J K F/F B.主从D F/F C.同步R S F/F D.边沿D F/F 3.一个触发器可记录一位二进制代码,它有个稳态。 A.0 B.1 C.2 D.3 E.4 4.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个触发器。 A.2 B.3 C.4 D.8 5.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 n=0,欲使新态Q n+1=1,应使输入T=。 A.0 B.1 C.Q D.Q 6.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 n=1,欲使新态Q n+1=1,应使输入T=。 A.0 B.1 C.Q D.Q 7.对于D触发器,欲使Q n+1=Q n,应使输入D=。 A.0 B.1 C.Q D.Q 8.对于J K触发器,若J=K,则可完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A.R S B.D C.T D.Tˊ 9.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0 B.J=Q,K=Q C.J=Q,K=Q D.J=Q,K=0 E.J=0,K=Q 10.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Q,K=Q C.J=Q,K=Q D.J=Q,K=1 E.J=1,K=Q 11.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0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Q,K=Q C.J=Q,K=1 D.J=0,K=1 E.J=K=1 12.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1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1,K=0 C.J=K=Q D.J=K=0 E.J=Q,K=0 13.欲使D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应使输入D=。 A.0 B.1 C.Q D.Q 14.下列触发器中,克服了空翻现象的有。 A.边沿D触发器 B.主从R S触发器 C.同步R S触发器 D.主从J K触发器 15.下列触发器中,没有约束条件的是。

电力系统分析选择填空题库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 课程代码:02310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依据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2.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减小电流和电抗。 3.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 4.潮流计算中的电压数值约束条件是由电压质量标准决定的。 5.发电机定子三相短路时为维持定子绕组的磁链守恒在定子绕组产生直流分量电流。 6.从发电厂电源侧的电源功率中减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得到的直接连接在发电厂负荷侧母线上的电源功率称为等值电量标准。 7.电力系统零序等值电路与正序等值电路不同。 8.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称为短路冲击电流。 9.简单系统静态稳定依据为______。 10.减少原动机出力将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1.在有名单位制中,功率的表达式为( 1 ) ①S=1.732×V×I ②S=V×I ③S=3×V×I ④S=VICOS? 12.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 4 ) ①变压器的中性点②星形接线变压器的中性点 ③发电机的中性点④②和③ 13.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为( 4 ) ①3、6、10、35、110、220(KV) ②3、6、10、35、66、110、220(KV) ③3、6、10、110、220、330(KV) ④3、6、10、35、60、110、220、330、500(KV) 14.有备用电源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是( 3 ) ①可靠性高、电压高 ②可靠性高、造价高 ③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高、造价高、调度复杂 ④供电可靠性高、调度方便、造价高 15.电能质量是指( 4 ) ①电压的大小②电压的大小和波形质量 ③电压大小,电流大小④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16.牛顿—拉夫逊迭代的主要优点是( 2 ) ①简单②收敛快 ③准确④占用内存少 17.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起始值( 2 ) ①iap=ibp=icp ②iap≠ibp≠icp ③iap=ibp≠icp ④iap≠ibp=icp

图形填空选择判断题

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X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梯形的面积是2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5.4厘米,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 )厘米. 3、一张三角形的彩色纸,底是2.4dm,高是1.3dm,这张彩色 纸的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5、、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10dm、12dm和8dm,它的面积是()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它的底边是8.4㎝。它的高是()厘米。 7、、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8 cm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腰是a厘米,高是b厘米。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它的底边是8.4㎝。它的高是()厘米。 1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1、一个三角形高不变,要使面积扩大3倍,底要扩大()倍。 12、下图是由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三角形 C A B

C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和是()平方厘米,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这条底上的高是____厘米。 14、一个高是4cm的三角形与边长是4cm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底是( )。 15、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10dm、12dm和8dm,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在梯形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1.2平方米,高是4米,底是()米。 17、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3.2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8、一个梯形的上是2分米,下底是6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5米,高是4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2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是b米,周长是()米,

三菱PLC习题集(填空、判断、选择题)

填空部分 1、PLC基本单元主要由CPU、电源、存储器、I/O模块及编程器组成。 2、为适应不同负载需要,各类PLC的输出都有三种方式,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 3、PLC的工作状态有停止(STOP)状态和运行(RUN)状态。 4、PLC的工作方式是采用周期循环扫描。PLC的工作方式的优点集中输入与集中输出、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软故障的发生。 5、一个用户程序扫描周期由三阶段组成: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处理阶段。 6、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开关量的逻辑控制。用它来取代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进行逻辑、顺序控制。 7、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有三种:通用微处理器,单片微处理器(即单片机),位片式微处理器。 8、PLC通电后,CPU在程序的监督控制下先进行内部处理。在执行用户程序之前还应完成通信服务与自诊检查。 9、一般由程序控制的数字电子设备产生的故障有两种:软故障,硬故障。 10、PLC的供电电源可直接采用普通单相交流电,也可用直流24V供电。 11、PLC对用户程序(梯形图)按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的步序。 12、PLC的软件和硬件定时器相比较,定时范围长的是PLC,精度高的是PL C。 13、PLS和PLF指令都是实现在程序循环扫描过程中某些只需执行一次的指令。不同之处是上升沿触发还是下降沿触发。 14、SET可以对Y、M、S操作。RST可以对Y、M、S、T、C、D操作。 15、在FX系列PLC中主要元件表示如下:X表示输入继电器、Y表示输出继电器、T表示定时器、C表示计数器、M表示辅助继电器,S表示状态元件、D、V、Z表示数据寄存器。 16、定时器可以对PLC内1 ms、10 ms、100 ms的时钟脉冲进行加法计算。 17、在FX系列的PLC中,辅助继电器又分为三类通用辅助继电器、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特殊辅助继电器。 18、在MC指令内嵌套使用时嵌套级最大可为8级。 19、FX系列PLC支持编程方式梯形图、步进流程图(SFC)、指令表。

填空选择题库

6选4填*20套 一、选择题(单选) 1-1. 完全二叉树____B____二叉树。 A.一定是满 B.可能是满 C.不是 D.一定不是满 答案:B 难度:易 1-2.满二叉树_____A____二叉树。 A.一定是完全 B.可能是完全 C.不是 D.一定不是完全 答案:A 难度:易 1-3.完全二叉树中,若某个结点没有左孩子,则它____C____。 A. 有2个右孩子 B.一定有右孩子 C.一定没有右孩子 D.不一定有右孩子 答案:C 难度:中 2. 设一个完全二叉树共有699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_______。 A.349 B.350 C.255 D.351 3.深度为n的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有__________ A.n B.2n C.2n D. 2n-1 4.在一棵完全二叉树中,若编号为i的结点存在左子女,则左子女结点的编号为___C_____ A.2i B.2i-1 C.2i+1 D.2i+2 5.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二叉链表表示中,空指针数为( b )。 a.不定 b.n+1 c.n d.n-1 6.下列二叉树中,( a )可用于实现符号不等长高效编码。 a.最优二叉树 b.次优查找树 c.二叉平衡树 d.二叉排序树 7.具有m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其最大深度为( f ),最小深度为( b )。 a. log 2 m b. └ log2 m ┘ +1 c. m/2 d .┌ m/2 ┐ -1 e. ┌m/2 ┐ 一、单项选择题 (1)-(5)BBCDC (6)-(10)BCABC (11)—(15)DABBD (16)-(19)CCABB (20)-(24) BBBAC (25)-(27)DBC 二、填空题 (1)有零个或多个(2)有且仅有一个 (3)根据树的广义表表示,可以画出这棵村,该树的度为4。 (4)树的深度为4 (5)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8 (6)n0=14 (7)n-2m+1 (8)2k-1 (9)2i-1 (10)133 (11)59 (12)25=32 (13)?log2(n+1)?=?log269?=7 (14) 25-1+6=37 (15) 19 (16)27-1-20=107 (17)右(18)m+1 (19)n+1 (20) 2m-1 (21)中序(22)直接前驱结点(23)直接后继结点 1.关于二叉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1):A.二叉树的度为2 B.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2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1、某班男生人数的58 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 A 、5% B 、20% C 、50% D 、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 、25 B 、30 C 、75 D 、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8:5 B 、5:8 C 、12:5 D 、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5 ,这两天修得相比( )。 A 、第一天多 B 、第二天多 C 、同样多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5 给乙,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95.2%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13、ɑ、b 、c 都大于零,且ɑ×37 =b ÷37 =c ÷98 ,把ɑ、b 、c 从大到小排列是( )。 A 、c >ɑ>b B 、ɑ>c >b C 、b >ɑ>c D 、c >b >ɑ 14、一根木料,用45 小时截成5段,若每次用时相同,那么要截成10段,共要( )小时。 15、有4枚1元的硬币和8枚5角的硬币,现在要取4元钱去买一本杂志,共有( )种取法。 16、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10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明得了70分,且每题都做了,他做对了( )题。 17、( )÷15 = 45 = 1.2:( )=( )%=( )(填小数)。 18、、由四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人教版小学三数学下册填空判断题选择题专项训练

填空专项 1、太阳每天从()方升起,()方落下。 2、当你面对启明星时,你的左边是()面,右边是()面。 3、你的前面是南,你的左边是()方,右边是()方,后面是()方。 4、一年有()个月,一年中的大月有()()()()()()(); 小月有()()()()。大月每月有()天,小月每月有()天。 5、平年的二月有()天,平年全年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闰年 全年有()天。 6、妹妹是7月倒数第二天出生的,妹妹的生日是()月()日。 7、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诞生以来,到今年的7月1日,是()周年。 8、明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清晨6时30分起床。他晚上一共睡了()时() 分。 9、平年的上半年有()天。 10、1999年第一季共有()天。 11、元旦是()月()日儿童节是()月()日 植树节是()月()日教师节是()月()日 劳动节是()月()日建党节是()月()日 12、605÷5,商是(),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 13、要使6□5÷3的商中间有0,而且没有余数,□里应填()。 14、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是()月()日。 15、小方住在小新的东边,小新就住在小方的()。

16、一年中()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17、课间操时,小刚东边站了4人,西边站了3人,这一队一共有()人。 18、4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19、32×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20、1公顷=()平方米 2平方千米=()公顷 15平方米=()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平方米 1平方米=()平方厘米 30000平方米=()公顷 21、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为100米得正方形面积是 ()。 22、跑道长400()课桌宽()一支铅笔长() 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20()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楼房高10() 23、边长是()米的整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4、计算面积要用()单位,计算周长要用()单位。 25、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倍。 26、一个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7、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以后,它的周长是()厘米, 面积是()平方厘米。 28、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1)一排摆4个,一共可以摆()排,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选择填空判断

一、判断题 1。顺序表和一维数组一样,都可以按下标随机(或直接)访问。( √) 2.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根据应用需要建立的.(√) 3。只有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才能描述数据结构算法。(×) 4。在对双向循环链表做删除一个结点操作时,应先将被删除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链接好再执行删除结点操作.(√) 5。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6. 算法和程序都应具有下面一些特征:输入,输出,确定性,有穷性,可行性.(√) 7. 插入与删除操作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两种操作,因此这两种操作在数组中也经常被使用。(× ) 8。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表示, 在删除时不需要移动元素.( √ ) 9. 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存放的元素一定构成线性表。(× ) 10.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总是一致的.(×) 1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优于链式存储表示。( ×) 12.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二、填空题 1. 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查找操作,则最好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2.(循环)链表从任何一个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所有结点. 3.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该线性表最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4.通常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种方法衡量算法的效率 5.已知一顺序存储的线性表,每个元素占用k个存储单元,若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为Loc1,则第i个元素 的地址为( Loc1+(i-1)*k )。 6.在以L为头指针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和单循环链表中,判断链表是否为空的条件分别为 (L->next==NULL和_L—〉next==L)。 7.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相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8.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四种类型。 9.已知有实现同一功能的两个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分别为O(log2n)和O(n),哪个算法的效率更高?( O (log2n)) 10.在一个单链表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则应进行的操作序 列为:( p-〉next=q—>next),q一〉next=p。 11.在单链表设置表头结点的作用是插入和删除表中第一个元素时不必对(头指针)进行特殊处理. 12.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含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直接前驱)结点,另一个指向(直接后继)结点。 13.在非空线性表中除第一个元素外,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除最后一个元素之外, 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均只有一个(直接后继)。 14.一个算法一该具有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这五种特性。 三、选择题

Access试题选择填空

一、理论题(共30分) (一) 选择题(15分) 1.数据库是()。 A.以一定的组织结构保存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集合 B.一些数据的集合 C.辅助存储器上的一个文件 D.磁盘上的一个数据文件 学生答案为: B 2.下列()不是Access数据库的对象类型? A.表 B.向导 C.窗体 D.报表 学生答案为: B 3.SQL的数据定义包括()。 A.)数据定义包括查找、编辑错误、控制、操纵。 B.)数据定义包括基本表、定义索引、定义视图和定义数据库。 C.数据定义包括定义视图、查询、控制。 D.数据定义包括控制、查询、删除、增加。 学生答案为: D 4.关系数据库中的表不必具有的性质是()。 A.数据项不可再分 B.同一列数据项要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C.记录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 D.字段的顺序不能任意排列 学生答案为: D 5.假设“公司”表中有编号、名称、法人等字段,查找公司名称中有“网络”二字的公司信息,正确的命令是()。 A.select * from 公司for 名称=“*网络*” B.select * from 公司for 名称like “*网络*” C.select * from 公司where 名称=“*网络*” D.select * from 公司where 名称like “*网络*” 学生答案为: D (二) 填空题(15分) 1.在Access数据库中,一个关系就是一个() 。 学生答案. 数据库 2.对二维表中的记录信息进行修改应该在表的()视图下。 学生答案. 设计视图 3. Access支持的查询类型有:()、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 学生答案. 选择 4.数据库领域最常用的3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型)。 学生答案. 5.用于存放数据库数据的是(表)。 学生答案. 一、理论题(共30分) (一) 选择题(15分) 1.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表示关系的一个(元组)。 A.属性 B.字段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1、某班男生人数的5 8 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 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A、5% B、20% C、50% D、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A、25 B、30 C、75 D、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A、8:5 B、5:8 C、12:5 D、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 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4 5 ,这两天修 得相比()。 A、第一天多 B、第二天多 C、同样多 D、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5 给乙,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13、ɑ、b 、c 都大于零,且ɑ×37 =b ÷37 =c ÷98 ,把ɑ、b 、c 从大到小排列是( )。 A 、c >ɑ>b B 、ɑ>c >b C 、b >ɑ>c D 、c >b >ɑ

工程测量复习题填空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汇总教程文件

复习4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一)1.我国目前采用的大地坐标系是_______________。 2.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指向_______________方向、Y轴指向_______________方向。 3.水准测量中,要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小,说明其灵敏度就越_______________。 5.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真方位角、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经纬仪的视准轴应与横轴_______________。 7.观测水平角时,要消除视准轴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8.阐述函数中误差与观测值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称为_______________。 9.坐标反算是根据两点平面直角坐标推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0.已知某地形图上AB线段长度为2.5厘米,其实地水平距离为125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比例尺精度为_______________米。 11.地物符号包括依比例符号、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2.平整场地时,填挖高度是地面高程与_______________之差。 13.要在AB方向上测设一条坡度为1%的坡度线,已知A点高程为24.050米,AB的实地水平距离为120米,则B点高程应为_______________米。 14.里程桩的桩号表示该桩距离_______________的里程。 15.用钢尺分别丈量了两段距离,AB段长100米,CD段长200米,丈量两段的中误差均为±0.02米,则AB段比CD段丈量精度_______________。 (二)

计算机组成原理_习题_选择,填空,判断

选择、填空、是非题解答 第一章 1.9单选题 (1)1946年,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名为__A__。 A. ENIAC B. UNIV AC-I C. ILLIAC-IV D. EDV AC (2)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在功能实现上比软件强的是__C__。 A. 灵活性强 B. 实现容易 C. 速度快 D. 成本低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它们是__ C ____。 A.运算器与控制器 B.主机与外设 C.硬件与软件 D. 硬件与操作系统 (4)在下列的描述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___ D ___。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 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D. 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运算 (5)存储程序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在研究__ D ___时首先提出来的。 A.ENIAC B.UNIV AC-I C.ILLIAC-IV D.EDV AC (6)现代计算机组织结构是以__ B ___为中心,其基本结构遵循冯·诺依曼思想。 A.寄存器 B.存储器 C.运算器 D.控制器 (7)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思想是指__ C ___。 A.只有数据存储在存储器 B.只有程序存储在存储器 C.数据和程序都存储在存储器 D.数据和程序都不存储在存储器 1.10填空题 (1)计算机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__控制器___两个部件。 答:①运算器②控制器 (2)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运算器、__ 控制器____、__ 存储器___、__输入设备___和__ 输出设备____等5大部分。 答:①运算器②控制器③存储器④输入设备⑤输出设备(3)计算机的运算精度与机器的字长有关,为解决精度与硬件成本的矛盾,大多数计算机使用__ 变字长运算____。 答:①字长②变字长运算 (4)从软、硬件交界面看,计算机层次结构包括实题器和__ 虚拟器____两大部分。 答:①实机器②虚机器 (5)计算机硬件直接能执行的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经过__ 语言处理程序____翻译,计算机才能执行。 答:①机器语言②语言处理程序 (6)从计算机诞生起,科学计算一直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答:①应用领域 (7)银河I(YH-I)巨型计算机是我国研制的第一台巨型计算机。 答:①第一台巨型计算机 1.11是非题 (1)微处理器可以用来做微型计算机的CPU。×含义不清 (2)ENIAC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多道程序控制。×

判断、选择、填空举例

判断、选择、填空常见类型题 一、判断 1. IF=0(IF=1)时只禁止对外部可屏蔽中断的响应,并不影响其它中断响应。 2. 数据寻址(指令寻址)是指按指令中指定的方式和给出的线索去寻找操作数。 3. 寄存器(寄存器间接)寻址是指把某个基址或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作为操作数。 4. 一个4位无符号十进制数用压缩(非压缩)的BCD码表示需要4个字节。 5. 8086 的执行部件(总线接口部件)是用于进行总线操作的。 6. SP(IP)是指令指针寄存器,用来指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7. 奇(偶)校验编码是要将每个字节中0的个数凑成奇数。 二、填空 1. 有符号十六进制数–17(H)的原码为________(H),补码为_______(H)。 (或求无符号十六进制数的原码、补码。) 2. 执行双字除以字(或字除以字节)的运算后,商存于_____寄存器中,余数存于_____寄 存器中。 3. 将AL中数据的第5位变0(或置1或取反),其它位保持不变(注意最低位为第0位), 应将AL和__________ 做_____运算。 4. DOS 21H中断的______功能用于从键盘接收一个字符,接收的字符的________ 放在寄 存器AL中。 5. 如果采用偶校验,数据0101110的校验位的值是____;如果采用奇校验,数据0101101 的校验位的值是____。 三、选择 1.Pentium机中的AGP(ASI或PCI)总线用于CPU与 ( ) 的连接。 A. 显示器适配器 B.内存 C.高速外设接口 D.低速外设接口 2.下述标志中哪一个没有专用操作指令?( ) A. 中断允许标志IF B. 奇偶标志PF C. 进位标志CF D. 方向标志DF 3.使用下述哪个寄存器间接寻址时,默认的段寄存器是SS?( ) A. BX B. SI C. BP D. DI 4.定义一个标识符可以使用的字符串是 ( ) 。 A. 寄存器名 B. 指令助记符 C. 伪指令 D. 其它英文字母串 5.可以使用DEBUG装入内存进行调试的文件是( )。 A. *.DOC B. *.ASM C. *.DIF D. *.EXE

大学计算机python选择填空题库及答案

1、执行循环语句for i in range(1,5):pass后,变量i的值是【4】 2、循环语句for i in range(-3,21-4)的循环次数为【6】 3、Python语言是一种解释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4、建立模块a.py,模块内容如下。 def B(): print(‘BBB’) def A(): print(‘AAA’) 为了调用模块中的A()函数应先使用语句【from a import A】 5、执行循环语句for i in range(1,5,2):print(i),循环体执行的次数 是【2】 6、函数定义以【def】开始,最后以【冒号】结束 7、Python表达式4.5/2的值为【2.25】,4.5//2的值为【2.0】, 4.5%2的值为【0.5】 8、循环语句for i in range(6,-4,-2):循环执行【5】次,循环变量i 的终值应当为【-2】 9、Python包含了数量众多的模块,通过【import】语句,可以导 入模块,并使用其定义的功能 10、下面语句的输出结果是【{1:’x’,3:’c’}】 d={1:’a’,2:’b’,3:’c’} del d[1] d[1]=’x’

del d[2] print(d) 11、Python语句print(tuple(range(2)),list(range(2)))的运行结果是 【(0,1)[0,1]】 12、Python表达式1/4+2.75的值为【3.0】 13、下列Python语句的输出结果是【编译错误或异常或出错 或报错或错误】 print(“数量{0},单价{1}”.format(100,285,6)) print(str.format(“数量{0},单价{1:3.2f}”,100,285.6)) print(“数量%4d,单价%3.3f”%(100,285,6)) 14、在直角坐标中,x,y是坐标系中任一点的位置,用x和y表示 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的Python表达式为【x>0 and y>0 or x<0 and y>0】 15、语句p rint(‘AAA’,”BBB”,sep=’-’,end=’!’)执行的结果是 【AAA-BBB!】 16、判断整数i能否同时被3和5整除的python表达式为【i%3==0 and i%5==0】 17、要关闭Python解释器,可使用函数【quit()】或快捷键【Ctrl+Q】 18、python语句既可以采用交互式的【命令】执行方式,又可以 采用【程序】的执行方式 19、语句a,a=10,20执行后,a的值是【20】 20、设有f=lambda x,y;{x:y},则f(5,10)的值是【{5:10}】

填空选择判断

填空题 1、客户关系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哲学 2、战略层面的供应链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的成员及合作伙伴选择、设计网络结构以及设计供应链基本规则 3、批发商在供应链结构中一般是执行配送功能的,其供应链结构一般取决于产品的特征、生产商所选择的渠道、消费者的购买渠道以及它自身的营销策略。 4、询价采购、比价采购、招标采购为传统采购的主要模式,它们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也可称作库存采购,区别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订单采购。 5、设计供应链网络时,企业必须考虑到客户要求的反应时间。如果企业的客户群认为较短的反应时间很重要,那么它就必须布局在离客户较近的地方。这类企业就应当设有许多生产基地,每个基地的生产能力较小,由此来缩短对客户寻求的反应时间。 6、供应链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7、供应链进行构建时,需考虑方面:供应链战略或设计、供应链规划、供应链运作 8、作业流程是指进行一项或多项投入,以创造出顾客所认同的有价值产出的一系列活动。它可以分为核心流程、支持流程两部分。 9、.询价采购,就是向选定的若干个供应商发询价函,让它们报价,然后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报价来选定供应商的方法 10、从节点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供应链网络结构主要包括链状结构、网状结构、核心企业网状结构三种。 选择题 1、传统管理模式下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不含( c )。 A、少品种 B、大批量生产 C、柔性、 D、专用流水线 2、( a )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 A、有效性供应链 B、反应性供应链 C、稳定供应链 D、动态供应链 3、许多企业已经普遍将信息系统业务,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基础上外包给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由其管理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服务。这是属于( d )业务外包的方式。 A、研发外包 B、生产外包 C、脑力资源外包 D、应用服务外包 4、( a )是指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个供方、需方等实体(自主、半自主)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 A、敏捷供应链 B、稳定供应链 C、反应性供应链 D、平衡供应链 5、提供功能性产品的公司的一个极重要的目标是( b ) A、提高边际利润 B、降低总成本 C、加快市场反应 D、降低总库存 6、在ECR系统的构建中的在零售环节,(a )是管理的重点。 A、营销技术 B、物流技术 C、信息技术 D、组织革新技术 7、传统的生产计划决策模式是一种集中式决策,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的决策模式是( b )决策过程. A、分布式 B、分布式群体 C、集中群体 D、分权式 8、( b )是指需求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因而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模糊的。 A、单一需求 B、独立需求 C、多需求 D、相关需求 9、下列( c )不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的特点。 A、为订单而采购 B、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C、为库存而采购 D、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