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分复用(WDM)技术原理及结构分析.

光波分复用(WDM)技术原理及结构分析.
光波分复用(WDM)技术原理及结构分析.

光波分复用(WDM)技术原理及结构分

光波分复用(WDM)技术原理及结构分析

类别:通信网络

简要介绍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功能配置、关键技术部件和技术特点,说明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是今后光通信发展的方向。

一、光波分复用(WDM)技术光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同时多个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而每个光载波可以通过FDM或TDM方式,各自承载多路模拟或多路数字信号。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这些组合在一起的不同波长的信号分开(解复用),并作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因此将此项技术称为光波长分割复用,简称光波分复用技术。WDM技术对网络的扩容升级,发展宽带业务,挖掘光纤带宽能力,实现超高速通信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加上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WDM对现代信息网络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二、WDM系统的基本构成WDM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分双纤单向传输和单纤双向传输两种方式。单向WDM是指所有光通路同时在一根光纤上沿同一方向传送,在发送端将载有各种信息的具有不同波长的已调光信号通过光延长用器组合在一起,并在一根光纤中单向传输,由于各信号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携带的,所以彼此间不会混淆,在接收端通过光的复用器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完成多路光信号的传输,而反方向则通过另一根光纤传送。双向WDM是指光通路在一要光纤上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传输,所用的波长相互分开,以实现彼此双方全双工的通信联络。目前单向的WDM系统在开发和应用方面都比较广泛,而双向WDM由于在设计和应用时受各通道干扰、光反射影响、双向通路间的隔离和串话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实际应用较少。

三、双纤单向WDM系统的组成以双纤单向WDM系统为例,一般而言,WDM 系统主要由以下5部分组成:光发射机、光中继放大器、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 1.光发射机光发射机是WDM系统的核心,除了对WDM系统中发射激光器的中心波长有特殊的要求外,还应根据WDM系统的不同应用(主要是传输光纤的类型和传输距离)来选择具有一定色度色散容量的发射机。在发送端首先将来自终端设备输出的光信号利用光转发器把非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转换成具有稳定的特定波长的信号,再利用合波器合成多通路光信号,通过光功率放大器(BA)放大输出。 2.光中继放大器经过长距离(80~120km)光纤传输后,需要对光信号进行光中继放大,目前使用的光放大器多数为掺铒光纤光放大器(EDFA)。在WDM系统中必须采用增益平坦技术,使EDFA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具有相同的放大增益,并保证光信道的增益竞争不影响传输性能。 3.光接收机在接收端,光前置放大器(PA)放大经传输而衰减的主信道信号,采用分波器从主信道光信号中分出特定波长的

光信道,接收机不但要满足对光信号灵敏度、过载功率等参数的要求,还要能承受一定光噪声的信号,要有足够的电带宽性能。 4.光监控信道光监控信道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系统内各信道的传输情况。在发送端插入本节点产生的波长为λs(1550nm)的光监控信号,与主信道的光信号合波输出。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分波,分别输出λs(1550nm)波长的光监控信号和业务信道光信号。帧同步字节、公务字节和网管使用的开销字节都是通过光监控信道来传递的。 5.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通过光监控信道传送开销字节到其他节点或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开销字节对WDM系统进行管理,实现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四、光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在整个WDM系统中,光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是WDM技术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对系统的传输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将不同光源波长的信号结合在一起经一根传输光纤输出的器件称为复用器;反之,将同一传输光纤送来的多波长信号分解为个别波长分别输出的器件称为解复用器。从原理上说,该器件是互易(双向可逆)的,即只要将解复用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反过来使用,就是复用器。光波分复用器性能指标主要有接入损耗和串扰,要求损耗及频偏要小,接入损耗要小于1.0~2.5db,信道间的串扰小,隔离度大,不同波长信号间影响小。在目前实际应用的WDM系统中,主要有光栅型光波分复用器和介质膜滤波器型光波分复用器。 1.光栅型光波分复用器

闪耀光栅是在一块能够透射或反射的平面上刻划平等且等距的槽痕,其刻槽具有小阶梯似的形状。当含有多波长的光信号通过光栅产生衍射时,不同波长成分的光信号将以不同的角度射出。当光纤中的光信号经透镜以平行光束射向闪耀光栅时,由于光栅的衍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以方向略有差异的各种平行光返回透镜传输,再经透镜聚焦后,以一定规律分别注入输出光纤,从而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别以不同的光纤传输,达到解复用的目的。根据互易原理,将光波分复用输入和输出互换即可达到复用的目的。 2.介质膜滤波器型光波分复用器目前WDM系统工作在1550nm波长区段内,用8,16或更多个波长,在一对光纤上(也可用单光纤)构成光通信系统。每个波长之间为1.6nm、0.8nm或更窄的间隔,对应200GHz、100GHz或更窄的带宽。五、WDM技术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一根光纤的传输容量比单波长传输增加几倍到几十倍,从而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降低成本,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由于WDM技术中使用的各波长相互独立,因而可以传输特性完全不同的信号,完成各种信号的综合和分离,实现多媒体信号混合传输。 3.由于许多通信都采用全双式方式,因此采用WDM技术可节省大量线路投资。 4.根据需要,WDM技术可以有很多应用形式,如长途干线网、广播式分配网络,多路多地局域网等,因此对网络应用十分重要。 5.随着传输速率不断提高,许多光电器件的响应速度明显不足,使用WDM技术可以降低对一些器件在性能上的极高要求,同时又可实现大容量传输。 6.利用WDM技术选路,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

南开大学秋学期《局域网组网原理》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6秋学期《局域网组网原理》在线作业

————————————————————————————————作者:————————————————————————————————日期:

16秋学期《局域网组网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在互联解决方案中,有一种方案要求路由器对转发的每一个数据包独立进行选路。这种方案是面向()的解决方案。 . 连接 . 非连接 . 物理 . 逻辑 正确答案: 2. 以下不属于私有IP地址的是() . 10.1.2.3 . 202.113.16.17 . 192.168.0.1 . 192.168.2.45 正确答案: 3. 关于共享式以太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共享式以太网的逻辑结构分为总线型和星型两种 . 数据传输采用全双工方式 .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SM/ . 覆盖的地理范围与网络速度无关 正确答案: 4. 在带有P的基本服务集中,SSI为()。 . 移动结点的IP地址 . 移动结点的M地址 . P的IP地址 . P的M地址 正确答案: 5. 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实现比特流的传输与接收,产生同步前序的是() . 应用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物理层 正确答案: 6. 在iso交换机中,“show m_rss_tl”命令的含义是()。 . 显示M地址表 . 显示端口/M地址映射表 . 修改M地址表 . 修改端口/M地址映射表

正确答案: 7. 在使用winsok编程时,如果源主机希望与目的主机202.113.16.5进行通信,那么源主机应将winsok的哪个属性设置为202.113.16.5? . RmotHost . RmotPort . LolHost . LolPort 正确答案: 8. 在路由器配置中,将配置文件从NVRM调入到内存中的命令是() . opy running strt . opy strt running . opy strt ttp . opy ttp strt 正确答案: 9. 在ping命令中使用“-t”选项的目的是()。 . 指定数据报的超时时间 . 指定数据报的报文长度 . 连续发送ping数据报 . 指定记录路由选项 正确答案: 10. 在电子邮件系统中,客户机通常()。 . 发送和接收邮件都使用SMTP . 发送和接收邮件都使用POP . 发送邮件使用SMTP,接收邮件使用POP . 发送邮件使用POP,接收邮件使用SMTP 正确答案: 11. 在Intrnt域名系统中,“om”表示()。 . 商业机构 . 教育机构 . 政府部门 . 军事部门 正确答案: 12. H技术的发展是和一个网络的普及分不开的,这个网络是()。 . 有线电视网 . 无线局域网 . 有线电话网 . 无线电话网 正确答案: 13. 在NS资源记录中,类型“MX”表示()。 . 主机地址 . 邮件交换机 . 域名服务器 . 别名 正确答案: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理论介绍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进行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所谓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也就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调查和审核,只有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的各项计划才有意义。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数量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数量的分析,其重点在于探求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是否与企业机构的业务量相匹配,也就是检查现有的人力资源配量是否符合一个机构在一定业务量内的标准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方法运用上,通常有以下几种: 1、动作时间研究。动作时间研究指对一项操作动作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时间包括正常作业、疲劳、延误、工作环境配合、努力等因素。定出一个标准时间,再根据业务量多少,核算出人力的标准。 2、业务审查。业务审查是测定工作量与计算人力标准的方法,该方法又包括两种: (1)最佳判断法。该方法是通过运用各部门主管及人事、策划部门人员的经验,分析出各工作性质所需的工作时间,在判断出人力标准量。 (2)经验法。该方法是根据完成某项生产、计划或任务所消耗的人事纪录,来研究分析每一部门的工作负荷,再利用统计学上的平均数、标准差等确定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人力标准。 3、工作抽样。工作抽样又称工作抽查,是一种统计推论的方法。

它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测定一个部门在一定时间内,实际从事某项工作所占规定时间的百分率,以此百分率来测定人力通用的效率。该方法运用于无法以动作时间衡量的工作。 4、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学的相关与回归原理来测量计算的,用于分析各单位的工作负荷与人力数量间的关系。 有了人力标准的资料,就可以分析计算现有的人数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该加以调整,以消除忙闲不均的现象。 (二)人员类别的分析 通过对企业人员类别分析,可现实一个机构业务的重心所在。它包括以下两种方面的分析: 1、工作功能分析。一个机构内人员的工作能力功能很多,归纳起来有四种: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四类人员的数量和配置代表了企业内部劳力市场的结构。有了这项人力结构分析的资料,就可研究各项功能影响该结构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处在何种产品或市场中,企业运用何种技能与工作方法,劳力市场的供应状况如何等。 2、工作性质分析。按工作性质来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又可分为两类:直接人员和间接人员。这两类人员的配置,也随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组织中的间接人员往往不合理的膨胀,该类人数的增加与组织业务量增长并无直接联系,这种现象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SVC&TCSC的原理及应用

Chapter23 Improvement of system stability margins using coordination control of 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and 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 Venu Yarlagadda,K.R.M.Rao and B.V.Sankar Ram Abstract The 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and 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are variable impedance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Controllers.A combination of the TCSC and the SVC installation is proposed to acquire superior performance for the power system.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pieces of equipment is designed with the SVC treated as the supplement of the TCSC.When operation of the TCSC is constrained by the inherent limitation of equipment,such as due to the?ring-angle limitation of the thyristors,the adjustable SVC can supply the auxiliary suppor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The voltage and angle stability margin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with the compatible control schemes of the TCSC and the SVC. Keywords TCSCáSVCáCo-ordination control of SVC and TCSCáDesign of small scale TCSC modeláVariable impedance FACTS controllersáSingle machine two bus systemáVoltage stabilityáP–V curves and P-d curves V.Yarlagadda(&) EEE Department,VNR VJIET,Hyderabad,India e-mail:venuyar@https://www.360docs.net/doc/f42935741.html, K.R.M.Rao EEE Department,MJCET,Hyderabad,India B.V.Sankar Ram EEE Department,JNTUH,Hyderabad,India 207 V.V.Das(ed.),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ends in Information, Tele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150, DOI:10.1007/978-1-4614-3363-7_23,ó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New York2013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②绕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

蛋白质结构分析原理及工具-文献综述

蛋白质结构分析原理及工具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基地111班) 摘要:本文主要从相似性检测、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结构、跨膜域等方面从原理到方法再到工具,系统地介绍了蛋白质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文章侧重于工具的列举,并没有对原理和方法做详细的介绍。文章还列举了蛋白质分析中常用的数据库。 关键词:蛋白质;结构预测;跨膜域;保守结构域 1 蛋白质相似性检测 蛋白质数据库。由一个物种分化而来的不同序列倾向于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物种分化后形成的同源序列称直系同源,它们通常具有相似的功能;由基因复制而来的序列称为旁系同源,它们通常有不同的功能[1]。因此,推测全新蛋白质功能的第一步是将它的序列与进化上相关的已知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序列比较。表一列出了常用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和它们的特点。 表一常用蛋白质数据库 网址可能有更新 氨基酸替代模型。进化过程中,一种氨基酸残基会有向另一种氨基酸残基变化的倾向。氨基酸替代模型可用来估计氨基酸替换的速率。目前常用的替代模型有Point Accepted Mutation (PAM)矩阵、BLOck SUbstitution Matrix (BLOSUM)矩阵[2]、JTT模型[3]。 序列相似性搜索工具。序列相似性搜索又分为成对序列相似性搜索和多序列相似性搜索。成对序列相似性搜索通过搜索序列数据库从而找到与查询序列相似的序列。分为局部联配和全局联配。常用的局部联配工具有BLAST和SSEARCH,它们使用了Smith-Waterman 算法。全局联配工具有FASTA和GGSEARCH,基于Needleman-Wunsch算法。多序列相似性搜索常用于构建系统发育树,这里不阐述。表二列举了常用的成对序列相似性比对搜索工具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本文简要介绍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功能配置、关键技术部件和技术特点,说明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是今后光通信发展的方向。 一、光波分复用(WDM)技术 光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同时多个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而每个光载波可以通过FDM或TDM方式,各自承载多路模拟或多路数字信号。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这些组合在一起的不同波长的信号分开(解复用),并作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因此将此项技术称为光波长分割复用,简称光波分复用技术。 WDM技术对网络的扩容升级,发展宽带业务,挖掘光纤带宽能力,实现超高速通信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加上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WDM对现代信息网络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WDM系统的基本构成 WDM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分双纤单向传输和单纤双向传输两种方式。单向WDM是指所有光通路同时在一根光纤上沿同一方向传送,在发送端将载有各种信息的具有不同波长的已调光信号通过光延长用器组合在一起,并在一根光纤中单向传输,由于各信号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携带的,所以彼此间不会混淆,在接收端通过光的复用器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完成多路光信号的传输,而反方向则通过另一根光纤传送。双向WDM是指光通路在一要光纤上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传输,所用的波长相互分开,以实现彼此双方全双工的通信联络。目前单向的WDM系统在开发和应用方面都比较广泛,而双向WDM由于在设计和应用时受各通道干扰、光反射影响、双向通路间的隔离和串话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实际应用较少。 三、双纤单向WDM系统的组成 以双纤单向WDM系统为例,一般而言,WDM系统主要由以下5部分组成:光发射机、光中继放大器、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 1.光发射机 光发射机是WDM系统的核心,除了对WDM系统中发射激光器的中心波长有特殊的要求外,还应根据WDM系统的不同应用(主要是传输光纤的类型和传输距离)来选择具有一定色度色散容量的发射机。在发送端首先将来自终端设备输出的光信号利用光转发器把非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转换成具有稳定的特定波长的信号,再利用合波器合成多通路光信号,通过光功率放大器(BA)放大输出。

局域网与组网技术(第2版)第1章 课后习题答案

1.7 习题与实践 1.填空题 (1)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络,一般来说,局域网主要由网络服务器、工作站、 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系统4个部分组成 (2)局域网按照其规模可以分为小型局域网,中型局域网,大型局域网;按照网络的传输介质,可以划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按照管理模式,可以划分为对等局域网和客户/服务器局域网。 (3)IEEE802 是主要的局域网标准,该标准包括局域网参考模型与各层协议,IEEE 主要对第一和第二两层制定了规程。 (4)目前局域网中常用的介质访问方式有CSMA/CD,CSMA/CA,令牌环和令牌总线。(5)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有NetBEUI/NetBIOS协议,IPX/SPX及其兼容协议,和TCP/IP协议。 (6)虚拟化技术可以用来对数据中心的各种资源进行虚拟化和管理,目前主要可以实现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 2.简答题 (1)局域网有哪些特点?局域网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局域网的主要特征: 1)局域网是限定区域的网络。 2)局域网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0~100Mbit/s,甚至到10Gbit/s。 3)误码率低。一般为10-8~10-11,最好可达10-12。 4)局域网的线路是专用的。 局域网的主要功能有: 1)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及数据库共享。 2)数据传送和电子邮件。 3)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易于分布处理。 (2)局域网按拓扑结构分类分为哪些种类?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按照拓扑结构的不同,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混合型等 1)总线型拓扑结构: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 2)星型结构是指网络中的各工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中设备(如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而得名。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3)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 4)混合型网络结构,通常是指星型网络与总线型网络这两种网络结构在一个网络中的混合使用。 (3)简述IEEE802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与区别。 答:IEEE主要对第一、二两层制定了规程,所以局域网的IEEE802模型是在OSI的物理层

局域网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局域网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分组交换技术中,分组交换适用于短报文交换,分组 交换适用于长报文交换。 2、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交换机上所有的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3、网络测试通常包括、、、、 和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测试内容。 4、网络用户对共享资源的权限包括、和 3种。 5、验证本地计算机是否安装了TCP/IP以及配置是否正确,可以使用地址配置命令命 令。 6、在对流层视线距离范围内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称为微波通信。 7、正向搜索区域就是从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区域。 8、用于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网络命令是Netstat。 9、计算机病毒按传染方式可分为引导型、文件型和复合型病毒。 10、电子邮件的传送是通过smtp(协议),用户接收是通过pop3或imap(协议)。 11、按照应用范围的不同,路由协议可分为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两类。 12、传输距离在2km以内的,可以选择多模光缆,超过2km可用单模光纤或 选用中继。 13、交换机的本地配置一般要使用 console 端口来进行,远程配置一般使用 telnet 或 ssh 方式。 14、综合布线系统是开放式结构,可划分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 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6个子系统。 15、交换机的的端口工作模式一般可以分为access 、 multi 、 trunk 3种。 二、单项选择题 1、IIS能提供的服务是 B 。 A.BBS B.FTP C.E-mail D.DHCP 2、下列 C 不符合局域网的基本定义。 A.局域网是一个专用的通信网络。 B.局域网的地理范围相对较小。 C.局域网与外部网络的接口有多个。 D.局域网可以跨越多个建筑物。 3、选出基于TCP协议的应用程序 C 。 A.PING B.TFTP C.TELNET D.OSPF 4、DNS的作用是 C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C.将计算机名翻译为IP地址 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5、当数据在网络层时,我们称之为 B 。

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是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社会学的一大理论流派——结构功能理论。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结构功能分析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理论分析方法。 结构功能理论认为,任何社会事物都是由一定组成部分或要素构成的,这些部分或要素组成了一个社会系统,它们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就是这一系统的结构。每一个系统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或需求,这些条件或需求是由系统的某一特定部分来满足的,换句话说,系统组成部分担负着特定的社会功能。例如,在民族国家这个社会大系统中,生产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物质产品;军事组织的功能是对外保卫国家、对内维持社会的稳定;政治组织的功能是确定国家的基本目标并组织各种力量以实现这些目标,等等。并且每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它的这些组成部分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总之,结构是构成事物各个要素之间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功能是指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结构功能法就是通过考察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方法。 结构功能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1] 明确结构和功能的承载物,即分析对象 如犯罪问题中犯罪团伙,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问题中的人事管理制度等等,并且应该进一步明确是就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2]内部结构分析 即考察各组成要素间在形式上的排列和比例。例如分析犯罪团伙的内部结构,就要弄清谁是骨干,谁是随从;谁是唆使者,谁是被唆使者;谁是策划者,谁是执行者,考察罪犯在团伙中的地位排列,分清犯罪轻重,据此绳之以法。 [3]内部功能分析 即考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稳定功能关系的性质,即分析一下有没有相互影响和作用,如果有,是一方影响和作用另一方,还是双方相互影响和作用。例如犯罪团伙的成员之间有没有相互间的利益满足,相互的制约和影响。 二是挖掘功能存在和建立的必要条件,即分析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时,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才能存在和建立起来。例如犯罪团伙之间的相互利益满足是在怎样的社会条件和犯罪团伙的内部条件的前提下才发生的。 三是找出满足功能的机制,即分析促使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手段和方法。例如犯罪团伙中唆使者往往以许愿、表扬、斥责、恐吓等心理手段和分赃、赏赐、殴打、杀害等行为手段对被唆使者进行控制。 [4]外部功能分析 即考察现象整体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是把研究对象和现象放在社会之中,考察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各类电饭锅的常见规格和工作能力见表1。 (一)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图1是一种双层自动保温式电饭锅的结构图,主要由锅盖、外壳、 内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下面介绍它的主要部件:1.内胆内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胆的内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内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内部电器零件。2.外壳外壳是用冷轧薄钢板拉伸成型,外面喷涂装饰性漆层。外壳与内胆之间有一层空气间隔,起保温作用,同时可以安装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3.锅盖有的锅盖中央部位嵌有一块玻璃,能观察烹饪情况;有的装有压紧锅盖用的手柄,兼具便携作用。4.发热板发热板是将环形金属管状电热元件铸造在铝合金体中,再经加工而成,它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和较大的机械强度,板面形状要求与锅底相吻合,在其中心处装有磁性温度控制元件,如图2所示。 5.温度控制装置电饭锅所以能够自动断电和保温,是因为它内部装有磁钢限温器和热双金属片恒温器两个自动装置。 磁钢限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3。它是利用感温磁钢(软磁体)的磁性

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特性来设计的。当低温时,感温磁钢是顺磁性物质,具有磁性;当温度升到某一界限时,感温磁钢变成逆磁性物质,因而失去磁性。这个温度界限,叫做居里点。通常,居里点的温度略高于。在饭煮熟前,锅内有水,所以电饭锅的内胆温度不会超过,感温磁钢仍然具有磁性。当饭熟后,内胆没有水,温度便会上升超过。此时,紧贴于内胆底面的感温磁钢温度,也随之上升到居里点而失去磁性。这样,永磁体在重力或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感温磁钢不能继续吸住它而跌落。下跌时,永磁体通过连杆作用把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电,表明米饭已经煮熟。热双金属片恒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4。它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制作,当电饭锅的温度升向时,热双金属片受热,使它向膨胀系数小的一面弯曲。弯曲时,它把两个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电,温度下降。而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双金属片就收缩回复原状,两个触点重新闭合通电,如此反复作用,使电饭锅的温度,能够自动维持在65±的范围。 图5是单按键开关的自动保温电饭锅的电气线路,这种电饭锅的工作程序:①插上电源插头,双金属片保温器接通电路,指示灯亮,加热器升温,但不能升到煮饭所需要的温度。②揿下按键开关,磁钢限温器按通电路,温度上升,开始煮饭;当饭煮熟后,磁钢限温器动作把电路切断,电饭锅处于自动保温状态。③若不需要保温,可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路。图6是双开关自动保温式电饭锅控制线路。K1为煮饭开关;K2为限温器,即磁性温控元件,动作温度为103±;K3 为保温开关,K4为恒温器,即双金属温控元件,调定为65±煮饭时,

国网考试总结-高等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的常用手段,用以判断在发生预想事故(输变电设备强迫退出运行)后系统是否会过负荷或电压越限的功能。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用于判断在发生预想事故后系统是否会失稳的功能。 静态安全分析的基本方法:补偿法,直流潮流法,灵敏度分析法。 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及稳态数学模型 1、直流输电线路输送的电流和功率由线路两端的直流电压所决定,与两端的交流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相位无关。直流电压的调节是通过调节换流器的触发角和交流系统的电压来实现的,换流器输出直流电压的改变,将决定直流电流的大小。(直流潮流的控制) 2、由于交流变压器等值电感的存在,相电流不能突变,因而换流器的供电电源从一相换到另一相时不能瞬时完成,需要经过一个换相期,换相期所对应的电角度称为换相角。(换相角定义,范围) 3、由于换相角的存在,直流电压的平均值将随直流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换流器正常工作的触发角的变化范围减小。(换相角对直流系统的影响) 4、换相电流中包含两个分量,分别为常数分量和正弦分量。其中,常数分量随着触发角的增大而减小,正弦分量滞后于换相电压90°。常数分量是短路电流中的自有分量,其产生机理是电感回路中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正弦分量是短路电流中的强迫分量,由于短路回路是纯电感回路,所以正弦分量的相位滞后于电源电压90度。因此,换流器的稳态工况是在换相期使交流系统两相短路,在非换相期使交流系统单相断线。(换相电流的理解) 5、直流潮流的基本方程:整流器、逆变器、交流基波电流和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关系。 6、直流稳态运行方程中引入了等值换相电阻,等值换相电阻并不具有真实电阻的全部意义,它不吸收有功功率,其大小体现了直流电压平均值随直流电流增大而减小的斜率。等值换相电阻是一个网络参数,不随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由于等值电阻的引入,换相角不显含在直流潮流公式中,换相效应完全由换相电阻与直流电流的乘积表征。(等值换相电阻,表达式) 7、多桥换流器通常采用偶数个桥在直流侧相串,在交流侧相并的接线方法。双桥换流器采用YY接线和Y△接线,使交流侧电压相位相差30°。(多桥换流器) 8、一般的控制过程是,首先由自由控制系统调整触发角(整流侧为触发角,逆变侧为熄弧超前角)而使整个电力系统快速地达到合适的运行状态;然后通过调整换流变压器的变比使换流器的触发角运行在合适的值域;最后通过交流系统的优化调整(电压)使全系统运行在理想状态。(换流器的控制) 9、直流系统稳定运行控制注意事项:(1)交流系统电压的微小变化会引起直流电流的巨大变化,为防止直流电流的波动,快速调整换流器的触发角以跟踪交流电压的变化是直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2)换流器的稳态运行调整应尽可能使其直流电压在额定电压附近,过低的直流电压将伴随较大的直流电流,较大的直流电流直接增大直流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同时还增大交流系统的功率损耗。此外,直流电流越大,电流衰减越慢,导致换相角越大,大的换相角会使触发角的变化范围减小;(3)

波分复用系统WDM结构原理和分类

波分复用系统(WDM),波分复用系统(WDM)结构原理和分类 波分复用系统简要介绍 光波分复用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多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解复用),并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发送端内有N个发射机:发射机所发出的光的波长是不同的,它们的波长分别为波长1-N。每个光波承载1路信号。再把N个光发射机发出的光信号(光信号1-N)集中为1个光的群信号,送进光纤线路,直到接收端。若线路很长,光信号太弱,就加一光放大器,把光信号放大。在接收端有N个光滤波器(1-N)。滤波器1对载有信号1的光信号(波长1)有选择通过的作用,……滤波器N对载有信号N的光信号(波长N)有选择通过的作用。光接收机的作用是把载有信号的光信号还原为原信号。 光波分复用的关键器件 (1)分布反馈多量子阱激光器(DFB MQW—LD) (2)光滤波器 (3)光放大器

图1 波分复用系统原理 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WDM 波分复用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光纤通信出现伊始人们就意识到可以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进行波长复用传输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该技术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其主要原因在于TDM 的迅速发展从155Mbit/s 到622Mbit/s 再到2.5Gbit/s系统TDM 速率一直以过去几年就翻4 倍的速度提高人们在一种技术进行迅速的时候很少去关注另外的技术1995 年左右WDM 系统的发展出现了转折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人们在TDM 10Gbit/s 技术上遇到了挫折,众多的目光就集中在光信号的复用和处理上WDM 系统才在全球范围内有了广泛的应用。 WDM技术还具有以下若干优点:1 )能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2)能实现单根光纤双向传输;3)有多种应用方式;4)节约线路投资;5)降低器件的超高速要求;6)对数据格式透明,能支持IP业务;7)具有高度的组网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在80年代中,已有人采用1.3微米和1.55微米两个频道的光波分复用技术,制造出简便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在90年代初,光波分复用的关键器件有突破,它包括:高精确和稳定的波长的激光器、滤光器和光放大器。于是,所谓密集光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ht division multiplex)光纤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通过引入光交叉连接( OXC,Optical Cross-Connected)和光分插复用器(OADM,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ing),组建下一代智能化的宽带大容量的高度可靠的自动交换光网络将成为可能。WDM技术首先是作为一种点到点的传输技术而提出的,它发展很快并很快走向成熟,目前在骨干光纤网上己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从1995年到1999年,美国各大长途电话公司已经完成在其干线网络中配置WDM设备的工作。1998到1999年,中国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作者:夏晓蓉时间:2010-1-19 11:19:00 论文关键词:概念结构理论构式语法论元结构体验哲学 论文摘要:本文在比较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的基础上,指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理论体系,它们有着各自鲜明甚至对立的观点,但是认知的共性使得它们解释语言现象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两大理论并非截然对立,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 1.引言 Jackendoff(1990)的词汇概念结构理论与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体系,都运用了论元结构来说明语言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动词和句式之间的关系是他们讨论和研究的中心。Jackendoff并没有明确提出“动词中心”的说法,但从他对句子的论元结构的描述不难看出,他的概念结构并没有摆脱生成语法的影子,句子的生成依然是论元插入动词的概念结构,再转化为句法结构的结果。与Jackendoff不同的是,Goldberg以构式(construction)的论元结构为研究中心,认为动词不能决定句子的生成,构式的意义才是构式生成的关键。 虽然他们研究的内容不同,一个是动词概念,一个是构式概念,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一定程度上,动词可以选择它能够出现的构式,同样构式也可以选择满足它的动词。而且,表明句子中动词和名词关系的论元结构在概念结构理论和构式语法中的运用都颇有新意。因此,本文想通过比较Jackendoff和Goldberg的理论方法和哲学基础,讨论这两个分别代表概念语义学和构式研究的理论之间的关系。 2.理论方法 Jackendoff用形式化的语言描述内在概念的空间关系,在生成语法学派中对语义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概念结构相当于语义结构,与句法和音系结构并行。Jackendoff摈弃了由表层结构映射到音系和语义结构的句法中心说,认为这三个层次是自主的结构,都具有同等的创造性,不存在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派生,它们之间是对应关系而非派生关系,由对应规则(correspondence rules)联系起来。 构式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不依赖动词,基本的句型都是构式的实例。每个

《灵活输电系统》教学大纲

《灵活输电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2302 学时数:24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分:1.5 编写者:郎兵编写日期:2002。5 一、课程的性质及主要任务 《灵活输电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应用对现代电力系统重大意义、掌握灵活性输变电技术中几种主要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从而使学生对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有较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电力系统稳定概述 内容: 1、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及暂态稳定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2、传统串补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所起的作用; 3、传统移相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对改变系统参数所起的作用; 目的要求: 1、加强对电力系统稳定概念的理解,掌握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2、掌握一些主要的电力系统控制元件(如串补电容器、并联电容器、移相器等)的 工作原理及作用; 第二章灵活性输变电系统(FACTS)的概念及其应用 内容: 1、灵活性输变电技术产生的背景,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新进展; 2、灵活性输变电技术的基本术语、定义及其控制器分类; 3、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可控硅控制的串联补偿器(TCS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可控硅控制的移相器(TC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的要求: 1、重点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2、重点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中的几种主要元件(SVC、TCSC、TCPS及UPFC等)的 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含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内容: 1、TCPS在潮流计算中的模拟方法; 2、UPFC在潮流计算中的模拟方法; 目的要求:掌握含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第四章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内容: 1、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对电力系统潮流的控制作用; 2、UPFC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控制作用; 3、TCSC对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作用; 目的要求:掌握灵活性输变电系统元件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

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原理考试题

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原理考试题 一、填空题 1.DWDM系统是指波长间隔相对较小,波长复用相对密集,各信道共用光纤一个(低损耗)窗口,在传输过程中共享光纤放大器的高容量WDM系统。 2.DWDM系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双纤单向传输和(单纤双向传输)。 3.G.652光纤有两个应用窗口,即1310nm和1550nm,前者每公里的典型衰耗值为0.34dB,后者为(0.2dB)。 4.G.653光纤又称做色散位移光纤是通过改变折射率的分布将1310nm附近的零色散点,位移到(1550)nm附近,从而使光纤的低损耗窗口与零色散窗口重合的一种光纤。 5.G.655在1530~1565nm之间光纤的典型参数为:衰减<(0.25)dB/km;色散系数在1~6ps/nm·km之间。 6.克尔效应也称作折射率效应,也就是光纤的折射率n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的(非线性)现象。 7.在多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中,克尔效应会导致信号的相位受其它通路功率的(调制),这种现象称交叉相位调制。 8.当多个具有一定强度的光波在光纤中混合时,光纤的(非线性)会导致产生其它新的波长,就是四波混频效应。 9.光纤通信中激光器间接调制,是在光源的输出通路上外加调制器对光波进行调制,此调制器实际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 10.恒定光源是一个连续发送固定波长和功率的(高稳定)光源。 11.电光效应是指电场引起晶体(折射率)变化的现象,能够产生电光效应的晶体称为电光晶体。 12.光耦合器的作用是将信号光和泵浦光合在一起,一般采用(波分复用)器来实现。 13.光栅型波分复用器属于角色散型器件,是利用(角色散)元件来分离和合并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14.DWDM系统中λ1中心波长是(1548.51nm)。

重庆大学机械原理结构分析习题3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填空题: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根据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由和组成的。 (2)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个转动副。 (3)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4)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5)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6)一种相同的机构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可以 (7)Ⅲ级杆组应由组成。 A.三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B.四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C.二个构件和三个低副。(8)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A.机器 B.机构 C.构件 (9)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这时自由度等于。 A .0 B.1 C.2 (10)图1.10所示的四个分图中,图所示构件系统是不能运动的。 2.画出图1.11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

3.图1.12所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求: (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4.计算图1.1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判断是否有确定运动;若不能,试绘出改进后的机构简图。修改的原动件仍为AC杆(图中有箭头的构件)。 5.计算图1.14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6.计算图1.15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7.计算图1.16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8.判断图1.17所示各图是否为机构。 9.计算图1.18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10.计算图1.1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原理试题

第二章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原理 一、填空题 1. DWDM系统是指波长间隔相对较小,波长复用相对密集,各信道共用光纤一个低损耗窗口, 在传输过程中共享光纤放大器的高容量WDM系统。 2. DWDM系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双纤单向传输和单纤双向传输。 3. G.652光纤有两个应用窗口,即1310nm和1550nm,前者每公里的典型衰耗值为0.34dB, 后者为0.2dB 。 4. G.653光纤又称做色散位移光纤是通过改变折射率的分布将1310nm附近的零色散点,位 移到1550 nm附近,从而使光纤的低损耗窗口与零色散窗口重合的一种光纤。 5. G.655在1530~1565nm之间光纤的典型参数为:衰减< 0.25 dB/km;色散系数在1~ 6ps/nm·km之间。 6. 克尔效应也称作折射率效应,也就是光纤的折射率n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的非线性现象。 7. 在多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中,克尔效应会导致信号的相位受其它通路功率的调制,这种现象 称交叉相位调制。 8. 当多个具有一定强度的光波在光纤中混合时,光纤的非线性会导致产生其它新的波长,就 是四波混频效应。 9. 光纤通信中激光器间接调制,是在光源的输出通路上外加调制器对光波进行调制,此调制器 实际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 ⒑恒定光源是一个连续发送固定波长和功率的高稳定光源。 ⒒电光效应是指电场引起晶体折射率变化的现象,能够产生电光效应的晶体称为电光晶体。 ⒓光耦合器的作用是将信号光和泵浦光合在一起,一般采用波分复用器来实现。 ⒔光栅型波分复用器属于角色散型器件,是利用角色散元件来分离和合并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⒕DWDM系统中λ1中心波长是1548.51nm 。 ⒖DWDM系统中λ2中心频率是193.5THz 。 二、单项选择题 ⒈光纤WDM明线技术中的FDM模拟技术,每路电话( B)。 A、2kHz B、4kHz C、6kHz D、8kHz ⒉光纤WDM中的小同轴电缆60路FDM模拟技术,每路电话( B )。 A、2kHz B、4kHz C、6kHz D、8kHz ⒊光纤WDM中的中同轴电缆1800路FDM模拟技术,每路电话(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