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选择题大全

大学物理选择题大全
大学物理选择题大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1)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速度等于位移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B )在任意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2/)(0t V V V

+=;

(C )任何情况下,;v v ?=? r r ?=?

; (D )瞬时速度等于位置矢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m/s 2=v ,瞬时加速度2m/s 2-=a ,则一

秒钟后质点的速度为:

( )

(A)等于0m/s ; (B)等于 -2m/s ;

(C)等于2m/s ; (D)不能确定。

3、 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 0V

的速度水

平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

度为t V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 ( )

(A)

g

V V t 0

-或

g

V V t 2

02- ; (B)

g

V V t 0

-或

g

V V t 220

2

- ;

(C ) g

V V t 0- 或

g

V V t 2

02- ;

(D) g V V t 0

- 或g

V V t 2202- 。

4、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

时速度为 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是 ( )

(A) V V V V == ,;(B) V V V V =≠ ,;

(C)V V V V ≠= ,;(D) V V V V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轨迹为抛物线的运动加速度必为恒量; (B )加速度为恒量的运动轨迹可能是抛物线;

(C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一

致; (D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必为变量。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2)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只要速度大小不

变,物体就没有加速度;

b) 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处

时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法向加速度为0;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2、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的运动,在自然坐标系中运动方程为 2

2

t c bt s -=,其中b 、c 是常数且大于0,Rc b >

。其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大

小达到相等所用最短时间为: ( )

(A)

c R c b

+ ; (B) c

R c b - ; (C)

2cR c b -; (D) 22cR cR c

b

+。 3、 质点做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

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 )

(A ) t

v d d ; (B )R v 2 ; (C )R v t v 2+d d ;

(D ) 2

22)d d (???

?

??+R v t v 。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习题

1、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m 的物体,物体与

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物体在图示

恒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为使物体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力F

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满

足 : ( )

(A )cosθ=1 ; (B )sinθ=μ ;

(C ) tan θ=μ; (D) cot θ=μ。

2、在升降机内的顶部固定一细绳,下端挂有重物m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时,绳所受张力恰好等于该绳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的一半,若升降机以a '加速度上升时,绳子将刚好被拉断,则该升降机的极

限加速度a '的大小应为 :

( )

(A)a 2; (B))(g a +2 ; (C)g a +2 ; (D)g a +。

3、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 )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 (C )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大小不变的力作

用下,物体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D )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合外力作用下,

物体不可能作圆周运动。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用细绳水平拉住,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斜面给木块的支持力是: ( )

(A )αcos mg ;

(B )αsin mg ; (C )/mg α。

第三章律 习题

1、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B A m m >),速度

分别为A v 和B v (B A v v )的两质点A 和B ,

受到相同的冲量作用,则: ( )

(A)A 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B 的小; (B)A 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B 的大; (C)A 、B 的动量增量相等;

(D)A 、B 的速度增量相等。 2、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一静止于光滑

(A)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C)子弹所受的冲量等于木块所受的冲

量;(D)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3、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

容器中,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点滑下,

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数值为N。则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

其作的功为:

( )

(A) R(N-3mg)/2; (B)

R(3mg-N)/2 ; (C) R(N-mg)/2 ; (D) R(N-2mg)/2 。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原来静止于

光滑水平面上,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轻轻放

于斜面上,当木块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斜

面将:

( )

(A)保持静止;(B)

向左加速运动;(C)

向左匀速运动;(D)如何运动不能确定。

第四章刚体力

学自测题

1、某人站在有光滑固定转轴的转动平台上,

双臂伸直水平地举起二哑铃,在该人把此二

哑铃水平收缩到胸前的过程中,人、哑铃与转动平台组成的系统的:( )

(A)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B)机械能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C)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守恒;(D)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飞轮做加速转动时,飞轮半径上不同位置的两个质点其切向加速度相同;(B)作用在刚体上的合外力为零时,刚体必然保持静止或匀速状态;(C)刚体的质量越大,转动惯量也越大;(D)转动惯量大的物体,其转动状态不易改变。

3、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半径为R、转动惯量为J的可以自由转动的水平平台边缘上(平台可以无摩擦地绕通过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平台和小孩开始时均静止。当小孩突然以相对地面为v的速率沿台边缘逆时针走动时,此平台相对地面旋转的角速度ω是:( )

(A)

2

()

mR V

J R

逆时针方向;(B)

2

2

()

mR V

J mR R

+

顺时针方向;

(C)

2

2

()

mR V

J mR R

逆时针方向;

(D)

2

()

mR V

J R

顺时针方向。

第四章刚体力学习题(1)

1、绕某一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很大时,( )

(A)作用于刚体上的力一定很大; (B)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对转轴的力矩一定很大;

(C)刚体绕该轴的转动惯量一定很小; (D)都不一定。

2、关于刚体的定轴转动,有以下几种说法: (1) 角速度是一个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的物理量。

(2) 对于绕定轴转动的刚体,转动方向可以用角速度的正负来表示。

(3) 对于绕定轴转动的刚体,角加速度的方向可由其正负来表示。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 (1),(2)是对的;(B)(2),(3)是对的;(C)只有(1)是对的;(D)(1),(2),(3)都是对的。

第四章刚体力学习题(2)

1、几个同时作用在一个具有固定转轴的刚

(A)必然不会转动; (B)转速必然不变;

(C)转速必然改变; (D)转速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

2、一圆盘绕过盘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O 以角速度ω按图1所示方向转动,将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力F 沿盘

面同时作用到圆盘上,则圆盘的角速度ω ( )

(A )必然增大;(B) 必然减少; (C) 不会改变;(D )如何变化,不能确定. 3、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有固定轴的刚体上,

则: ( )

(1)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

(2)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可能是零;

(3)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

(4)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

在上述说法中,

(A) 只有(1)是正确的;(B) (1)、(2)

正确, (3)、(4)错误;

(C) (1)、(2)、(3)都正确, (4)错误;(D) (1)、(2)、(3)、(4)都正确。 4、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 只取

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

的空间分布无

关。

第四章 刚体力学 习题 (3)

1、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

(1)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对某个定轴的角动量;(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同一轴的

图1 图2

力矩之和必为零;

(3)质量相等,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刚体,在相同的力矩作用下,它们的角加速度一定相等。

在上述说法中:()

(A)只有(2)是正确的;(B)(1)(2)是正确的;

(C)(2)(3)是正确的;(D)(1)(2)(3)都是正确的。

2、一方板,可以绕一个边为轴自由转动。最初板自由下垂,今有一块粘土,垂直板面撞击板面并粘在板上。对板与粘土系统,忽略空气阻力,在碰撞过程中,系统守恒的量是:

()

(A)动能; (B)绕木板轴转动的角动量;

(C)机械能; (D)动量。

3、如右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中心开有一个小孔O,一条无弹性的质量不计的细绳穿过小孔与一个光滑的小球(可以看成质点)相连,并且带动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转动,假如在小球转动过程中,有一个人在桌子下向下拉绳子,问在此过程中,小球的:

()

(A)动量守恒,对O点的角动量守恒;(B)

动能守恒,对O点的角动量不守恒;

(C)动能不守恒,对O点的角动量守恒;

(D)动量不守恒,对O点的角动量也不守

恒。

4、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L质量为M,可

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

轴O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2

ML

3

1

一质量为m,速率为v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

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入并穿入棒的自由端,设

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

1

2

v ,则此时棒的

角速度应为:

( )

(A)

2

ML

m v

; (B)

2ML

3m v

; (C)

3ML

5m v

; (D)

4ML

7m v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定滑轮A、B,

其中A下端挂一个重量为G的重物,而在B

下端直接作用一个大小也为G的力,问在此

情况下,

这两个滑轮所获得的角加速度之间

的关系是: ( ) (A ) B A αα=; (B) B A αα>; (C )B A αα<; (D) 不确定。

第六章 振动 习题(1)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x =Acos(?t +?),当时间2

T

t =

(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

(A )?ωsin A ; (B )?ωsin A -; (C )

?ωcos A -; (D) ?ωcos A 。

2、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

( )

(A) ? ; (B) ?.; (C) 0; (D) ? /2。 3、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x 1=A cos(? t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平衡

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 (A) )2

cos(2π

αω++=t A x ; (B)

)2

cos(2π

αω-

+=t A x ;

(C) )2

3cos(2π

αω-

+=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4、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系一质量为m 1的物体,稳定后在m 1的下边又系一质量为m 2的物体,于是弹簧又伸长了Δx ,若将m 2移去,并令其振动,则振动周期为:

( )

(A) g

m x

m T 122?=π;

(B)()g

m m x

m T 2122+?=π

(C)

g

m x m T 2121?=

π

(D)g

m x

m T 212?=π

。 5、如图所示,AB 为半径R=2m 的一段光滑圆糟,A 、B 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AB 弧长20cm 。将一小球由A 点释放,则它运动到B

( )

(A)

g

R t π

21

=;

(B) g

R

t π2=

(C) g

R t π

=; (D) g

R

t π2=。 第六章 振动 习题(2)

一、选择题

1、 一倔强系数为k 的轻弹簧截成三等份,取出其中的两根,将它们并联在一起,下面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如图1所示,则振动系

统的频率为 :( )

(A) m

k π21

; (B) m

k 621π;

(C) m

k 321

π; (D) m

k 321π。

2、 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动,已知振幅为A ,

图图

( )3、弹性力

功为( )

(A) 2

kA ; (B) 2

2kA ; (C) 42

kA ; (D) 0 。

4、 一质点作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cos(?ω+=t A x ,在求质点振动动能时,得出

下面5个表达式: (1) )(sin 2

1

222?ωω+t A m ; (2)

)(cos 2

1

222?ωω+t A m ; (3) )sin(2

12

?ω+t kA ; (4))(cos 2

122

?ω+t kA ;

(5))(sin 22222

?ωπ+t mA T

其中m 是质点的质量, k 是弹簧的倔强系数,T 是振动的周期,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对的; (B)

是对的的; (E) 5、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 1,

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E 2

变为 ( )

(A) E 1/4; (B) E 1/2; (C) 2E 1; (D) 4E 1。 第七章 波动 习题(1)

1、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

< < < < < k 图1

图2

播速度、频率、波长: ( )

(A )都不发生变化;

(B )速度和频率变,波长不变; (C )都发生变化;

D )速度和波长变,频率不变。 2、频率为100Hz,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3,则此两点相距:(

(A) 2m ; (B ); (C ) m ; (D) m 。

3、一圆频率为? 的简谐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示. 则t =0时刻, x 的振动速度v 与坐标x 应为图2中哪一图( )

4、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

x=x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 cos(? t+?0). 若波速为u ,则此波的波动方程为: ( )

(A) y=A cos{? [t -(x 0-x )/u ]+ ?0}; (B) y=A cos{? [t -(x -x 0)/u ]+ ?0}; (C) y=A cos{? t -[(x 0-x )/u ]+ ?0}; (D) y=A cos{? t +[(x 0-x )/u ]+ ?0}。 5、如图3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u =200m/s ,则P

处质点

的振动

画出的曲线 ( )

第七章 波动 习

题(2)

1、一平面简谐波,波速s m u /5=,s t 3=时

图1 (B

v (m/

O

1

x (m)

?A (A

·

(D

(C

图2

波形曲线如图1。则x =0处的振动方程为: ( )

(A) )2

2

cos(1022π

π-?=-t y (SI);

(B) )cos(1022ππ-?=-t y (SI); (C) )22

cos(1022

π

π+?=-t y (SI);

(D) )2

32cos(1022π

π-?=-t y (SI)。

2、一列机械横波在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2所示,则该时刻能量为最大值的媒质质元的位置是:( )

(A) o ′, b , d, f ; (B) a , c , e , g ; (C) o ′, d ; (D) b , f 。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

: ( )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4、如图3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t 时刻的波形曲线,若此时A 点处媒质质元的振

动动能在增大,则:

( ) (A) A 点处质元的弹性势能在减小;

(B) 各点

的波的能量密度都不随时间变化;

(C) B 点处质元的振动动能在减小; (D)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5、如图4所示,两相干波

源s 1和s 2相距?/4(?为波长), s 1的位相比

s 2的位相超前?/2,在s 1、s 2的连线上,s 1外侧各点(例如P 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位

( ) (A) 0;

(B)? ;

(C)

?

u

x (m)

y (10

· · · · ·

· ·

0 5 1122-2 图1

y x

波速u 时刻t 的波

· ·

·

· · ·

·

·

o o ′

a b c d e f g 图2

图3

P

S 1 S 2

图4

/2 ; (D) 3?/2 。

3、如图5所示,波源s 1和s 2发出的波在P 点相遇,P 点距波源s 1和s 2的距离分别为3?和10?/3,?为两列波在介质中的波长,若P

点的合振幅总是极大值,则两波源振动方向 (填相同或不同),振动频率 (填相同或不同),波源s 2 的位相比s 1 的位相领先 。

第七章 波动 习题(3)

1、在波长为?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

: ( )

(A)

4λ; (B)2

λ

; (C) 43λ; (D) λ 。

2、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1所示,则a 、b 两

( )

(A) π;

(B)

; (C) 4

5π;

(D) 0。

3、沿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波动方程为:

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波节的位置坐标

为: ( )

(A) λk x ±=; (B)

2

λ

k

x ±=;

(C) 2

)12(λ

+±=k x ; (D)

4

)

12(λ

+±=k x 。 其中k = 0 , 1 , 2 ,

3…….

4、如果在长为L 、两端固定的弦线上形成驻

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的波长为: ( )

(A ) L /2 ; (B )L ; (C )3L /2;

(D) 2L 。

5、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 机车以时速

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声音

的频

率是(设空气

中声

340m/s)

( )

(A) 699Hz ; (B )810 Hz ; (C )805 Hz ; (D) 695 Hz 。 6、在弦上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是

]3

)2002.0(

2cos[100.221π

π+-?=-x t y ( SI )图1

为了在此弦线上形成驻波,并且在x =0处为一波节,此弦线上还应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为: ( )

(A) ]3)2002.0(2cos[100.222π

π+-?=-x t y ( SI );

(B)

]

3

2)2002.0(2cos[100.222π

π+-?=-x t y

( SI );

(C)

]

3

4)2002.0(2cos[100.222π

π+-?=-x t y

( SI );

(D) ]3)2002.0(2cos[100.222π

π--?=-x t y

( SI )。

热学 自测题

1、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之

A/Q

( )

A 、31;

B 、41;

C 、52;

D 、72。

2、如图所示,活塞C 把用绝热材料包裹的

容器分为A ,B 两室,A 室充以理想气体,B 室为真空,现把活塞C 打开,A 室气体充满整个容器,此过程中( )

A 、内能增加;

B 、温度降低;

C 、

压强不变; D 、温度不变。

3、两个体积不等的容器,分别储有氦气和

氧气,若它们的压强相同,温度相同,则下

列各量中相同的是( )

(A )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

(B )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内能;

(C )单位体积中的气体质量;

(D )容器中的分子总数。

4、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氮气和水蒸气,它

们的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中相同的是

( )

(A )分子平均动能; (B )

分子平均速率;

(C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D )

最概然速率。

5、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麦克斯韦速率分

布曲

线的变化为:

( )

(A )曲线下的

面积增大,最概然速率增大;

(B)曲线下的面积增大,最概然速率减小;

(C)曲线下的面积不变,最概然速率增大;

(D)曲线下的面积不变,最概然速率减小;

第九章热力学基础习题(1)

一、选择题

1、在p-V图中,1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到达B,则此过程系统做的功和内能的变化是()

(A)A>0,△E>0;(B)A<0,△E<0;

(C)A>0,△E=0; (D)A<0,△E>0。

2、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 c平衡过程,则系统对外做的功A,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和内能的增量△E的情况:

(A)Q>0,△E>0,A<0; (B)Q>0,△E>0 A>0;

(C)Q<0,△E>0 A>0; (D)Q<0,△E<0 A>0。3、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

3

pV恒量的规律被压缩,则压缩后该理想气体的温度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4、用T

C

M

E

V

?

=

?

μ

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仅适用

于准静态过程;

(B)仅适用于一

切等容过程;

(C)仅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适用于初、终状态皆为平衡态的一切热力学过程。

第九章热力学基础习题(2)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绝热过程中,温度降低,系统对

外做负功;

V

p

O

a

c

b

(B) 绝热过程中,温度降低,系统对外做正功;

(C) 绝热过程中,温度升高,系统对外做正功;

(D )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做正功,压强增加。

2、如图所示,在p —V 图上系统分别经

过等温、绝热两

,侧下列叙

述正

(A) I 是等温过程,II 是绝热过程;

(B) I 是绝热过程,II 是等温过程;

(C) 系统由A 态压缩?V 后,则?P I

>?P II ;

(D) 系统由A 态提高?P 后,则?V I

<?V II 。

3、有一理想气体作如图所示的循环,AB 是等温过程,BC 是等体过程,

CA 是 绝热过程,则该循环效率可用下列之比来表示: ( ) (A);面积面积2

1

=

η (B);面积面积面积2

11

+=

η

(C);面积面积面积2

11

-=η (D)不能用

面积比表示。

4、下列循环过程中可能实现的过程是:

( )

(A) 单一热源的热机是不存在的; (B)

热量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D) 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封闭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是由几率小的状态向几率大的状态进行。

3. 甲

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热机效率不可能等于1”。乙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效率等于100%的热机不可能制造成功”。丙说: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卡

诺循环效率都等于1

2T T

1-”。丁说:“由

1

种是正确的 ( )

(A)甲、乙、丙、丁全对; (B)甲、乙、丙、丁全错;

(C)甲、乙、丁对,丙错; (D)乙、丁对,甲、丙错。

3、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1)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

(2)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的;

(3)不可逆过程一定是非平衡过程;

(4)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A) (1)、(4); (B) (2)、(3);

(C) (1)、(2)、(3)、(4); (D) (1)、

(3)。

4、关于熵的性质,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初、末态一定的条件下,熵变的数值与体系的过程无关;

(B)某些自发过程可为体系创造出熵;

(C)熵变等于过程的热温熵;

(D)环境的熵变与过程有关。

第十章静电场习题(3)

1、静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数值等于( )

(A) 试验电荷q

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B) 单位试验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C) 单位正电荷置于该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D) 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零点外力作的功。2、在点电荷+q的电场

中,若取图中P点处为

电势零点,则M点的电

势为: ( )

(A)

a

q

4πε

;(B)

a

q

8πε

;(C)

a

q

4πε

-; (D)

a

q

8πε

-。

3、电荷面密度为σ

+和σ

-的两块“无限大”

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放在与平面相垂直的x

轴上的+a和-a的位置上,如图所示。设坐

标原点O处电势为零,则在-a

电势分布曲线为: ( )

4、已知均匀带电圆盘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

布如图所示。由这电场线分布图可以断定圆

盘边缘处一点p的电势U p与中心O处的电势

U0的大小关系是:

( )

(A)

U

U

p

=; (B)

U

U

p

<; (C)

U

U

p

>; (D) 无法确定(因不知场强公

式)。

第十章静电场习题(4)

1、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

所示,一负电荷从M点移到N点。

有人根据这个图作出下列几个结

a a

+q P

y

(0,a

x

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N

M E E >;

(B)N M U U >;

(C)电势能N M W W < ; (D)电场力的功0>A 。

2、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位于圆心O 处,A 、B 、C 、D 为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所示,现有一试验电荷从A 点分别移到B 、C 、D 各点则: ( )

(A )从A 到B ,电场力作功最大; (B) 从A 到C ,电场力作功最大;

(B )从A 到D ,电场力作功最大; (D) 从A 到各点,电场力作功相等。

3、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带正电荷的物体,其电势一定是正值 ; (B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 (D )场强相等处,电势梯度矢量一定相等。

4、一个带正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点经C 点运动到B 点,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运动的速率是递增的,下面关于场强方向的四个图示正确的是:( )

第十章 静电场 习题(1)

1、 一带电体可作为点电荷处理的条件是 ( ) (A )电荷必须呈球形分布; (B)

带电体的体积很小;

(C) 带电体的电量很小; (D )带电体的线度与其它有关长度相比可

以忽略不计。 2、 一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为σ,球面内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球面上面元dS 的带电量为S d σ的电荷元,在球面内各点产生

( )

(A) 处处为零; (B) 不一定都为零; (C) 处处不为零

(D) 无法判断。 3、 图中

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0

)0(>-x λ,

则Oxy 坐标

平面上点

(0,a)处的电场强度为 ( ) (

A

; (B)

i a

02πελ ; (C )

i a

04πελ

(D)

)(40j i a

+πελ

。 4、在坐标原点放一正电荷Q ,它在P 点

(0,

1=+=y x )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 。现

在,另有一个负电荷-2Q ,试问应将它放在

什么位置才能使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

( )

(A)X 轴上1>x ; (B) X 轴上10<

X 轴上0y ; (E )Y 轴上0

第十章 静电场 习题(2)

一、选择题:

1、一电场强度为E 的均匀电场的方向与 x

轴正向平行,如图所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

为R 的半球面的电通量为:

( )

(A) E R 2

π ; (B) E R 22

1

π; (C)

E R 22π; (D) 0。

2、 有一边长为a 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

线上距中心O 点a 2

1

处,有一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如图所示,则通过该平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A) q π6

4 ; (B) 04πεq ; (C) 03πεq

(D)

6εq 。

3、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的均

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

1R ,带电量1Q ,外球面半径

为2R ,带电量2Q ,则在两球面

之间,距离球心为r 处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E 为:

( )

(A) 20214r Q Q πε+ ; (B) 2

2

02

210144R Q R Q πεπε+;(C)

2

014r

Q πε;

(D) 0。

4、一点电

荷放在球形高斯面中的中心处,下列那

一种情况,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发生变化:( )

(A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外 ;

(B)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内;

(C)将球心处的点电荷移开,但仍在高斯面内; (D)将高斯面半径缩小。

第五章静电场自测题

1、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场强方向可由q/

F

E=定出,其中q为试验电荷的电量,q可正、可负,F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某点的电场强度,就可以确定该点的电势;

(B)已知某点的电势,就可以确定该点的电场强度;

(C)在某空间内电场强度不变,则电势也一定不变;

(D)在等势面上,电场强度的值不一定相等。3、真空中有两块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相距为d,板面积为S,分别带电量+q和-q,若两板的线度远大于d,则两板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A)

2

2

4d

q

πε

;(B)

S

q

2

(C)

S

q

2

ε

;(D)∞。

4、对静电场高斯定理的理解,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净电荷;

(B) 如果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无电荷;

(C) 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必处处为零;

(D) 如果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

5、由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

?q

S

E

S0

1

d

ε

可知()

(A) 闭合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一定为零;

大学物理机械波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3147:一平面简谐波沿Ox 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 ] 2)42(2cos[10.0π +-π=x t y (SI),该波在t = 0.5 s 时刻的波形图是 [ B ] 2.3407: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 3.3411: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Cx Bt A y -=,式中A 、B 、C 为正 值常量,则: (A) 波速为C (B) 周期为1/B (C) 波长为 2π /C (D) 角频率为2π /B [ ] 4.3413:下列函数f (x 。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 、a 和b 是正的常量。其中哪个函数表示沿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 (A) )cos(),(bt ax A t x f += (B) )cos(),(bt ax A t x f -= (C) bt ax A t x f cos cos ),(?= (D) bt ax A t x f sin sin ),(?= [ ] 5.3479: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λ 21(λ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 度必定 (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 [ ] 6.3483:一简谐横波沿Ox 轴传播。若Ox 轴上P 1和P 2两点相距λ /8(其中λ 为该波的波长),则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点振动速度的 (A) 方向总是相同 (B) 方向总是相反 y (m) y (m) - y (m) y (m)

大学物理下册选择题练习题

( 1 ) 边长为l 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O处的场 强值和电势值都等于零,则:(C) (A)顶点a、b、c、d处都是正电荷. (B)顶点a、b处是正电荷,c、d处是负电荷. (C)顶点a、c处是正电荷,b、d处是负电荷. (D)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3) 在阴极射线管外,如图所示放置一个蹄形磁铁,则阴极射线将 (B) (A)向下偏. (B)向上偏. (C)向纸外偏. (D)向纸内偏. (4) 关于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高斯面内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D 为零. (B)高斯面上处处D 为零,则面内必不存在自由电荷. (C)高斯面的D 通量仅与面内自由电荷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若一平面载流线圈在磁场中既不受力,也不受力矩作用,这说明:(A) (A)该磁场一定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平行. (B)该磁场一定不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平行. (C)该磁场一定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D)该磁场一定不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6) 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C)

(A)在电场中,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必为零 . (B)在电场中,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必为零 . (C)在电势不变的空间,场强处处为零 . (D)在场强不变的空间,电势处处相等. (7) 在边长为a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 在一个侧面的中心处的电势为: (B) (A)a Q 04πε. (B)a Q 02πε. (C)a Q 0πε. (D)a Q 022πε. (8) 一铜条置于均匀磁场中,铜条中电子流的方向如图所示.试问下述哪一种情况将会 发生? (A) (A)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Ub . (B)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Ub . (C)在铜条上产生涡流. (D)电子受到洛仑兹力而减速. : (9) 把A,B两块不带电的导体放在一带正电导体的电场中,如图所示.设无限远处为电势 零点,A的电势为UA ,B的电势为UB ,则 (D) (A)UB >UA ≠0. (B)UB >UA =0. (C)UB =UA . (D)UB <UA .

大学物理选择题

时间 空间与运动学 1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运动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 (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C )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 (D )法向加速度越大,质点运动的法向速度变化越快 2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的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j i r 22bt at +=(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3 一个气球以1 s m 5-?速度由地面上升,经过30s 后从气球上自行脱离一个重物,该物体从脱落到落回地面的所需时间为( ) (A )6s (B )s 30 (C )5. 5s (D )8s 4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上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0v 收绳,绳长不变,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 (A )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5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j i r 33)s m 4()3(t m -?+=,则质点在2s 末时的速度 和加速度为( ) (A )j a j i v )s m 48( , )s m 48()s m 3(211---?=?+?= (B )j a j v )s m 48( , )s m 48(21--?=?= (C ) j a j i v )s m 32( , )s m 32()s m 3(211---?=?+?= (D )j a j v )s m 32( , )s m 32(21--?=?= 6 一质点作竖直上抛运动,下列的t v -图中哪一幅基本上反映了该质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刚体得转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得绕着轻绳得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得物体,B滑轮受拉力F,而且F=Mg.设A、B两滑轮得角加速度分别为βA与βB,不计滑轮轴得摩擦,则有 (A) βA=βB。(B)βA>βB. (C)βA<βB.(D)开始时βA=βB,以后βA<βB。 [] 2、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得细圆环A与B。A环得质量分布均匀,B环得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得轴得转动惯量分别为JA与J B,则 (A)JA>J B.(B) JA

精选新版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完整考试题库2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用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时,在什么情形下感应电动势幅值的绝对值最大 ( ) A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90角; B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0角 ; C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270角; D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180角; 答案:(BD ) 2.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 A :牛顿环是光的等厚干涉产生的图像。 B :牛顿环是光的等倾干涉产生的图像。 C :平凸透镜产生的牛顿环干涉条纹的间隔从中心向外逐渐变密。 D :牛顿环干涉条纹中心必定是暗斑。 答案:(AC ) 3.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在下盘对称地放上两个小圆柱体可以得到的结果:( ) A :验证转动定律 B :小圆柱的转动惯量; C :验证平行轴定理; D :验证正交轴定理。 答案:(BC) 4.测量电阻伏安特性时,用R 表示测量电阻的阻值,V R 表示电压表的内阻,A R 表示电流表的内阻,I I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流表的相对变化,V V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压表的相对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R <?时宜采用电流表内接;

D :当V V I I ?>?时宜采用电流表外接。 答案:(BC ) 5.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的是电压表法; B :本实验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C :本实验用稳恒磁场模拟静电场; D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电流表法; 答案:(BD ) 6.时间、距离和速度关系测量实验中是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哪种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 ) A :超声波; B :电磁波; C :光波;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 7.在用UJ31型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实验中,测量之前要对标准电池进行温度修正,这是 因为在不同的温度下:( ) A :待测电动势随温度变化; B :工作电源电动势不同; C :标准电池电动势不同; D :电位差计各转盘电阻会变化。 答案:(CD ) 8.QJ36型单双臂电桥设置粗调、细调按扭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电桥平衡指示仪(与检流计相当); B:保护电源,以避免电源短路而烧坏; C:便于把电桥调到平衡状态; D: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烧坏。 答案:(AC ) 9.声速测定实验中声波波长的测量采用: ( ) A :相位比较法 B :共振干涉法; C :补偿法; D :;模拟法 答案:(AB ) 10.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时若检流计光标始终偏向一边的可能原因是: ( ) A :检流计极性接反了。 B :检流计机械调零不准

大学物理选择题大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1)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速度等于位移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B )在任意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2/)(0t V V V +=; (C )任何情况下,;v v ?=? r r ?=? ; (D )瞬时速度等于位置矢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m/s 2=v ,瞬时加速度2m/s 2-=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为: ( ) (A)等于0m/s ; (B)等于 -2m/s ; (C)等于2m/s ; (D)不能确定。 3、 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 0V 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 度为t V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 ( ) (A) g V V t 0 -或g V V t 2 02- ; (B) g V V t 0 -或 g V V t 2202- ; (C ) g V V t 0 - 或g V V t 202- ; (D) g V V t 0 - 或g V V t 2202- 。 4、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 时速度为 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是 (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V V V V ≠= ,;(D) V V V V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轨迹为抛物线的运动加速度必为恒 量; (B )加速度为恒量的运动轨迹

可能是抛物线; (C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一 致; (D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必为变量。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2)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只要速度大小 不变,物体就没有加速度; b) 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 处时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法向加速度为0;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2、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的运动,在自然 坐标系中运动方程为 22 t c bt s -=,其中 b 、 c 是常数且大于0,Rc b >。其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大小达到相等所用 最短时间为: ( ) (A) c R c b + ; (B) c R c b - ; (C) 2cR c b -; (D) 22cR cR c b +。 3、 质点做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 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 ) (A ) t v d d ; (B )R v 2 ; (C ) R v t v 2 +d d ; (D ) 2 22)d d (??? ? ??+R v t v 。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习题 1、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m 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物体在图示 恒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为使物体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力F 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满 足 : ( ) (A )cosθ=1 ; (B )sinθ=μ ; (C ) tan θ=μ; (D) cot θ=μ。

大学物理上选择题

时间空间与运动学 1 下列哪一种说法就是正确得(D ) (A)运动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 (B)作直线运动得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C)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 (D)法向加速度越大,质点运动得法向速度变化越快 2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得位置矢量得表示式为(其中a、b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B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3 一个气球以速度由地面上升,经过30s后从气球上自行脱离一个重物,该物体从脱落到落回地面得所需时间为( B) (A)6s(B) (C)5、 5s (D)8s 4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得定滑轮拉湖上得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收绳,绳长不变,湖水静止,则小船得运动就是( D ) (A)匀加速运动 (B)匀减速运动 (C)变加速运动 (D变减速运动 5 已知质点得运动方程,则质点在2s末时得速 度与加速度为( ) (A) (B) (C) (D) 6 一质点作竖直上抛运动,下列得图中哪一幅基本上反映了该质点得速度变化情况( B )

7 有四个质点A、B、C、D沿轴作互不相关得直线运动,在时,各质点都在处,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四个质点得图,试从图上判别,当时,离坐标原点最远处得质点( ) 8 一质点在时刻从原点出发,以速度沿轴运动,其加速度与速度得关系为,为正常数,这质点得速度与所经历得路程得关系就是( ) (A) (B) (C) (D)条件不足,无地确定 9 气球正在上升,气球下系有一重物,当气球上升到离地面100m高处,系绳突然断裂,重物下落,这重物下落到地面得运动与另一个物体从100m高处自由落到地面得运动相比,下列哪一个结论就是正确得() (A)下落得时间相同(B)下落得路程相同 (C)下落得位移相同(D)落地时得速度相同 10 质点以速度作直线运动,沿直线作轴,已知时质点位于处,则该质点得运动方程为( ) (A)

大学物理题库之近代物理答案

大学物理题库------近代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DABAA 06-10 ACDBB 11-15 CACBA 16-20 BCCCD 21-25 ADDCB 26-30 DDDDC 31-35 ECDAA 36-40 DACDD 二、填空题 41、见教本下册p.186; 42、c ; 43. c ; 44. c , c ; 45. 8106.2?; 46. 相对的,相对运动; 47. 3075.0m ; 48. 181091.2-?ms ; 49. 81033.4-?; 51. s 51029.1-?; 52. 225.0c m e ; 53. c 23, c 2 3; 54. 2 0) (1c v m m -= , 202c m mc E k -=; 55. 4; 56. 4; 57. (1) J 16109?, (2) J 7105.1?; 58. 61049.1?; 59. c 32 1; 60. 13108.5-?, 121004.8-?; 61. 20 )(1l l c -, )( 02 0l l l c m -; 62. 1 1082.3?; 63. λ hc hv E ==, λ h p = , 2 c h c m νλ = = ; 64. V 45.1, 151014.7-?ms ; 65. )(0v c e h -λ ; 66. 5×1014,2; 67. h A /,e h /)(01νν-; 68. 5.2,14 100.4?; 69. 5.1; 70. J 261063.6-?,1341021.2--??ms kg ; 71. 21E E >, 21s s I I <; 72. 5.2,14100.4?; 73. π,0; 74. 负,离散; 75. 定态概念, 频率条件(定态跃迁); 76. —79. 见教本下册p.246--249; 80. (1)4,1;(2)4, 3; 81. J m h E k 21 2 210 29.32?== λ;

大学物理选与填空题

大学物理选择与填空题 一、选择题: 1.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3t -5t 3+6(SI ),则该质点作(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2.质点作曲线运动,r 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a τ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 (1)d v /d t =a ; (2)d r /d t =v ; (3)d s /d t =v ; (4)|d v /d t |=a τ. (A)只有(1),(4)是对的. (B)只有(2),(4)是对的. (C)只有(2)是对的. (D)只有(3)是对的. 3.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 v /d t =-kv 2t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数.当t =0时,初速为v 0, 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 (A)v =12kt 2+v 0. (B)v =-12kt 2+v 0. (C)1v =kt 22+1v 0. (D)1v =kt 22-1v 0 . 4.水平地面上放一物体A ,它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现加一恒力F 如题1.1.1图 所示,欲使物体A 有最大加速度,则恒力F 与水平方向夹角θ应满足( ) (A)sin θ=μ. (B)cos θ=μ. (C)tan θ=μ. (D)cot θ=μ. 题1.1.1图 题1.1.2图 5.一光滑的内表面半径为10 cm 的半球形碗,以匀角速度ω绕其对称轴Oc 旋转,如题 1.1.2图所示.已知放在碗内表面上的一个小球P 相对于碗静止,其位置高于碗底4 cm ,则由 此可推知碗旋转的角速度约为( ) (A)13 rad·s -1. (B)17 rad·s -1. (C)10 rad·s -1. (D)18 rad·s -1. 6.力F =12t i r (SI)作用在质量m =2 kg 的物体上,使物体由原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它在3s 末的动量应为( ) (A)-54i r kg·m·s -1. (B)54i r kg·m·s -1. (C)-27i r kg·m·s -1. (D)27i r kg·m·s -1. 7.质量为m 的小球在向心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R ,速率为v 的匀速圆周运动,如题1.1.3图所示.小球自A 点逆时针运动到B 点的半圆内,动量的增量应为( ) (A)2mv j r . (B)-2mv j r . (C)2mv i r . (D)-2mv i r . 8.A ,B 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其质量均忽略不计,今将两弹簧连接起来并 竖直悬挂,如题1.1.4图所示.当系统静止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A 与E p B 之比为( ) (A)E p A E p B =k A k B . (B)E p A E p B =k 2A k 2B . (C)E p A E p B =k B k A . (D)E p A E p B =k 2B k 2A .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 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大学物理上课后选择题

习题1 1.1选择题 (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dt dr (B)dt r d (C)dt r d || (D) 22)()(dt dy dt dx + (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 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3)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 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t R t R ππ2,2 (B) t R π2,0 (C) 0,0 (D) 0,2t R π 1.2填空题 (1) 一质点,以1 -?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 是 ;经过的路程是 。 (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 速度v 0为5m·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1V 航行,水流速度为2V ,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3V 行走。 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1V 、2V 和3V 的关系是 。 1.3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你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决定: (1)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 物体的内部结构; (3) 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1.4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x=4t-3;(2)x=-4t 3+3t 2+6;(3)x=-2t 2+8t+4;(4)x=2/t 2-4/t 。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是加速的还

大学物理力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D ]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 线如图所示,如t =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 =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5m . (B) 2m . (C) 0. (D) -2 m . (E) -5 m. [ B ] 3、图中p 是一圆的竖直直径pc 的上端点,一质点从p 开始分 别沿不同的弦无摩擦下滑时,到达各弦的下端所用的时间相比 较是 (A) 到a 用的时间最短. (B) 到b 用的时间最短. (C) 到c 用的时间最短. (D) 所用时间都一样. [ D ]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 2 m/s ,瞬时加速度2/2s m a -=,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 等于零. (B) 等于-2 m/s . (C) 等于2 m/s . (D) 不能确定. [ D ] 5、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 22+=(其中 a 、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 动. [ B ] 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 (A) t r d d (B) t r d d (C) t r d d (D) 22d d d d ?? ? ??+??? ??t y t x [ D ] 1 4.5432.52-112 t (s) v (m/s) O c b a p

大学物理考试常考题选择填空部分含答案详解

质 点 运 动 学 一.选择题: 1、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R ,从A 点出发,经过半圆周到达B 点,则在下列各 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A )速度增量 0=?v ,速率增量 0=?v ; (B )速度增量 j v v 2-=?,速率增量 0=?v ; (C )位移大小 R r 2||=? ,路程 R s π=; (D )位移 i R r 2-=?,路程 R s π=。 2、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j bt i at r 22+=(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一般曲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变速直线运动。 3、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 a 表示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正确的表达式为 ( B ) (A )r r ?=?|| ; (B) υ==dt s d dt r d ; (C ) a dt d =υ ; (D )υυd d =|| 。 4、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B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5、质点作匀变速圆周运动,则:( C ) (A )角速度不变; (B )线速度不变; (C )角加速度不变; (D )总加速度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1、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 2 t -4 t 2(SI ),则质点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 =v -2 m/s ; 第一秒末的加速度大小 a = -8 m/s 2 ;第一秒内走过的路程 S = 2.5 m 。

大学物理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关于瞬时速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B ) (A) dt dr =υ; (B) dt r d = υ; (C) r d =υ; (D) dr dt υ= r 2. 在一孤立系统内,若系统经过一不可逆过程,其熵变为S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 (A) 0S ?>; (B) 0S ?< ; (C) 0S ?= ; (D) 0S ?≥ 3. 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面为边界,作以半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 B ) (A )2πr 2B; (B) πr 2B; (C )0; (D )无法确定 4. 关于位移电流,有下面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位移电流是由变化的电场产生的; (B )位移电流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 (C )位移电流的热效应服从焦耳—楞次定律; (D )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律。 5. 当光从折射率为1n 的介质入射到折射率为2n 的介质时,对应的布儒斯特角b i 为 ( A ) 2 1 1 2 (A)( );(B)( );(C) ;(D)02 n n arctg arctg n n π 6. 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电容器的电容与板上所带电量成正比 ; (B) 电容器的电容与板间电压成反比; (C)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正对面积成正比 ;(D)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间距离成正比 7. 一个人站在有光滑转轴的转动平台上,双臂水平地举二哑铃。在该人把二哑铃水平收缩到胸前的过程中,人、哑铃与转动平台组成的系统 ( C ) (A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B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守恒; (C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守恒; (D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也不守恒; 8. 某气体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则气体分子的最可几速率v p 为 ( A ) (A) 1000 m ·s -1 ; (B )1225 m ·s -1 ; (C) 1130 m ·s -1 ; (D) 1730 m ·s -1 得分

《大学物理(一)》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物理(一)》综合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某人骑自行车以速率V 向正西方行驶,遇到由北向南刮的风(设风速大小也为V ),则他感到风是从 (A )东北方向吹来.(B )东南方向吹来.(C )西北方向吹来.(D )西南方向吹来. [ ] 2.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j bt i at r 2 2 +=(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D )一般曲线运动. [ ] 3.一轻绳绕在有水平轮的定滑轮上,滑轮质量为m ,绳下端挂一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为P ,滑轮的角加速度为β.若将物体去掉而以与P 相等的力直接向下拉绳子,滑轮的角加速度β将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无法判断. 4.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 (A )系统的总质量.(B )系统的总动量.(C )系统的总动能.(D )系统的总动量. 5.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总能量的 (A )1/2 .(B )1/4.(C )2/1.(D) 3/4.(E )2/3. [ ] 6.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 1,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E 1变为 (A )4/1E .(B ) 2/1E .(C )12E .(D )14E . [ ] 7.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A )λ/4. (B )λ/2.(C ) 3λ/4 . (D )λ. [ ] 8.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x =b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cos(0φω+=t y ,波速为u ,则波动方程为:

大学物理学上练习题(供参考)

一. 选择题 1.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2.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1) a t = d /d v , (2) v =t /r d d , (3) v =t S d /d , (4) t a t =d /d v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3.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 22+=(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4. 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5+4t -t 2 (SI),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 (A) t=4s ; (B) t=2s ; (C) t=8s ; (D) t=5s 。 5. 一质点在xy 平面内运动,其位置矢量为j t i t r ?)210(?42-+= (SI ),则该质点的位置 矢量与速度矢量恰好垂直的时刻为[ ]。 (A) s t 2=; (B )s t 5=; (C )s t 4=; (D )s t 3=。 6.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 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 (A) 0221v v +=kt ; (B) 022 1v v +-=kt ; (C) 02121v v +=kt ; (D) 0 2121v v +-=kt 。 [ ] 7. 一质点在0=t 时刻从原点出发,以速度0v 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为 2a k =-v ,k 为正常数,这质点的速度v 与所经路程x 的关系是[ ]。 (A) 0kx e -=v v ; (B) 02 012x =-v v ()v ;

《大学物理学》机械波练习题

机械波部分-1 《大学物理学》机械波部分自主学习材料(解答) 一、选择题 10-1.图(a )表示0t =时的简谐波的波形图,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b )为一质点的振动曲线,则图(a )中所表示的0x =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位与图(b )所表示的振动的初相位分别为( C ) (A)均为2π; (B)均为 π-; (C)π 与 π-; (D)π-与π。 【提示:图(b ) 2 π- ,图(a ) 可见0x =则初相角为2 π】 10-2.机械波的表达式为0.05cos(60.06)y t x ππ=+,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制,则( C ) (A)波长为5m ; (B)波速为1 10m s -?; (C)周期为 1 3秒; (D)波沿x 正方向传播。 【提示:利用2k πλ=知波长为1003λ= m ,利用u k ω=知波速为1 100u m s -=?,利用2T πω=知周期为1 3 T =秒,机械波的表达式中的“+”号知波沿x 负方向传播】 10-3.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角频率为ω,波速为u ,设4 T 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则该波的表达式为( D ) (A)cos[()]x y A t u ωπ=- +; (B)cos[()]2x y A t u π ω=--; (C)cos[()]2x y A t u π ω=+-; (D)cos[()]x y A t u ωπ=++。 【提示:可画出过一点时间的辅助波形, 可见在4 T t = 时刻,0x =处质点的振动 为由平衡位置向正方向振动,相位为2 π-, 那么回溯在0t =的时刻,相位应为π】 10-4.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两相干平面简谐波在P 点相遇,波在点1S 振动的初相就是1?,到P 点的距离就是1r 。波在点2S 振动的初相就是2?,到P 点的距离就是2r 。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点P 就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D ) (A)21r r k π-=; O O 1 S 2 S r

大学物理力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 x = 3t-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 线如图所示,如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 则t=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5m . (B) 2m . (C) 0. (D) 2 m . (E) 5 m. [ b ] pc 的上端点,一质点从p 开始分 到达各弦的下端所用的时间相比 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r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7、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 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 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2 R/T , 2 R/T . (B) 0,2 R/T (C) 0,0. (D) 2 R/T , 0. [ b ] 8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v 2 m/s ,瞬时加速度a 2m/s ,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B)等于 2 m/s . (D)不能确定. [ d ] (A)等于零. (C)等于 2 m/s . 5 、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 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r at i bt 2j (其中 a 、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 动. [ b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3、图中p 是一圆的竖直直径 别沿不同的弦无摩擦下滑时, 较是 (A) 到a 用的时间最短. (B) 到b 用的时间最短. (C) 到c 用的时间最短. (D) 所用时间都一样. (A) d r dt (C) d r dt (B) (D) d r dt dx 2 .dt 2 d y dt [d ] a

大学物理选择题

第1题(4分) , (0407) 体重、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跨过无摩擦轻滑轮的绳子各一 端.他们由初速为零向上爬,经过一定时间,甲相对绳子的速率是乙相对绳子速率的两倍, 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同时到达. (D)谁先到达不能确定. , 第2题(4分) , (0405)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则卫星的 (A)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B)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C)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D)角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 第3题(4分) , (0367) 质量为20g的子弹沿X轴正向以 500m/s的速率射入一木块后,与木块一起 仍沿X轴正向以50m/s的速率前进,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冲量的大小为 (A)9N·s. (B)-9N·s. (C)10N·s. (D)-10N·s. , 第4题(4分) , (0368) 质量分别为mA 和mB (mA >mB )、速度分别为A V 和B V (B A V V )的两质 点A和B,受到相同的冲量作用,则 (A)A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B的小. (B)A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B的大. (C)A、B的动量增量相等. (D)A、B的速度增量相等. , 第5题(4分) , (5636)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 第6题(4分) , (0659) 一炮弹由于特殊原因在水平飞行过程中,突然炸裂成两块,其中一块作自由下 落,则另一块着地点(飞行过程中阻力不计) (A)比原来更远. (B)比原来更近. (C)仍和原来一样远. (D)条件不足,不能判定. , 第7题(4分) , (0632) 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与固定的竖直壁作弹性碰撞,设指向壁 内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由于此碰撞,小球的动量变化为 (A)mv. (B)0. (C)2mv. (D)-2mv. , 第8题(4分) , (0701) 质量为m的小球在向心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R、速率为v 的匀速圆周 运动,如图所示.小球自A点逆时针运动到B点的半周内,动量的增量应为: (A)j mv 2. (B) j mv 2 .

大学物理机械波习题思考题及答案

习题8 8-1.沿一平面简谐波的波线上,有相距2.0m 的两质点A 与B , B 点振动相位比A 点落后 6 π ,已知振动周期为2.0s ,求波长和波速。 解:根据题意,对于A 、B 两点,m x 26 12=?=-=?,π ???, 而m 242=??= ?λλ π ?x ,m/s 12== T u λ 8-2.已知一平面波沿x 轴正向传播,距坐标原点O 为1x 处P 点的振动式为)cos(?ω+=t A y ,波速为u ,求: (1)平面波的波动式; (2)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波动式又如何 解:(1)设平面波的波动式为0cos[]x y A t u ω?=-+(),则P 点的振动式为: 1 0cos[]P x y A t u ω?=- +(),与题设P 点的振动式cos()P y A t ω?=+比较, 有:1 0x u ω??= +,∴平面波的波动式为:1 cos[()]x x y A t u ω?-=- +;

(2)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同理,设平面波的波动式为: 0cos[]x y A t u ω?=++(),则P 点的振动式为: 1 0cos[]P x y A t u ω?=+ +(),与题设P 点的振动式cos()P y A t ω?=+比较, 有:1 0x u ω??=- +,∴平面波的波动式为:1 cos[()]x x y A t u ω?-=++。 8-3.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如图所示,已知A 点的振动规律为cos(2)y A t πν?=+,试写出: (1)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2)B 点的振动表达式(B 点位于A 点右方d 处)。 解:(1)仿照上题的思路,根据题意,设以O 点为原点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0cos[2]x y A t u πν?=++(),则A 点的振动 式:0cos[2]A l y A t u πν?-=++() 题设A 点的振动式cos(2)y A t πν?=+比较,有:02l u π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