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地理下册复习知识

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亚细亚”与“欧罗巴”)

1.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西南与非洲为邻(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记住课本P6的表格)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950米,是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死海的湖面);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弧形群岛。

3.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②气温南北差异大(北半球的寒极是“奥伊米亚康”)

③各地降水差异大,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着;(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

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为15度,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时间早于西边时间【换算时间时“东加西减”】。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

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第二节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

一、国家最多的大洲

1.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赤道横贯其中部,绝大部分处在热带。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2.国家数:59个(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只有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非洲的地形特征(记住课本P14“图6—17”中的地理事物)

1.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

非洲①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②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③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2.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平均海拔仅次于亚洲)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号称“赤道雪峰”)。

4.特色地形区:中部的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断裂带,被称为“地球的伤疤”)

三、炎热的气候——非洲的气候特征(记住课本P17“图6—24”中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

1.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降水地区分布不均,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3.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玉米是居民的主食,小麦、稻米需要进口,出口热带经济作物。

第三节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新大陆”)

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地中海”——苏必利尔湖等五大湖群;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认真看课本P27、P28活动题1、2)

三、居民与经济

1.北美洲人口主要是来自欧洲及其他大洲的移民。

2.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2.南美洲主要出口商品:农矿产品。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第七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一、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地形与河流:中南半岛北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河流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平原较少,河流湍急,这里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因为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3.气候: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分旱、雨两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

二、马六甲海峡(记住课本P34“图7—4”中的地理事物)

1.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着名海港新加坡港。(“花园城市——新加坡”)

三、富饶的物产

1.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2.东南亚普遍种植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印度尼西亚的石油产量高,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四、国家与人口

1.东南亚与我国大陆接壤的国家有(自东向西):越南、老挝、缅甸。

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3.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

第二节南亚

一、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1.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2.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印度也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二、地形与河流(记住课本P41“图7—12”中的地理事物)

1.南亚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恒河、印度河冲积而成的);南部是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

1.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其显着特征是一年分三季:雨季(6至10月,高温多雨,盛行西南季风)、凉季(11月至次年2月,盛行东北季风)、热季(3至5月,高温少雨)

2.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导致南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四、宗教、人口、经济

1.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则信奉伊斯兰教。

2.人口: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口都超过了亿。

3.南亚七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节西亚

一、“五海三洲之地”(记住课本P47“图7—21”中的地理事物)

1.西亚在亚洲的西南部。结合地图记住西亚主要国家的位置:阿富汗(与我国接壤)、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

2.沟通两洋,联结三洲、五海的交通要道

“两洋”:印度洋与大西洋

“三洲”:欧洲、亚洲、非洲

1.西亚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炎热干燥。

2.畜牧业:着名的畜产品有: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紫羊羔皮,阿富汗、伊朗等国的出口商品——地毯。

3.灌溉农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以色列由于干旱缺水大力发展了节水农业(滴灌,喷灌)。(枣椰树被称为“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的果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伊拉克是世界上着名的椰枣生产国。)

三、世界石油宝库——西亚

1.西亚最着名的矿产是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2.西亚石油的海上运输路线(结合课本P52图7—29)

西运: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航程较短)

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输油量最大)

东运: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3.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

四、阿拉伯国家

1.阿拉伯国家主要是以阿拉伯人(白色人种)占多数,说阿拉伯语,大都信奉伊斯兰教。

2. 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被奉为三教圣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第四节欧洲西部

一、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大半岛

1.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2.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北温带。气候主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3.海岸线非常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

二、欧洲联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洲西部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技发展最早的地区,所以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

三、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王国”“世界公园”

挪威——人均水产品世界第一

荷兰——“花卉之国”标志是“风车”,郁金香驰名世界。

瑞典——铁矿资源丰富,发展造船业、汽车和机器制造业

法国——欧洲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核能发电

德国——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工业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四、繁荣的旅游业——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欧洲三大旅游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冰雪世界

1.北极地区(识记P60“图7—40”)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主要是北冰洋(最小,最浅,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按逆时针顺序):欧洲、亚洲、北美洲。北极地区有人定居,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识记P62“图7—42”)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主要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平均海拔最高,最冷的大洲)。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按顺时针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目前南极洲无人定居。

二、极地气候

1.极地的气候特点:酷寒(纬度高),多狂风,降水稀少。

2.南极地区比北极要冷得多(南极主要是陆地,北极主要是海洋)

三、极地丰富的资源

1.野生动物: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

2.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南极洲的煤炭、铁矿

3.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四、极地科学考察: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1.中国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①长城站(1985年建):南极圈以外;

②中山站(1989年建):南极圈以内;

③昆仑站(2009年建):南极圈以内,是目前人类在南极大陆海拔4000米以上建立的唯一科考站。

2.中国在北极建立的考察站:黄河站(2004年建):北极圈以内

3.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左右。(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并且是极昼期间)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第八章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识记P69图8—1)(首都:东京)

一、概况

1.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沿岸多天然良港,海运便利。

2.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最大)、四国岛和九州岛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3.首都:东京;民族:大和族;通用语言:日语;人口密度:地狭人多;国花:樱花;传统衣服:和服;传统食品:寿司;文化:东西融合。

4.多山的地形: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为日本最高峰,着名的活火山。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号称“地震国”。

5.气候:日本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各地气候差异大。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较多,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河流短小湍急。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2.国内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非常贫乏,需要从国外进口。发展“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工业制成品)”型经济模式。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3.工业:日本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海运便利)。

4.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但农业生产水平很高。

5.海洋渔业发达:世界着名的渔业生产大国(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6.交通运输发达: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国际客运以航空为主。穿过津轻海峡的青函海底隧道,是世界着名的海底隧道之一。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填海造陆工程。

7.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筑波新兴科学城(日本的“硅谷”)。大城市还有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在P72图8—7中识记它们的位置)

第二节埃及(识记P76图8—13)(首都开罗)

1.地跨亚非两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航线捷径)。埃及是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2.人口:90%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开罗(非洲最大的城市)。

3.沙漠广布:“沙漠之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埃及最富庶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4.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埃及人民盛赞为“母亲河”“生命之河”。

5.发展中的工农业:目前埃及的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石油工业地位突出。农业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而着称。

6.旅游业发达: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古城、卡纳克神庙、阿斯旺水坝等。

7.埃及的经济支柱:石油、运河、旅游

第三节俄罗斯(识记P81页图8—23)(首都莫斯科)

1.面积最大的国家: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2.平原广大:地势东高西低。四大地形区及其分界线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为界)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为界)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为界)东西伯利亚山地。

3.主要河流: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向南注入里海;西伯利亚地区的三条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都向北注入北冰洋。

4.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由于领土辽阔,东、西部气候差异大,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西部的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降水较多。

5.丰富的资源:①淡水资源(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多的湖泊)。②森林资源(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区)。③矿产资源(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着名矿产地: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田)

6.发展中的经济:

①工业:重工业地位突出;工业区大多分布在欧洲部分;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②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

③交通运输发达: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欧洲部分铁路较密集。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7.城市和港口: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港口: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终年不冻港,北冰洋沿岸)、海参崴(太平洋沿岸)(结合P81图8—23记住它们的位置)

8.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历史上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俄罗斯首都、主要工业区、大多数城市也位于欧洲部分。

第四节法国(首都巴黎)

1.西欧大国:大陆轮廓略呈六边形。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气候与农业:西部大西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匀,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巴黎盆地是其主要农业区。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处盛产葡萄,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法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4.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5.交通发达:“欧洲之星”列车(由法国、英国与比利时联营)。最大海港:马赛。

6.旅游大国:旅游业成为法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主要旅游景点: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罗浮宫等。文化旅游:香水、时装、葡萄酒等。世界艺术之都——巴黎。

第五节美国(识记P90图8—39)(首都华盛顿)

一、领土组成

1.领土组成:由美国“本土”(包括48个州和1个特区)和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组成。

2.国旗:星条旗(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最初独立的13 个州)。

3.地理位置: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接壤。绝大部分处在北温带。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4.地形与河流:美国本土的地形分布特点是: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中部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经济地位: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2.农业大国:①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相当高。(结合P91图8—40识记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乳畜带主要分布于五大湖附近及东北部地区;玉米带和小麦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大平原,棉花带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②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农产品有: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由于本土大部分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还需要大量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

③农业问题:农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农产品经常过剩;“黑风暴”灾难。

3.工业大国:美国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美国的传统工业呈衰落状态,被称为“夕阳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工业区;而美国南部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4.服务业比重很大,旅游业发达。美国是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主要贸易伙伴有:加拿大、中国、墨西哥、日本、欧盟各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三、人口:

美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3位。居民大部分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其次还有非洲黑人、亚洲移民后裔和少量印第安人。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东北部的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四、主要城市:

①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②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曼哈顿区被视为纽约市的象征。③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电影城“好莱坞”和第一个迪斯尼乐园都在这里。④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有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⑤芝加哥是美国的交通中心。底特律是汽车工业中心,匹兹堡是钢铁工业中心。(在P95图8—48中识记它们的位置)

第六节巴西(识记P97图8—51)(首都巴西利亚)

1.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面积和人口都居世界第五位。巴西大部分处于热带。

2.地形:巴西的地形主要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亚马孙河长期冲积而成,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这里人烟稀少。

3.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为喇叭形海湾,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4.气候: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巴西已采取措施保护热带雨林。

5.发展迅速的经济:①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②工业体系完整,发展水平较高,巴西的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③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咖啡、可可、蔗糖等。④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所占比例较大,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大水电站之一(目前世界第2)。

6.人口: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种复杂,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城市化水平较高。

7.主要城市:首都是位于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巴西第一大城市是圣保罗。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里约热内卢。(在P97图8—51中识记它们的位置)

第七节澳大利亚(识记P104图8—63)(首都堪培拉)

1.位置: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北面与亚洲相邻,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2.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周围岛屿,面积居世界第6位。

3.人口稀少,白色人种为主,大多是英国移民的后裔。城市人口比重很高。通用语言是英语。

4.低平的地形: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自西向东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区(着名的艾尔斯巨石);中部平原区(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以此为中心的广大平原,称为澳大利亚大盆地,又被称为“大自流盆地”,自流井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不宜灌溉农田,但可供牲畜饮用);东部山地区(即大分水岭,东北部海岸外有举世闻名的大堡礁)。

5.河流与气候: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自东向西流。澳大利亚的主要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澳大利亚的人口与城市大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6.古老的动植物:袋鼠、树袋熊、鸭嘴兽等。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7.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澳大利亚的绵羊特别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石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里的国家”之称。农牧业和工矿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8.主要城市: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海滨有着名的悉尼歌剧院。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拥有全球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在图中识记它们的位置)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 ?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本学期工作已近尾声,我担任七年级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我的指导下,地理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为了有利于今后的地理教学,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地理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学生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其他学科,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树立探索自然的信念。?其次,在教学中,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

兴趣。 再次,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做贡献的信心。 总之,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就按照以上思路,具体工作,学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足之处,没有很好的扣学生导致本学期个别学生地理成绩不理想。下学期,我将严要求,和学生共同努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完整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图 章节 教学内容 七年级 导言 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地理的意义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第三节地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轮廓、面积大

小及分布特点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及原因;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的含义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气温的变化规律;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及其主要形式;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变化规律;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六种主要语言及其主要使用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地区分布特点;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范围;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亚洲在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收获的不仅岁月,还有成长,将过去的时间汇集成一份优秀教学总结吧。但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嗨型教学总结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了九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 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

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 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总结 (精华版)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总结 (精华版)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总结(精华版),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学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基本结构;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第三节地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轮廓、面积大小及分布特点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及原因;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天气的含义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气温的变化规律;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及其主要形式;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变化规律;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六种主要语言及其主要使用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第六章亚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初中地理知识点超全总结复习资料(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超全总结复习资料 初一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 在我们学校,初一、初二年段均参加了新的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

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

初级中学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 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 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I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 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 (形成的原因:地球的 自转)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东、西经1800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经线 < 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 160°E ) {赤道(00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 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 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 2万千米。 (2) 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 4万千米。 (3) 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 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 以西(左)为西经。 (2)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 为北纬。 4.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注:自西往东(即越往右),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自南往北(即越往左),经度数升高的是西经;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学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学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 工作总结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潜心从事与研究教学,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情深有了解,我采取了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比较顺利,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稳中有进,教学效果显着。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上好每堂课,精批细改作业。 1、认真钻研课标,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目标、教学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作出总结。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知识等等。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0分钟要质量。采用多种方法(谜语、诗歌、谚语、小故事、顺口溜等)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感受到地理是鲜活的,就在身边。 3、强化读题、析题、解题的能力训练。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学

期的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读题、析题、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读解题的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深刻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4、精批细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纠错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 三、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在教学上,有疑必问。虚心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有效的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四、取得的成绩。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 地壳 、地幔 、 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东、西经1800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 、1600E ) 赤道(00纬线)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教师】初一地理教师工作总结1000字

【关键字】教师 初一地理教师工作总结1000字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组织学生自创地理手抄报、画地理事物轮廓图等,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七年级上册地理,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的特点,我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教学中都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帮辅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帮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躲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帮辅力度。对后进生的帮辅,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课后反思不够及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大家都总结好了吗?下面由就由为大家 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查看~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 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常规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同学刚刚踏入中学课堂,虽然同学们在小学的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了解一部分地理知识,但马上要完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学们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此,在本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地理趣味性的功能,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教风,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对地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开始重视地理学科这位新朋友。 二、教学工作情况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 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学期学校搞了教师公开课,我也积极的参加。在整个公开课的活动中,我学会了许多,在以后工作和学习中去我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2、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本学期,我大胆尝试,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课件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优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 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 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 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 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海。沿海分布有岛、岛、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腾冲——漠河)。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仅占8%,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 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 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 表示 。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8 以 2 0 °W和1 60 °E为界把地球分为J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 3 0°为低纬度;3 0 ° 6 0 °为中纬度; 600900为勺高纬度。 10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 、 地七分的海洋。 1 1 、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占: 八、、?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P 2 3图2-19和图2 - 2 0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 S ”特点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3 8、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3 9 、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4 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4 2、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3、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 的程度。 44、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 5 、海拔每升高1 0 0 米气温下降0.6 C 。 4 6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上就要中考了,祝大家中考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 1 页共 30 页

一、知识点: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场所,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使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边 第 2 页共 30 页

国家的边贸往来。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使得我国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 各国友好往来; 2、我国的面积及邻国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在世界各 国中,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疆界绵长,陆地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我国四至点: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我国领 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 中心线上。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 3、我国的临海、主要岛屿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我国领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 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2)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我国台湾岛西侧的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4、我国三级行政区划 (1)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5、特殊省级行政区 (1)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2)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第 3 页共 30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