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实验教学设计

江苏省徐州市三十一中学王海燕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通过探究实验,了解蚯蚓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按教材安排的内容,第 2 课时进行实验时,学生探究实验市出现了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影响了探究结果和结论。因此在教材安排实验的基础上,笔者对实验内容和方法、步骤做了修改,整个实验探究过程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能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准备:

视频录像、活蚯蚓、放大镜、手电筒、纸盒、玻璃棒、硬纸板、玻璃板、毛玻璃板、解剖盘、坐标纸、直尺、不透光的卡纸片等。

其中活蚯蚓由学生分组自行准备,但为了防止有的组因找到的蚯蚓太小、不够健康而影响观察,实验室里也准备一些蚯蚓(长10cm左右)。

实验过程:

1 、视频:

播放一段蚯蚓的生活习性的视频,使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知道蚯蚓适宜生活在土壤中,并引发学生思考蚯蚓有哪些适宜土壤生活的特征。(提出问题,进而探究)

2、观察外形:

学生把蚯蚓放到白色的解剖盘里,从体型、体色、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辨认出蚯蚓身体的前、后端。并对照插图辨认出环带。老师可在此时适当补充:蚯蚓的环带是和生殖有关的结构,环带里面有蚯蚓的生殖器官,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体节、体型与其土壤中钻行相适应,体色为保护色。)

3、感受刚毛:

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的体表,有什么感觉?提出问题后,学生感受到湿、滑、凉、软。这些特征与蚯蚓的呼吸方式、身体结构有关,此时就可以简单的介绍蚯蚓的呼吸:通过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

请学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大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为什么? 雨后,炙热的水泥地上会有一些干硬的蚯蚓尸体?

特别提醒学生:后面的实验过程中,蚯蚓的身体要保持湿润。

来回抚摸蚯蚓的身体,又有什么感觉?这一步的结果与蚯蚓体表的湿润状况有关:稍干时,整个身体摸起来较粗糙;身体湿润且干净时,会有扎手的感觉。实验时要强调蚯蚓身体保持干净、湿润,扎手的感觉就比较明显。

为什么会扎手呢?请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体表,有什么发现?有些学生会找到一些“细刺”,就是他们在扎手。细刺就是蚯蚓的刚毛,有什么作用呢?

4、探究刚毛的作用

蚯蚓的刚毛与他的土壤生活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会做出各种假

设。有些假设能当堂推翻,如不能推翻,就留到课后去验证。课堂上我们就来探究刚毛和蚯蚓运动的关系。

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材质的材料:硬纸板(干的、湿润的),玻璃板、毛玻璃板。还有一些坐标纸,帮助测量玻璃板上的爬行距离。

请学生自行选择进行探究。由于选择的材料不同,各组间出现不同的结果。可能的结果主要如下:⑴干纸板上蚯蚓爬行比玻璃板慢;

⑵干纸板上蚯蚓爬行比玻璃板快;

⑶湿纸板上蚯蚓爬行速度比玻璃板快;

⑷干纸板上蚯蚓爬行比毛玻璃慢;

⑸湿纸板上蚯蚓爬行鼻毛玻璃板快等。

出现不同的结果,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比如1和2的结果不同,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分析后一定是蚯蚓体表的湿润程度,太干的纸板会吸干蚯蚓体表的水分,影响呼吸,蚯蚓无力爬行,速度很慢。在湿润的纸板上蚯蚓爬行较快。保证变量唯一的原则,玻璃板,毛玻璃板上也用湿布擦拭一遍。最后达成一致:选用湿润的纸板、擦拭过的玻璃板、毛玻璃板进行测量。

湿润的纸板上蚯蚓爬行最快。从而得出刚毛能协助蚯蚓在土壤中运动的结论。(刚毛与土壤生活相适应)

5、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5.1蚯蚓对光刺激的反应

把蚯蚓放在纸盒里,在黑暗处,用小手电筒分别照射蚯蚓身体的前、中、后端,比较反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比较哪部分的反应较灵敏。

因为手电筒发出的光较分散,照射蚯蚓时,不能准确定位,从而影响实验效果。买聚光能力强的手电筒价钱比较贵,所以为同学们准备了不透光的纸板,在中间剪一个小孔,这样再实验效果就会好的多。学生很容易得出蚯蚓躲避光,前段对光刺激反应灵敏的结论。

5.2对碰触刺激的反应

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根据前一步的结论,把解剖盘放到暗处进行观察。用玻璃棒分别碰触蚯蚓身体的前、中、后端,观察蚯蚓的反应。如果蚯蚓较小,玻璃棒比较粗,它的碰触位置就会不准,用细的解剖针有可能伤到蚯蚓,所以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尖轻轻碰触。这样改进方法后学生的实验结果就很清楚,很容易得出结论:蚯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前段较灵敏。

结合这两个实验结论,提出问题:为什么蚯蚓前端对刺激的反应比其他部位灵敏?借此问题来学习有关蚯蚓的神经结构:前段有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上有神经节,因此对刺激反应较灵敏、准确。(与其土壤生活相适应。)

实验说明:

该实验设计是在教材安排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加以改进的。具体的教学过程没有详细列举,只是把改进部分、教学设计的内容加以描述。实验过程注重学生探讨,老师加以引导。最后要进行总结,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回到本科的重点。实验结束后,关于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通过“信息库”、视频、“科学技术社会”等了解。课后查阅查阅更多资料。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爱护蚯蚓,实验后应将蚯蚓送回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