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轮系的有限元分析

行星轮系的有限元分析
行星轮系的有限元分析

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轮的设计

目录 一.绪论 (3) 1.引言 (3) 2.本文的主要内容 (3) 二.拟定传动方案及相关参数 (4) 1.机构简图的确定 (4) 2.齿形与精度 (4) 3.齿轮材料及其性能 (5) 三.设计计算 (5) 1.配齿数 (5) 2.初步计算齿轮主要参数 (6) (1)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太阳轮分度圆直径 (6) (2)按弯曲强度初算模数 (7) 3.几何尺寸计算 (8) 4.重合度计算 (9) 5.啮合效率计算 (10) 四.行星轮的的强度计算及强度校核 (11) 1.强度计算 (11) 2.疲劳强度校核 (15) 1.外啮合 (15) 2.内啮合 (19) 3.安全系数校核 (20)

五.零件图及装配图 (24) 六.参考文献 (25)

一.绪论 1.引言 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是一种至少有一个齿轮绕着位置固定的几何轴线作圆周运动的齿轮传动,这种传动通常用内啮合且多采用几个行星轮同时传递载荷,以使功率分流。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具有以下优点: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紧凑、体积和质量小、效率普遍较高、噪音低以及运转平稳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起重、冶金、工程机械、运输、航空、机床、电工机械以及国防工业等部门作为减速、变速或增速齿轮传动装置。 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所用的行星齿轮传动类型很多,按传动机构中齿轮的啮合方式分为:NGW、NW、NN、NGWN、ZU飞VGW、W.W等,其中的字母表示:N—内啮合,W—外啮合,G—内外啮合公用行星齿轮,ZU—锥齿轮。 NGW型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主要特点有: 重量轻、体积小。在相同条件下比硬齿面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机重量减速轻1/2以上,体积缩小1/2—1/3; 传动效率高; 传动功率范围大,可由小于1千瓦到上万千瓦,且功率越大优点越突出,经济效益越高; 装配型式多样,适用性广,运转平稳,噪音小; 外齿轮为6级精度,内齿轮为7级精度,使用寿命一般均在十年以上。 因此NGW型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已成为传动中应用最多、传递功率最大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 2.本文的主要内容 NGW型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原理:当高速轴由电动机驱动时,带动太阳轮回转,再带动行星轮转动,由于内齿圈固定不动,便驱动行星架作输出运动,行星轮在行星架上既作自转又作公转,以此同样的结构组成二级、三级或多级传动。NGW型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主要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及行星架所组成,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样本

32'1 O 12 3'O 3 O 4 4O 2 第六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6.1 在图示手摇提高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1=z ,502=z ,153=z , 304=z ,406=z 。试求传动比16i 并指出提高重物时手柄转向。 解:2001 152040305053164216=????==z z z z z z i 方向:从左往右看为顺时针方向。 题 6.1 图 题 6.2 图 6.2 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201=z ,402=z ,202='z ,303=z ,203='z ,404=z 。试求:(1)传动比i 14;(2)如要变更i 14符号,可采用什么办法? 解: (1) 620 202040304032143214-=????==''z z z z z z i 由于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其方向只能用画箭头办法判断,又轮4轴线与轮1平行,通过画箭头判断轮4和轮1转向相反,故在传动比前加“—” (2)如要变更i 14符号,可将齿轮3和4变为内啮合齿轮,或在3、4间加一种惰轮。 6.3 在图示机械式钟表机构中,E 为擒纵轮,N 为发条盘,S 、M 、及H 分别为秒针、分针和时针。已知:721=z ,122=z ,643=z ,84=z ,605=z ,86=z ,607=z , 68=z ,89=z ,2410=z ,611=z ,2412=z ,求秒针和分针传动比SM i 和分针与时针传动比MH i 。 解: 该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故有

60886460)1(463524664=??=-====z z z z n n i n n i M S SM 12682424)1(11912102129912=??=-==== z z z z n n i n n i H M MH 题 6.3 图 题 6.4 图 6.4 图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传动机构,工作台与蜗轮5固联。已知:2011=='z z ,352=z ,505=z 287=z ,蜗杆164==''z z ,旋向如图所示,若要加工一种齿数325='z 齿轮, 试求挂轮组齿数比42z z '。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 120503524432154325115????==='''z z z z z z z z z z n n i =??=== ''''''120322861575151z z z z n n i 又 5115''=i i 联立解得:64 125z 42='z 6.5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181=z ,302=z ,182='z , 363=z ,183='z ,364=z ,24='z (右旋蜗杆 ),605=z ,205='z ,齿轮模数2=m mm ,若m in 10001r n =(方向如图所示),求齿条6线速度υ大小和方向。

行星齿轮传动设计详解

1 绪论 行星齿轮传动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较,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以及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这些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了解和重视。由于在各种类型的行星齿轮传动中均有效的利用了功率分流性和输入、输出的同轴性以及合理地采用了内啮合,才使得其具有了上述的许多独特的优点。行星齿轮传动不仅适用于高速、大功率而且可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机械传动装置上。它可以用作减速、增速和变速传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其特殊的应用中;这些功用对于现代机械传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行星齿轮传动在起重运输、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建筑机械、轻工纺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汽车、船舶、兵器、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2]。 1.1 发展概况 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对行星齿轮传动的应用、生产和研究都十分重视,在结构优化、传动性能,传动功率、转矩和速度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并出现一些新型的行星传动技术,如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行星齿轮变速传动和微型行星齿轮传动等早已在现代化的机械传动设备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行星齿轮传动在我国已有了许多年的发展史,很早就有了应用。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才开始对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试制工作。无论是在设计理论方面,还是在试制和应用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获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近20多年来,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已从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经过我国机械科技人员不断积极的吸收和消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努力奋进,使我国的行星传动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1-8]。 1.2 3K型行星齿轮传动 在图4所示的3K型行星齿轮传动中,其基本构件是三个中心轮a、b和e,故其传动类型代号为3K[10]。在3K型行星传动中,由于其转臂H不承受外力矩的作用,所以,它不是基本构件,而只是用于支承行星轮心轴所必需的结构元件,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设计

教案首页

科目:机械基础(第四版) 授课班级:08级模具(1)班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一)室 课时:2课时 课题:§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举例 教学目标:能熟练进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选用教具:三角板、圆规、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典型例题法 第一部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约7分钟)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学生点名考勤,课前6S检查,总结表扬上次优秀作业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性。 (二)教学回顾(2分钟) 1、什么是轮系? 2、轮系有什么应用特点? 3、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 4、什么是定轴轮系?(让学生回顾上次课的容) (三)复习,新课导入(2分钟) 演示减速器、车床主轴箱、钟表机构等,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定轴轮系的应用,请问:我们生活中常见钟表里的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2圈,秒针走了720圈,那么由时针到秒针是如何实现传动的?时针把运动传到秒针时,其转速大小有何变化?具体比值如何确定? (四)教学容介绍(1分钟) 重点: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的分析、传动比的计算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难点:非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推导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二、新课讲解(约32分钟)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概念(2分钟)

教师先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学生思考。演示得出定轴轮系的概念: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 (二)知识分解(12分钟) 对于定轴轮系,我们不但要能求出传动比的大小,还要能确定末轮的回转方向。如车床主轴箱,我们知道了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主轴的转速和旋转方向从何而得?因此,我们先把定轴轮系分解为各对齿轮副,如果知道了各对齿轮副的传动比大小和回转方向,那总的传动比大小和末轮的回转方向就不得而知了。 1、齿轮副的作图 讲解轴承与固定齿轮的作图表示法,引出、外啮合圆柱齿轮副、圆锥齿轮副、蜗轮蜗杆副和齿轮齿条的作图。 2、齿轮副的传动比和回转方向(重点容) (1)一对圆柱齿轮: ①传动比i :外啮合:i = 1 2 2 1 z z n n -=;啮合: i = 12 21z z n n +=。 ②回转方向:a 、用传动比表示:i 的结果为正值,表示两轮的回转方向相同;为负值,表示回转方向相反。b 、用箭头表示:用相同指向的箭头表示回转方向相同;相反指向的箭头表示回转方向相反。(口诀:外改同) (2)一对圆锥齿轮: ①传动比i :i = 1 22 1 z z n n = 。②回转方向:只能用箭头表示,箭头应同时指向或同时背离 啮合点。(口诀:同时指向或背离) (3)蜗杆蜗轮副: ①传动比i :i = 1 22 1 z z n n = 。(口诀:左旋左,右旋右) ②回转方向:只能用箭头表示,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 (三)知识组合(18分钟) 1、定轴轮系的作图 定轴轮系是由各齿轮副连接而成的,对于它的作图,只要把各齿轮副拼连而成即可。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 分析轮系的组成:

最新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资料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计算行星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熟悉轮系的应用。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转化机构法求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2.掌握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轮系的应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星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转化机构法求轮系的传动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任务及内容 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行星轮系的分类 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 (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 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的机构

1 2 3 4 差动轮系:2个运动 行星轮系:, 对于行量轮系: ∴ ∴ 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100,Z 2=101,Z 2'=100,Z 3=99。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 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 轴转动 H H W W W -=111W H H W W W -=222W H H W W W -=333 W 0=-=H H H H W W W H W 13 313 113 )1(Z Z W W W W W W i H H H H H ?'-=--==03=W 13 10Z Z W W W H H -=--11 31 1+== Z Z W W i H H ) (z f W W W W W W i H B H A H B H A H AB =--==0=B W AH H A H H A H AB i W W W W W i -=-=--= 110H AB AH i i -=1

行星齿轮设计【模板】

第二章 原始数据及系统组成框图 (一)有关原始数据 课题: 一种行星轮系减速器的设计 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使用地点:减速离合器内部减速装置; 传动比:p i =5.2 输入转速:n=2600r/min 输入功率:P=150w 行星轮个数:w n =3 内齿圈齿数b z =63 第五章 行星齿轮传动设计 (一)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和效率计算 行星齿轮传动比符号及角标含义为: 123i 1—固定件、2—主动件、3—从动件 1、齿轮b 固定时(图1—1),2K —H (NGW )型传动的传动比b aH i 为 b aH i =1-H ab i =1+b z /a z 可得 H ab i =1-b aH i =1-p i =1-5.2=-4.2 a z =b z /b aH i -1=63*5/21=15 输出转速: H n =a n /p i =n/p i =2600/5.2=500r/min 2、行星齿轮传动的效率计算: η=1-|a n -H n /(H ab i -1)* H n |*H ψ H ψ=*H H H a b B ψψψ+ H a ψ为a —g 啮合的损失系数,H b ψ为b —g 啮合的损失系数,H B ψ为轴承的损失系数,H ψ 为总的损失系数,一般取H ψ=0.025 按a n =2600 r/min 、H n =500r/min 、H ab i =-21/5可得

η=1-|a n -H n /(H ab i -1)* H n |*H ψ=1-|2600-500/(-4.2-1)*500|*0.025=97.98% (二) 行星齿轮传动的配齿计算 1、传动比的要求——传动比条件 即 b aH i =1+b z /a z 可得 1+b z /a z =63/5=21/5=4.2 =b aH i 所以中心轮a 和内齿轮b 的齿数满足给定传动比的要求。 2、保证中心轮、内齿轮和行星架轴线重合——同轴条件 为保证行星轮g z 与两个中心轮a z 、b z 同时正确啮合,要求外啮合齿轮a —g 的中心距等于内啮合齿轮b —g 的中心距,即 w (a )a g - =()w b g a - 称为同轴条件。 对于非变位或高度变位传动,有 m/2(a z +g z )=m/2(b z -g z ) 得 g z =b z -a z /2=63-15/2=24 3、保证多个行星轮均布装入两个中心轮的齿间——装配条件 想邻两个行星轮所夹的中心角H ?=2π/w n 中心轮a 相应转过1?角,1?角必须等于中心轮a 转过γ个(整数)齿所对的中心角, 即 1?=γ*2π/a z 式中2π/a z 为中心轮a 转过一个齿(周节)所对的中心角。 p i =n/H n =1?/H ?=1+b z /a z 将1?和H ?代入上式,有 2π*γ/a z /2π/w n =1+b z /a z 经整理后γ=a z +b z =(15+63)/2=24 满足两中心轮的齿数和应为行星轮数目的整数倍的装配条件。 4、保证相邻两行星轮的齿顶不相碰——邻接条件 在行星传动中,为保证两相邻行星轮的齿顶不致相碰,相邻两行星轮的中心距应大于两轮齿顶圆半径之和,如图1—2所示

机械原理题目 轮系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计算及分析题 1、已知:Z1=30,Z2=20,Z2’=30,Z3 = 25,Z4 = 100,求i1H。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1=18,Z2= Z4=30,Z3=78,Z5=76,试计算传动比i15。 1 2 3 4 5 H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Z3=30,Z2=90,Z2’=40,Z3’=40,Z4=30,试求传动比i1H,并说明I、H轴的转向是否相同? 1 I 2 2’ 33’ 4 H

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 的转向 是否和齿轮1相同? 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2)若n 1=1000r/min ,转臂H 的转速n H =? 4 5 1 2 3 H 1 2 2’ 3 4 5 3’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3= Z4=20,Z2=40,Z5= 60,n1 = 800r/mi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6 ,Z2=24,Z2’= 20,Z3=40,Z3’= 30,Z4= 20,Z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1H。 1 2 3 H 4 5 n 1 1 2 3 2’ 3’ 4 H

行星齿轮传动比最简计算方法公式法

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 在《机械原理》上,行星齿轮求解是通过列一系列方程式求解,其求解过程繁琐容易出错,其实用不着如此,只要理解了传动比e ab i 的含义,就可以很快地直接写出行星齿轮的传动比,其关键是掌握几个根据e ab i 的含义推导出来公式,随便多复杂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根据这几个公式都能从头写到尾直接把其传动比写出来,而不要象《机械原理》里面所讲的方法列出一大堆方程式来求解。 一式求解行星齿轮传动比有三个基本的公式 1=+c ba a bc i i ――――――――――――――――――――――――1 a cx a bx a bc i i i = ―――――――――――――――――――――――――2 a cb a bc i i 1= ――――――――――――――――――――――――――3 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公式后,不管什么形式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用这些公式代进去后就能直接将传动比写出来了。关键是要善于选择中间的一些部件作为参照,使其最后形成都是定轴传动,所以这些参照基本都是一些行星架等 例如象论坛中“大模王”兄弟所举的例子:

在此例中,要求出e ab i =?,如果行星架固定不动的话,这道题目就简单多了,就是一定轴 传动。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e ab i 变成一定轴传动,所以可以根据公式a cx a bx a bc i i i =将x 加进去, 所以可以得出:e bx e ax e ab i i i =要想变成定轴传动,就要把x 放到上面去,所以这里就要运用第 一个公式1=+c ba a bc i i 了,所以)1()1(x be x ae e bx e ax e ab i i i i i --==所以现在e ab i 就变成了两个定轴传动之间的关系式了。定轴传动的传动比就好办了,直接写出来就可以了。 即)1()1())1(1())1(1()1()1(01 c e b d a e c e b d c e a c x be x ae e bx e ax e ab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i i i i i ?-+=?--?--=--== 再例如下面的传动机构: 已知其各轮的齿数为z 1=100,z 2=101,z 2’ =100 ,z 3=99。其输入件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1(11133 1311H H H H i i i i -===这样就把行星传动的计算转换为定轴传动了,所以将齿数代 入公式得出1H i =10000 最后愿我的这篇小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在此感谢我读大学时的机械原理老师沈守范教授。 注: H ab i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 正负号不表示周转轮系中a 轮和b 轮的实际转向关系,而表示转化轮系中a 轮和b 轮的转向关系。转向相同取正,相反取负。 不能省略正负号,此处正负号关系着传动比的计算数值!)

传动比计算

126 §5-6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轮系的基本概念 ● 轮系: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 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固定不动; 周 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不固定; ● 定轴轮系的分类: 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空间定轴轮系:不一定平行; ● 轮系的传动比: 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包括两轮的角速比的大小和转向关系。 传动比的大小:当首轮用“1”、末轮用“k ”表示时,其传动比的大小为: i 1k = ω1/ωk =n 1/n k 传动比的方向: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的转向关系: 二、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特点: ●轮系由圆柱齿轮组成,轴线互相平行; ●传动比有正负之分: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传动比大小 设Ⅰ为输入轴,Ⅴ为输出轴; 各轮的齿数用Z 来表示;

127 角速度用ω表示; 首先计算各对齿轮的传动比: 所以: 结论: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值等于各对齿轮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之比; 2、传动比方向 在计算传动比时,应计入传动比的符号: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公式法 式中:m 为外啮合圆柱齿轮的对数 举例: (2)箭头标注法 采用直接在图中标注箭头的方法来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举例: 12 2112z z i ==ωω322233 3 2z i z ωωωω''' = = = 334 34443z i z ωωωω' '' ===4 55 445z z i = = ωω1 1211) 1(--== k k m k k z z z z i ω ω

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计算行星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熟悉轮系的应用。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转化机构法求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2.掌握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轮系的应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星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转化机构法求轮系的传动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任务及内容 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行星轮系的分类

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 (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 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 的机构 1 2 3 4 差动轮系:2个运动 行星轮系:, H H W W W -=111W H H W W W -=222W H H W W W -=333 W 0=-=H H H H W W W H W 13 313 113 )1(Z Z W W W W W W i H H H H H ?'-=--==03=W 1 3 10Z Z W W W H H -=--11 31 1+== Z Z W W i H H ) (z f W W W W W W i H B H A H B H A H AB =--==

对于行量轮系: ∴ ∴ 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 =100,Z 2 =101,Z 2' =100, Z 3 =99。求:输入件H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轴转动 = B W AH H A H H A H AB i W W W W W i- = - = - - =1 1 H AB AH i i- =1 2 1 3 2 2 3 1 13 )1 ( ' ? ? ? - = - - = Z Z Z Z W W W W i H H H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14.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 z z z z 1235620=====, 已 知 齿 轮1、4、5、7 为 同 轴 线, 试 求 该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i 17。 15.在 图 示 万 能 刀 具 磨 床 工 作 台 横 向 微 动 进 给 装 置 中, 运 动 经 手 柄 输 入, 由 丝 杆 传 给 工 作 台。 已 知 丝 杆 螺 距 P=50 mm , 且 单 头。z z 1219==,z 318=,z 420=, 试 计 算 手 柄 转 一 周 时 工 作 台 的 进 给 量s 。 16.在 图 示 行 星 搅 拌 机 构 简 图 中, 已 知z 140 =,z 220=,ωB =31 rad/s , 方 向 如 图。 试 求: (1) 机 构 自 由 度 F ; (2) 搅 拌 轴 的 角 速 度ωF 及 转 向。

17.图 示 磨 床 砂 轮 架 微 动 进 给 机 构 中,z z z 12416===,z 348=, 丝 杠 导 程 s =4 mm , 慢 速 进 给 时, 齿 轮1 和 齿 轮2 啮 合; 快 速 退 回 时, 齿 轮1 与 内 齿 轮4 啮 合, 求 慢 速 进 给 过 程 和 快 速 退 回 过 程 中, 手 轮 转 一 圈 时, 砂 轮 横 向 移 动 的 距 离 各 为 多 少? 如 手 轮 圆周 刻 度 为200 格, 则 慢 速 进 给 时, 每 格 砂 轮 架 移 动 量 为 多 少? 18.图 示 轮 系 中,z z 13 25==,z 5100=,z z z 24620===, 试 区 分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定 轴 轮 系?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周 转 轮 系? 哪 个 构 件 是 转 臂H ? 传 动 比i 16=? 19.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齿 轮1 的 转 速n 1 120= r/min ,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而 且 z 140=, z 220=, 求: (1)z 3=? (2)n 30=时, 齿 轮2 的 转 速n 2=?( 大 小 和 转 向) (3)n 20=时, 齿 轮3 的 转 速n 3=?( 大 小 和 转 向)

行星齿轮传动比分析与计算

行星齿轮传动比分析与计算 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行星轮系的分类 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 (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 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 的机构 1 2 3 4 差动轮系:2个运动 行星轮系: , 对于行量轮系: H H W W W -=111W H H W W W -=222W H H W W W -=333 W 0=-=H H H H W W W H W 13 313 113 )1(Z Z W W W W W W i H H H H H ?'-=--==0 3=W 1 3 10Z Z W W W H H -=--11 31 1+== Z Z W W i H H ) (z f W W W W W W i H B H A H B H A H AB =--==0=B W

∴ ∴ 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100,Z 2=101,Z 2'=100,Z 3=99。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 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 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 轴转动 ∵W 3=0 ∴ ∴ 若Z 1=99 行星轮系传动比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判断出来的。 AH H A H H A H A B i W W W W W i -=-=--= 110H AB AH i i -=1213 223113)1(' ???-=--= Z Z Z Z W W W W i H H H H H H i Z Z Z Z W W W 13 213210' =--H H i Z Z Z Z W W 13 21321 1'=+- H H i i 13 1100100991011??- =10000 1001009910111 111=??- = = H H i i 1001-=H i

行星齿轮设计1

一、设计题目: 适应于山区条件的拖拉机挖坑植树机械 二、设计参数: 方案2 拖拉机型号:丰收FS550 功率:40.4 Kw 额定转速:2200r/min 前后轮胎:6.0-16/12.4-28 双速动力输出:540/720rpm II类三点悬挂:下悬挂点最低高度:200mm,提升最小高度:650mm。 三、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应 尽可能详细、明 确、合理且具有一 定先进性。主要有 10个方面的内 容。 1功能性的要 求:包括产品的用 途、生产能力和工 作特性及性能要 求等。 功能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动的基本功能;传动部分设计的基本功能实现扭矩的可靠传递,同时平衡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轴向、径向(冲击)力。因此;要求传动零件不但要有较高的强度,同时还要具有较高刚度、稳定性。 二是减速部分设计过程中,减速箱的体积要适当,否则可能会挖坑深度及有效行程。 2适应性的要求: 适应要求是指是指,从地表下挖出的土至少应有75%能够回填,否则后期的树苗栽植就无法实现。因此,在排土过程中,土壤所受到的离心力就不能过大,以免土壤被甩出过远后无法回收。 3可靠性的要求: 可靠性要求指的是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设计的齿轮、轴承无损坏、且各零件的寿命基本相等。 为保证齿轮传动工作的可靠性,要对传动件表面,如齿面、轴承,等的润滑可靠性进行充分的论证是指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在预定使用寿命期内能完

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4寿命的要求:是产品正常使用时因磨损而使性能下降在允许范围内而且无需大修的连续工作期限。因各零部件难以设计成相等寿命,所以易磨损件的寿命应尽量设计成倍数关系。 寿命要求所设计的零件寿命基本相等,各关键支承表面工作可靠。 5效率的要求:即产品工作时输出的量与输入的量之比。 6经济的要求: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的经济性。机械产品的制造成本构成中材料费占有很大的比重,设计时必须给予充分注意。使用的经济性是指产品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与耗费价值之间的差。 7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人-机工程学也称为技术美学,包括操作方便宜人,调节省力有效,照明适度,显示清晰,造型美观,色彩和谐,维护保养容易等。 对于转向机构来说,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机构和谐、拆装方便、易损件处于或接近于开口部位。技术要求中,整体喷漆一项中,要体现与整车的色彩一致。 8安全保护和自动报警的要求 9环境保护的要求 10包括运输的要求 以上要求并非每项都不可缺少,尤其是开发型的设计,一开始很难全部都要求得十分明确,应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完善。为保证上述主要设计要求而须要特别强调时,应当明确提出,例如: (1)强度与刚度的要求。 (2)制造工艺性的要求。 (3)工作循环图的要求。(即自动线、自动机设计中特有的要求) (4)质量检测的要求。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八章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四十八讲齿轮系及其分类 如图8—1所示,由一系列齿轮相互啮合而组成的传动系统简称轮系。根据轮系中各齿轮运动形式的不同,轮系分类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成 由几个周转轮系组合而 和周转轮系混合而成或 混合轮系:由定轴轮系 ) 行星轮系( ) 差动轮系( 周转轮系(轴有公转) 空间定轴轮系 平面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轴线固定) 轮系 1 2 F F 图8—1 图8—2 图8—3 定轴轮系中所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固定,若所 有齿轮的轴线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 面内,则称为平面定轴轮系,如图8—1所示, 若所有齿轮的轴线并不全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 平行的平面内,则称为空间定轴轮系;若轮系 中有一个或几个齿轮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而 是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如图8—2,8 —3所示,则这种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其中绕着 固定轴线回转的这种齿轮称为中心轮(或太阳 轮),即绕自身轴线回转又绕着其它齿轮的固定 轴线回转的齿轮称为行星轮,支撑行星轮的构图8—4 件称为系杆(或转臂或行星架),在周转轮系中,一般都以中心轮或系杆作为运动的输入或输出构件,常称其为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周转轮系还可按其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作进一步的划分;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2,则称其为差动轮系如图8—2所示,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须给定两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若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为1,如图8—3所示,则称其为行星轮系,为了确定这种轮系的运动,只须给定轮系中一个构件以独立运动规律即可;在各种实际机械中所用的轮系,往往既包含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周转轮系部分,或者由几部分周转轮系组成,这种复杂的轮系称为复合轮系如图8—4所示,该复合轮系可分为左边的周转轮系和右边的定轴轮系两部分。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

教案首页

科目:机械基础(第四版)授课班级:08级模具(1)班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一)室课时:2课时

课题:§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内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举例 教学目标:能熟练进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选用教具:三角板、圆规、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典型例题法 第一部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约7分钟)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学生点名考勤,课前6S检查,总结表扬上次优秀作业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性。 (二)教学回顾(2分钟) 1、什么是轮系? 2、轮系有什么应用特点? 3、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 4、什么是定轴轮系?(让学生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三)复习,新课导入(2分钟) 演示减速器、车床主轴箱、钟表机构等,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定轴轮系的应用,请问:我们生活中常见钟表里的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2圈,秒针走了720圈,那么由时针到秒针是如何实现传动的?时针把运动传到秒针时,其转速大小有何变化?具体比值如何确定? (四)教学内容介绍(1分钟) 重点: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的分析、传动比的计算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难点:非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推导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二、新课讲解(约32分钟)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概念(2分钟) 教师先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学生思考。演示得出定轴轮系的概念: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 (二)知识分解(12分钟)

行星排齿轮设计

第六章2K-H型行星齿轮传动 6.1概论 行星齿轮传动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行星传动是把定轴线传动改为动轴线传动,采用功率分流,用数个行星轮分担载荷,并且合理应用内啮合,以及采用合理的均载装置,使行星传动具有许多重大的优点。这些优点主要是质量轻、体积小,传动比范围大,承载能力不受限制,进出轴呈同一轴线;同时效率高,以2K-H(NGW)型为例,单级传动效率=0.96-0.98,两级传动比=0.94-0.96。 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行星齿轮传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动轴线,因而称为动轴轮系。在行星齿轮传动中,至少有一个齿轮既绕动轴线自转,同时又绕定轴线公转,即作行星运动,所以通常称为行星齿轮传动(或行星轮系)。 6.1.1结构组成 在动轴线上作行星运动的齿轮称为行星轮,用符号g表示,行星轮一般均在两个以上(常用的是2-6个);支承行星轮的动轴线构件称行星架(或称转臂或称系杆),用符号H表示,行星架是绕主轴线(固定轴线)转动的;其它两个齿轮构件的轴线和主轴线重合,称为中心轮,用符号K表示,其中外齿中心轮通常称为太阳轮,用符号a表示,内齿中心轮通常称内齿圈,用符号b表示。 在行星齿轮传动的各构件中,凡是轴线与定轴线重合,且承受外力矩的构件称为基本构件。 各种型式行星齿轮传动的名称,一般都是由其组成的基本构件命名的。由两个中心轮2K和行星架H等三个基本构件组成,因而称为2K-H型行星齿轮传动。2K-H行星齿轮传动称为NGW型,N表示内啮合,W表示外啮合,G表示内外啮合公用行星轮。 传动比符号规定 式中, H ab i 表示构件H固定,a主动、b从动时的传动比;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

轮系及其设计习题 齿解答 在图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0,z250,z315。 z430 ,z640。试求传动比i16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解:i16z2z4z6503040200 z1z3z520XX1方向:从左往右看为顺时针方向。 1O1O222'O333'4O4 题图题图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20,z240,z220,z330,z320,传动比i14;如要变更i14的符号,可采取什么措施?z440。试求: 解: i14z2z3z44030406 z1z2z3202020于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其方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判断,又轮4的轴线与轮1平行,通过画箭头判断轮4和轮1的转向相反,故在传动比前加“—” 如要变更i14的符号,可将齿轮3和4变为内啮合齿轮,或在3、4间加一个惰轮。 在图示的机械式钟表机构中,E为擒纵轮,N为发条盘,S、M、及H分别为秒针、分针和时针。已知:z172,z212,z364,z48,z560,z68,z760。 z86,z98,z1024,z116,z1224,求秒针和分针的传动

比iSM和分针与时 针的传动比iMH。 解:该轮系为平面定轴轮系,故有iSMnSnzz6064i646(1)25360 nMn4z6z488nzznM2424i9129(1)2101212 nHn12z9z1186iMH 1 题图题图 图示为一滚齿机工作台的传动机构,工作台与蜗轮5固联。已知:z1z120,蜗杆z4z61,旋向如图所示,若要加工一个齿数z532z235,z550z728,的齿轮,试求挂轮组齿数比z2z4。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i15zzzzn135z4502345 n5z1z2z3z420z21n1z7z52832 n5z1z6201i15又 i15i15 联立解得: z2125 z464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18,z230,z218,z336,z318,z436,,z560,z520,齿轮的模数m2mm,若n11z420XXrmin,求齿条6的线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该轮系为空间定轴轮系,故有i15zzzzn1303636602345200 n5z1z2z3z41818182n110005rmin i15200n5n5齿条6的线速度为 2 d5n560mz560220560

毕业设计论文-周转轮系传动效率计算

第1 章前言 1.1 引言 轮系传动时,有一个或几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不固定,而是绕其它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这种轮系被称作周转轮系[1],如图1.1所示。 周转轮系是由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组成的。围绕着固定轴线回转的齿轮,称为太阳轮。如图1-1中的齿轮1和齿轮3;齿轮2围绕着自己的轴线作自转的同时又与构件H通过回转副相连一起绕着固定轴线作公转就像行星一样运动故称为行星轮。其中构件H我们称为行星架,转臂或系杆。 图1.1周转轮系 根据自由度数的不同,周转轮系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两类。差动轮系的自由度数为2,即轮系有两个独立运动的主动件,如图1-2(a)所示;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1,这种轮系只有一个独立运动的主动件,如图1-2(b)所示。

图1.2周转轮系 此外,周转轮系还常根据其基本构件的不同来加以分类。通常将轮系中的太阳轮以K表示,行星架以H表示,如果轮系中有两个太阳轮就称为2K-H型周转轮系,如图1-3所示:若轮系中有三个太阳轮,而行星架只是起支承行星轮的作用就称为3K 型周转轮系,如图1-4所示:轮系中只有一个太阳轮,其运动是通过等角速机构由V 轴输出就称为K-H-V行星轮系,如图1-5所示。 图1.3 2K-H型周转轮系

图1.4 3K型周转轮系 图1.5 K-H-V行星轮系 1.2 周转轮系传动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内就开始对行星传动技术进行开发及应用,它的发展分为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受技术水平,设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行星传动技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大部分行星齿轮箱仍需要从国外进口;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内科学技

术的发展,国家为推进这方面技术的发展采用与研究所,高校,企业强强联合方式,在积极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行星传动技术的同时对其关键的技术进行研究突破。 当前,国内行星传动技术多采用2K-H轮系传动,已发展了许多类型的系列产品,如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通用行星齿轮减速器系列产品(JB/T6502-1993),此外还有分别用于立磨、辊压机、铝铸轧机、矿井提升机、管磨机、风电增速箱、水电增速箱及堆取料机上的行星齿轮箱等多种型式的专用系列产品[2],如100t铸锭吊车主卷扬机行星减速器,15t转炉倾动装置差动减速器,5t电动葫芦的传动装置,50t转炉吹氧管卷扬机差动行星轮减速器。 1.3 周转轮系传动效率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关注着轮系传动技术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效率计算问题,因此当前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引入理想轮系的概念[3],即轮系传动过程不考虑啮合功率损失,从而减少计算过程中繁琐数据和复杂的公式,使推导过程简单化,这样就很容易得到周转轮系的效率公式,同时根据传动效率必小于1的理论,提出不需要分析转化机构中啮合功率的流向, 便可计算效率的新方法,使效率计算变得简便和快速[4]。 (2)当考虑行星轮系啮合损失功率时,一种方法是采用啮合功率法[5],它是一种计算轮系传动效率的近似方法,但是判断啮合功率流向一直是此法的难点,可以利用周转轮系的效率、啮合功率流动方向与有关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依据周转轮系及封闭传动链的有关传动比判断啮合功率流向的简捷方法,解决了此难点问题[6] [7]。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实际轮系与理想轮系之间的在输入输出之间的的差异来求导公式[8]。 1.4 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 在当前的工业生产中,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能源的利用率就显的很重要,如何提高利用率就是各国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提出节能减排的方针,在本次的毕业设计是关于周转轮系传动效率公式的具体推导,课题很好应用在这方面,因为周转轮系装置应用在许多的机械设备中,例如行星差动减速器就在矿上机械,起重运输,轻工化工,小型船舶,工程机械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利用行星轮系提高传动比来改善其性能,因此通过推导轮系的传动效率的公式,再根据已知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可以获得效率近似值,并结合具体的工作状况,找出轮系效率损失都有哪些方面,这样可以分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提高周转轮系的效率利用率,尽量减少在传动过程尽可能减少损失,这样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能源的损耗。 周转轮系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在这两种轮系下面又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由于轮系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时间的安排,不可能将所有的轮系都一一推导出效率计算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