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的固定化及其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漆酶及其应用(PDF)

漆酶及其应用(PDF)

第10卷第4期2012年7月生物加工过程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10No.4Jul.2012doi :10.3969/j.issn.1672-3678.2012.04.015收稿日期:2011-05-03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02Z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06165;21176241)作者简介:王锋(1979—),男,江苏镇江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刘春朝(联系人),研究员,E-mail :czliu@home.ipe.ac.cn 漆酶及其应用王锋1,刘英1,汪印2,许光文2,刘春朝1(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摘要:结合当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来源、结构、作用机制、介体系统及其在水相和非水相中的应用,以期为漆酶催化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漆酶;催化;废水处理;水相体系;非水相机体系中图分类号:Q8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678(2012)04-0070-07Laccase and its applicationsWANG Feng 1,LIU Ying 1,WANG Yin 2,XU Guangwen 2,LIU Chunzhao 1(1.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ina ;2.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Complex System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ina )Abstract :Laccases are multicopper oxidases.It has receiv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because of non-specific oxidation ability.On the basis of the lates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e paper summarized source of laccase ,structure ,mechanism of action ,medi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queous system and non-aqueous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laccase catalysis.Key words :laccase ;catalysis ;wastewater treatment ;aqueous system ;non-aqueous system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和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哺乳动物的血浆铜蓝蛋白同属于蓝色多铜氧化酶的家族[1]。

漆酶的结构与催化反应机理

漆酶的结构与催化反应机理

漆酶的结构与催化反应机理漆酶是天然漆主要成分之一,含量约为10%。

存在于天然漆的含氮物质中,俗称生漆蛋白质、氧化酶。

是天然漆在常温下干燥时不可缺少的天然有机催化剂。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通用有机溶剂,而溶于漆酚。

含氮物质接触乙醇后,能不可逆地从生漆中析出。

漆酶是一种氧化酶(能与分子氧起作用),而不是过氧化酶,漆酶能受HCN的影响,而过氧化酶则不受其影响。

漆酶可促进多羟基酚及多氨基苯的氧化,而不能促进单酚的氧化。

因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可以促进漆酚的氧化聚合,从而形成干固的膜。

漆酶对下述物质敏感:过氧化氢、氢氰酸、羟胺、硫化氢、氰化钾、重氮化钾(或钠)等。

漆酶在其他植物(土豆、蘑菇、苹果)中也有发现。

结构[2]典型的漆酶有三个结构域,其中T1铜离子位于结构域3、三铜离子中心位于结构域1和结构域3之间,此外还有结构域2,主要起联结作用以及与底物的结合作用。

但也有报道发现仅存在两个结构域(结构域1和结构域3)的漆酶蛋白,并且该蛋白质展现出较高的pH 稳定性和漆酶的其它氧化还原特性。

人们习惯上称蓝铜为T1铜离子,这个铜离子是人们通过光谱学的手段最早发现的铜离子。

T1位点的几何结构与普通的金属蛋白铜位点的几何结构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扭曲的四面体,通过半胱氨酸形成一个S-Cu健,此外还有两个组氨酸(HiS)的N原子以及甲硫氨酸的S原子成健。

催化氧化机理[2]漆酶的催化氧化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由于漆酶同过氧化酶和其它多酚氧化之间作用底物的相似性,比如现在经常被用作真菌漆酶的特征底物的丁香醛连氮和ABTS(2 ,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但是实际上过氧化酶也能够催化氧化它们;不过相对这些酶来说,漆酶反应过程中并不产生有害的过氧化氢和活性氧(ROS),但同时产生醌或半醌等强抗氧化剂,是非常绿色的反应。

许多报道为漆酶催化氧化的反应,经常缺乏进行它们之间有区别的实验报道。

不过,现在已经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姓名:胡艳芬学号:2008132106 指导教师:张孟摘要酶是一类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底物专一性强, 可在水溶液和中性pH 下操作等优点。

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定化酶的概念、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重点介绍一些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固定化酶制备工业应用前景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量适中的蛋白质,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及控制的灵敏性。

大多数酶是水溶性的。

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底物专一性、催化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从而被大家高度重视,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

酶的最大缺点是其不稳定性,在酸、碱、热及有机溶剂中易发生变性,活性降低或丧失;而且酶反应后,会在溶液中残留,造成酶反应难以连续化、自动化,同时也不利于终产品的分离提纯,这些都大大阻碍了酶工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采取酶工程技术改善这些缺点。

酶工程技术措施较多,其中酶的固定化技术是重要举措之一。

酶的固定化是用人工方法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或使酶与酶相交联,酶被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仍保持原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的催化功能[2]。

已固定化的酶像化学反应所用的固体催化剂那样, 既能发挥它们的催化特性, 又能回收, 并能多次反复使用, 使整个生产工艺可以连续化、自动化。

近年来, 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在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将对这些成就做具体介绍。

1 固定化酶的概念1916 年Nelson 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后, 科学家就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1969 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第1 次将固定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用来从混合氨基酸中生产L-氨基酸, 开辟了固定化酶工业化应用的新纪元。

漆酶品质提升的新技术及其在纺织中的应用

漆酶品质提升的新技术及其在纺织中的应用

漆酶品质提升的新技术及其在纺织中的应用付博;王家哲;陈卫锋;任平;赵文娟【摘要】文章详细阐述了分子定向进化技术、采用离子液作为催化新反应介质、基于纳米材料与微反应器的固定化技术等提高漆酶产量、活性和稳定性的新技术在改造漆酶中的重要作用;对当前漆酶在纺织纤维改性、增强棉织物的漂白效果、对纺织染料进行脱色和解毒、纺织品生物染色、作为可穿戴医疗监护服装的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漆酶未来在纺织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对降低漆酶生产成本、加快漆酶在纺织领域的无污染处理、结合时代发展推进创新应用等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91-94)【关键词】漆酶;产量;酶活性;新技术;纺织应用【作者】付博;王家哲;陈卫锋;任平;赵文娟【作者单位】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酶工程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1.4漆酶(对苯二酚氧化还原酶,EC 1.10.3.2)是一种多铜氧化还原酶,由多种有机体产生,包括植物、细菌和真菌,天然漆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漆酶催化作用的底物较多,并具有高效、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优势,在纺织、污水处理、制浆造纸、生物燃料、制药工业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中,在纺织工业中漆酶的生物催化性能表现尤为突出,其优越性能受到市场的好评。

但是,随着漆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应用层次的不断深入,其天然特性逐渐难以满足标准化工业生产的需求,在长期大规模工业级生产中,菌种活性有限、产量不高、产酶发酵周期长、酶活性不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亟待通过新技术来提高漆酶产量、活性和稳定性。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提高漆酶产量与活性的创新技术研究成果,以期为深入挖掘和改善漆酶特性提供借鉴。

同时分析了漆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漆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 提高漆酶产量与活性的新技术1.1 分子定向进化技术天然漆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与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高速自动化、低成本、高活力、对酸碱度和温度的高耐受、重复利用等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漆酶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

漆酶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

然而,漆酶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作用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要求 较高,以及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漆酶的生产和 应用条件,提高其稳定性和实用性。
此外,本次演示还发现漆酶的工业化应用需要加强其产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由于漆酶的底物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漆酶反应过程中产生一些副产物,影响 了漆酶的应用效果和工业化进程。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优化漆酶生产 工艺和反应条件,提高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等。
漆酶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
01 摘要
03 研究现状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目录
05 结果与讨论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摘要
本次演示主要综述了漆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漆酶的 分类、分布及其在木材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然后,总 结了漆酶产生菌的筛选、漆酶的表达与制备、漆酶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接 着,介绍了研究漆酶工业应用的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统计等。 最后,对漆酶工业应用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客观描述和解释,探讨了其应用效果的 评价、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引言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广泛分布于真菌、植物和昆虫中。由于其具 有高氧化活性和广泛的底物特异性,漆酶在木材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 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木材工业中,漆酶可以有效地降解木质素,为 生物木材防腐、生物精炼和生物纸浆等提供新的途径。
研究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漆酶产生菌的筛选、漆酶的表达与制备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进展。在漆酶的应用方面,除了传统的木质素降解和木材防腐,漆酶还 在食品加工、制药、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漆酶可以用于食品添加 剂的生物合成、药物中间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染料脱色等。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曾鸿雁(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摘要:随着工业生物技术和酶工程的不断发展,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本文针对目前酶工程技术之一酶的固定化,对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展望做一综述。

关键词:酶,固定化,技术Immobilization of Enzyme And its Applications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ial and enzyme engineering , enzyme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and the requirements to enzymes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stringent .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enzyme immobiliz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current enzyme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Key words: enzyme,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一、引言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性质的高分子物质,其催化性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作用脚尖温和等特点。

但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实际环境因素,应用酶的过程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①酶的催化效率不高。

人们在使用酶的过程中,往往要求酶的催化效率要足够高,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实际上很多酶的催化效率不够高而难于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②酶的稳定性较差。

大多数酶稳定性较差,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都容易变形失活。

③酶的一次性使用。

酶一般是在溶液中与底物反应,这样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合在一起,反应结束后,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

漆酶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

漆酶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

漆酶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作者:游月丽梁秀贤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18期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一种酶可以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等特点。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具有一级、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结构,其中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如果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会导致酶活性丧失。

酶的种类有很多,漆酶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漆酶可以催化酚类、多氨基苯等物质,甚至可以催化氧化非酚类物质,在有氧条件下,不需要过氧化氢的参与就可直接氧化底物。

漆酶独特的催化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废水处理等领域,尤其在食品工业领域有极大的优势,而且漆酶来源广泛、易提取,其反应副产物也对环境无污染。

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研究,食品的安全、营养及感官功能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研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相关研究人员积极寻找突破口。

本文主要论述了漆酶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漆酶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漆酶概述漆酶是一种由肽链、糖配基组成的含铜多酚氧化酶,一般含有四个铜离子,铜离子是漆酶氧化的活性部位,在有氧条件下,利用铜离子的氧化能力氧化还原性底物,将电子传递给氧,氧被还原成水。

漆酶的本质是一种环保型酵素,因为其发生反应后唯一的产物就是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漆酶的来源有很多,广泛存在于菇、菌及植物中,也有的存活于空气中。

真菌漆酶的特性最好,其热稳定性、催化氧化性比细菌漆酶、植物漆酶更好。

漆酶的催化方式有三种,最广泛的是含有介体的催化。

在介体的参与下,漆酶先氧化介体,再由氧化的黄素酶对底物进行催化氧化,氧化的黄素酶又可再生,不同的介体能够参与多种催化过程。

漆酶独特的催化特性使其在生物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作为高效的生物检测器而成为底物、辅酶、抑制剂等成分分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二、漆酶在食品中的应用1.保持果汁的品质稳定。

水果中完整的植物细胞内存在酚类物质及酚类氧化物,如单宁,水果破碎后,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褐色聚合物,果汁中沉淀物形成的重要因素就是果汁中的蛋白质与酚类物质的聚合,因此需要延缓果汁中蛋白质和酚类物质聚合形成沉淀,从而保持果汁品质稳定。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酶工程课程论文题目: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学院:食品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食品101(35)2012-11-21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摘要:酶的固定化技术是酶工程研究领域的一项重点和热点技术之一,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酶的利用率,降低酶生产的成本。

本文主要研究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固定化的优缺点,以及在食品,医药,环境中的应用。

并对其研究的前景进行了简洁的预测。

关键字:酶固定化技术应用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因其催化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催化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精细化工等行业。

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也注意到酶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酶稳定性差、不能重复使用,并且反应后混入产品,纯化困难,使其难以在工业中更为广泛的应用。

因此为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人们模仿人体酶的作用方式,通过固定化技术对酶加以固定改造,来克服游离酶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缺陷。

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

与传统的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游离酶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同一批固定化酶能在工艺流程中重复多次地使用;固定化后,和反应物分开,有利于控制生产过程,同时也省去了热处理使酶失活的步骤;稳定性显著提高;可长期使用,并可预测衰变的速度;提供了研究酶动力学的良好模型等一系列的优点。

用于固定化的酶,起初都是采用经提取和分离纯化后的酶,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也可采用含酶细胞或细胞碎片进行固定化,直接应用细胞或细胞碎片中的酶或酶系进行催化反应.由于微生物细胞可直接作为酶源,所以逐渐产生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1)省去了酶分离纯化的时间和费用;(2)可进行多酶反应;(3)保持了酶的原始状态,从而增加了酶的稳定性.但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相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因为产生副反应和所需生化产物的进一步代谢,使固定化完整细胞生产的产物纯度可能比固定化酶低;(2)细胞使用相当长的时间后,常常会发生自溶,尤其是在细胞有可能进行增殖时,细胞的漏出就特别明显:(3)单位体积反应器内固定化细胞的活性总是比相应的固定化酶活性低.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可分为四类:吸附法、包埋法、共价键结合法和交联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在 2 m左 右 ,饱 和磁化强 度是 3 .4 e 0n 55 — m /, ug 通过戊二醛 交联法 固定 化脂肪酶 , 酶活回 收率 5 . % 。 56 3 固定化漆酶的应用前景 漆酶作为一种高效 , 绿色的催化剂 , 随着固 定 化 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 ,扩 大 了漆 酶 的工 业 应 用 范 围和前景 ,固定 化酶在废水处理 ,生物传感 器, 食品行业方面中有着 重要 的应用价值。 工业 废水 中含有 大量 的难 降解 的酚类物 质, 如氯酚等 , 国内外许 多学者 已经对固定化酶 降解有毒的酚类物质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 ,张树 江等 用固定化漆 酶去处 废水 中的 2,— 4 2二氯 酚 的去 除率 可达 9 . 95%以上 ,且不产生二次 污染 , 化效率 高 随着 染料工业 的发展 , 催 。 染料 结构复杂且 不易降解 ,固定化漆酶对染料 的降 小。 解也有独特的作用 , 且可 以回收重复使用 , 降低 22 酶 固 定 化 载体 的选 择 . 成本 。 在生物检测器方面和食 品行业 , 固定化漆 在 固定化酶的过程 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对 酶也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 固定化酶的性能有着很大 的影响 , 近年来 , 文献 参 考 文 献 报道 了许多新型的载体 ,使 固定化酶的性能进 『]ame S ahv S ahv M,G vna . 1 l ,Jd a ,Jd a K oidrS z me n Mi r b a T c n l g , 2 o , 4 c o il e h o o y O 9 4: 步提高。作为固定酶的载体应具有一定 的要 En y a d 5 求, 如载体表面应具有活性基团 , 可以直接或间 6 . 27 - r 杜 化 20 ,. 接的与生物分子偶联 , 其次载体应是稳定的 , 不 【] ̄ ̄洋 , 予 民叨. 学通 报 ,0 7 9 与底物或产物反应 ,而且应具有 良好 的生物相 [] 德生 , 3姜 龙胜 亚, 肖海燕, 周菊英 , 黄俊 , 用 应 容性和机械强度, 价格低廉等特点。 目前常用的 化学 ,0 52 . 20 . 2 载体材料主要有天然高分子材料 , 复合材料等 。 【】Z eg G o h a,Y n S n ny n 4 hn u ,S u B i a u . zmea d E Mi r b a c n l g , 0 3 3 ,7 . c o il Te h o o y 2 0 , 27 6 221 分子 材 料 .. 高 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 高 【】 u Wu 5 Y e , jn n g u ghn L o Yuu Wa , a seg u , G n u ua i oe o re e h oo y 分子材料 , 天然高 分子如纤维索 , 球状蛋白及其 Yo y n Da , Bir s u c T c n l g , 0 ,0 4 9 碳水化合物等 , 比较适合担当酶载体 材料。 都 壳 2 09 1 0,3 5 . 聚糖 和海藻 酸等是 近年来 使用 最多 的载体 材 f】陈辉 , 6 张剑波 , 王维敬. 北京 大学 学报( 自然 料, 近年来合成 了许多有机高分子材料 , 如聚 科学版) 2 0 . 例 , 0 6 醚L6 一 4共聚物 ,聚丙烯酰胺 一丙烯酸高分 子 作 者 简 介 : 冬 雪 ( 94 )女 , 魏 1 8 一 。 内蒙 古呼 伦 钠 米 粒 子 , 乙烯 等 。 聚 贝 尔市 人 . 士研 究 生 。 硕 222复合 载 体 材 料 .. 复合载体材料是 以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复 合组成 的新载体材料 , 在众多复合载体材料 中, 纳米 磁性材料作为 酶固定载体有 以下 特点: 高 的比表面积可固定大量的酶;在磁场作用下 , 固 定化酶可从反应体系 中迅速分离;有利于 回收 和反 复 使 用 , 降低 成 本 。 米 磁 性 材 料 以 其 特 有 纳 的物理性质 , 将成为载体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成 为 目前最热 门的材料之~ 。 通过表面改性: 共聚 等化学方法对磁性载体材料进行修饰 , 载体 在 表面引人多种 反应性功能基团 ,以便 与漆 酶稳 定健合 。 国等合成磁性聚 乙烯微球 , 郑 首先制备 了用油酸做稳定剂的磁流体 F , 以磁性 微粒 e , 0 做磁核 通过共聚合作用制备 了磁性 聚乙烯微 球 ,尺 寸 在 8 3 I 月具 有 超 顺 磁 性 , ~ 4 nl + l , 以该 磁 性材料为载体担载酶 ,担载量较以前 的报道 明 显提高 , 化学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好[ 4 1 月等 。吴 人制 备 了磁性 O 壳聚糖 (s钠 米粒 子 , c) 粒

化酶 , 目前最常用交联剂有戊二醛、 双重氮 联苯 胺 ~ , 二磺酸等。 22 利用戊二醛 的两个功能基团 醛 基将漆酶 和载体进 行交 联 。黄俊 等制备 了 crA c e . P —F 纳米复合粒子 ,通 过戊二醛交 u 0 联法 成功地将 游离漆 酶 固定 在纳 米复 合粒 子 上; 并将固定化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装到光纤传感器上 , 用于 监测溶液 中氧的浓度。 21 包 埋 法 。 是 将 酶 包 裹 于 凝 胶 形 成 的 . 3 网络结 构中,或半透膜聚合物 的超滤膜 内使其 固定化, 由于酶的空间结 构很少 发生变化 , 以 所 酶活回收率较高。用包埋法 固定化酶的相关报 道很 多,如高 阳等通过溶胶 一凝胶 过程包埋脂 肪酶, 得到 的固定化酶 的操作 稳定性, 热稳 定性 和选 择性均提 高,周师毅等 以聚丙烯 酰胺 作包 埋载体 固定 S D金 属酶, O 稳定性提高, 酶活损失
其 固定化 漆 酶 的 应 用 , 漆 酶 的 固定化 方 法 和 载 体材 料 予 以重 点综 述 。 就
关键词 : 漆酶 ; 固定化 ; 载体材料 ; 应用前景 漆酶(C .03 ) 含有 4个 铜离 子 的多 E 11.. 是 2 酚氧化酶 , 可与之作用的的底物相当广泛 , 包括 许多芳香族化合物 , 如氯代酚 、 多氯联 酚 、 二氯 苯胺 、 杀虫剂 、 染料等【 r 。但是 , 由于漆酶本身具 有不可重复使用 、 容易变性失活等特性 , 使漆酶 的应用受到 限制。酶的固定化技术是实现酶重 复连续使用的有效手段 。 与游离酶相 比, 固定化 漆酶具有下列优点: 易从反应体 系中分离 出来, 可以重复使用: 固定化 技术, 以提高酶 的 通过 可 化学稳定性: 能够严格控 制酶反应过 程; 从产 易 物 中分离 出来 , 简化 了提纯工艺 ; 酶的使用效 率 提高, 成本降低。 通过固定化技 术能实现漆酶的 重复使用性和提高漆酶 的稳 定性 ,使漆酶具 有 更为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受到人们 的广 泛
关注 。
1漆酶的结构特征及催化原理 11漆酶的结构特征 . 漆酶一般含有 4 个铜离子 , 一种简单 的 是 多铜过氧化酶, 铜原子位 于漆酶 的活性 中心 , 决 定 了漆酶的催化性质 。根据实验探索 和理论研 究, 四个铜 离子分为 3类 : 型 c “, 将 I u Ⅱ型 c u 和Ⅲ型 c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测试,I c u 型 u 呈 蓝 色 , 6 4 m 处 有 特 征 吸 收 带 ;I c 2为 在 1n I型 ut 非蓝 色, 有特征 吸收峰 ; 没 m型 c 是偶 合 离 u 子对 ,在 3 0 m处有宽的吸收峰,这是 由于 电 3n 子在 O H和两个 c ( 之 间的传递引起 的。 u Ⅱ) 1 漆 酶 的催 化 原 理 . 2 综 合 目前 已报 道 的文 献 ,漆 酶 的 催 化 原 理 主要 表 现 在底 物 自 由基 的生 成 和 4个 铜 离 子 的 协 同作用。当漆酶与反应底物接触时,I C “ 型 u 从反应底物中吸收 电子,底物被氧化成 自由基, 得到 的电子在铜离子之间传递,并最 终传递 给 分 子 氧 , 子 氧 还 原 成 水 ,铜 离 子 在 氧 化 反 应 将分 中起到协同传递 电子 的作用 。 2 漆 酶 的 固定 化 研 究 21 固定 化 漆 酶 的 方 法 . 随 着 固 定 化 技 术 的 探 索 和 发 展 , 定 化 酶 固 的方法越来越多,归纳起来大致可 以分为三种 方 法 : 面 担 载法 、 联 法 和 包 埋 法 。 表 交 211 表 面担 载法 。 是 通 过 物 理 或 化 学 过 .. 程 , 酶 担 载 到非 水 溶 性 载 体 上 的方 法 。 据 结 将 根 合 形 式 不 同 , 载 法 又可 分 为 共 价 结 合 法 、 子 担 离 结 合 法 及 物 理 吸 附 法 等 三 种 。An raSl de ai s等 利用 S A 1 B ~ 5分子筛, 通过吸附法将漆酶 围载 到 分 子筛上, 载量高, 酶活 回收率 高 , 较易脱 饵 落 目前文献报道的用 于吸附酶 的载体很多, 例 如介孔分子筛, L 多孑 的金材 料(P ) 姜 德生等 N G, 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 ,通过共价结合法制 备了固定化漆 酶, 与游离漆酶_ 比, 丰 H 热晓定性 明 显提高 , 并具 有良好 的操作稳定性 。 ] 21 交 联 法 。 采用 双功 能 同或 多功 能 团 2 是 试 剂 进 行 酶分 子 与 载 体 之 间 的 交 联 ,得 到 定
科I 【 I 技 论 坛
科 雀蠢
徐 露露
漆酶 的固定化及 其应用前 景
魏冬雪 王 红 霞
( 尔滨 师 范 大 学 ,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2 ) 5 05
摘 要: 漆酶作为一种绿 色, 环保 的生物催化 剂已被 广泛应 用, 通过 固定化技 术将使漆酶具有更 为广 阔的-A 应 用前景 , 绍 了 酶的性质及  ̄, k 介 漆

2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