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移动硬盘的注意事项

选购移动硬盘的注意事项
选购移动硬盘的注意事项

选购移动硬盘的注意事项

一、容量

移动硬盘容量的大小是很多人选购时的首要选择,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硬盘容量有320GB、500GB、1TB、2TB等等。

移动硬盘容量

容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存储需求,选择移动硬盘的容量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产品的性价比来决定。

二、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是移动硬盘所采用的与电脑系统相连接的接口种类。目前常见的接口有USB2.0与USB3.0。接口技术越成熟,读取数据时间越短,说明移动硬盘性能更佳,就目前而言,USB3.0接口绝对是首选,很多商家也把USB3.0作为一个重要的噱头,我们在购买时一定要学会区分USB2.0与3.0的差异!

1、看外观,如果移动硬盘接口是USB3.0,在外观包装盒上会有标明,且一般会配有USB3.0图标。

2、看接口,查看数据线接口是否为蓝色,如果是蓝色则为USB3.0接口。

3、看针脚,一般情况下USB2.0是一排4个针脚,USB3.0是前排5个针脚,后排4个针脚。

4、看速度,一般USB2.0的实际传输的速度为30 MB -40MB/s,而USB3.0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0MB-140MB/s,需要注意前提是你的电脑主板支持USB3.0。

三、数据传输率

移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分为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外部传输率指的是计算机通过接口从硬盘的缓存中读取数据的速度;而内部传输率指的是硬盘的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速度。

由于移动硬盘一般是外接的,所以其接口的速度就限制着移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意味着大家挑选移动硬盘时,更主要看的是移动硬盘的接口的数据传输率,即外部传输率。而外部传输率的快慢则取决于该产品的接口类型。

四、尺寸

目前常见的移动硬盘尺寸有3.5寸、2.5寸、1.8寸三种。其中3.5英寸移动硬盘尺寸和重量都最大,对于防震方面并没有特殊的设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安全性,且携带也不大方便,不过在价格和容量方面还具备一定的优势。

2.5英寸移动硬盘则更灵巧方便,体积重量都较小,在防震方面有专门的设计,抗震性能也不错,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与同等容量的

3.5英寸移动硬盘比较价位相对较高。

1.8英寸移动硬盘,抗震方面没什么问题,尺寸、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但因技术工艺要求较高而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尚未普及,更适合特殊需要的用户。

除了体积外硬盘的转速也不同。1.8和2.5一般只有5400转,3.5的大部分是7200。也有10000以上的,转速越高读取写入速度越快。

五、缓存

缓存(Cache memory)是指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它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因此,在硬盘其他参数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选购缓存大的移动硬盘。

六、转速

转速指的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以每分钟多少转表示,单位为RPM。RPM 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现在移动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一般选择7200转速度更有保障。

七、单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

硬盘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盘片组成的,单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两面在内的每个盘片的总容量。单碟容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单碟容量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厂商研发技术的提高,所带来的不仅是硬盘容量得以增加,还有硬盘性能的相应提升。

相同转速的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就越快,此外,单碟容量的提高使线性密度(每英寸磁道上的位数)也得以提高,有利于硬盘寻道时间的缩短。

八、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是从得到命令到找到数据的时间。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是影响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重要参数。平均寻道时间以毫秒(ms)为单位,一般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在7.5~14ms。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其平均寻道时间也不一样,但这个时间越低,则产品越好,现今主流的硬盘产品平均寻道时间都在在9ms左右。

平均寻道时间实际上是由转速、单碟容量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个参数。一般来说,硬盘的转速越高,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单碟容量越大,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

度。因此在选购硬盘产品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平均寻道时间短的产品。

九、品牌

品牌方面,这个其实只能从大体上来说,因为每个品牌的消费

者都会出现对产品不满意、差评的情况。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希捷和西部数据两个,当然三星也有不少人在用,东芝貌似也有不少支持者。

建议朋友们在看中一款移动硬盘后,多看看下边购买者的评价,做一个简单的参考,建议大家多看几家或者几个网购平台的用户评价,一些店家好评可能存在刷单,多看几家店或不同平台的评价,这种概率则显得更为准确。

内容仅供参考

移动硬盘的使用的七大禁忌

移动硬盘的使用的七大禁忌 导读:移动硬盘凭借大容量、高速度和易携带等诸多优势,已成为人们数据资料互换的重要设备,为此,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机率也是大的多。很多用户在使用移动硬盘在存储和读取数据时均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了各种损失。这里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些移动硬盘使用的禁忌,希望能够让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减少问题的发生. 1、硬盘在工作时不能突然关机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我们中途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因此最好不要突然关机,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2、防止灰尘进入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因为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被吸引的灰尘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板等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而烧坏元件。 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潮湿度和含尘量。切记: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硬盘内,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 3、要防止温度过高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件上,造成短路。 湿度过高时,电子元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这些静电会烧坏CMOS 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注意使空气保持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自身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4、要定期对硬盘进行杀毒 现在的病毒攻击的范围是越来越广泛了,而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都是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首选目标。每年的4月26日令每一个电脑使用者都心有余悸,笔者单位上的几只硬盘曾经就惨遭CIH的攻击。所以,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我们应该注意利用最新的杀毒软件对病毒进行查杀,同时要注意对重要的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 5、用手拿硬盘时要小心 在日常的电脑维护工作中,用手拿硬盘是再频繁不过的事了。也许这最常见的事情,最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用手拿硬盘还是有学问的,稍有不慎也会使硬盘“报废”的。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

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

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事业如是,使用电脑亦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电脑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疏忽大意和不正确的操作引起的,为了尽量避免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以保证我们能够正常的工作。 不恰当的人为操作会导致系统文件的损坏、应用软件无法正常运行、重要工作文件的丢失、磁盘等硬件的损坏等等问题。 好的操作习惯不仅有利于数据安全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尽量弥补因误操作而导致的结果,以便进一步挽救。 1. 以正确的方法开关机,不要小看这个微小的使用习惯,据我接触的问题当中,至少占三成甚至更多! 2. 工作文件(日常工作文件和邮箱)不储存在系统盘(通常为C盘),比如,桌面和我的文档等,这样当系统不可挽救时可以顺利拯救文件。 3. 重要文件最好多种备份,国家大型数据库都有异地容灾系统备份,缩小到我们单台微机也应如此,

比如现在常见的移动存储(U盘、移动硬盘)备份、网络备份(网盘,常见的如百度网盘、微云、360网盘等),文件服务器等,当然为防泄密起见,外部备份尽可将数据加上复杂密码。 4. 不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容易导致与系统、硬件兼容性不好而出现各种问题。 5. 不明移动存储不乱用,防止病毒侵袭,非用前先用杀软扫描。 6. 尽量不要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关闭暂时不用的程序,保证系统快速稳定工作。 7. 不乱访问不明网站,现在挂马网站太多。 8. 将文件规范存放。建立专门的文件夹分门别类的存放你的文件,比如:工作文件、软件、程序、图片、音乐、文章等等。方便查找,提高效率。 9. 用软件自带的卸载功能卸载软件,而不是直接将文件夹删除,删除不彻底,导致系统垃圾文件臃肿。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几点注意事项 10. 防止震动,包括跌落,冲击,拍打和放置在较大震动的表面上使用,系统在运行时外界的震动会使硬盘受到伤害甚至损坏。所谓硬件有价数据无价,硬盘的损坏同时宣告数据的终结。

怎样对移动硬盘分区(图文详解)

百度经验 怎样对移动硬盘分区 硬盘盒装好后,插在电脑USB接口上,电脑正常识别到移动硬盘后,但因为全新硬盘没有分区,在“我的电脑”里是看不到盘符的。下面以40G移动硬盘分区讲一下硬盘如何分区。 步骤/方法 操作系统最好是WindowsXP,Win2000也可以(基本与XP一样),98、ME是没有这种分区方法的 我这里是XP为例: 1.在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点右键,选“管理”。 2.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中选择“磁盘管理”。

3.全新磁盘会跳出个“初始化磁盘”的窗口,在磁盘1前的小框上打勾确认完成就行了。 4.这时我们能看到一个37.25G的“磁盘1”(未指派),即还没分区的硬盘(这里以日立40G 硬盘为例的)。 5.这里先介绍一下磁盘分区的概念,磁盘分区包括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6.在未指派的磁盘示意图上点右键,选择“新建磁盘分区”。

7.跳出磁盘分区向导,下一步即可。 8.看第五步的图,我们第一步应分“主磁盘分区”。下一步。

9.主磁盘分区多大(也就是移动硬盘第一个分区多大),这个是可以任意指定的,如果你只准备把40G硬盘分一个区,那就把全部容量指定为主磁盘分区即可。我们这里准备平分二个区,第一个区就分总容量一半19000左右了。下一步 10.这步不需改动直接下一步就行了(碰到过有人在这选择第二项不指派驱动器号,结果区是分好了,就是在我的电脑里看不到盘符,还差点以为移动硬盘有问题)

11.格式化这步,你可以选择FAT32或NTFS格式分区,但如果选择了NTFS,WIN98和WINME 的电脑是不支持的,你就看不到移动硬盘;如果你的一个区容量大于32G,你就只能选NTFS 格式化。为尽快完成分区,建议选择“执行快速格式化”,不然要等较长时间。下一步 12.确定完成。

选购内存

如何选购内存 有关内存的常见技术指标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有关内存的人们普遍关心的各种技术指标,一般包括引脚数、容量、速度、奇偶校验等。内存条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容量级别,其中64MB内存已成为当前的主流配置。内存条芯片的存取时间是内存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其单位以纳秒(ns)表示。内存条有无奇偶校验位是人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奇偶校验对于保证数据的正确读写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数据量非常大的计算中。标准型的内存条有的有校验位,有的没有;非标准的内存条均有奇偶校验位。 对于SDRAM,我们必须通过至少3个参数来评估其性能的好坏。 (1)系统时钟循环周期---他表示了SDRAM能运行的最大频率。譬如:一块系统时钟频率为10ns的SDRAM的芯片,他可以运行在100MHz的频率下。绝大多数的SDRAM芯片能达到这个要求。显然,这个数字越小,SDRAM芯片所能运行的频率就越高。对于现代(Hyundai)PC-100 SDRAM,它的芯片上所刻的-10代表了其运行的时钟周期为10ns,他可以跑100MHz的外频。根据现代的产品数据表我们可以知道这种芯片的存取数据的时间(以下会讲到该指标)为6ns。 (2)存取时间---类似于EDO/FPM DRAM,他代表了读取数据所延迟的时间。绝大多数SDRAM芯片的存取时间为6,7,8或10ns。可是千万不要和系统时钟频率所混淆。许多人都把存取时间当作这块SDRAM 芯片所能跑的外频。对于高士达(Goldstar)PC-100 SDRAM,它的芯片上所刻的-7代表了其存取时间为7ns。然而他的系统时钟频率仍然为10ns,外频为100MHz。 (3)CAS(纵向地址脉冲)反应时间---CAS的延迟时间。某些SDRAM能够运行在CAS Latency(CL)2或3模式。也就是说他们读取数据所延迟的时间既可以是二个时钟周期也可以是三个时钟周期。我们可以把这个性能写入SDRAM的EEPROM中,这样PC的BIOS会检查此项内容,并且以CL=2模式这一较快的速度运行。 然而,以上三个性能指标是互相制约的。换句话说,当你有较快的存取时间,你就必须牺牲CAS latency的性能。因此,评估和比较SDRAM的性能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指标不能仅从芯片上所刻的-6,-7,-8或-10来评价。也就是一旦芯片厂商称其产品为PC-100。其芯片符合PC-100的标准。那幺-6,-7,-10就只是一个符号。并不说明-6比-7快。因此,三星(SAMSUNG)为了防止人们的误解,不再用这个数据代表存取时间,而用字母表示存取时间。 下面是一个评估SDRAM性能的简单例子。 对于100MHz的系统来说,一个系统时钟周期为10ns。 粗略的计算一下:读区数据的总延迟时间=CAS Latency 延迟+ 存取时间。 例如:Hyundai PC-100 SDRAM,存取时间为8ns,CL2模式。因此,总的延迟时间为=2 x 周期+ 存取时间=2 x 10 ns + 8 ns = 28 ns 如果SDRAM运行在CL3模式下,存取时间为6ns。这样,总的时间延迟为=3 x 10 ns + 6 ns = 36 ns 显然,当SDRAM运行在CL2模式下,其速度完全快于CL3模式。 内存的选购 市场上常见的SDRAM品牌有现代、三星、LG、NEC、东芝、西门子、TI(德州仪器)等等。购买时应注意观察芯片表面印字是否清晰,标称速度为多少以及产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品牌仅仅是指内存芯片,而不是整个内存条,将内存芯片封装在电路板上制成内存条的工作是由其它厂商完成的。例如著名的美国金仕顿内存只是封装其它厂商的优质内存芯片制成的,它本身并不生产内存芯片。所以,即使采用同一品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封装厂商不一,质量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这可以从电路板的工艺上看出。好的电路板,外观看上去颜色均匀、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无毛边,采用六层板结构且手感较重。主流的LGS内存已经被HY内存取代,虽然牌子换了,但是东西还是一样的,常见的型号是GM72V66841ET7J,是8×8 的颗粒。记得一年前买的内存颗粒型号是GM72V66841CT7J,和现在的内存一样。目前市场上的PC-133条子的CAS参数基本上都是3,想买真正CAS参数为2的PC133内存条还要等一段时间。KINGMAX内存和樵风)的金条也是不错的选择,是那种内存都采用专利的封装技术,所以不会碰到假货。

台式电脑加装硬盘的注意事项

台式电脑加装硬盘的注意事项 台式电脑加装硬盘的注意事项 当你的硬盘空间不够用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加装硬盘来扩展容量,台式机加装硬盘可以是内置硬盘,也可以外置硬盘(移动硬盘)。以 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台式电脑加装硬盘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内置就是往主板上插一个,这个便宜,不过要有电脑组装基础知识,知道自己的主板有没有串口(新买的都有),还有买的硬盘是并 口的还是串口的,买的时候一般给你线,看好了线头插就行了,只 要不是太老的主板,一般是不会插错的,还有一个四个口的是电源口,把你主机里找一个电源接口插上就行了。外置的移动硬盘相对 贵一点,贵不了多少,但使用方便,USB接口往上一插就能用(前题 是能开机的电脑)。 安装双硬盘需注意以下事项: 1、在新增或升级硬盘时,尽量优先选择品牌相同的硬盘。因为 不同品牌硬盘在同一条硬盘线上使用可能会出现兼容问题。如果电 脑启动时检测不到或只检测出一块硬盘的情况时,在确认两块硬盘 跳线设置都没有错误前提下可先断开原使用的硬盘再重新开机,如 果这时电脑能检测出新加硬盘,那么就是两块硬盘兼容有问题。解 决方法是将新硬盘放在第二硬盘线上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同一硬盘线,那么就将两块硬盘的主、从关系对换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盘与光驱等设备一起接在第二硬盘线上时,要注意光驱等设备的主、从盘设置不与新加硬盘相冲突,否则也会 出现主板检测不到新增硬盘或者找不到原光驱问题。 2、要注意盘符交错的问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 列顺序有些古怪: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

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它分区依次 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它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 盘符依次排列。这就有可能导致安装双硬盘后,系统或某些软件的 不正常。 要使加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 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 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不存在盘符交错 的问题。此外,某些计算机硬盘厂商,为解决硬盘盘符交错问题提 供了一些辅助软件。 3、安装双硬盘后要注意散热,两个硬盘间空隙不能太小,且尽 量不要超频。

内存选购知识

内存的重要性: 随着内存价格的暴跌,升级内存已经成为近期比较流行的升级热潮。不过,收到春节及雪灾的影响,近期三大件的价格还是所有攀升。但是这依然不影响那些想要升级内存的消费者。其实,以目前的操作系统和以及CPU的性能来看,2GB容量的内存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任何需要,无需在追求更高容量的内存,而且目前Windows XP操作系统根本无法支持3.2GB以上容量内存,也就是说即使升级更多容量的内存也一样是浪费资源,同时在一般应用的过程中2GB和4GB内存容量基本上是毫无差距的。 内存就相当于“仓库” 从功能上理解,我们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与CPU之间的桥梁,内存也就相当于“仓库”。显然,内存的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速度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道的“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 当CPU需要内存中的数据时,它会发出一个由内存控制器所执行的要求,内存控制器接著将要求发送至内存,并在接收数据时向CPU报告整个周期(从CPU到内存控制器,内存再回到CPU)所需的时间会。毫无疑问,缩短整个周期是提高内存速度的关键,而这一周期就是由内存的频率、存取时间、位宽来决定。更快速的内存技术对整体性能表现有重大的贡献,但是提高内存速度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数据在CPU以及内存间传送所花的时间通常比处理器执行功能所花的时间更长,为此缓冲区被广泛应用。其实,所谓的缓冲器就是CPU中的一级缓存与二级缓存,它们是内存这座“大桥梁”与CPU之间的“小桥梁”。 什么是内存颗粒? 内存颗粒是内存条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存颗粒将直接关系到内存容量的大小和内存体制的好坏。因此,一个好的内存必须有良好的内存颗粒作保证。同时不同厂商生产的内存颗粒体制、性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常见的内存颗粒厂商有镁光、英飞凌、三星、现代、南亚、茂矽等。

电脑日常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电脑使用维护小常识 为了在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让您的爱机能够更好地为您服务, 请留意做到如下几点: ●新组装/修理好的电脑,请不要急于不常用的各类应用软件,以便出现问题时检测故障出处,建议:电脑稳定运行壹周左右之后,再随意安装其它软件。 ●正确配置优质的电源接线板,避免在此电源接线板上同时接入其它大功率的电器减,尽量做到电脑“专用”,这样可减弱因电流电压不稳定时对主要部件造成的伤害,从而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 ●电脑摆放要正确: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炉、空调等大功率设备,显示器一米内杜绝磁性物体(如:磁铁),环境越好,电脑运行越稳定。冬季室内温度不宜过低,否则易因机箱过冷造成无法开机的现象。 ●防止灰尘危害:灰尘长期积累会产生静电,损坏电脑和影响内部散热,易导致死机和运行速度慢不稳定。 ●如遇强雷雨天气时,最稳妥的方式是:拔下电源接线板的总插头,以避免雷击或引发火灾。 ●注意防潮:比较潮湿的地区,如长时间不用,会导致电脑受潮,引起电性能故障最好每月至少开机两次,并且正常运行十分钟以上。 ● ●应用类 ●请勿随便阅读陌生人的邮件,勿打开或下载附件,建议直接删除。浏览他人使用过的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前请先对之进行全面查毒杀毒。 ●请尽量做到正常关机。系统关闭之后请至少等待30秒以后再重新开机。在短时间内频繁重启电脑(包括开关机和复位操作),特别是在没有正确退出系统之前或文件读取过程之中,如进行这种操作,易引发硬盘存储的数据文件丢失,并缩短硬盘的使用寿命。 ●强烈建议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且下载《360安全卫士》进行系统漏洞修补!!!请养成经常杀毒、定时升级、定时补漏洞的习惯,避免“流氓软件”(它们会导致系统速度异常缓慢甚至崩溃),以保障电脑长治久安。正版的杀毒软件只能安装一个。两个或以上的杀毒软件极易引起软件冲突,至系统瘫痪。 ●如果您使用的是非正版的操作系统:请关闭自动更新选项。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须正确安装驱动程序方能正常使用电脑。请勿删动您不知用途的文件,不要随便使用有修改或破坏作用的工具或命令。 ●小心黑客和病毒:建议使用正版的杀毒软件,在线升级病毒库,查杀最新的病毒,系统速度才更加快,更加稳定。 ●尽量不要在系统的启动过程中突然断电或进行“重启”的操作!极易导致硬盘软件操作系统被破坏(引发电脑不能正确启动)。 ●注意静电防护:冬天干燥,更容易产生高压静电放电,会对电脑芯片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挺拔电脑连接线前,可先洗洗手,或触摸房中暖气管等,以导去身上的静电。

移动硬盘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一、常见故障分析、 1、WD移动硬盘在WIN系统可以使用,但是连接MAC电脑却无法识别。 因为电脑Mac OS X 系统下默认使用HFS+格式的磁盘,WIN系统默认是FA T32或者NTFS格式,两者互不兼容,所以原则上只有在一个系统中使用。如果要两个系统兼容使用,可以用软件在WIN系统里把硬盘分区格式成FA T32格式,或者在MAC系统里用自带软件格式化成FA T32,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超过4G以上的资料,无法拷贝,因为FA T32不支持。 2、Wd passport或者Mybook系列硬盘初次连接电脑,提示发现新硬件并且要求安装驱动,但是点击下一步却无法正确安装? 初次使用,系统识别到的硬盘的加密芯片,在没安装Smartware之前,驱动是无法正确安装的,但是不影响移动硬盘的使用。客户只需初次使用默认一下步操作就可以了。等客户安装了samrtware以后,再次插入电脑,系统就会识别到驱动了。 3、移动硬盘插入电脑,有发现新硬件,但是在“我的电脑”里看不到硬盘盘符? 首先先确认在“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里是否有发现硬盘,如果有识别到,有可能就是移动硬盘被加密了;如果在“磁盘管理”都没有发现硬盘,那请重新拔插一下USB数据线,并且换一个电脑的USB接口试一下,再发现不了,可能出硬盘本身问题。 4、从电脑里无法把资料复制到移动硬盘里,或者拷贝速度极其缓慢? 一般移动硬盘的拷贝速度,举例来说2.5寸的USB2.0移动硬盘在电脑里传输速度在20M左右。如果在电脑拷贝资料倒移动硬盘的过程中,出现无法复制或在速度极其慢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分析无法复制或者拷贝很慢的这个文件的实际容量大小。如果文件大小在4G以内,这时候可以用其他的存储设备来替换试一下,比如用优盘或者其他品牌的优盘,看是否还出现无法负责或者拷贝速度非常慢。一切正常的话,不排除硬盘本身质量问题。如果也是同样情况,那就是文件本身问题,直接删除,不要在纠结这个问题上了。其次,如果文件大小在4G以上,并且确定同一个硬盘拷贝4G容量以内的资料正常,那问题就出在硬盘的“分配单元大小”或者是分区文件系统格式上。在WIN系统上,文件系统格式有2种,FA T32跟NTFS 格式。如果用户分区是用FA T32,那超过4G是百分百拷贝不进去的,这个是格式不支持。如果分区是用NTFS格式,问题一般出在分配单元大小上。顾客可以把分区先右键格式化,然后可以在分配单元大小选项里选择默认,然后快速格式化,完毕以后测试一下是否超过4G可以正常拷贝,如果还是不行,那重新再格式化一次,在分配单元大小选项里选择4096字节,再快速格式化,一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5、硬盘无法分区,无法拷贝资料,在磁盘管理里硬盘属性变成RA W格式? RA W是一种文件镜像格式,一般不用于WIN系统中,当文件系统出错时,往往WIN系统会误认为是RA W(非FA T格式),即文件表错乱造成的。也可能是病毒照成的。

内存基本知识详解

内存这样小小的一个硬件,却是PC系统中最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之一。而对于入门用户来说,可能从内存的类型、工作频率、接口类型这些简单的参数的印象都可能很模糊的,而对更深入的各项内存时序小参数就更摸不着头脑了。而对于进阶玩家来说,内存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参数设置则足以影响到整套系统的超频效果和最终性能表现。如果不想当菜鸟的话,虽然不一定要把各种参数规格一一背熟,但起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等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查起来也不会毫无概念。 内存种类 目前,桌面平台所采用的内存主要为DDR 1、DDR 2和DDR 3三种,其中DDR1内存已经基本上被淘汰,而DDR2和DDR3是目前的主流。 DDR1内存 第一代DDR内存 DDR SDRAM 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DDR2内存

第二代DDR内存 DDR2 是DDR SDRAM 内存的第二代产品。它在DDR 内存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其传输速度更快(可达800MHZ ),耗电量更低,散热性能更优良。 DDR3内存 第三代DDR内存

DDR3相比起DDR2有更低的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落到1.5V,性能更好更为省电;DDR2的4bit预读升级为8bit预读。DDR3目前最高能够1600Mhz的速度,由于目前最为快速的DDR2内存速度已经提升到800Mhz/1066Mhz的速度,因而首批DDR3内存模组将会从1333Mhz的起跳。 三种类型DDR内存之间,从内存控制器到内存插槽都互不兼容。即使是一些在同时支持两种类型内存的Combo主板上,两种规格的内存也不能同时工作,只能使用其中一种内存。 内存SPD芯片 内存SPD芯片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 SPD是一颗8针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容量为256字节,里面主要保存了该内存的相关资料,如容量、芯片厂商、内存模组厂商、工作速度等。SPD的内容一般由内存模组制造商写入。支持SPD的主板在启动时自动检测SPD中的资料,并以此设定内存的工作参数。 启动计算机后,主板BIOS就会读取SPD中的信息,主板北桥芯片组就会根据这些参数信息来自动配置相应的内存工作时序与控制寄存器,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内存条的性能。上述情况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在BIOS设置界面中,将内存设置选项设为“By SPD”。当主板从内存条中不能检测到SPD信息时,它就只能提供一个较为保守的配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SPD芯片是识别内存品牌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SPD内的参数值设置得不合理,不但不能起到优化内存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死机。因此,很多普通内存或兼容内存厂商为了避免兼容性问题,一般都将SPD中的内存工作参数设置得较为保守,从而限制了内存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厂商通过专门的读

eSATA接口移动硬盘的使用注意事项

eSATA接口移动硬盘的使用注意事项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316632.html,/pc/13/pc30659.htm 添加记录:类别:电脑DIY发布日期:2007.01.21 eSATA接口简介 大约在两年前,SATA接口以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将旧式的IDE接口取代,成为连接电脑硬盘的主流界面标准。目前绝大多数的主板均内置两个或以上的SATA接口,使SATA硬盘得以大幅普及。不过,电脑主机内部的数据传输速度虽然显著提高,可外部接口仍以USB2.0及IEEE1394为主。虽然这两种接口足以应付一般的数据传输需要,如连接数码相机传送数码相片、连接数码摄像机复制视频片段、与闪存盘交换文件资料,或者利用蓝芽适配器无线传输资料,但整体来看它们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要,甚至成为数据交换时的主要障碍。 以目前的数字内容播放、剪辑为例,光靠USB2.0或IEEE1394接口的速度显得很吃力。尤其是用户编辑制作高清DV视频片段时,在画面中增加特效后往往需要同步播放观看效果如何,即使利用速度稍快的IEEE1394接口移动硬盘,也有延迟停顿的现象出现。而eSATA接口正好为需要外部高速传输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内部条件,eSATA的技术标准比USB2.0和IEEE1394更为先进。 从技术特点上看,eSATA是SATA的外接式界面,它配备更耐用的接线和连接插头。eSATA接口可以达到如同SATA接口般的数据传输速度,例如SATA1.5Gb/s或 SATA3Gb/s,数据传输速度分别相当于150MB/s及300MB/s。其中,eSATA3Gb/s的速度同样向下兼容于1.5Gb/s,与目前内置式SATA接口硬盘一样。由于SATA接口硬盘内部的数据持续传输率已达75MB/s,因此USB接口和IEEE1394接口的速度(60MB/s、50MB/s)成为外置式移动硬盘的瓶颈,eSATA的出现恰好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的完美解决方案。另外,eSATA界面标准还有更多的优点,如原生命令序列(NativeCommandQueuing)、热插拔、接口扩展器(PortMultipliers)以及其他SATA功能。 其次,在外部应用环境方面,近期推出的主板和部分台式电脑开始内置eSATA接口。具体产品包括945P、P965、NF550、680i和R580等目前市场中的明星主板,而厂商则包括华硕、华擎、微星、富士康、七彩虹和梅捷等十个以上的品牌。另外,AMD公司刚刚推出的R480X-CrossFire主板上也发现了eSATA的身影。鉴于此,作为SATA的外置版本,eSATA的应用环境开始由之前的匮乏变得初步成熟。用“方兴未艾”来形容目前的eSATA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eSATA接口移动硬盘使用技巧 用户在购买e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后,或许有的人已经发现,接好eSATA移动硬盘的连接线后不能马上被操作系统识别出来,系统会要求你重新启动电脑。而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就没有这个问题。 其实,在使用eSATA移动硬盘之前,用户一定要确定主板打开了AHCI功能。AHCI 为“AdvancedHostControllerInterface”的简写,中文名称是“高级主机控制器界面”。它由Intel公司提出,目的是让硬盘等存储设备的驱动程序启用高级的SerialATA功能,例如原生命令序列(NCQ)和热插拔功能。因此,在没有打开AHCI功能之前,eSATA移动硬盘需经过重新启动电脑这一步骤才能够被操作系统识别。而一旦打开AHCI功能之后,eSATA硬盘就能像USB接口的移动硬盘那样即插即用。 TA硬盘就能像USB接口的移动硬盘那样即插即用。

买内存不看后悔!什么内存最稳定、质量最好、 怎么选购内存条。

买内存不看后悔!什么内存最稳定?质量最好?怎么选购内存条? 此文原发在中关村论坛内存大讨论板块,可能是曝光了内幕,触动了某些内存厂的利益。发后不久就遭到大量水军马甲挖坟帖,把帖子压下去了。在此鄙视下那些垃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昧着良心做事迟早要倒霉的! 首先说下啊,内存的稳定、质量和超频无关。 哥认为品质最好的是原厂内存。生产内存芯片的厂自己做的内存条就是原厂内存了。全球只有几个能生产芯片的厂,屈指可数:三星、现代、镁光、尔必达、南亚(易胜)。其他广告满天飞的都是组装厂内存。原厂内存很少做广告,酒香不怕巷子深!原厂条子都选用通过严格完整检测的芯片生产,换你是老板你也会这样,不可能用次品搞砸自己的招牌吧! 组装厂爱用便宜的ett芯片组装内存条出来卖。ett就是通过有效测试、未完全检测的意思,俗称“白片”,没有资格打上原厂商标。下图就是某厂的ett芯片: 看图就知道了,未经过完整检测,所以原厂不可能打上商标!芯片级测试费时费力,白片省略了一些检测步骤,价格就便宜点了。内存条的关键零件就是芯片,未完全检测的芯片就悬了,其中可能有个别有缺陷的,使用日久蓝屏死机就不奇怪

了。组装厂贪便宜就采购这些白片、在空白处打上自己的商标、组装成条子出来了,有些干脆用马甲散热片一挡了事,商标都不打了(上图就是)。 专业芯片封装检测厂投资巨大,组装厂有价格昂贵的芯片级专业检测设备吗?会怎么“严格检测”这些芯片?是不是直接组装、上机简单测一下就拿出来卖了?能长期稳定使用吗?一大串的问号就出来了,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内存条组装并非高精尖,山寨都可以生产。 所以,买内存看原厂芯片就放心、简单多了:三星、现代、镁光、尔必达、南亚(易胜)。其他的商标都是组装厂使用ett白片打上自己的商标。别看广告,巨额广告费最终是要转嫁到买家头上的!首选使用原厂芯片的条子。下面这些才是原厂通过完整严格检测的芯片,才有资格打上原厂商标,原厂质量保证: 三星: 现代:

内存混插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内存混插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所谓内存混插,就是将不同规范(主要是PC100和PC133两种)的内存,或不同容量的内存,或不同品牌的内存在一台电脑中混合使用。内存混插虽然可以节省内存投资,但系统出问题的可能性却增大了。相对来说,不同容量、不同品牌的内存混插问题较少,因此,我们着重谈论不同规范的内存混插问题。 一、内存混插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保证内存混插的成功性和系统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将低规范、低标准的内存插入第一根内存插槽(即DIMM1)中,即采用就低原则。 二、内存混插的注意事项 1、不可将不同类型的内存混插。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内存的工作电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个值远远高于内存本身的承受能力,而且不同类型的内存电气接口也大不相同,所以不可将不同类型的内存进行混插。即使主板上提供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内存插槽,除非主板拥有特殊设置项,如果将不同类型的内存混插,由于电压等多种因素,可能会缩短内存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内存的烧毁。 2、不可将同类型、但不同电压的内存进行混插。即使同一种型号的内存,其电压也有不同。如SDRAM就有3.5V、3.3V之分。如果将这两种不同电压的内存混插,不仅会造成电脑不稳定现象的出现,而且会加速低电压内存的老化甚至是烧毁。 3、注意芯片组支持的Bank数目的限制。任何主板芯片组都对DIMM内存插槽(或其他形式的内存插槽)所支持的Bank数进行了限制。这也就是我们同时使用多根双面内存,且将所有内存插槽插满(而内存总容量并没有达到芯片组所支持的内存上限)时,计算机无法识别内存总容量,甚至是无法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在进行内存混插时,如果出现内存插槽插满的情况,其中一根至少应该是单面内存条。 三、内存混插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无法正常开机,甚至出现黑屏。这类现象主要有三个解决办法:第一,更换内存的位置,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第二,在基本能开机的前提下,进入BIOS设置,将内存的相应项(包括CAS等)设置成为低规范内存的相应值;第三,使用其中的一根内存(如果是PC100和PC133的内存混合使用,最好使用PC100的内存),将计算机启动,进入BIOS设置,强行将内存的相应项设置成为低规范内存的相应值,确定无误后,方可关机插入第二根内存。 2、电脑运行不稳定。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内存兼容性造成的,解决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更换内存的位置;第二,升级更新更好的操作系统,一般来说,新的操作系统拥有更好的管理机制,能更好地使用和调配不同型号的硬件;第三,

网购移动硬盘的注意事项

网购移动硬盘的注意事项 网购移动硬盘的注意事项 一、容量 移动硬盘容量的大小是很多人选购时的首要选择,通常以GB或 TB为单位,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硬盘容量有320GB、500GB、1TB、2TB等等。 移动硬盘容量 容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存储需求,选择移动硬盘的容量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产品的性价比来决定。 二、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是移动硬盘所采用的与电脑系统相连接的接口种类。目前常见的接口有USB2.0与USB3.0。接口技术越成熟,读取数据时 间越短,说明移动硬盘性能更佳,就目前而言,USB3.0接口绝对是 首选,很多商家也把USB3.0作为一个重要的噱头,我们在购买时一 定要学会区分USB2.0与3.0的差异! 1、看外观,如果移动硬盘接口是USB3.0,在外观包装盒上会有 标明,且一般会配有USB3.0图标。 2、看接口,查看数据线接口是否为蓝色,如果是蓝色则为 USB3.0接口。 3、看针脚,一般情况下USB2.0是一排4个针脚,USB3.0是前 排5个针脚,后排4个针脚。 4、看速度,一般USB2.0的实际传输的速度为30MB-40MB/s,而USB3.0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0MB-140MB/s,需要注意前提是你的电脑 主板支持USB3.0。 三、数据传输率

移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分为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外部传输率指的是计算机通过接口从硬盘的缓存中读取数据的速度;而内部传 输率指的是硬盘的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速度。 由于移动硬盘一般是外接的,所以其接口的速度就限制着移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意味着大家挑选移动硬盘时,更主要看的是 移动硬盘的接口的数据传输率,即外部传输率。而外部传输率的快 慢则取决于该产品的接口类型。 四、尺寸 除了体积外硬盘的转速也不同。1.8和2.5一般只有5400转, 3.5的大部分是7200。也有10000以上的,转速越高读取写入速度 越快。 五、缓存 缓存(Cachememory)是指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它具有 极快的存取速度,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当硬 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有 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六、转速 现在移动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一般选择7200 转速度更有保障。 七、单碟容量(storageperdisk) 硬盘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盘片组成的,单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两面在内的每个盘片的总容量。单碟容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 次高低。单碟容量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厂商研发技术的提高,所带来 的不仅是硬盘容量得以增加,还有硬盘性能的相应提升。 相同转速的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就越快,此外,单碟容量的提高使线性密度(每英寸磁道上的位数)也得以提高,有 利于硬盘寻道时间的缩短。

【推荐】安装内存条的注意事项word版本 (1页)

【推荐】安装内存条的注意事项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安装内存条的注意事项 很多朋友购买内存条在加内存的时候,因为不懂导致买开的内存条安装在 电脑上而不能使用的现象。那么安装内存条的注意事项有什么呢?下面就让 jy135小编来告诉大家吧,欢迎阅读。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自己去安装内存条的,但是由于自己电脑的内存不足 等现象,工作需要的话,如果直接更换电脑的话就觉得很浪费,所有只需要在 增加一条内存条或者购买一条足够大的内存条替换原先的内存条即可。那么安 装内存条的话,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我们电脑主机的主板上一般都会提供内 存条的插槽。但是在插内存条的时候注意不要插反,因为插反的话会磨损到内 存条的纹理,导致内存条损坏的情况。 但是如果需要加内存条的话那就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首先你要查看你的原先内存条的型号、代数。现在在内存分为|DDR、DDR 2、DDR3的代数。如果你购买的内存代数和原先的内存代数不符合匹配的话,那么安装电脑主板上也是没有用的。当然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软件来检测 你的电脑内存的型号和代数。小编在这推荐使用鲁大师是不不错的选择。 2、考虑到了内存代数之后,其次还必须在购买内存的时候必须和原先电脑内存频率相同。内存频率不同的话,即使电脑已经成功检测到内存,但是也会 出现死机、蓝屏的现象。这样对电脑的兼容性就不是很好了。所以我们在购买 内存条的时候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当然如果你购买内存条之后可以对电脑 主板采取自动降频的方法来提高兼容性,当然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是也是会 出现一些未知的故障。 3、最后的话,就是在购买内存条的时候要注重品牌了。因为有网友跟学无忧小编反应过因为品牌不同而导致安装内存条出现开机不起的情况。但是如果 前面两个条件符合的话,基本上是能正常使用内存了。但是如果是同品牌的内 存条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所以小编建议能购买同品牌的内存条最好了。

机房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测试题目之二(无答案) 1

机房名称:考生姓名:考试日期: 说明:所有选择题为单选。 一、设备进出管理 1,正常情况下任何用户设备的迁入、迁出、迁移操作前必须有客服部门下发的()。2,通过绿色通道实施的初装,客服人员无法下发任何工单,但应提前将客户的()通过邮件发送给机房,以便机房提前做好上架准备。若需提前布线的,还应提供网络拓扑图等。 3,机房工程师在安装托盘、托条时,应使托盘、托条下边缘对准机柜立柱上面标识的( )。要保证托盘、托条前后左右水平,正常情况下只要对准机柜4个立柱上面标识的相同()即可。 4,设备上架要保证设备前后方向正确,设备()应对着机房冷通道。 5,设备标签应该打印两个,设备()各粘贴一个,粘贴应牢固,粘贴位置应便于查看。 6,设备标签内容一般应包含设备()和IP地址,在设备无IP或用户不提供时可以不带IP地址。7,完成设备迁入或迁出操作并在用户离开前应打印(),机房工程师和用户确认无误后签字,双方各留一份。之后机房工程师还应进行工单检验,确保设备迁入/迁出操作信息正确。 8,设备上架后网线和电源线两端都应该粘贴(),完成后及时进行绑扎,绑扎完成后才能让用户开机调试。 9,完成设备迁入或迁出操作后应及时回复(),将设备信息和操作情况保存到Maximo系统中;若是绿色通道走的初装,迁入设备应准确记录到相关表格中。 二、授权操作 10,对于服务器重启、指示灯查看一类的简单授权操作,我们接到maximo服务申请后应在()分钟之内完成并回复。 11,回复Maximo服务申请时,应使用标准模板,它对应()解决方案。 12,所有授权操作,除操作对象设备外,任何可能影响到用户其他在线设备的,必须先向客户/客服说明,得到用户的()后才能操作,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提醒用户检查。 三、故障处理和升级 13,当前我们将机房事件(故障)分为三级,为:()。 14,不论哪级事件,机房工程师确认事件发生后应在()分钟内上报机房经理。

[计算机]选购笔记本注意事项

1、要清楚机子用途 一般的日常办公文档处理、家庭娱乐,简单图片处理PS与CAD现在的所有机型基本上都符合了,但是这两年处软件与硬件升级较快的时期: 软件方面比如2007年的vista、windows 2008, office 2007等系列软件和微软即将推出的windows 7,此类软件对系统的要求特别高,一般的单核处理器运行级差,或者说根本无法运行这类软件系统; 硬件方面:64位运行将逐渐取代32为运算。双核与多核已经普及。 所以在选购时,必须考虑机器对现有主流软件和将要推出的核心软件系统的支持,因为买计算机不只是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是3到5年的生命周期,哪怕几年后买二手或送人都还值一点价值。 其他领域计算的特别要求: (1)、是否有图形、视频、音频处理:有则对显卡,声卡特别要求; (2)、是否要求计算机程序设计或其他需要,需要特别关注兼容、计算处理能力、与内存的要求; (3)、其他行业要求; 2、要当前移动处理器 (1)、双核处理器,就像人一样,双核相当与两个人。性能与效率是全统单核无法比拟的。08年后移动系统的四核已经出来,但价格极贵,当前不推荐购买。 (2)、64位运算虽然不是现在的主要运行平台,但是几年之内必将成为主流。 而已64系统完全兼容32为的软件,价格上与32的处理器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没有区别了。 双核处理器:ctrl+alt+del健,查看任务管理器可以看到有两个CPU记录,;或者在命令行下输入:dxdiag

Dxdiag查看,2140位CPU型号,(2 CPUs)表示有两个CPU 1.6ghz是主频率。 查看是否64位cpu系统没有携带这个功能:可以通过cpu的型号上生产厂家查询,或者通过cpu-z这个软件查看。EM64T表示支持64为,没有这个“EM64T”或是x86则是32为的处理器。

有关移动硬盘使用上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有关移动硬盘使用上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你说用优盘没有问题,用移动硬盘有问题,已排除电源、线缆原因的情况。 在此分析给你看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 一、移动硬盘是笔记本硬盘型的,有给其单独供电的外置电源的:在移动硬盘这块去查找问题。 二、移动硬盘是笔记本硬盘型的,没有给其单独供电的外置电源的:将移动硬盘插在后置USB接口。 三、移动硬盘是台式机硬盘型的,有给其单独供电的外置电源的:硬盘跳线是否跳为Slave。如果没有通常是认到了USB设备而找不到硬盘。 四、移动硬盘是台式机硬盘型的,没有给其单独供电的外置电源的:这种情况现在还不多,因为一般都附带一个外置电源。如没有请添置一个给其单独供电的外置电源。 以上我只是简略说了一下,希望能给你初步有所帮助,现在我详细说下: 1、移动硬盘盒和硬盘连接,首先请将硬盘的跳线方式设置在主盘的位置,跳线方法可以参见硬盘图例。连接方式先连接外接电源,硬盘正常工作转动后连接USB数据线。如在USB2.0接口无法识别,USB1.1接口可以正常使用,可以安装主板自带的USB2.0的驱动程序。 2、USB移动硬盘在连接到电脑之后,系统没有弹出“发现USB设备”的提示。 在BIOS中没有为USB接口分配中断号,从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地识别和管理USB设备。重新启动电脑,进入BIOS设置窗口,在“PNP/PCI CONFIGURATION”中将“Assign IRQ For USB”一项设置为“Enable”,这样系统就可以给USB端口分配可用的中断地址。 3、移动硬盘建议在电脑的后置主板的USB接口连接,移动硬盘在电脑前置USB接口连接,而前置USB接口一般采用延长线连接,把板载的USB接口引到计算机外壳前端,所以增大的电源的消耗,使硬盘无法正常工作,系统无法正常检测出正确名称设备或只检测出移动硬盘盒的设备,自然无法选择安装驱动程序,有可能无法识别。应将USB传输线连接到计算机后面的USB接口上,同时使用PS/2辅助供电电源线,连接在电脑的键盘或鼠标接口上,进行测试。连接PS/2接口需要在关机的状态下连接,电脑启动后连接USB接口。注:因计算机BIOS版本不同,具体设置请参阅计算机所附带的主板说明书。 4、假如你是在nForce的主板上碰到这个问题的话,则可以先安装最新的nForce专用USB2.0驱动和补丁、最新的主板补丁和操作系统补丁,还是不行的话尝试着刷新一下主板的BIOS一般都能解决。 5、在WIN98/ME下用FDISK格式化时不能正确识别移动硬盘的容量,在WIN2000/XP下不能把硬盘格式化为FAT32格式的文件系统。 先到设备管理器中“磁盘驱动器”下找到移动硬盘,将其“属性可删除”选项改为不选中状态,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我们的驱动程序在安装时默认是不选中状态,但如果使用过其它USB 设备则有可能已将这个选项改为选中状态。因为2000,XP操作系统不支持大于30G的FAT32的格式化,所以如果想对其格式化,可以到98系统对其格式化或利用PQ等软件。98系统不支持大容量硬盘的分区,所以您也要到WIN2000或XP下对其进行分区。 6、接入移动硬盘后,计算机没有反应。 如按正常操作连接上USB硬盘后,计算机中不显示该移动硬盘。应检查“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中是否有“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这一项,如果没有该项,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在启动时按住Del键,进入CMOS设置中,在“CHIPSET FEATURES SETUP”或“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将“USB Control”设置为“Enabled”,保存并启动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