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田养鱼技术

合集下载

政和县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及其效益

政和县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及其效益

政和县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及其效益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是指在莲藕养殖池中放养莲鱼,同时利用莲鱼排出的粪便和废饲料作为莲藕养分,形成一个互惠共生的生态圈。

这种养殖技术已在中国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福建省政和县,由于水利条件较好,养殖效益显著。

一、技术原理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是一种典型的良性循环模式。

莲鱼排泄的粪便和废弃的饲料经过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被莲藕吸收利用,促进了莲藕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形成了一个养藕-养鱼的良性循环。

具体的养殖操作是:选用耐寒、耐病、易养殖的莲鱼种类,放在准备好的养殖池中,一定周期后投放莲藕种苗,控制适量的鱼粪和废饲料,同时控制养殖密度和水质。

二、效益分析1.实现资源共享。

莲藕和莲鱼互惠互利,莲鱼的粪便和废饲料被莲藕吸收利用,而莲鱼也得到了莲藕提供的附着面和遮荫,享受到更好的生物环境。

2.提高养殖效益。

与单一养殖模式相比,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益。

一方面,由于莲鱼可以利用莲藕提供的养分,鱼体生长较快,产量较高,另一方面,莲藕生长周期也缩短了,增加了莲藕的产量。

3.环境友好。

由于采用了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废弃饲料、粪便等可以转化为莲藕的养分,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同时也减少了水体污染。

同时,莲鱼共生生态养殖还具有一定的生态美感。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水质控制难度较大。

由于养藕-养鱼模式需要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因此水质的控制非常重要。

为了保持池塘生态环境的稳定,应该采取科学的水质管理措施,控制好池水的营养物质浓度,保证水体的健康状态。

2.鱼病的防治。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水温、饲料类型、饲养密度等会导致莲鱼罹患病害。

因此,在生产中要加强对莲鱼的疾病防治,避免疾病的暴发和蔓延。

3.市场销售渠道不畅。

政和县有很多池塘周边地区采用该技术进行养殖,导致市场销售竞争加剧,价格波动较大,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并加强品质控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莲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七个关键方法与步骤

莲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七个关键方法与步骤

莲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七个关键方法与步骤在藕田套养小龙虾(克氏螯虾)是一种养结合的一种好模式,在莲藕田套养小龙虾应注意点什么呢?下面是莲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七个关键方法与步骤,请收好!1、藕田选择养殖小龙虾的藕田,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工业废水污染,而且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照良好、水深适宜、灌排方便、旱不缺水、涝不淹没。

2、开挖围沟、虾坑选好藕田后,先施足底肥,注意多施有机肥,随后翻耕耙平。

待塘泥变硬时,视藕田大小与形状,开挖“田”字形或“目”字形虾沟,沟宽50-60公分、深30-40公分。

在虾沟交叉处或藕田四周挖几个大一点的虾坑,深80-100公分,挖出的泥土,用来加高夯实池埂。

开挖虾沟、虾坑,目的是在高温、浅灌、追肥、施药时,为龙虾提供躲避、藏身之所。

3、设置防逃设施养殖小龙虾的藕田田埂内侧要用硬质塑料板或石棉瓦围严,塑料板或石棉瓦的底部要埋入土中20公分,土面露出50公分以上,然后用竹竿固定。

在藕田的进水口与排水口,要安装竹箔、铁丝网等防逃设施,防止小龙虾逃逸。

4、小龙虾放养与饲喂在莲藕长出第一片叶后投放虾苗,一般第每亩投放2公分左右的虾苗2000尾左右。

虾苗放养后第三天开始投饲,投饲量根据藕田中天然饵料的多少与小龙虾的放养密度灵活掌握。

投饲品种可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可投喂米糠、豆饼、麸皮、配合饲料或绞碎的杂鱼、螺蚌肉、蚯蚓、蚕蛹、屠宰场下脚料等。

另外,天气晴好时可多投,高温闷热、持续阴雨天或水质较差时应少投。

大批虾蜕壳时要少投,虾蜕壳后应多投。

5、水层管理藕田饲养小龙虾,在初期宜灌浅水,水深10公分左右。

随着藕和虾的生长,将田水逐渐加深至15~20公分。

在莲藕旺盛生长季节,由于水面被藕叶覆盖,水体光照不足,加之藕田追肥后水质变差,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因此在水层管理上,要定期加水,排出部分老水,每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藕田原水量的1/3。

在换水同时,每20天左右泼酒1次生石灰水,每亩每次用生石灰10千克,一方面改善藕田水质,增加水中溶氧量,一方面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小龙虾蜕壳生长。

黄颡鱼与荷藕共生好处多

黄颡鱼与荷藕共生好处多

在较小的池塘面积中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是很多养殖户一直追求的目标,重庆市万州区有部分养鱼户在池塘中既养殖黄颡鱼,又栽植荷藕,取得了一塘双收的高经济效益。

据调查统计,2019年万州区在黄颡鱼与荷藕同塘共生混养中取得了年平均利润5620元/亩的高效益,现就黄颡鱼与荷藕同塘共生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黄颡鱼与荷藕同塘共生的好处黄颡鱼在荷藕池塘养殖过程中,粪便和残饵为荷藕生长提供了很多有机肥;黄颡鱼在池塘底活动,松动了池底表层土壤,为荷藕正常生长提供了土壤含氧量;而荷藕在池塘中生长,产生大量水生昆虫、底栖生物、浮游生物,为黄颡鱼正常生长提供了很多天然饵料;在整个池塘内实现了鱼藕共生、互补互利、一塘多收的经济效益。

二、池塘选址与修造1.池塘选址在8月大春作物秋收后开始选择池塘地点,选择鱼藕混养池塘时应选在水源附近、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无污染源、土壤深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向阳背风的地点。

2.池塘修造在9月下旬开始修造鱼藕混养池塘,池塘修造时应修成东西方向长的长方形,以增加池塘日照时间和水面光合作用产氧能力。

池塘面积在10亩左右,深1米,埂宽1.5米,内坡比为1∶2.5。

池塘底部挖出比四周低35厘米的坑洼,面积50米2,并在坑洼面上安装排水管至塘外。

排水管出水端安装闸阀,确保日常换水和放水捕鱼;在离塘埂上部25厘米处,埋设1个直径为15厘米的塑料排水管,便于调控水位。

池塘进排水口用不锈钢丝网封紧扎牢,防止鱼逃跑。

三、荷藕栽植1.栽前准备藕池整理时先要在池塘内施腐熟人畜粪1300千克/亩,然后用旋耕机旋耕土壤,使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并保持土壤平整,利于栽植荷藕,再散撒生石灰80千克/亩进行土壤消毒。

藕种要选择叶茎细短、枝干发达、芽头完整、肉质脆嫩、无病虫害、长势迅猛、温室催芽的优质藕种。

2.栽植要求荷藕栽植在3月中旬进行,株距1米,行距2米,密度控制在550株/亩左右。

荷藕栽后在上面再撒一层细土,以沉实稳固藕种,预防淹水时藕种漂浮,随后灌水8厘米,使藕种渐渐发芽抽叶。

稻田养鱼模式和技术要点

稻田养鱼模式和技术要点

稻田养鱼模式和技术要点
1.平田式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

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

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

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

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

2.垄稻沟鱼式
稻田四周开挖一圈主沟,主沟宽50~100厘米,深70~80厘米。

垄上种稻,一般每垄种6行,垄间挖垄沟,沟宽小于主沟。

若稻田面积较大,可在中央再挖一条主沟。

沟面积占田面积的10%左右,设计亩产鱼量约80~100千克。

3.鱼凼式
稻田内开挖一个“鱼凼”。

鱼凼面积一般为田面积的5%~8%,深2~2.5米。

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不塌陷,可用石条、水泥板等护坡。

设计亩产鱼量为50~70千克。

4.沟池式
设置小池和鱼沟,面积占田块的10%~15%。

小池设在进水口一端,开挖面积占田面的4%~8%,深1~1.5米,上设遮荫棚。

田内设环沟及中央沟,沟宽30~40厘米,深28~30厘米。

设计亩产鱼量为50千克左右。

5.流水坑沟式
距进水口1米处开挖深1~1.5米,面积占稻田面积4%~8%的流水坑(又称宽沟),四周设环沟。

沟宽、深各25厘米。

设计亩产鱼量为50千克以上。

如何高效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

如何高效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

如何高效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作者:蒋海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2期[摘要] 小龙虾,学名叫做克氏原蟹虾,原产于墨西哥以及南美洲地区,20世纪早期传入日本,二战期间传入中国,最早是在南京周围引种,后来因其生长力旺盛,现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产资源。

小龙虾繁殖能力强、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味道鲜美,但是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充分发挥藕田的综合效益,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研究。

本文通过对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探索与描述,总结出一种藕田套养小龙虾的高效生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试验田亩产平均利润的显著增加,从而实现藕田套养小龙虾这一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总结与推广。

[关键词] 小龙虾藕田套养养殖技术[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61-01一、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的现状与意义与其它淡水虾类相比,小龙虾的生存能力特别强,遍布于各大淡水资源丰富地区,且不轻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但是,在人工饲养方面,还没有积累长期有效的方式方法。

我国部分地区藕田资源丰富,而藕田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长期得不到消耗,使得藕田的效益得不到优化,因此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既可以消耗天然饵料生物资源,又可以使得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地体现,这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同时,使用藕田套养小龙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小龙虾的生态效益,大部分的小龙虾抗污染能力特别强,能够担负起水体清洁的任务,这对藕田水质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此,基于综合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考虑,我们应当总结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技术,并在一定地区与范围类进行总结与推广。

二、利用藕田套养小龙虾的方式1.改造藕田与清整地块养殖小龙虾的藕田应当选择水资源充足、污染程度较小、地势相对较低以及水质良好、灌溉方便的田地,对于田块中的PH值大小,应当以中性适宜。

在藕田的选择方面,地势相对较低可以防止小龙虾跑出套养田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且还要在地势较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田埂,防止小龙虾掘洞打穿田埂,在大雨漫田期间防止逃虾。

莲藕高产栽培技术

莲藕高产栽培技术

莲藕高产栽培技术武汉大学莲藕工程中心联系人:周明全电话:(02 7)87862967传真:(02 7)87868336手机:1 3871 3011 89E-mail:zhoumingquan@通讯地址:湖北武汉大学1 1号信箱邮政编码:430072莲藕特性及繁殖技术莲藕是一种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其用途甚广,既是人们喜爱的四季蔬菜(地下茎),水果(莲蓬),又是十大名花之一(荷花),营养丰富,全身是宝,叶可作包装,梗可作燃料,莲子既是药用珍品,又是食用佳肴,若加工藕粉和酿酒,其残渣又是优质饲料,农田种植亩产值可达2000元。

一.莲藕特征特性莲藕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属睡莲科莲属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莲是种籽,藕为地下茎,莲藕种植以长江流域为主,湖北、江苏、浙江、湖南、江西较多种藕植莲,是我国著名产区,现已成为四季不可缺少的主要骨干蔬菜和出口创汇的农副产品基地,世界上作为食用植物栽培的还有日本、印度、苏联及伊朗、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在欧美各国则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

莲藕的根与茎生长于地下,在生长时期为鞭状,根茎最初粗度约Icm,在浅水中生长,故称“莲带"、“藕鞭”、“藕肠”、“藕鞘”、“藕藤”,根生长于藕鞭各节上,为肉质须根,从30_60cm深的土壤中吸取营养供给莲藕生长,开始1.2节须根短而细弱,长出立叶(第3-5片叶立水面)后须根变长而粗,节根群对植物的固定作用很大,若遇大风暴雨,叶摇根动,损伤严重,造成生长不良而减产。

莲藕的茎有两种形态,一是生长前期的藕鞭,二是生长后期膨大的变态茎(即藕)。

藕鞭较长,一般为0.5.1.5m,茎上可分枝数条,藕可分整藕(主藕),支藕(子藕和孙藕),主藕4.7节,支藕1.5节,先端的第一节较短,称藕头(又叫藕钻子),顶部由鳞片包被的顶芽,叶芽和副芽3个芽子组成,中间的3-一4节较长,叫正藕(又称中截),接近藕边的最(近)后一节细而长,叫后把(也称梢把)。

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摘要介绍了一季中稻地区罗城县龙岸镇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包括稻田选择与处理、莲藕播种、放水养鱼、藕田管理、晚稻育秧与抛栽、晚稻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为该地区探索出一条增收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关键词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广西罗城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068-011 稻田选择与处理稻田宜选择壤土、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稻田应靠近水源,全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稻田在冬季深翻晒田,在种植前15d,撒施新鲜生石灰2 250 kg/hm2左右进行土壤消毒杀菌,特别注意的是生石灰遇水或空气中的水分会变成熟石灰(粉末状),只能起调酸碱度作用,起不到杀除病菌效果。

因此,应注意使用新鲜生石灰,撒时敲碎,要带手套,以防石灰腐蚀手。

3月上旬进行放水耙田,并撒施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750kg/hm2、腐熟农家肥22.5~30.0t/hm2,再轻耙1次,做到田平、泥烂。

耙田后,在田中挖井字沟,沟宽和沟深30~40cm,使沟沟互通,在田边挖1~2个面积1m2、深1m左右的井,并加固田埂,以防止渗漏水肥。

2 莲藕播种气温稳定在15℃以时,适宜莲藕播种。

一般罗城县莲藕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种植,过早种植,温度低于15℃,容易使藕种腐烂;过迟种植,生长期不足,影响产量和晚稻生长。

以浅水种植,田间保持3~5cm浅水。

莲藕品种应选择高产早熟品种,如浙藕3号、浙湖1号、东河早藕等。

莲藕种植时,要求种藕完整、新鲜、无伤口、无病害、藕大芽壮。

种植密度视土壤肥力、基肥量、栽培形式和季节的不同而定,一般土壤肥力好、基肥充足的田块宜稀,反则宜密,种植密度以行株距为1.5m×(0.8~1.0)m为宜。

排藕种时,各株间以三角形的对空间排放为好。

把藕头斜植入土深10~15cm,叶节、芽梢翘在水面上,藕种与地面倾斜度20~30°,四周边行离田埂1.5m,芽头向田中间排放。

稻田养鱼技术要点,养什么鱼好

稻田养鱼技术要点,养什么鱼好

稻田养鱼技术要点,养什么鱼好1、坚持巡田:要做到早晚巡田,清晨观察鱼类是否浮头、活动生长是否正常。

2、清理鱼沟、鱼坑:鱼沟鱼坑是鱼的主要活动场所,一段时间后容易淤积,要经常清理,疏通鱼沟和鱼坑中淤泥。

3、调节水位: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适时调节水位,插秧后到分蘖后期水深6-8公分,以利秧苗扎根、还青、发根和分蘖。

一、稻田养鱼技术要点1、坚持巡田(1)首先一定要进行早晚巡田,早上观察鱼类是否会出现浮头,活动生长是否正常。

(2)晚上一定要检查吃食的情况,检查田埂有没有坍漏,进出水口是否通畅,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修复。

2、清理鱼沟、鱼坑(1)鱼沟鱼坑是鱼的主要活动场所,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就会淤积,所以一定要经常清理,疏通鱼沟和鱼坑里面的淤泥,捞取草渣残饵,这样才能畅通无阻。

(2)翻耕插稻时一定要严防泥浆回流到鱼坑里面,高温季节可以在鱼坑上搭遮荫棚,使鱼安全渡夏。

3、调节水位(1)可以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及时调节水位,插秧后到分蘖后期水深6-8公分即可,这样有利于秧苗扎根、还青、发根和分蘖。

(2)这时鱼的体积比较小,可以进行浅灌,中期正值水稻孕穗需要大量水分,田水一定要逐渐加深到15-16公分,因为这时鱼会逐渐长大,游动强度也会加大,食量增加,加深水位有利于鱼生长。

(3)晚期水稻抽穗灌浆成熟,这时要经常调整水位,一般保持10公分左右。

4、防洪抗旱(1)由于近几年来气候比较异常,洪涝灾害经常发生,稻田养鱼非常容易受到影响。

(2)干旱时一定要注意蓄水保鱼,节约用水,台风暴雨来临时要做好准备,防止田水满溢逃鱼。

(3)如果有鱼坑稻田,可以把鱼集中在鱼坑里面然后四周用网拦住,或者在鱼坑上面加网罩,这样能起到保鱼防逃的作用。

二、稻田养什么鱼好1、稻田养鱼的放养品种主要以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比如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还可以放养一些鲢鳙鱼,但要注意,鳊鱼不能放养。

育秧田培育夏花可放3-5万尾每亩;稻鱼并作培育鱼种可放5-7cm夏花1500-2000尾每亩;如果养殖食用鱼,双季稻田连养每亩可放(夏花)鲤鱼300尾、鲫鱼100尾、鲢鳙鱼共50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藕田养鱼技术
概述:养鱼藕田所需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优良而充足的水源;二是池塘
面积一般要在3―8亩为宜,**少不要小于2亩;三是水深要以适合藕的
生长为主,根据藕的生长特点,逐步调节水深来满足藕、鱼的要求。对
于农村房前屋后的闲散自然坑塘,只要能够保证植藕、养鱼的水源,都
可以用来发展藕

一、藕田的选择及改建

1、养鱼藕田所需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优良而充足的水源;二是池
塘面积一般要在3―8亩为宜,**少不要小于2亩;三是水深要以适合藕
的生长为主,根据藕的生长特点,逐步调节水深来满足藕、鱼的要求。
对于农村房前屋后的闲散自然坑塘,只要能够保证植藕、养鱼的水源,
都可以用来发展藕田养鱼。

2、养鱼藕田的工程设施要求

(1)加固田埂。使田埂高出藕田**水面40―50cm(一般藕田加水深度
**达50cm左右)。埂宽30cm,并打结实,确保不塌不漏。

(2)开挖鱼沟、鱼溜(即田沟与田池)。鱼沟在藕田四周及池内开挖,
宽50―60cm,溜:应在藕田进出水口处开挖或田边开挖,面积占藕田
面积的2%―3%,一般每亩开挖一个鱼溜。鱼溜的大小应为2―5m2,
深0.8―1m。
(3)防逃设施:在进水口及排水口处安装拦鱼网(栅),以防逃鱼。
二、藕田栽植及管理
1、准备工作:(1)设施准备:在栽藕、放鱼前要对藕田进行初翻耕(冬
前翻耕、过冬冻晒),开挖鱼沟和鱼溜、整修田埂及进排水系统;(2)施基
肥:藕田整好后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1.5吨/亩(可视肥效高低适量增减),
也可搭配少量尿素3公斤/亩,过磷酸钙2公斤/亩。

2、种藕栽培:本地适宜下种时间为清明至4月中旬,气温在15℃
以上。要求藕种新鲜,无切伤,无断芽。均匀种植,一般行距1.5米,
株距1―1.3米。亩种植量在200kg左右,栽植深度在15cm左右,用
手扒沟使藕芽皆向田内,藕头压实。然后,放水、灌水,其顺序为:浅、
深、浅。即种藕后10天保持10cm左右的浅水,利于提高地温促发芽。

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及藕、鱼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40―50cm以上,
汛期及时排水,防止水淹荷叶。结藕期保持水深40cm左右,以后逐渐
降低水位10cm左右。

3、追肥:当藕芽长出4―5片立叶时,每亩施入10公斤尿素。6
月下旬,莲藕长势旺盛,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15公斤尿,15公斤
钾肥,或者20公斤复合肥。注意避免在烈日下施肥。
三、鱼种放养
1、清田消毒:在藕田内放鱼前10天,都要先清田消毒,具体消毒
方法为:每亩用块状生石灰40公斤,化水后泼洒。对盐碱地藕田则采
用碳铵清塘消毒,一般每亩用量为40公斤碳铵。

2、藕田适宜放养品种:目前适宜藕田养鱼放养的鱼种有鲫鱼、鲶鱼、
鲤鱼等食性杂、耐低氧、易管理的鱼类。如藕田养草鱼则以培育草鱼种
为主。放养时间为5月上、中旬,放养规格:鲤、鲫鱼、草鱼为50克/

尾以上的鱼种,鲢鱼200克/尾。

3、藕田养鱼放养密度:主养鲤成鱼,每亩放养鲤鱼100―300尾,
套养鲫鱼10―30尾/亩,鲢、鳙鱼20尾/亩;主养鲫成鱼200―300尾/
亩,搭鲢、鳙鱼种30―50尾;主养鲶鱼每亩放养8―10cm鱼种300尾
左右。搭配鲢、鳙鱼20―30尾/亩鱼种下田前,用食盐水或青莓素对鱼
体消毒。

4、藕田养鱼饲养及管理:

(1)投喂:投喂应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数量、
次数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饲料种类、养殖鱼的种类品种和规格及
吃食鱼数量而灵活掌握,原则是在1―2小时内将饵料吃完为宜,注意

观察和判断,避免盲目性。例如藕田以饲料鲶鱼为主,前期主要投喂肉
酱、鱼粉、豆饼粉、玉米面、麸皮等;如养鲤、鲫鱼为主的藕田,**好投
喂大厂家全价颗粒饲料,如经济欠佳,可投喂麸皮、菜饼、豆饼、棉饼、
米糠等饲料。

(2)鱼病防治:每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乳一次,施药量为
10―15kg/亩,或漂白粉一次用量为1ppm浓度。

(3)经常巡查,防洪防逃。藕田养鱼能否成功,防逃工作是一个重要
环节,坚持每田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搞好投肥施药,消除沟溜污物。施肥重旗底肥,占70―80%,追
肥占20―30%,喷施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广普性农药。一般药剂在
早上有露水时施,乳剂待露水干后施。定期消除沟溜淤积物,保持一定
水深及水质清新,保证鱼类正常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