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翻译中的翻译质量评估和反馈

翻译中的翻译质量评估和反馈翻译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更需要具备准确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人类学理解。
而对于翻译质量的评估和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仅仅熟练掌握语言并不能完全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翻译质量评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例如,语言的质量、文化背景的准确性、客户需求的符合度等等。
语言的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包括语言的正确性、通顺性、规范性和地道性。
而文化背景的准确性则是指翻译人员需要熟悉原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背景常识、用词习惯等等,从而才能够将翻译结果呈现出最佳的效果。
客户需求的符合度则涉及到客户对于翻译结果的特殊要求,例如在商务翻译中可能需要特别强调某些商业术语的使用。
在进行翻译质量评估时,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
例如,在文学翻译中,人们会更加关注译文的语言功底和情感表达,而在技术翻译中则更加重视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不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翻译,准确性对于所有译文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这也是所有翻译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
除了翻译质量评估,反馈也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适当的反馈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不断提高翻译质量,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反馈过程中,通常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具体而明确的问题描述。
在发现翻译中的问题时,应该尽量具体地描述问题所在,并确保语言简洁明了,这样才能够帮助翻译人员更加准确地理解问题并加以改进。
2.注意避免情绪化的情绪化言语。
在反馈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情绪化色彩的语言,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和不满意时,要采用中立和客观的态度。
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能够增强翻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译文质量。
3.采用合适的反馈方式。
在进行反馈时,应该采用合适的方式,例如可以在原文中用颜色标记或注释的方式进行反馈,或者是采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反馈。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翻译质量评估(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是指对翻译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质量水平和是否符合客户要求的程度。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是一种用于评估翻译质量的框架或方法论。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DELTA模式。
DELTA模式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由西班牙翻译学者Hurtado Albir于2001年提出。
它基于四个关键标准——一致性(coherence)、准确性(accuracy)、得体性(adequacy)和流畅度(fluency),以评估翻译的质量。
首先,一致性指的是翻译文本内部的逻辑和语义是否一致。
译文应该能够准确地传达源文本的思想和意义,并保持文体和风格的一致性。
一致性评估可以通过检查语义、逻辑和文体方面的错误来判断。
其次,准确性是指译文是否准确地传达了源文本的信息和含义。
译文应该忠实地传达源文本的意思,并避免因为词语选择、语法或结构上的错误而产生误解。
准确性评估可以通过对比源文本和译文的内容来对比并判断。
第三,得体性是指译文是否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上下文背景,并能够满足读者的期望。
译文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和要求来确定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以确保译文在特定背景下的适应性。
得体性评估可以通过检查文化倾向、社会习俗和专业术语的正确使用来判断。
最后,流畅度是指译文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自然和易于理解。
译文应该以流利的语言和良好的语言连贯性来传达源文本的意思。
流畅度评估可以通过检查语法、拼写、标点和语句结构等方面的错误来判断。
在DELTA模式中,每个标准都有各自的评估维度和评分方法。
评估者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进行评分和评级,以确定翻译质量的好坏程度。
此外,DELTA模式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和目标来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满足不同领域和需求的评估要求。
翻译的标准是什么

翻译的标准是什么
翻译的标准是什么?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流方式,旨在将一种语言的信息准确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
翻译的标准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如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读者的需求以及翻译目的和用途等。
以下是翻译过程中常被认可的标准:
1. 准确性:翻译应尽可能地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翻译者需要理解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并使用合适的词汇、语法和句式来传达正确的信息。
2. 一致性:翻译中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文本中使用统一的术语和翻译风格,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翻译结果。
3. 流畅性:翻译应以流畅的语言表达信息,使读者能够顺利阅读翻译文本,而不会感到困惑或疑惑。
4. 信任度:翻译要保持原文的作者意图和原始风格,并尽量避免对原作进行自由演绎或改变。
5. 目标语言适应性:翻译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文化特点,以确保翻译结果能够被目标读者准确理解和接受。
6. 当地化:翻译应考虑目标文化的情境和特点,尽可能地使翻译结果适应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
7. 翻译者的专业素养:翻译者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并了解翻译理论和方法,以确保能够完成高质量的翻译工作。
总之,翻译的标准是以准确传达信息为基础,同时兼顾流畅性、一致性、信任度以及目标语言适应性和当地化。
翻译者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工具,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并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论翻译质量及其评估

论翻译质量及其评估翻译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译者一词一句地准确无误地将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
这就涉及到了翻译质量的评估。
有效的翻译质量评估是建立在译者的技术水平和翻译能力上的,涉及词汇、句法、文体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值得深入研究。
首先,译者应该识别原文的论述观点,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以此作为翻译的核心参考点。
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选》中的《小马里奥》,作者表达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感受,我们可以将这一思想作为翻译的出发点,努力将原文的内涵表达得更准确、更完美。
其次,翻译质量评估也要求译者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在翻译时要适当考虑文化因素,以确保文章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意义的一致性。
例如,在翻译《金瓶梅》中猴子的部分时,译者在表达背景时,应当考虑原文中与猴子有关的文化因素,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想法。
再次,翻译质量评估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
宏观层面上,要求译者认真阅读,熟悉原文的大体思想,确保整体的意义不变;微观层面上,要求译者仔细对原文的每一句话进行翻译,以确保原文的细节能够在译文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例如,《百年孤独》中的一句:“你只有努力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深刻,所以在翻译这句话时,译者要多加注意,尽量将原文中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
此外,翻译质量也要受对原文与译文之间连接性的影响。
有效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完整无损地表达原文的思想,还要考虑译文的连接性。
例如,针对原文的词汇,译者应选择最能表达原文的含义的词汇。
有时,原文中的词汇可以直接翻译,但有时也要根据译文的上下文来进行选择性翻译,以保证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衔接。
最后,翻译质量评估还要求译者注重文体风格的保持。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文体特点来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以确保译文的文体风格保持一致。
例如,翻译一篇叙事文时,译者可以采用简练的语言,强调情节的发展;翻译一篇论述文时,译者可以选择正式的语言,强调一定的语言逻辑性。
翻译的评估

翻译的评估
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为了评估翻译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准确性是翻译质量的核心。
翻译应该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不应该有任何误解或歧义。
翻译的核心目标是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内容,无论是在文本的表面层面还是深入层面。
评估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来进行。
其次,流畅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翻译应该具有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使得读者能够顺利地阅读和理解译文。
翻译应该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不自然的表达方式,同时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语言习惯。
评估流畅度可以通过读者对译文的感觉和理解度来确定。
第三,完整度和一致性也是评估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
翻译应该包含原文的所有内容,不应该有遗漏或缺失。
此外,翻译还应该保持一致的风格和用词,避免翻译中的不连贯或矛盾之处。
评估完整度和一致性可以通过对译文整体结构和细节的分析来进行。
最后,适应目标文化和读者群体也是评估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翻译应该考虑目标文化和读者的特点和需求,避免对原文的内容或表达方式产生冲突或误解。
评估适应性可以通过对译文在目标文化和读者中的可接受性和适应度进行调查和反馈。
总结起来,评估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准确性、流畅度、完整度和一致性以及适应性。
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翻译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翻译质量评估

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质量评估是指评估翻译作品的质量水平。
它是一项以评估翻译产品从质量上的合格与否为目的的研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分析、研究和测量翻译质量的不同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包括内容性、语法性和文化性等。
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翻译文本的评估,来确定翻译结果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说,该评估是用来判断翻译质量是否满足译者和客户的需求。
因此,评估翻译质量的目的是为了使翻译后的文本能够准确而有效地表达原始信息。
翻译质量评估的过程以收集信息为前提,其中包括了了解客户需求、研究目标语言文化和语境、把握翻译风格、了解目标语言句法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定翻译质量评估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并根据翻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进行评估。
根据不同的目的,翻译质量评估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专家评估、用户测试和人工翻译等。
专家评估,是指由专家、教授或者翻译公司的翻译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他们通过对文本的专业研究,来评估翻译文本的质量。
用户测试,是指一组没有接触过翻译文本的用户,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评估翻译文本的质量。
人工翻译,是指将翻译文本翻译为目标语言,然后将原文与翻译版本进行比较,以识别出翻译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翻译质量评估也可以涉及到翻译文本的语义和语言学特征,这就涉及到词汇的准确性、语法的准确性、表达的恰当性以及文化的准确性等。
这些特征都可以通过人工研究来判断,以确定翻译文本的质量水平。
此外,翻译质量评估还应考虑到文本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和可用性。
可读性指的是文本的可读性,即文本是否易读、易理解;可理解性指的是文本是否可以准确地传达原始信息;可用性指的是文本是否能够被实际应用。
翻译质量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多方面评估翻译文本的质量,以便确定翻译文本的质量水平。
英语二翻译评分标准

英语二翻译评分标准
英语二翻译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准确度:译文是否准确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和意义。
考察是否正确理解原文的语法、词汇、结构等,并能正确地将其转换为适当的目标语言表达。
2. 流利度:译文是否流畅、自然,语言表达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和表达习惯。
考察译文是否通顺,语法、词汇和语言风格是否恰当。
3. 一致性:译文是否保持了原文的一致性,包括词汇的一致性、时态的一致性、结构的一致性等。
考察译文中是否出现了不一致、矛盾或重复的表达。
4. 格式和结构: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格式要求,结构是否清晰合理。
考察是否准确理解了原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并能够在译文中保持相似的结构。
5. 原意再现:译文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图和情感。
考察译文是否能够再现原文的风格、声音、情感等,并能够引起目标读者的共鸣。
这些评分标准通常由评阅人员根据实际的评分手册和指引来评估译文的质量。
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评分细则,不同的评分细则可能会有不同的权重和评分范围。
评阅人员根据这些评分细
则对译文进行评分,并给出相应的得分。
最终的总分通常是这些得分的加权平均值。
英语二翻译评分标准

英语二翻译评分标准
英语二翻译评分标准根据翻译的准确性、流畅度、语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1. 准确性: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是翻译的首要目标。
评分标准包括是否正确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语义,是否恰当地选择词汇和短语,是否准确地使用语法和句法结构等。
2. 流畅度:流畅度指的是翻译的表达是否自然流畅,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评分标准包括句子的连贯性和条理性,是否使用合适的过渡词和衔接词等。
流畅度也包括词汇和短语的选择是否精准、恰当,是否符合英语习惯用法。
3. 语法和语言运用:评分标准包括语法的正确性和用词的得当性。
语法正确性评估是否有句子结构错误、语态错误、时态错误等问题。
用词得当的评估包括是否使用正确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是否使用合适的固定短语和习惯表达等。
除了以上评分标准,还需要考虑翻译的整体质量和整体的流畅度以及可读性。
翻译应该在信达雅的同时,保留原文的风格和意义,并能够给读者提供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作者:孙美英
来源:《东方教育》2015年第05期
I.翻译质量评价的含义及定性
1.1;翻译质量评价的定义
学者何三宁认为“翻译质量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判断和检验译文的质量”,并最终将其定义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对译文与原文从意义和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考量原文与译文“意义对等”的程度,即译文的效度和信度”。
因此,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翻译评估和翻译质量评估是何种关系;二是翻译质量评估的评估内容是什么。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即:“评估”和“翻译质量”。
翻译评估是对翻译活动、翻译过程以及译文与效果等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内容是翻译活动完成质量、进行状况及译文的质量。
1.2;翻译质量评估的定性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根本属性是实践性。
翻译质量评估的“最大的目的是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讨评估标准的准确性、评估参数的客观性以及可操作性,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
因此,只有在翻译理论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提高翻译质量评估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II.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目的及功能
从翻译质量评估的定义来看,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是翻译活动及译文质量。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现有模式主要是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主要集中于文本(原作、译作)上,关联于文本相关的因素(文本背景、读者效果等)”译文质量是翻译评估的核心和主体。
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功能在于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构建合理的质量评估模式,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从而应用于检测和评估译文质量的实践中去,“其功能侧重于考量译作的得与失、优与劣,而鉴赏、批判以及深化理论等描述性研究并不是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III.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3.1.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定性和定量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争我国翻译研究历史悠久,翻译标准更是层出不穷,国内译界对翻译标准研究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罗新璋将传统的翻译标准归纳为“案本一求信一神化一化境”…这条线索。
1.定性为准则的翻译质量评价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对其自身翻译实践的概括,开创了翻译标准研究之先河。
我国现当代翻译标准研究大都受到严复“信达雅”的影响,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信达雅”的一些影子,因此,单纯以翻译标准作为评价准则这一共识的合理性仍有待商榷。
2.量化准则指导下的译文质量评价吴新祥、李宏安讨论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并将能否做到定量分析看作是一门学科的科学性或成熟性的标志。
他们提出将译作与原作等值量的大小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
侯国金从语用学角度入手,提出语用标记等效翻译原则,用量化标准对译文进行评价研究。
3.2.西方翻译质量评价在中国之引介
我国在这方面有所收获,其翻译质量评价研究大致呈现出以翻译理论为依托、以功能语言学及语言功能理论为导向的趋势,这也为我国译学理论建设和翻译评价研究带来了新鲜视角。
如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翻译理念,是我们对翻译多了参考标准。
3.3.翻译质量评价新动向
1.功能语言学与译文质量评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影响深远并自成一派,随着其在中国的地位日渐提高,也给我国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胡壮麟等将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运用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对翻译的本质和准则进行了论述。
2.语料库与翻译质量评价贝克(Baker)1993年发表的“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一文,标志着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被引入翻译研究的开始。
西方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对我国翻译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语料库尤其是平行语料库的出现和发展更为翻译评价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可以为翻译批评从量化角度提供可靠依据。
IV、翻译质量评估的方法
4.1;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构建原则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的应坚持“四个统一”原则。
即宏观与微观有机统一,模糊与具体的有机统一,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统一。
宏观与微观统一是指既要注重微观成分(主要指文本因素)的分析,又要考虑宏观因素(如翻译目的、策略、文化等);模糊与具体统一是指既要对整体进行模糊评估,又要对局部进行精确评估。
翻译质量评估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要求我们,在翻译质量评估中既要考虑客观
因素,即进行定量研究,又要考虑主观因素,即进行定性研究,只进行定性研究或只进行定量研究都不可能达到翻译质量评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
4.2;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最基本、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首先要依赖一定的标准,标准体现着对翻译质量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评估的内容。
而标准的确立又取决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即对翻译的定义因而,在构建质量评估模式时,首先要依据某种翻译观确立评估的标准。
而在转换生成语法指导下,等值翻译论认为翻译过程也是一种生成语言的过程,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生成过程,翻译的本质是出发语言与归宿语言的参数对比及其转换。
4.3;质量评定
在质量评定方面,主要问题是质量评定的依据和质量的等级。
在质量评定的依据方面,目前大多数评估模式的共同参考因素是评估得出的错误数量和严重性,即通过统计在相关参数分析后得出的译文错误或译文与原文的不对等之处来评定译文质量的高低。
另外,翻译的评价不能脱离翻译完成的实际场合和条件。
翻译的评价标准是动态、辩证的,需要考虑到翻译完成的当时情况以及翻译服务价格来做评价。
孤立的评价一个译文很多时候是没有意义的,翻译都是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要求下完成或进行的,在不同情况下翻译结果也是变化不定的,我们要努力完善我们的质量评价方法,为译文质量提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Eugene;A.Nida.Toward;a;Science;of;TransIating;[M].Leiden,1964.
[2]范守义.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佣.中国翻译.1987.(4).
[3]何三宁.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聊l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82—2005翻译服务译文
[6]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