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报告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

数学分析报告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
数学分析报告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

数学分析学习方法

数学分析是基础课、基础课学不好,不可能学好其他专业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门课就是器。学好它对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都是极为重要的。这里,就学好这门课的学习方法提一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世界知名的伟大科学家、相对论学说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须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长久下去,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用兴趣推动学习,而不是用任务观点强迫自己被动地学习数学。

2.知难而进,迂回式学习

首先要培养学习数学分析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要不怕挫折,有勇气面对遇到

的困难,有毅力坚持继续学习,这一点在刚开始进入大学学习数学分析时尤为重要。

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由于理论体系的截然不同,使得同学们会在学习该课程开始阶段遇到不小的麻烦,这时就一定得坚持住,能够知难而进,继续跟随老师学习。

学习数学分析时要注意数学分析和高等数学要求不同的地方,否则你学习数学分析就与高等数学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高等数学强调的是计算能力,数学分析强调的是分析的能力,分析的能力没有学到,就谈不上学好了数学分析。学好数学分析课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生们体会不到的,数学分析的知识结构系统性和连续性很强,这些知识学得不扎实,肯定要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同时将来考硕士,还是要考这门课程。如果大学第一年不把这门课程学好,将来可就难了。刚开始学习数学分析,会感觉很晕。对于老师所讲的知识,虽然表面上能听懂,但却不明白知识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总是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实在。至于做题就更差劲了,课后习题都没几个会做的。其实感觉晕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得要晕上几个月才可能就会好的。所以要硬着头皮跟着老师学了下来。虽然感觉还是不太懂,虽然做作业仍然感觉很费劲,但始终不要放弃,这种状态是学习数学分析的一个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克服这个困难才能学好数学分析理论知识。

除了要坚持外,还要注意不要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为数学分析理论十分严谨,教科书在讲解初步知识时,有时会不可避免地用到一些以后才能学到的理论思想,因而在初步学习时就对着这种问题不放是十分不划算的。比如说,在“数学分析”一开始学习实数系的确界存在基本定理时,由于当时根本没什么基础,所以对于“引入这个定理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怎么想

也想不通,甚至觉得这个定理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但到后来学到了多元部分的数学分析,以及专业课“实变函数”时,才开始慢慢理解它的真正目的。这里之所以要说明是实数系有确界存在的性质,即相当于有一种连续的性质,目的就是为了后面的极限和连续做铺垫的,因为只有在自变量能够连续变化的时候,考虑因变量的相应变化才有意义,进而才能研究函数的性质。但是如果没有学到后面,只了解区间而不知其它一些怪异的点集时是很难想通这个问题的。

所以,在开始学习数学分析时,可以考虑采取迂回的学习方式。先把那些一时难以想通的问题记下,转而继续学习后续知识,然后不时地回头复习,在复习时由于后面知识的积累就可能会想通以前遗留的问题,进而又能促进后面知识的深刻理解。这种迂回式的学习方法,使得温故不但能知新,而且还能更好地知故。

但是,也并不是说在初学时就不去思考任何问题。相反,勤于思考是学好数学必备的好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有坚持思考才能掌握它的理论体系和逻辑关系。因此,应该在学习时掌握尺度,既要保证有充分的思考,但同时又不能过于钻牛角尖。

3.了解背景,理论式学习

数学分析与中学数学明显的一个差异就在于数学分析强调数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而中学数学则是注重计算与解题。针对这个特点,学习数学分析就应该注重建立自己的数学理论知识框架。

要学习理论体系,首先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要建立这种理论,它的作用是什么,这就要了解数学的历史背景知识。比如“数学分析”在一开始就强调对 -N语言的掌握,而它的产生则是由于数学史上的“第二次数学危机”引起的。众所周知,Newton创立的微积分,虽然在其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微积分在

那时的理论基础是相当混乱的。Newton在求导数时先将无穷小量看成非零数作为分母,后来又将其视做零而舍去,因此这就导致了逻辑上的错误。为了给微积分奠定正确而坚实的基础,大数学家威尔斯特拉森在Cauchy的基础上提出了用ε-N语言的方法来推出极限和导数的概念。借助ε-N语言,可以十分清晰地展示出函数取极限的过程,而且在逻辑上也非常清楚严谨。这样,当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知识之后,就觉得学习ε-N语言是很必要的,学起来也就自然得多了。除了了解背景帮助我们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要下苦功夫去学习。在接触了这些陌生的数学理论一段时间后,可能觉得看起来已经懂了,但其实自己不一定能真正掌握,尤其是那些证明中内含的逻辑关系最容易出错。所以在学习时,应该适当地记忆理论知识,有时还应该默写定理,只有通过默写才能发现自己在理论上的漏洞,才能培养出自己严密的理论、逻辑能力,这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4.把握三个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预习

适当的预习是必要的,了解老师即将讲什么内容,相应地复习与之相关内容。如果时间不多,你可以浏览一下教师将要讲的主要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印象,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思路,如果时间比较充裕,除了浏览之外,还可以进一步细致地阅读部分内容,并且准备好问题,看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的有什么区别,有哪些问题需要与教师讨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你的学习就会变得比较主动、深入,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认真上课

注意老师的讲解方法和思路,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好课堂笔记,听课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听、记、思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

时间中,只能讲思路,讲重点,讲难点。不要指望教师对所有知识都讲透,要学会自学,在自学中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要努力摆脱对于教师和对于课堂的完全依赖心理。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要老师,不上课。老师能在课堂教学把主要思路,重点与难点交代清楚,从而使你自学起来条理清楚,有的放矢。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获得整体的认识,而不拘泥于每个细节是否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也应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师的证明思路和对于难点的分析上。如果有某些细节没有听明白,不要影响你继续听其它内容。只要掌握了主要思路,即使某些细节没有听清楚,也没有关系。你自己完全能够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将全部细节补足,最后推出结论。应当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培养自己的主动精神和自学能力,摆脱对教师与课堂的过分依赖。这不仅是今天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需要。

(3)课后复习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应当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再现所学的知识,例如对某个定理的复习,不是再读一遍书或课堂笔记,而是离开书本和笔记,回忆有关内容,不清楚之处再对照教材或笔记。另外,复习时的思路不应当教师讲课或者教科书的翻版,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是采用倒叙式。从定理的结论倒推,为了得到定理的结论,是怎样进行推理的,定理的条件用在何处。这样倒置思维方式,更加接近这个定理的发现的思路,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5.掌握方法,全面式学习

(1)概念的学习方法是:①阅读概念,记住名称或符号;②背诵定义,掌握特性;③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④进行练习,准确地判断;⑤与其它概念进行比较,弄清概念间的关系。

(2)公式的学习方法是:①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问的关系;②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推导过程;③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体会公式中反映的规律;④将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

(3)定理的学习方法是:①背诵定理;②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③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④应用定理证明有关问题;⑤体会定理与逆否定理、逆命题的联系。有的定理包含公式,如中值定理、定理,它们的学习还应该同公式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进行。

6.数学分析解题方法

在学习数学分析过程中,更多的困难来自于习题。

首先,大家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不要一头扎进题海中去。上面已经提及,提高解题能力重要途径之一是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因为数学分析题型变化多样,解题技巧丰富多彩,许多类型的题目并不是只要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就会作的。需要看一些例题,或者需要教师的指点。不要因为某些题目一时找不到思路而失去信心。

至于如何解题,很难总结出几个适用于所有题目的通用的方法。怎样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除了天生的智力因素之外,解题能力首先取决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所以,多下功夫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尽可能地多做题目,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完成作业中深化,在比较中构筑知识结构的框架,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另外,做题要善于总结,特别是从不同的题目中提炼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思想方法。

下面是数学分析课程中部分内容的一些解题方法。

(1)数列的极限

重点:了解定义,即证明方法。特别是Cauchy收敛准则。学会反证法的表述法。

解法:

a.利用压缩映像或者数学归纳法及放缩法的到极限存在。然后,假设极限等于c,解出c的具体的值。

b.有时可以直接解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带入求得极限。

c.Stolz公式。

(2)求函数的极限

重点:同1)的重点

解法:

a.对于一元的情况比较简单,注意应用极限性质时的条件要求。

b.对于多元的时候,先处理一个未知数,再处理第二个。不断利用放缩法。或者换元。

c.具体要了解上下极限、上下确界的含义。注意,极限存在也是一个条件,且这个条件是很强的。

(3)函数的连续性

重点:了解定义,和基本证明的方法。了解什么是一致连续性.

解法:

a.证明f(x)和g(x)有交点的题目,如果是连续的,可以用介值定理,否则可以用实数系的定理来证明。

b.有些题目证明f(x)符合某些性质,可以先证明整数、再证明有理数。最后利用连续性来证明所有的实数满足条件.

c.了解什么是一致连续,能举得出连续但不是一致连续的各种函数图像的例子,对于解题时很有帮助的

(4)导数和微分

重点:会求导的各种技巧,并了解定义求导数的方法。了解可导和连续的关系。

解法:

a.一元微分是十分简单的。二元以上的微分,要用链式求导,可能会很繁琐,但要做到滴水不漏。另外,学会换元的方法。

b.对于求最值的题目,首先试试初等方法,不行就用Lagrange乘子法。

c.熟练掌握三种中值定理。遇到证明不等式,就想办法往这三个中值定理靠,构造辅助函数。实在不行,就构造f(x)=左边,g(x)=右边。证明f(x)-g(x)递增或者递减,然后再取边界的情况讨论一下。

d.熟练掌握L’Hospital法则,注意它和Cauchy中值定理的联系。注意它的条件必须要导函数连续。c.有些题目可以不用L’Hospital,直接用Taylor 级数代余项的展开。可能更为简洁。

(5)积分

重点:熟练不定积分。和多元微积分的各种方法。了解积分中值定理.

解法:

a.一元微积分比较简单。多元微积分,强调技巧。熟练掌握包括换元、Green (Stokes)定理、Gauss公式。并且注意,使用他们要求有闭曲线,或者封闭曲面。如果没有封闭的面记得要补上那部分.

b.含参变量的积分,掌握莱布尼兹求导公式,剩下的就是求导的各种技巧了。

<1>I(a)=f(a); <2>I’(a)=f(a)I(a) <3>题目里面没有要求求出函数解析式,只要求一些特殊的值。找到I(x0),I’(x0) 的关系,同<2> 具体参见试题。

c.积分不等式:积分中值定理或者利用求导的方法证明,基本同前面的导数的情况。

d.学会利用级数展开的方法求积分,并了解一些特殊的定积分的值。

e.了解绝对收敛和相对收敛的区别。

(6)一致连续和一致收敛

重点:充分了解一致收敛的含义。

解法:

a.大部分题目会和积分或者求和联系起来,首先证明(内闭)一致收敛,然后用定义证明,将积分区间分成两部分,分别趋近于不同的极限.

b.证明函数组一致收敛:AD判别法(注意还有关于积分的AD判别法,参见陈传璋的版本,归根到底就是Abel求和公式和分部积分法),或者按照定义作。可能要分成几个区间,注意这一点,此时是证明对于任意的e,在这几个区间中寻找最小的d,使得差小于e。而不是证明分别在这几个区间中,一致收敛。

c.证明函数组不是一致收敛的。得到一个数列{xn},如果fn(xn)不趋近于f(x)的话就不是一致收敛的。

d.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要求一致收敛(内闭一致收敛也可以)。由于积分和求导都是极限的运算,这就是所谓的极限互相穿越的意思。

掌握一定量的题型,对于一些题目,直接知道用什么方法做。有些题目没有头绪的时候,可先尝试找反例,然后想想为什么反例不成功,从中可以的得到不少的启发。还有要充分了解函数的各种性质。做题的时候脑子里要有函数图像。

另外,充分了解定义,特别是一致收敛。了解为什么有时候一致收敛才有题目的结论,如果条件收敛,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条件。多想几次就有了深刻的了解。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赶快看书,多看几遍书对于理解题目是非常有用的。再有,尽可能多地参考一些书籍会使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切入角度,会使你有时候读一些问题豁然开朗。

7.学会利用参考书

尽可能多地参考一些书籍会使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每个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切入角度,学会利用参考书会使你对一些问题豁然开朗。

看参考书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读某一本书,不过大家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通读教材之外的书。所以我建议大家采用第二种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有选择地读参考书,具体地说就是:如果你对数学分析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个问题有兴趣,希望多了解一些,作比较深入的研究,那么可以查阅几本书,看一看其他书上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论述的,在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可以做一个小结,在是自学的重要方式。好的辅导书对于帮助自己学习数学分析也是有用的,但是使用辅导书要注意方法,不要仅仅停留于逐个地看例题,看得懂不等于会做,想到思路不等于做得完全正确。如果你想扎扎实实地提高解题能力,就要认真地、独立地解题,通过自己动脑动手体会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最后,就是平时没有事的时候多想想,想想一些定理,自己想不同的方法证明。想想如果没有其中的某些条件,定理是否仍然成立。

总之,掌握了一定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必能学好数学分析这门课,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学分析学习心得

一、数学分析内容简介

数学分析内容有实数集与函数、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函数连续性、导数、微分等。书中内容大都以证明为主,计算部分较少。

二、课前预习

课本中每节的内容构架都是相似的,大都为引言、定理、定理的证明、例题、课后习题。了解了构架。那么我们就应该预习重点部分,在时间充足的的情况下,再看其他未看内容。

引言,不重要,可以浏览一下,也可以不看;定理,是核心的内容,不仅看而且要详细的记住它,所谓详细的记住是指:把定理的条件不要记错,这个对证明很有用;接下来是证明,证明影响你对定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可先了解证明思路证明中的计算可以忽略,这样在老师的讲解下就可以明白;最后是例题和习题,例题是对定理最简单最贴切的应用,所以课前掌握最好,习题可看可不看。

三、记录笔记

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中,要记好自己的笔记让它清晰工整是不容易的。因为你还在用心听老师讲课,所以要有方法。

首先,学会省略。减轻课堂负担,在课后补充。比如:定理,你可以把定理的内容在课本上画下来,在笔记中留出空白。用这段时间理解并记忆定理。计算也可以省略,留到课下自己计算。

其次,学会缩写。在数学分析中,有很多符号语言,比如:∑(加和)∞(无

穷大)∵(因为)th(定理)等。

最后,抓住重点记录。重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师上课所说的重点部分,那一定是精华,所以不要错过;另一部分是自己不懂或难懂的部分,记录下来,课下反复思考,复习。

四、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要从两方面出发:

一方面是老师要求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考试内容,对期末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自己难以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最容易忘记的也是应用熟练程度最差的。所以也要作为重点复习。

复习要有一定的周期性,不能本周看了,之后就让它冬眠,这样大脑会一片空白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能力,一星期或两星期看一次。

五、读书方法

读书要有侧重点,数学分析中的定理,有的要着重看它的证明方法,他的方法是独特的,可以给自己以借鉴;有的要着重看定理的内容,它的定理应用,推广会更多一些;有的当做了解内容,因为它可能是为其它定理作铺垫的。

其中的例题一定要看,这个会是定理的浅显应用,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为以后做难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六、数学分析中的创新与应用

在创新方面,一般是定理推广,它的推广会被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

在应用方面,这个很多,一般是竞赛中的应用,比如数学建模。在计算机程序中也有很多应用。

学好数学分析,其天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所积累的做题经验和逻辑性思维。只有努力才有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评析 新郑市外国语小学董永伟 一、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探究活动会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 通过练习和小组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

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王焕成 摘要::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活选取素材。 关键词: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 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一) 一、试题分析 1、课标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删减了一些繁、难、旧的内容,增加了知识应用和合情推理等要求,同时也强化知识应用的灵活性。试题突出双基考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新课程的双基是什么。 2、试题着重评价学生感受事物,体现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的思想方法,试题内容源于教材,有效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注重教材的基础示范作用,引导教师重视课堂、重视学生参与、重视过程、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3、本次试题的难度设计恰当,从考试情况来看,基本与预期的目标一致。试卷力求做到难度分布均衡合理,尽量减少了过难和过易的试题,因为题目的难度要求比以往有所降低,故此次统测成绩师生基本上是皆大欢喜。 二、考试的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试卷起点低,覆盖面广,难易适中。通过本次考试,不但对前阶段的教学复习作了全面的检查,而且能有效地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三、答卷分析 1 .学生答卷的主要特点 (1)从卷面分析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书写认真、干净整齐,而且计算题有步骤,分析题有充分的理由。 (2)大多数学生答卷的心态良好,目的明确,能够正确对待考试,极大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把失分率降到最低限度。

(3)大部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较好,对基础知识理解透彻,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运用知识,会解决问题。 (4)大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过关,训练到位,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并能合理安排解题步骤。 (5)探索结果明确,推理过程较严密。在证明探索题中,学生能正确的探索、猜想题目的结论,并能说出理由,在证明过程中,因果关系明确,推论严密,逻辑性强,从答题情况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这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2 .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 (1)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试卷空白多,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答题格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2)少数学生缺乏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能力,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较多。 (3)少数学生对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答的不理想,缺乏探究意识,不能大胆猜想。 四、对今后教与学的建议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

最新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资料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来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1、本课题所强调的“中高年级数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获得的发展与进步。 2、提高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真正的使动手实践在课堂上行之有效。 3、探索“动手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个感官并用,协同作战,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 研究的意义 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我们“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的学习研究,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科学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12秋汽修2数学 一、成绩统计 1、答卷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与技能有:集合的运算、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函数的判断,说明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好地完成了这些内容的教学,效果良好。 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知识与技能有:不等式的性质、数列的前n项和计算量比较大、较复杂的函数的性质及图像等。其中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处理一些综合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这种情况值得以后继续高度关注。 2、今后教学的重点 ①重视基础教学。要坚持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有用的知识的原则,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平时解题分析和练习评讲中要注意提炼题目中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不是为做题而做题。重视课本,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挖掘课本中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及与它相关联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②加强课后巩固。针对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巩固、提高、再学习、再巩固、再提高的特点,没有一定量的练习是无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巩固所学知识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加强课后练习的布置、检查与反馈,如坚持分层练习、、章节过关测试等,并要在批改后有针对性地以点评、互评等方式进行反馈。 ③在重点内容和方法上要狠下功夫。对高考指南中要求的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等要充分保证教学时间,狠下功夫、下足力气、练到位、评到位、反思到位、效果到位。 ④抓规范答题。考试阅卷,均要求答题过程要科学、规范,每一细节都应表达准确清楚.这种严谨、细致的答题作风,只有通过平时的训练才能养成.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一丝不苟地批改好学生做的每一道题;另一方面老师也要有规范的板书示范,做出表率。 1

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的课题研究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堂教学中渗透温州乡土文化资源的难易程度; 2.了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温州乡土文化资源后对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3.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的接受程度; 4.了解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后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调查问卷”由我们课题组制作。教师问卷共设10道选择题,学生问卷共设11道选择题。 2015年12月,我们分别对学校部分教师和七、八、九三个年级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17份(课题组成员所在的任课教师中学基本每人发1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 份;共发学生问卷21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层面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精确统计后,进行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到: (1)在“你对海丰民俗文化怎么定义?”认为“它是一种传统文化”占100% ;在“海丰民俗文化你重视吗??”认为“很重视”占46.7%,认为“一般重视”占46.7%% ;在“对于海丰发展民俗文化,你的态度怎样?吗?”认为“支持”占100% ;在“您认为学校或家长是否有向孩子传播民俗文化的必要?”认为“非常有必要”占53.3% , 认为“有些必要”占47.7%。以上四题统计结果说明老师对本土民俗文化还是重视的,并且希望能够得到支持,能够为本土民俗文化传承付出自己的努力。

(2)在“对你来说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难度大吗??”认为“还行占66.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需要做哪些准备??”认为“积累素材46.7%,深入民间40.0%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后课堂有什么变化??”认为“课堂气氛活跃了”占73.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后在教学效果上哪些反映较明显?”认为“语文综合素质提高46.7%,学习兴趣提高46.7%,应试能力提高40.0%,责任意识增强13.3%;在“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您认为造成民俗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认为“历史发展因素”占86.7%;在“您是否感到来自他乡文化民俗的冲击?”认为“有但不明显66.7%”。 这几题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有一定的难度,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内容,无论在课堂气氛方面还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随着他乡文化民俗的冲击,本土民俗变化的推广刻不容缓,无论从继承还是保护民俗文化的角度,政府和学校都应该有义务和责任重视。具体情况如下:(附件一(教师)调查问卷分析数据) (二)学生层面: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精确统计后,进行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到: (1)在“你对海丰民俗的文化了解吗?”认为“了解一些”占76.1% ;在“你对海丰民俗文化印象如何?”认为“一般”占73.08% ;在“你知道海丰各种民俗的文化来源吗?”认为“知道一点”占65.05% ;在“您的家乡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认为“饮食”占58.17% 。以上四题统计结果说明学生对本土民俗文化还是有关注的,只是了解不够深入,对其兴趣也不高。 (2)在“对于海丰的民俗文化你参与过吗?”认为“很少”占62.5% ;在“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海丰民俗文化的?”认为“朋友、长辈介绍”占87.38% ;在“您了解家乡多少民间故事传说?”认为“完全不了解或3个以下”占61.54%。这几题的数据很好的说明了学生对本土民俗有一定了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中期教学质量监测,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校于第十一周进行了期末考试。各年级在原班考试,考试严格、公平、公正,现从本期教学质量监测成绩进行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有特色的学科最高分:小学一年级语文100分,数学100分;二年级数学99分;三年级语文98分;完小五年级英语100分;完小六年级2班数学100分; 2、优生率在80%及以上的学科:完小一年级语文86%(杨敏),完小一年级数学82%(杨敏);六村一年级语文81%(文绪国);八村一年级语文81%(吕忠兴),数学81%(吕忠兴);完小四年级英语86%; 3、无39分以下的学科:完小一年级数学(杨敏);六村一年级数学(文绪国);八村一年级语文(吕忠兴);完小二年级语文、数学(陈小玉);完小三年级语文、数学(龚力);完小四年语文(邹梅林);八村四年级语文(白芳);完小五年级英语;八村五年级语文、数学(于碧华); 5、平均分80以上的学科:小学一年级各科各班;完小二年级数学84.9;完小三年级语文81.7;完小四年级英语84.4分;完小五年级英语81.5分;八村五年级数学83.6分;完小6年级2班数学(张玉兰)80分; 6、平均分在70以上的占21科次,占72%;

二、存在的问题 小学部分: 1、平均成绩不及格的学科:完小五年级数学57分(黄癸四);完小6年级1班数学58.8分(张玉兰);7村六年级数学59.6分(钱明俊); 2、低分生率最大的学科:7村六年级数学36%; 3、最低分不足10的学科:6村三年级数学最低8分;完小五年级数学最低5分; 4、优生率未超过20%的学科:完小五年级语文16%;七村六年级语文14%;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小学各年级总的来说,成绩是可喜的,令老百姓满意的,以后要重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思品有很多同学都得了满分,科学也考得很不错,很多同学都在90分以上; 2、初中各科要在优生率上下功夫,要培养一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高分生率太低,要靠这一部分学生带动全班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有针对性地培优,特别是毕业班,要有优秀学生,升学时要能有较多学生能够考放营中,营二中,才能为学校争得荣誉; 3、理科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写作格式的教学,不能将格式弄错;要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计算失误,要多让学生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 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2011 –2012学年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我县2011-2012学年下学期小学学段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测试于 6月26 日举行, 6月27日完成阅卷工作,现就本次数学学科检测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卷命题特点 今年我县小学数学学段检测试题严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整份试卷密切联系考生实际与社会生活,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考查;既注重贴近考生生活,更致力于考生数学思维发展。 1、考查内容覆盖面广,重难点突出。 每道大题中都涉及到所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查,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考核到位。特别是重点的内容平时需要学生掌握的能通过不同形式的题型测试,充分考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 2、题型灵活多样,难易程度适中。 基础性知识占比例多,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又有拔高的,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例如:小数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考查,题型灵活多样,特别是在填空、判断、选择题中占的分数比较大,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变化习题出的比较好。 3、简便计算考查全面 简便计算是本册的重、难点。能考查学生对五大运算定律的灵活应用能力。特别是第二个检测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出的很有高度、有水平。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份试题难易适中,但又不乏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通、应用程度,很重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总体成绩分析 2.学生成绩层次分布

3.样本试卷分题得分统计: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试卷中的样本作抽样调查统计,具体情况见下表: 各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表 从学校教学成绩看,学校平均最高分 83.2 分,学校平均最低分 63.4 ,学校平均分相差 19.8 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些落后的小学与先进的小学相比出现较大的差距。 4、学生具体答题情况: (1)、部分学生知识学得过死,简便计算不过关。 (2)、对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的学习,个别学生的空间观念没有形成。 (3)、有些学生不会审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差。 三、教学建议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坚持锻炼,相信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所进步。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研究报告的格式 一.标题:少于25字 二.署名:学校、组长、组员、指导教师 三.摘要:一般为200至300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四.关键词:标志性词语3至5个 五.前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研究方法 六.正文:研究过程、分析讨论 七.结论与建议(也可以把“结论与建议”放入正文中)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访谈提纲、访谈记录、研究日记等 参考范文 编者按: 有的同学开展完研究性学习后,却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报告,有的同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写出的研究报告却很不规范。下面我们剖析这个曾经获得湖南省一等奖的课题研究报告,来教大家如何撰写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报告。 让交通更加便捷 ——关于长沙市城区道路设施设计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程瀚(组长)、黄思为、林夕、张澄曦、楚功崚、吴昊、庄舒程、陈洋 指导老师:周小青老师 教师指导: 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要求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同时要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标题的写法有两种:单标题和双标题。这个标题使用的是双标题,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最初他们定的标题是《捷径背后——关于城市道路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调查研究》,但是主标题仅仅只反映报告的部分内容,没有概括调查主题,而且副标题没有说明调查研究的范围,后面做了修改调整。这样主题鲜明,调查的目的、范围也非常明确。 研究报告不要忘记署上课题组每个成员名字,否则给评审带来麻烦。同时也别忘记署上指导教师,这也是表达我们对指导老师的尊敬。 摘要: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交通设施的建设更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生活中交通设施有着许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德惠市实验小学侯晓丽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认识角》《三角形的面积》《统计》三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

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小学数学经典案例的分析反思

小学数学经典案例的分析反思 关于案例的好处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何为“案例”? ?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例实例”的意思。它必须是“具体情境下发生的典型事件”。“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也可以是具体情境的某一项决策。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 ?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具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研究。 关于“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能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为什么要“反思”? ?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驾驭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小学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 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 总之:反思能让自己增强问题意识。增强成就感和幸福感,强化愉悦的心态!

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指导思想: 1、发挥考试导向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突出数学评价特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体现目标的整合。 二、检测内容及检测整体情况: 本次检测分成五个部分:我会填;我会做;我会算;我会看图写算式;我能解决问题。从试卷检测内容看,难易程度适中。本次试卷命题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本次试卷紧扣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基础知识、计算、解决问题三大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试卷特点:本次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试卷难度适中,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代表性,试题内容注意突出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尤其是填空题突出了灵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的出题原则,提高了测试水平。整个试卷布局合理、图文并茂,题目比较灵活,淡化了死记硬背的内

容,加重了试题的思维含量,既注重测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注重了基本技能的检测。开放性、操作性的题目有所体现。全面涵盖了本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学习内容。 总的来说,试卷难易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过难的题目,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反映出师生在教与学有以下优点: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较浓的兴趣和一定的方法,从而可以感觉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较稳固的情感。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如: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题目学生答题正确率高,失分较少。 2、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试卷上的应用问题涉及到的知识,学生思路清晰,解答准确。 3、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用课改理念指导教学的意识。认真备课,扎实上课,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了学生多种数学技能。 三、考试结果情况: 一年级共有3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是1929分,平均分是94.4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100%。 四、试卷得分、失分情况分析:

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的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堂教学中渗透温州乡土文化资源的难易程度; 2.了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温州乡土文化资源后对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3.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的接受程度; 4.了解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后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调查问卷”由我们课题组制作。教师问卷共设10道选择题,学生问卷共设11道选择题。 2015年12月,我们分别对学校部分教师和七、八、九三个年级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17份(课题组成员所在的任课教师中学基本每人发1份),共收回有效问卷 15 份;共发学生问卷21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层面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精确统计后,进行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到:

(1)在“你对海丰民俗文化怎么定义?”认为“它是一种传统文化”占100% ;在“海丰民俗文化你重视吗??”认为“很重视”占46.7%,认为“一般重视”占46.7%% ;在“对于海丰发展民俗文化,你的态度怎样?吗?”认为“支持”占100% ;在“您认为学校或家长是否有向孩子传播民俗文化的必要?”认为“非常有必要”占53.3% , 认为“有些必要”占47.7%。以上四题统计结果说明老师对本土民 俗文化还是重视的,并且希望能够得到支持,能够为本土民俗文化传承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对你来说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难度大吗??”2(. 认为“还行占66.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需要做哪些准备??”认为“积累素材46.7%,深入民间40.0%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后课堂有什么变化??”认为“课堂气氛活跃了”占73.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资源后在教学效果上哪些反映较明显?”认为“语文综合素质提高46.7%,学习兴趣提高46.7%,应试能力提高40.0%,责任意识增强13.3%; 在“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您认为造成民俗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认为“历史发展因素”占86.7%;在“您是否感到来自他乡文化民俗的冲击?”认为“有但不明显66.7%”。 这几题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有一定的 难度,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海丰民俗文化内容,无论在课堂气氛方面还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随着他乡文化民俗的冲击,

数学教学片段及案例分析资料报告

数学教学片段及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和重点: 二、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汇编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一、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 2、建立模型 3、解释与应用 二、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 1、情境导入,范例精解(明确目标,激发参与) 2、启发回顾,巩固基础 3、比较分析,强化认识 4、应用实践,拓展延伸 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1、交流回顾、调整起点 2、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3、综合练习、整体提升 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践方案) 2、自主实践,解决问题 3、交流拓展,反思延伸 新授课案例《平移与旋转》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

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 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