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20届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卤代烃不能够由烃经加成反应制得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可由环己烯发生加成反应产生,A错误;

B、可由甲基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错误;

C、可由2,2-二甲基丙烷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不能通过加成反应生成,C正确;

D.可由2,3,3—三甲基-1-丁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错误。

答案选C。

2.25℃,将浓度均为0.1mol/L的HA溶液V a mL和BOH溶液V b mL混合,保持V a+V b=100mL,生成物BA 易溶于水。V a、V b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A一定是弱酸

B.BOH可能是强碱

C.z点时,水的电离被促进

D.x、y、z点时,溶液中都存在c(A-)+c(OH-)=c(B+)+c(H+)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当V a=V b=50mL时,溶液相当于BA溶液,此时溶液的pH>7呈碱性,说明BA是强碱弱酸盐,这里的

强弱是相对的,则HA一定是弱酸,故A正确;

B. 当V a=V b=50mL时,溶液相当于BA溶液,此时溶液的pH>7呈碱性,说明BA是强碱弱酸盐,这里的强弱是相对的,BOH可能是强碱也可能是电离程度比HA大的弱碱,故B正确;

C. z点时,BOH溶液的体积V b mL大于HA溶液的体积V a mL,混合溶液的pH大于9,即c(H+)<10-9,25℃时该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故C错误;

D. x、y、z点时,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c(A-)+c(OH-)=c(B+)+c(H+),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C。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M,

室温下,0. 01 mol/L M 溶液pH<2。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W X

Y Z

A.原子半径大小:X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关系,四种元素位于第二三周期,且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M,室温下,0. 01 mol/L M 溶液pH<2。则Z为S,W、X、Y分别为C、N、Al。

A.原子半径大小:N<C<Al,故A正确;

B.Z元素为S,其单质易溶于CS2,故B正确;

C.W、X分别为C、N,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N,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H4<NH3,故C正确;

D.Y为Al元素,含Al元素的离子有Al3+、AlO2-或[Al(OH)4]-,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S易溶于CS2。

4.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 2(g)COCl2(g),其中容器Ⅰ中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容器编

号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COCl2COCl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容器Ⅰ中前5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 -1·min -1

B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容器Ⅱ中起始时Cl 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0.8mol 、Cl 20.8mol ,达到平衡时CO 转化率大于80%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容器I 中前5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l 2)=0.8mol

0.5L 5min

=0.32mol/L?min -1,依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

比,则V(CO)=V(COCl 2)=0.32mol/L?min -1,故A 错误;

B .依据图中数据可知:Ⅱ和Ⅲ为等效平衡,升高温度,COCl 2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 错误;

C .依据方程式:CO(g)+Cl 2(g)?C0Cl 2(g),可知:

CO(g)+Cl 2(g)?C0Cl 2(g)

起始浓度(mol/L) 2 2 0

转化浓度(mol/L) 1.6 1.6 1.6

平衡浓度(mol/L) 0.4 0.4 1.6

反应平衡常数K= 1.60.40.4?=10,平衡时CO 转化率:1.6mol /L 2mol /L

×100%=80%; 依据Ⅱ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

CO(g)+Cl 2(g)?C0Cl 2(g)

起始浓度(mol/L) 2 2a 0

转化浓度 (mol/L) 1 1 1

平衡浓度 (mol/L) 1 2a-1 1

Ⅰ和Ⅱ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则:K=()

112a 1?-=10,解得:a=0.55mol ,故C 正确; D .CO(g)+Cl 2(g)?C0Cl 2(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时向容器I 加入CO0.8mol ,Cl 20.8mol ,相当于给体现减压,减压平衡向系数大的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

5.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1L0.5mol/L 盐酸溶液中通入NH 3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此时NH 4+个数为0.5N A

B .向含有FeI 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 mol Fe 2+被氧化时,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3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二氯甲烷中含有4N A 极性共价键

D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标况下,当阴极生成22.4L 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向1L0.5mol/L 盐酸溶液中通入NH 3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n(NH 4+)= n(Cl -),所以NH 4+个数为0.5N A ,故A 正确;

B. 向含有FeI 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氧化碘离子,没有FeI 2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当有1 mol Fe 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B 错误;

C.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22.4L 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 ,故C 错误;

D.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阴极先生成铜单质再生成氢气,标况下,当阴极生成22.4L 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大于2N A ,故D 错误。

答案选A 。

6.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 L 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

B .常温下,10 mL 5.6 mol/L FeC13溶液滴到100 mL 沸水中,生成胶粒数为0.056N A

C .向Na 2O 2通入足量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bg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ΛbN 2

D .6.8 g KHSO 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15 N 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常温下,pH=9的CH 3COONa 溶液,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是-5110mol/L ?,

1 L 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 A ,故A 错误;

B.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常温下,10 mL 5.6 mol/L FeC13溶液滴到100 mL 沸水中,生成胶粒数小于0.056N A ,故B 错误;

C. -22222Na O +2H O=4NaOH+O 2e ~~,由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质量增大,固体增加4g 转移2mol 电子,向Na 2O 2通入足量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bg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ΛbN 2

,故C 正确; D. KHSO 4固体含有K +、HSO 4-, 6.8 g KHSO 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A 6.8g 2136g/mol

N ??= 0.1 N A ,故D 错

误;

选C。

7.研究海水中金属桥墩的腐蚀及防护是桥梁建设的重要课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桥墩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B.钢铁桥墩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腐蚀更快

C.图1辅助电极的材料可以为石墨

D.图2钢铁桥墩上发生的反应是O2+2H2O+4e一=4OH-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桥墩浸泡在接近中性的海水中,主要发生析氧腐蚀,故A错误;

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电解质,导电性比河水强,钢铁桥墩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腐蚀更快,故B正确;C.图1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辅助电极的材料可以为石墨等,故C正确;

D.图2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铁桥墩充当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一=4OH-,故D正确;

故选A。

8.如图是NO2气体和CO气体反应生成CO2气体和NO气体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NO2+CO→CO2+NO-134kJ

B.NO2(g)+CO(g)→CO2(g)+NO(g)-234kJ

C.NO2(g)+CO(g)?CO2(g)+NO(g)+368kJ

D.NO2(g)+CO(g)?CO2(g)+NO(g)+234kJ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能量变化图可知,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且放出热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O2(g)+CO(g)=CO2(g)+NO(g)△H=(134-368)kJ/mol=-234kJ/mol,则反应物总内能比生成物总内能多234kJ,即NO2(g)+CO(g)=CO2(g)+NO(g)+234kJ,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反应的焓变△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注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据此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

9.山梨酸是应用广泛的食品防腐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梨酸的分子式为C6H8O2

B.1 mol山梨酸最多可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山梨酸既能使稀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能与醇发生置换反应

D.山梨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为C6H8O2,选项A正确;

B.山梨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1 mol山梨酸最多可与2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

C.山梨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而使其褪色,山梨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醇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置换反应,选项C错误;

D.根据乙烯分子6个原子共平面、甲醛分子4个原子共平面,结合山梨酸分子结构可知,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0.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单质与M单质不能直接化合

B.Y的合金可用作航空航天飞行器材料

C.M简单离子半径大于Y2+的半径

D.X和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答案】A

【解析】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即X是C,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Z的质子数为偶数,Z可能是Si,也可能是S,室温下,M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M为S,即Z为Si,A、C与S能直接化合成CS2,故说法错误;B、镁合金质量轻,硬度大,耐高温,可用作航空航天飞行器材料,故说法正确;C、S2-比Mg2+多一个电子层,因此S2-的半径大于Mg2+,故说法正确;D、氢化物分别是CH4、SiH4,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Si,即CH4比SiH4稳定,故说法正确。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所得到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苯酚与三溴苯酚相似相溶,故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苯酚的浓度小,A项错误;加入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前面硝酸钡电离出的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组合硝酸,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B项错误;加入硝酸银之前应该将溶液调节至酸性,否则氢氧化钠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项错误;溶液中滴加几滴黄色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2+,D项正确。

12.一定条件下,CO2分子晶体可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B.1molCO2原子晶体中含2mol C﹣O键

C.CO2原子晶体的熔点高于SiO2

D .CO 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转化后相当于生成了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A 项错误;

B.1mol 2SiO 中含4mol Si-O 键,既然二者结构类似,1mol 2CO 中应该有4mol C-O 键,B 项错误;

C.当结构相近时,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组成原子的半径大小呈反比,即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小,熔沸点越高,而碳原子的半径小于硅原子,C 项正确;

D.同分异构体中强调的是“分”,即分子式相同,而2CO 的原子晶体无分子式一说,二者自然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 项错误;

答案选C 。

【点睛】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搞错的例子是2H 、2D 、2T ,三者都是氢气,因此为同一种物质。

13.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将25gCuSO 4·5H 2O 溶于100 mL 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1L ,所以不能实现目的,A 错误;

B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相差大,因此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即可除去KNO 3中少量NaCl ,B 正确;

C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双氧水氧化为氧气,而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导致溶液紫色消失,所以能实现目的,C 正确;

D 、NaCl 和CaCl 2不反应,Na 2CO 3和CaCl 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可以检验是否含有Na 2CO 3,则可以

实现目的,D正确;

答案选A。

【点晴】

该题的易错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

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例如选项B;

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

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

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14.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与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Na与水反应可能有O2生成

B.探究Na2O2与S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答案】A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氢和氧三种元素,产生的气体如果为氧气,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钠是还原剂,水只能做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需要降低,氧元素已是最低价-2价,不可能再降低,故A选;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故B不选;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浓硫酸与铜反应,硫酸中的硫元素被还原,铜有可能被氧化为硫化铜,有探究意义,故C不选;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或生成的次氯酸钠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探究意义,故D不选;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生成物成分推测,解题关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物质性质,易错点:C选项,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特点及本质,题目难度中等。

15.海洋动物海鞘中含有种类丰富、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种从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流程如下:

下列关于该流程中各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步骤采用装置主要仪器

A ①过滤装置漏斗

B ②分液装置分液漏斗

C ③蒸发装置坩埚

D ④蒸馏装置蒸馏烧瓶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流程可知,步骤①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等仪器;步骤②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等仪器;步骤③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等仪器;步骤④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甲苯,需要蒸馏烧瓶等仪器,则错误的为C,故答案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三硫代碳酸钠(Na2CS3)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和杀线虫剂,在工业上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2CS3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三硫代碳酸钠样品,加水溶解,测得溶液pH=10,由此可知H2CS3是______(填“强”或“弱”)酸。向该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由此说明Na2CS3具有______性。(填“还原”或“氧化”)。

(2)为了测定某Na2CS3溶液的浓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35.0 mL该Na2CS3溶液置于下列装置A的三颈烧瓶中,打开仪器d的活塞,滴入足量稀硫酸,关闭活塞。

已知:CS32- +2H+==CS2 +H2S↑,CS2和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点46°C,与CO2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 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

①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反应开始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作用为______。

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再缓慢通入热N2(高于60°C)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④为了计算该Na2CS3溶液的浓度,可测定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称量B中沉淀质量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_____、________;若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4g,则该Na2CS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⑤若反应结束后将通热N2改为通热空气(高于60°C),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算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时,计算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弱还原分液漏斗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u2++H2S=CuS↓+2H+将装置中的H2S全部排入B中被充分吸收;将装置中的CS2全部排入C中被充分吸收洗涤干燥 2.5mol/L 偏高

【解析】

【分析】

(1)根据盐类水解原理及酸性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及空气的组成和H2S的还原性分析解答;运用关系式法进行相关计算。

【详解】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三硫代碳酸钠样品,加水溶解,洲得溶液pH=10,溶液显碱性,说明盐为强碱弱酸盐;向该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证明盐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CS3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弱;还原性;

(2)①根据仪器构造分析,仪器d的名称分液漏斗;N2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为了防止空气中氧气将H2S 氧化,所以反应开始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N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②B中发生反应是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答案为:Cu2++H2S=CuS↓+2H+;

③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再缓慢通入热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将装置中的H2S全部排入B中被充分吸收;将装置中的CS2全部排入C中被充分吸收,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的H2S全部排入B中被充分吸收,将装置中的CS2全部排入C中被充分吸收;

④称量B中沉淀质量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洗涤、干燥,若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4g,

物质的量=

8.4g

=0.0875mol

96g/mol

,物质的量守恒,CS32-+2H+=CS2+H2S↑,Cu2++H2S=CuS↓+2H+,得到定量

关系:CS32?~H2S~CuS,n(Na2CS3)= n(CuS)=0.0875mol,则35.0mL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0875mol

==2.5mol/L

0.035L

,故答案为:洗涤、干燥; 2.5mol/L;

⑤若反应结束后将通热N2改为通热空气,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算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时,C中除吸收二硫化碳还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偏大,计算得到溶液浓度或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有机化合物P是合成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l RCOOH

(1)H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B→C中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检验F中官能团的试剂及现象___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有________种。

①1mol D能与足量NaHCO3反应放出2mol CO2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

(5)H→J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

(6)已知:

K经过多步反应最终得到产物P:

①K→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写出M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答案】醚键、硝基(C2H5OOC)2C=CHOC2H5ClCH2COOH+NaCN→CNCH2COOH+NaCl FeCl3溶液,显紫色 3 还原反应

+C2H5OH

【解析】

【分析】

A 和Cl 2反应生成

B ,B 中只有1个Cl ,所以应该是取代反应,B 发生了给出的已知中的反应,所以

C 中有

羧基,C 有4个氧原子,而且C 的不饱和度为2,再根据D 的结构简式,可知C 为丙二酸,

B 为ClCH 2COOH ,A 为CH 3COOH 。根据K 和J 的结构简式可知E 的结构简式为(

C 2H 5OOC)2C=CH(OC 2H 5),根据G 的结构简式可知F 为苯酚。

【详解】

(1)根据H 的结构简式,H 的官能团名称为醚键和硝基。E 的结构简式为(C 2H 5OOC)2C=CH(OC 2H 5)。

(2)B→C 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lCH 2COOH+NaCN ????→一定条件NCCH 2COOH+NaCl 。

(3)F 为苯酚,苯酚遇 FeCl 3溶液显紫色,或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4)D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1mol D 能与足量 NaHCO 3反应放出2mol CO 2,说明1个D 分子中有2个羧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说明D 分子有比较高的对称性。符合要求的有

HOOCCH 2CH 2CH 2CH 2CH 2COOH 、HOOCCH(CH 3)CH 2CH(CH 3)COOH 和

,共3种。

(5)H→J 是H 中的硝基变成了氨基,是还原反应。

(6)①根据已知,K→L 发生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和酯基上的乙氧基断裂结合成乙醇,苯环上的碳原子和断裂乙氧基的碳原子结合成新的碳碳单键的反应,再结合P 的结构可知,苯环上断裂的氢原子是和氮原子处于邻位、和甲氧基处于对位的氢原子,所以K→L 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

②得到的L 继续发生给出的已知的反应,生成Q (),Q 在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Cl 被羟基代替,同时羧基和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钠盐,故M 的结构简式为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贮氢合金ThNi 5可催化由CO 、H 2合成CH 4等有机化工产品的反应。温度为TK 时发生以下反应:① ①-14222CH (g)+2H O(g)=CO (g)+4H (g)ΔH=+165kJ mol ?

②-1222CO(g)H O(g)CO (g)H (g)ΔH=-41kJ mol +=+?

③23CO(g)2H (g)CH OH(g)+?

④32CH OH(g)HCHO(g)+H (g)?

(l )温度为TK 时,催化由CO 、H 2合成CH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已知温度为TK 时4222CH (g)+2H O(g)=CO (g)+4H (g)

的活化能为485.2 kJ/mol ,则其逆反应的活

化能为____kJ/mol 。

(3)TK 时,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 (g )和H 2O (g )发生上述反应②(已排除其他反应干扰),测得CO (g )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若初始投入CO 为2 mol ,恒压容器容积10 L ,用H 2O (g )表示该反应0-5分钟内的速率v (H 2O (g ))=____。6分钟时,仅改变一种条件破坏了平衡,则改变的外界条件为____

(4)750K 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④,若起始压强为101 kPa ,达到平衡转化率为50. 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p= 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忽略其它反应)。

(5)某温度下,将2 mol CO 与5 mol H 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③。经过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6 mol 。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CO 和1.5 mol CH 3OH ,此时v (正)____v (逆)(填“>” “<”或“=”)。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 CH 3OH 的质量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 v 逆(CO )=2v 正(H 2)

d 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6)已知400 K 、500 K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

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H 2O 和PCO 相等、PCO 2和pH 2相等;已知700 K 时222CO(g)H O(g)CO (g)H (g)

++?

的K=l. 31。

400 K 时pH 2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是 _____500 K 时pCO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

【答案】-1

242CO(g)3H (g)=CH (g)+H O(g)ΔH=-206kJ mol +? 320.2 0.32mol?L -1?mim -1 降低温度 50.5 kPa > cd b d

【解析】

【分析】

(l)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得到242CO(g)+3H (g)=CH (g)+H O(g),以此来解答。

(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根据已知信息,4222CH (g)+2H O(g)=CO (g)+4H (g)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依据反应能量关系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

(3)发生反应222CO(g)+H O(g)=CO (g)+H (g),根据v=c t

V V 计算反应速率,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反应中计量数之比可得到H 2O 的反应速率,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5分钟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为0.1,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6分钟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据此分析;

(4)设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 ,平衡时转化率为50%,则根据三段式、各物质平衡时总压和分压的关系计算;

(5)某温度,将2molCO 与5molH 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经过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电子4mol 消耗CO 物质的量为1mol ,则此时转移电子6mol ,消耗CO 物质的量=6mol 4mol

×1mol=1.5mol ,结合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常数K=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CO 和1.5molCH 3OH ,计算此时浓度商Qc 和平衡常数大小比较判断平衡的进行方向;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分析选项中变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否则不能达到平衡;

(6)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小于700K 时,K (400K)> K (500K)>1.31,则平衡时p(H 2)> p(CO),故a 、b 表示H 2的分

压,c 、d 表示CO 的分压;

【详解】

(1)已知反应:①-14222CH (g)+2H O(g)=CO (g)+4H (g)ΔH=+165kJ mol ?,

②-1222CO(g)H O(g)Co (g)H (g)ΔH=-41kJ mol +=+?,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得到

-1242CO(g)3H (g)=CH (g)+H O(g)ΔH=-206kJ mol +?,

故答案为:-1

242CO(g)3H (g)=CH (g)+H O(g)ΔH=-206kJ mol +?;

(2)反应的活化能是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根据已知信息,4222CH (g)+2H O(g)=CO (g)+4H (g)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依据反应能量关系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

-14222CH (g)+2H O(g)=CO (g)+4H (g)ΔH=+165kJ mol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485.2 kJ/mol ,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485.2 kJ/mol -165 kJ/mol =320.2 kJ/mol ;

(3)发生反应222CO(g)+H O(g)=CO (g)+H (g),若初始投入一氧化碳为2mol ,则水蒸气也为2mol ,该反应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平衡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4mol×0.1=0.4mol ,0~5分钟内的一氧化碳的反

应速率υ(CO )=2mol-0.4mol

10L

5min

=0.032mol/(L?min ),6分钟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应为降低温度;

(4)设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 ,平衡时转化率为50%,则根据三段式:

32100CH OH(g)

HCHO 0.50.50.50.50.50(g .5)H (g)+?始(mol)

变(mol)

平(mol)

n 始:n 平=p 始:p 平,p 平=

()0.5+0.5+0.5mol 10kPa n p kPa 1=1.51011mol

n ??=?平始始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p=()()()230.50.51.5101 1.5101p p 0.5+0.5+0.50.5+0.5+0.5=0.5p 1.5101kPa kPa 0.5+0.5+0.H HCHO CH k a 5OH P ????? ? ????????? ???????

?=50.5 kPa ; (5)某温度,将2molCO 与5molH 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经过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电子4mol 消耗CO 物质的量为1mol ,则此时转移电子6mol ,消耗CO 物质的量==6mol 4mol

×1mol=1.5mol ,结合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23+(mol)

250(mol)

1CO g 2H g CH O .53 1.5(mol)

0.5H 2.5g 1?始变平()

()() 平衡浓度c(CO)=

0.5mol 2L =0.25mol/L ,c(H 2)=2mol 2L =1mol/L ,c(CH 3OH)=1.5mol 2L =0.75mol/L ,平衡常数K=20.750.251

?=3,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CO 和1.5molCH 3OH ,计算此时浓度商Q c =()()()2 1.5+1.5mol

2L 0.5+2mol 1mol/L 2L

?=1.2<3,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此时v (正)>v (逆); CO(g)+2H 2(g)?CH 3OH(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分析选项中变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CH 3OH 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 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 不符合题意;

c.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2v 正(CO)=v 正(H 2) ,属于正反应速率之比,当满足2v 逆(CO)=v 正(H 2)说明氢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v 逆(CO)=2v 正(H 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 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发生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

(6)已知700 K 时222CO(g)+H O(g)CO (g)+H (g)?的K=l. 3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小于700K 时,K (400K)> K (500K)>1.31,则平衡时p(H 2)> p(CO),故a 、b 表示H 2的分压,c 、d 表示CO 的分压,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CO 的分压增大,H 2的分压减小,则由此可判断400K 时p(H 2)和 p(CO)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分别是b 、c ;500K 时p(H 2)和 p(CO)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分别是a 、d 。

【点睛】

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必须是正逆反应方向的速率相等,各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还需要注意间接判据分析时要看是否为变量不变,变量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

19.铁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Fe (SCN )3,[Fe (CO )5](羰基铁),它们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Fe 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KSCN 溶液、苯酚溶液检验Fe 3+.N 、O 、S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SCN ﹣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与SC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

(3)羰基铁[Fe (CO )5]可用作催化剂。1mol[Fe (CO )5]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_____。

(4)某种氮化铁晶胞的晶体如图所示,该氮化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

Ar3d N>O>S sp CO2(COS等) 10N A或6.02×1024Fe3N

【答案】[]5

【解析】

【分析】

(1)Fe位于第4周期第ⅤⅢ族,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从4s开始失去电子;(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氮元素2p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低,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SCN﹣为直线形结构,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微粒;

(3)羰基配合物中,中心Fe与配体CO之间形成配位键,CO分子中,C与O之间含有一个配位键;(4)根据均摊法计算氮化铁晶体的化学式。

【详解】

(1)Fe位于第4周期第ⅤⅢ族,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从4s开始失去电子,所以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故答案为:[Ar]3d5;

(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氮元素2p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低,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SCN﹣为直线形结构,则其中C为sp杂化,

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微粒,所以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CO2(COS 等),故答案为:N>O>S;sp;CO2(COS等);

(3)羰基配合物中,中心Fe与配体CO之间形成配位键,CO分子中,C与O之间含有一个配位键,所以1mol[Fe(CO)5]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10 N A,故答案为:10N A或6.02×1024;

(4)氮化铁晶体为六棱柱:顶点贡献率为,面点贡献率为,依据晶胞结构可知,12个铁原子位于顶点,2个铁原子位于面心,3个铁原子位于体内,2个氮原子位于体内,1个晶胞含有铁微粒数为:

12×+2×+3=6、含氮原子数为2,所以该晶体中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6:2=3:1,所以化学势为Fe3N,故答案为:Fe3N。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lL—1的H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 A

B.273K、101kPa下,22.4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物的分子总数一定为N A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

D.1 mol Na与氧气完全反应得到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N A

2.《唐本草》和《本草图经》中记载:“绛矾,本来绿色,……正如瑁璃烧之赤色”“取此物(绛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其中不涉及的物质是()A.FeSO4·7H2O B.S C.Fe2O3D.H2SO4

3.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A.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HC1

C.原子半径:Si>N D.碱性:Ca(OH)2> Mg(OH)2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H3OOCCH3名称为甲酸乙酯

B.次氯酸的电子式

C.17Cl原子3p亚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碳原子最外层电子云有两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5.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

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6.不洁净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A.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B.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

C.盛装CCl4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D.实验室制取O2后的试管用稀盐酸洗涤

7.为研究某固体混合物样品的成分,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 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 g沉淀。(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 L(标准状况)。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Na2SO4、(NH4)2CO3、KCl

B.KCl、Na2CO3、(NH4)2SO4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安徽卷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安徽卷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安徽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安徽,理1)设i 是虚数单位,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i+2=2z z z ,则z =( ). A .1+i B .1-i C .-1+i D .-1-i 2.(2013安徽,理2)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 .16 B .2524 C .34 D .1112 3.(2013安徽,理3)在下列命题中,不. 是. 公理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4.(2013安徽,理4)“a ≤0”是“函数f (x )=|(ax -1)x |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13安徽,理5)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C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D .该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6.(2013安徽,理6)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 (x )<0的 解集为112x x x ?? <->??? ? 或,则f (10x )>0的解集为( ). A .{x|x <-1或x >-lg 2} B .{x|-1<x <-lg 2} C .{x|x >-lg 2} D .{x|x <-lg 2} 7.(2013安徽,理7)在极坐标系中,圆ρ=2cos 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 A .θ=0(ρ∈R)和ρcos θ=2 B .θ=π2(ρ∈R)和ρcos θ=2 C .θ=π2 (ρ∈R)和ρcos θ=1 D .θ=0(ρ∈R)和ρcos θ=1

成效高一地理考试题

阜阳市成效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三模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12年11月28日~2013年3月8日),引起春节期间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洪涝灾害 B .疾病传播 C .旅行度假 D .民工返乡 2. 2013 年 11 月 15 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单独二胎”政策(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胎)。该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缓解我国( ) A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的问题 B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 C .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D .城市化发展缓慢的问题 3.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4.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 A .25万 B .30万 C .35万 D .45万

5.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 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 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 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 6.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7.据报道,期待已久的成都新机场落户简阳,新机场预计2014年开工,2018运行,如图是成都新机场区位示意图。在图中所示地区中( ) A.该区域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简阳的城市服务范围比资阳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成都、资阳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8.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 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可知( ) A.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铁路穿过居民区使得居民出行方便 B.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C.①、②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居民区的是①地 D.③、④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③地 9.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年楚河河谷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种植油菜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太阳辐射强

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郁文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阜阳市郁文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词默写(10分)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6),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十一月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是:,。 (8)《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句子是:,。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9分) 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每一次跌倒,他们都会拍去我们身上的泥土;每一次失利,他们 都会抚慰我们烦燥的内心……他们的爱是夏日的凉风,是冬日的暖阳,是风雨中的港湾,是 黑暗时的烛光。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充满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去()父母,() 父母,()父母。即使是一张粗拙.的贺卡,一个zhì笨的动作,也总能让他们称.心舒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粗拙.()称.()心 zhì()笨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2分 (3)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体谅关心孝敬 B关心孝敬体谅 C孝敬体谅关心 (4)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2分) 3.名著阅读(4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篇,原名《》, 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 等。 4.综合性学习(12分) 七年级某班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 解决。 (1)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请你补写出两个活动名称: (2分) 如:举行一次读书问卷调查; (3)“网上阅读”大家谈:(4分)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网上阅读”,你 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 (4)下面这段文字是小明在活动中的发言稿,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他修改。(4分)阅读课上,我们围绕《海伦·凯勒传》展开讨论,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看不见而且 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语言呢?【A】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 呢?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被深深震撼了。【B】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海伦·凯勒 的这种精神将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2018安徽对口高考数学真题

2018年安徽省对口高考数学试卷 31. 已知集合}2,1,0,2{},3,0{-==B A ,则=B A I (A )? (B )}0{ (C )}3,0{ (D )}3,2,1,0,2{- 32.函数3-= x y 的定义域是 (A )}3{≥x x (B )}3{>x x (C )}3{≤x x (D )}3{--

试题作为面试题,则A 、B 同时被抽到的概率为 (A ) 21 (B )31 (C )41 (D )61 41.若一球的半径为2,则该球的体积为 (A )34π (B )38π (C )316π (D )3 32π 42.已知函数???<≥=1 ,41,log 2x x x y x ,则=+)2()0(f f =a (A )1 (B )2 (C )3 (D )4 43.若向量),2(),2,1(x b a -==ρρ ,且b a ρρ//,则=x (A )4 (B )1 (C )4- (D )1- 44.设R c b a ∈,,,且b 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 2 b a > (B ) b a 1 1> (C )bc ac > (D )c b c a +>+ 45.若直线02=+-y x 与直线012=++y ax 互相垂直,则=a (A )2 (B )2- (C )1 (D )1- 46.已知3 1 sin = α,则=α2cos (A ) 924 (B )924- (C )97 (D )9 7 - 47.函数x x y 22 -=的单调增区间为 (A )(]1,∞- (B )[)+∞,1 (C )(]1,-∞- (D )[)+∞-,1 4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点N M ,分别为111,B A AA 的中点,则直线 MN 与直线1CC 所成的角等于 (A )0 30 (B )045 (C )060 (D )090 49.在一次射击测试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五次,命中的环数分别为: 甲:10,9,6,10,5,乙:8,9,8,8,7,记乙甲x x ,分别为甲、乙命中环数的平均数,乙甲s s ,分

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 P B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i 是虚数单位,z 表示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1z i =+,则 z i z i +?= (A )-2 (B )-2i (C )2 (D )2i (2)“x <0”是ln(1)0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A )34 (B )55 (C )78

(D )89 (4)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3 , 1t y t x (t 为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cos 4=,则 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 (A )14 (B )214 (C )2 (D )22 (5)x , y 满足约束条件?? ? ??≥+-≤--≤-+.022,022,02y x y x y x 若z=y-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 ,则实数a 的值为 (A ) 21 或-1 (B )2或2 1 (C )2或1 (D )2或-1 (6)设函数f(x)(x ∈R )满足()()sin f x f x x π+=+,当0≤x ≤π时,()0f x =,则)6 23( π f = (A ) 2 1 (B )23 (C )0 (D )2 1- (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 )321+ (B )318+ (C )21 (D )18 (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 (A )24对 (B )30对 (C )48对 (D )60对 (9)若函数f(x)=| x+1 |+| 2x+a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 的值为 (A )5或8 (B )-1或5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 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2.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B.3.14 C. D. 3. 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30°B.25° C.20°D.15° 4.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100°,则∠BOC等于 () A.130°B.140°C.150°D.160° 5. 已知M(1,﹣2),N(﹣3,﹣2),则直线MN与x轴,y轴的位置关系分别为() A.相交,相交B.平行,平行 C.垂直,平行D.平行,垂直

6. 估计的值在() A.2到3之间B.3到4之间C.4到5之间D.5到6之间 7. 点P为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且PA=8cm,PB=7cm, PC=5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A.5cm B.7cm C.8cm D.不大于5cm 8. 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A+∠C=180°,得AD//BC B.由∠A+∠D=180°,得AD//BC C.由∠B+∠C=180°,得AB//CD D.由∠C+∠D=180°,得AB//CD 9. 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馬”位于点,则“兵”位于点() A.B. C.D. 10. 如图a∥b,∠1与∠2互余,∠3=115°,则∠4等于() A.115°B.155°C.135°D.125° 二、填空题

1997年安徽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1997年安徽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15)题每小题5分,共6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M ={x |0≤x <2},集合N ={x |x 2 -2x -3<0},集合M ∩N = ( ) (A) {x |0≤x <1} (B) {x |0≤x <2} (C) {x |0≤x ≤1} (D) {x |0≤x ≤2} (2) 如果直线ax +2y +2=0与直线3x -y -2=0平行,那么系数a = ( ) (A) -3 (B) -6 (C) - 23 (D) 3 2 (3) 函数y =tg ??? ??-π312 1 x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是 ( ) (4) 已知三棱锥D —ABC 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 =AC =3,BC =2,则以BC 为棱,以面BCD 与面BCA 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是 ( ) (A) 4 π (B) 3π (C) 2 π (D) 3 2π

(5) 函数y =sin(3 π -2x )+sin2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2 π (B)π (C) 2π (D) 4π (6) 满足tg a ≥ctg a 的角a 的一个取值区间是 ( ) (A) ?? ? ? ?4 0π, (B) ?? ? ?? ?4 0π, (C) ??????24ππ, (D) ?? ????2 4ππ, (7) 设函数y =f (x )定义在实数集上,则函数y =f (x -1)与y =f (1-x )的图像关于 ( ) (A) 直线y =0对称 (B) 直线x =0对称 (C) 直线y =1对称 (D) 直线x =1对称 (8) 长方体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分别是3,4,5且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 (A) 202π (B) 252π (C) 50π (D) 200π (9) 如果直线l 将圆:x 2 +y 2 -2x -4y =0平分,且不通过第四象限,那么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0,2] (B) [0,1] (C) [0, 2 1 ] (D) ?? ????210, (10) 函数y =cos 2 x -3cos x +2的最小值为 ( ) (A) 2 (B) 0 (C) - 4 1 (D) 6 (11) 椭圆C 与椭圆 ()()14 2932 2=-+-y x 关于直线x +y =0对称,椭圆C 的方程是 ( ) (A) ()()19 3422 2=+++y x (B) ()()14 3922 2=-+-y x (C) ()()14 3922 2=+++y x (D) ()()19 3422 2=-+-y x (12) 圆台上、下底面积分别为π、4π,侧面积为6π,这个圆台的体积是 ( ) (A) 3 32π (B) π32 (C) 6 37π (D) 3 37π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安徽卷word解析版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 安徽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本 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2013 安徽,理1)设i是虚数单位,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z·zi+2=2 z ,则z=( ) .A.1+i B .1-i C .-1+i D .-1-i 2.(2013 安徽,理2)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 算法流程图) 的输出结果是( ) . 1 25 3 11 6 B .24 C .4 D .12 A. 3.(2013 安徽,理3) 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 ) . 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 平面内 D.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 公共直线 4.(2013 安徽,理4) “a≤0”是“函数 f ( x)=|( ax-1) x| 在区间(0 ,+∞) 内 单调递增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13 安徽,理5) 某班级有50 名学生,其中有30 名男生和20 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 为86,94,88,92,90 ,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 88,93,93,88,93.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C.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D.该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1 6.(2013 安徽,理6) 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 f ( x) <0 的解集为x x 1或x ,则f(10 2 ( ) . A.{x|x <-1 或x>-lg 2} B.{x| -1<x<-lg 2} C.{x|x >-lg 2} D.{x|x <-lg 2} x ) >0 的解集为 7.(2013 安徽,理7) 在极坐标系中,圆ρ=2cos 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 .A.θ=0( ρ∈R)和ρcos θ=2 π B.θ=2(ρ∈R)和ρcos θ=2 π C.θ=2(ρ∈R)和ρcos θ=1 D.θ=0( ρ∈R)和ρcos θ=1 2013 安徽理科数学第1 页

2019安徽分类考试与对口高考数学试卷解读

2019年省普通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评析 一.19年省对口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1.试卷总评 本试卷考查的容为《考纲》规定的容。在近几年对口高考命题整体思路的基础上,体现了“整体稳定,局部调整,稳中求变、以人为本”的命题原则,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能力、数学学习过程和数学创新意识。 难度设计合理起点低,覆盖面广,主题容突出,无偏题、怪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试题有新意,符合《考纲》与教育方向,能有效的测评学生,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既重视双基又凸显能力培养,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应用,以基本运算为主,难度适中,层次梯度性好,立足教材,有很好的示作用,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2.考点分布 2019年省对口高考数学试卷全为选择题,共30题,每题4分,总分120分。考题虽然涉及到了所有章节,但分布不均衡,如基础模块(上)的第二章不等式只有一个考题,显得偏少,而拓展模块的第一章三角公式及应用有四个考题,感觉偏多,应该平衡点,具体考点分布如下表:

3. 试卷特点 19年省对口高考数学试卷是省考试院组织命题的,该卷在去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有新。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特点鲜明。它既符合当前中职学生的数学实际情况,又有良好的评价功能和教学导向。总体有以下特点: 3.1 注重基础 今年试题总体难度适中,知识涵盖基本合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全卷没有偏题、难题。与去年相比难度差不多,有几道题直接运用基础知识。 突出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层次分明,梯度基本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试题的难度不大,过度平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起伏不大,感觉良好。如31题求集合相等,32题求定义域,39题求正弦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41题由球的表面积求半径等,都不需要动笔计算,只要口算就可以了。有利于中职学生考出真实水平,能确保所有学生有题可做,避免了有极少数学生进考场就睡觉的尴尬,能激发数学成绩薄弱的学生继续学习,也有利于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示例1】31.设集合{ }{}1,3,12,1=+=B m A ,若B A =,则=m (A )0 (B )1 (C )2 (D )3 该题考查集合相等的概念,只要知道两个集合的元素相同,学生很容易就知道答案为B. 【示例2】32.函数1 1 )(+= x x f 的定义域为 (A )),1(+∞- (B )),1(+∞ (C )),1()1,(+∞---∞Y (D )),1()1,(+∞-∞Y 该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只要知道分母不为零便迎刃而解,故选择C. 【示例3】39.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 2 π 的是 (A ))6sin(π + =x y (B ))6 2sin(π +=x y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2.(5分)(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 .C D. 5.(5分)(2013?安徽)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 6.(5分)(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或x>},则f(10x)>0的解集为() (

( 8.(5分)(2013?安徽)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2)个不同的数x1,x2,…, x n,使得=…=,则n的取值范围是() 9.(5分)(2013?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2,则点集{P|,,λ、μ∈R}所表示的区域面积是() .C D. 10.(5分)(2013?安徽)若函数f(x)=x3+ax2+bx+c有极值点x1,x2,且f(x1)=x1,则关于x 的方程3(f(x))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1.(5分)(2013?安徽)若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7,则实数a=_________. 12.(5分)(2013?安徽)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b+c=2a,3sinA=5sinB,则角C= _________. 13.(5分)(2013?安徽)已知直线y=a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4.(5分)(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1,A2,…,A n,…和B1,B2,…,B n,…分别在角O的两条边上,所有A n B 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 n B n B n+1A 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 n=a n,若a1=1,a2=2,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

安徽省阜阳市陈梦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数学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陈梦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 月考(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已知△ABC 中,AB =6,BC =4,那么边AC 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 A .11 B .5 C .2 D .1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为(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4.用尺规作图作已知角∠AOB 的平分线OC ,其根据是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它所用到的识别方法是( ) A .SAS B .SSS C .ASA D .AAS 5.如图,C E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若35B ∠=,60ACE ∠=,则A ∠= ( ). A .95 B .85 C .75 D . 6.如图,△ABC 中,AB=5,AC=6,BC=4,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则△BDC 的周长是( ) A .8 B .9 C .10 D .11 7.如图,△ABC ≌△DEF ,若BC=6cm ,BF=8cm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DE B.BE=CF C.AC∥DF D.EC=2 8.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引10条对角线,则它是() A.十三边形B.十二边形C.十一边形D.十边形 9.如图,在△ABC中,点D为BC边上一点,连接AD,取AD的中点P,连接BP,CP.若△ABC的面积为4cm2,则△BPC的面积为() A.4cm2B.3cm2C.2cm2D.1cm2 10.如图,△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G,DM∥BC交∠ABC的外角平分线于M,交AB,AC于F,E,以下结论: ①MB⊥BD,②FD=EC,③EC=EF+DG,④CE=MD/2,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11.已知点A与点B(1,﹣3)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为__.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x和y,且x和y满足|x﹣5|+(y﹣2)2=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 13.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的中点,将△ADE沿过DE折叠,使点A落在BC上F处,若∠B=50°,则∠BDF=___.

2013年高考(安徽卷)理科数学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 ()()()P AB P A P B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设是虚数单位,_ 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0I x f x =+2=2z zi ,则z = (A )1+i (B )1i - (C )1+i - (D )1-i - 【答案】A 【解析】设2bi 2a 2)i b (a 2bi)i -a (bi)+a (22z bi.z -a =z .bi,+a =z 22+=++=+??=+?z i 则 i z b a a +=????==????==+?111222b b a 22 所以选A (2)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A ) 16 (B )2524 (C )34 (D )1112 【答案】D 【解析】.1211,1211122366141210=∴=++=+++ =s s ,所以选 D (3)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 的是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他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答案】A

安徽省对口高考数学复习纲要

安徽省对口高考数学复习 纲要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一章 集合 1、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整数集---Z ;正整数集---*,N Z +;有理数集---Q ; 正实数集---+R ;非负实数集---+R ;非零实数集---*R ;空集---φ. 2、元素a 与集合A 的关系:a ∈A ,或a ?A . 3、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子集 、真子集 、相等 . 4、集合的运算:A ?B={ };A ?B={ };A C u ={ }. 5、充分、必要条件:一般的,设p,q 是两个命题: (1)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q 是p 的必要条件; (2)若p ?q ,p 、q 互为充要条件. 第二章 不等式 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c a c b b a >?>>,;(2)m b m a b a +>+?>;(3)b c a c b a ->?>+; (4)????>>bc ac c bc ac c b a 00;(5)bd ac d c b a >???>>>>00. 3、区间:设b a <.闭区间---[]b a ,;开区间---),(),,(),,(),,(+∞-∞-∞+∞b a b a ; 半开半闭区间---),[],,(),,[],,(+∞-∞b b a b a a . 4、不等式的解集:(1)一元一次不等式:??? ? ?? ? <<>>>a b x a a b x a b ax ,0,0 ;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一元二 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可以换成"","",""≥≤<). 附: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0,02≠=++a c bx ax ,根的判别式:ac b 42-=? (1)求根公式:0,242>?-±-=a ac b b x ; (2)根与系数的关系:a c x x a b x x =-=+>?2121,,0 . (4)含绝对值不等式:)0(>a 第三章 函数 一、所学几种函数: 1、一次函数:)0(,≠+=k b kx y ; 2、正比例函数:)0(,≠=k kx y 3、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 4、分段函数:例:? ? ?>-≤+=1,101,63x x x x y 5、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 二、函数的性质: 1

2013年安徽省理科高考数学试卷(带详解)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安徽卷)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 是虚数单位,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 若i+2=2z z z ,则z = ( ) A .1+i B .1-i C .-1+i D .-1-i 【测量目标】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 【考查方式】给出复数的关系式,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化简,再根据复数的基本概念求解.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设z =a +b i(a ,b ∈R ),则由i+2=2z z z 得(a +b i)(a -b i)i +2=2(a +b i), 即(a 2+b 2)i +2=2a +2b i ,(步骤1) 所以2a =2,a 2+b 2 =2b , 所以a =1,b =1,即z =a +b i =1+i.(步骤2) 2.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 第2题图 A . 16 B .2524 C .34 D .11 12 【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 【考查方式】给出具体的程序框图,根据算法求解.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开始2<8,11 0+ 22 s ==,n =2+2=4;(步骤1) 返回,4<8,113 244s = +=,n =4+2=6;(步骤2) 返回,6<8,3111 4612 s =+=,n =6+2=8;(步骤3) 返回,8<8不成立,输出11 12 s =.(步骤4) 3.在下列命题中,不是.. 公理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测量目标】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考查方式】给出4个命题,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郁文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城关郁文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 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古诗词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6)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每一次跌倒,他们都会拍去我们身上的泥土;每一次失利,他们都会抚慰我们烦燥的内心……他们的爱是夏日的凉风,是冬日的暖阳,是风雨中的港湾,是黑暗时的烛光。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充满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去() 父母,()父母,()父母。即使是一张粗拙.的贺卡,一个zhì笨的动作,也总能让他们称.心舒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粗拙.(_______)称.(_______)心zhì(______)笨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 (3)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体谅关心孝敬 B.关心孝敬体谅 C.孝敬体谅关心 (4)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阜阳市成效中学第五次周考语文试题 完整版 含答案2资料

阜阳市成效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五次周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利用和发展青铜冶铸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开始冶炼并使用铁器。据考古资料,现已出土的东周铁器,大部分都是楚国的,楚人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历秦入汉,冶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年楚国著名的冶铁基地宛(汉为南阳郡,即今河南南阳),成为西汉最大的铁器冶炼和生产基地之一。1959年——1960年,在南阳汉代冶炼遗址的三千平方米发掘区内,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考察表明,这一遗址既铸造铁器,又用生铁炒钢并锻制器具,使用时期由两汉延续到东汉晚期。故楚之地彭城(今江苏徐州),也是西汉铁官监守的铁器产地。楚国传统的冶铁技术,乃随着西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朝廷的重视而得以普及和提高。学者根据出土的楚国铁器和南阳汉代冶铁遗址的考察,对楚、汉冶铁情况作了探讨。 先秦的冶铁炼炉,尚未在楚地发现。可是,著名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已发现了多座春秋战国时代的冶铜炼炉。这些炼炉都是竖炉。学者经研究和模拟试验后认为,这些炼炉的设计合理,性能较为优越,体现了当时冶炼的先进技术。现今发现的西汉冶铁炼炉,也都是与楚国冶铜炼炉相似的竖炉,只是建筑得更为高大、改造得热效率和料容量更大。“我国古代炼铁高炉是从炼铜高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铜绿山的春秋炼炉不仅代表了当时我国最高的炼铜技术,而且为战国以至秦汉炼铁技术的提高创立了良好的基础”。 楚国的铸铁柔化技术,可以将生铁处理成黑心和白心两种韧性铸铁,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有韧性铸铁制成的六角形锄,长沙左家塘楚墓出土有黑心韧性铸铁制成的凹口锄,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也未能得以推广,故现今出土的楚国韧性铸铁的数量甚少。自西汉中期,冶铁业实行官营,朝廷为了提高铁制农具的使用寿命,着力推广和发展这种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的技术,于是,铸铁柔化技术不仅发展到成熟阶段,而且普及为常规的工艺方法。 战国中期以后,楚国已能生产白口和灰口混合的麻口铁制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的战国中晚期铁锤,就是这类强度较高而耐磨性较强的制品。西汉前期,楚人掌握的这种冶铁技术,又发展成为能够生产低硅低碳的灰口铸铁工艺。在此基础上,汉人进而还发明了生产类似今日的球墨铸铁的工艺。 以低温还原的“块炼法”炼出熟铁,又进而对其反复加热和锻打以“百炼成钢”的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掌握了。江苏六台的春秋晚期楚墓出土有熟铁条,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楚墓出土有用熟铁锻打成的钢剑。这项技术,在汉代乃至后世,一直作为简便易行的传统而承袭下来并不断予以完善。 冶铁业规模巨大,冶铁作坊遍布全国,中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技术在汉代大体完备和基本成熟,钢铁制品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汉代文化的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乃与楚人在冶铁技术上的贡献分不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楚国人的冶铁技术是在青铜冶铸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并且 后来居上,独领风骚。

2018年安徽阜阳中考分数线正式公布

2018年安徽阜阳中考分数线正式公布 2018年阜阳市普通高中建档线县市区建档线阜城三区450临泉县330太和县400阜南县456颍上县410界首市490阜阳市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统招投档最低分数线 招生学校统招投档最低分 1001_阜阳一中 762 1002_阜阳三中 745.25 1003_阜阳五中 711 1004_城郊中学 719.8 1005_阜阳二中(含阜阳七中) 704.35 1006_红旗中学 710 1007_临泉一中 730.5 1010_颍上一中 698.1 1011_阜南一中 731.9 1014_临泉二中 648.45 1015_临泉实验中学 514.5 1016_阜南实验中学 637.5 1017_阜南一中(中岗校区) 690.6 2001_阜阳十中 611.3 2002_阜阳四中 600.4 2003_耀云中学 509 2004_阜阳十一中 576.5 2005_师院附中 588.45 2006_阜南二中 511 2011_颍上二中 494.05

2012_颍上耿棚中学 446.45 2013_阜南春晖中学 579.2 2014_临泉靖波中学 330 3001_阜阳市大田中学 450 3002_阜阳市育英中学 330 3003_阜阳颍州学村 359.8 3004_阜阳市颍河中学 463.4 3005_阜阳市绿色实验中学 339.1 3006_阜阳市插花中学 470.8 3007_阜阳市成效中学 719.5 3011_阜南县第三中学 456.35 3012_阜南县王店亲情学校 663.2 3014_临泉县郁文高级中学 333.5 3016_颍上县博林私立学校 412.3 3017_临泉县临化中学 339.4 3018_阜阳汇文中学 368.7 3019_临泉新汇英学校 338.5 3020_颍东区衡水实验中学 427.9 3021_颍上县人和中学 3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