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自然区划等级系统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然区划等级系统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一、区域单位等级系统类型

自然区划方法:

自上而下: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划分自然区域。

自下而上:依据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使若干小区合并为一个范围较大的自然区。

无论是合并还是划分都必然形成一个区域等级系统。区划方案正确与否取决于其能否客观地反映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而制定区划的等级系统正是体现地域分异规律的重要手段。因此,等级系统的研究是自然区划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工作步骤。而确定分级单位并给予明确定义,则是进行等级系统研究的基础。

1.双列系统:两类区域单位的存在决定有两种等级单位系统

地域分异的结果使地表自然界分化为一系列不同等级的区域。任何一级区域都是同时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然而,一部分区域单位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地带性因素,另一部分则主要取决于非地带性因素。因此,地表自然界存在着两类区域单位,区划也有两种等级单位系统,即地带性等级单位系统和非地带性等级单位系统,区划专家称之为“双列系统”。

2.单列系统:地域分异的实际表现

由于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同时作用于地表自然界,而上述两类区域单位各自反映其中一种地域分异因素,因此它们是不完全的综合性单位,其等级系统也是不完全综合性的区划等级系统。地表自然界还存在着同时反映这两种分异因素的完全综合性单位,其等级系统就是一般所说的单列系统。

二、地带性区划单位:

成因:地带性因素决定地表的地带性地域分异,形成了地带性区域单位。地带性单位主要根据区域的地带性属性划分。区域的地带性属性不仅表现在气候、土壤和植被上,在其他组成成分乃至整个区域综合特征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因此,地带性区划单位是综合单位,只是由于其内部在地质基础和地貌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缺乏这些方面的发生统一性和相对一致性,因此这些单位的综合性不完全或不充分。

纬度辐射因素仍然是决定地带性单位的分化及其界线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些单位的空间变化具有非可逆性和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的特点,彼此逐渐更替,没有鲜明的界线。这种过渡的模糊性,对确定其等级系统带来了困难。

表现:地带性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大致沿纬线方向伸展,并呈带状分布的趋势。但由于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这种单位空间分布的具体表现颇为复杂,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是环绕整个地球的、呈完整几何图形的连续环带。实际上,地带性单位远非具有环球分布的特点。除在北极、亚北极和赤道纬度外,其他纬度的地带性单位都在一定程度偏离了纬线方向。它们的界线因受海陆分布、洋流、大地构造和地势起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是:带一地带一亚地带一次亚地带。 1.带(Zone)

带在气候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中经常被当作最高级区划单位,即被赋予比“地带”高级的地位。

带是自然区划的最高级单位。带“按地表热量的分布及其对整个自然界的影响划分”。

带的划分指标:活动积温。许多区划工作者认同,综合自然区划中的带应按照地表温度的分布及其对整个自然界的影响来划分,即主要依据活动温度总和来划分。

带的含义:带既非单纯的热力气候带,也不只是一个类型单位,而应该是自然带或景观带,即地带性区划单位的最高级单位。因此,带的划分必须遵循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热带以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为基础,还同时具有以河网密集、地表径流丰富、径流深值与径流系数双高为特征的水文一致性;以雨林或季雨林为地带性植被类型、极富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最高为特征的植被一致性;以岩石矿物风化极强、次生动土矿物形成最多、有机质积累与分解双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最多、淋溶作用强盛、富铁铝化作用显著的赤红壤为地带性土类的土壤一致性。而这一切,表明热带已不只是一个气候带,而是一个自然带或景观带。

总之,每个带除具有一定的辐射平衡值外,还具有与其温度特征相适应的地理过程,如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植被、土壤特征等。划分作为综合单位的带应该使用综合标志,至少应以建立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标志法作为确定带界的依据。实际工作中常常以气候指标为主导标志,因为气候过程和气候特征对带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带的划分:关于带的具体划分,最早是将地球分为五带(一个热带、两个温带和两个寒带),后来又划分出一些过渡带。这样,目前公认的带的划分图式是:寒带、亚寒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

地带性区划单位具有逐渐过渡的性质,因此可以适当划分一些过渡带。为了反映地带性区划单位的过渡性质,与其把它们提升到带一级,不如把它们视为更低一级的区划单位如亚带,甚至是地带。例如,亚热带和暖温带是我国各带中生物气候最复杂的两个带,其所占面积也最大。可把它们细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北暖温带等。

带界与某个地貌界线相符的现象:我们注意到东西走向的山地经常成为带与带之间的“界山”,这是因为这类山地低纬一侧的山坡,对带的分异起着强化作用。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之位于南岭山地南坡,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之位于秦岭南坡,温带与暖温带界线西段之位于天山南坡,就是东西向山地强化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结果。所以带界与某个地貌界线相符乃是正常现象。依据植被和土壤特征表述气候特征,更表明带具有气候-植被-土壤-致性。

2.地带

地带是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也是研究得最多的单位,地带性规律就是通过地带集中表现出来的。关于地带的理论问题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1)地带的定义及如何把这一定义应用于山地区划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给地带定义为:每一地带包括一个可以代表自然界水平分异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纲。

代表性土类,是指正常发育于平地上的自型土。

代表性植被群系纲指生长于排水良好、土壤机械组成粗细适中的平地上的天然植被。

具有这样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纲的地域,在气候上必然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同一地带地貌外营力、化学元素迁移、潜水与地表水、动物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