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精编】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精编】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地基与基础工程

1.1土方开挖与支护质量通病

1.1.0边坡塌方

1.1.0.1设计方面

1.没有选择适合的支护形式;

2.荷载、土层力学参数取值有误;

3.计算方法和计算数据错误;

4.嵌固深度、配筋和支撑轴力(或拉锚力)不足;

5.没有做设计交底或设计交底不清。

1.1.0.2施工方面

1.不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施工,施工没有实现设计意图;

2.坑槽上口无挡水措施,地表水浸泡坑帮、基底;

3.降水措施不当,地下水浸泡坑帮、基底。

1.1.0.3管理方面

1.设计、施工资质管理不严;

2.设计文件的审核、审批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挖土与支护不协调,超挖或挖土太快;

4.坡顶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5.基坑附近有打桩等振动荷载;

6.旧人防坑道,旧地下管线未堵,下雨灌水,突发性泄入基坑或地下管线出现渗漏;

7.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

8.没有对基坑及坑边建筑物进行监测。

1.1.1放坡开挖塌方

1.放坡太大,没有充分考虑水土条件及周边荷载情况;

2.坡顶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在基坑边走重车;

3.坡面及坡顶未硬化,未设置排水沟,雨水和地表水渗入土层中,土层抗剪强度降低;

4.坑底明排沟处理不当或管理不善,坡脚长期被水浸泡,导致坡脚失稳;

5.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

1.1.2基坑支护

1.1.

2.1土钉支护变形过大或塌方

1.土钉抗拉承载力不足或土钉穿越破裂面置入稳定土体内的长度不足;

2.土钉与面板连接方式不当,面板与土钉脱开;

3.挖土与土钉施工不协调,超挖或挖土太快;

4.坡顶和坡脚未硬化,未采取排、挡水措施;

5.降水措施不当,地下水浸泡坑帮、基底;

6.旧人防坑道、旧地下管线未堵,下雨灌水,面板荷载突然急剧增加,土钉抗拉承载力降低;

7.坡顶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8.地下管线渗漏且面板上未设置泄水孔;

9.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

10.没有对基坑及坑边建筑物进行监测。

1.1.

2.2桩—锚支护结构变形过大与塌方

1.嵌固深度或桩径太小;

2.锚固不及时或锚杆抗拉承载力不足;

3.地面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4.对雨水和管线渗漏未采取有效措施,结构受力增加;

5.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

6.嵌固深度或桩径、配筋不足;

7.锚杆失效且桩身为非均匀配筋;

8.桩间土未采取有效的挡土措施;

9.对施工降水、雨水和管线渗水处理不当;

10.没有对基坑及坑边建筑物进行监测。

1.1.

2.3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变形大、墙面缺陷

1.嵌固深度或厚度、配筋不足;

2.支锚不及时或支锚力不足;

3.地面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

4.对雨水和管线渗漏未采取有效措施,结构受力增加;

5.基坑开挖后留置时间过长;

6.泥浆(或水泥浆)配制不符合要求,或单元槽段过长,或槽内泥浆面高度不够,或下钢筋笼操作不当而造成塌槽;导管口埋入混凝土内太短,混凝土流出时卷入泥浆;未修槽等造成墙面不平;

7.导墙制作不符合要求,或导墙深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移位;或挖槽机械不垂直等原因,造成墙面倾斜度大于1/150;

8.施工接头处理不好、混凝土离析或浇灌混凝土不连续出现泥土夹层,槽壁塌方造成“狗洞”等原因造成漏水。

1.1.

2.4锚杆(土钉)拉拔力不足

1.锚杆(土钉)设计直径和长度不足;

2.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当;

3.锚杆(土钉)注浆起始位置不当(应从端部开始);

4.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

5.未按规定做拉拔试验,土层力学参数取值缺乏依据。

1.2地基质量通病

1.2.1天然地基

1.2.1.1地基土受扰动

1.基坑(槽)受冻;

2.机械超挖;

3.地下水处理不当,人工清槽时被踩成橡皮土;

4.施工运输机具直接进入坑底持力层,基底扰动;

5.坑底暴露时间过长,受雨雪及地面水,地下水浸泡。

1.2.1.2地基土不均匀

1.未按规定进行钎探;

2.未通知勘察设计单位验槽或未对地下障碍物或局部软弱地层进行适当处理。

1.2.2复合地基

1.2.2.1桩的承载力不足

1.没有通过原地试验选择适当桩型;

2.桩的设计参数(桩长、桩径、桩距和桩身强度)错误;

3.施工中出现断桩、缩径、桩端没有达到设计深度;

4.桩身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1.2.2.2地基出现沉降过大或差异沉降

1.加固层厚度不足或加固层复合变形模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2.褥垫层太厚且密实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3.地下障碍物或局部软弱地层未进行适当处理;

4.设计未能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在桩的设计参数上做相应的调整;

5.施工工艺控制不严,质量波动较大。

1.2.3振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

1.2.3.1复合地基承载力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1.面积置换率不足;

2.桩体不密实或断桩或缩径;

3.布桩过密或没有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造成桩间土隆起;

4.桩间土受扰动,检验时间距施工时间太近(根据土质情况应为2~4周);

5.未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地基土受冻。

1.2.3.2地基出现过大沉降或差异沉降

1.加固层的变形模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2.加固层厚度不够;

3.对地下障碍物或局部软弱地层未进行适当处理;

4.设计未能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在桩的设计参数上做相应的调整;

5.施工工艺控制不严,质量波动较大。

1.2.4水泥土桩(施喷法)复合地基出现沉降过大或差异沉降

1.加固层厚度不够;

2.加固层的变形模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3.设计未能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在桩的设计参数上做相应的调整;

4.施工工艺控制不严,质量波动较大。

1.2.5CFG桩(长螺旋中心管泵送成桩法)复合地基

1.2.5.1断桩

1.提升速度过快,钻头埋入混凝土面长度太短,或提出混凝土面;

2.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或因设备故障混凝土灌注被中断;

3.混凝土不符合要求,灌注过程中发生离析;

4.使用挖土机清除成桩土和保护层时桩头被挖断;

1.2.5.2褥垫层不符合要求

1.褥垫层厚度不符合要求(一般为10~30cm),太厚对发挥桩的承载力和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不利,太薄则不利于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

2.褥垫层密实度不足;

3.褥垫层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1.2.5.3地基沉降过大

1.断桩;

2.加固深度不够;

3.桩端置入软弱地层或桩端虚土过厚;

4.褥垫层太厚。

1.3基础质量通病

1.3.1预制桩基础

1.3.1.1单桩承载力不足

1.施工前未做试桩,设计参数错误;

2.施工时桩端未进入设计要求地层或没有达到贯入度要求;

3.施工顺序不正确或布桩过密且没有采取减少挤土效应措施,造成桩间土大量隆起和浮桩。

1.3.1.2桩基础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

1.没有进行沉降计算或计算错误;

2.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

3.施工顺序不正确或布桩过密且没有采取减少挤土效应措施,造成桩间土大量隆起和浮桩。

1.3.1.3沉桩困难

1.工程地质情况不明,遇硬夹层或地下障碍;

2.施工路线不当(一般应由内向外或由一侧向另一侧,先深后浅,先长后短,先大后小);

3.布桩过密,造成挤土效应过大;

4.施工机械选择不当;

5.同一根桩打桩间歇太长,摩阻力增大。

1.3.1.4桩位偏差过大

1.地下障碍物未清理干净;

2.桩位确定不准,无严格控制措施;

3.打桩顺序不正确或没有采取有效的减少挤土效应的措施,造成桩移位;

4.采用“植桩法”施工,钻孔偏斜过大,无法纠正;

5.接桩不垂直。

1.3.1.5桩身折断或桩头被打坏

1.地质条件不适宜打预制桩;

2.布桩过密挤土效应过大;

3.选择机具不当,未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桩断面尺寸形状合理选择桩、锤;

4.桩、锤不在同一垂直线;

5.桩顶未放弹性垫;

6.采用“植桩法”施工时,钻孔不直,打桩时受弯折断;

7.桩连接处未清理干净,或焊接、法兰接或胶接不符合要求而松脱开裂,或连接成折线形;

8.桩身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9.桩身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10.桩的吊装、运输、堆放不当,导致桩身变形或折断。

1.3.2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1.3.

2.1单桩承载力不足

1.施工前未做试桩,设计参数错误;

2.施工时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

3.孔底沉碴太厚(端承桩≤50mm,端承摩擦、摩擦端承桩≤1OOmm,摩擦桩≤300mm)或孔壁泥皮过厚;

4.因断桩或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

1.3.

2.2桩基础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

1.没有进行沉降计算或计算错误;

2.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或孔底沉碴过厚;

3.断桩。

1.3.

2.3断桩

1.提管速度太快,导管口埋入混凝土面太短或提出混凝土面;

2.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停留时间过长,混凝土产生初凝或埋管;操作不当造成堵管或导管挂住钢筋笼(处理时可将导管口提出混凝土面);

3.混凝土离析。

1.3.

2.4孔底沉渣过厚

1.施工工艺不合理,如为大直径灌注桩时应使用反循环;

2.泥浆配制不符合要求或因泥浆面过低(应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而造成塌孔;

3.下钢筋笼时操作不当,碰撞孔壁造成塌孔;

4.清孔不彻底,应于下钢筋笼前后各清孔一次,并应测量孔底沉渣厚度;

5.二次清孔后至灌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过长。

1.3.3干作业钻孔灌注桩

1.3.3.1孔底虚土过厚

1.遇松散杂土层、流塑淤泥、松散砂石层而未采取措施;

2.钻杆不直,连接法兰不平,钻进时晃动,桩孔加大,提钻时漏土;

3.钻头螺距倾角太大,提钻时漏土;

4.成孔出口土未及时清理干净,孔口未盖好,孔口碴土受挠动落入孔内;

5.下钢筋笼碰塌孔壁;

6.成孔后浇灌不及时,被雨水冲刷浸泡。

1.3.3.2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1.配比不当,计量失控,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2.振捣不实;

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采取措施,造成混凝土离析;

4.设计桩的钢盘笼不到底时,混凝土灌注一半后放钢筋,刮掉土壁使桩身夹土;

5.孔壁不稳定,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塌孔。

1.3.3.3基桩承载力不足

1.施工前未做试桩,桩的设计参数缺乏依据;

2.孔底虚土太厚,且未做适当处理;

3.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桩长不足;

4.断桩或缩径;

5.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1.3.3.4桩基础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

1.没有进行沉降计算或计算错误;

2.桩端未进入设计地层,或孔底虚土过厚;

3.断桩。

1.3.4混凝土条形基础

1.支模未拉通线(宜拉通线且不撤,随浇混凝土随观察有无移位);

2.模板刚度不够;

3.槽帮土质松软,支点不实或支撑未加垫;

4.模板内缺顶撑,支撑无法顶紧;

5.采用土模,边坡不实或边坡上化冻或雨季塌方,土料混入混凝土中;

6.因无控制措施竖向插盘产生位移;

7.基础墙体两侧填土高差过大,墙体强度不够即回填或重车(荷载)挤压造成墙体位移。

8.其他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另见钢筋混凝土工程通病)。

1.3.5混凝土独立基础

1.放线时未纵横拉通线,位移超过允许偏差;

2.杯口模板不牢或措施不当,造成混凝土挤偏杯口模板或杯口模板上浮;

3.基础底网状钢筋,绑扣太稀,不符合(规范)规定;

4.基础插铁位置无控制、偏位严重或在同一断面接头,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5.基础顶部预埋地脚螺栓位置不准,不垂直,地脚螺栓保护不当,螺纹受损或为水泥浆污染;

6.杯口底模无排气孔,加之因由四面下混凝土,而形成气囊,影响杯底混凝土抗冲切厚度;

7.基础底有泥水未抽净,杯斗底因由四面下混凝土,集中成污染混凝土,影响杯底混凝土抗冲切强度;

8.混凝土基础斜坡部分振捣不实或不振,拍贴而成坡;

9.阶梯形基础分层分台浇捣间隔时间过长出现施工缝;

10.其他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另见钢筋混凝土工程通病)。

1.3.6筏板基础

1.降水措施不力,影响地基土及混凝土质量;

2.垫层上未设集水坑也无适当坡度,使基础筋绑完后对雨雪或泥水、垃圾难以清理干净;

3.钢筋铁马凳少,不稳固,造成上层网大面积被踩下;

4.浇捣路线、拆架子、跳板路线及分头连续作业等安排不当;

5.混凝土供应能力不落实,造成大量施工缝;

6.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无散热降温或减少内外温差措施;

7.冬期施工保温不当,甚至底板被冻透造成基底冻胀,底板冻裂;

8.筏板基础上梁、柱插筋无有效定位措施,造成位移超差严重;

9.基础未根据设计要求预埋沉降观测点;

10.后浇带留置及处理不当(另见施工缝留置与处理部分),商品混凝土通病(另见商品混凝土问题),钢筋混凝土工程其他质量通病(另见钢筋混凝土工程通病)。

1.3.7箱形基础

1.降水措施不力,影响地基土及混凝土质量;

2.垫层上未设集水坑也无适当坡度,使基础筋绑完后对雨雪或泥水、垃圾难以清理干净;

3.外墙施工接缝止水措施不当,造成外墙渗水;

4.基础长度过长,不留施工缝或对施工缝处理不当,出现温度收缩缝;

5.混凝土供应能力不落实,造成出现大量施工缝;

6.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无散热降温或减少内外温差措施;

7.箱形基础上墙插筋无有效定位措施,造成位移超差严重;

8.基础穿套管或留洞未预先考虑,基础未根据设计要求预埋沉降观测点;

9.后浇带留置及处理不当(另见施工缝留置与处理部分);商品混凝土通病(另见商品混凝土问题),钢筋混凝土工程其他质量通病(另见钢筋混凝土工程通病)。

1.3.8砖基础

1.砌基础不立皮数杆,不拉通线,水平灰缝平直度严重超差,基础出现“螺丝墙”;

2.第一层找平厚度超过20mm,不用豆石混凝土,用砂浆或用“包盒子”砌砖;

3.大放脚摞底收退错误(应一层一退里外砌丁砖或二层一退,下丁上条),收分尺寸不准造成轴线偏移;

4.常温时浇砖不好,砖洇湿不及15mm深;

5.灰缝不饱满;

6.组砌方法错误;

7.不砌踏步槎,留直槎甚至母槎;

8.暖沟挑沿砖标高不准;

9.抹防潮层前,砖顶面清扫不净,不湿润,防潮层养护不好,开裂或受冻;

10.防潮层掺防水剂不当,压光压实不好,不起防潮作用,或回填土施工破坏防潮层;

11.其他质量通病(另见砌砖通病)。

1.4换填或回填土方质量通病

1.4.1换填质量通病

1.4.1.1设计不合理

1.换填深度不合理,太浅(小于0.5m)则不能满足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太深(大于3m)则很难达到密实度和均匀性要求;

2.换填宽度不足,不能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

3.换填层材料选择不当,承载力和压实系数取值缺乏依据。

1.4.1.2施工方法和机械选择不当

1.回填前基底草皮、树根、淤泥、耕土、垃圾等未清理干净,软弱土层未清到要求深度、范围;

2.没有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和分层压实厚度选择适当的机械;

3.没有严格按设计分层厚度分层压实;

4.施工之前未进行现场试验及室内试验,分层填铺厚度、每层压实遍数、压实系数等施工控制标准不明确;

5.检验取样不规范,试样代表性差,质量控制不严;

6.垫层下卧层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被扰动或受冻且未经适当处理;

7.灰土及水泥土垫层分段施工时,将接缝布置在柱基、墙角和承重窗间墙下。

1.4.1.3材料不合格

1.砂石料级配不好,粒径大于50mm;

2.素土土质不合格,采用了淤泥、耕土、冻土、垃圾、膨胀土及有机物含量超过8%的土料;

3.灰土中,粉土的塑性指数小于4,或未过筛,颗粒粒径大于15mm,石灰未熟化透,未过筛,颗粒大于5mm;

4.素填土和灰土的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相差过大(>±2%)。

1.4.1.4管理不当

1.垫层竣工后不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且不采取临时遮盖措施;

2.素土和灰土垫层摊铺完毕后未能于当天压实;

3.对地下水、地表水及雨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1.4.2土方回填

1.4.

2.1设计不合理

1.分层厚度和压实系数取值缺乏依据;

2.回填层材料选择不当。

1.4.

2.2施工方法和机械选择不当

1.回填前基底草皮、树根、淤泥、耕土、垃圾等未清理干净,软弱土层未清到要求深度、范围;

2.没有根据不同的回填材料和分层压夯实厚度选择适当的机械;

3.没有严格按设计分层厚度分层压夯实;

4.施工之前未进行现场试验及室内试验,分层填铺厚度、每层压夯实遍数、压夯实系数

等施工控制标准不明确;

5.检验取样不规范,试样代表性差,质量控制不严;

6.垫层下卧层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被扰动或受冻且未经适当处理;

7.未考虑基础两侧对称回填,造成基础被挤偏。

1.4.

2.3材料不合格

1.砂石料级配不好,粒径大于50mm;

2.素土土质不合格,采用了淤泥、耕土、冻土、垃圾、膨胀土及有机物含量超过8%的土料回填;

3.素填土和灰土的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相差过大(>±2%)。

4.灰土中,粉土的塑性指数小于4,或未过筛,颗粒粒径大于15mm,石灰未熟化透,未过筛,颗粒大于5mm。

1.4.

2.4管理不当

1.素土和灰土垫层摊铺完毕后未能于当天压实;

2.对地下水、地表水及雨水没有采取有效防避措施,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2砌筑工程

2.1材质与试验质量通病

2.1.1水泥不符合要求;

1.无出厂合格证或证物不符;

袋装水泥不抽查重量误差,水泥罐不周转使用,不清罐即进水泥,现场水泥没有标识(强度等级、品种、厂牌、出厂日期、进场时间、试验结果)无法与技术资料对口;

2.承重结构用水泥,进口水泥、过期水泥品种、日期、安定性不详,水泥未取样复试;水泥资料三证(推荐证、3d出厂证、28d出厂证)三试(进场快测、3d复试、后补28d复试)

不全,

水泥与试配、试块资料不交圈,资料跟不上现场进度,失去对现场质量控制的意义;

3.不合格水泥未说明如何处理。

2.1.2砖、砌块不符合要求

1.无出厂证或证物不符,出厂证及现场复试取样批量,产品指标填写不全,对国家现行标准要求不清;

烧结普通砖GB5101

烧结多孔砖GB13544

蒸压灰砂砖GB11945

粉煤灰砖JC239

烧结空心砖GB1354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砖GB8239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

2.承重砌体用砖未取样复试或复试数据不全;

3.不合格者未注明如何处理;

4.使用品种不符设计规定或有关规定。

2.1.3砂不符要求

1.过细;

2.含泥量超过规定:水泥混合砂浆(≥M5),超过5%;

水泥砂浆(≥M5),超过10%;

3.不合格者未注明如何处理。

2.1.4石灰膏不合格

1.3mm~3mm网过滤,熟化时间不足7d;

2.磨细生石灰,熟化时间不足2d。

2.1.5掺有机塑化剂不符要求

未经检验和试配就用。

2.2砂浆质量通病

2.2.1试配不符合要求:

发生材料变更不重新试配。

2.2.2计量不符合要求

1.不计量或计量不准,不用重量比(无计量设备或者设备不准,设备不用,不作增减量);

2.换算失误,无人复核;

3.外加剂用量不准,未用小台秤提前秤于塑料袋中,并作抽检;

4.袋装水泥误差太大,未检查和采取增减措施;

5.石灰膏未按调度120±5mm计量,不同调度时未按规范GB50203-98表3.2.5换算。

2.2.3不交圈

1.材料、试配、试块用料不一致;

2.单据中日期、代表数量有矛盾。

2.2.4拌和不当

1.配料全部投入后净机械搅拌时间不足(随机械类型各有明确规定);

2.超时后随意加水拌和再用(采用剩砂浆相隔时间过长,甚至用过夜砂浆)。

2.2.5配置后使用不当

水泥砂浆拌成后3h未用完,仍在用;>300C时,2h未用完仍在用;

水泥白灰砂浆拌成后4h未用完,仍在用;>30℃时,3h未用完仍在用。

2.2.6试块不符合规定

1.制作不符合规定(见规范GB50203-98,3.4.2条);

2.养护不符合规定(标养室、湿度、温度、天数或自然养护要求等)(参见GB50203-98);

3.试块强度不足或离散性太大(见上述规范3.

4.3条)。

2.3砌砖工程质量通病

2.3.1违反基本要求

2.3.1.1干砖上墙

应提前12h浇砖,水洇湿砖达15mm深为宜。

2.3.1.2砂浆饱满度差

1.不用“三一”砌砖法;

2.用大面铺灰填心砌法;

3.砂浆和易性差;

4.用推尺铺灰法砌筑,铺灰过长;

2.3.1.3竖缝透亮或瞎缝

不挤碰头灰或不打碰头灰。

2.3.1.4砖、柱、垛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

1.用包心砌法;

2.砌砖未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2.3.1.5砖缝不当

1.水平缝过厚,皮数杆所画厚度与砖实际厚度不协调;

2.不按皮数杆砌筑或皮数杆制作不符合要求,未作预检;

3.起砖时大于20mm水平缝不用豆石混凝土;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大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工程 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1.5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地基基础工程 4.1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 4.2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 5地下防水工程 5.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5.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6砌体工程 6.1砌体裂缝 6.2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6.3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 7混凝土结构工程 7.1混凝土结构裂缝 7.2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7.3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8楼地面工程 8.1水泥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 8.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一致

8.3厨、卫间楼地面渗漏水 8.4底层地面沉陷 9装饰装修工程 9.1外墙空鼓、开裂、渗漏 9.2顶棚裂缝、脱落 9.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9.4栏杆高度不够、间距过大、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9.5玻璃安全度不够 10屋面工程 10.1找平层起砂、起皮 10.2屋面防水层渗漏 11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11.1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 11.2消防隐患 11.3管道及支吊架锈蚀 11.4卫生器具不牢固和渗漏 11.5排水系统水封破坏,排水不畅 11.6保温绝热不严密,管道结露滴水 11.7采暖效果差 12电气工程 12.1防雷、等电位联结不可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 12.2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导线损坏

12.3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接不可靠12.4照明系统未进行全负荷试验 13通风与排烟工程 13.1风管系统泄漏、系统风量和风口风量偏差大14电梯工程 14.1电梯导轨码架和地坎焊接不饱满 14.2电控操作和功能安全保护不可靠 15智能建筑工程 15.1系统故障,接地保护不可靠 15.2系统功能可靠性差,调试和检验偏差大 16建筑节能 16.1外墙外保温裂缝、保温效果差 16.2外窗隔热性能达不到要求 17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 17.1工程资料 17.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 附录A临空栏杆玻璃抗冲击性能检验方法 附录B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设计专项审查表附录C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记录表 条文说明 1总则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9935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Comm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爆模、未起拱、缝隙大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b.砼梁≥4m时应按规定起拱 c.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d.砼浇筑前,木模湿润水要足够。 e.旧模板翻转使用时板上的灰疙瘩应消除干净。 2、钢筋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钢筋表面锈蚀、柱子外伸钢筋错

位、绑扎节点松脱、钢筋保护层不足、梁抗震135°箍筋漏弯、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钢筋搭接焊不符焊接规定、板的负弯筋没有设马凳或被踩弯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钢材应按公司指定的符合要求厂家采购。 b.对锈蚀严重、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c.浇筑砼前对伸出板面的柱筋应认真核对位置,并至少绑有两个箍筋固定,以防错位. d.铁丝绑扎应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节点松脱时重新绑牢。 e.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再行施焊。 f.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砼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3、砼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性差、裂缝等。

混凝土质量通病总结

大中修改建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促进大中修改建工程建设的安全、优质。根据交通运输委《关于开展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集中治理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公路大中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市公路局对在建的大中修改建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可靠。活动实施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如下: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治理范围 2011年度至2012年度大中修改建项目桥涵构水泥混凝土造物工程。 (二)主要内容 1、施工工艺通病 (1)钢筋加工、制作和安装不规范,焊接不标准,间距控制不严。 (2)混凝土浇筑、养护不规范,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厚度过大,钢筋密集区振捣不到位,养护未覆盖或覆盖不到位,养护时间不足。特殊气候条件施工时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质量控制措施不力。 (3)预应力构件施工不精细,张拉机具未及时标定,工序安排不合理,张拉龄期控制不规范,孔道压浆不及时、不密

实。 (4)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不到位,接茬效果不好。 (5)支模工艺简单粗糙,模板接缝处理不当,模板支撑数量不够、强度不足。 (6)梁板预制底模处理简单,浇注混凝土前清理不干净,预拱度设置不够,脱模后底板平整度和光洁度不够。预应力芯模上浮,造成孔内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和混凝土结构断面不足、。 (7)梁板预制张拉后放置时间太长,梁板起拱度增大,造成桥面铺装厚度不足。 (8)保护层垫块强度不足、间距太大或绑扎不紧;钢筋绑扎不紧或焊接不好,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9)板底沟缝不饱满、不密实,易脱落。 3、实体质量通病 (1)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低,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钢筋间距偏差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预埋件偏差大,小型预制构件外形尺寸控制不严等。 (2)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缺陷,裂缝超限,蜂窝、麻面、露筋、色差较大。 (3)原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砂、石材料混堆,钢筋、钢绞线、水泥等的存放保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钢材锈蚀、水泥变质。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主要方法

DGJ32J16-200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 J10687-2006 DGJ32/J 16-200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Standard for puality control of common failing of housing engineering 2005-12-31发布2006-04-01实施 江苏省建设厅审定发布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Standard for puality control of common failing of housing engineering DGJ32/J 16-2005 J10687-2006 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批准部门:江苏省建设厅 施行日期:2006年4月1日

关于发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的通知 苏建科(2005)637号 各省辖市建设局(委),南京市建工局: 由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制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经审定为江苏省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编号为DGJ32/J16-2005,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该标准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发行。 江苏省建设厅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1) 3 基本规定 (1) 4 基础与基础工程 (2) 4.1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 4.2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 5 地下防水工程 (3) 5.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5.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5.3水泥砂浆防水层5.4卷材防水层 6 砌体工程 (3) 6.1砌体裂缝 6.2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6.3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偏差 7 混凝土结构工程 (8) 7.1混凝土结构裂缝 7.2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7.3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 8 楼地面工程 (10) 8.1楼水泥地面起砂、空鼓、裂缝 8.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统一 8.3厨、卫间楼地面渗漏水 8.4底层地面渗漏水 9 装饰装修工程 (12) 9.1外墙空鼓、开裂、渗漏 9.2顶棚裂缝、脱落 9.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9.4栏杆高度不够、间距过大、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 9.5玻璃安全度不够 10 屋面工程 (16) 10.1找平层起砂、起皮 10.2屋面防水层渗漏 11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8) 11.1给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 11.2消防隐患 11.3管道及支吊架锈蚀 11.4卫生器具不牢固和渗漏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整理标准版)

目录 第一章框架填充墙裂缝、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 一、构造要求 (1) 二、施工要求 (4) 第二章楼板裂缝控制与防治技术措施 (9) 一、构造要求 (9) 二、施工要求 (10) 第三章楼地面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4) 一、构造要求 (14) 二、施工要求 (14) 第四章门窗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6) 一、构造要求 (16) 二、施工要求 (16) 第五章屋面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19) 一、构造要求 (19) 二、施工要求 (20) 第六章变形缝渗漏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24) 一、构造要求 (24) 二、施工要求 (24) 第七章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施工控制措施 (26) 一、构造要求 (28) 二、施工要求 (29) 一、构造要求 (32) 二、施工要求 (32) 第十章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40) 一、构造要求 (40) 二、施工要求 (41) 一、构造要求 (50) 二、施工要求 (51) 第一章框架填充墙裂缝、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一、构造要求 1、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控制变形值,并按湖北省地方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除应符合该标准第5.3.1条的规定外,对于采用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 的住宅工程中心点的计算沉降量不宜大于150mm。建筑物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工程必须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砌体结构

设计规范》GB50003的要求设置伸缩缝或采取有效防治墙体裂缝的措施。 2、墙体窗洞口部位窗台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板厚不小于100mm,内配纵向钢筋不小于3φ8、分布筋φ6@250mm,两端伸入墙体内不小于250mm,或延伸至与构造柱、框架柱连接。 3、墙体门窗洞口顶标高与圈梁、框架梁底标高不同时,若两者相差不大于300mm,过梁应与圈梁、框架梁一起现浇(见图1-1-1),否则设置的过梁两端伸入墙体内不小于250mm,或延伸至与构造柱、框架柱连接,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过梁宽同墙厚。 图1-1-1 4、在容易出现墙体裂缝的部位如顶层、底层及建筑物端部等,填充墙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 (1)所有墙体转角、纵横墙体相交部位,墙长超过4m墙的中部、墙体端部无拉接处,构造柱截面尺寸为墙厚×200mm,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纵筋4Φ12、箍筋φ6@200mm,构造柱纵向钢筋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 (2)砌块墙净高大于4m时,于墙体半高处加设一道与框架柱、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 工程A2标项目部关于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翔安隧道作为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其质量要求高,使用期限长。中铁十八局担负的是A2标的施工任务,上场伊始,即确定了“确保优良,争创鲁班奖”的施工质量目标,在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自检体系,遵照“严格管理,严格工艺,严格纪律”的三严标准,加强对工程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控制。二〇〇七年二月,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根据福建省交通质监站下发的“福建省交通质监站关于开展全省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通知”,我标段制定了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并保证了实施。 一、准备阶段: 时间: 2007年3月5日至2007年4月30日 工作内容: 1、成立了质量通病治理小组 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副经理、质检部长为副组长的质量通病控制小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由各工序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组成小组负责质量通病控制管理工作。质量通病控制小组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正洞开挖及初支二次衬砌试验测量斜井段开挖及初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调动及工作岗位的调换,质量通病控制小组的人员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的质量通病控制小组人员如下: 2、组织学习,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从07年3月份开始至08年12月,项目部共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31次,平均每个月进行了1.4次质量教育。 3、制定了实施细则及奖惩细则 项目部根据海底隧道施工特点,制定了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及相应规章制度。 二、实施阶段: 时间: 2007年5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 工作内容: (一)、开挖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开挖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为开挖尺寸控制不好,及因此而引起的初期支护、二衬厚度不足。控制措施为: 1、 质量通病:隧道光爆效果不佳,超欠挖严重 控制及防止措施:准确确定围岩光面爆破技术参数。坚持每循环放样,准确测设开挖轮廓线,技术干部从炮眼位置、倾角、炮眼深度、装药到起爆各个环节全过程监控。准确布置炮眼位置,严格控制装药量。并根据围岩变化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开挖及初支 二次衬砌 试验 测量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说明了工程质量之重要性,确保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产生了大量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具有常见性,多发性以及难以彻底根治性,被业内称之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长期困扰着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已引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次质检站开展此项工作,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树立公司信誉,根据本公司内部多年对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出如下防治措施: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梁模板 ?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模困难。 ?防治措施:支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 梁模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3、墙柱模板 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防治措施: ?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 斜撑要牢固。 ?在浇筑楼层砼前,沿四周及筒体内侧@0.5~1M设置预埋锁筋,距砼水平面约10-20㎝,用于加固侧模,防止砼在楼层水平施工缝处

错台。 ?3)在浇完砼之前,将柱底、墙底模板与砼基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密实,在浇完砼之前先铺一层水泥砂浆50~100㎜,便于接浆。 ?4)侧模拆除时间不能太早,派专人先用小锤敲击柱身或墙身,一旦有空鼓声,表示砼面与模板已脱离,方可拆模。 4、板模板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砼面不平。 ?防治措施: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木方规格务必一致,60×90,间距≤150㎜,搁栅面要平整;支顶 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 2、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立框架柱、剪力墙模板支撑系统前,宜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Ф12的钢筋头或Ф48的短钢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2、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墙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3、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框架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在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墙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300的箍筋或水平筋2~3道,确保节点处柱、墙筋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偏位。 4、加强砼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管或整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砼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5、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托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墙的钢筋,绑扎箍筋,即安全,又能保证竖向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钢筋工程 一、钢筋加工 (一)钢筋加工形状及尺寸不符合规范 1、现象:箍筋、拉筋弯钩角度及平直部位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2、原因分析: (1)制作工人质量意识差,下料及制作时很随意造成。 (2)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加工机械保养、维护不到位。 3、防治措施: (1)加强制作工人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 (2)制作前对制作工人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明确各类箍筋的制作要求及技术要点; (3)加强制作过程质量抽查,对加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避免不合格品产生。(二)直螺纹丝扣加工 1、现象:丝扣缺损、数量不够、丝头端部不平整。 2、原因分析: (1)操作工人未经培训,现场交底不清; (2)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加工机械维护不到位; (3)丝头加工后未及时加戴保护帽进行保护;

(4)钢筋端部直接采用切割机切割。 3、防治措施: (1)钢筋接头丝扣加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现场须配备通规、止规等检测工具,对加工的丝头要经常性抽查; (3)合格的丝头应及时加装保护帽; (4)钢筋端头应采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钢筋端部平整。 二、钢筋安装 (一)柱子纵向钢筋偏位 1、现象: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础插筋和楼层柱子纵筋外伸部分常发生偏位情况,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纠偏处理。 2、原因分析: (1)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纵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 (2)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纵筋偏位,甚至整个柱子钢筋骨架发生扭曲现象; (3)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垫块强度低被挤碎,垫块设置不均匀,数量少,垫块厚度不一致及与纵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影响纵筋偏位; (4)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弛,纵筋偏位; (5)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与纵筋,使钢筋受振错位; (6)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 (7)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结果因钢筋过长,上部又缺少定位钢筋的约束,整个钢筋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 3、防治措施: (1)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如柱、墙比梁边宽50至100mm,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宽情况发生; (2)按设计图纸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处用柱箍点焊固定; (3)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并用定位箍筋固定; (4)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应牢固,绑点不得遗漏; (5)柱、墙钢筋骨架侧面的垫块应绑扎牢固,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6)在梁柱交接处应用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 (二)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 1、现象: 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位,但节点处的梁柱钢筋交叉集中,使该部位柱箍筋绑扎困难,因此遗漏绑扎箍筋的现象经常发生。

质量通病防治总结

南天豪庭商住楼08?11座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总结 一、工程概况 韶关市南天豪庭商住楼08?11 座工程是由韶关市逸升置业有限公司兴建的商住小区,位于韶关市粤北工业区,韶南大道东侧,原韶关市军粮供应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25192m2,由08, 09, 10, 11四座楼组成,08、11座地下一层,层高3.75m, 地上16层,首层为车库高3.8m,标准层层高均为3.0m,建筑檐口高为48.8m,机房楼梯间高 4.8m, 09、10座地下一层,层高3.75m,地上11.5层,首层为车库高3.8m, 标准层层高均为3.0m,建筑檐口高为36.8m,机房楼梯间高4.8m,结构使用年限为50 年,结构体系现浇钢筋砼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如“渗、漏、泛、堵、壳、裂、砂、锈”等,由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一样,而成为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消除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南天豪庭商住楼08?11 座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同样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目的。在通过对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班组的质量知识教育, 提高其质量意识的基础上, 本工程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现代建设中,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调配、方案制定及施工技术对质量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需要广泛、综合地运用现代化科手段,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防治出现施工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关键。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精品文档 GDAQ21101□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金鼎中心区消防站工程 总承包单位:广东荣基鸿业建筑工程总公司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1 三、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 4 1、模板工程-------------------------------------------------------------------------- 4 2、钢筋工程-------------------------------------------------------------------------- 7 3、混凝土工程------------------------------------------------------------------------ 9 4、砌筑工程------------------------------------------------------------------------- 16 5、防水工程------------------------------------------------------------------------- 17 6、楼板裂缝------------------------------------------------------------------------- 18 7、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 19 8、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 20 9、门窗渗漏------------------------------------------------------------------------- 20 10、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 ----------------------------------------- 21 11、屋面有排气要求的隔热层不按规定留排水、排气孔,使顶棚出现渗水等现象 ----------------------------------------------------------------------------- 22 12、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排水不畅------------------------------------ 22 13、尺寸偏差 ----------------------------------------------------------------------- 22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设计方面 (1)住宅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天然和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50mm。 (2)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 (3)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Ф10,箍筋Ф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疑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Ф8。 (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曾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 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5)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240mm。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6)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当阳台压顶钢筋未预埋时,阳台压顶钢筋必须做植筋处理。

(7)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人抗裂纤维。 (8)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砌筑前应做型式检验。 (9)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10)外墙应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11)屋面应进行保温设计,其传热阻不得小于1.26平方米.K/W。 2、施工方面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宜为 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韧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4)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 (6)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7)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建筑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管理复杂,特别是施工队伍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急功近利或出于不正当利润追求以及其它多种原因,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隐患,也给工程监理带来了很大难度,本工程为公共建筑, 为了保证观感质量, 特将本工程房屋建筑阶段容易出现的一些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A. 模板工程 a. 出现问题:模板轴线偏位、标高不准、支模过程中出现凸肚、缩颈和翘曲,致砼料浇灌振捣时出现漏浆、跑模、模板拆除后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或几何尺寸超出设计尺寸等。 b. 原因分析:主要是人为操作不当、放线不准、支模过程中不拉水平、垂直线、不设标准基准线;模板不校正、支撑点少且不牢固;模板变形、振动时不均匀,发生错位没有及时发现并调整。 c. 预防措施:确保模板质量,不许劣质模板进场,检查放线准确度,设置水平、垂直基准点,反复检查模板的水平、竖向是否正确,检查各支撑点是否牢固、数量、间距尺寸是否合理,消除模板内部、底模、接缝处的杂物,当楼层高度>3.5m、跨度》6m的支模体系,应进 行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首层支模必须在硬地上施工,如有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撑沉降变形;禁止使用铁皮做模板、杂树枝做支顶材料,高度<4.5m 的支模可使用尾径不小于 80mn t勺杉木做支顶材料;模板拼装应平整、紧密,缝隙应<2mm且支模牢固,柱与梁 接头处的开口位模板必须做至楼板模板的底面,接头处支模平直、不变形;在施工缝面位置开100X 100mm生口模板,以清除杂物,柱、墙模板底脚应留》200X 200mm 生口模板,墙按 < 1000mm设置;浇筑砼前应全面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垃圾,现浇砼结构的底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w 2 50 >2、w 8 75 >8 100 梁、拱、壳w 8 75 >8 100 悬臂构件w 2 75 >2 100 后浇带浇筑砼后,砼强度必须达到100%设计强度和28d 后方能拆除模板。 B. 钢筋工程 a. 出现的问题:钢筋规格,布筋间距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墙、柱、主筋偏位,楼板及悬挑板上筋下陷,同截面接头过多,绑扎及焊接不符合规范要求,骨架歪斜和基础钢筋倒钩等。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篇一: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附件:份 附件:份 附件:份 附件:份 附件:份 篇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附录2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附录4 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注:实测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在表中直接将该值圈出篇三: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总结报告五乡北路南侧 1 号居住地块 (宁波华茂东大道1号工程H标段) 住 宅 工 质 量通病控制 工

作 总 结 报 告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XX年11月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五乡北路南侧 1 号居住地块(宁波华茂 东大道1号工程H标段) 2、建筑总面积:地下室面积川; 多层3#、5#、7#、8#楼川,1#、2#楼川,6#、9#楼川; 高层16#楼川,17#楼川,20#楼归21#楼讥 3、建筑层数:多层3#、5#、7#、8#楼 5 层,1#、2#、 6#、9#楼 6 层;高层16#、17#、20#楼18层,21#楼17层。 4、建筑高度;多层3#、5#、7#、8#楼米,1#、2#、6#、9#楼米; 高层16#、17#、20#楼米,21#楼米。建设单位:浙江华茂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湖北天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宁波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在施工之初和施工过程中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和专项方案,并根据本工程之特点、施工工艺和材料,编制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本工程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寿光华盛·新城明珠C区) 编制: 审核: 批准: 浙江小九天建设集团公司 第一章、编制说明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大量质量通病的情况,项目部组织质量、安全、材料等相关部门,结合《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的相关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以及借鉴诸多工程实例的防治方法,特制订了《寿光华盛·新城明珠C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以指导今后施工。 一、执行常用的施工规程、规范 1、《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国家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TJ08-006-2000) 1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J/TJ08-007-2000) 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20210-2001) 1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二、执行常用的施工安全规程、规范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5、《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6、《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局部修订)〕 第二章、工程概况 华盛·新城明珠C区1#~5#楼,13#~28#楼6#~12#楼,29#~32#楼,工程总计建筑面积195712.67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为61712.5平方米,框子剪力墙结构为134000.17平方米。位于山东省寿光市地处幸福南路西侧,弥河街南侧,建设单位为寿光市华盛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单位为寿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华洲国际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青岛建研院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由浙江小九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 第三章、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 组长:潘明霞

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路基、桥梁、隧道) 路基工程 1、填方路堤原地面未进行处理就上土施工; 预防措施: ⑴、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⑵、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基穴等,应用原地面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⑶、路堤基底为腐植土的,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 ⑷、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2、横向斜坡路堤填筑未挖台阶,出现路基横移,下挡墙挤裂。预防措施: ⑴、山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5,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底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 ⑵、对半填半挖横坡陡峻地段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 3、土工合成材料易破坏。预防措施:

⑴、铺设材料前,先将场地整好,以免土层表面有坚硬凸出物穿破土工合成材料。 ⑵、填筑碎石垫层时,应采取沿土工合成材料两侧边缘倾斜填料,以免造成其损坏。 ⑶、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好后应立即用土料填盖,防止在烈日下暴晒。 ⑷、施工现场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 4、施工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现象。预防措施:㈠、下承层必须平整良好,碾压密实后方可摊铺土工合成材料。㈡、摊铺时应拉顺,紧贴下承层。 ㈢、摊铺前应先把一侧固定,然后依次摊铺。 5、摊铺碎石垫层时,下层土工格栅被翻起、损坏。预防措施; ㈠、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料摊铺须采用前置式装载机。 ㈡、第一层填料的卸料,摊铺顺序应与土工格栅摊铺方向相反。㈢、机械不得在覆盖的土工格栅上通过。 6、路基填料不合格,不同类型土混填。预防措施: ㈠、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㈡、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米。 ㈢、应合理安排不同土质的层位。 ㈣、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交接处应作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料在斜面下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一: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玉田彩—唐35KV线路改造工程总包单位:玉田鑫迪电力有限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玉田彩—唐35KV线路改造工程总包单位:玉田鑫迪电力有限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玉田彩—唐35KV线路改造工程总包单位:玉田鑫迪电力有限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玉田彩—唐35KV线路改造工程总包单位:玉田鑫迪电力有限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篇二: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注本表一式两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一份,施工项目部存一份。 工程名称:编号:01-002 注本表一式三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一份,施工项目部存两份。 工程名称:编号:01-003 注本表一式三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一份,施工项目部存两份。 工程名称:编号:02-001 注本表一式三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一份,施工项目部存两份。 工程名称:编号:02-002 注本表一式三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一份,施工项目部存两份。 篇三: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四: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烟台220kV招远南风电汇流站工程 总包单位: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烟台220kV招远南风电汇流站工程 总包单位: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烟台220kV招远南风电汇流站工程 总包单位: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烟台220kV招远南风电汇流站工程 总包单位: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存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名称:烟台220kV招远南风电汇流站工程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章建筑施工测量 一、轴线法定位点选择不正确 1、现象:平面控制网选择主轴线进行测量放线,根据定位点测量轴线时,校核工作无法开展。 2、原因分析:(1)由于建筑外形的原因,使得平面控制网不便于组成闭合网形。(2)主轴线选择不当,不便于或未进行测设校核。 3、防治措施:对于不便于组成闭合网形的场地,投测点宜测设成“一” 、“L、”“+” 和“艹”形主轴线,或平行于建筑物的折线形的主轴线,但在测设中,要有严格的测设校核。首先应保证控制桩在平面中通视;其次在平面中选择适当的配合校正点,还要确保定位点的位置,以便于加密和扩展。 二、测角偏差 1、现象:使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出现测量角度数据偏差。 2、原因分析:(1)仪器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垂直,水平轴与竖轴不垂直。(2)仪器度盘存在偏心差,仪器未整平,水平度盘不水平,经纬仪对中不准确。 3、(3)目标花杆不垂直,或花杆未插稳。(4)外界自然因素(如大风、雾天、烈日、暴晒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4、防治措施:(1)测角时,采取盘左盘右的两个位置观测,取平均值,消除视准轴与水平轴不垂直,水平轴与竖轴不垂直,以及仪器度盘的偏心差等误差。(2)经纬仪对中力求准确,测量时,对中的偏心差不得超过1mm. 。(3)照准目标力求准确,必须用十字丝交点正对测点的标志。(4)整平仪器,使水平度盘尽可能保证水平位置。(5)尽可能避开不利的因素,以免影响测角精度。 三、管道工程中线定位及高程控制不准 1 、现象:管线空间定位位置及高程控制不准,坡度方向不正确。 2、原因分析:(1)地形图上未全部明确标出管道的主点(起点、终点及转折点)与地物的关系数据,图纸设计深度不够。(2)地形图上同时给出了管道主点和控制点,与实际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物轴线不平行或不垂直,相互矛盾。(3)管线主点之间线段落定位偏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