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地理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地理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

1.A 2.B 3.C 4.B 5.D 6.C 7.C 8.A 9.D 10.A 11.B 12.C 13.A 14.D 15.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Ⅱ)第1页(共2页)

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word版含答案)

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 年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元素人工转变100 周年。1919 年,卢瑟福用氦核轰击氮原子 核,发现产生了另一种元素,该核反应方程可写为:414m 2 2e 78n H +N X+Y →。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 .m =16,n =1 B .m =17,n =1 C .m =16,n =0 D .m =17,n =0 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绝热气缸,被一锁定的绝热活塞分为体积相等的a 、b 两部分。 已知a 部分气体为1mol 氧气,b 部分气体为2mol 氧气,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均可视为 理想气体。解除锁定,活塞滑动一段距离后,两部分气体各自再次达到平衡态时,它们的 体积分别为V a 、V b ,温度分别为T a 、T b 。下列说确的是 A .V a >V b ,T a >T b B .V a >V b ,T a T b 3.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天鲲号” 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104kW ,排泥量为1.4m 3/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0.7m 2。则泥泵 对排泥管泥浆的推力为 A . 5×106N B . 2×107N C . 2×109N D . 5×109N 4.某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4 T t =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 、Q 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P 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下列说确的是 A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4 T t = 时刻,Q 比P 的速度大 C .34 T t = 时刻,Q 到达平衡位置 D .34T t = 时刻,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5.2019 年10 月28 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已知日地距离为R 0,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 和T 0,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doc

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2016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 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 (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 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炭、阳光,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 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 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 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都表示大气物气候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

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

山东省201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知识点总结 老师的话: 同学们,学业水平考试快到了!如何把数学复习好?老师告诉你:回到课本中去! 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课本是命题的依据,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而成的。因此,离开书本的复习是无源之水,那么如何运用课本呢?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你们应做到以下6点: 1、在复习每一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 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变换 2、在做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 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3、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少 是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 4、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 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试题之间的联系 5、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 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都是不可

取的,就通过课本来规范 6、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现行课本一般是常规解答题,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并从背景、现实、来源等方面加以解释 必修一 一、集合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5.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32()(<-++b a x b a 的 解集为)3 1,(--∞,则关于x 的不等式0)2()3(>-+-a b x b a 的解集为_______(答:{|3}x x <-) 6.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解关于x 的不等式:01)1(2<++-x a ax 。 (答:当0a =时,1x >;当0a <时,1x >或1x a <;当01a <<时,11x a <<;当1a =时,x ∈?;当1a >时,1 1x a <<) 7. 对于方程02=++c bx ax 有实数解的问题。(1)()()222210a x a x -+--<对一切R x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1,2]);(2)若在 [0,]2 π 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满足等式cos 221x x k =+,则实数k 的 范围是_______.(答:[0,1)) 二、函 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 年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元素人工转变100 周年。1919 年,卢瑟福用氦核轰击氮原子 核,发现产生了另一种元素,该核反应方程可写为:414 m 22e 78 n H +N X+Y → 。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 .m =16,n =1 B .m =17,n =1 C .m =16,n =0 D .m =17,n =0 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绝热气缸,被一锁定的绝热活塞分为体积相等的a 、b 两部分。 已知a 部分气体为1mol 氧气,b 部分气体为2mol 氧气,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均可视为 理想气体。解除锁定,活塞滑动一段距离后,两部分气体各自再次达到平衡态时,它们的 体积分别为V a 、V b ,温度分别为T a 、T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a >V b ,T a >T b B .V a >V b ,T a T b 3.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104kW ,排泥量为/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则泥泵 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 A . 5×106N B . 2×107N C . 2×109N D . 5×109N 4.某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4 T t =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 、Q 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P 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4T t = 时刻,Q 比P 的速度大 C .34T t = 时刻,Q 到达平衡位置 D .34 T t = 时刻,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5.2019 年10 月28 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已知日地距离为R 0,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 和T 0,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吉林省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重点知识点汇总综合题.doc

吉林省地理会考综合题重点知识点汇总(综合题) 节气春秋分冬至日夏至日 日照图 判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北极圈极夜北极圈极昼 日期3月21日或9月23日12月22日6月22日 直射 纬线 赤道南回归线23°26′S 北回归线23°26′N 正午太阳高度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 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角速度15°/小时,两极为0 判断地方时白昼的中央经线(直射经线)为12时;夜晚的中央经线(0点经线)为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 求地方时图中如分六块每两条经线差2小时,图中如分四块每两条经线差3小时 东加西减推算时间 昼夜 长短 全球平分,12时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正午太 阳高度最值无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最大值;北半球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最大值;南半球最小值 地转偏 向力 赤道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日出日落时间全球6时日出18时日落 越往北日出时间越晚日 落时间越早。 赤道6时日出18时日落 越往北日出时间越早日 落时间越晚。 赤道6时日出18时日落 word文档可编辑

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典型图 主要农产品A:小麦B:玉米水稻商品牧牛业种植业(小麦)畜牧业(牧羊) 地区美国亚洲季风区南美洲潘帕斯草原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 壤肥沃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人文条件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人口密集,水稻高产。供 养当地人口导致商品率低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冷冻技术发展,交通便利 家庭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历史悠久 特点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 高,商品率高 单位面积产量高 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优势增加经济收入缓解当地人地关系矛盾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水 平高 交替种植小麦、牧羊或休 耕,保持麦田肥力。 限制性因素无小农经济、生产粗放、机 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多洪 涝灾害。 无水源 发展方向无加强水利建设,增加科技 含量,种植优质品质 无修建水利工程 A A B word文档可编辑

最新山东省2019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

山东省2019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煤的干馏可以获得苯等化工原料B.利用石油分馏可以获得乙烯等气态烯烃C.“可燃冰”的开采利用可以缓解能源危机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是获得氢能源的理想方法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14 6C B.氧化钠的电子式: C.K+的结构示意图:D.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中所有微粒的直径均介于1~100nm之间 B.利用渗析法可涂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胶体和溶液 D.利用胶体聚沉的原理可制作豆腐 4.根据下列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 A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属于电解质 B Na2CO3溶液显碱性Na2CO3属于碱 C Na2O2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D 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5.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CaCl2B.NaOH C.HCl D.NH4Cl 6.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 H2O所含原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22 .4L CO2所含分子数为N A C.1mol N2与3mol 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3.2g 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05N A 7.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 F e(O H)2+Ni(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Fe为负极B.Ni2O3发生还原反应 C.不能使用酸溶液作电解液D.该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换为电能 8.下列除杂试剂选择错误的是 A.除去甲院中混有的乙烯——溴水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镁——石灰水C.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亚铁——氯水D.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饱和食盐水9.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H++OH― === H2O表示的是 A.稀盐酸和氨水B.醋酸溶液和氢氢化钠溶液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D.硫酸氢钠溶液和氢氢化钠溶液 10.下列关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IA族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B.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1.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产物的物质的量n(CO2)=n(H2O)的是 A.甲烷B.乙烯C.乙炔D.苯 选项性质应用 A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用作膨松剂 B NaClO具有强氧化性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C Fe的金属性强于Cu 用FeCl3溶液刻蚀Cu电路板 D 用新制C u(O H)2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砖红色 沉淀 用新制C u(O H)2悬浊液检验 尿糖 13.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通过反应2NaClO3+SO2+H2SO4 === 2ClO2+2N a H S O4制得,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3发生氧化反应B.SO2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 C.H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67.5g ClO2 14.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平衡前,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B.达到平衡前,容器内的压强逐渐增大 C.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会导致平衡移动15.下列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是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B.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C.将氯气与甲烷混合并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变浅 D.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分层,水层颜色变浅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数学试卷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为多选题) 1. 设集合A={x∈N|?1≤x≤3},B={y|yx2,?x∈R},则A∩B=() A.{0,?1,?2,?3} B.{1,?2,?3} C.[1,?3] D.[0,?3] 2. 已知a、b都是实数,那么“a1 b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设函数f(x)=tan x 2,若a=f(log32),b=f(log1 5 1 2 ),c=f(20.2),则() A.a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汇总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 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 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 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 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

2019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9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下列制度具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强化地方管理 3.下列反抗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企图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赢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5.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6.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民众法庭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 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8.“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9.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绸外另一种最主要的商品是() A.青铜器 B.铁器 C.瓷器 D.纸张 10.右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洋务运动的兴起 12.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确立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此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3.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4.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丰富采取的对策 是() 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计划经济 C.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 15.体现现实主义倾向,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 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红楼梦》

2017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2017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4,2,1=A ,{}84,2,=B ,则=B A ( ) A .{4} B .{2} C .{2,4} D .{1,2,4,8} 2.周期为π的函数是( ) A .y =sinx B .y =cosx C .y =tan 2x D .y =sin 2x 3.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的是( ) A .2x y = B .21x y = C .x y ?? ? ??=21 D .x y ln = 4.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2,1-,则=αcos ( ) A .55- B .55 C .552- D .5 52 5.把红、黄两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两个人,每人分得一张,设事件P 为“甲分得黄牌”,设事 件Q 为“乙分得黄牌”,则( ) A .P 是必然事件 B .Q 是不可能事件 C .P 与Q 是互斥但是不对立事件 D .P 与Q 是互斥且对立事件 6.在数列{}n a 中,若n n a a 31=+,21=a ,则=4a ( ) A .108 B .54 C .36 D .18 7.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编号为1~50的5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5件进行检验,则所选取的5件 产品的编号可以是( ) A .1,2,3,4,5 B .2,4,8,16,32 C .3,13,23,33,43 D .5,10,15,20,25 8.已知()+∞∈,0,y x ,1=+y x ,则xy 的最大值为( ) A .1 B .21 C .31 D .4 1 9.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95=a ,则=+64a a ( ) A .9 B .10 C .18 D .20 10.在A B 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60A ,?=30B ,3=a ,则=b ( ) A .3 B .2 33 C .32 D .33 11.已知向量()3,2-=,()6,4-=,则与( ) A .垂直 B .平行且同向 C .平行且反向 D .不垂直也不平行

【通用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知识点复习提纲

【通用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知识点复习提纲 《地理1》 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 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⑴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 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⑵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 ②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生存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 ③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②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太阳的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5.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 太阳活动周期性: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6.地球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 ②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③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 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7.地球公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 ②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真题(含答案)

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供2017级学生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供20个小题,第1—10小题每题2分,第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进行10m跳台跳水训练时,某运动员从跳台边缘数值跳起0.6m,最后竖直落入水中。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从起跳至入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10m B.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11.2m C.运动员的路程是10.6m D.运动员的路程是10m 2.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3s末的速度为7.0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60m/s,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 A.7.00m/s B.8.00m/s C.8.30m/s D.9.60m/s 3.洗衣机的电源原有3根导线,其中一根是接地线。关于接地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节约用电 B.安全用电 C.使接线插头牢固 D.使接线插头美观 4.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坐在甲车内的同学看到乙车相对甲车不动,而坐在乙车内的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相对乙车向东移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 B.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速度大小不同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条图线相互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B.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C.两物体初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 t

D .两物体初速度不同、加速度不同 6.某同学为配合值日生打扫地面,将凳子向上搬起后再缓慢放回原处,此过程中该同学对凳子做功的情况 是( ) A .一直做正功 B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 .一直做负功 D .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7.如图所示,用传送带向上传送货物,货物和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B .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C .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D .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8.油品运输汽车的后部有一条拖地铁链,该铁链的作用是( ) A .拖车用 B .停车落锁用 C .有利于运输车辆积累电荷 D .把车辆积累的电荷及时导入大地,避免静电危害 9.下列关于加速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t v a ??= 可知,a 与v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B .由公式t v a ??=可知,a 与v ?成反比,与t ?成正比 C .由公式m F a =可知,a 与F 成正比,与m 成反比 D .由公式m F a =可知,a 与F 成反比,与m 成正比 10.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B .能量不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永不枯竭 D .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能量耗散现象,这表明自然界的能量不守恒 11.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个滑块,研究质量一定是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滑块的F a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会考)地理基础知识总结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 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 2、海拔高度 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约1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 、地幔2900km 、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太阳系 其他恒星 地月其他行星

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二O一O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英语试题 本试卷共分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It is the teacher _____taught me when I was a child _____ I’m going to visit. A.that, which B. who, that C. who, which D. whom, that 2. To be honest, a lot of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______rich and famous. A. become B. have become C. having become D. becoming 3. It was ____ that a hundred people looked lost in it. A. such large a room B. so a large room C. so large a room D. a such large room 4. ______ difficult the problem was, he tried his best to solve it. A. No matter B. Although C. Whatever D. However 5. I had not listened to my mother’s advice on taking an umbrella. Later that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试卷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试卷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A={1,?3,?5},B={2,?3},则A∪B=() A.{3} B.{1,?5} C.(1,?2,?5)∩{1,?2,?5} D.{1,?2,?3,?5} 【答案】 D 【考点】 并集及其运算 【解析】 进行并集的运算即可. 【解答】 ∵A={1,?3,?5},B={2,?3}, ∴A∪B={1,?2,?3,?5}. 2. 函数f(x)=cos(1 2x+π 6 )的最小正周期为() A.π 2 B.π C.2π D.4π 【答案】 D 【考点】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解析】 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直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由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得T=2π1 2 =4π, 3. 函数f(x)=√x?1+ln(4?x)的定义域是( ) A.(1,?+∞) B.[1,?4) C.(1,?4] D.(4,?+∞) 【答案】 B 【考点】 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 【解析】 根据函数f(x)的解析式,列出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解答】 解:∵函数f(x)=√x?1+ln(4?x), ∴{x?1≥0, 4?x>0. 解得1≤x<4.

∴ 函数f(x)的定义域是[1,?4). 故选B . 4.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是减函数的是( ) A.y =?x 3 B.y =1 C.y =|x| D.y =1 x 2 【答案】 D 【考点】 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解析】 结合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对选项分别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由幂函数的性质可知,y =?x 3,y =1 x 为奇函数,不符合题意, y =|x|为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不符号题意, y =1x 2 为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符合题意. 5. 已知直线l 过点P(2,??1),且与直线2x +y ?l =0互相垂直,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x ?2y =0 B.x ?2y ?4=0 C.2x +y ?3=0 D.2x ?y ?5=0 【答案】 B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解析】 根据题意设出直线l 的方程,把点P(2,??1)代入方程求出直线l 的方程. 【解答】 根据直线l 与直线2x +y ?l =0互相垂直,设直线l 为x ?2y +m =0, 又l 过点P(2,??1), ∴ 2?2×(?1)+m =0, 解得m =?4, ∴ 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4=0. 6. 已知函数f(x)={2x ,x ≤0 x 32,x >0 ,则f(?1)+f(1)=( ) A.0 B.1 C.3 2 D.2 【答案】 C 【考点】 求函数的值 函数的求值 【解析】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690个) 1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3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6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7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8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9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0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1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2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3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7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 验飞船。 20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21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3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4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 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5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鲁招考[2012]100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 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将《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意见》(鲁教基字〔2012〕15号)、省招委《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招委〔2012〕2号)等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指导,以《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使普通高中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

发展。 二、考试的主要功能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的目标出发,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全面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通过逐步建立健全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高中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机制及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 (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评估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监测学校教学质量及检验学分认定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进行教学管理决策、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的重要依据。 (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是学生高中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重要依据。 (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入《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考试对象、内容、时间安排与成绩认定 (一)考试对象: 具有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的考生。 (二)考试科目、方式与内容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10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信息技术科目采用无纸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