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台州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在20 世纪中期的最新发展,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理论成果,也是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1959 年Panrose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他在书中指出:“企业能更有效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所在。”1990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C.K. 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 Hamel)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资源的学识。”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所独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与替代的、长期可以保持的、以支持和维系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能为顾客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为企业带来持续超额利润回报的独特能力与资源优势的整合。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

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国外就是从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着手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

1990年,以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为标志,核心竞争力理论正式提出。他们认为:在短期内,是公司的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决定了其竞争力,但从长远来看,起作用的是建立与增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产生新一代产品的独特技能。

巴顿(Leonard-Barton,1992)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识辨与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集合,可分为: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4个维度,

这些观点从能力载体上补充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Berger & Humhrey(1994)的实证分析表明,银行业的范围效率很小,收益则有不受产品多样化影响,而通过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最多使成本降低5%。

伦纳德-巴顿(Leonard-Barton,2000)认为核心能力是一个系统,包括员工的技能、物理体系中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四种形式的技术竞争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

焦瑾璞(2002)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别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并明确界定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目标和对象、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设计。周立和戴志敏(2003)参考国外中小银行的发展,集中研究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现状问题,并具体的提出了对策建议来提升银行竞争力。

许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时都采用了对指标体系的数据进行比较的方法。如李元旭等(2002)从经济效益、安全能力、业务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于良春、鲁智勇(2003)将商业银行竞争力分解基础资源、人力资本等为八个因素,以此界定银行竞争力,建立了一个包含40 个指标的指标体系。但是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时,他们并没有采用其完善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汪兴隆(2000)在他的研究中发现,银行的竞争力不仅包括企业所在经营领域的竞争力,还包括了作为企业整体所拥有的竞争资源。邵新力(2001)在其研究中指出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安全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标体系,比较了指标数据,但甚少涉及研究其中难以进行量化的文化建设等方面。

从银行效率角度分析银行竞争力的有:杨德勇(1999)将金融效率分解为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市场效率三方面。魏煌等(2000)、方景文(2006)从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方面用DEA 法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但并未研究商业银行的产权效率、组织效率以及范围效率等。

从制度角度分析银行竞争力来看,殷雷(2002)从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运行效率中去考察银行竞争力,其中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产权安排进行了重

点详尽的分析。陈柳(2002)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行为分析和政策分析的框架中,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另外温彬(2004)认为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相当薄弱,具有以下特点:1.作为核心竞争力组成的金融技术、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还很不发达;

2.银行的核心产品更多地体现在政策垄断性产品,因为在整个国有商业银行技术创新型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非技术创新型产品在排他性差、极易模仿的情况下,致使各家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专业化经营中形成的政策垄断性产品的业务优势还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

3.虽然各国有商业银行已普遍实行按客户划分部门的组织结构,但依然是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的管理模式,与最终实现战略业务单位和矩阵式管理还有较远距离;

4.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正处于初级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员工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核心竞争力的载体。

马长有(2005)从经济实力、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员工素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五个指标方面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那伟栋(2007)认为,要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确立明确的发展战略、强化信息科技的应用、实施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再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潘耀明(2008)提出应通过内、外两种途径来全面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内部途径包括制定战略计划、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快金融创新、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创新、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等;外部途径包括并购、战略联盟等

许南,曾翠(2008)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实力的体现,而不是单一的要素。影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个方面。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