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坪矿奥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合集下载

内蒙古固阳县十八顷壕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内蒙古固阳县十八顷壕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内蒙古固阳县十八顷壕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赵光磊摘要:十八顷壕矿区金矿位于内蒙古固阳县,归西斗铺镇管辖。

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十八顷壕金矿床属变质热液型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矿体明显受含金蚀变带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构造控制,赋矿岩石为含金石英脉及含金蚀变岩,产于千枚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各种混合片麻岩中,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十八顷壕;金矿;含金石英脉;中低温热液矿床1 区域地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Ⅳ)华北地块(Ⅳ2)阴山隆起(Ⅳ22)。

该区经历了早元古代—新生代的历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区内岩浆岩较为发育,褶皱变动强烈。

1.1 地层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Ar2WL)、上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Ar3Sr)、中元古界渣尔泰群(Pt2Sh),零星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

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Ar2W l)。

出露面积4km2,为一套区域中深变质岩,岩石具混合岩化。

由辉石二长片麻岩夹大理岩透镜体组成,厚度980m,走向为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5°。

上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

为一套受区域低中级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绿色岩系,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为断层接触,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有混合岩化现象。

根据岩性组合、混合岩化作用划分三个岩段。

混合岩段(Ar3Sr1)。

主要岩性组合为混合岩化片麻岩、条痕带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厚度1250m。

原岩为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建造。

走向为北北西,倾向南西,倾角43°~58°。

片麻岩段(Ar3Sr2)。

为一套火山喷发沉积岩系。

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厚度2500m。

走向为北西,倾向南西和北东,倾角40°~72°。

片岩段(Ar3Sr3)。

岩性为灰绿色斜长黑云片岩、绿泥片岩,厚度1800m。

新疆西昆仑大红柳滩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叠加改造成矿特征:来自矿石构造、3D成像技术与年代学的约束

新疆西昆仑大红柳滩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叠加改造成矿特征:来自矿石构造、3D成像技术与年代学的约束

2024/040(02):0553 057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18654/1000 0569/2024.02.11洪涛,胡明曦,唐俊林等.2024.新疆西昆仑大红柳滩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叠加改造成矿特征:来自矿石构造、3D成像技术与年代学的约束.岩石学报,40(02):553-570,doi:10.18654/1000-0569/2024.02.11新疆西昆仑大红柳滩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叠加改造成矿特征:来自矿石构造、3D成像技术与年代学的约束洪涛1,2 胡明曦1,2 唐俊林3 蒋泽立1,2 张璋1,2 高俊3,4,5 徐兴旺3,4,5HONGTao1,2,HUMingXi1,2,TANGJunLin3,JIANGZeLi1,2,ZHANGZhang1,2,GAOJun3,4,5andXUXingWang3,4,5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 519000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5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1 GuangdongProvincialKeyLabofGeodynamicsandGeohazards,SchoolofEarthSciencesandEngineering,SunYat 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2 SouthernMarineScienceandEngineeringGuangdongLaboratory(Zhuhai),Zhuhai519000,China3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4 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5 InnovationAcademyforEarth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023 10 05收稿,2023 12 05改回HongT,HuMX,TangJL,JiangZL,ZhangZ,GaoJandXuXW 2024 MetallogeniccharacteristicsofsuperimposeddeformationandmineralizationofDahongliutangranite pegmatitetypelithiumdepositbeltinWestKunlun,Xinjiang:Constraintsfromorestructure,3Dimagingtechnologyandchronology.ActaPetrologicaSinica,40(2):553-570,doi:10.18654/1000 0569/2024.02.11Abstract Thegranitepegmatiteoredepositsareproductsfromcontinentalevolution,whichareeasilyinfluencedbysubsequentgeologicalprocessessuchasmagmatic,structuralandmetamorphicactivitiesthateasilyleadtoasuperimposeddeformationandmineralizationofthem This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notonlycanreactivatetheoriginalmineralbodiesbutalsomightintroducenewore formingmaterials Analyzingthe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processofthegranitepegmatite typeoredepositscanyieldcomprehensiveexplorationcriteriaandfacilitatestrategicminingdeploymentinpotentialoreclusterareas TheDahongliutangranitepegmatitelithiumorebeltintheWestKunlunofXinjiangisoneoftheimportantraremetalpegmatitemineralizationbeltsdiscoveredinrecentyears Throughdetailedfieldsurveys,wehavediscoveredthattheDahongliutangranitepegmatitelithiumorebeltpreservesdetailedrecordsofalate stageductile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wherefine grainedspodumenepegmatiteveinscrosscutearly stagecoarse grainedspodumenepegmatiteveins ByutilizingCTthree dimensionalscanningtechnologyonthedrillingcore,wefoundthatthespodumenewithsignificantoverallvolumecontentsoccurredwithinthestronglydeformedzone Themainbodyofductilelydeformedspodumenepegmatiteconsistsofa‘bookshelf’structurespodumene,a‘micafish’structurelepidolite,andrecrystallizedquartzflowbands TheU Pbdatingoftheniobium tantalummineralsintheductilelydeformedspodumenepegmatitedemonstratedalate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eventatca 193Ma InsituRb Srdatingonthelepidolitewith‘micafish’structurealsoindicatedasimilaragearound195Ma Theaforementionedevidencesupportsasuperimposedalterationandmineralizationeventpostdatingthe 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42250202)、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大数据 数学地球科学与极端地质事件”项目(2021ZT09H399)、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课题(9216232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0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2075)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洪涛,1989年生,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过程解析、战略性关键矿产集成与科普、锂铍金属熔体/残留相实验岩石学研究工作,E mail:hongt5@mail sysu edu cnwidelyoccurring212~206Ma(U Pbdatingofniobium tantalum ironminerals)mineralizationeventinthisregion Consideringtheregionaltectonicbackground,wespeculatethatdetachmentfaultscausedbylate stagemagmaticdomingresultedinthesecondaryductiledeformationofearlier formedpegmatiteandsurroundingrocks Thus,itcanprovideacertainscientificguidingdirectionformineralexplorationdeploymentintheDahongliutanregionKeywords WestKunlun;PegmatiteLideposit;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Orestructure摘 要 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是大陆演化的直接产物,这类矿床易受后期岩浆、构造、变质等地质作用影响,使得矿床自身发生改造变形导致叠加改造成矿。

假角山背斜区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假角山背斜区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555.64
166.147 8
广东 24 563.30 9 754.00
77.58
17.900 6
合计 808 579.18 43 4318.90 1 762.82 615.700 6
中背斜区域岩溶发育和岩溶地下水汇集则主要是 沿着弧形方向且呈条带状,宽阔向斜则是形成向 斜蓄水盆地[1]。
本文以重庆假角山背斜为研究区,依托成达万 高速铁路隔挡式背斜区岩溶隧道专题所取得的数 据,较系统地阐述了研究区的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 球化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4]。 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地处重庆西北部,距重庆市约 180 km,地 理坐标:30°40′~31°10′N,107°40′~108°30′E。研 究区属构造剥蚀的褶皱山,为中低山地貌。地貌受 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明显,背斜成细长条状低山 和中山,背斜北段核部碳酸盐岩在溶蚀作用下,呈溶 蚀槽谷和丘丛洼地,岩溶槽谷在背斜北端东翼较为 发育,西翼和背斜南端槽谷弱发育至不发育。受构 造要素(产状)控制,表现出西高东低、西缓东陡、南 高北低的特征。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新生界第 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Qa)l 和中生界侏罗系遂宁组 (J3s)、上沙溪庙组(J2s)、下沙溪庙组(J2xs)、新田沟组 (J2x)、自流井组(J1-2z)、珍珠冲组(J1z)以及三叠系须家 河组(T3x)j 、巴东组(T2b)、嘉陵江组(T1)j 。研究区地处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 18.6 ℃,具有春 早、夏热、秋雨连绵、冬暖而多雾,无霜 长 ,雨 量 充
区内水系较为发育,研究区其北西侧河流为南 河,水面标高约为 165 m,构成背斜北西翼侵蚀基准 面;其南东侧河流为普里河,水面标高约为 160 m, 构成背斜南东翼侵蚀基准面。假角山背斜两侧向 源侵蚀的横向冲沟发育,基本与山脉走向相垂直, 多为季节性冲沟,多属树枝状水系,局部形成羽毛 状水系,北西翼各支流重构最终汇入南河,南东翼 各支流冲沟汇入普里河。研究区横向冲沟密度,在 空间上呈一定规律性,表现为南稀北密,一定程度 上拟合地表岩溶分带特征。

煤矿瓦斯地质图说明书(6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

煤矿瓦斯地质图说明书(6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

分类号:密级:UDC: 编号:省煤业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里煤矿6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目录1前言 (1)1.1课题来源 (1)1.2研究内容 (1)1.3完成情况 (2)2井田概况 (3)2.1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3)2.2开拓部署 (4)2.3瓦斯情况 (6)2.4煤层 (6)2.5煤质特征 (8)2.6岩浆岩 (8)2.7水文地质特征 (9)3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10)3.1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10)3.2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10)3.3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11)3.4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11)4井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13)4.1断层、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3)4.2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4)4.3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4)4.4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4)4.5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5)4.6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 (16)4.7煤层瓦斯压力分布及预测 (17)5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19)5.1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19)5.2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统计及分析 (19)5.3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20)5.3.1预测方法 (20)5.3.2预测结果 (23)6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4)6.1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24)6.2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24)6.3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5)7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26)7.1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 (26)7.2资源量计算及参数的确定 (29)7.2.1计算基本条件 (29)7.2.2计算参数确定 (30)7.3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31)7.3.1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31)7.3.2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结果评价 (32)8井田瓦斯地质图编制 (33)8.1编图资料 (33)8.1.1地理地图 (33)8.1.2瓦斯资料 (33)8.1.3地质资料 (33)8.2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34)8.2.1瓦斯内容 (34)8.2.2地质内容 (34)8.2.3其它内容表示 (35)9结论和建议 (36)9.1主要结论 (36)9.2存在的问题 (36)9.3建议 (37)附图 (38)附表 (38)1前言1.1课题来源煤矿瓦斯灾害是重大的安全生产隐患,矿井瓦斯涌出、煤与瓦斯突出等瓦斯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煤矿正常生产、威胁人员安全的重大问题,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重庆东南部彭水地区重晶石-萤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地球化学证据

重庆东南部彭水地区重晶石-萤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地球化学证据

重庆东南部彭水地区重晶石-萤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地球化学证据邹灏;淡永;张寿庭;方乙;曹华文;李冬【摘要】The barite-fluorite deposits in Southeast Chongqing are mainly hosted in the Lower 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s, and the orebodies are obvious stratabound and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he NW trend structure. Two representative barite-fluorite deposits were studied in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ir ore-forming mechanism.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ores show that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is likely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 for the barite–fluorite deposits. REE geo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ny deposits have contemporaneous characteristics, δEu and δCe anomaly suggest a high oxygen fugacity and open system environment for the ore-forming processes. Tb/Ca-Tb/La and La/Yb-SREE plots display that the barite-fluorite deposits are hydrothermal origin. The ore-forming fluid was possibly formation brine and meteoric water, which is irrelevant to magmatic activity. We suggest that the barite-fluorite deposits in the study area are strata-bound deposits of mid-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origin.%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中,层控特征明显, NW 向断裂为主要的含矿控矿构造。

四川阿坝地区刷马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秦兵,朱汇派,唐文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2)

四川阿坝地区刷马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秦兵,朱汇派,唐文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2)

卷(Volume )34,期(Number )2,总(S UM )125页(Pages )239~245,2010,5(May,2010)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 onica etMetall ogenia收稿日期:2009-06-14;改回日期:2009-11-16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资源评价子项目(200110200012)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秦兵(1969-),男,在职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勘查地球化学。

Email:qingbin@sina .com四川阿坝地区刷马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秦兵1,2,朱汇派2,唐文春1,2(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重庆市川东南地质队,重庆沙坪坝400038)摘 要:通过对刷马地区地质构造、矿床时空演化以及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地质背景和区域地质环境,认为刷马地区金矿床赋存于上三叠统侏倭组变质石英砂岩中,严格受北西向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毒砂化和黄铜矿化,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和1∶1万土壤均显示有Au 、A s 、Sb 、Hg 的地球化学组合异常,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Au 矿矿田范围,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矿区位置,而1∶1万土壤异常与矿体展布基本一致,异常带稳定连续、规模大,异常展布受控于韧-脆性剪切带,是有利的Au 成矿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其矿床类型初步判定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成因类型;四川刷马中图分类号:P618.51;P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552(2010)022******* 川西北地区是微细浸染型金矿矿集区,属“川甘陕”“金三角”找矿远景区(曾道龙,1991;王全伟等,2003;唐文春和朱汇派,2008)。

上世纪70~80年代在阿坝地块东缘相继发现了东北寨、桥桥上、哲波山、马脑壳、阿西、联合村等金矿床,90年代又在阿坝地块西南缘发现了金木达、南木达金矿。

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研究

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研究

第38卷第3期2020年6月中 国 锰 业CHINA′SMANGANESEINDUSTRYVol.38No.3 Jun.2020收稿日期:2019-10-29作者简介:张明珠(1975-),男,甘肃甘谷人,工程师,从事盐湖地质及水文地质研究。

E mail:380348574@qq.com。

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研究张明珠,汪青川,刘新胜(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格尔木 816099)摘 要: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位于柴达木中西部,矿区内主要为湖相沉积。

简要介绍矿区区域概况,并对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锂矿;水文地质特征;开采条件中图分类号:TD16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20.03.012 青海省冷湖镇一里坪锂矿位于柴达木中西部,矿区地形平坦,东部及北部为北西向排列的风蚀残丘,南部为湖积平原,近风蚀残丘的边部,地表由风积沙和石盐组成[1 2]。

四周为构造丘陵所包围的相对封闭的小湖盆,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最终排泄区之一。

无地表水分布,为干涸的盐湖,下部盐层中的晶间卤水仍在逐渐浓缩,根据该区已进行的250m深孔所揭露的地质资料来看,未发现淡水,因此除盐层中富含有浓度较大的晶间卤水之外,未有可供的淡水资源。

南北两侧的地下水只能通过地下潜流的形式补给矿区,矿区又为相对独立的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3]。

周围地下水补给是影响矿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格局使得矿区地下水处于极其缓慢的迳流状态,并最终消耗于蒸发;与此同时,盐矿物在矿区被逐渐积累富集、矿化度升高,盐类矿物析出最终形成高矿化度的晶间卤水和孔隙卤水,构成了区域特有的水系统特征。

1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1.1 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均为卤水。

依据含水介质和钻孔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将矿区地下水划分为化学岩类沉积的晶间水单一类型。

广西巴马县那桑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广西巴马县那桑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广西巴马县那桑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摘要:广西那桑金矿属热液叠加沉积改造中低温热液矿床,位于巴马背斜南东端核部,受断层影响背斜核部及附近大面积出露辉绿岩,地层先后受到剪切、拉张作用,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领好组凝灰岩构成的背斜核部、两翼及断层破碎带中,断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在本区形成了“背斜+一刀”的成矿模式。

矿体呈似层状、鞍状,矿石为硅化褐(黄)铁矿化凝灰岩,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少量为石英。

从区域地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矿体特征、成矿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分析,有望达大型。

关键词:广西巴马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1区域地质成矿背景那桑金矿位于广西巴马县百林乡那桑屯一带,巴马县城 148°方向,直距 36km,距平果火车站 80km。

矿区位于南华活动带西侧,东与都阳山凸起相接,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二级构造单位属南华活动带,三级构造单元属右江海槽。

本区位于北西向巴马背斜南东端核部。

区域上出露最老的层位为泥盆系,三叠系地层在矿区及其周边出露面积最大。

巴马背斜核部及附近有大面积辉绿岩出露,辉绿岩侵入层位以深水相石炭—二叠系层位为主,多为顺层侵入,部分斜穿岩层,与围岩呈侵入接触,有冷凝边及接触变质现象。

背斜北端核部有多条石英斑岩脉出露,局部发育云煌岩、煌斑岩小岩体。

区域上具多期构造活动特征,叠加明显,拉张形成台盆分割格局;剪切形成系列雁行断裂;挤压形成褶皱;伸展期形成张性断裂。

在时、空上纵横交错,是形成本区热液矿床(点)星罗棋布的重要导矿、容矿构造。

区域上褶皱多呈北西向,背斜与断裂、岩浆活动相伴,其核部产状变化大,倾角陡缓相间,翼部倾角较陡。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领好组及三叠系石炮组、百逢组,其中领好组为矿区赋矿层位。

①二叠系领好组(P3lh)矿区中部、北部出露,是一套灰色薄-中层状凝灰岩、泥岩夹硅质岩组合,经构造改造后具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高岭石化蚀变,局部见铜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树坪矿奧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卫兆祥
[摘要】摘要:通过对桑树坪煤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地层发育特征、岩溶发育情况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矿井范围内奥灰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及水化学场分布规律。

同时对矿井开采近40年各取水点水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突水事故发生情况,提出矿井重大突水事故会造成局部范围内含水层补径排条件的变化,从而引起水质变化,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布设与矿区供水井的布设造成影响。

【期刊名称】中州煤炭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5
【关键词】桑树坪煤矿;奥灰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岩溶发育
桑树坪煤矿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隶属于鄂尔多斯地块东南缘渭北隆起东段的韩城矿区,矿井深部11号煤开采过程中受底部高压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害威胁。

经过多年对奥灰含水层研究,矿区自成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在平面上有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在垂向上也具有明显的分带特性。

自从建矿以来,矿井发生多起奥灰含水层突水事故,其中2011年8月7日奥灰突水事故最为严重,造成矿井淹井。

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角度出发,对奥灰含水层补径排条件进行分析,详细划分了井田范围内奥灰含水层富水段。

同时,在综合奥灰含水层多年水质演变规律条件下,分析得出矿井开采对含水层水质影响,为今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害防治和矿区供水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