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轻武器

合集下载

世界轻武器大全,读后感

世界轻武器大全,读后感

世界轻武器大全,读后感朋友们!今天咱就聊聊那本让我又爱又怕的《世界轻武器大全》。

一提到这书,我那血脉都忍不住冲动了。

记得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那是在我的书柜最底层发现的,莫名其妙就被吸引了过去。

那封面上黑亮亮的AK-47简直酷毙了,看得我心里那叫一个悸动啊。

我想着,这书里肯定有好多厉害的家伙。

果然没让我失望,书里的内容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

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精美的插图震住了。

每种武器都被画得栩栩如生,仿佛我摸过来的不是书页,而是那冷冰冰的枪械表面。

尤其那些旧时代的枪炮,就像历史在我眼前重新展开了,每一页都仿佛在给我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有一次啊,我看到那德国的MP40冲锋枪,心里痒痒的,想象自己穿越到二战的战场上。

那感觉,啧啧啧,就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手握钢铁,迎风而立。

我忍不住对着镜子摆几个造型,然后被老妈逮个正着,笑得我脸红耳赤,只得狼狈逃跑。

书里不同国家的轻武器各有千秋,美国的M16、德国的G36、中国的81式步枪,还有那苏联的老朋友AK-47,每一款都让我心驰神往。

它们不仅仅是武器,更像是一件件工艺品,闪烁着智慧与力量的光辉。

好几次我都想,如果能摸上那么一下,那滋味该有多好。

不过呢,看着看着我也想通了。

虽然这些轻武器充满了魅力,但它们毕竟是战争的产物。

每一发子弹背后,都有无数的血泪和牺牲。

那威风的外表下,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悲剧。

就像那把曾在战火中沾满硝烟的枪,静静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透过玻璃,我仿佛能听到它低诉的悲歌。

在我们这行,有个传说。

说是有个历史学家,通过研究轻武器,揭开了许多战争的秘密,写出了一部部惊世之作。

我也想啊,但我自知我的水平不够。

每次写这类感想,总是情绪翻腾,就像我写《世界轻武器大全》,一会儿沉浸在枪械的魅力中,一会儿又陷入战争的残酷。

思绪乱得不行。

刚开始写这篇读后感时,我特别纠结。

就像面对那琳琅满目的枪械,不知从哪儿下手。

书里内容太多,我老想一口气把所有武器的故事都写进去,什么设计原理啦,历史背景啦。

cfm16 步枪

cfm16 步枪
M16使用直接推动机框的直接导推式原理,枪管中的高压气体从导气孔通过导气管直接推动机框,而不是进 入独立活塞室驱动活塞。高压气体直接进入枪栓后方机框里的一个内室,将机框带动枪机后退。
研发历史
图片1957年,美军装备7.62毫米口径M14自动步枪之后,就正式提出设计新枪。当时有两家美国公司竞争研 制步枪,其中之一是阿玛莱特公司。该公司将其设计的7.62毫米口径AR-10步枪改进为发射5.56毫米枪弹的AR15步枪。1957年阿玛莱特公司的设计方案中标。在阿伯丁试验场试验取得满意结果后,又根据寒冷地区试验结果 对AR-15步枪作了一些改进,如枪管加强,允许枪膛带水射击,扳机护圈加大,戴连指手套可以射击等。1959年 12月AR-15生产权卖给了柯尔特轻武器公司。经过一番周折之后,1962年,美国空军首先采购8500支AR-15式步 枪装备机场警卫部队并将其命名为M16式步枪。陆军于1964年正式装备该枪。
M16式步枪在越南战场上暴露了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弹膛污秽现象严重,卡壳故障率高。针对战场上出现 的问题,阿玛利特公司对该枪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16A1式步枪,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装备美军。 M16逐渐成为了成熟而可靠的武器系统。
1977~1980年北约小口径步枪选型试验后,确定比利时的SS109式5.56毫米口径枪弹为北约制式口径枪弹, 而M16A1式步枪只能使用美国的M193式5.56毫米口径枪弹,从而存在近距离杀伤威力太大,远距离杀伤威力不足 的问题。为了统一到北约口径,并进一步提高步枪的作战性能,柯尔特制造公司又对M16A1式步枪进行了改进。 198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首先采购了20万支改进后的M16A1式步枪装备部队,并命名为M16A2式步枪。1984年3月美 国陆军也正式宣布采用M16A2式步枪。

西方现役轻武器换装 补充计划盘点

西方现役轻武器换装  补充计划盘点

西方现役轻武器换装补充计划盘点作者:曹晓东来源:《轻兵器》 2015年第3期近期,多个国家宣布的官方计划已经向世人展示对新式步枪、机枪和其他轻武器的需求,这些迹象表明:轻武器在一些国家的又一次更新换代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但另一方面,以美英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军事强国仍将立足现役武器,但会根据需要充实新型武器——曹晓东轻武器拟更新换代的主要国家法国法国陆军虽然依旧认为其FAMAS无托步枪性能优良,但同样面临武器替换的压力。

由于FAMAS步枪磨损程度严重并且法国国内已无相关企业继续保障该枪的生产,法国陆军已经推出了一项名为“AIF”的替换项目。

法军计划在未来5年内替换所有现役轻武器,由于几乎没有生产军用突击步枪和机枪的本国轻武器企业,法军不得不转向其他国家进行采购。

法军虽然还未就替换FAMAS提出具体的时间表,但表示新枪仍将坚持使用5.56mm口径和法军一直钟情的枪榴弹。

除此之外,新步枪将有两种不同枪管长度的型号(406mm和305mm),每种型号计划采购4.5万支。

法军目前正在将车载机枪全部替换为FN MAG机枪;步兵班排则计划装备轻量的7.62mm弹链供弹式机枪,预计2016年将采购约2 000支。

虽然还未决定采购哪种武器,但法军通过阿富汗战场的需求采购计划已经采购了约200支FN“米尼米”7.62mm机枪。

与此同时,法军还计划采购2 000支新型7.62mm精准步枪并改进12.7mmHecate II狙击步枪。

此外法军还将在2017年采购约2万支新型9mm半自动手枪。

捷克捷克陆军正在通过名为“S-21”的计划来牵引本国轻武器换装,该计划包含各种新型轻武器,目前正在推进的是CZ805 5.56mmBREN步枪的列装工作。

该枪目前有两种型号,分别为360mm长枪管的A1型和277mm长枪管的A2型,并且每个型号都可配用两种枪托,即伸缩式枪托和折叠枪托。

未来几年,捷克陆军将采购约1万支CZ805BREN步枪,其中80%将是A1型。

生不逢时:温彻斯特G30半自动步枪及其改进型

生不逢时:温彻斯特G30半自动步枪及其改进型

生不逢时:温彻斯特G30半自动步枪及其改进型作者:方丽来源:《轻兵器》 2014年第12期G30半自动步枪右视图,其是温彻斯特公司为取代M1伽兰德步枪而专门开发的方丽二战前,美国军方计划将制式步枪由采用旋转后拉枪机式工作原理的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更换为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

虽然M1伽兰德步枪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其在采用之初却遭到多方质疑,很多人认为该枪不适合作为战斗步枪使用。

温彻斯特公司在充分评估这一情况后,认为这是一次商机,M1伽兰德步枪很有可能被取代,于是公司与约纳森·勃朗宁合作,开发出一款G30半自动步枪,并在该枪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推出多款变型产品。

但这些枪最终并没有像温彻斯特公司期望的那样取代M1伽兰德步枪,而是湮灭在历史尘埃中……M1伽兰德步枪的争议美国陆军于1936年采用0.30英寸口径的M1伽兰德步枪作为制式步枪,成为世界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

M1伽兰德步枪是美军装备的第一种半自动步枪,其在之后的二战以及朝鲜战争期间均作为美军的主要战斗步枪使用,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尽管M1伽兰德步枪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并赢得了当之无愧的荣誉,但其在采用之后至美国正式加入二战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美国国内对军队采用该枪作为主要战斗武器存在很多争议。

当时有很多批评者认为M1伽兰德步枪并不是一支合适的战斗步枪,美军采用该枪必然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错误,最终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当然,在所有M1伽兰德步枪的反对者中,有一部分人是真正担心M1伽兰德步枪作为战斗步枪使用的可行性。

但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利益驱动,他们大都自己也设计了半自动步枪,并且认为他们的设计优于M1伽兰德步枪,希望美军能够放弃M1伽兰德步枪而选用他们所设计的武器,这些人中最著名的当属约翰·佩德森以及梅尔文·约翰逊。

虽然美军在采用M1伽兰德步枪之后并没有如很多人所希望的那样立即撤装该枪,但由于各界对采用该枪的担忧如此之深,导致美国军械部产生些许动摇,并授权温彻斯特公司对M1伽兰德步枪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测试和评估。

虽败犹荣与“二战第一名枪”擦肩而过的美国佩德森T1半自动步枪.doc

虽败犹荣与“二战第一名枪”擦肩而过的美国佩德森T1半自动步枪.doc

虽败犹荣与“二战第一名枪”擦肩而过的美国佩德森T1半自动步枪如果说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的近20年时间是以机枪为代表的自动武器诞生并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从1910年到1930年的20年就是枪械家族中另一重要成员——半自动步枪的黄金年代。

人类在枪械设计方面的创造力和成就在此期间不断达到新的巅峰,各种大胆而富有创造力的半自动步枪层出不穷,其中既有成为二战期间美军标志之一并享有“二战第一名枪”盛誉的伽兰德M1等著名武器,也不乏本文所要介绍的佩德森.276口径T1这样虽集聚天才创意但时运不济终为时间长河所埋没的优秀设计。

佩德森及“佩德森转换装置”佩德森T1和伽兰德M1两种半自动步枪都出自美国设计师之手,这种情况并非偶然。

作为二战中唯一大批量装备半自动步枪的国家,美国轻武器设计制造能力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由于早年西部开拓者们对枪械有着旺盛的需求,为美国培养了一批一流的枪械厂商。

因此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里,美国枪械发展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

当欧洲人还在以单发手动步枪为主时,美国已经发明并开始大量应用由管状弹仓供弹的杠杆步枪了;而当欧洲开始流行旋转后拉枪机的弹仓步枪时,美国又领先一步,开发出了多种民用半自动狩猎步枪。

这些产品多采用自由枪机和枪管长后坐原理,比较著名的有温彻斯特.32口径M1905、.351口径M1907 SL半自动步枪,雷明顿.30口径M8和M81半自动步枪等等。

它们具有射速较高的优点,虽然多半使用威力稍低的民用步枪弹,但普遍高于当时的主流手枪弹,因此在执法者和猎人中流行一时。

其中,雷明顿M8和M81半自动步枪出自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M·勃朗宁之手,法国早期购买过一定数量用于配发飞行员作为自卫用枪。

这种情况也推动了美军对步枪半自动化的兴趣,不过当时刚刚换装了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如何提高后者的火力比购买新枪更能引起军械部的关注。

约翰·道格拉斯·佩德森(John Douglas Pedersen,1881—1951)设计的“佩德森转换装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美国枪迷秀罕见56半狙击型增加瞄准镜两脚架

美国枪迷秀罕见56半狙击型增加瞄准镜两脚架

美国枪迷秀罕见56半狙击型增加瞄准镜两脚架
近日,美国轻武器论坛上有枪迷展示了一款中国制造的56式半自动步枪。

这支枪是56式半自动步枪的改进型,配备了瞄准镜和两脚架,并有一个装饰着红五角星的木质枪盒,显得很特别。

瞄准镜的外观也与众不同,并非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制式型号。

两脚架类似56式轻机枪的型号,看脚架下方有锁定装置,可能这个脚架可以调节长短。

机匣右侧有螺钉固定的安装座,瞄准镜座就是固定在这里。

瞄准
镜插入安装座,扳动镜座上的锁定扳手即可快速固定。

机匣上还有106兵工厂标识、“五六式”中文标识和枪号。

这支步枪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厂家为北美民用市场而特别制造的,为了迎合枪迷对狙击步枪的需要而在56式半自动步枪上增加了两脚架和光学瞄准镜,显得比较现代。

枪机采用亚光处理,比普通的56半要发灰,没有反光,更利于隐蔽。

其他部分与普通56式半自动步枪完全相同,使用者称该枪精度非
常高,可能是在同批次步枪中挑选精度较好的进行改装。

56式半自动步枪被美国枪迷称为“最好的SKS步枪(西蒙诺夫步枪)”,而这支特别制造的56半狙击型更是罕见。

相比其他枪迷自己改装的DIY型号来说,这种原厂改进型更加珍贵。

一名美国军土眼中的西方轻武器

一名美国军土眼中的西方轻武器

一名美国军土眼中的西方轻武器作者:段方来源:《轻兵器》 2011年第4期□段方编译美国《轻武器评论》(Small Arms Review,简称SAR)杂志一名记者在匡提科基地采访了一名专门对美国军警进行外国武器射击培训的24岁教官约书亚·马丁·奥利胡德,他最初在海军陆战队第八团二营服役,在特种部队工作了五年半,曾两次在伊拉克执行任务。

由于他的工作,他得以接触到许多国外武器。

本文是对奥利胡德的采访稿,主要谈了他对西方轻武器的一些认识,代表了某些美国军人的立场——SAR:您在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枪。

您认为AK系步枪和M4系列卡宾枪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如何?各有什么优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奥利胡德:这只是我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的个人想法,在实战情况下,如果既有AK47又有M4,那么或许大多数人会选择AK47。

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其他枪械要想赶上AK47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对于射手来说,其人机工效设计并不是十分完美。

瞄准镜很难调节,也不如M4的瞄准镜那样精准。

对我个人而言,我最想改动的部件是拉机柄,对于一名射手来说,拉AK47枪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另一个我想改动的就是其快慢机,现有的快慢机左撇子很难使用。

我个人选择AK47的原因是因为如果有导轨的话,可以在导轨上安装瞄准镜,这样就可以在400m的距离上准确击中敌人头部。

但是,如果是在300m左右的距离,可能就需要一支更精准的武器了,比如M4。

SAR:您认为M4卡宾枪需要如何改进?奥利胡德:我个人认为,利用活塞式导气机构替代导气管式导气机构能减小后坐力;M4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如果有沙子进枪管,就无法射击了;另外零件之间结合得太紧,射手对此无能为力。

也就是说,如果在雪地环境下,M4可能很好用,因为雪地没有那么多的污垢和灰尘,不用担心污垢或灰尘进到枪管中。

但是在非洲、阿富汗、伊拉克等沙漠地区作战时,难免黄沙弥漫,枪管中进沙子几乎是司空见惯。

美国“黄油枪”在中国

美国“黄油枪”在中国

美国“黄油枪”在中国作者:聂春明编译来源:《轻兵器》 2013年第1期二战期间,为帮助中国抗击日本入侵,美国与中国缔结了盟约,随后根据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这批援助武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仅冲锋枪便有UD-42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M1921和M1928、M1/M1A1)和M3/M3A1冲锋枪(绰号“黄油枪”)等型号。

二战结束后,为了与共产党打内战,国民党政府开始仿制美国二战期间援助的武器,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这些仿制品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本文为您展现美国“黄油枪”的诞生史及其中国版本。

“黄油枪”在美国的艰难诞生史美国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卷入二战。

当时美军使用的冲锋枪数量极少,造成这一情况并非因为美国缺少制造冲锋枪的能力,而是美军高层在一系列测试中得出了冲锋枪并无太大使用价值的结论。

1920年代,美国陆军步兵委员会、骑兵委员会和空军就对汤姆逊冲锋枪进行了试用,以论证其装备部队的可能性。

后来,由奥利瑞少将向美陆军自动武器小组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测试报告。

该报告称:“经试用证明,虽然汤姆逊冲锋枪在机械性能上已具备投入实战的能力,但与现有武器相比,它的列装并不能为我军提供任何战术上的优势,因此本报告建议今后不必对其加以考虑或进行测试。

就当前而言,我们认为冲锋枪这种武器并无太大军事价值。

”自动武器小组委员会认同了这份报告的建议。

对汤姆逊冲锋枪的早期测试以及测试报告的结论,充分反映了一战后的美军在作战思想和战术上的墨守成规。

1931年,美国陆军步兵委员会又对汤姆逊冲锋枪进行了测试,这次测试得出的结论与上次相比变化不大:汤姆逊冲锋枪只适合在诸如对抗野蛮人的小规模战争、丛林作战、滩头防御或平暴行动等情况下使用。

步兵委员会还认为“该冲锋枪在步兵制式武器中难有一席之地”,并建议除向特种部队和防暴警察提供少量装备外,步兵不必采购其作为制式装备。

后来,美国陆军只采购了少量汤姆逊冲锋枪向警卫人员发放及作进一步评估之用;1932年,美国陆军以“非必要的有限采购项目”的名义采用了汤姆逊冲锋枪;直到1938年,汤姆逊M1928冲锋枪才升格为美国陆军骑兵部队车载战斗人员“标准采购”枪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R-300系列轻型步枪LR-300系列是一家名为Z-M武器(Z-M Weapons)公司以AR-15/M16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轻型步枪(Light Rifle),该公司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Bernardston,专攻AR-15/M16的零配件,而LR-300是他们唯一卖的成品枪,但也提供这种枪的改装套件。

最初提供的产品主要有两个型号,军/警用途的LR-300M/L(Military / Law)和射击运动用途的LR-300SRF(Sport Rifle),LR300M/L有半自动/全自动或纯半自动两种型号,而SRF则只可半自动,用户只需通过改换下机匣和枪管就可以在M/L型和SRF型之间转换。

当然,普通平民是不能购买M/L型的零件的。

这两种型号都采用尼拉特隆(Nylatron)材料的护木,现在Z-M公司又增加了两种采用铝合金护木衍生型,于是对原来的两个型号重新命名为LR-300 SR-N和LR-300 ML-N,而采用铝合金护木的新型号则相应命名为LR-300 SR-A和LR-300 ML-A(铝的英文为Aluminum)。

在众多的AR-15/M16变型枪之中,LR-300系列最大的特色是把复进簧容纳到机匣内,因此LR-300可以安装折叠式枪托。

而AR-15的复进簧要从机匣尾部伸出来,因此其卡宾型最多也只能采用伸缩枪托而不是折叠枪托。

LR-300采用平顶型机匣,使它们能安装多种类型的瞄准具。

板机和拉机柄、弹匣钮和挂机柄及其他都与AR-15相同,步枪的握把倾角与约翰勃朗宁的M1911手枪相同,被称为“完美式”的手枪握把倾角的“黄金标准”,LR-300使用这种握把倾角据说会比其他步枪更容易控制和更舒适。

LR-300的几种型号都有.223雷明顿(旧的M193)和5.56 NATO(现在的SS109/M855)这两种口径,并通用M16/AR-15供弹具。

据称LR-300ML的有效射程达300米(但对于不足12英寸长的枪管来说200米外都有些勉强)。

从视频中展示的枪机看,似乎是类似于AK式的活塞杆式系统(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其实不然。

最近在“战国时代”论坛上看到JOHNWU的贴子,才发现完全是两回事。

LR300的枪机系统其实是把机框后半段切断,把复进簧移到枪管上。

但机框后部仍有一段延伸部位,那是为了与下机框的发射机构作用。

仔细看分解图会发现机头的气密封环并未取消,机框的泄气孔也保留着,而且没有常见于长行程活塞系统特有的汽缸。

外露的复进簧(28号)直接缠在得操作杆(25号)上,重点是操作杆内为空心的,还有另一根导杆(38号)。

操作杆直接连接在原M16式枪机机框的进气孔上。

LR-300 MLLR-300 SR全枪长枪托折叠21.5"(546 mm)26.5"(673 mm)枪托展开31.0"(787 mm)36.0"(914 mm)枪管长11.5"(292 mm)16.5"(419 mm)空枪重6.9 lbs(3.1 kg)7.2 lbs(3.27 g)理论射速950 RPM美特种部队Mk47先进轻型榴弹发射器GDATP开发的Mk47先进轻型榴弹发射器(Striker Mk47 Mod 0)旨在替换目前服役的40毫米Mk19榴弹发射器。

这两种榴弹发射器发射的都是北约40毫米制式弹,Mk47榴弹发射器的质量为18千克,约为Mk19质量(35千克)的一半,并且安装有雷声公司的PWG-1视频瞄准具,而且它的火控系统具有激光测距、夜视图像增强、弹道计算技术等功能。

因此,能迅速捕获目标并提高首发命中率。

Mk19榴弹发射器使用20或50发的弹带,其40×53毫米弹药采用了德国的“高低压”发射原理。

发射药装在弹壳底部的药室中,使弹药比传统结构更小、更坚固。

点火时,发射药产生的高压气体被限制在压力室中,控制气流以较低的速度缓缓注入主药室中,这样可以产生较低的总压力,但仍然足以发射弹丸,只不过初速相对较低。

这种发射原理的最终结果就是后坐力和后坐应力比普通弹药大大减小,从而可以将自动榴弹发射器的重量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多次局部战争中使用了Mk19 Mod3榴弹发射器,如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2001年“持久自由”反恐行动、2003年“伊拉克自由战争”等等。

该榴弹发射器能够有效对付步兵、掩体、轻型火炮以及轻型装甲车。

迄今,至少有31个国家装备有Mk19榴弹发射器,但大多数国家的装备量都不大。

韩国是其主要的外国客户,韩国大宇精密工业公司拥有Mk19 Mod3榴弹发射器生产许可证。

据悉,韩国陆军共定购了约5300套Mk19 Mod3,预计到2007年才能够全部交付。

世界射速最快的M134型速射机枪美国陆军型号称为M134型速射机枪格林(Gatling)7.62毫米弹药速射机枪(minigun)用途广泛,美国空军型号称为GAU-2 B/A型,美国海军型号称为GAU-17/A 型。

目前,这种速射机枪最高射速高达6,000发/每分钟,被称为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

该机枪于60年代初,原通用电气公司(现为洛克希德马丁军械系统公司)在机载M61Al“火神”6管速射机炮上发展而成,系列口径从5.56毫米(0.223英寸)一直到25毫米(1.0英寸)。

最初美国空军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发展出7.62毫米口径6管GAU-2型航空机枪,采用电力驱动,由一名乘员操作,用于美国空军的轻型飞机和直升飞机上,极高的射速威力惊人,并曾在越南战争期间广泛使用。

美国空军的GAU-2B/A型速射机枪,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改装后也大量采用。

在最近几年中,美国海军已经开始使用GAU-17/A型来替换服役时间较长的各型25毫米(1.0英寸)链式弹药机枪和0.50英寸口径重机枪。

美国陆军的M134型能非常容易的改进用来射击其它的较小口径弹药,像是XM214型5.56毫米“袖珍型-速射机枪”。

具体结构方面以美国陆军M134型速射机枪为例,采用回转联动装置,组件包括一台驱动电机,六个枪机部件,六个可移动的枪机轨道,枪管套管部件,后部枪支架,六根枪管,枪管夹持部件,保险部分,套管盖和二个快速释放销。

因为转动部分在固定套管盖内,枪机部件和套管盖主凸轮轨道随动,引起枪机部件随着移动轨道往复移动,击发弹药。

每个枪管被固定安装在枪管夹具部件中和枪机部件成一直线,在一台电机驱动下转动。

基本尺寸:长度29.5英寸,重量35磅,有效射程1,500米。

该机枪若以6,000发/分钟射速在l秒钟内水平面±45度扫射,则在200米距离上每间隔3.14米,便命中一发子弹。

采用北约组织的7.62毫米口径标准弹药,包括M59、M80实心弹(Bali)、M60高能试验弹(HP)、M6l穿甲弹(AP)、M62曳光弹、M63训练弹。

M134型可靠性(MRBF)为250,000发,寿命600,000发,每根枪管寿命l0,000发,散布为6.5密位(80%的命中数)。

美国海军GAU-17/A型在UH-1 N、H-3和H-60型直升飞机上使用,现在提供给机组人员使用的是2000/4000发/每分钟两种可选择射击速率。

在UH-1 N配置中,速射机枪能在直升飞机前部固定并且被飞行员遥控射击。

GAU-17/A型速射机枪系统组成的部件由电缆、机枪驱动电机、一个MAU-201/A或一个MAU-56进弹机,可弯曲的弹药馈给滑槽和一个弹药存储系统。

弹药存储系统有4,000发链装7.62毫米待发弹药的备弹能力。

美国陆军M134型“速射机枪”系列的M21、M27、XM50和Emerson MINI-TAT被用于UH-1、OH-6A和OH-58A型直升飞机上使用;XM18E1、M28和XM64在AH-1G和MOD AH-1S直升飞机上使用;XM53在AH-56A直升飞机上使用。

M134还在美国陆军和美国空军的广泛范围多种轻型固定翼飞机和一定数目的美国陆军特种部队飞机上使用。

威力惊人的狙击步枪G82它是一种攻击威力惊人的狙击步枪。

一辆卡车、一部雷达假若遭到它的火力命中,顿时要变成一堆金属废品。

它甚至能击毁一架直升机。

它开起火来威风八面,沙尘乱卷,木草折腰,树叶纷落。

它便是2004年刚装备德国联邦国防军的G82式狙击步枪。

G82狙击步枪是在美国巴雷特M82狙击步枪基础上改进的。

它枪全长1.45米,枪管长737毫米,弹匣容弹量10发,发射12.7毫米口径机枪弹。

它的后坐力与12号口径霰弹枪差不多,但比小口径步枪略大。

它与M82不同。

它既是狙击手专用步枪,也是德军未来步兵武器系统中的远射程步枪,要装备到步兵班组。

它将配置AIM“猎狗”红外热像仪或NSA80夜视瞄准具。

一个受过训练的射手可在一公里射程内用两秒钟射出4发枪弹。

目前国际轻武器专家对G82的评价要比M82好。

M-16自动步枪的好兄弟——XM177卡宾枪XM177系列卡宾枪是1965年初由柯尔特公司研制的,其中没有辅助推机柄的空军型号称之为XM177,后来改称为GAU-5A(GAU是Gun,Automatic,Universal的缩写)。

而有辅助推机柄的陆军型称之为XM177E1,柯尔特公司的编写为Model 609、Model 610A 和Model610B。

XM177枪管长10英寸(254mm),由于枪管短,射击时产生的火焰和噪声非常严重,因此枪管前端有一段长89mm的消声/消焰器。

XM177E1在越南使用XM177E1的美国陆军骑兵第一师的士兵XM177/XM177E1在战斗中使用过,表现很好,特种部队尤其喜爱它重量轻的优点。

但在后来的使用中发现弹道性能表现得不稳定,因此在1968年,柯尔特公司将XM177E1的枪管延长至11.5英寸(292mm),并重新设计了一种长度为4.5英寸(114mm)的内部为三段式隔音间的消声/消焰器。

改进后的XM177重新命名为陆军的XM177E2(有辅助推机柄)和空军的GAU-5A/A(没有辅助推机柄),柯尔特公司编号Model 629。

由于在实际使用中士兵的反映良好,XM177E2成为越战后期至80年代使用最广的M16卡宾枪型,但是这个型号最后被认为不完全适合军事用途而停止进一步的改良。

另外在空军中也有使用一种名为GAU-5A/B且带有辅助推机柄的型号,据说其实是生产了但陆军没有接收的剩余XM177E2。

挂有XM148榴弹发射器的XM177E2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柯尔特公司打算向国外的用户推销XM177E2,但这个想法受到美国政府政策的阻碍。

因为在1970年代中期,BATF把XM177E2的消音/消焰器定义为“消声器”,尽管XM177E2的声音仍然比普通的M16A1步枪大得多,但根据法律的定义,认为任何能够降低武器枪口激波的装置都属于“消声器”,而当时的卡特政府决定禁止“消声器”输出国外,因此国务院就禁止了柯尔特公司对外国客户售卖XM177E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