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各类操作题小结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各类操作题小结 第一部分:文字的录入; 第二部分: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 第三部分:Office各类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 文档处理软件:Word 表格处理软件:Excel 网页设计软件:Frontpage 演示文稿编辑软件(幻灯片制作):PowerPoint 考点分析: 考点一:文字和表格的处理 Word: 格式的设置: 1.字体格式设置; 2.段落格式设置; 3.页面设置; 4.特定文字格式的设置(查找替换); 5.页眉和页脚的设置; 6.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7.段落分栏的设置; 8.首字下沉格式的设置; 9.插入对象格式的设置; 10.格式刷的使用(格式的复制) 对象的插入: 1.图片的插入; 2.艺术字的插入; 3.自选图形的插入; 4.增强型图元文件的选择性粘贴; 5.文件的插入; 文件保存的三要素: 1.保存位置; 2.保存名称; 3.保存格式; Excel: 表格数据的导入: 1.表格数据的输入; 2.Word,网页中表格的导入; 3.数据库中数据的导入; 4.记事本中数据的导入 格式的设置: 1.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字符型数据类型的格式设置 数值型数据类型的格式设置 表格边框和底纹格式的设置 单元格对齐方向如:合并居中或跨列居中格式的设置; 2.工作表更名设置; 3.表格数据的简单和复杂排序; 4.简单筛选 5.表格数据的分类汇总(先排序,后筛选); 公式和函数的创建: 1.公式的创建; 2.函数的创建; 绝对地址相对地址的区别 图表的创建: 1.图表的创建; 2.图表格式的设置; 3.图表型图片的引用; 考点二:网页和演示文稿的处理 FrontPage: 网页的创建: 1.普通网页的创建; 2.框架网页的建立; 3.各种对象的插入 网页格式的设置: 1.框架网页格式的设置; 2.网页格式的设置; 字幕、图片、背景、背景音乐等; 3.网页主题格式的设置; 4.动态HTML效果的设置; 5.网页过渡效果的设置; 超级链接的设置: 1.文字和图片超级链接的设置; 2.电子邮件超级链接的设置; 3.页内书签的超级链接的设置; 框架网页的保存 PowerPoint: 幻灯片格式的设置: 1.应用设计模板; 2.新幻灯片的建立及幻灯片板式的选择; 3.放映方式的设置; 动画效果的设置: 1.自定义动画;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本教学教程期末考试题

1、在Windows启动后,要执行某个应用程序,下列方法中,___ D __是错误的。 A.在资源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应用程序名 B.利用“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 C.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应用程序,击Enter键 D.把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启动”组中 2、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中文字体是(B)。 (A)黑体 (B)宋体 (C)仿宋体 (D)楷体 3、在Excel中,使用“保存”命令得到的文件格式为___ D ____。 A、.doc B、.exe C、.txt D、.xls 4、在PowerPoint中,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C)。 (A)幻灯片视图状态 (B)备注页视图状态 (C)母版状态 (D)大纲视图状态 5、IP地址是由一组长度为(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C.32位 D.20位 6、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C)。 (A)192.42.34.212 (B)202.116.37.228 (C)202.116.38.256 (D)222.200.132.253 7、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部分的是(D)。A.网络服务器 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C.网络接口卡 D.调制解调器 8、网络传输的速率为8Mbit/s,其含义为(B)。A.每秒传输8兆个字节 B.每秒传输8兆个二进制位 C.每秒传输8000千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输800000个二进制位 9、在一座办公楼内各室计算机连成网络属于(B)。A.WAN B.LAN C.MAN

10、PC机的(C)一般由静态RAM组成。 (A)外存 (B)CMOS系统参数存储器 (C)Cache (D)主存 1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就是(A)的过程。A.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 B.进行科学计算 C.进行信息交换 D.主机控制外设 12、微型计算机常用的针式打印机属于(A)。(A)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B)击打式字模打印机 (C)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D)激光打印机 13、操作系统是(A)。 (A)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C)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之间的接口 14、“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B)。

大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心得体会.doc

大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心得体会 是要填满罐子,还是点燃火种 ——大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授《信息技术》的老师,由于班上的学生掌握电脑知识的程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使得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遭遇“众口难调”的问题:一部分学生,电脑基础薄弱,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要点,常常让他们感到“吃不消”;但另有一部分学生,因家中配有电脑,均已能独立进行常规电脑操作,他们大都对书本知识缺乏兴趣,认为那已成了他们口中嚼烂的馒头,面对同样的内容,他们往往是听不进、坐不住,甚至造成了课堂秩序的“失控”。 如何做到两头兼顾,让懂的学生更有兴趣,让不懂的学生尽快掌握?为解开这道难题,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天,当类似的课堂“骚乱”再次发生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味采取“堵”的方式,整顿课堂纪律,而是着重地运用了“疏”的技巧,没想到真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奇效。那是在《6.3 网上传书》(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安徽省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著)一课的教学中。当时,正值元旦临近,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导入新课:“快过新年了,大部分同学正忙着给身边的老师、同学以及,远方的写贺卡吧!今天,我要教你们用一种十分“时尚”、“环

保”、“快速”、“免费”的方式,给他们捎去新年的祝福! 话音未落,就有学生打断了我:“不就是发送e-mail嘛!”我用目光制止了他们,继续讲解e-mail的概念和特点。可不等我说完,几个调皮学生就在下面“搅场”:“老师,你不用讲了!我们早就会了!!”顿时,课堂上烘笑声一片。 在这种吵闹声中,如果继续按照我的预案往下上课,是难达到预想效果的,情急之下,我灵机一动:何不试试将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我在旁进行适当指导,一改“填满罐子”为“点燃火种”?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宣布:“看来,有的同学已掌握了有关e—mail 的知识了,那么,这堂课我们就换一种方式来学习。现在,我想请一位会的同学来当小老师!也好让我‘下岗’休息休息。” 一席话反而引出台下一片推让声。我故意出语相激:“难道勇敢的战士,面临挑战也会怯场?”果然,有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站了出来。他熟练地打开了ie浏览器,在网页地址一栏中输入yahoo的网址,点击“电邮”…… 对他的娴熟动作,我及时给予了称赞。之后,我建议他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电子邮件。他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电子邮件嘛,就是在网上申请一个空间,作为自己的邮箱,然后就可以给朋友写信,也可以收信了…… “对,我们的‘小老师’说得没错,电子邮件是通过internet发送和接受的。可现在老师想向‘小老师’请教一个问题,万一我发e—mail给朋友的时候,对方的电脑没开,那他还收得到吗?”“这个嘛……我也说不清楚……”这位自告奋勇的“小老师”脑门上开始冒汗,显然有些难以

信息技术基础与应用题库1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包括(BC) A. 互联网技术 B. 虚拟化技术 C. 资源共享 D. 人机交互技术 2.下列属于生物芯片技术的有(ABCD) A、微流控芯片 B、液态生物芯片 C、微阵列芯片 D、微阵列杂交型芯片 3.物联网的支撑网络包括(ABCD) A. 短距离无线通讯网 B. 长距离无线通讯网 C. 短距离有线通讯网 D. 长距离有线通讯网 4.现代计算机可认为由()部分组成(遇到此题就别想答满分了。O(╯□╰)o) A、CPU B、I/O设备 C、主存储器 D、硬盘 5.TCP/IP是一个分层体系结构,包括(ABCD) A、网络接口层 B、网络层(IP) C、传输层 D、应用层 6.微电子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特点是(ABCD) A、体积小 B、重量轻 C、可靠性高 D、工作速度快 7.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基础是(ABCD) A、通信技术 B、数字化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操作系统 8.数字地球可以使普通人(BCD) A、游世界各地 B、接受远程教育 C、进行网上购物 D、网上求医 9.无线通信主要包括(AB) A、微波通信 B、卫星通信 C、移动通信 D、光纤通信 10.下列技术属于信息安全技术范畴的有(ABCD)

A、密码学技术 B、可信计算机技术 C、电磁辐射泄漏防护技术 D、风险分析技术 1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ABCD)。 A、传染性 B、隐蔽性 C、潜伏性 D、破坏性 12.数字地球中的"3S"技术是指(ABC) A、空间定位技术 B、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D、虚拟技术 13.下列关于生物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ABC) A、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身份识别技术 B、生物电子技术是电子学. 生物学. 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前沿学科 C、我国两所生物芯片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 D、目前已有将40万种不同的DNA分子放在1平方毫米的芯片产生,并且正在制备包含50- 100万个DNA探针的人类基因检测芯片 14.下列哪些属于网格系统组成部分(ABCD) A、网格计算用户 B、海量存储系统 C、计算资源群 D、中间件 15.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网络层包括以下几种协议(ABCD): A、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 B、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 C、控制报文协议ICMP D、地址转换协议ARP 16.微电子技术和传统的电子技术的差别在于(ABCD) A、电子设备和系统的体积微小型化 B、电子设备的设计. 工艺. 封装等的巨大变革 C、传统的元器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 D、信息存贮能力更强 17.程控交换技术包含以下传输技术(BC) A、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B、ATM(异步转移模式) C、光交换技术 D、光纤通信 18.早期电子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根据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的不同,可以大至划分为(ABCD) A、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B、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C、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D、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9.物联网的部署方式包括(ABCD) A. 私有物联网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试题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论 单项选择题: 1.在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B.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声音、活动图像等 C. 数据就是数值 D. 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2.声音与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是以____形式表示的。 A. 模拟 B. 二进制数字 C. 模拟和数字 D. 调制 3.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理由是_____ 。 A.易于物理实现 B.运算规则简单 C.易于进行逻辑运算 D.以上三点 4.下列选项中,_____不是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A. 物理器件易找 B. 能提高运算精度 C. 把逻辑运算与算术运算联系了起来 D. 运算规则简单 5.计算机中一个Byte的长度为_____个二进制位。 A. 4 B. 8 C. 1 D. 16 6. 某种进制下,2*4的运算结果为13,则2+4的结果用该进制表示为____。 A. 13 B. 11 C. 12 D. 10 7.为避免混淆在书写十六进制数时常在后面加字母 _____ 。 A. O B. D C.H D. B 8.二进制数1与1 进行算术加、逻辑加运算的结果分别为______(二进制表示)。 A. 1,10 B. 10,10 C. 1,1 D. 10,1 9.十进制“-65”在计算机内部用二进制代码10111110表示,其表示方式为_____ 。 A.ASCII码 B.反码 C.原码 D.补码 10.计算机通信中数据传输速率单位bps代表_____ 。 A. billion per second B. bytes per second C. bits per second D. band per second 11.目前在PC计算机里,西文字符编码最普遍采用的是____码。 A. 十六进制 B. 余3代码 C. ASCⅡ D. BCD 12.目前计算机使用最广泛的西文字符编码集是ASCⅡ码集,在ASCⅡ码表中,可打印(或显示)的字符有_____个。 A. 125 B. 55 C. 95 D. 75 13.计算机中表示和存储西文字符信息常用______ 。 A.ASCII码 B.国标码 C.区位码 D.机器码 14.6位无符号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整数是______。 A. 63 B. 64 C. 31 D. 32 15.在下列有关数的进制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 。 A.所有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均采用二进制编码 B.以任何一种进制表示的数,均可精确地用其它进制来表示 C.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为“与”、“或”和“非” D.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提供的“计算器”软件可以实现几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6.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心得体会范文】大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怎么写

大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怎么写 大学生信息技术心得体会怎么写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其培训 的模式新颖,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作用,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即可 享受到优质的学科培训资源,共享网络学习资源,大大提高培训的质量。我们从“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班级交流讨论、集中答疑―― 交作业”这三个环节来细化学习任务,感觉有点像玩游戏闯关,为我 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在本次信息技术培训中,我 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按照每个模块的要求去 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学习,觉得收获颇多: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 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 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 间的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 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 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 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 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 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 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

信息技术基础与应用判断题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生物芯片可以被看作是电子芯片。(错) 对错 2.量子计算机进行操作时,其内部不同组件之间不能进行信息交换 对错 3.弹性计算和动态重组都是云计算中心承载部分的关键技术。 对错 4.计算机软件是指各类程序的集合。 对错 5.微电子技术通常也被称为集成电路技术 对错 6.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 数据类型少. 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输入输出复杂。(错) 对错 7.数字地球只有通过网络才能实现全球信息共享。 对错 8.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 对错 9.虚拟现实中要求能快速生成图像以获得实时感。 对错 10.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 定位. 跟踪. 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对错

1.计算机犯罪是传统犯罪以外的另一种新的犯罪形态。 对错 2.微电子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对错 3.量子计算机进行操作时,其内部不同组件之间不能进行信息交换(错) 对错 4.计算机软件是指各类程序的集合。 对错 5.光纤通信系统只能传输数字信号。 对错 6.三维作品只能生产可执行文件。(错) 对错 7.互联网是物联网的核心. 基础和应用扩展。 对错 8.用户应用成本的降低和应用自由度增加都是云计算带来的基本驱动力。 对错 9.数字地球是人类对目前所生活地球的一种理想化境界 对错 10.多媒体的引入,影响了数据库的组织和存储方法。 对错 1.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 定位. 跟踪. 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一

计算机基础作业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习题1 一、思考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的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节,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晶体管计算机的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为外存储器。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 采用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目前计算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次浮点运算。 4.计算机主要用于哪些领域? 答:计算机主要应用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信息和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7.信息技术都包含那些? 答: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三个层次。 二、选择题 1.最早的计算机是用来进行(A)的。 A )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信息处理 2.构成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B) A )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的特点(D) A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快B)计算机的准确度高C)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巨大D)计算机的体积很小 4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哪项应用(A) A )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辅助设计D)人工智能 5.以下关于信息的特征不正确的是(B) A )共享性B)不可存储C)可处理性D)可传递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全(借鉴内容)

计算机课后练习答案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 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C)0520微机。 A) 联想B) 方正C) 长城D)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B) 晶体管C)集成电路D)微处理器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A) 大型计算机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D)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B)、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处理器D)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C)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B)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A) CPU B) 计算机C) ROM D)CRT 1.2 填空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迁。 2.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4. 从目前市场上产品来看,微机包括(个人计算机)、(苹果系列微机)、(一体微机)、(笔记本微机)、(平板微机)、(掌上微机)和PC 服务器等几种。 5. 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1.3 简答题 1. 什么是摩尔定律?你认为摩尔定律会失效吗?为什么? 答: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芯片单位面积上可集成的元件数量会达到极限,所以摩尔定律总有一天会失效。 2. 什么是硬件?计算机主要有哪些硬件部件组成?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即构成计算机系统各种物理部件总称。计算机硬件是一大堆电子设备,它们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微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教程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 ●信息的含义:从客观事物立场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认识主体立场看,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变化方式的形式、容和效用。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同样重要,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资源 ●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称为信息的 载体或媒体)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为获取有效的信息而施加于初始信息的所有操作 ●信息处理包括: 信息的收集( 如信息的感知、测量、获取、输入等) 信息的加工( 如信息的分类、计算、分析、转换等) 信息的存储( 如书写、摄影、录音、录像等) 信息的传递( 如邮寄、电报、、广播等) 信息的施用( 如控制、显示等)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 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 与存储技术 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信息处理系统 ●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 技术的系统,可以通称为信息处理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特征: 以数字技术(计算机)为基础 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 制 1.2 微电子技术简介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微电子技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电子电路中元器件的发展演变: 电子管 晶体管 小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基片,采用平面工 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其连线所构成的电路制作在基片上所构成的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半导 体如砷化镓等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单个集成电路所含电子原件的数目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小于100电子元件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00~3000电子元件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3000~10万电子元件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0万~100万电子元件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超过100万电子元件 ●集成电路的分类 按用途分: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 按电路的功能分: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 按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分:双极型(Bipolar)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路、双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 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 ●Moore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个月翻一番(Gordon E.Moore,1965 年) IC卡 ●IC卡(chip card、smart card),又称为集成电路卡,它是把集成电路芯片密封在塑料 卡基片,使其成为能存储信息、处理和传递数据的载体 ●特点: 存储信息量大 性能强 可以防止伪造和窃用 抗干扰能力强 可靠性高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第一章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是什么: 比较正式也比较抽象一些的描述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信息就是信息,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 2.信息的性质: 普遍性:凡有事物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信息,信息广泛存在 动态性: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信息也必然随时间而改变 时效性:由于信息的动态性,信息的使用价值会随着时间而衰减 多样性: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也称为信息的载体或媒体) 可传递性:信息可通过媒介在人-人,人-物,物-物之间传递,信息传递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可共享性:信息与物质,能量显著不同的是,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可被多个主体共有,信息能无限地进行复制和传递,不因使用而有损耗 快速增长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在快速增长!(信息爆炸) 3.什么是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下列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 信息的收集(如信息的感知、测量、获取、输入等) 信息的传递(如邮寄、电报、电话、广播等) 信息的加工(如信息的分类、计算、分析、转换等) 信息的存储(如书写、摄影、录音、录像等) 信息的施用(如控制、显示、指挥、管理等) 4.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或ICT )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门技术。内容包括: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 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1次信息技术革命(35000~50000年之前):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第2次信息技术革命(大约3500年之前):文字的创造 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1000年之前):造纸技术的出现;印刷技术的发明 第4次信息技术革命(19世纪30~20世纪40年代):电报和电话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卫星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多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个阶段。 A) 4 B) 6 C) 7 D) 3 2.在软件方面,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使用()。 A) 机器语言 B)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BASIC和FORTRAN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A) CAD B) CAI C) CAM D) CAT 5.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中,共包含()。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A) 6763 B) 12000 C) 682 D) 7445 6.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包括()。 A)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B) 软盘和硬盘 C) ROM和RAM D) 内存和硬盘 7.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语言是()。 A) 汇编语言 B) C++语言 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 8.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 A) CPU B) 耗电量 C) 质量 D) 价格 9.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 操作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软件 B) 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 C)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D) 电源关闭后,ROM中的信息立即丢失 10.在微型计算机中,I/O设备的含义是()。 A) 输入设备 B) 输出设备 C) 输入输出设备 D) 控制设备 11.所谓应用软件,指的是()。 A) 所有能够使用的工具软件 B) 能被各应用单位共同使用的某种特殊软件 C) 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D) 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 1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技术为特征标志。 A) 存储器 B) 操作系统 C) 微处理器 D) 显示器和键盘 13.微型计算机的总线一般由()组成。 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通信总线 B)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逻辑总线 C)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D) 通信总线、地址总线、逻辑总线、控制总线 二、填空题 1.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和五部分组成的。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和。主频,存储容量(硬盘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必考点知识总结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在历年考试笔试中占2—3分) 必考点: 1.2:微电子技术简介 考核点: (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2)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3)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 (4)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 (5)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 (6)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7)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 (8)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 (9)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 (10)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CPU卡上除了CPU外,还配有操作系统,手机中的SIM卡就是一种特殊的CPU卡 (11)经过抛光后的硅片成为硅抛光片,一个硅抛光片上有成百上千个独立的集成电路,排满了集成电路的硅片称作”晶圆” 典型试题: 1.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 。(2010春) A.集成电路的制造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且技术难度高 B.经过抛光后的硅片称为晶圆,每个晶圆最多可以制成一个合格的集成电路芯片 C.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后者通常又称为射频卡或感应卡 D.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目前我国第2代居民身份证中就有集成电路芯片 2.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09秋) A.现代集成电路所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都是硅 B.所有的集成电路都是数字集成电路 C.Moore定律认为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年翻一番 D.Intel公司微处理器产品Core 2 Duo,其集成度已高达数千万个电子元件 3.在下列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09春) A.集成电路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它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B.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目前集成度最高的已包含几百个电子元件 C.目前所有数字通信均不再需要使用调制解调技术和载波技术 D.光纤主要用于数字通信,它采用波分多路复用技术以增大信道容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1章绪论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晶。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计算机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力的推动了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在21世纪,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1.1.1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电子数值积分器和计算器(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简称埃尼亚克(ENIAC),如图1-1所示。这台计算机占地167m2 ,重达30余吨,运算速度只有5000次/秒。这台计算机从1946年2月开始投入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服役9年多。虽然它每秒只能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但它预示了科学家将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至今人们公认,ENIAC 机的问世,表明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具有划时代意义。 图1-1 ENIAC机

ENIAC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没有存储器;二是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在ENIAC尚未投入运行前,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图1-2)就已开始准备对这台电子计算机进行脱胎换的改造。在短短10个月里,冯·诺依曼迅速把概念变成了方案。他和他的同事研制了人类第二台计算机,新机器方案命名为“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英文缩写EDV AC。1945年6月,冯·诺依曼与戈德斯坦等人,联名发表了一篇长达101页纸洋洋万言的报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101页报告”。这份报告奠定了现代电脑体系结构坚实的根基,直到今天,仍然被认为是现代电脑科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文献。 图1-2 冯·诺依曼 在EDV AC报告中,冯·诺依曼明确规定出计算机的五大部件:运算器CA、逻辑控制器CC、存储器M、输入装置I和输出装置O,并描述了五大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与ENIAC 相比,EDV AC的改进首先在于冯·诺依曼巧妙地想出“存储程序”的办法,程序也被他当作数据存进了机器内部,以便电脑能自动一条接着一条地依次执行指令,再也不必去接通什么线路。其次,他明确提出这种机器必须采用二进制数制,以充分发挥电子器件的工作特点,使结构紧凑且更通用化。人们后来把按这一方案思想设计的机器统称为“诺依曼机”。 自冯·诺依曼设计的EDV AC计算机始,直到今天我们用“奔腾”芯片制作的多媒体计算机为止,电脑一代又一代的“传人”,大大小小千千万万台计算机,都没能够跳出“诺依曼机”的掌心。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当之无愧的“电子计算机之父”。当然,随着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发展,“诺依曼机”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但冯·诺依曼对于发展电脑做出的巨大功绩,永远也不会因此而泯灭其光辉。 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1951年开始生产的UNIV AC计算机。1947年,ENIAC的两个发明人莫奇莱和埃克特创立了自己的计算机公司,生产UNIV AC计算机。计算机开始作为商品出售。莫奇莱和埃克特以及他们的UNIV AC计算机奠定了计算机工业的基础。 1.1.2 计算机的发展 近60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计算机的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_必考点知识总结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必考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1.2:微电子技术简介 考核点: (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2)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3)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 (4)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 (5)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 (6)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7)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 (8)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 (9)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 (10)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CPU卡上除了CPU外,还配有操作系统,手机中的SIM卡就是一种特殊的CPU卡 (11)经过抛光后的硅片成为硅抛光片,一个硅抛光片上有成百上千个独立的集成电路,排满了集成电路的硅片称作”晶圆” 典型试题: 1.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 。 A.集成电路的制造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且技术难度高 B.经过抛光后的硅片称为晶圆,每个晶圆最多可以制成一个合格的集成电路芯片 C.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后者通常又称为射频卡或感应卡 D.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目前我国第2代居民身份证中就有集成电路芯片 2.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现代集成电路所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都是硅 B.所有的集成电路都是数字集成电路 C.Moore定律认为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年翻一番 D.Intel公司微处理器产品Core 2 Duo,其集成度已高达数千万个电子元件 3.在下列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集成电路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它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B.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目前集成度最高的已包含几百个电子元件 C.目前所有数字通信均不再需要使用调制解调技术和载波技术 D.光纤主要用于数字通信,它采用波分多路复用技术以增大信道容量. 1.3:通信技术入门 考核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二版)

习题一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2~P3:四代。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4~P5种趋势 3.按计算机的规模来分,共有哪几类?P9:巨型机、大型、小型、微型机、工作站。 4.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什么?P5:二进制、存储程序、五大组成部分。 5.未来新型计算机主要有哪些?P6:超导、量子、光子、生物、神经及纳米计算机。 6.计算机有哪些特点?P10速度快、精度高、记忆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自动控制能力、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7.计算机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 P10~P12: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8.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 答:1)技术实现简单:计算机是由逻辑电路组成,逻辑电话通常只有两个状态,开关的接通与断开,这两种状态正好可以用“1”和“0”表示;2)简化运算规则:两个二进制数和、积运算组合各有三种,运算规则简单,有利于简化计算机内部结构,提高运算速度;3)适合逻辑运算:逻辑代数是逻辑运算的理论依据,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正好与逻辑代数中的“真”和“假”相吻合;4)易于进行转换:二进制与十进制数易于互相转换。 二、基础题 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1101.0101 答:13.3125 (2) 1001001.001 答:73.125 2.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数和8421BCD码。 (1) 129.25 =10000001.01B=201.2Q=81.4H=000100101001.00100101(BCD) (2) 86.75 =1010110.11B=126.6Q=56.CH=10000110.01110101(BCD) 3.将下列二进制数分别转换为八、十六进制数。 (1)11010110 =326Q=0D6H (注意:十六进制,如果第一个数为字母,前面的0不能 掉) (2) 11011011.1101101 =333.664Q=0DB.DA H 4.将下列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1) (126.72)8=1010110.11101B (2) (28ABC.3A)16=101000101010111100.0011101B 5.试分别求下面数值型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1)98 原码:01100010、反码:01100010,补码:01100010 (注意: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一样) (2)-98 原码:11100010、反码:10011101,补码:10011110 (注意:负数的原码最高位是符号位,其他位表示数值;求反码取反时符号位不能变,其他取反;补码是反码加1)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习题集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一级 B 实战习题集 南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第一套 一、基础知识必做题 [1] . 在计算机中为景物建模的方法有多种,它与景物的类型有密切关系,例如对树木、花草、烟火、毛发等,需找出它们的生成规律,并使用相应的算法来描述其形状的规律,这种模型称为___D__。 A、线框模型B曲面模型C实体模型D、过程模型 [2] . 用交换式集线器可构建交换式以太网,其性能优于总线式以太网。Dui [3] . 以下关于"一线通" 接入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D ___________ 。 A、它可支持一边上网,一边打电话 B、它可支持两个人同时打电话 C其上网速度比ADSL还快D其价格与ADSL相差不多 [4] . 闪存盘也称为“优盘” ,它采用的是Flash 存储器技术dui 。 [5] . 若求解某个问题的程序要反复多次执行,则在设计求解算法时,应重点从时间________ 代价上考虑。 [6] . 目前,个人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是_C _________ 。 A、晶体管 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光电路 [7] . 11 位补码可表示的整数的数值范围是-1024?_1023 ____ 。 [8] . 一旦计算机系统安装了操作系统,它将一直驻留在计算机的内存中。Cuo [9] .公共数据网的包交换机上所连计算机的地址用两段式层次地址表示,某计算机D的地址为[3,5] ,它表示连接在__C _____ 上的计算机。 A、5号包交换机端口3 B、5 号包交换机端口13 C、3 号包交换机端口5 D、15 号包交换机端口3 [10] . 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Dui [11] . CPU除了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包括一组用来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的 _寄存器___ 。 [12] . 局域网利用专用的共享的传输介质进行通信,接入一个局域网的计算机台数不受限制。错 [13] . 喷墨打印机的耗材之一是__墨__水__,对它的要求很高,消耗也快。 [14] . 下列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与外设 B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 D —台计算机中可能有多个主机通常指的就是CPU C外设通常指的是外部处理器,它们都能执行指令和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15] . 以下关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据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D ___________ 。 A、数据的名称用标识符来命名 B、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数据元素的有序集合 C指针变量中存放的是某个数据对象的地址D、用户不可以自己定义新的数据类型 [16] . 在使用Pentium 处理器的计算机上开发的新程序,在__C ___ 计算机上肯定不能直接 执行。 A Pentium n B、Pentium Pro C、PowerPC D、Pentium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