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浅谈

关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浅谈
关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浅谈

浅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咸宁温泉:李荷辉

虽说教书生涯十几载,对可再生能源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但要论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这一领域,还是比较生僻,只能借助于网上的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来完成。本文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及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一些浅显的了解、认识与分析。

一、为什么要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确保能源供需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的先决条件。到如今为止,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其原因之一,是能源危机日益临近,照2003年的煤炭开采速度,中国的煤炭还可以开采80多年,而中国是世界上煤炭储藏量最多的国家。海湾地区的石油,在不足四十年之内,也将枯竭。我们设想,如果这一天到来,我们人类会怎么办呢?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一再飙升,能源消费大国苦不堪言,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关切的问题。

而我国更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从能源安全看,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我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受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从增加就业上看,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成长为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从成本上看,可再生能源发电站需要的劳动力虽多,因为不需要煤炭或石油之类的燃料,劳动力成本被相应抵消。从环境保护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了空气、水等环境污染,而可再生能源基本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总而言之,自然的法则,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都告诉我们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意义: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建筑节能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建筑能耗。建筑物所用建筑材料的生产制造要消耗能源,建筑物的建设施工要消耗能源,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消耗能源;一句话,建筑物从建设到使用都离不开能源,这就是“建筑能耗”。其中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

据统计,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已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7%,成为耗能大户,已接近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1/3左右的水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按目前建筑能耗的水平发展,至2020年,我国标准煤的消耗能量将超过2000年的3倍,未来我国建筑能耗在社会能源总能耗中的比例将会上升到35%左右。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能耗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温总理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综改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那么这样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尤为重要与迫切。

2、建筑节能的意义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建筑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可代替和少用资源有限、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2)可减少耗用化石能源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太阳能年辐照总量超过4200MJ/m2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大国之一;(4)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满足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建筑用能效率的现实要求。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现状及发展

建筑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太阳能、浅层地能等资源十分丰富,在建设中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虽然我国太阳能光热利用、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及产品发展比较迅速,但与建筑结合的程度不够,应用范围较窄,系统优化设计水平不高,距离大规模推广泛应用还存在不少差距,需要大力进行扶持、引导,使其尽快达到规模化应用。

那么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现状怎样,下文主要讨论可再生能源种类中与建筑较为相关的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能。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群众生活改善,在夏热冬暖的南方地区和夏热而冬冷的过渡地区,夏季空调电耗急剧攀升,原本不属于采暖区域的城镇也开始建设供热系统,广大农村地区也越来越多地改用煤、天然气、电等商品能源,建筑用能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依靠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新增用能需求,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居住质量的要求,而且也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1、我国太阳能建筑应用

(1)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居住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耗能必将呈增长趋势,每年用于建筑物取暖和降温的能量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随之迅猛上升。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7%,其中建筑暖通空调所占的能耗为建筑总能耗的50%~60%。

太阳能建筑应用中,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我太阳能建筑领域中技术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化发展最快。据资料表明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市场并仍在递增。2009年太阳能热水器被纳入“家电下乡”补贴产品范围,太阳能热水器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被国家认可的产品,因此,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完全可以成为国家层面的建筑节能强制要求,从而保证50%~60%的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太阳能光电技术由于其较高的成本,还未能像光热那么普及,在建筑领域中发展相对缓慢。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主要分为两种:太阳能独立发电系统建筑应用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建筑应用。前者除在西部地区建设处,在城市中处于研究试验性阶段,大范围的应用尚未展开;后者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力通过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不经过蓄电池储能,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经济性更优,有利于在城市内推广应用。

总之,目前在太阳能利用方面较为成熟的两大产品是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和太阳能空调系统还属空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还未全面推广。

(2)推广太阳能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规模化应用方面,我国从南方到北方,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太阳能建筑与日剧增。但是我国太阳能建筑发展较国外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较国外晚,而另一方面是在推广太阳能建筑过程中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在向小区推广过程中受阻,尤其是大中城市既有的高层建筑,原有建筑利用太阳能只能将设备附加在建筑上,一方面,影响小区美观,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对建筑美观的顾虑常常影响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推广;另一方面,楼顶的空间不够,同时安装太阳能设备也容易破坏屋顶的立面结构,一旦发生渗漏,将会影响顶楼业主的居住及生活;此外传统的电热水器还有一定的市场,对高层建筑应改变原有的家家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思路,采用高效联集式利用建筑物外墙及屋面搜集太阳能等统一供热水,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建筑应用上在国内尚难以形成规模应用于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光伏发电成本过高,2009年出台的补助政策仍没有解决光伏发电上网问题。

技术应用方面,目前太阳能建筑中广泛应用的是光热技术,影响太阳能供热水系统性能的重要部件是太阳能集热器,而我国太阳能集热器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太阳能利用建筑一体化结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太阳能设备建材化、规范化、标准化。不但要积极开展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而且在建筑物规划调研中就应该纳入太阳能利用并成立联合机构,从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建筑承包商以及到物业管理公司等,逐渐形成建筑设计、建材生产、太阳能产品、施工、管理、维修集团等,更好地促进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发展。

(3)太阳能建筑应用前景:

我国的太阳能建筑作为一个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正在蓬勃发展。

近三年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呈总体递增的趋势。随着我国有关太阳能建筑激励政策的不断建立和推出,投资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光热利用及光电利用与建筑相结合的技术不断提高,太阳能建筑应用会早日实现产业化,为世界减少更多的污染,为我国节省更多的能源。在未来中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我国太阳能利用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我国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

国内外大量实例表明,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对建筑物进行供暖空调,具有取用方便、无污染、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浅层地热能是理想的“绿色环保能源”,而热泵技术是“绿色环保技术”。目前,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较好较快的国家在欧美,而中国也开始重视和推广应用。

(1)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的热泵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发展缓慢,直到21世纪我国在热泵技术及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才得到了快速发展。北京、天津是我国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开采浅层地热能对建筑进行供暖空调较早且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采浅层地热能为建筑物供暖空调的工程数量迅速增加,其建筑物类型有普通住宅、办公大楼、高级宾馆,也有学校、幼儿园、商场、医院、敬老院、体育场馆、厂房、污水场站,景观水池等。

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供暖方式,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推广应用时,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普遍有如下问题)第一,缺乏详细的勘察调研。地水源热泵市场的开发需要对当地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但目前大部分项目并没有进行前期的勘察和土壤的热物性测试,造成部分项目的设计不能满足实际的负荷需求,运行效果上出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源热泵机组的推广使用。

第二,地区地质条件相对较为复杂,地源热泵对地质结构要求相对要高,地质结构如出现卵石层、岩石层会增加投资成本和工期,因此很多建设单位担心会增加建设成本,并对节能经济效益和运行效果表示忧虑而最终选择放弃,为地源热泵的大面积推广增加了障碍。

第三,国家及各级政府缺少必要的扶持和激励政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项目的审批手续过于复杂,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来引导项目进行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例如湖南湘江沿岸一些建筑项目,设计时考虑采

用水源热泵,但在审批中过程牵涉到的部门太多、周期太长而放弃。

第四,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使用地源热泵时,需要依赖生产单位或技术咨询公司,而二者的沟通渠道通常因为利益问题不是非常顺畅,设计单位怕增加工作难度和承担相关责任,而劝说建设单位放弃地源热泵的设计方案,从而也增大了地源热泵的推广难度。

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否则将直接影响着浅层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持续利用。

(2)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策: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供暖空调项目采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因此,为促进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

第一,积极开展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勘查与评价,制定开发利用总体发展规划。因为浅层地热能资源普遍存在于地球表层的变温层下,但采用何种方式开发、可能利用的量、长期利用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则受到当地具体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

第二,推动示范工程的建设,带动各地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南北温度差异大,地质条件复杂,浅层地热能在一个地区成功应用的经验受地区具体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地区。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浅层地热能应用技术水平。

第四,出台相关政策、激励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范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六,开展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地下换热系统动态监测工作。

第七,建立和完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工程深埋地下,是永久性工程,有的地面建筑物消失了,地下换热系统还将长期保存于地下深处,对当地环境和后人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有潜在的影响。

四、当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美好前景

国家在推进“两型”城市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中,一直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视为工作重点,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而咸宁是湖北的“南大门”、“武汉后花园”、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之一,这为咸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选择在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方积极性高、配套政策落实的区域,继续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作,在项目示范、

城市示范、农村地区县级示范的基础上,实行集中连片推广方式,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高水平应用。

为贯彻落实行全省建筑节能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争取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加大对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的支持,咸宁市已申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目前咸宁市已启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这已经是可喜的第一步。

咸宁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已全面铺开。咸宁市将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项目31项次,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重点打造华彬金桂湖低碳示范区项目建设。目前,已竣工的建设项目4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7.94万平方米。还在征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旅游业的发展为咸宁带来了无限商机,百万城市人口的发展计划也将带动咸宁建筑领域的极速发展,咸宁有许多的优势,在发展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势在必行。

咸宁的发展前景将无限美好!我们拭目以待吧!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讲解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范乐乐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对电、热、冷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要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对于目前能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且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制冷等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The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in construction Fan lel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need of electricity, heat and cold become more and more in construction,while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However,If we want to maintain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we will consumes a lot of energy.Under the pressur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solar energy as an inexhaustible, renewable and no pollution energy,has become a new hotspot to international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lar photovoltaic, solar hot water, solar heating and solar energy refrigeration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Keywords: renewable energy,solar photovoltaic,solar hot water,solar heating,solar energy refrigeration 绪论 建筑作为人类的基本居住空间,它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要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目前能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且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新热点。

我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用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技术 题目我国新能源与可再 生能源发展和应用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电子5081 姓名韩森 学号 31508130 任课教师高敏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应用,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的能源利用情况实际出发,探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如何更有力的发展,如何更便捷的利用,并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前景及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新能源;发展前景;新能源应用;可再生能源 Summary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wind, solar, biomass and other new energy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China and application, existing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China 's energy use from set out actually, discuss new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in China how to better develop, how more convenient use, and the new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in China and the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Key words:New energy sources; Development prospects;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前言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利发电、核裂变发电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地热能等一次能源这些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基石。 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持续、长久的优势,成为人们应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强烈关注,并且不断去开发利用它。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 1、概述: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增加的建筑面积高达20 亿m2,据统计,建筑能耗所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已从1978 年的10%提高到25 左右[1]。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主要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而这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消耗掉得能源,建筑相关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由此可见,建筑耗能是十分巨大的。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张局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解决目前巨大的建筑能耗现状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绿色建筑 2.1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即“4R”建筑:(1)就是减少(Reduce)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2)利用可再生(Reproducible)能源和材料;(3)回收(Recycle)材料和排水,设臵废弃物回收系统;(4)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重新使用(Renew)旧材料。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对“绿色建筑”所下的定义为:所谓“绿色建筑”,包括各种类型的居住建筑、工业建筑、

商业建筑,在其设计、建造、改建和拆毁的过程中,都是与环境密切相关[2]。 绿色建筑显示了环境科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其内容包括了:节能、能量的有效使用、室内空气品质、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绿色建筑的概念贯穿于建筑设计、现场施工、建造、使用和拆毁的全过程。绿色建筑强调的节能包括提高能效和能源的综合利用两大部分;它强调的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包括自然能(如太阳能)的利用、日光、地热的应用以及无公害“绿色”材料的综合利用等。“绿色建筑”带给用户的将是舒适、良好的空气品质、高工作效率和低运转费用[3]。 3 绿色建筑示范楼 绿色建筑示范楼的能源系统构建主要根据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域特征进行设计的,主要应用的技术有太阳能光电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以及地源热泵技术。 3.1 太阳能光电技术 自 50 年代研制成第一块实用的硅太阳能电池、60 年代太阳能电池进入空间应用、70 年代进入地面应用。发展到今天,世界太阳能电池组建的年产量达到200MWP 以上,已经投入应用的各种太阳能光电系统的累积容量已超过1100WP。这些年太阳能电池及其组建的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主流的太阳能电池是单品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太阳墙系统及其应用 冯淑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介绍了太阳能领域里的一项节能环保技术太阳墙,并对其系统、特点及应用作了阐述。 关键词:太阳墙;建筑节能;应用 The System of Solar Wall and its Application Shujuan Fe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technology of solar wall in the aspects of the system structure,advantages and detailed application.It is used for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Solar wall ;Building energy ;Application 0 引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耗大幅上升,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近2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也成了当前节能的重点。其中具有清洁、丰富、廉价、可再生等独特性质的太阳能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太阳墙则是太阳能节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可以高效供暖、有效通风降温,对降低建筑能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太阳能建筑设计一体化的问题,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1]。太阳能墙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长期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加强其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太阳墙系统 1.1 太阳墙的定义 美国国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对太阳能墙是这样定义的:这是一种深色的带孔的金属薄板,以它为材料工程的墙体吸收太阳辐射,在建筑通风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加热进入自身的小孔的外界新鲜空气。 1.2工作原理

用科学技术推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

衡山县推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调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一节能环保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衡山县目前仍处于工业高速增长阶段,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衡山县企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已有的技术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地推广和应用。因此,必须开展高效节能与污染控制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广、普及和应用节能环保科技成果,为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上过度消费、铺张浪费的不良社会风气有蔓延的趋势;不爱惜资源、不爱护环境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为此,我县调查走访了衡山的一些厂矿和乡镇,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我认为衡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宣传普及节能环保科学知识和方法,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能力,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倡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

一.现阶段的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衡山在开展节能环保,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脚踏实地、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开展了一些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节能环保产品创新力度。引导企业淘汰落后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源头上提升节能减污增效。促进企业加大自有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应用力度,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促进产业链延长,促进产品共生整合,最大限度利用各废弃物和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列入衡山民科企业衡山创一公司在研发生产的SSD系列引式施工升降机较同类规格的门架式施工升降机提升速度快42%、节约能源76%,大大缩短了建筑施工周期。衡阳祥友科技发展公司自2006年以来,积极研发环保产品,拥有4项国家专利,该公司2008年开发的智能化袋式除尘器的步进装置、大悬臂回转增压喷吹装置、PLC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填补了三项国家空白,其产品参加2008年中国节能减排产品展览会获得与会人员的广泛好评。衡山飞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与湖南农大合作开发的生物质气化炉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列入国家农机补贴早目录,2010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校企业,今年以来,生物质气化炉销量达11000台套,新增产值1300万元。生物质气化炉。 2.突出面向三农,重点实施农村节能环保科技项目。衡山科技局在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做好科技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总结报告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总结报告 一、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总体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建设系统的关心指导下,我县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行业整治等重点,精心部署,认真安排,深入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节能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再生资源太阳能住户面积38.6961万平方米,占全县居住面积的26.58%,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使我县每年节约3.6万吨的标准煤,地源热能每年可代替标准煤0.7万吨。 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进展情况 我县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额敏县总体规划 (2009-2020)》的指导下我县大力发展应用可再生能源,建设节能型城市。积极推广热泵技术、浅层地能、太阳能等的应用。并建立了能源战略: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基地;控制煤炭使用,新区范围内推进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工程;积极推广热泵技术、浅层地能、太阳能等的应用。华锦苑、万红花园、园丁苑惠丰小区等新增5.9768万平方住宅太阳能利用面积。目前,我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三个项目:鑫水名苑住宅小区一期,建筑面积86600m2,于2011年开始土建部分,完成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建设,计划8月份完工,10月投入使用;额

敏县鑫水名苑住宅小区二期和额敏县桥南花园住宅小区项目建 筑面积121600m2,于2012年2月完成设计,3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计划8月完成施工建设。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体系建设情况 由于额敏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应用运行机制还未建立。但是我县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我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该项目的建筑开发和应用,为保障我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县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领导小组,并由分管城建副县长担任组长,住建、财政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政策能力配套建设组、技术咨询中心、项目办、能源检测中心四部门。 为加强我县可再生能源申报工作,额敏县副县长田新志召开了额敏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题工作会,对我县申报事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组织专门班子,全力协助申报小组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相关文件精神,密切配合,持之以恒、形成全力。 四、主要经验做法 我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但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塔城地区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一、太阳能开发利用 1、太阳能光热利用 ⑴、太阳能热水器依然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的主流,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的利用阶段<但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在生产技术和工艺上不断改进。 热水器种类主要有: ①金属平板太阳热水器、热管式平板太阳热水器; ②真空管太阳热水器、真空管太阳热管热水器,真空管闷晒太阳热水器; ③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混合热源热泵热水器; ④四季型太阳热水器,带有辅助热源的四季型太阳热水器。在技术方面主要从热水器结构、材料、生产工艺和隔热方式等进行改进和创新。 ⑵、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为太阳能建筑供热水、采暖、空气调节、制冷以及供电,解决建筑的部分或全部能耗,是今后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向。 ①太阳能集热建筑模块; ②太阳能集热模块与建筑的接口技术; ③太阳能低温长期储热技术与储热介质的研究; ④太阳能热交换技术与热交换设备的研究; ⑤新型太阳能建筑保温技术与保温材料的研究; ⑥太阳能建筑照明和光伏并网技术的研究; ⑦太阳能建筑空调技术与制冷设备的开发。 ⑧太阳能建筑供能系统自动监控、能耗计量和节能管理的开发; ⑨太阳能建筑标准和规范的研究;

⑩太阳能建筑标准构件图集。 ⑶太阳热发电是将太阳辐射能聚集起来加热工质,经热交换器产生过热蒸汽,再由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原理与普通热电站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用太阳辐射的热能来替代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太阳能热发电是21 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成果,是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常规能源发电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经过30 多年的研究、示范,主要关键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预计到2010 年,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可降到0.6元/kWh , 2015年,发电成本降至0.38元/kWh,可逐步替代煤电,实现我国多元化的电力结构。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商业化前期阶段。 ①盘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太阳能收集器由盘状抛物面聚焦反射镜及位于焦点的吸收器组 成,其聚光比可达数百到数 千,从而可产生高温。吸收器将所吸收的太阳热能传给热机回路中的工质,由工质驱动热机与发电机组发电。整个系统配有微机控制系统,对反射镜精确跟踪太阳及发电机组进行控制。 ②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 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场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与热交换蒸汽发生器系统以及汽轮发电机系统四部分组成。它由槽式抛物面聚光镜与位于焦点的真空管集热器组成,聚光镜配有自动跟踪系统可跟踪太阳,集热管内有流动的工质(通常为油)吸收辐射能而被加热。被加热的工质经输运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热交换产生所需的高温高压蒸汽,再用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③塔式太阳热发电技术的研究 塔式太阳热发电系统由定日镜系统、太阳跟踪装置、太阳能收集器(太阳锅炉)、储能系统与储热介质、过热蒸汽发生器和汽轮发电机组组成。在太阳场内设置大量定日镜,它们由跟踪装置控制将太阳辐射聚集到位于塔顶的集热接收器,使在接收器内产生所需的蒸汽或熔化硝酸盐作为传热介 质,以提高接收器的热效率和使贮热系统变得简单和高效;再由蒸汽驱动汽轮 发电机组发电

可再生能源推广及应用

可再生能源推广及应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可再生能源推广及应用单选题(共5题,每题6分) 1.可再生能源投资已成为全球能源投资的重心,关于2011年以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A.可再生能源年投资总额稳步持续上升 B.可再生能源年投资总额保持在2000亿美元以上 C.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年投资额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D.2015年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年投资额首次超过发达国家 2.2016年4月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关于此协定以下描述错误的是:(C) A.协定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B.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C.协定促使德国制定了《能源转型战略》,丹麦制定出台了《能源战略2050》 D.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3.关于风电,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A.“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开发布局以中东部和南方为主 B.海上风电是目前我国东中部地区风电开发主流 C.由于原材料、人工费用等因素,未来风电发电成本将会上升 D.风电投资开发多元化,民营企业约占一半 4.目前哪种开发或商业模式尚不能普遍用于建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C) A.建筑业主投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自行负责或委托专业公司负责 B.建筑业主提供屋顶并使用或部分使用光伏发电电量,专业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双方采用合同管理模式,未使用电量由专业公司卖给电网 C.建筑业主提供屋顶并使用或部分使用光伏发电电量,专业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双方采用合同管理模式,未使用电量由专业公司通过公共电网转卖给附近其他电力用户 D.建筑业主提供屋顶并收取租金,专业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全部电量由专业公司卖给电网 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各类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所面临的共性问题:(D) A.没有统一纳入到能源统计体系 B.供热机制改革进展缓慢,热价与成本倒挂普遍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 项目申报书 示范项目名称 申报主体单位(盖章)主管部门 实施起止年限 申报时间 二O一一年十一月

说明 1. 示范项目申报主体单位可以是建设单位,也可以为投资运营商,不支持联合申报; 2. “达到建筑节能的标准”一栏中应填写是否达到或超过建筑节能标准,达到节能50%标准还是节能65%标准; 3. 在建筑类型一栏的填写中,申报项目为既有建筑,应在“既有/改造”一栏中填写“既有”;申报建筑为公共建建筑,应在“居住/公建”栏中填写“公建”,若一部分是公共建筑,一部分是住宅,应在该栏中填写“居住/公建”; 4. 在建筑面积一栏的填写中,申报项目为住宅建筑,应在“居住”一栏中填写“XXX”万m2,“公建”一栏中不用填写;申报建筑类型为“居住/公建”,应在“居住”和“公建”栏中分别填写相应的建筑面积; 5. “总建筑面积”指申报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示范面积”指所申报项目在施工的建筑面积中运用可再生能源技术部分所占面积,分为居住部分和公建部分。具体填写方法同4; 6. 示范技术类型分为下面几项:(1)太阳能供热(制冷);(2)太阳能热水;(3)太阳能光伏发电;(4)土壤源热泵;(5)地下水源热泵;(6)淡水源热泵;(7)海水源热泵;(8)污水源热泵。在“示范类型”一栏中只需填写对应的项目序号即可,例如:若采用太阳能采暖(制冷),只需在该栏中填写对应得序号“1”;若既有太阳能采暖(制冷),又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应在该栏中填写“1+3”,

依次类推填写;若采用的技术类型为“3”,在相应栏中注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用途; 7. 冷(热)负荷指标是指该项目单位面积的冷(热)负荷值; 8. 项目起止年限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例如“。 9. 项目进展阶段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建设前期工作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征地,规划,报建。2.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3.建设准备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条件的准备,设备、工程招标及承包商的选定等。4.建设实施阶段:土建施工(基础、主体、二次结构、装饰、水电安装、室外绿化等)、设备安装等。5.竣工验收阶段。 10. 填写本表格时,要严格按照填表说明的格式进行填写,保证申报内容真实、准确。申报内容作为项目检测验收依据。

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

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 财建[2011]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部署,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力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先后组织实施了项目示范、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应用技术逐渐成熟、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高水平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目标 切实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十二五”期间,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力争到2015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以上,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 二、切实加大推广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大规模应用 “十二五”期间,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基础上,加快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充分挖掘应用潜力。 (一)集中连片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十二五”期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选择在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方积极性高、配套政策落实的区域,实行集中连片推广,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率先实现突破,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的比例达到10%以上。各省(区、市、兵团)要在充分评估本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建筑用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集中连片推广方案,明确集中推广的重点区域、推广目标、实施计划及保障措施,编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二五”规划,并于2011年4月25日前上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确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重点区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及县级示范将优先在上述推广重点区域进行。 (二)进一步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十二五”期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各示范市县在落实具体项目时,要做到统筹规划、集中连片。已批准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要抓紧组织实施,在确保完成示范任

关于在民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docx

关于在民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 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加快在民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能源。本规定所称的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主要是指目前可在建筑中规模化使用的太阳能和浅层地能。 第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民用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推广应用实施统一管理。 经济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内民用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推广应用管理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内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调查,并编制应用规划。 规划部门应按照自身职责,协同做好民用建筑领域可再生

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推广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监督管理、技术应用指导及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广实施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建设局根据管理权限要求负责本市内的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应进行监督管理、推广实施等工作。发展改革、规划、国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 第六条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二)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保障建筑结构和产品使用安全,提高群众居住生活的舒适程度。 (三)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要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与建筑周边环境相协调。 (四)突出重点,示范带动。 第二章推广和应用 第七条普及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民用建筑中全面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和施工,根据市场定位和建筑特点确定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形式,鼓励选用分体承压、二次循环技术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采取其他技术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应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解决管路防冻、底层住户使用热水不便、影响外观环境等问题。对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鼓励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可再生能源概论(5种能源举例)

可再生能源通常是指对环境友好、可以反复使用、不会枯竭的能源或能源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太阳电池、生物质能、风能、小水能、潮汐能、海浪能、地热能、氢能、燃料电池等 太阳能及太阳能发电应用 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能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轨珠海太阳能热水工程 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9w/㎡。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 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清立太阳能工程图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每秒照射到地球的能量则为49940000000焦。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编辑本段太阳能分类 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以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入电网供电。光伏板太阳能利用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能。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1]据调研显示由于产能过剩导致全球5大制造商利润缩水,2012年光伏组件安装量将有所减少,这是10

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福州

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 各区、县(市)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促进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发展,保证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目标顺利实现,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我市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强民用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管理,根据《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财政部、住建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福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和国家、省有关建筑节能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利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对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在民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也是人类能源利用开发的必然趋势,对于减少矿物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我市用能紧张形势、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应积极推广应用以下可再生能源技术: 1、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供应生活热水和采暖空调;太阳能光电转换和照明; 2、地表水及地下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3、利用土壤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4、利用污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5、农村地区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进行供热、炊事等。 三、自2010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应采用本文第二条所定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12层及以下住宅(含商住楼)必须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13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其它公共建筑、农村集中建设的示范村、镇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具备条件的民用建筑要积极采用浅层水源、污水源和土壤源等热泵技术供热制冷;居住建筑楼梯间与民用建筑的庭院应积极采用太阳能光伏技术照明。 四、积极鼓励、支持和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一体化、规模化应用。做到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对因技术及其他特殊原因不采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民用建筑,在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方案

庄浪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建筑节能减排,落实太阳能屋顶计划,力争将我县建设成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建[2009]305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建[2009]306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庄浪县基本情况 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43万人。县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年均降雨量547.8毫米,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2天。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南北气温差异大。全县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为2179小时,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潜力。近年来,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截止2010年年末,全县各类建筑面积约为920万平米。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11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普通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21所,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271所(其中完全小学175所),职业中学1所,职教中心1所,幼儿园9所。共有教职工5079人,中小学在校学生91348人。共有各种卫生机构24个,

病床位1198张。 二、技术方案 庄浪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主要方式有: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光电转换、照明;农村地区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技术进行供热、炊事;学校、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公共机构热水供应;城区街道、景区、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太阳能照明改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落实: (一)推行新建民用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自2011年12月1起,凡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有稳定热水需求的新建民用建筑,均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新建民用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少于20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二)既有民用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对全市既有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情况进行清理,落实既有建筑40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重点放在既有工厂宿舍、学生宿舍、医院住院部和居民住宅。凡有条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既有学生宿舍、工厂宿舍和医院住院部,均应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既有居民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三)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对于既有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推荐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对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建设和运营维护太阳能热水系统的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课程小结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课程小结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意义及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相对于可能穷尽的化石能源来说,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可再生能源属于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化石燃料和核能。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国还有约1150 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一再飙升,能源消费大国苦不堪言,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关切的问题。 中国可再生能源现状 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中国除了水能的可开发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之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也都非常丰富。中国太阳能较丰富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年辐射量超过6000MJ/㎡,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1.7万亿tce 的能量;按德国、西班牙、丹麦等风电发展迅速的国家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中国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量可能超过30亿kW;海洋能资源技术上可利用的资源量估计约为4亿-5亿kW;地热资源的远景储量为1353亿tce,探明储量为31.6亿tce;现有生物质能源包括:秸秆、薪柴、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物等,资源总量达7亿tce,通过品种改良和扩大种植,生物能的资源量可以在此水平再翻一番。总之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

2018可再生能源推广及应用自测

可再生能源推广及应用自测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5 题,每题6 分) 1 . 可再生能源投资已成为全球能源投资的重心,关于2011年以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可再生能源年投资总额稳步持续上升 B.可再生能源年投资总额保持在2000亿美元以上 C.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年投资额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D.2015年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年投资额首次超过发达国家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 2016年4月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关于此协定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协定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B.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C.协定促使德国制定了《能源转型战略》,丹麦制定出台了《能源战略2050》 D.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关于风电,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开发布局以中东部和南方为主 B.海上风电是目前我国东中部地区风电开发主流 C.由于原材料、人工费用等因素,未来风电发电成本将会上升 D.风电投资开发多元化,民营企业约占一半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目前哪种开发或商业模式尚不能普遍用于建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A.建筑业主投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自行负责或委托专业公司负责 B.建筑业主提供屋顶并使用或部分使用光伏发电电量,专业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双方采用合同管理模式,未使用电量由专业公司卖给电网 C.建筑业主提供屋顶并使用或部分使用光伏发电电量,专业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双方采用合同管理模式,未使用电量由专业公司通过公共电网转卖给附近其他电力用户 D.建筑业主提供屋顶并收取租金,专业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全部电量由专业公司卖给电网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各类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A.没有统一纳入到能源统计体系 B.供热机制改革进展缓慢,热价与成本倒挂普遍

可再生能源利用

6 可再生能源利用 6.1 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状况 6.1.1湖北全省太阳能资源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①太阳能资源较丰富:根据目前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推算,湖北省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在3200~48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日照总时数为1100~2000小时。分布总体上呈现为北多南少,其中以鄂东北、鄂西北和鄂北岗地资源最丰富,为4540~4800兆焦耳/平方米;其次是鄂东南,4050~4220兆焦耳/平方米;鄂西南最少,3200~4060兆焦耳/平方米。目前开发利用太阳能最先进的国家包括德国、英国,德国2007年太阳能电厂装机达到30万千瓦,但从太阳年总辐射来看,德国汉堡为3979兆焦耳/平方米,英国伦敦4226为兆焦耳/平方米,仅相当于湖北省的中游水平。 ②太阳能资源季节上集中:湖北省太阳总辐射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为930~1100兆焦耳/平方米,占全年总辐射的25%左右,日照时数同样占全年25%左右。7、8月是我省全年最热的月份,全年用电的高峰,从天气条件来看,这两个月全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50%以上天数为晴天,是太阳能利用的最佳季节。 6.1.2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前景。 图6.1 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区划图

图6.2 湖北省年太阳总辐射分布图 图6.1、6.2注释: 一级可利用区:日照时数在1900小时-2100小时之间,年晴天日数在155天-180天之间。 二级可利用区:日照时数在1400-1900小时之间,年晴天日数在130天-155天之间。 光能一般区:年太阳总辐射低,日照少,除8月晴天较多外,其它月份很少,如恩施全年晴天日数不足90天。 6.2 太阳能热水系统 6.2.1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对于改善建筑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2.2鄂建[2009]89号文《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作出以下有关规定: ①自2010年1月1日起,城市城区范围内所有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的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商住楼)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医院病房大楼、老年人建筑、学校宿舍、托幼建筑及政府机关和财政投资的建筑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②鼓励13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其它公共建筑、农村集中建设的居住点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③太阳能热水系统要与建筑和给排水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和维护管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造价应列入建筑工程总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