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药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中药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中药免疫佐剂研究进展摘要:免疫佐剂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对提升疫苗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在研究和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推动了免疫佐剂的研究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具有免疫佐剂的活性,并且以其毒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有望成为未来临床应用的较佳选择,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综述了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以期增加对中药免疫佐剂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以期加强对中药免疫佐剂作用机制的研究,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药;佐剂;免疫机理某些物质若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人体,能非特异地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类物质称为佐剂[1]。

佐剂被用来增强疫苗的免疫反应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具有延长抗原的作用时间、增加抗原的表面积,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刺激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变等作用,特别对老年及儿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意义重大。

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与合成药物相比,具有多效、双向调节性、不良反应少、毒副作用小和无依赖性的特点[2]。

随着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发现了许多免疫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类、皂甙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多酚类和萜类等,这些免疫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炎、抗感染、降血糖等多种生物作用。

1佐剂种类、作用机制佐剂自应用以来,在来源、组成与类别上不断增加,对多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佐剂有铝盐佐剂、油乳佐剂、弗氏佐剂、细胞因子类佐剂、表面活性佐剂等,但这些佐剂具有安全、廉价、免疫性强等优点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细胞因子是目前研究最热门最有应用前景的核酸疫苗佐剂,具有多效性、多源性、高效性、快速反应性等特点,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细胞因子类佐剂较少,表面活性类佐剂无毒性、无免疫原性,可在体内降解,不引起组织损伤,但稳定性较差,作为表面活性类佐剂中的一种,脂质体在制备过程中要求有一定的技术性,并且费用比其它免疫佐剂高。

天然来源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天然来源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 454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0年丨2月第43卷第6期丨nt J Biome(丨Eng. December 2020. Vo丨.43. No.6天然来源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马兵邓博刘丹冷希岗刘兰霞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192通信作者:冷希岗,Email:lengxgyky@;刘兰霞,Email:liulanxiabme@163.c.o m•综述.【摘要】随着人们对疫苗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免疫佐剂在疫苗的研发和制造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可从自然界中获取一些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并制成佐剂应用于疫苗中,以此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这些天然来源的免疫佐剂往往具有毒性低、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一些已被发现和使用的天然来源的免疫佐剂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植物来源(皂苷、多糖、蜂胶)、动物来源(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和微生物来源(病毒、细菌)的免疫佐剂,论述它们的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关键词】佐剂,免疫;疫苗;天然来源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09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健康长寿先导科技专项(青年奖掖项目)(2019-RC-HL-01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X程项目(CAMS-I2M-3-004)D0I: 10.3760/ 121382-20200604-00606Research progress in natural source immune adjuvant Ma Bing, Deng Bo. Liu Dan, Leng Xigang, Liu LanxiaInstitute oj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ianjinKey Laboratory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Tianjin 300192,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s:LengXigang,Email:******************:Liu Lanxia, Email:********************【Abstract】With the contiiuious research an(l innovation of vaccines, imn仙adjuvants have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f vaccines. Researchers ran oi)tain some substances thatcan enhance the body^s immune response from nature, and use them as adju\ants in vaccines, so as to improvethe immune efficacy of vaccines. These natural-derived immune adjuvants often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ow toxicity,high stability, and low price, which provide more possibilities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some natural-derived immune adjuvants that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used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plant sources (saponins, polysaccharides, propolis), animal sources (cytokines, dendritic cells) and mitT〇l)ial sources (vimses, bacteria). The role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hese immune adjuvants were discussed.【Keywords】Adjuvants, immunologic; Vaccine; Natural sourceFund program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1870920);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Sciences Innovation Fund for Health and Longevity Pilot Project (Youth Award Program) (2019-RC-HL-015); Chinese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Innovation Fund for Medical Sciences (CAMS-I2M-3-004)DOI: 10.3760/ 121382-20200604-00606〇引言为阻止病原菌对机体的侵害,人们将病原微生 物及其代谢产物经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T程 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并 称之为疫苗。

动物免疫增强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动物免疫增强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种有机 硒 , 如硒代 甲硫氨酸 、 硒酵母等 , 花、 穿心莲 、 大青叶、 黄连、柴胡等 :3) 向免疫调节作用 ,黄芪多糖表现 明显 的 (
与无机 硒相 比有机硒 有低毒 、高效 、易 其他 中药如茯苓 、猪苓 、大黄等也能增 浓度依赖性作用方式。另外 。还发现 黄
吸收的特点 。硒 酵母 的效率 比亚硒酸钠 强动物 的免疫功能。 高几倍 。已研发 的纳米硒对小 鼠免疫 系
影响 正 常免 疫 系统 功 能 的原 因有 酸类 。如精氨酸、亮氨酸、经氨苯丁酞
各种先天 、后天 自身免疫功能缺陷或各 亮氨酸等 ; 中草药类 ,如黄芪、紫锥菊 胞 膜 受体 ,提 高 细 胞 中 环 磷 酸 腺 苷 种急慢性细菌 、病毒感染等 。而免疫增 等 ; 植物 多糖 类 ,如黄芪多糖、香菇多 ( MP 和 环 磷 酸 鸟 苷 ( GMP 的 水 CA ) C )


免疫增强剂的分类
丙 丙 肌 苷、 叠氮 美 克、 乌苯 美 司、 替
般 分 三 大类 : 1)免疫 替 代剂 : 洛 隆、聚 腺 尿 核 苷 、聚 肌 胞 核 苷 等 ; (
物质 ; 是一类能增强 白细胞活力并增强 用来代 替某些具 有免疫增 强作 用的生物 生物 制剂 类 ( 细胞 因子类 ) 。如干扰素、 动物体对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 因子的药物 ; 2)免疫恢复剂 : 增强 转 移 因子 、 白介 素 、免 疫 球 蛋 白等 : ( 能 起疾病的抵抗力的化合物 ; 是单独或与 被抑 制的免疫功 能 ; 3) ( 免疫 佐剂 : 增 其 他 ,如蜂 花 粉 、法 氏囊 提 取 物、 丙 抗原联合使 用均能 增强机体特 异性、非 强 由疫苗诱导 的特异性免疫机能 。称佐 种球 蛋 白、热休 克蛋 白、聚 肌胞 、甘 特异性免疫应 答的物质 。它可降低动物 剂 作 用 。 对有害微 生物 的易感 性及 防止动 物发 生 草甜素 、蛋 白多肽等。

脂质体作为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脂质体作为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脂质体作为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核心提示:2,李春玲1,王贵平1,侯加法2*(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疫苗佐剂可同时增强机体的体液和2,李春玲1,王贵平1,侯加法2*(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疫苗佐剂可同时增强机体的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对疫苗有很强的增效作用。

通过分析脂质体的作用机理,概述脂质体作为疫苗免疫佐剂的一些优点以及目前在抗细菌、抗病毒、抗寄生虫以及抗肿瘤疫苗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列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展现出脂质体未来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脂质体;疫苗;免疫佐剂佐剂(adjuvants)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时,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本身并不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1]。

理想的佐剂应该有以下特征:能促进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也能作用于弱免疫性抗原,而且不引起有害的副作用;能以不同途径免疫,也能用于不同的抗原;能在免疫抑制个体中发挥作用,应用于食用动物不应有残留,能有效影响免疫反应质量(型的控制、局部免疫以及细胞类型的控制),稳定、价廉、易生产[2]。

自1965年由英国的Bangha首先发现磷脂在水中可以自发形成脂质体(lipses)以来,对其试验研究日渐广泛[3]。

1974年Allisn等首次报道脂质体的免疫佐剂效应,从而拉开了脂质体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序幕[4]。

脂质体是由类脂质组成的人造细胞膜样小球体,主要由磷酸类脂、胆固醇、硬脂胺等组成的单层或多层双分子夹水结构,可包裹多种疫苗,并有效地引入细胞内。

在体内趋向沉积于肝、脾、淋巴结等状内皮巨噬系统内,延长在体内停留时间,减少疫苗用量、降低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它对多种抗原和抗体具有明显的佐剂及载体作用,是目前最有希望成为理想的疫苗佐剂物质之一[5]。

口服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口服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口服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戴敏;陈颖;马萍【摘要】口服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是指口服可溶性蛋白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的应答,对其它抗原仍能应答,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口服耐受可阻止机体对肠腔内共栖的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而这些菌群乃机体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所必需的,同时应用口服耐受这一原理,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1]。

从W ells和Osbom e于1911年报道给动物喂卵清蛋白(OVA)抗原后,能减轻再次注射OVA所发生的变态反应,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人们对口服耐受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不错的成果。

现就口服耐受的机理及其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口服免疫耐受产生的结构基础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细胞,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与口服耐受密切相关的是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GALT由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固有层淋巴细胞(LPL)、派氏集合淋巴结(Pey er’s Patch,PP)和肠系膜淋巴结组成。

PP是小肠的黏膜滤泡组织,主要由膜细胞(m emb...【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09(035)002【总页数】2页(P85-86)【作者】戴敏;陈颖;马萍【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口服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是指口服可溶性蛋白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的应答,对其它抗原仍能应答,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口服耐受可阻止机体对肠腔内共栖的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而这些菌群乃机体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所必需的,同时应用口服耐受这一原理,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1]。

皂苷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皂苷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皂苷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皂苷免疫佐剂是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它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从而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皂苷免疫佐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皂苷免疫佐剂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皂苷免疫佐剂的定义皂苷免疫佐剂是指一类天然或合成的化合物,能够作为疫苗佐剂,增强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从而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目前,已经发现的皂苷免疫佐剂主要包括植物源皂苷、合成皂苷和动物源皂苷等多种类型。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特点,皂苷免疫佐剂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源皂苷、动物源皂苷和合成皂苷;根据结构可分为二萜皂苷、倍半萜皂苷和三萜皂苷等。

皂苷免疫佐剂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刺激抗原递呈细胞和淋巴细胞,促进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加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激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调节免疫应答的平衡,提高免疫记忆效应等。

皂苷免疫佐剂还可能通过激发T细胞的活化和分化、促进B细胞的分泌抗体等途径,发挥其免疫增强作用。

近年来,关于皂苷免疫佐剂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了皂苷免疫佐剂在增强疫苗免疫原性方面的显著作用。

研究发现,植物源皂苷可通过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强宿主的抗体反应和细胞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还有研究表明,合成皂苷在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增强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免疫增强作用。

皂苷免疫佐剂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已经有一些皂苷免疫佐剂被应用于人类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皂苷免疫佐剂可以加强流感疫苗对于老年人和免疫低下个体的免疫应答,提高其保护效果。

还有部分研究表明,皂苷免疫佐剂能够增强肿瘤疫苗和艾滋病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及相关

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及相关

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及相关疫苗介绍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及相关疫苗介绍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及相关疫苗介绍2012-04-27 10:35:00中国水产养殖网出处:水产前沿浏览量:4597 次我要评论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陈总会巩华黄志斌近几年,我国对养殖鱼类的免疫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在草鱼养殖方面,代表了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水平,目前已经有注射型疫苗、浸泡型疫苗取得生产批准文号,口服型疫苗也在实验室阶段完善中,目前尚无产品面市。

国内比较成熟的注射用水产疫苗产品是珠江水产研究研制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GCHV-892株),2010年12月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证书号:(2010)新兽药证字51号),2011年3月获得生产批准文号(兽药生字(2011)190986021)。

该疫苗的特点是用量少、效价高、保护力强、免疫产生期快、免疫期长、使用安全方便,克服了组织苗(土法疫苗)效果不稳定和细胞灭活疫苗免疫期较短的缺点,主要应用于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GCHV-892株)的免疫防病,使用浓度为10-2,注射剂量0.2毫升,免疫时效为1年。

一、注射免疫在冬末春初,气温在10-20℃时放养草鱼种期间适宜注射疫苗。

夏季高温鱼病易发的时候不适宜注射疫苗。

注射规格:通常3寸(10cm)以上的鱼种,就可以注射疫苗。

如在操作熟练的情况下,小规格鱼种也可以注射疫苗,但注射的剂量要减少,且保证鱼种体长在3cm以上。

1、注射免疫准备工作注射免疫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型号合适的连续注射器,使用时须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15-20分钟消毒。

一般来说,规格在11朝-4寸的鱼种一般选用4#注射针头,规格在5寸以上的鱼种一般选用5#注射针头。

若采用腹腔注射时,要防止扎针太深伤及鱼体内脏,可在注射针头上套一小截塑料管或剪短针头,暴露出的针尖长度略长于鱼体腹肌厚度。

由于鱼类种苗大多对溶解氧等水质因子要求较高,抗应激能力较差,对环境胁迫敏感,免疫接种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损伤鱼类甚至导致死亡的意外,给疫苗接种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免疫佐剂(Adjuvants)是指能够增强疫苗免疫效果的物质。

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有些病原体或疫苗成分自身不足以激发充分的免疫反应,这时需要通过加入免疫佐剂来提高疫苗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

1.增强免疫原性:免疫佐剂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提高人体对疫苗中免疫原的免疫反应。

免疫佐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免疫原性,如促进抗原递呈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增强抗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释放、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等。

2.调节免疫反应类型:不同的免疫佐剂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的类型和程度。

免疫佐剂可以使体内产生更多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反应,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和不同人群的免疫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免疫佐剂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3.延长免疫保护:免疫佐剂可以延长疫苗对疾病的免疫保护时间。

疫苗免疫效果的持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免疫佐剂可以通过增强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和存活,延长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4.提高免疫强度:免疫佐剂可以提高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强度。

对于不易激发强免疫反应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佐剂的使用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免疫佐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最早的免疫佐剂使用的是表皮刺激剂,例如用火烫伤的方法来增强疫苗效果。

20世纪初,世界各国开始研究和开发化学免疫佐剂,如氢氧化铝(aluminum hydroxide)和石墨烯(graphene)等。

这些化学免疫佐剂主要通过吸附抗原,增加其免疫原性。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免疫佐剂被研发出来。

例如,油乳剂佐剂(例如MF59)和脂质体佐剂(例如liposomes)等,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强度。

肽佐剂(例如TLR agonists)和核酸佐剂(例如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等,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类型和持续时间。

纳米技术佐剂(例如nanoparticles)可以提高抗原递呈效率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农业学报JOURNALOFSOUTHERNAGRICULTURE

ISSN2095—1191;CODENNNXAABhttp://www.iffnyxb.conl

DOI:10.3969/j:issn.2095-1191.2012.06.869

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黄钧-,施金谷·,一,陈明2,黄艳华1,温华成1,彭民毅1,王瑞2,梁万文2(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南宁530005;2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摘要:免疫佐剂是一种先于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其本身不具备抗原特性的物质。文章对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霍乱毒素(CT)、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JT)、细胞因子等几种主要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发现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作用机理研究相对滞后、忽略肠道黏膜免疫机理特殊性、使用成本过高、安全性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对鱼类肠道黏膜免疫机理以及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优化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免疫剂量和程序,降低生产成本,研发出更为广泛、廉价的口服疫苗免疫佐剂,提高其安全性等,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霍乱毒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细胞因子;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9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191(2012)06—0869—04…

Aavanceinoralvacclnelmmuneadjuvant10rIISII

HUANGJunl,SHI

Jin—gul”,CHENMin92,HUANGYan-hual,WENHua-chen91,

PENGMin—yil,WANGRui2,LIANGWan—wen2

(1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GuangxiUniversity/GuangxiAquaticAnimalDiseaseDiagnoseLab,Nanning

530005,China;2GuangxiResearchInstituteofFisheries/GuangxiKeyLaboratoryofAquaticGeneticBreedingand

HealthyAquaculture,Nanning530021,China)

Abstract:Thoughadjuvantitselfdoesnotpossessantigencharacteristics,whenitisusedbeforetogetherwithantigen,itcanfortifynon-specificimmunityabilityandimmunogenicitytotheantigen.Mechanism

oforalvaccineimmune

adjuvantforfishesandthecurrentapplicationstatusofmajoradjuvantsincludingcholeratoxin(CT),heat—labile

enterotox—

in(LT)andcytokinewerereviewedinthepaper.Severalproblemswerefoundsuchaslaggedmechanism

research,igno—

rancetoparticularityofintestinalmucosalimmunity,highcost,andsafety,ete.Tostimulatesounddevelopment

of

aqua·

cultureindustry,aslewofmeasuresshouldbeadoptedincludingsustainingresearchesonmechanismofintestinalmucosal

immunityandoralvaccineimmuneadjuvant,optimizationofimmunizingdoseandprocedureoforalvaccineimmuneadju—vant,decreasingdevelopmentandresearchcost,developingcheaperandsaferoralvaccineimmuneadjuvant,SOenhancingitssafetytopromotehealthdevelopmentofaquacultureindustry.

Keywords:oralvaccineforfish;adjuvant;choleratoxin(CT);heat—labileenterotoxin(LT);cytokine;applica—

tionstattls

0引言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鱼类肠道免疫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鱼用口服疫苗的研制取得长足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免疫佐剂是一种先于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其本身不具备抗原特性的物质。常见的免疫佐剂有铝盐佐剂、弗氏佐剂等,这些佐剂通常是作为注射型免疫佐剂,既能保护抗原,又能够增强机体

对抗原的吸收,增强免疫效果(Dotsikaeta1.,1997;陈

明等,2010)。目前,人们已研制出多种口服疫苗免疫佐剂。Merino—Contreras等(2001)以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CTB)作为佐剂对斑带副鲈进行口服免疫,结果发现以CTB作为佐剂组的抗体效价水平最高,其免疫保护率高达70%,并能防止由维氏气单胞菌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常青等(2006)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投喂花鲈30d,其机体的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及吞噬活性显著增强。此外,脂质体、海藻酸钠、霍乱毒

收稿日期:2012—03—21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123006—4)作者简介:黄钧(1957一),副教授,主要从事水产动物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控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hhjl351@163.corn

万方数据·870·南方农业学报

素(CT)、细胞因子等均被动物试验证明其能够有效地引起免疫反应。1鱼类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作用机理免疫佐剂不仅可以改变免疫球蛋白的种类,还可以改变免疫反应强度、增强免疫应答、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消除机体产生的免疫耐受、减少机体免疫副反应等(Anderson,1992)。目前,关于鱼类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具备佐剂效应,而其机理研究尚处于推测阶段,有关免疫佐剂在机体内与免疫细胞、免疫分子问相互作用以及对于信号通路等均有待进一步探索。现有的免疫佐剂作用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和小鼠,这些研究成果对鱼类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来说,佐剂免疫机理包括4个方面:(1)起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对体内细胞因子进行反馈调节,通过细胞因子的升高或降低来介导免疫反应(O’Haganeta1.,2001),表现为由辅助性T细胞(Th)中Thl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2)起抗原呈递作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能够保持抗原构象的完整性,并增强抗原的呈递作用,使抗体能够更好识别抗原而产生免疫反应。如左旋咪唑能够抑制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降低其氧化率,从而增强抗原的呈递作用(Allison,1998)。(3)起靶向性作用,如脂质体等经口服后,能释放抗原或被抗原呈递细胞(APC)吞噬后释放其包裹的抗原;海藻酸钠微囊等微球佐剂则能通过APCs靶向巨噬细胞,促进抗原加工(Langereta1.,1997)。(4)诱导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而具有储存功能(孙红祥和潘杭君,2005)。2几种主要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2.1霍乱毒素(CT)CT是由霍乱弧菌产生的一种肠毒素,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连接形成的AB;结构。CTA是一个毒性亚单位,除了具有与CTB连接的功能外,还具有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能够通过活化G蛋白引起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腹泻。CTB是无毒的受体结合亚单位,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诱导细胞构型改变,将CTA转移到细胞膜或胞浆内。CT和CTB都是一种较强的免疫佐剂,但由于CT具有肠毒性,限制了其作为佐剂的可能性。CTB与抗原同时免疫动物时,能够极大增强免疫动物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时,CTB还是一种良好的弱免疫原和蛋白半抗原的载体,能够增加弱免疫原的免疫原性,使蛋白半抗原获得免疫原性。目前,关于CT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鼠。Derzbaugh等(1990)经El服途径给小鼠免疫300~600IxgCTB和链球菌糖基化转移酶的融合蛋白后,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可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达200~400倍。Merino—Contreras等(2001)提取维氏气单胞菌的胞外凝集素(MCBP)后,以CTB作为佐剂对斑带副鲈进行口服免疫,同时设计MCBP组和MCBP微囊组,结果表明,以CTB作为佐剂组的抗体效价水平最高,其免疫保护率高达70%,且能防止由维氏气单胞菌所引起的组织损伤。lsaka等(2004)研究发现,将重组rCTB和牛血清蛋白(BSA)混合后经口服途径免疫小鼠,能够在小鼠肠道产生中度水平的BSA特异性IgA应答,且能引起高水平的血清I赆应答;单纯服用BSA组则无特异性免疫产生。2.2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LT是由大肠杆菌毒性株产生的一种肠毒素,与CT相似,也是由一个毒性A亚单位和非毒性五聚体B亚单位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AB,结构。LTA具有ADP核糖基化活性,能够使肠道上皮细胞合成cAMP并分泌大量的肠液和电解质,引起腹泻。由于LTA具有毒性,因而限制了LTA作为免疫佐剂的应用前景。LTB能够识别细胞表面的单唾液酸四己糖(GMl)神经节苷脂以及其他受体,而常被作为抗原载体,与抗原联合使用,加强机体对抗原的摄取,增加其免疫应答能力(陈明等,20LO)。同时,B亚单位与GMl结合是LT发挥免疫原性的基础。LT及LTB在动物中的研究应用较常见。张茂林等(2004)将狂犬病毒减毒疫苗与I肫合后,分别通过灌

胃、灌肠、口腔滴入的免疫途径对小鼠进行免疫,经检测免疫小鼠的IgG、I蛆及免疫保护率等指标,发现肠道免疫组的免疫应答水平明显高于口腔滴人和灌胃接种的免疫水平。Companjen等(2006)研制出LTB和一种病毒肽融合蛋白转基因土豆,经肛门免疫途径免疫鲤鱼,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效价显著提高,但由于试验动物过少,LTB作为水产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wang等(2012)将狂犬病毒糖蛋白(RV—G)基因片段和LTB基因片段融合后插入pVAXl真核质粒,并将该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到减毒沙门氏菌中形成pVAXl一G—LTB重组株,用该重组株13服途径免疫小鼠,狂犬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株诱导产生的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动物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重组株的保护率达50%。可见,LTB能有效诱导机体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3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可溶性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能够作用于细胞膜表面受体,促使免疫细胞增殖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