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统计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

补充填报说明

一、区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报表

(一)报表编号:各地市代码+流水号,(流水号由三位组成)

18个地市、10个直管县代码:

郑州—zz;开封—kf;洛阳—ly;平顶山—pds;安阳—ay;鹤壁—hb;新乡—xx;

焦作—jz;濮阳—py;许昌—xc;漯河—lh;三门峡—smx;南阳—ny;商丘—sq;

信阳—xy;周口—zk;驻马店—zmd;济源—jy;巩义—gy;永城—yc;固始—gs;

邓州—dz;兰考—lk;汝州—rz;滑县—hx;鹿邑—lyi;新蔡—xcai;长垣—chy (二)汇总过程中共性问题的检验:

1、各科技局、扩权县根据各地方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检查企业名称是否与名单中完全一致,有不一致的要予以纠正,已取消相关资格的,不纳入统计范围。

2、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填报报表时,要认真填写法人代码,及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注:用于审核各地市是否报全高新技术企业。)

3、报表内的指标均以千元为单位,看企业是否把单位搞错,尤其是以出口表示的千美元,有错把人民币填成美元的,另外,有报表填写错行的现象,要在检查中认真核准。

4、指标漏填:未按修改后的报表制度指标项填报或者软件设计中缺项,导致部分指标漏填(例子:减免税额企业未填写、工资总额即劳动者报酬未填写);

5、部分指标填写的选项不是现有分类的选项,如科技活动表中项目成果形式,导致R&D核算时出现问题;

6、凡是一个企业所填的所有经济指标后几位都是0000整数的,要注意检查,要提醒报送企业不允许如此报。

(三)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检验方法及质量控制

1、各个科技局上报的数据先做计算机校验,按照编写的软件要求查看是否有校验错误,错误是否进行了修改。

2、各个科技局的数据若无错误后,再按审核条件把一些重点审查的数据提出来做进一步审核,审核条件分以下步骤.并不是指提出来就是错误,需要人工审查。

3、报表内企业概况:

(1)行业类别正确的填报方法是小类代码相对应的中文名称,代码4位数。

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供项目和企业报表使用)到河南科技网下载,下载地址为:www.

(2)是否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部填2

(3)是否为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填1

(4)认定企业证书编号:填写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编号

(5)上市情况:要认真核对填写企业是否是上市企业,并填写股票代码,上市时间。

上市企业必须是本企业直接上市的,控股或者拥有股份的企业不算;

4、先检查主要6大经济指标的增长情况,填写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QC05)、工业总产值(QC02)、净利润(QCl2)、上缴税额(QCl3)、出口创汇(QCll):快报(2012年12月10日上报的快报预计数据)的数据和年报的数据进行对比,还要看与上年数据增长百分比的情况,如发现哪个指标增长较大,要说明原因,如果有下降的情况也要说明那些因素影响数据的下降。

5、当年1000万以上的企业按法人码与去年的企业进行比对,查看法人码是否一致,如有不同查看是否法入码做了变更。同理,去年1000万以上的企业也按法人码与今年的企业进行比对.另一个目的是查看是否有大企业突然增加或消失。

6、总收入5000万以上的企业要进行行业码对照,根据企业名称和行业码进行对照。

7、总收入5000万以上的企业,它的技术收入+产品收入小于总收入的50%以上提出来进行人工审核,查看是否真是如此情况。

8.工业中间投入(QC03):删除该指标。

9.增加值(QC43)和工业增加值(QC44):删除由企业填报。

10、税费大于总收入的20%以上的企业提出来进行人工审核.烟厂酒厂的税费高,但有些企业比率过高很有可能是录入错误,不明情况的与企业进行确认。

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减免税的核算方法:

按一家企业获得的净利润1000万和研发费用1000万来计算:

(1)利润1000万*25%(基本税率)=250万企业应缴税费

1000万*15%(享受政策)=150万高企优惠政策

250万-150万=100万国家给予优惠

(2)研发费用加计抵扣:

是高新技术企业: 1000万*7.5%(15%的加计抵扣)=75万

不是高新技术企业:1000万*12.5(25%的加计抵扣)=125万

100万+75万 =175万(国家给予的优惠)

250万-175万=75万(企业只需交的费用)

技术转移税收减免:

(1)对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的企业而言,凡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签了合同的,有各地技术合同认定机构认可的,已经进行认定登记的将免5%营业税。

(2)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也就是减免12.5%所得税。

11、总收入1000万以上的企业,劳动者报酬小于10万的提出来进行人工审核,不明情况的与企业进行确认。

12、技术改造经费支出Qj58大于总收入5%的企业提出来进行人工审核,不明情况的与企业进行确认。

13、总收入/(成本+净利润)大于120%或小于80%的企业提出来进行人工审核.查看成本、利润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总成本与费用=总收入-(净利润*1.25)

总成本与费用+利润之和应该与总收入大体相当

14、劳动者报酬(工资总额)占总收入的比例大于20%或小于3%的企业提出来进行人工审核。过高或高低的现象查看是否录入错误,不明情况的和企业进行确认。

劳动者报酬:调整为应付职工薪酬,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

15、主要产品概况中技术领域要按照54个小类进行填写,以便分析数据时准确,要检查企业表中是否填写正确。技术来源中的A和B不要搞混。立项情况是指企业当年的立项,要核对清楚。专利类型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核对。

16、企业科技活动概况表里主要检查科技活动非政府经费内部支出、政府经费内部支出,查看项目概况表里的项目实际经费支出与这两项指标相差会不会很大。

17、科技项目概况表中主要查看活动类型是属于哪一类,一般企业基本上没有基础研究,如果项目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间隔很短,而活动类型填写了基础研究或者是应用研究,可以肯定填写的不对,相对应的还有项目成果形式和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18、专利数Qj55,Qj56,Qj73任何一项大于50的企业提出来进行审核是否有误,不明情况的与企业进行确认。

19、企业办科技机构情况

企业办科技机构数(Qi01)、机构科技活动人员(Qi07)、机构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Qi14)应同时>0

二、国家级火炬计划执行情况调查表

对照火炬计划项目清单看是否在填报统计范围,

(1)其他主要参加单位中所在地代码(JB42)应根据参加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科技统计工作文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填写。

(2)第一承担单位所在地代码(JB16)应根据第一承担单位上级直接行政主管的隶属情况填写。凡隶属于地方的,填写所隶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并在代码前加“9”;凡隶属于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单位的,填写国务院部委代码;代码分别见《科技统计工作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和“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各单位填“888”,无主管的单位填“999”。

(3)火炬计划项目分为两类:分别是产业化项目、环境建设项目。各单位应根据火炬计划项目被批准的类别填报。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报表

国家级孵化器要按上报清单和上报单位对照表要求上报。注意的问题是上报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名称一定要与清单中的名称一致,如果不一致的一定要调整过来。

注意问题

1、估数据:有些孵化器未按实际数据填报,是预估数据。

2、空项:未填写数据。

3、企业表编号:企业填报表时,应注意编写企业报表编号,如编写成三位数的流水号。

汇总过程检验的步骤和内客包括:

1.先对照清单看是否在清单的统计范围,而后,对其主要指标与上年同比增长进行比较,包括:财政投资(TDF7A10),企业投资(TDF7A11),孵化器总收入(TDF7B00),净利润(TDF7B10),获得各级财政资助(TDF7B15),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额 (TDF7B16),管理机构从业人员(TDF7D00),孵化器场地建筑面积(TDF7E00),在孵企业数(TDF7G00),在孵企业总收入(TDF7G10),在孵企业R&D投入 (TDF7G11),在孵企业累计获得财政资助额(TDF7G12),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额(TDF7G13),在孵企业从业人员(TDF7F00),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数 (TDF7K00),批准知识产权保护数(TDF7K02),批准发明专利数(TDF7K03),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TDF7K10),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数(TDF7K11),累计毕业企业(TDF7100),当年毕业企业数(TDF7102),当年上市企业(TDF7103),当年收入达千万元企业(TDF7105),累计获得投融资的企业(TDF7106),创业导师人数(TDF7J09),当年免税金额(TDF7J15) 。

2.通过对照各项数据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有增长大,有异议的数据,进行询问,并指出哪些孵化器什么原因增长得快,如有下降的指标也说明下降的原因。

3.如果确实有填写错误,包括单位搞错了,如千元,千美元搞混了,要求改正过来,在表上改好后,还要在计算机改正,形成表盘的一致性。

4.在各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凡是填报了在孵企业(TDF7G00)的,各项经济指标包括在孵企业总收入(TDF7G10),在孵企业R&D投入(TDF7G11),在孵企业累计获得财政资助额(TDF7G12),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额(TDF7G1 3),在孵企业从业人员(TDF7F00)都要填上。

5.检查科技企业孵化器填报的上市企业是否有上市企业的清单求附上。

6.改好后再进行一次校准,确定无误后就即为修改完毕。

四、国家大学科技园报表

大学科技园一定注意要求上报的大学科技园的名称要与清单中的名称完全一致,如有上报不一致的一定要纠正过来。

汇总过程检验的步骤和内客包括:

1.先对照清单看是否在清单的统计范围,而后,对其主要指标与上年同比增长进行比较,包括:大学院资金总额(TDF8A00),创业公共服务机构数(TDF8B00),风险投资机构数 (TDF8B03),孵化基金总额(TDF8C60),管理机构从业人员(TDF8D00),无形资产(TDF8C30),长期投资(TDF8C40),现有场地总面积(TDF8E00),可自主支配场地总面积(TDF8E06),研发机构数(TDF8J03),成果转化数(TDF8J04),依托高校数量(TDF8J05),获

奖成果数(TDF8J06),产出成果数(TDF8J07),在孵企业(TDF8G00),当年新孵企业(TDF8G01),师生自办企业(TDF8G03),在孵企业总收入(TDF8G10),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TDF8G20),在孵企业净利润(TDF8G30),在孵企业上交税额(TDF8G40),在孵企业出口创汇(TDFBG50),申请专利数 (TDF8F00),申请发明专利(TDF8F10),批准专利数(TDF8F20),批准发明专利 (TDF8F30),购买国外技术专利数(TDF8F40),在孵企业从业人员(TDF8H00),承担各类计划项目(TDF8K40),承担国家级项目(TDF8K50),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TDF8K10),研究与实验发展支出(TDF8K20),累计毕业企业(TDF8100),当年毕业企业数(TPF8I01),上市企业(TPF8I02),收入过亿元企业数(TDF8Il0)。

2.通过对照各项数据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有增长大,有异议的数据,进行询问,并指出哪些大学科技园什么原因增长得快,如有下降的也要说明下降的原因。

3.如果确实有填写错误,包括单位搞错了,如千元,千美元搞混了,要求改正过来,在表上改好后,还在计算机改正,形成表盘的一致性。

五、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报表

各特色产业基地要注意所上报的特色产业基地的名称一定要与清单中的名称相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要改正过来。

汇总过程检验的步骤和内客包括:

1.先对照清单看是否在清单的统计范围,而后,对其主要指标与上年同比增长进行比较,包括:基地内基地企业数(TDF9A00),高新技术企业(TDF9A01),重点高新技术企业(TDF9A02),基地骨干企业(TDF9A03),上市企业数(TDF9A04),收入上亿元企业(TDF9A05),企业从业人员(TDF9B00),留学归国人员(TDF9B04),国家工程技术中心(TDF9C00),省级企业技术中心(TDF9C01),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TDF9C02),企业博士后工作站(TDF9C03),孵化器(TDF9C04),工业总产值 (TDF9D00),总收入(TDF9D01),出口创汇(TDF9D05),工业增加值(TDF9D06),上交税额(TDF9D07),净利润(TDF9D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DF9H00),国家 863计划(TDF9H0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TDF9H02),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TDF9H04),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TDF9H05),科技兴贸行动计划 (TDF9H06),资金投入(TDF9E00),申请国内专利数(TDF9K00),申请发明专利(TDF9K01),申请实用新型专利(TDF9K02),专利授权数(TDF9K05),发明专利授权(TDF9K06),软件著作权登记(TDF9K04) 。

2.通过对照各项数据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有增长大,有异议的数据,进行询问,并指出哪些特色基地什么原因增长得快,如果发观有些指标下降了要说明下降的原因。

3.如果确实有填写错误,包括单位搞错了,如千元,千美元搞混了改正过来,在表上改好后,还要在计算机改正,形成表盘的一致性。

4.改好后再进行一次校准,确定无误后就即为修改完毕。

六、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报表

各省级高新区要求上报的名称要与清单中的名称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一定要改正过来。

汇总过程检验的步骤和内客包括:

1.先对照清单看是否在清单的统计范围,而后,对其主要指标与上年同比增长进行比较。

2.通过对照各项数据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有增长大,有异议的数据,进行询问,并指出什么原因使得本省级高新区增长得快。

3.如果确实有填写错误,包括单位搞错了,如千元,千美元搞混了改正过来,在表上改好后,还要在计算机改正,形成表盘的一致性。

4.改好后再进行一次校准,确定无误后就即为修改完毕。

5.其它各项指标的检查方式按照国家高新区企业报表的检查方式一致。

软件使用过程注意以下问题

1.定位录入:在软件的状态栏位置鼠标双击左键

2.日期格式:年(4位数)-(在半角状态下用减号)月(2位)-日(2位)

3.产品项目:一对多切换,查出丢失企业信息,点击“所有企业记录”;若记录为空时不要存盘,若存盘,取消修改即可。

4.数据入库:(1)选择盘符,(2)选择kfq_1.dbf文件即可导入全部数据

5.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注意不能填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