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无名高热的原因和防治
猪无名高热的防治方法

发病4 头 ,发病率 1 0 0 %;哺乳仔猪和前期保育仔猪未发病 ;后期 鱼 腥 草 注射 和 阿奇 呼泰 替 米考 星 注射 液 ( 江 西鸿 图动 物药 业 有 限 保育仔猪发病l 8 头 ,发病率1 0 . 3 %,未出现死亡 ;育肥猪发病1 6 8 公司) 0 . 2 ml , k g 体 重 ,交替 注射 ,连用5 d 。 肌肉注 射后 第2 d ,采 头 ,发病率9 8 . 8 %,死亡2 3 头 ,发病死亡率1 3 . 7 %。昆明某兽药公 食量逐步增加,然后在 1 t 饲料中加入米奇 ( 江西正帮动物保健品 司技术员到场采集血清 ,送实验室进行血清学诊断 ,结果猪瘟病 有限公司 ) 5 0 0 g + 2 0 0 O 缔 萄糖 自由 采食 , 连用5 d 。 毒学检查阴性 ,蓝耳病病毒血清抗体 阳性 ( 注 :该场未免疫蓝耳 通过 上述 处理 ,第 2 d 开始逐 步有 所好 转 ,到第 7 d 采食 量 已全 部 恢复 到正 常水平 。 苗 ),即按蓝耳病治疗 ,但无效 ,故请求进一步诊治。
2 临 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
7 讨论 与体会
( 1 ) 猪 传 染 性 胸 膜 肺炎 是 当前 规模 化 养 猪 场 最 常 见 的疾 病 病猪体温4 O . 5 ℃ 一4 2 ℃,食欲废绝 ,毛孑 L 有 出血点,皮肤发 红 或 呈蓝 紫 色 ,鼻 流 清涕 或 浓涕 、咳 嗽 ,后期 呼 吸 困难 ,呈 犬 坐 之一 ,该病原可存在 于正常猪的鼻 、咽中,为条件性致病菌 ,在 姿势 。个 别病 猪 临死亡 前鼻 孔 流泡沫 样 红色分 泌物 。 环 境 突 变 ,各种 应 激 反应 发 生 时 可诱 发 本 病 。 ( 2 )在 此 次疫 病 的发 生 过程 中 ,兽 药公 司 技术 员 只凭 临 床表 现 和 实验 室检 测 ,就 3 病理变化 全 身淋 巴结 肿大 、出血 ,喉头 充 血 ,气 管 和支 气管 充 满泡 沫 做 出蓝 耳病 判 断 ,出现 了 “ 盲 人 摸象 ” 的诊 断 结果 ,造成 治 疗 措 样 血色 分 泌物 ,胸 腔积 液 呈淡 黄 色 ,肺 与胸 膜 发生 粘连 ,剖检 时 施 的无 效 ,给 猪场 造 成 了较 大 的经济 损 失 。 当前 任何 一种 猪 病 的 很难分离 ,心包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物附着在心外膜上 ,肺肿胀、 诊断,必须从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 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而不是仅凭化验室检测和临床表现来诊断疾 充 血 ,肺 门淋 巴结 出血 ,心 耳有少 量 出血点 。
猪群发生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

式 , 免 把 日龄 相 差 太 大的猪 只混群 饲 养 , 量减 少 避 尽
猪 群 转栏 和 混 群 的次 数 ,做 到 同一栋 猪 舍 的 猪群 同
时全 部转 出 。在每 批 猪 出栏 后猪 舍 须经 严 格 冲洗 消 毒 , 置几 天后 再转 入新 的猪群 。 空
3 预防措施
31重视猪群 的饲 养管理 , 少应激 因素 . 减
夏 天要 降低 饲养 密度 , 生长 猪应 有 08平 方米 以 .
上 U _ 工 1 r 口 工 l ,闩 百
素 20克 , 在 饮水 中添加 可 溶性 抗 生素 , 5 或 采用 脉 冲
给 药 的方 式 , 用 1星期 , 药 1星期 后 , 用 药 1 连 停 再 星期。
可加 大 1 稀 释 进行 消毒 。 倍
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 ; 有部分患猪流鼻涕 、 打喷
嚏 、 嗽 、 分 泌物增多 , 有 泪斑 , 咳 眼 猪 出现 结 膜 炎 症 状 ; 有部分 猪群粪便秘结 , 球 状 , 黄 而少 、 还 呈 尿 混 浊 , 色 加 深 ; 程 稍 长 的病 猪 全 身 苍 白 , 颜 病 出现 贫 血 现象 , 毛 粗 乱 , 被 后肢 无 力 , 别 病 猪 濒 死 前 不 能 站 个 立 , 后 全 身抽搐 而死 ; 的母 猪 在 怀孕 后 期 ( 0 最 有 10~ 10天 ) 1 出现 流产 , 产死 胎 、 弱仔 和木 乃伊 。
啶 3 0克 。由于患 病猪群 采食 减少 , 0 不能 摄取 足够治
性肺 炎症 状 明显 , 部呈 现斑 驳 状 至褐 色病 变 ( 肺 大理 石样 ) 多 数 为混 合感 染性 肺 炎 , , 有化 脓灶 , 分 猪肺 部
猪高热混感疾病发病原因及诊治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64 ·2022.080 引言猪高热混感疾病又称为无名高热综合症,常流行于规模化生猪养殖领域。
很多生猪养殖户仅仅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或者使用常用的治疗发热类的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缺乏针对性,常常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大量生猪患病死亡。
猪高热混感疾病在防控期间除了要不断总结治疗工作经验外,还需从该种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认识猪高热混感疾病是一种多病原共同感染引发的综合症,单一的治疗手段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应对传统的防治手段、治疗方案做出动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高热混感疾病的不良影响,将养殖场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
1 发病原因猪高热混感疾病是一种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综合传染性疾病,其中以病毒感染为主,常见的病原主要包括猪瘟、猪圆环病毒、猪尾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综合症病毒。
其中很多病毒都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范畴,生猪感染后虽然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造成猪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很容易遭受各类细菌病毒的侵染,表现为混合感染、并发感染。
很多集约化规模养殖场或中小规模养殖户由于养殖环境控制不到位,圈舍规划不合理,养殖场的废物清理不及时,处置不到位,不注重做好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造成猪免疫能力显著下降,极容易引发高热疾病的发生。
气候突然变化,频繁的转群,外界应激因素较多,严重的应激反应,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等,都加重高热混感疾病的发病率。
2 临床表现猪高热混感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的特点,作者简介:盛文学(1978-),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猪高热混感疾病发病原因及诊治盛文学(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万第畜牧兽医站 ,山东 莱阳 130000)摘要:近年,在很多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流行一种高热类疾病,临床上主要以体温升高、身体皮肤发绀、体表皮肤充血出血为主要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传播速度较快,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多种药物治疗较差,很多患病病例发病较急,往往来不及治疗就会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该类疾病被称为高热混合感染疾病。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病因、症状与防控措施

d o i : 1 0 . 1 9 3 6 9 / j . c n k i . 2 0 9 5 —9 7 3 7 . 2 0 1 6 . 1 2 . 1 0 9
猪 无 名 高热 综 合 征 的病 因 、 症 状 与 防控 措 施
会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机 体 的繁 殖 机 能 。
3 防控 措 施
加 强 免 疫 预 防 。根 据 当 地 疾 病 发 生 特 点 制 定 合 理 的 免 疫方案 , 并 根 据 免 疫 方 案 进 行 严 格 的 免 疫 。如 有 需 要 , 可 在 猪群中抽取部分猪只的血样来检测几 种疾病 的抗体水平 , 并 据此合理调整免疫方案 , 确 保 猪 群 的免 疫 水 平 提 高 。 尤 其 是 要注意对几种免疫抑 制性 疾病 加强 预防 , 如猪 瘟 、 猪 蓝 耳 病
1 病 因分 析
猪 苗 因 素 。有 些 养 猪 户 和 养 猪 场 从 外 地 引 进 大 量 仔 猪
皮肤苍 白, 体 质消瘦 , 抵 抗 力 降低 , 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 。 妊 娠 母 猪 。少 数 病 猪 会 表 现 出 明显 的 高 热 症 状 , 食 欲 废 绝, 呼吸 加 速 , 卧地不起 , 有 时还 会 发 生 流 产 。大 多 数 病 猪 出 现阵发性低热 , 精 神不 振 , 采食量减少 , 排 出 黄 色 尿 液 以 及 高
石利 民
( 黑龙江省安达市动物卫监督所 , 黑龙江 安达 1 5 1 4 0 0 )
摘要 : 猪 无 名 高 热 综 合征 的 特 点 是 急 性 发 病 , 快 速 传播 , 往 往 呈 地 方 性 流 行 。任 何 年 龄 的猪 都 能 够 感 染 该 病 , 特 别 是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摘要:该病传染快,呈地方流行,各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但以20公斤以上的多发,各年龄段猪群都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密度大、管理不很规范的中小猪场以及散养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较快,很多治疗方法难以见效。
关键词:猪高热病防治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19-01一、流行病情况该病传染快,呈地方流行,各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但以20公斤以上的多发,各年龄段猪群都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密度大、管理不很规范的中小猪场以及散养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较快,很多治疗方法难以见效。
二、主要临床症状1、体温升高达40.5--42℃,食欲减退,精神沉郁。
2、有的便秘,有的拉稀,很少出现便秘和拉稀交互出现的情况。
3、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明显,也有咳喘症状,有的鼻孔流混浊的鼻液。
4、皮肤有出血点,股内侧毛少皮薄的地方明显,有的出现毛孔渗血。
5、中后期少数病猪耳尖,四肢末端、腹下呈红紫色;有的头部和臀部发紫。
6、部分猪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步态不稳,卧地后四肢滑动。
7、怀孕母猪发生流产。
8、一般解热镇痛药物作用不明显。
三、剖检变化1、肺脏肿胀,质地变硬,肺间质增宽明显,有出血点或斑。
2、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切面外翻、多汁,部分有出血点,也有的出现大理石样变。
3、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脾脏肿大,质地变脆,部分边缘有梗死灶;肝脏肿大,色淡,质脆,有的有白色坏死斑点。
4、胸腔有纤维素性渗出,肺与胸膜粘联;细胞核心脏粘联,分离后心脏呈典型的绒毛心。
5、胃粘膜有出血点,有的胃大弯粘膜弥漫性出血;肠粘膜出血,部分猪回盲口附近有溃疡灶。
6、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很难做出诊断。
根据很多资料显示,不同地区、不同猪场原发病源不同,主要有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等。
继发性细菌病原有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中西医防治

猪无名高热综合 征是一种较为常 发的传染 病. 病原复杂 , 病症多变 ,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 的损 失. 已经引起世界各 国的关注 . 但 尚未有切实有 效 因此 . 要加强对防治该病的特效药物和 新 型疫 苗 的研 制 。 对 防控 该病 具有 重要 意义 。
对于本病 的预防要加强宣传教育 . 使养殖户 临 和临床兽 医认识 “ 无名高热综合征 ” . 了解本病 的 症 临床 症 状 . 流 行 特 点 和 防治 措 施 . 建 立 和 完 善 猪 场的免疫程序 . 强化消毒措施 。 加强环境卫生 。 对 资 引入 的种 猪 隔离 检 疫 . 定 期 消毒 . 对 猪 群 管 理 实 料 行 全 进全 出制 6 . 1 治疗 原 则 : 坚 持 清热解 毒 , 增 强免 疫 , 控制 继 发 感染 , 加 强护 理 。 6 . 2 治疗方案 : 阿莫仙 粉针或头孢塞 呋钠 +清肝高免康注 射液 +安乃近 .根据猪体重按说 明量一 日二次 , 连续 三天 内肌 肉注射 ) 。在 治疗 恢 复食 欲 的 同时 , 用 中成 兽 药 清 瘟 败 毒 散 ( 组成 : 生地 2 0 g、 黄 连 2 5 g 、 黄芩 3 0 g 、 丹皮 3 0 g 、 石膏 2 0 g 、 栀子 3 0 g 、 甘草 3 0 g、 竹叶2 5 g 、 玄参 3 0 g、 水牛角 3 5 g 、 连翘 3 5 g、 芍药 3 0 g、 知母 3 0 g、 桔梗 3 0 g ) 拌料投喂 , 每 日2 次, 连用 7—1 0天 。 病猪 后期 或健 康 猪在 饮水 中投喂 0 . 5 %一 0 . 6 %小苏 打 粉 + 0 . 2 %一 0 . 3 %食 盐 + 5 %的葡 萄 糖 + 0 . 2 % 一O . 3 %的 电解 多 维 。 清热 、 镇痛、 调 节 P H值 . 增强免疫 的作用。
中草药治猪高热病

中草药治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又叫“猪无名高热”或“猪高热综合征”等,是由多种疾病混合感染,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
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有发病,本病是以不食、体温升高到40℃以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为特点的一种群发性热性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40℃以上稽留高热,卧多立少,精神沉郁,结膜潮红,眼眶肿胀,鼻盘干燥,口腔有臭味,流泪,不食,有时能喝几口水,间或食少量青绿饲料,小便黄稠,粪便干黑呈栗状,多数带有黄白色条状或絮状假膜,少数病猪带血,鼠蹊淋巴结肿大,皮肤发红或出现小红斑点,但有的病例嘴巴、耳朵发红。
另一个常见症状就是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等。
病程一般7天左右,最长可达一月以上,病到后期,精神极差,四肢无力,最后并发呼吸道疾患,严重者脱水死亡。
治疗生石膏40克(先煎)、肥知母20克、生山栀10克、板蓝根20克、黑玄参20克、金银花10克、川大黄30克(后下)、炒枳壳20克、生甘草10克、鲜竹叶30克,水煎,去渣,候温胃管投服,每日1剂,连服2~3剂。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实践共诊治病猪482例,治愈342例,治愈率达71%,效果良好。
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种使 猪体 产生抗 体提高 免疫力 , 免感染 。 避
3 药物控制
本病若 大规模 发生 , 治疗效 果不 理想 。应 在未发 生 之前在 饲料 或饮 水 中添 加 抗生 素进 行 预 防 ,在 猪
色 出血 小点 、 股 沟淋 巴结 肿大 等 。因病 原 复杂 , 腹 所 以临床上称 为无 名高 热 , 用药 后效果 不显 著 。经过几 年 的摸 索 , 对该 病 逐渐有 了清晰 的认识 , 并通 过各 种
足的 饮水 。 同时尽 量减 少 各种 应激 因素 ,提高 抵抗
力。
克, 或用泰妙 菌素 15 , 2 克 金霉素 30克 , 0 阿莫西林
2 0克 。 0
定期 驱虫 , 提高机 体抵 抗力 。寄生虫 寄生 于机 体 , 对机 体 免疫 系 吸 并
场 要制 定本 场 的预 防保健 用 药计 划 ,从母 猪 用 药保
健开 始是 控制细 菌性疾 病 的源头 。
全 价饲 料 喂养 , 喂发霉 变质饲 料 , 不 防止 霉菌 毒 素 的
侵袭 。
首先对发病的猪要隔离饲养 , 精心护理 。用药物
治 疗 , 吨饲料 添加 氟苯 尼 考 , 每 添加 量按 药 物 的不 同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2 001
米 以上 的生活 空 间 , 成舍 的密度 为最 好 为 1 育 . 2平方 米/ , 头 每栏 猪 的数量最 好在 1 ~ 2头 。 01
饲料添加 3 千克。由于患病猪群减少采饲量 , 不能摄 取 足够治疗 量 的药物 , 同 时在饮 水 中加 药 。可使 用 应
对 细 菌 和病 毒 有 效 的抗 菌素 和 中药 提 取物 复 合 剂 ,
浓 度 添加 不 同的药 量 , 5 如 %的氟 苯 尼 考 为例 , 吨 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养殖户经常咨询无名高热,今天高老师猪病大讲堂就好好给大家普及下无名高热的知识,大家要引起重视,对无名高热多一些了解,才能尽快控制,减少损失。
1、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因此,所谓高热病根本就不是一个病,是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2、当猪抵抗力差的时候会有无名高热,高热病在极冷和极热时都会发生,冷热都会对猪造成应激。
应激才是高热病爆发的主要诱因,猪的体感温度(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同)若处在适温带,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少很多。
3、高热并非突然爆发,而是有潜伏期,猪群早就有感染,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猪开始是免疫变差,然后无精打采.怕冷然后突然大量死亡。
这些应激都是有迹可寻的,猪场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造成猪场高热失去控制。
4、大规模的养猪场也发生高热病.只不过死亡率低。
大规模猪场的技术场长营养保健意
识强,饲养管理比较到位,所以即使发生了高热病,死亡率也非常低。
推荐药物;猪益肽—抗病毒特效产品
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5倍-10倍
产品特点:本品从高免猪血清抗体中分离,冻干,包被得到的特异性血清冻干粉,其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外毒素等多种活性,并具有调理,凝集和沉淀病原体,以及中和病毒的作用.能有解机体发热、炎症和疼痛。
该药作用迅速,30分钟内可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