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中的化学知识

合集下载

2020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0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练习附答案解析)

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A.着色剂B.发泡剂C.摩擦剂D.防腐剂2.取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之后,检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试剂是()A.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B.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和亚硝酸钠C.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亚硝酸钠溶液3.关于含氟牙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以游离态存在B.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能够与牙齿的成分形成更难溶的物质C.化合态氟元素无毒,含氟量越高越好D.氟元素有毒,最好不要用含氟牙膏4.某同学欲检验火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他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先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入品红溶液D.先通入足量溴水,再通入澄清石灰水5.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6.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选项试剂B 湿润试纸A 现象结论A 碘水淀粉试纸变蓝碘具有氧化性B 浓氨水,生石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氨气为碱性气体C Na2SO3,硫酸品红试纸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 Cu,浓硝酸KI-淀粉试纸变蓝NO2为酸性气体7.下列实验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都能证明B.只有⑤能证明C.③④⑤能证明D.都不能证明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错误的是()A.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主要起抑制牙膏中微生物生长的作用B.纸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

牙膏中的化学.

牙膏中的化学.

《牙膏中的化学》江都区大桥镇中学张世俊一.问题的提出提高化学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我们学科教学研究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实验中学的一次化学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化学复习课应体现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而“温故”如何“知新”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应用已有的学科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善了认知结构,这是温故,但这不是复习课的终极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思考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

充分体现新课程中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的三维目标,这就是“知新”。

二.设计思路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展开,关键在于“探索未知”的情景引导设计。

合适的情景有助于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只有被调动了的潜能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学生的能力。

在本节初中复习课中,围绕日常生活中牙膏磨擦剂来创设学习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实施新课程后,“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实验方案及装置的评价、改进和设计”在灵活度上却有了显著的提高。

本着课堂教学内容强调应用性、增强探究性、注重综合性、体现开放性的原则,本节课尝试着以“牙膏”为知识背景,从该产品的成分信息传递入手,对其成分展开开放式的引导探究;并在探究其成分之后,从“量”的角度引导学生设计、改进和评价实验装置。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复习碳酸根离子的检验;(2)加深对酸、碱、盐性质的认识;(3)让学生体会常见实验装置之间的异同点;初步掌握定量实验中测定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2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四.教学过程【环节一】:1.[创设情境] 。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含氟牙膏防治龋齿的原理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含氟牙膏防治龋齿的原理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任务】微视频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AgCl (S ) AgI (S ) Ag +(aq)+I -(aq)【问题讨论】为什么大量白色的AgCl 沉淀转化为大量黄色的AgI 沉淀?【任务】阅读资料,请你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来图示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过程,用 相应的化学用语表达。

1.龋齿的成因:龋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牙齿中的牙釉质在酸性条件下脱矿导致的。

牙齿的结构如右图,牙釉质包在牙齿的最外层,含96%的无机盐,其主要成分为羟 (基 )磷石灰[又称为碱式磷酸钙,化学式:Ca 5(PO 4)3OH],其硬度大,溶解度小,对酸的破坏有一定的抵抗力。

正常情况下,口腔内牙釉质的脱矿与再矿化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当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向着脱矿方向移动时就会形成龋病。

(注释:脱矿,又称为脱钙,是指牙齿矿物中钙和磷酸根等离子溶解从牙齿中脱出、释放的过程;再矿化,是指脱矿后钙、磷酸根等离子在脱矿的矿物晶体上发生沉积,使脱矿部位得以修复的过程。

)口腔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经发酵产生有机酸。

由于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粘附性的膜——齿斑( 或称菌斑 ),使其产生的酸(H +)能够长时间地跟牙齿表面密切接触,使牙釉质中的羟基磷灰石逐渐被酸溶解,生成的磷酸氢根离子(HPO 42-)和钙离子,当口腔环境pH 下降时,磷酸氢根就转变成磷酸二氢根(H 2PO 4-),由牙齿内向齿外扩散,最终被唾液冲走,最终形成龋洞。

2.含氟牙膏的防龋作用:化学式颜色 溶解度/g (20℃) Ksp AgCl 白色 1.5×10―4 1.8×10-10 AgI黄色3×10-78.3×10-17物质 溶解性 溶解度 Ca 3(PO 4)2难溶 0.002g CaHPO 4难溶 0.0043g Ca(H 2PO 4)2可溶 1.8g 物质 KspAg +(aq)+Cl -(aq) K sp= c (Ag +)·c (Cl -) K sp= c (Ag +)·c (I -)含氟牙膏中的氟离子能够使脱矿的牙釉质产生再矿化作用。

化学实验之大象牙膏

化学实验之大象牙膏

化学实验之大象牙膏奇妙的化学实验:大象牙膏尊敬的读者们,欢迎来到我们的科学世界。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进行一项既有趣又神奇的化学实验——大象牙膏。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你感受到化学反应的神奇魅力,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秘的化学世界吧!一、实验目的1.通过大象牙膏实验,了解气体的产生和释放原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原理大象牙膏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实验,其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双氧水)与酵母粉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液体像牙膏一样从容器中挤出。

三、实验材料1.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或玻璃瓶。

2.30克酵母粉。

3.500毫升温水。

4.30%过氧化氢溶液。

5.食用色素(可选)。

6.橡皮筋或胶带。

四、实验步骤1.将酵母粉倒入塑料瓶或玻璃瓶中,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均匀。

2.向瓶子中加入食用色素,搅拌均匀,使液体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如果不需要颜色,可以跳过此步骤。

3.将瓶子放置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让酵母粉充分发酵。

4.将500毫升温水倒入瓶子中,注意不要将酵母粉冲散。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橡皮筋或胶带将瓶口密封。

5.观察瓶子中的液体变化。

在几分钟内,液体会像大象牙膏一样从瓶口中挤出,持续约30分钟。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溅出液体。

如不慎溅出,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避免残留物对实验器材造成损害。

3.请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确保安全。

通过这个简单的大象牙膏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中气体的产生和释放过程。

希望大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对化学的兴趣。

同时,也请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共同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趣味化学之大象牙膏

趣味化学之大象牙膏

趣味化学之⼤象⽛膏
同学们注意啦,趣味实验开始啦!
⼤家⼀定不要放松⾃⼰的眼睛哦!
开始!
这就是著名的化学实验——⼤象⽛膏。

这个实验名字就是根据实验现象命名的,⼤家通过上⾯的动画可以看到液体上升,变⾊,⽔膨胀变成了泡沫,覆盖了器⽫,产⽣的物质像⼀个巨⼤的⽛膏,很像⼤象会⽤的⽛膏。

这究竟是什么反应呢?让我们⼀起来分解⼀下。

⼀、实验器材:
烧杯,锥形瓶,玻璃棒,滴管,药匙,量筒,潜⽔盆
⼆、试剂
过氧化氢,碘化钾(⾼锰酸钾),有⾊溶液(选⽤),洗洁精,⽔
三、实验原理
碘化钾或⾼锰酸钾分解双氧⽔即下⾯的反应式
2H2O2=2H2O+O2↑
四、实验步骤
在⼀个烧杯中放⼊双氧⽔(最好浓缩⼀下)加⼊洗洁精充分搅拌均匀,两外⼀个烧杯再加⼊碘化钾⼀⼩刮勺,⽤⽔溶解,然后取毫升量筒放在⽔盆中央,在量筒底部放⼊⼀些⽔(想要更冲突的效果也可以放⼊⼀些有⾊溶液哦),最后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同时倒⼊量筒中。

五、注意事项
因为这个实验会放热⽽且实验过程也会有液态喷发,所以提醒打算⾃⼰尝试的朋友们记得“⼿套和护⽬镜依然不可少,安全第⼀!”。

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

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

实验课题: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背景知识牙膏的主要用途是除去牙齿上粘附的污物.而对牙龈无损伤。

这就需要中性磨擦剂.牙膏中的摩擦剂由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组成。

而氢氧化铝所具有的轻度磨擦特性来清洁和磨光牙齿正好满足这一要求。

并且其化学惰性使其易与牙膏中的其它配料相容;再者,氢氧化铝具有良好的保氟性能,因此,氢氧化铝在药物牙膏和其它高档牙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碳酸钙在牙膏中常常作为摩擦剂起主导作用,使得牙膏具有更好的磨擦作用和去除菌斑,清洁抛光牙面,使口腔清爽,直接影响着牙膏的质量。

碳酸钙在牙膏行业应用比较广泛,是牙膏的主要原料碳酸钙微粉具有细度高,用于牙膏后使牙膏更细腻,刷牙效果更好;(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目的1、探究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组成成分;2、测定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学会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锻炼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用品电子天平、洗气瓶、牙膏、稀盐酸、NaOH、Ba(OH)2、酸碱指示剂、碳酸钙实验操作I.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1、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留滤液备用。

2、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按图<1>装置制取CO2气体,将气体通入上述备用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II、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定1、按图<2>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2、用锥形瓶准确称取牙膏6.0~8.0g,加水溶解,滴入2~3滴紫色石蕊指示剂。

在洗气瓶A中加入NaOH 20mL,洗气瓶C中加入Ba(OH)2 30mL,称取洗气瓶C的总质量,记为m1;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缓缓充入空气(思考1),当锥形瓶内不再产生气泡终止实验(思考2)。

再次称取洗气瓶C的总质量记为m2 。

4、平行测定三次,求其平均值,计算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思考题1、为什么要不断地通入空气?2、终止实验是否立即停止通空气?3、实验证明此法测定的结果偏高,为什么?。

高中化学3.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1苏教版选修6

高中化学3.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设计1苏教版选修6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内容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1。

本课题涉及到的成分检验的方法都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而且研究对象又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材只提供了操作流程示意图作为参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在实验中的主体价值,所以上好本节课可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通过对牙膏和火柴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会促使他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并将这种情感贯穿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以本节课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牙膏和火柴头主要成分检验的方案设计的学习,同时让同学们尝试对各种方案作出评价并合作完成实验,在些基础上掌握物质性质检验的一般方法。

难点:各种方案的设计
3教学设计流程
实验验证结论
抓住每个课堂表现细节培养我们学生的节。

日用化学品第3章牙膏的检测

日用化学品第3章牙膏的检测
幻灯片 6 十八世纪英国开始工业化生产牙粉,牙粉才作为一种商品。早期的牙粉主要用碳酸钙作
为摩擦剂、以肥皂为表面活性剂。 1840 年法国人发明了金属软管,为一些日常用品提供了合适的包装,这导致了一些商
品形态的改革。 1893 年维也纳人塞格发明了牙膏并将牙膏装入软管中,从此牙膏开始大量发展并逐渐
至均匀,加入制膏锅,再将液料储罐中的液料分别计量加入制膏锅,再加粉料;粉料添加
完毕后,再添加香料,进行刮板搅拌、均质搅拌、研磨;因在捏和、研磨过程中,膏料中
会产生气泡,故需同时进行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达-0.096Mpa 为止,时间约为 50 分钟。
幻灯片 21
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工艺参数
捏和作用使膏料充分混合均匀,研磨目的使膏料细腻。捏合、研磨结束后,打出少量的膏体
第二节牙膏原料的检测
碳酸钙、山梨醇、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一、牙膏用天然碳酸钙的检测
作为磨料,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 QB/T 2317-2007 感官、理化指标,杂质、微生物指标 主要有:
(一)硫化物的测定 (二)还原性硫的测定 (三)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四)铁含量的测定
幻灯片 24 (一)硫化物的测定
防龋牙膏、消炎牙膏、防口臭牙膏、防牙结石牙膏、脱敏牙膏、美白牙膏 (6)从牙膏外形型分类
不透明、透明(半透明) 幻灯片 10 1. 含氟牙膏:氟可以提高牙齿的抗腐蚀能力、抑制致龋细菌的生长繁殖。将适量氟化
物加入牙膏内,增加口腔局部的氟,在牙齿表面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层,从而减少龋齿的 发生。成人使用含氟牙膏,用量约在 1/2 牙刷头的位置就足够了,3 岁以下的儿童应避 免使用含氟牙膏;4~6 岁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使用,每次刷牙使用量应为黄豆粒大小。 2. 中草药牙膏: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添加了某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 作用的药物,对缓解牙龈炎症有一定辅助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专题1 牙膏中的化学知识【案例资料】牙膏中的化学成分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和晚上临睡前最后一件事你会做什么呢?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肯定会想到两个字——刷牙。

谈到刷牙,牙膏的作用自然不能不提,走进超市里,各式各样的牙膏琳琅满目,追根到底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大致相同的。

而且牙膏中的很多成分都是我们化学家族中的成员,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牙膏是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它特殊成分构成的。

1、摩擦剂: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①碳酸钙(CaCO3):碳酸钙有重质和轻质两种,重质碳酸钙是将岩石中的石灰岩和方解石粉碎、研磨、精制而成。

轻质碳酸钙是将钙盐溶于盐酸中,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沉淀。

轻质碳酸钙颗粒细,比重轻,可用于牙膏。

②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二水盐CaHPO4•2H2O和磷酸氢钙无水盐CaHPO4):磷酸氢钙分为二分子水的二水盐和无水盐两种。

二水盐和其他成分有良好的混合性,但由于无水盐硬度高,摩擦力强,因此在特制除烟迹的牙膏中,可在二水盐中混入5%~10%无水盐。

③焦磷酸钙(Ca2P2O7):焦磷酸钙是将磷酸氢钙高温处理而得到的。

由于它不和含氟化合物发生反应,故可用作含氟牙膏的基料。

④水合硅酸(SiO2•nH2O):水合硅酸是非常细的白色微粒,可用于透明牙膏中。

另外,由于其比容大,可作牙膏的增量剂和增粘剂使用。

⑤氢氧化铝[A1(OH)3]:氢氧化铝的颗粒较粗,但不会损伤珐琅质,且能增加牙膏的光亮度,并具有优良的洁齿力。

2、湿润剂:湿润剂可防止牙膏在软管中固化变硬,并使膏体具有光泽等效能。

用于牙膏中的湿润剂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多种。

3、表面活性剂:为清洗口腔中的污垢,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中性洗涤剂——月桂醇磺酸钠。

能快速发泡,既能发泡沫,又能清洗口腔中的污垢。

牙膏用的表面活性剂纯度要求很高,不能有异味,一般用量为2%。

4、粘合剂:为使牙膏中配料分散均匀,可使用粘合剂,如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及其衍生物、角叉菜、海藻酸钠等多种物质。

5、香料:牙膏用香料主要是薄荷,它是赋予牙膏凉爽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

薄荷类又分为薄荷醇(薄荷脑)、薄荷油、薄荷等多种物质,以及由其派生出来的香料。

此外,还可使用水果类香精,如柑橘类香料等,但作为牙膏香料来说是有严格限制的。

6、甜味剂:为改善牙膏的口感,牙膏中加了少量糖精。

由于用作湿润剂的甘油等也具有甜味,故糖精的配用量一般为o.01%~o.1%。

也可用木糖醇做甜味剂。

7、其他特殊成分:为了防治口腔疾病,有的牙膏中还加入了一些特殊成分:①为除去口臭常在牙膏中加入双氧代苯基二胍基己烷和柏醇等杀菌剂,铜叶绿酸对防止口臭亦有一定功效。

②防治龋齿可加入氟化合物,既能抑制口腔中残留物发酵,又使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强化。

从安全性来考虑,牙膏中氟含量规定在1ooo微克以下。

在钦用含氟天然水的人群中,龋齿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饮用含氟量高的水,牙齿表面会形成白浊状(斑状齿),反而使齿质变脆。

原来一支小小的牙膏中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的成分在其中,是不是很神奇啊,回顾一下刚才提到的那些成分,你一定也能感受到你所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在其中的应用吧。

【讨论交流】1.牙膏中的各种摩擦剂组成分别属于哪一类化合物?根据学过的知识和文献了解,简述碳酸钙、磷酸二氢钙、氢氧化铝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2.文中所提香料的化学成分是酯,酯中的官能团是怎样的,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根据你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谈谈酯在生活中应用的情况。

3.葡萄糖、蔗糖都是一种甜味剂,他们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是怎样的?他们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实践活动】1.调研一下目前超市中主要有哪些牙膏的品牌,对他们的价格、功能、销售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和分析,并配合营业员和顾客的访谈情况,推断目前市民对牙膏具体品牌的购买意向。

2.组织学生参观上海牙膏厂,了解生产牙膏的具体流程、设备和工艺。

邀请厂方领导介绍一下上海牙膏厂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科学史话】中国古代牙膏的起源版权所有© 中国牙膏工业协会牙膏起源于古中国和印度。

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就已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

春秋时期《礼记》上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

我国最早使用的漱口剂有酒、醋、盐水、茶及温水等。

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

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

我国五代时期已经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

以后又逐渐发展到采用香药去秽。

就是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等,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还有治疗口腔疾病的作用。

我国于公元前数世纪已经开始用刷牙的方法来清洁牙齿,当时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如杨柳枝。

东汉高世安译(公元25年)《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讲到洗浴时所需的七种用具,其中有“六者杨枝”之句,当时杨枝,就是一种将杨枝的一端或两断打扁成刷状制成的牙刷,形如扫帚,以蘸药刷齿,最原始的牙刷随着佛教的传入在开始出现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牙刷的国家,汉民族也是最早使用牙刷的民族。

中国学者通过对敦煌壁画的考察,发现了刷牙的画面。

牙刷是由杨柳枝制成的,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牙刷。

而在未有牙刷之前,人们是用手指揩上盐末来拭刷牙齿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广大群众的口腔健康,国务院曾两次召开四大城市的牙刷会议,制定了保健牙刷的规格。

改进后的保健牙刷头短而窄,柄扁而直,更加符合人体口腔结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出售的牙刷多数是按照这个标准制造的。

牙膏在中国属舶来品,于清代光绪末年输入。

此前人们刷牙所用的洁牙用品是一种青盐。

另有一种洁牙用品称之为牙粉,放在牙刷上用来擦牙,可以把牙齿擦白。

关于牙粉有一段故事很值得一提。

一九一八年前后,作家兼民族资本家天虚我生,看到日本商人在中国各地大量倾销金刚牌和狮子牌牙粉、获利颇巨的状况,为争取国内市场,组成家庭工业社,制作“国货牙粉”。

其实这一牙粉的原料,如滑石粉、薄荷、香精等,无一不是购自国外,用量最大的碳酸镁也是从西药房用高价购买的。

此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夕,全民抵制日货,这种牙粉生逢其时,很快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以后逐渐扩展,从而奠定了家庭工业社的基础。

初战告捷后,为解决原料方面的沉重压力,天虚我生多次试制,终于制作出薄荷和碳酸镁等原料,基本上解决了牙粉原料自给的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到了一九五三年,“国货牙粉”的质量超过了日货,每年还外销近百万元。

这场中外牙粉的竞争,最终以国货品牌打开销路、站稳脚跟而告终。

早期的牙膏以白垩土和肥皂为磨擦剂和发泡剂,所以用后口腔里留有一股油腻味,很不舒服。

后来市场上虽然出现了管状牙膏,但由于仍用上述原料制成,口感不适的缺点仍无多大改进。

直到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复兴,牙膏膏体结构才有了根本改进,原料用硫酸氢钙代替了白垩土,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代替了肥皂,使牙膏的泡沫性能大为改进,洁净效果更好,同时清除了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时至今日,牙膏已成为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中的一个主要品种,经历了由单调到丰富、从短缺到繁荣的历程。

牙膏质量的提高也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经过科技工作者长期的努力,具有防龋、止血、消炎、除臭、脱敏等效果的中草药牙膏不断问世,中华、美加净、两面针、黑妹、草珊瑚、蓝天六必治等一批驰名商标更深植于消费者心中。

如今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各式各样的牙刷,多姿多彩的牙膏准让你挑花了眼,此时的你是不是会感慨万千,联想起那些并不遥远的往事……思考交流:1.读了文中关于牙粉的一段故事,您有什么感受?你怎样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的?2.文中提到的牙粉原料之一碳酸镁,它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目前,生产碳酸镁的工业流程是怎样的?碳酸镁有哪些用途。

【历史回响】感受牙膏发展史/98756.html牙膏问世前,人们用牙粉刷牙。

牙粉是碳酸钙和肥皂粉的混合物,其功能只是保持牙齿清洁,除却污渍。

但是牙粉pH值高,会引起口腔组织发炎。

二战以后,对口腔有保健作用的牙膏才纷纷上市。

目前,牙膏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

牙膏主要成分为摩擦剂,约占膏体的50%,其它为保湿剂、发泡剂、粘结剂、香料和甜味剂等。

磨擦剂具有洁齿的作用,最常用的有CaCO3细粉末或Ca(HCO3)2细粉末等。

发泡剂最常用的是C12H23OSO3Na(十二烷基硫酸钠),也有用十二烷基苯碘酸钠的。

保湿剂可保持膏体水分,防止膏体干燥变硬,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山梨醇[CH2OH(CHOH)CH2OH]和α-丙二醇(CH3CHOHCH2OH)]等。

此外,粘结剂能增加牙膏的整体粘度,防止液相与固相的分离,起稳定膏体的作用,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等。

多数牙膏有一种微苦的味道,常加入的甜味剂是糖精。

香味剂加入到牙膏中会留下清香、爽快的口感,常用的有冬青油、薄荷油、留兰香油和丁香油等。

最后,生产牙膏时还需要一种不可缺少的原料—水。

那么,牙膏到底怎样起到保洁口腔的作用呢?我们知道,如果长期不刷牙会形成牙面沉积物,此沉积物有软硬两种,软的是未钙化沉积物,包括牙菌斑,软垢和着色素等,硬的是钙化了的沉积物即牙石。

而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牙齿表面的磷酸钙是形成牙石的主要因素。

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牙齿表面的磷酸钙可用摩擦剂去清除。

摩擦剂对牙齿清洁作用很大,但摩擦剂颗粒硬度太大会损伤牙周组织,过小则难以清除污垢。

表面活性剂是利用来降低牙膏表面张力的作用,使牙膏扩散,渗透到口腔内的沉积物来达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在刷牙的过程中,牙膏中的发泡剂使口腔中充满泡沫,以此来乳化、分散残留物,增强清除口腔污垢的作用。

而香料和甜味剂则使牙膏有宜人的芳香和清新爽口的感觉,并中和口腔异味。

至于保湿剂与粘结剂是用来保持膏体光洁、防止变硬,且使牙膏各组成成分不分离。

牙膏化学的第一个进展是出现了防止龋齿的药物牙膏。

50年代初,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氟化物具有阻止龋齿的作用。

于是,1955年出现了添加氟化亚锡(SnF2)的牙膏。

后来,一氟磷酸钠(MFP)代替了氟化亚锡,成为世界上研究最广泛的氟化物。

多年实践证明,氟化物与牙齿接触后,使牙齿组织中易被酸溶解的氢氧磷灰石形成不易溶的氟磷灰石,从而提高了牙齿的抗腐蚀能力。

有研究证明,常用这种牙膏,龋齿发病率降低40%左右。

如今被添入牙膏预防龋齿的氟化物有氟化钠,氟化钾、氟化亚锡及单氟磷酸钠。

专家们普遍地认为,当提供的氟离子的浓度相等时,所有这些氟化物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

但要知道氟是一种剧毒物质,如果人体吸收过多会引起氟中毒,国家规定,加氟牙膏游离氟应在400-1200Pm之间,特别注意,3-4岁前的儿童不宜使用,因为1/8-1/4的牙膏可能被他们吞入胃中。

牙膏化学的第二个进展是预防牙质过敏引起的酸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