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

合集下载

醛固酮的功能

醛固酮的功能

醛固酮的功能醛固酮是一种肾上腺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水盐平衡。

下面将详细介绍醛固酮的功能。

1. 保持体内水盐平衡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保持正常生理状态。

醛固酮通过调节肾脏排出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确保体内水和钠的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体内水分和电解质过多时,醛固酮能够促进肾脏排出更多的水和钠,从而达到维持体内水盐平衡的效果。

2. 维持血压稳定醛固酮还能够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液循环更加畅通,维持血压的稳定。

当血容量增加时,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也会增加,从而使血压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

因此,醛固酮是维持体内血压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因素。

3. 维持酸碱平衡醛固酮能够帮助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它能够促进钠离子和氢离子的交换,使体内的氢离子在肾脏排出之前与钠离子结合,从而减少氢离子的洛伦兹效应,维持体内pH值的稳定。

4. 提高心肌收缩力研究表明,醛固酮能够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脏的泵血能力。

醛固酮还能够抑制水钠负荷引起的心肌细胞增生,防止心脏病变。

5. 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醛固酮能够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代谢率,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应激能力。

6. 抵抗压力醛固酮能够抵抗体内的压力,增强人体的应激反应。

它能够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活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向肾上腺皮质释放ACTH激素,从而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一步抵抗压力。

总之,醛固酮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调节血压稳定、维持酸碱平衡、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应激能力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身体出现水肿、低血压、酸碱失衡等问题,可能与醛固酮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维持醛固酮的正常功能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计算公式

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计算公式

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计算公式
醛固酮肾素比值,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人体内的激素水平。

它涉及到醛固酮和肾素两种激素的浓度比较,从而反映出人体内的调节机制。

下面将从人体角度出发,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这个比值的计算公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醛固酮和肾素分别是什么。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作用。

而肾素则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激素,它主要参与调节血压和体液平衡的过程。

醛固酮肾素比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醛固酮肾素比值 = 醛固酮浓度 / 肾素浓度
这个比值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获得。

在检测之前,医生会给你一个水负荷试验,以刺激肾脏分泌肾素。

然后,通过血液样本分析,可以得到醛固酮和肾素的浓度。

醛固酮肾素比值的正常范围在2-5之间。

如果比值低于2,可能表明肾上腺功能减退,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

而如果比值高于5,可能表明肾上腺功能亢进,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

通过醛固酮肾素比值的计算,医生可以判断你的肾上腺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比如,如果醛固酮肾素比值偏高,
可能需要使用抗醛固酮药物来降低醛固酮水平;而如果比值偏低,可能需要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来补充醛固酮。

醛固酮肾素比值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人体内激素的平衡状态。

通过血液检测,我们可以得到醛固酮和肾素的浓度,然后计算出比值,从而判断肾上腺功能是否正常。

这个指标对于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为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让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进行相关检测,保持醛固酮肾素比值在正常范围内。

醛固酮名词解释

醛固酮名词解释

醛固酮名词解释
醛固酮是一种内源性的类固醇激素,它属于酮固酮类激素家族。

它主要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对水、电解质平衡和血压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醛固酮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肾脏调节体内钠、钾、氯等电解质的平衡。

它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的排出量,同时促进钾的重吸收,减少钾的排出量。

这种电解质的调节作用对于维持正常的血压和体液平衡至关重要。

除了对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作用外,醛固酮还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

它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增加血管的紧张度,提高血压。

此外,醛固酮还对心脏和血管的纤维化、炎症反应等过程产生影响,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进展。

在肾脏中,醛固酮也参与了尿液浓缩的调节过程。

它通过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尿液的分泌,调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醛固酮还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如抗利尿激素和抗利尿素激素等,共同调节体内水平衡和血压。

它还参与了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

总体而言,醛固酮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对于体内电解质平衡、血压调节和一系列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醛固酮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对于理解和治疗与其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醛固酮盐平衡

醛固酮盐平衡

醛固酮盐平衡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在调节体内钠和钾离子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醛固酮能够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促进对钾离子的排泄。

这种机制使得体内钠和钾离子的浓度得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性。

当体内醛固酮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可能会导致钠和钾离子的平衡被打破,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高水平的醛固酮会导致高血压、水肿和心脏病等疾病,而低水平的醛固酮则可能导致低血压和肌无力等症状。

因此,维护醛固酮的正常水平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些调节醛固酮水平的方法包括:降低盐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避免压力等。

如果出现醛固酮水平异常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治疗。

- 1 -。

继发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标准

继发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标准

继发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标准
一、症状与体征
继发醛固酮增多症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持续性高血压、低血钾、夜尿增多、周期性麻痹等。

其中,低血钾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可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高血压则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二、生化检查
1.血钾:低血钾是继发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标志之一,血钾水平低于正常值(3.5-5.5mmol/L)可诊断为低血钾。

2.血钠:血钠水平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但一般不会出现低钠血症。

3.肾功能: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提示肾脏受损。

4.醛固酮:醛固酮水平升高,但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醛固酮升高的因素,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B超检查可发现肾上腺增生或肿瘤等病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2.CT或MRI:CT或MRI检查可更精确地发现肾上腺病变,尤其是对于较小的病变。

四、特殊检查
1.卧立位试验:通过测量卧位和立位时的醛固酮水平,有助于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继发醛固酮增多症。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试验:通过注射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利尿剂等药物,观察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明确诊断。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可对继发醛固酮增多症进行诊断。

其中,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而特殊检查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因和鉴别诊断。

在治疗方面,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关键。

醛固酮的代谢过程

醛固酮的代谢过程

醛固酮的代谢过程醛固酮啊,这可是我们身体里一个超级神奇的东西呢!想知道它的代谢过程吗?那就跟着我一起好好探索一番吧。

咱们先得知道醛固酮是从哪儿来的。

醛固酮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这就好比是身体里有一个小小的工厂,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就是那些勤劳的工人,每天都在制造醛固酮这个特殊的产品。

当身体里的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的时候,就像是吹响了生产醛固酮的号角。

肾素这个小家伙会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把它变成血管紧张素Ⅰ。

嘿,这血管紧张素Ⅰ可不会闲着呢,它又会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变成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就像是一个严厉的监工,它会跑到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那儿,大喊着:“嘿,工人们,加快生产醛固酮!”于是,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就增多啦。

那醛固酮生产出来之后,它要到哪儿去发挥作用呢?醛固酮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它的目的地——肾脏。

这就像是一个信使带着重要的信件,长途跋涉地来到了收件人那里。

在肾脏里,醛固酮会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里面的受体相结合。

这一结合啊,就像是一把钥匙开了一把锁,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醛固酮会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钠离子进行重吸收。

这钠离子啊,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娃娃,本来在肾小管里晃悠着,准备被排出体外呢。

但是醛固酮一来,就像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把这些小娃娃都赶回了身体里。

与此同时呢,醛固酮还会促进钾离子的排泄。

这钾离子就像是那些不太听话的学生,醛固酮就把它们赶到了外面。

有人可能就会问了:“为啥要这么做呢?”其实啊,这样做是为了维持身体里的电解质平衡。

如果钠离子都跑出去了,钾离子都留在体内,那身体可就乱套了,就像一个班级里没有了纪律一样。

醛固酮在肾脏里的这些作用还不是它的全部本事呢。

它还会影响到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你想啊,钠离子被重吸收回来了,就像在身体里建了一个个小小的“吸水站”,水就会跟着钠离子一起被重吸收回来。

这就像是一条小河里的水,跟着一群小鸭子(钠离子)一起回到了身体这个大池塘里。

有关醛固酮的叙述

有关醛固酮的叙述

有关醛固酮的叙述
醛固酮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的一种。

它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有关醛固酮的叙述。

首先,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到肾上腺皮质醇的调控。

肾上腺皮质醇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当血中醛固酮水平下降时,肾上腺皮质醇的分泌增加,进而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其次,醛固酮主要通过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醛固酮受体来发挥生理作用。

醛固酮受体位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中,它的活化可以促进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从而增加体内钠的重吸收,同时减少尿液中的钠和水的排泄,提高血容量和血压。

此外,醛固酮还可以通过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来调节血压。

它能够增加心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促使血管收缩,从而提高血压。

此外,醛固酮还具有抗利尿作用,可以减少尿液的产生,进一步保持体液平衡。

最后,醛固酮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醛固酮过多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高血压、低钾血症等症
状。

而醛固酮过少则会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减少症,表现为低血压、高钾血症等症状。

总结起来,醛固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在体内维持水盐平衡、调节血压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了解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许多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醛固醇和醛固酮的关系

醛固醇和醛固酮的关系

醛固醇和醛固酮的关系醛固醇和醛固酮是人体内的两种重要物质,它们在生理功能和代谢调节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醛固醇和醛固酮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醛固醇和醛固酮的基本概念。

醛固醇是一种类固醇化合物,它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之一。

醛固醇在体内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和肾上腺皮质等组织中。

而醛固酮是一种醛固醇衍生物,它是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细胞中分泌的一种激素。

醛固酮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调节水盐平衡、维持血压稳定和调节钾离子代谢等。

当人体处于脱水或低血压状态时,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细胞会分泌醛固酮,通过作用于肾小管和远曲小管,增加尿液中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离子的排泄,从而增加血浆容量和血压。

此外,醛固酮还可以抑制尿液中的水分排泄,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而醛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相对复杂。

首先,醛固醇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它在体内可以通过胆汁排泄的方式排除。

此外,醛固醇还参与了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如神经系统发育、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参与激素合成等。

醛固醇和醛固酮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合成和代谢过程中。

醛固醇是醛固酮的前体物质,醛固酮的合成需要经过多个酶的催化作用。

一般情况下,醛固酮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细胞中,其中一种重要的酶是醛固醇酮酸还原酶。

这个酶的活性决定了醛固酮的合成速率。

当醛固酮分泌增加时,它会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醛固醇酮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醛固醇向醛固酮的转化,以达到调节和平衡的作用。

醛固酮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影响醛固醇的代谢。

例如,醛固酮可以通过抑制醛固醇酮酸激酶的活性,减少醛固醇向胆固醇的转化,从而降低醛固醇水平。

总结起来,醛固醇和醛固酮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醛固醇是醛固酮的前体物质,醛固酮的合成需要经过多个酶的催化作用。

通过调节醛固酮的合成和代谢,人体可以维持水盐平衡、血压稳定和钾离子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醛固酮 简介 是人体内调节血容量的激素,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的重吸收,维持水平衡。醛固酮是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的。当细胞外液容量下降时,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脏重吸收钠增加,进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时,通过上述相反的机制,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重吸收钠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下降。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同样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原理

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胞浆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者通过核膜,与核中DNA特异性结合位点相互作用,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终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使关腔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从而导致对Na+的重吸收增强,对水的重吸收增加,K+的排出量增加。 醛固酮的分泌与血压的关系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调节,即肾的球旁细胞感受血压下降和钠量减少的刺激,分泌肾素增多,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当循环血量减少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使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强,以此维持水盐代谢的平衡。 醛固酮aldosterone C21H28O5。11β,21-二羟-3.20-二氧-4-孕烯-18-醛(11→18)乳醛(Ⅰ)。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 具有代表性的强电解质代谢作用的盐皮质类固醇。其作用是促进Na+在体内贮留,同时排出K+。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生成,并受肾脏分泌的血管紧张肽原酶,即血管紧张肽(renin即angiotensin)的调节。另也有11β-羟-18-醛型(Ⅱ)。 螺内酯

其受体拮抗剂是螺内酯,又称安体舒通,与醛固酮竞争结合人体内相应的受体,为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的降压作用也是源于此。 螺内酯

一、药品简介 通用名:螺内酯片 别名:安体舒通 商品名: 英文名:Spironolactone Tablets 汉语拼音:Luoneizhi Pian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 主要成分:螺内酯 化学名称:17β-羟基-3-氧-7α-(乙酰硫基)-17α-孕甾-4-烯-21-羧酸γ-内酯。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24H32O4S 分子量:416.57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二、药理毒理

本药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Na+-K+和Na+-H+交换,结果Na+、C1-和水排泄增多,K+、Mg2+和H+排泄减少,对Ca2+和P3-的作用不定。由于本药仅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另外,本药对肾小管以外的醛固酮靶器官也有作用。 三、代谢动力学

本药口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大于90%,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0%以上,进入体内后80%由肝脏迅速代谢为有活性的坎利酮(canrenone),口服1日左右起效,2~3日达高峰,停药后作用仍可维持2~3日。依服药方式不同T1/2有所差异,每日服药1~2次时平均19小时(13~24小时),每日服药4次时缩短为12.5小时(9~16小时)。无活性代谢产物从肾脏和胆道排泄,约有1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四、适应症

(1)水肿性疾病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2)高血压 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4)低钾血症的预防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五、用法与用量

1.成人 ①治疗水肿性疾病,每日40~120mg,分2~4次服用,至少连服5日。以后酌情调整剂量。②治疗高血压,开始每日40~80mg,分次服用,至少2周,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以免增加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③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前患者每日用量100~400mg,分2~4次服用。不宜手术的患者,则选用较小剂量维持。④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连续3~4周。短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服用,连续4日。老年人对本药较敏感,开始用量宜偏小。 2.小儿 治疗水肿性疾病,开始每日按体重1~3mg/kg或按体表面积30~90mg/m2,单次或分2~4次服用,连服5日后酌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日3~9mg/kg或90~270mg/m2。 六、不良反应

(1)常见的有:①高钾血症,最为常见,尤其是单独用药、进食高钾饮食、与钾剂或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等以及存在肾功能损害、少尿、无尿时。即使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仍可达8.6%~26%,且常以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故用药期间必须密切随访血钾和心电图;②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尚有报道可致消化性溃疡。 (2)少见的有:①低钠血症,单独应用时少见,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发生率增高;②抗雄激素样作用或对其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长期服用本药在男性可致男性乳房发育、阳痿、性功能低下,在女性可致乳房胀痛、声音变粗、毛发增多、月经失调、性机能下降;③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药可发生行走不协调、头痛等。 (3)罕见的有:①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甚至呼吸困难;②暂时性血浆肌酐、尿素氮升高,主要与过度利尿、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③轻度高氯性酸中毒;④肿瘤,有报道5例患者长期服用本药和氢氯噻嗪发生乳腺癌。 七、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慎用:①无尿;②肾功能不全;③肝功能不全,因本药引起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④低钠血症;⑤酸中毒,一方面酸中毒可加重或促发本药所致的高钾血症;另一方面本药可加重酸中毒;⑥乳房增大或月经失调者。 (2)给药应个体化,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使用,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的发生。如每日服药一次,应于早晨服药,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3)用药前应了解患者血钾浓度,但在某些情况血钾浓度并不能代表机体内钾含量,如酸中毒时钾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而易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纠正后血钾即可下降。 (4)本药起作用较慢,而维持时间较长,故首日剂量可增加至常规剂量的2~3倍,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可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服用。在已应用其他利尿药再加用本药时,其他利尿药剂量在最初2~3日可减量50%,以后酌情调整剂量。在停药时,本药应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停药。 (5)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钾血症,应立即停药。 (6)应于进食时或餐后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并可能提高本药的生物利用度。 (7)对诊断的干扰:①使荧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故取血前4~7日应停用本药或改用其他测定方法:②使下列测定值升高,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尤其是原有肾功能损害时)、血浆肾素、血清镁、钾;尿钙排泄可能增多,而尿钠排泄减少。 【禁忌症】 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药可通过胎盘,但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清楚。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且用药时间应尽量短。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用药较易发生高钾血症和利尿过度。 【规格】 20mg 【贮藏】 密封,置干燥处保存。 八、药物相互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减弱本药的利尿作用,而拮抗本药的潴钾作用。 (2)雌激素能引起水钠潴留,从而减弱本药的利尿作用。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吲哚美辛,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且合用时肾毒性增加。 (4)拟交感神经药物降低本药的降压作用。 (5)多巴胺加强本药的利尿作用。 (6)与引起血压下降的药物合用,利尿和降压效果均加强。 (7)与下列药物合用时,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增加,如含钾药物、库存血(含钾30mmol/L,如库存10日以上含钾高达65mmol/L)、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环孢素A等。 (8)与葡萄糖胰岛素液、碱剂、钠型降钾交换树脂合用,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减少。 (9)本药使地高辛半衰期延长。 (10)与氯化铵合用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11)与肾毒性药物合用,肾毒性增加。 (12)甘珀酸钠、甘草类制剂具有醛固酮样作用,可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 地高辛 简介 一译狄戈辛,Digoxin (Davoxin)。化学名 3β-[[O-2,O-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1→4)-2,6-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氧代]-12β,14β-二羟基-5β-心甾-20(22)烯内酯。

拼音名 DIGAOXIN 英文名 DIGOXIN CAS No. 20830-75-5 结构式 分子式 C41H64O14 分子量 780.95 规 格 0.25mg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本品在吡啶中易溶,在稀醇中微溶,在氯仿中极微溶解,在水或乙醚中不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附录Ⅵ C)为235~245 ℃,熔融时同时分解。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吡啶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20mg的溶液, 依法测定(附录Ⅵ E),比旋度为+9.5°至+12.0 °。 适应症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 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 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