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临床意义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及临床意义

R E N、 A n g和 A L D在 MS 组 患 者 血 清 中水 平 较 高 , 可 能 与 MS的 发 生 与 发 展 有 关 。
a n d i t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c l i n i c a l d e t e c t i o n i n d e x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e( MS )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 2 0
MS i n p a t i e n t s b e t w e e n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a n d J u n e 2 0 1 6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MS g r o u p,a n d 1 2 0 n o r ma l p e o p l e t a k i n g p h y s i c a l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代 谢 综 合 征 ( m 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 e ,M S ) 患 者血 清 肾素 ( R E N) 、 血 管 紧张 素 ( A n g ) 、 醛 固 酮
( A L D) 的水 平及 其 与 临 床 检测 指标 的 相 关性 。 方 法 选 择 2 0 1 4年 2月 一 2 0 1 6年 6月 1 2 0例 MS 住 院 患 者 为 MS 组 和 1 2 0例 正 常体 检 者 为对 照组 。 对 两 组 的 血 清 R E N 、 A n g 、 A L D 、 甘 油三 酯 ( T G) 、 总 胆 固醇 ( T C)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肾素-标本及意义

朝聚医学检验资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肾素是一种水解蛋白酶,由肾脏入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合成,贮存并释放到血液中,它直接作用于肝脏所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α2球蛋白),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Ⅰ在正常血浆浓度下无生理活性,经过肺、肾等脏器时,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Ⅱ(8肽),此酶又称激肽酶Ⅱ,尚有降解缓激肽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可经酶作用,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7肽)。
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加压作用约为肾上腺素的10~40倍,而且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使醛固酮分泌,潴留水钠,刺激交感神经节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递质和提高特异性受体的活性等,使血压升高。
它还可反馈性地抑制肾脏分泌肾素和刺激肾脏分泌前列腺素,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
这个从肾素开始到生成醛固酮为止的调节机制,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的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患者体位:立位—必须在患者立位3小时后采取,且采血当时也保持立位卧位—必须在患者卧位2小时后采血,且采血当时仍保持卧位采血。
血中醛固酮浓度立位比卧位时高2、采血管:用紫头管和绿头管各收集2ml静脉血3、保存及运输:采血完成后将管上下倒转8次后,立刻低温保存(2-8℃),并且低温运输。
标本的收取时间和出报告时间:标本收取时间:每天都收取标本出报告时间:每周四上午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脑钠肽的变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循环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40~80)岁,按有无心房颤动分为两组:窦性心律(SR)组27例,心房颤动(AF)组14例.测定循环血浆BNP、PRA 、AngⅡ、Ald的浓度.结果:AF组平均左心房前后径(LAD)与SR组相比明显增大(15.8%,P<0.01),而且AF组患者的循环血浆平均BNP、AngⅡ、Ald的浓度比SR组明显升高(分别升高148.4%、19.7%、28.9%,P>0.01)).两组患者的BNP与LAD、AngⅡ、Ald的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0.60、0.45,P>0.001).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BNP水平明显升高,与左心房结构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密切相关.。
肾素浓度、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II检测

肾素浓度、醛固酮及⾎管紧张素II检测吃元宵伴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我们⼜将迎来⼀年⼀度元宵佳节,在欢庆节⽇的同时,别忘记管理我们的⾝体。
根据2013年中国疾控中⼼数据,⾼⾎压仍是影响我国⼈民群众健康的⼀个重要因素,患病⼈数⾼达2.66亿。
⽽⾼⾎压患者患病知晓率不⾜40%,患者管理率仅约1/4,⾎压控制率仅约50%,⾼⾎压患者的疾病管理亟待改善。
今天,⼩编就为⼤家带来有关⾼⾎压管理的⽂章⼀篇,来⾃我科荣嵘⽼师。
⼀、肾素浓度测定肾素(Renin)是⼀种蛋⽩⽔解酶,主要是由肾脏的肾⼩球旁细胞肾素原合成。
⾎浆肾素浓度(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使⽤单克隆抗体识别肾素分⼦的特定表位,直接定量检测⾎浆肾素,使⽤PRC得出的ARR可以明显区分患者和正常⼈群。
单位µIU/ml,国际溯源(WHO68/356),直接提⽰肾素浓度。
⼆、醛固酮测定醛固酮(Aldosterone):⼀种类固醇激素,由肾上腺⽪质所产⽣,主要作⽤于肾脏,进⾏钠离⼦及⽔分的重吸收,以维持⾎压的稳定。
醛固酮的定量检测(竞争法,单克隆抗体)单位:ng/dl样本类型:EDTA ⾎浆、尿液肾素、醛固酮临床意义⾼⾎压伴低⾎钾分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质增⽣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潴钠排钾、⾎容量增多,导致⾎压上升,同时肾素活性被抑制的⼀种病症。
特征:· ⾼⾎压· 伴随或不伴随低⾎钾· 肾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疗流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实验· ARR(⾎浆醛固酮肾素⽐值试验)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南推荐⽴位⾎浆ARR为⾸选筛查试验:1) ARR⽐单独测量⾎钾浓度或者醛固酮更灵敏2) ARR⽐单独测量肾素特异性更⾼原醛症筛查ARR试验(⽴位)指南建议cut-off值 3.7(ng/dl)/(uIU/ml)⽴位*严格来说,每个实验室需要建⽴⾃⼰的参考范围和cut-off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对象1.⾎压>150/100 mmHg(不同⽇期三次测定)2.⾼⾎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药物抵抗性⾼⾎压>140/90 mmHg(三种降压药含利尿药)< 140/90 mmHg(四种或四种以上降压药)4.⾼⾎压伴随持续性或利尿剂引起的低⾎钾5.⾼⾎压和肾上腺意外瘤6.早发⾼⾎压或脑⾎管意外家族史(<40岁)7.原醛症患者患⾼⾎压的⼀级亲属建议:提⾼门诊筛查(⽴位ARR),所有初诊⾼⾎压患者都筛查原醛样本处理· 采⾎时间建议在上午7:00-10:00。
高血压四项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意义

检测方法
样本量
临床意义
备注
高血压四项(A1(37℃)、A1(4℃)、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
放免法
血浆1.8ml
EDTA抗凝
高血压诊断,
分型等应用。
1、标本采集前1--3天应控制盐源自摄入2、清晨肾素活性最高,标本应在此时间采集(分立位和卧位),不需冰水浴,分离血浆后冰冻保存送检
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2h到高峰。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PRA相似。
㈢患者准备:
•钠摄入量:患者应普钠饮食三天后再进行检测,钠摄入量高会降低PRA和ALD的水平,而摄入量低则能使其提高。另外,患者应测定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药物因素:1,避孕药;2,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a-受体阻断剂;3,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宁;4、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
测定前患者应停用降压药3周以上;停用利尿剂4周以上;停用避孕药6周以上;不宜停药的患者虑改用对实验影响较小的药物;
例如:不适停药的病人应改服胍乙啶等影响PRA较小的降压药。)
3、申请单上应注明标本采集时患者的体位
4、肾素活性测定:实际上是测定单位时间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的产生速率,试验时需进行二次AngⅠ测定
5、在不同温度反应下测定血管紧张素AI两次,根据两次AngⅠ测定结果计算PRA
6.区分体位抽血,卧位为早晨起床前采血;立位为起床后用速尿40mg并站立2小时后采血。
价格:91元(卧位)。
价格:91元(立位)。
㈠EDTA-K2抗凝的血浆样本,(注意:血清样本不能检测)。
心脏激素的作用名词解释

心脏激素的作用名词解释心脏激素是一类由心脏细胞合成并释放的激素,它们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和调控作用。
这些激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影响心脏的功能,并参与了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
本文将对几种典型的心脏激素进行名词解释,以展示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RAAS是一种经典的心脏激素系统,由多种激素和酶组成。
其中最为重要的激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
肾素主要由肾脏产生,它能够刺激血管紧张素的生成。
血管紧张素收缩血管、增加血压,并促使醛固酮的释放。
醛固酮是一种激素,它能促进水钠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和血压,同时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和改善心肌细胞的内稳态来减轻心脏负荷。
RAAS的正常功能调节循环血压和液体平衡,但异常激活会导致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
二、利钠肽系统(RAS)RAS是一个和RAAS相互作用的激素系统,它主要由一类利钠肽激素组成,包括心房利钠肽(ANP)和脑利钠肽(BNP)。
ANP和BNP是心血管系统内重要的调节剂,它们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生成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此外,它们还能直接影响心脏,提高心肌收缩力和警报力,促进尿钠排泄和抑制心房扩大。
ANP和BNP的异常表达与高血压、心脏肥厚、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关。
三、内啡肽系统(NES)NES是一种与心脏疼痛和心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激素系统。
它主要由内啡肽及其受体组成。
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镇痛激素,它通过与心脏通道的受体结合,减少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并降低心脏负荷。
此外,内啡肽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少心肌损伤和促进修复。
内啡肽的损失或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冠心病、心梗和心衰等心脏病的发生。
四、前列腺素系统(PGs)PGs是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了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在心脏中,它们主要由心肌细胞合成,并调节心血管功能。
PGs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
在心脏损伤和炎症时,PGs还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保护心脏免受进一步损伤。
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的放免检测的临床价值

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的放免检测的临床价值梅丽努尔;沈荣芳;阿不都哈力克;米拉丁江【期刊名称】《新疆医学》【年(卷),期】2013(043)009【摘要】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调节全身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在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例如在高血压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各种疾病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均出现了一定的异常改变。
本资料收集了我院核医学科自2012年10月。
2013年2月的6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的检测结果。
现将65例测定结果总结报告如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总页数】2页(P88-89)【作者】梅丽努尔;沈荣芳;阿不都哈力克;米拉丁江【作者单位】844000新疆喀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844000新疆喀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844000新疆喀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844000新疆喀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肾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测定的临床价值 [J], 蒋灵霓;顾永林;张雷;龙佩;刘春燕;杨敏;唐丹维2.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的相关性 [J], 黄红;黄顺算;李燕;全胜麟;李宗禹;陈晓云;唐林青;沙艳梅;叶海琼;周黎3.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检测的临床应用(附122例检测分析) [J], 黄泽伟4.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吴颉;刘克敏;刘长连;方义;曾哲彤5.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价值 [J], 黄莹;黄敏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三项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高血压三项检查的目的
通过高血压三项检查,医生可以了解 高血压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 酮系统(RAAS)状态,从而判断高血 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此外,高血压三项检查还可以指导医 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评估 治疗效果和预后。
高血压三项检查的方法
01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通常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
血糖检查
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排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血液流变学检查
全血黏度
反映血液的黏稠程度,有助于判 断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形成的风险。
红细胞变形能力
评估红细胞在微循环中的流动性, 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微循环障碍。
血小板聚集性
检测血小板之间的聚集能力,有助 于预测血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指标,应及时就医并进行 治疗。
3
定期复查
高血压三项检查是评估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建议 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三项检查的发
05
展趋势和展望
高血压三项检查的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阶段
01
高血压三项检查的早期探索主要集中在血压测量和相关生理指
标的观察。
技术进步阶段
临床意义
03
诊断高血压病
诊断高血压病的金标准
高血压三项检查(血浆醛固酮、肾素 和血管紧张素水平)是诊断原发性高 血压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明确高血压 的病因。
鉴别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三项检查有助于鉴别原发性高 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对于治疗方案 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评估高血压病情
评估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预测肾脏疾病风险
高血压三项检查可以预测患者发生肾脏疾病的风险,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肾 脏损害,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高血压四项解读

高血压四项解读一、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用于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帮助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四项一般包括醛固酮、肾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将检查的四项数据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如果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可能存在高血压。
二、对于高血压四项检查的结果,一般醛固酮的正常范围在10-160pg/ml,肾素的正常值在4-38pg/ml,皮质醇在4-22μg/ml,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值在5-46pg/ml。
但不同医院之间所选用的测试剂不同,测量时卧位、立位不同,都会导致高血压四项的数值有轻微差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判断。
三、高血压四项报告单通常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特定生化指标检测的结果汇总,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尤其是针对后者的病因进行筛查。
以下是对高血压四项报告单的一般性解读:1. 报告单包含项目高血压四项通常包括:1)肾素活性(PRA):反映肾脏分泌肾素的能力,升高可能提示肾性高血压、肝硬化、心功能不全或肾病综合征等。
2)血管紧张素I(Ang I):虽然其单独的临床意义可能不大,但通常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I一起考虑,以评估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
3)血管紧张素II(Ang II):是RAAS系统中的关键激素,其升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降低则可能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晚期肾功能衰竭。
4)醛固酮(Ald):是一种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其升高可能指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利尿剂使用、肝硬化、肾衰竭、心功能衰竭等。
2. 解读步骤1)查看结果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每张报告单后面都会列出正常参考值范围。
将检测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异常。
2)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肾素活性与醛固酮的比值(ARR)是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指标。
当醛固酮水平升高且肾素活性降低,且ARR比值大于一定阈值(如240)时,需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性。
血管紧张素I和II的变化可辅助判断RAAS系统的活性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临床意义(RAAS)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另外,它与一些肾脏疾病及与肾脏有关的一些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一、临床意义
1、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
肾素是由肾脏近球体分泌分子量为40000的一种羧基蛋白水解酶,它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AⅠ),AⅠ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AⅡ。
检测血浆中PRA和AⅡ浓度已成为肾性高血压、内分泌型高血压的诊断所必需,也是高肾素低血容量型高血压、低肾素高血容量型高血压、正常肾素正常血容量型高血压分类的依据。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前者基础值增高,对立位、低钠和速尿的激发反应正常,后者基础值常低下,特别是激发反应低下。
●肾血管性高血压测定分肾静脉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确定是否宜于手术治疗。
当侧枝循环建立,患侧/健侧的比值正常或仅轻度增高,手术效果不会好。
只有比值明显增高才提示手术可以获得明显降压效果。
节段导管取血测定,可了解小范围的缺血。
●分泌肾素的肿瘤如近球小体瘤等,外周血浆肾素活增高,同时单侧肾静脉血肾素活性明显增高,但肾动脉不见狭窄。
●急性肾功衰病人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后随病情改善而恢复正常。
●慢性肾功衰伴高血压时,测定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区分可治性(血容量高,肾素活性不高)和顽固性(肾素活性增高)高血压,前者透析疗法有效,后者则透析效果不佳,切除肾脏才可望血压下降。
2、醛固酮测定临床意义
醛固酮(ALD)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分子量360.4,它是一个非常强的电解质排泄的调节因子,临床上与很多疾病有关。
增高见于:
●生理情况下:低盐饮食、大量钠离子丢失、钾摄入过多可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妇女月经的黄体期,妊娠后期可见醛固酮增高;体位改变,立位时升高,卧位时降低,故测定醛固酮时要固定采血方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上腺醛固酮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异位肿瘤等患者。
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腹水性肝硬化、Bartter综合征、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瘤和利尿剂使用等。
其特点是血浆肾素活性升高,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临床表现为浮肿,高血压和低血钾等。
●长期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类药物,可促进醛固酮分泌。
降低见于: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如阿狄森病。
●服用某些药物,如心得安、甲基多巴、利血平、可乐宁、甘草和肝素等以及过多输入盐水等情况可抑制醛固酮分泌。
●选择性醛固酮减少症、先天性原发性醛固酮减少症。
二、实验室检查
1.常用测定方法:肾素活性:放免法。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化学发光法。
2.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卧位:睡眠(入睡不要晚于午夜)后,次日早晨7:00~9:00取卧位,采集静脉血8-10ml,分别置特殊抗凝管及肝素管,并及时检测。
直立位:在患者直立位或步行2小时后,采集静脉血8-10ml,分别置特殊抗凝管及肝素管,并及时检测取肘静脉血4ml,迅速注入放在冷水浴冷却的特殊抗凝管中,摇匀,立刻放回冰水浴中冷却,待离心时取出。
以1000转/分,离心5分钟(最好在4℃离心),分离取出血浆,此操作应在15分钟内完成。
分离出的血浆应立即送检或-25℃保存,可用2个月。
三、注意事项
(1)目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未经标准化,所以会导致同一份标本若使用不同检测方法或在不同实验室检测会得到不同的
结果,故高血压方面的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
疾病的诊断还需结合
患者的症状及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2)利尿剂、抗高血压药、避孕药和皮质类固醇对醛固酮和肾素的分泌有影响,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在采血前8天停用。
β-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甾体激素、甘草等影响体内肾素水平,应在停药后二周测PRA。
利血平等代谢慢的药物应在停药后三周测定。
不适停药的病人应改服胍乙啶等影响PRA较小的降压药。
(3)电解质也能引起变化,所以电解质摄入也应在样品采集前三天尽量保持平衡。
钠摄入量影响机体PRA水平,病人测定PRA三天前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4)女性肾素和醛固酮水平与月经周期有关。
在黄体期水平较高,随变化周期回落到正常参考范围。
(5)冰冻标本应避免反复冻融,溶血标本使结果偏高;卧位:病人在早上6-8时起床前,取静脉血;立位:病人起床后3小时,取静脉血。
四、正常参考范围
PRA正常参考值(单位:ng/ml):普食卧位:0.07--1.51;普食立位:0.33--5.15。
低钠卧位:0.92--1.65;低钠立位:1.75--7.42。
AⅡ正常参考值(单位:pg/ml):普食卧位:15--97;普食立位:19--115。
低钠卧位:36--104;低钠立位:45--240。
ALD正常参考值(单位:nmol/L):普食卧位:0.08--0.45;普食立位:0.1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