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基础工程期末试题B卷及答案

南京工程学院基础工程期末试题B卷及答案
南京工程学院基础工程期末试题B卷及答案

土木学院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 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B )卷 2010——2011学年 第 一 学期 第 1页 共 3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审核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_和人工地基。 2、明挖基坑时,排除地下水的方法有表面排水法 和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两种。 3、一般沉井主要有_井壁__、_刃脚、_隔墙、井孔、_凹槽、射水管、封底和盖板等组成。 4、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常用的清孔方法有:_抽浆清孔_、_掏渣清孔_和换浆清孔_。 5、护筒的作用:固定桩位,并作钻孔导向 ;保护孔口防止坍塌;隔离孔内外表层水并保持孔内水位 高出施工水位以稳固孔壁。 6、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两类。 7、挤密砂(碎石)桩对松散砂土地基的加固机理主要有_挤密作用、排水减压和砂土地基预振作用。 得分 阅卷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刚性基础必须要满足刚性角的限制。( √ ) 2、沉井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抽撤垫木。( × ) 3、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 4、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 ) 5、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 ) 6、当桩侧土层压缩变形大,桩底土层坚硬,中性点位置会上移。( × ) 7、当有负摩阻力产生时,桩身轴力在中性点处为零。( × ) 8、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m 的单位是kN/m 4。( √ ) 9、挤密砂(碎石)桩法对松散的砂土以及松软的粘性土地基加固机理是完全一致的。( × ) 10、桩基承台发生冲剪破坏的原因是承台底配筋率不够。( × ) 得分 阅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确定基础埋置深度需要考虑的因素。 答:(1)地基地质条件(1分);(2)河流冲刷深度(1分);(3)当地冻结深度(1分);(4)上部结构形式(1分);(5)当地的地形条件(1.5分);(6)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1.5分)。 2、简述沉井基础的适用场合。 答:上部荷载较大,而表层地基土的承载力不足,做扩大基础开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撑困难,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层,采用沉井基础与其他深基础相比较,经济上较为合理时。(3分) 在山区河流中,虽然土质较好,但冲刷大,或河中有较大卵石不便桩基础施工时。(2分)岩层表面较平坦且覆盖层薄,但河水较深,采用扩大基础施工围堰有困难时。(2分) 3、简述桩基础的计算和验算项目。 答:拟定桩基础设计方案后,应对桩基础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进行必要的验算。(1分) (1)单根基桩的验算,包括单桩轴向承载力验算,横向承载力验算,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顶水平位移验算;(2分) (2)群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量的验算;(2分) (3)承台强度验算。(2分) ……

……

……

………

密……………………封……………………线…………………… 试卷适用班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__稳定性_。 2.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_2s ?3S+5____ 。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最大值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是___T _____,T 越大,快速性越___差_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一个什么形状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A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以上都不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5(32+-s s B.) 5(32-+s s C.)5(32+- s D. )5(32++s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C ) A .闭环零点 B .开环零点 C .分离点 D .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 C ) A. 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 上升时间 D.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南京工程学院071电力系统通信网试卷A

共 6 页 第1页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 ) 2010 /2011 学年 第 1 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 通信工程 课程名称: 通信网 考试方式: 开卷 使用班级: 无线通信071、光纤通信0711 命 题 人: 杨小伟 教研室主任审核: 主管领导批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简答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通信网个组成结构? 通信网的组成结构有从水平和垂直两种。(2分)现代通信网根据网络功能从水平方向上可以划分为三层, 即用现代户驻地网、接入网与核心网。现代通信网根据网络功能从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传送网、业务网和应用层,以及支持全部三个层面的工作的支撑网。如图 2、简述我国电力通信网各级网的通信职责范围?为何下级网接入上一级网要采用两点接入方式? 我国电力通信网分五级。一级通信网指由国家电网公司至各大区电网公司、各直属单位的通信电路;二级通信网指由大区电网公司至所属各省电力公司、各直属单位的通信电路;三级通信网由省电力公司至各市供电公司、各省直属单位的通信电路以及各市供电公司之间(包括500kV 变电站)的通信电路组成;四级通信网由市供电公司至所管辖各县供电公司、变电站、供电营业所、辖区内发电厂的通信电路以及县供电公司之间(包括220kV 变电站)的通信电路组成;五级通信网由县供电公司至所管辖各变电站以 及辖区内发电厂的通信电路组成。五级通信网又称为农村电力通信网。 下级网接入上一级网采用两点接入方式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在一个接入节点出现故障时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本题 得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控制工程基础2006年期末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 控制工程基础 (卷) 年 月 日 .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所示,, , (),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t t x i sin 5)(= 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t x o 。(分 ) i x o x K K D 图 .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1.0(100 )(+= s s s G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分) ) L (w ) (d B ) () ) L (w ) (d B ) ) L (w ) (d B ) () ()

图 .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如果使用控制器, , 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分) 图 .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问:()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是多少?(分) ()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分) ()如果采用形式的串联校正()I c 1 K G s s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开环系统 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 5.7~0-??之间?(分) 17/8 图 .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D z K =,其中>。设采样周期 (i X s ) z 图 ()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 o c i X z G z X z =; (分) ()试判断系统稳定的值范围; (分) ()当系统干扰()1()n t t =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分)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81251553585744438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 A 、 型别2

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稳定; B 、只有当幅值裕度1g k >时才稳定; C 、稳定; D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011001 s s ++,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不能判断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210.51s s ++ D 、0.11101 s s ++ 1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1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 A 、增加积分环节 B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C 、增加微分环节 D 、引入扰动补偿 13、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 C 、响应速度越快 D 、响应速度越慢 1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50 B 、25 C 、10 D 、5 1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 。 A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 、含两个积分环节 C 、位置误差系数为0 D 、速度误差系数为0 1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 、超调%σ B 、稳态误差ss e C 、调整时间s t D 、峰值时间p t 1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1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南京工程学院C语言试卷3

试卷3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常量不合法的是()。 A.1.5E-2 B.‘BASIC’C.0x12 D.“\\good” 2、下列变量名中不合法的是()。 A.iCount B.Stu_NO C.INT D.vc++ 3、设变量已正确定义并赋值,以下正确的表达式是()。 A.b=7++ B.x=3,++y C.a=7%3.0 D.x=y+1=2 4、表达式sizeof(double)-sizeof(3.1f)+3/2的值是()。 A.4 B.5 C.5.5 D.1.5 5、下列各语句序列判别变量a、b的大小,若a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 答案2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快速性 和 准确性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系统 和 闭环系统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等。 4. 误差响应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控制精度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频域性能指标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谐波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 可逆电机 + -自偶调压器~220V U f +给定毫 伏信号 + -电炉热电偶加热器 U e U g 炉温控制系统 减速器 -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C u 0 u i R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材料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试卷 (A) 2005 ~ 2006学年第 一 学期 学号: 姓名: 说明: 2、本试卷共5页。 注: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装订线的右边(包括答题纸),谢谢!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5题共30分,每题6分) 第二部分 填空题 (10个空共10分,每空1分) 第三部分 判断题 (5题共10分,每题2分) 第四部分 简答题 (4题共20分,每题5分) 第五部分 问答题 (3题任选2题共30分,每题15分)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5题共30分,每题6分) 1. 抗拉强度 材料承受拉伸载荷时,断裂前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2. 延伸率 ┆┆┆┆┆┆┆┆┆┆┆┆┆┆┆┆┆┆┆┆┆┆┆┆┆┆┆┆┆┆┆┆┆┆┆┆┆┆┆┆┆┆┆┆┆┆┆┆┆┆┆┆┆┆┆┆┆┆ 装 订 线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被拉断后,在标距内总伸长长度同原来标距 长度相比的百分数 3.热膨胀系数 材料温度每升高1K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比值,称为线膨胀系数。 4.介电常数 反映电介质材料极化行为的一个主要宏观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在有电介质时的电容与在真空状态时的电容之比。 5.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 第二部分填空题(10个空共10分,每空1分) 1.材料承受载荷时,产生屈服现象时的临界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2.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正应力与正应变成比列关系,比例系数称为正弹性模 量 3.纯铁常温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称为α-铁 4.材料典型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和正火。 5.水泥主要矿物成分中,能提高强度的矿物是C3S 6.结构陶瓷材料主要包括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 7.属于杂链高分子材料。 第三部分判断题(5题共10分,每题2分)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办法.doc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办法 (修订)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实行“教考分离”,规范我校试卷(题)库的建设和管理,使考试结果能客观、公正、全面地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指导思想 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出发,以考查学生能力、素质为目的,通过考试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课程内容,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学风。 第二条原则和范围 1.建立试卷(题)库的课程主要放在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广及学时数较多的基础课和主干专业基础课,以及部分有条件建试卷(题)库的其它课程,由教务处和各院(系、部、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分年度分步实施。 2.试卷(题)库的建设分为学校自建和外购两种形式。学校自建以试卷库为主;对市场上比较成熟且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试题库,经调研论证及教务处批准可以申请购买。 第三条组织落实 1. 试卷库建设由教务处负责,各院(系、部、中心)分别成立试卷库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领导任组长,负责本部门有关课程试卷库的建设和规划工作。各试卷库建设领导小组下设试卷库建设课程小组,小组成员由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及部分同专业的其他教师组成,负责本课程试卷库的建设工作。 2. 试卷库建设实行立项管理,由试卷库建设课程小组负责人填写《南京工程学院试卷库建设立项申请表》(见附件1),经审批后开始建设。

3.试卷库建设完成后,教务处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论证表见附件2),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条命题要求 1.覆盖要全面 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范围要覆盖课程的基本章节,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组配试卷时要避免同一问题在同一试卷的不同类型题中重复出现。 每门课程都有最基本的、相对重要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命题时应突出这些内容,通过较多的题量和较高的分值来体现。 2.难度要适中 在严格按教学大纲命题的原则下,题目的深浅、难易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每套试卷中有60%左右为基本题,30%左右为提高、综合题,10%左右为较高难度和深度的试题。每套试卷的总分为100分,总体难度以中等程度的学生得75分左右为宜,考试成绩统计结果应近似正态分布。每门课程要根据课程特点确定相应客观题型与主观题型及不同难易程度题目的比例,试题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 3.题型要丰富 每份试卷的题型应安排合理,可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单项或多项)、判断题(是非题)等客观性题型和问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实验技能题、计算题、证明题等主观性题型。也可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选择其它较适合的题型。必要时,应对题型给出明确的说明或指导语。 4.题量要适度 每套试卷应根据课程性质保证有恰当的题量,一般按12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试卷,题量以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在90分钟内可以完成,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每门课程试卷库中的每套试卷难易度、题量、题型、结构应基本相当。 5.附件要齐全 试题应有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属问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类型的试题可以不写出详细答案,但要列出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属计算、证明题的,如要求按步骤给分的,应列出分步评分标准。 6.用字要规范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规定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规定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办法 (修订)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实行“教考分离”,规范我校试卷(题)库的建设和管理,使考试结果能客观、公正、全面地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指导思想 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出发,以考查学生能力、素质为目的,通过考试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课程内容,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学风。 第二条原则和范围 1.建立试卷(题)库的课程主要放在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广及学时数较多的基础课和主干专业基础课,以及部分有条件建试卷(题)库的其它课程,由教务处和各院(系、部、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分年度分步实施。 2.试卷(题)库的建设分为学校自建和外购两种形式。学校自建以试卷库为主;对市场上比较成熟且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试题库,经调研论证及教务处批准可以申请购买。 第三条组织落实 1. 试卷库建设由教务处负责,各院(系、部、中心)分别成立试卷库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领导任组长,负责本部门有关课程试卷库的建设和规划工作。各试卷库建设领导小组下设试卷库建设课程小组,小组成员由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及部分同专业的其他教师组成,负责本课程试卷库的建设工作。 2. 试卷库建设实行立项管理,由试卷库建设课程小组负责人填写《南京工程学院试卷库建设立项申请表》(见附件1),经审批后开始建设。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σp(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运算放大器具有_____的优点。( ) A.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B.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高 D.输入、输出阻抗都低 3.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是( ) A.低频段 B.中频段 C.高频段 D.无法反映 4.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ω)= ,当ω=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 A. B.4 C. D.2 5.设开环传递函数G(s)H(s)= ,α>0,K>0,随着K增大,闭环系统 ( ) A.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不变 B.相对稳定性变好,快速性不变 C.相对稳定性不变,快速性变好 D.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差 6.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7.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4,∞) B.〔-4,0〕 C.(-∞,-4) D. 〔0,∞〕 8.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 A.ωc= B.ωc> C.ωc< D.ωc与无关 9.PID控制规律是____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 A.比例与微分 B.比例与积分 C.积分与微分 D.比例、积分与微分 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90° B.-90° C.0° D.-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空1分,共15分) 1.根轨迹全部在根平面的__________部分时,系统总是稳定的。 2.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ω)=R(ω)+JI(ω),则相频特性∠G(jω)=__________。 3.随动系统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处对应的频率ωm=__________。 5.根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控制系统、__________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测试题

流体力学基础复习题第一篇: 概述、根据力作用方式的不同,作用在流体上的力1 。、可分 为 、流体力学中的三个主要力学模型2 。、是、 。、在流体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3、单位体BA、单位面积流体受到的质量力; 积流体受到的质量力;、单位重D、单位质量流体受到的质量力; C 量流体受到的质量力。4、理想流体是。 1 / 37 、服从牛顿内摩B 、粘性大的流体;A 擦定律的流体;、具有粘性的不D C、没有粘性的流体;可压缩流体。在别主要区实体与际流体的想5、理流于。 A、是否考虑粘滞性 B、是否考虑 易流动性

C、是否考虑重力特性 D、是否考虑惯性 6、什么是流体粘滞性?牛顿内摩擦定律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哪些是牛顿流体,哪些是非牛顿流体? 流体静力学 2 / 37 1、当相对压强为零时,称为绝对真空。别准分计算基3、压强的两种。、是 kPa = 准4、一个标大气压= mmHg 可以用位基5、从压强的本定义出发,单;制单位是来表示,其SI 压强还可以用液柱高度来表示,常用单位有 。和 的流体静压同一点各方向中静4、止液体强。 A、数值相等 B、数值不等 C、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垂直方

向数值 3 / 37 最大 5 。、右图中各点的压强关系是A、;P??P?PP4312B、>;P?PPP?3421C、>=>;PPPP3421D、<=<;PPPP34216、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4.2m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大气压为1个工程大气压,则容器内绝对压强是 米水柱。 A、2m; B、8m; C、1m; D、- 2m 7、在绝对静止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 4 / 37 A、重合; B、平行 C、相交; D、正交。 8、如下图a所示两种液体盛在同一容器中,其??。试分析下面两个水静力学方程式: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卷) 200 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课程名称:电路原理A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班级:自动化091、092、093、094 数控091、 092、093、094 测控091热自 081 一、填空题(本题5个空,每空2分,共10分) 1、若RC串联电路对二次谐波的阻抗为,则对基波的阻抗 为。 2、电路如图1所示,各点的电位在图上已标出,则电压 。 图1图2

3、如图2所示的电路,受控电压源发出的功率是。 4、电容元件当参考方向时(填关联或非关联),公式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正弦量分别为,,则和的相位差为。 A.超前 B.滞后 C.超前 D. 滞后 2、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可以求得电流 I=。 A.0.5A B.-0.5A C. 1.5A D.-1.5A 图3图4 3、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有效值U,电流有效值I,阻抗Z,则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A. B. C. D.

4、如图4所示的RL电路中,并联上电容C后,电流表A的读数将 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计算公式为。 A. B. C. D.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图5所示的串联电路原已稳定,电容初始电压为。在时将开关S闭合,画出时的运算电路图。 图5 2、将图6所示的电路化简为最简的电压源形式。(要有适当的化简过程) 图6

四、简单计算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图7所示的互感电路,已知,, 求互感系数M。 图7 2、如图8所示电路,用节点电压法列出节点1和2的方程。(只列方程,不求解) 图8 3、某二端网络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分别为 , ,则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电路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4、已知某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矩阵为,求该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并回答该网络是否有受控源。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50分)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1;试卷编号: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空( 每小题4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某系统传递函数为2 1 s ,在输入t t r 3sin 2)( 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值为 。 2、谐波输入下,系统的 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3、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S 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所示,则该系统位于右半S 平面的极点数有 个。 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 , 。 5、Nyquist 图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对应于Bode 图上 的 线。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 1、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 .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C .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加 D .反馈就是输出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系统 学院 专业班级 年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2、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系统只有一种数据模型 B .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静态模型 C .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D .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 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s 1,则该环节为( ) A. 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C .微分环节 D .比例环节 4、系统的传递函数( ) A .与外界无关 B .反映了系统、输出、输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C .完全反映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D.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 5、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 A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B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C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D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6、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 B .由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组成 C .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 D .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7、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t e t w 2.0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A .2.03)(+=S s G B. 32 .0)(+=S s G C .2.06.0)(+= S s G D .3 6 .0)(+=S s G 8、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s s G 01.011)(-= B .s s G 01.011 )(+= C .1 01.01 )(-= s s G D .)1.01(1)(s s s G -= 9、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 A .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 .系统的输入

内部资料材料工程基础试卷17套(可能是试试题库)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学年度第学期 《材料工程基础》 课程代码:试卷编号:1命题日期:年月日 答题时限: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得分统计表: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板料弯曲时,必须控制最小弯曲半径,以防止回弹。(×) 2.铸件中应力越大,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倾向也越大。(√) 3.铸铁的铸造工艺性比铸钢的铸造工艺性要好,其主要原因是铸铁的浇注温度低,凝固温度围小,收缩率小。(√) 4.钎焊是利用熔点比焊件金属低的钎料作填充金属,适当加热后,钎料熔化,将处于固态的焊接件粘接起来的一种焊接法。(×) 5.金属的超塑性成形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以较高的变形速度进行塑性变形 的法。(×) 6.板料冲压时,落料模以凸模刃口尺寸为基准,凹模刃口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加上双边间隙。(×) 7.绘制自由锻锻件图要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敷料、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 8.铸造时,产生缩松的原因是金属的结晶围较窄,呈体积凝固式。() 9.塑料注射模具常用的浇口形式有:侧浇口、点浇口、直浇口和潜伏浇口。(√)10.粉末压制制品的过程为:粉末配混、压制成形、烧结和后处理。(√) 二、填空题(每个填空1分,共15分) 由()、()、()和()组成。 2.低碳钢熔焊时,焊接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和(正火区)。3.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有:(镦粗)、(拔长)、(冲)、(扩)等。 4.金属表面淬火的加热法有:(感应加热)和(激光加热)。 5.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分成()模部分和()模部分。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材料工程基础B》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液态金属的合金成分是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 2.灰口铸铁铸件,壁越厚,强度越高;壁越薄,强度越低。() 3.冲裁模凸、凹模间隙越小,则冲裁件的毛刺越小,其冲裁精度越高。() 4.为了简化锻件形状,自由锻件一般需添加余块。() 5.采用合理排样是为了提高板料冲裁生产中的材料利用率。() 6.自由锻镦粗时金属质点将沿阻力最小的向移动。() 7.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越多,其焊接性能越好。() 8.塑料的挤出成型适合于成型管材、棒材和电缆。() 9.硬质合金是将一些难熔的金属碳化物和金属粘接剂粉末混合,压制、烧结而得的制品。() 10.塑料制品的收缩性是指塑料制品自模腔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其尺寸发生缩小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个填空1分,共15分) 1.冲压模具按基本构造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连续)模,其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同时可以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 2.钢材表面化学热处理法有:(固体法)、(液体法)和(气体法)等。 3.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合金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结晶特点)等,合金的凝固温度围越宽,其流动性越(差)。 4.合成粘接剂其主要组成物有:()、()、()、()等。 材料工程基础试卷3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材料工程基础B》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合金在温度为600℃以上的变形为热变形,热变形不会产生加工硬化。() 2.敷料是为了简化锻件形状便于锻造而添加的金属部分。() 3.液态金属的流动性采用螺旋形试样测定,液态金属流动的螺旋线越长,则流动性越好。() 4.焊接时金属熔化是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根本原因。() 5.冲裁件排样是指冲裁件在板料上的有序排列。()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B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B 一填空题(本题15空,每空1分,共15分) 1一信源有六种输出状态{a,b,c,d,e,f},先验概率分别为P a=0.5,P b=0.25,P c=0.125,P d=Pe=0.05,P f=0.025。消息“ababba”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为()bit,“fddfdf”所包含的信息量为()bit。6bit长度的消息序列信息量的期望值为()bit。 2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指出,当信息率R与信息率失真函数R(D)满足()关系时,只要信源序列长度L(),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法,其译码失真≤D+ε。 3一袋中有手感完全相同的3个黑球和3个白球,每次从中随机取一个球,取出的球放回袋中。用Xi表示第i次取出的球的颜色,i=1,….,6,则H(X1)=()bit/符号;H(X2)=()bit/符号;H(X2/X1)=()bit/符号。 4克劳夫特不等式为(),满足此不等式的变长码不一定是唯一可译码,因此它是唯一可译码的()条件。 5设以8000样值/秒的速率抽样一个语音信号,每个抽样点以M=28=256级均匀量化。且抽样值取各量化值的概率相等,且抽样间相互独立,则每抽样的信息熵为()bit/符号,信源的信息输出率为()bps。 6如某线性分组码的最小汉明距d min=6,其最大的检错能力为(),最多能纠正()个错。则线性分组码的检纠错能力与d min的关系是()。

二判断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离散信源而言,条件熵总是小于无条件熵。 () (2)互信息具有对称性,即I(U;V)=I(V;U)。 () (3)R(D)函数是D的连续函数,也是关于D的上凸函数。 () (4)如X可以唯一确定Y,则H(Y/X)=0。 () (5)完备码是一种监督位得到充分利用的码。 () (6)单符号离散信源在所有符号等概出现时,其熵值最大。对于连续信源,也有类似 的结论,连续信源均匀分布时具有最大熵。 () (7)马尔可夫序列的联合概率具有时间推移不变性。 () (8)当信道固定时,平均互信息I(X,Y)是信源先验概率分布的上凸函数。() (9)若码α=[101111],β=[111100],则α和β之间的汉明距离为3。 () (10)若X与Y独立,则H(Y/X)=H(X/Y)。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卷一、选择题1. 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A、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B、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C、系统已定,规定系统的输入D、系统不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42. 已知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则系统的阻尼比、增益和放大系数是()。s s4 2 A. 0.25 1 1 B. 0.541 C. 0.2544 D. 0.5143.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传递函 数为1/(ms2csk)则系统的无阻固有频率ωn 为()A k m B m k C c m D m c4. 对于定常控制系统来说()A、表达系统的微分方程各项系数不随时间改变B、微分方程的各阶微分项的幂为 1 C、不能用微分方程表示D、系统总是稳定的5.微分环节反映了输入的变化趋势,可以应用于。A. 增加系统阻尼 B. 减小系统阻尼C. 减弱噪声的作用D. 减小稳态误差6. 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GkS 是()A5S/3S1 B 3S1/5SC 1/5S3S1 D 5/S3S17.系统的输出误差为et,其稳态误差为:()A lim sE1 s B lim E s s0 s0 C lim E s D lim sE1 s s s8. 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 性曲线是一条()。A.水平线B.垂直线 C.斜率为-20db/dec 的直线 D.斜率为-10db/dec 的直线9. 所谓校正(又称补偿)是指()A、加入PID 校正器B、在系统中增加新的环节或改变某些参数C、使系统稳定D、使用劳斯判据10. PI 校正属于下面哪种校正方法:)( A 相位超前校正B 相

工程材料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1′×10=10分)三、填空题(1′×10=10分) 1.表示金属材料延伸率的符号是δ; 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σe; 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σs; 金属材料抗拉强度的符号是σb。 2.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强度 3.冷变形金属再结晶后,与冷变形后相比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 4.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子叫做晶格 5.晶格中的最小单元叫做晶胞 6.晶体缺陷: 1点缺陷分:间隙原子和空位。 2线缺陷位错(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挛晶 3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 7.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α- Fe、铬、钨、钼等(2个原子,致密度0.68,配位数8) 晶体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γ-Fe、铝、铜等(4个原子,致密度0.74,配位数12) 属于密排六方晶格的金属是Mg(6个原子,致密度0.74,配位数12) 8.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大多数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9.实际金属的结晶温度一般都低于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越低。 10.在金属结晶时,向液体金属中加入某种难熔杂质来有效细化金属的晶粒,以达到改善其机械性能的目的,这种细化晶粒的方法叫做变质处理 11.金属的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其上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进行 12.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有提高过冷度,变质处理和机械振动。 13.纯铁在1000℃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在室温时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 14.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形核与长大的过程. 晶粒的大小取决于形核速率与长大速率 15.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 16.钨在1000℃变形加工属于冷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属于热加工。(钨的熔点3410℃、锡的熔点232℃) 17.铸锭剖面由表面到中心的晶粒特点依次为:.表面细晶粒层,中间柱状晶粒层,心部等轴粗晶粒层。 18.下列三种方法制造紧固螺栓,哪一种比较理想:将圆钢局部镦粗,然后再加工; 19.对重要受力零件,纤维组织的方向应该是与最大正应力平行和最大剪应力垂直。 20.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21.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22.下面关于加工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由于塑性变形而使金属材料强度和韧性升高的现象 B.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工艺手段之一; C.钢的加工硬化可通过500~650℃的低温去应力退火消除; D.加工硬化对冷变形工件成形没有什么影响。 23.珠光体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和渗碳体呈层片状。 渗碳体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莱氏体是一种(机械混合物) 奥氏体是碳在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南京工程学院塑料模试卷三

1. 塑料的分解温度通常表示用的符号是( )。 A. θ g B. θf C. θb D. θd 2. 塑料成型的收缩性是指塑料的( )。 A. 成型尺寸收缩 B. 面积收缩 C. 体积收缩 D. 质量收缩 3. XS-ZY-125注射机,喷嘴圆弧半径r 为10 mm ,则注射模主流道球面半径为 ( )。 A. 9mm B. 10 mm C. 11mm D.15 mm 4. 下列哪种推出机构属于复杂推出机构的( )。 A. 二次推出 B. 推杆推出 C. 推件板推出 D. 推管推出 5. 是塑料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塑料的基本性能的是( )。 A. 增塑剂 B. 填料 C. 稳定剂 D. 合成树脂 6. 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保鲜袋,主要是采用下面哪一种塑料制成的( )。 A. PVC B. PE C. ABS D. PA 7.塑件保压结束至开模以前所需的时间(柱塞后撤或螺杆转动后退的时间均在其中)称之为( )。 A. 合模时间 B. 注射时间 C. 模内冷却时间 D. 安放嵌件时间 8.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温度主要有三种,为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 )。 A.粘流温度 B.模具温度 C.浇口温度 D.分解温度 2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2220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9.合模力(kN)与注射量(cm3或g)表示法目前是国际上通用的注射机表示方法,XZ―63/50型号注射机,63表示()。 A.塑料成型机械 B.锁模力 C.注射容量 D.合模力 10.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特征是有两个分型面,常常用于点浇口浇注系统的模具,也叫 ()。 A.三板式注射模具 B.两板式注射模具 C.侧抽芯注射模具 D.四板式注射模具 11.双分型面注射模在开模过程中要进行两次分型,必须采取顺序定距分型机构,A分型面分型距离S与浇注系统凝料在合模方向上的长度S'关系是()。 A. S =S'+(3~5)mm B. S =S'+(1~2)mm C. S'=S +(3~5)mm D. S'=S +(1~2)mm 12.注射模模架是由下面哪一项所组成的()。 A. 支承零部件 B.凸凹模 C. 支承零部件和合模导向机构 D. 动模座板和定模座板 13.有种浇口只适于单型腔模具,这种形式的浇口是()。 A.直接浇口 B.侧浇口 C.点浇口 D.扇形浇口 14. 精密注射成型的工艺特点下面哪一点是不对的()。 A. 注射压力大 B. 温度控制精确 C.注射速度快 D. 塑件成型质量差 15.斜导柱的倾斜角α在设计时最常用的范围是()。 A. 5°≤α≤10° B. 25°≤α≤40° C. 12°≤α≤22° D. 20°≤α≤30° 16.压注模与压缩模的结构有较大区别之处在于压注模有()。 A.单独的加料室 B.推出机构 C.导向机构 D.加热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7. 非晶态高聚物按温度区域不同划分为、高弹态和粘流态。 18. 按照侧向抽芯动力来源的不同,注射模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可分为机动侧向分型与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 一、填空题(1×20=20分) 1.常用的材料强度指标有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两种强度指标。(6页) 2.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一定的过冷度。(28页) 3.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6页) 4.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20页) 5.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缺陷。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得多。(20-21页) 6.共析钢加热至Ac1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51页) 7.碳在铸铁中可以两种形式存在渗碳体和石墨。(131页) 8.金属晶体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来发生塑性变形。(83页) 9.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主要有熔融缩聚和溶液缩聚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A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在淬火钢中,当含碳量增加到0.6%以后,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加缓慢,这是因为( A ) A. 随含碳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多 B. 随含碳量的增加,片状马氏体的量增多 C. 随含碳量的增加,淬火内应力增大 D. 随含碳量的增加,非马氏体的量减少 3.若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左移,则将使钢的淬透性(B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堤高,对大试样则降低 4.下列钢铁材料中切削性能较好的是(B ) A.工业纯铁 B.45钢 C.白口铸铁 D.T12A钢 5.钢锭中的疏松可以能过下面哪种方法改善(B ) A.完全退火 B.足够变形量的锻轧 C.扩散退火 D.正火 6.正火T8钢与完全退火T8钢相比( B ) A.前者珠光体更细密,故强度要低些 B. 前者珠光体更细密,故强度要高些 C.前者珠光体更粗大,故强度要低些 D. 前者珠光体更粗大,故强度要高些 7.退火亚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加( B ) A.HBS、σb值减小,δ、aK值增加 B. HBS、σb值增加,δ、aK值减小 C. HBS、σb值增加,δ、aK值增加 D. HBS、σb值减小,δ、aK值减小8.碳含量为Wc=4.3%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 D ) A. 可锻性 B. 切削加工性能 C. 可焊性 D. 铸造性能 9.建筑用钢筋宜选用( C ) A. 高碳钢 B.中碳钢 C. 低碳钢 D.工具钢 10.下述退火态钢中强度最高的是( D ) A.T13钢 B.45钢 C.65钢 D.T8钢 三、判断题(1×10=10分) 1、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回火马氏体。(×) 2、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4、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 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11 +(α+β),则它由三相组成。(×) 7、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8、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 9、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3×6=18分) 1.屈服强度:是指当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6页) 2、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是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用符号δ表示。(7页) 3、晶胞: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18页) 4、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28页) 5、固溶体:合金在固态时组元间会相互溶解,形成一种在某一组元晶格中包含有其他组元的新相,这种新相称为固溶体。(22页) 6、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向液体金属中加入难溶质点(变溶质)结晶时这些质点将在液体中形成大量非自发晶核,使晶粒数目大大增加,从而达到晶粒细化的作用。(30页) 四、问答题(4×8=32分) 1.什么是工程材料?按其组成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答: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材料。按其组成主要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2页) 2、金属的实际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20-22页) 答:在实际金属中存在的缺陷有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晶体缺陷的存在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但是晶体缺陷的存在常常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3、淬火目的是什么?常用淬火方法有哪些?(65-6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