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及主要气象灾害预测意见
2017年春播期气候条件对呼伦贝尔市农业生产的影响预测

2017年春播期气候条件对呼伦贝尔市农业生产的影响预测作者:李红艳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0期摘要通过分析2017年1—3月呼伦贝尔市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预测2017年4—5月呼伦贝尔市气候趋势,结果表明,主体农区气温略高,大部分地区降水略多,将改善农业区土壤墒情,为春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2017年春播期气候对春播生产较为有利,建议春播地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抢墒播种,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关键词气候特征;气候预测;农业生产;内蒙古呼伦贝尔;2017年;春播期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189-01呼伦贝尔市地处我国东北边疆,大兴安岭山脉纵贯其中,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以日平均气温≥0 ℃的初日为春始,全市春季为4—5月,土壤解冻,牧草萌发,小麦等耐寒作物开始播种,适宜春耕生产。
由于地形影响,农业主产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全市春季平均降水量为19~54 mm,农区为50~54 mm,占年降水量10%~11%,平均气温为9~10 ℃,日照时数为445.8 h[1-2]。
1 前期气候特征分析1.1 降水量正常偏少2017年1—3月呼伦贝尔市降水量为6.7 mm,比常年的10.5 mm偏少3.8 mm,偏少36.2%。
农区降水量为3.4 mm,比常年的9.6 mm偏少6.2 mm,偏少64.6%,比2016年的14.2 mm偏少10.8 mm,偏少76.1%;牧区降水量为7.9 mm,比常年的8.9 mm偏少1.0 mm,偏少11.2%,比2016年的9.7 mm偏少1.8 mm,偏少18.6%。
1.2 气温偏高2017年春季平均气温为-16.1 ℃,比常年的-17.9 ℃偏高1.8 ℃。
农区平均气温为-10.3 ℃,比常年的-12.9 ℃偏高2.6 ℃,比2016年的-12.1 ℃偏高1.8 ℃;牧区平均气温为 -17.7 ℃,比常年的-18.5 ℃偏高0.8 ℃,比2016年的-18.7 ℃偏高1.0 ℃。
防台防汛安全培训ppt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气候变化趋势,培训对未来台风和汛 期的可能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醒居民做好应对准备。
应急预案制定
培训指导居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台 风和汛期来临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提高应对突发事件 的反应速度。
倡导全民参与,共建安全家园
提高安全意识
培训旨在提高居民对台风和汛期 安全的重视程度,强化自我保护 意识,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不
促进社会稳定
提高安全意识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减少因灾害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安全意识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01
02
03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社区 活动等多种方式普及防台 防汛知识,提高公众安全 意识。
培训课程
组织专业培训机构或专家 开展防台防汛安全培训课 程,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 处置能力。
模拟演练
必要的损失。
全民参与
倡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 的安全隐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 上报相关部门,共同维护社区的
安全稳定。
安全宣传与教育
培训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安全宣传 和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了解 和学习防台防汛安全知识,提高
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防台防汛安全培训
目 录
• 防台防汛基本知识 • 防台防汛应对措施 • 防台防汛安全意识培养 • 防台防汛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防台防汛基本知识
台风和汛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面上的强热带气旋,通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汛期则是江河 水位明显上涨的时期,常常导致洪涝灾害。
特点
台风具有旋转、强烈、破坏性强的特点,可能引发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汛期则表现为水位上涨、水流湍急,对河流沿岸地区构成威胁。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7年修订)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7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10.07•【文号】•【施行日期】2017.10.07•【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0年1月20日经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2010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全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六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防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17年8月27日-28日果洛南部大雨天气过程分析

农业气象农家参谋-151-NONG JIA CAN MOU2017年8月27日-28日果洛南部大雨天气过程分析马玉花(青海省果洛州气象局,青海果洛州,814000)【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C 形势场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7年8月27日-28日果洛南部大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584线、588线的北抬,位于新疆地区闭合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共同触发此次天气过程。
【关键词】果洛;南部;大雨;分析1 引言2017年8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果洛地区出现一次降水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果洛南部地区,降水持续时间长。
其中降水量在25mm ~50mm5个站,降水量在10mm ~25mm16个站,降水量在5mm ~10mm 有13个站,降水量在2.5mm ~5mm7个站,降水量小于2.5mm5个站。
较大降水量出现在:久治县德合龙寺43.3mm、久治县康赛寺38mm、班玛县江日堂乡34.3mm、久治县久治33mm、甘德县上贡麻乡29.8mm,降水中心在久治县德合龙寺,小时较大降水时次集中在27日15时~28日00时,小时较大降水主要在久治地区。
此次降雨过程中伴随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冰雹等强对流,需加强防范强降水诱发的局地山洪和地质灾害,东部农业区适时防雹工作。
2 高空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2.1 高空形势分析2017年8月27日08时500hPa 上,降水开始前,欧亚高纬地区维持两槽一脊环流形势。
新疆地区存在一个闭合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点西伸至西藏东南部地区。
果洛处于两个系统之间,且584线在果洛北部地区。
至8月27日20时,500hPa 高空显示,果洛上空存在切变,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位于新疆地区闭合小低压逐渐减弱并消失,且584线和588线均有所北抬。
至28日08时,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影响,副高脊点稍有北抬,果洛上空风向呈气旋性辐合,降水逐渐减弱。
2.2 探空资料分析从27日20时达日站探空资料(图1)看,低层湿度不是很大,中高层温度露点差均≤2℃,比湿均>3g/kg,可以看出存在很强不稳定能量。
2017年夏天天气热吗

2017年夏天天气热吗夏天最怕的就是高温酷暑,2017年夏天的天气热吗?2017夏天有多热?什么时候开始热呢?2017夏天会比往年更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17夏天热吗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2017夏天热吗_2017年夏天天气热吗_2017年夏天有去年热吗2017年夏天天气热吗2017年夏天会很热。
专家预测,2017年夏天会是炎热少雨的天气,且全国易出现冷冬热夏,全国又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干旱少雨天气。
但在下半年,同时也容易出现早汛等异常天气2017年是厄尔尼诺年的次年。
2017夏天热吗2017年的夏天可能炎热且少雨,尤以南方地区为主。
具体介绍:2017年全国易出现冷冬热夏,全国又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干旱少雨天气。
但在下半年,同时也容易出现早汛等异常天气,2017年是厄尔尼诺年的次年,同时不同的地区的温度也将不一样,例如武汉估计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或许更热也不一定。
2017夏天太热怎么办1、植物降温某些绿色植物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如龟背竹、绿萝、八角金盘,其特点是要选用大叶子的植物。
这是因为植物具有蒸腾作用,理论是水分从植物的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扩散到大气中,提升空气的湿度,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2、制冰降温提前一天往冰箱里倒水,让它制成冰,然后把冰块拿出来,用一大盆子或塑料盒装,放置在屋里的角落,可吸收屋里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3、通风透凉搬掉家里暂时不要用到或多余的家具,让屋里的空间更宽敞,还有早晚敞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另外分别将排风扇装在窗上或墙上,使室内外空气交换,原理就是不断吸入室外的空气,并排出室内闷热的空气,从而达到通风透气、降温的效果。
4、吃西瓜降暑提起夏天吃的东西,几乎人人立马都会想到西瓜了。
夏季天气太热,人容易胸闷、疲乏。
这时候来一块儿一块冰凉甜甜的西瓜,就能轻松驱散暑气,让人立刻消暑止渴了。
5、喝茶降暑喝茶能防暑解热,在众多降暑办法中算是很好的一种。
因为冷饮虽说当时感觉舒适,但是养生角度来讲是伤害身体的。
气象灾害的预测与防御技术

气象灾害的预测与防御技术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是当前人们面临的一项严峻的任务。
为了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各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发展出了诸如气象灾害预测、天气控制等技术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气象灾害预测与防御技术。
二、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由各种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失的灾害。
根据气象因素的不同和对不同领域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它是由海洋水汽所产生的大气锋面等气象要素组成的。
台风路径不确定,有时会给沿海地区、港口和海上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威胁。
2、暴雨洪涝灾害:暴雨是指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超过50毫米或更大的降水,洪涝是指由暴雨或大雨引起的河流水位急剧升高的情况。
暴雨洪涝常常给城市和农村带来极大的灾害。
3、干旱灾害:干旱是指一定范围内长期内的降雨量较少或未达到一定水平造成的土地水分不足。
干旱周期长、范围大,给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4、雷暴雨灾害:雷暴雨是由雷暴天气引起的雨雪等气象现象。
雷电和冰雹都属于雷暴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气象灾害预测技术气象灾害预测是指根据历史数据、气候模型等手段对天气条件进行分析,为预测近期的气象灾害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目前,气象灾害预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气象雷达:气象雷达是一种能探测到天空中云层中的水雨、颗粒体等的一种雷达,可通过扫描天空,对降雨量和位置进行精确预测,为洪涝灾害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2、卫星遥感:卫星遥感可以实时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气象数据,包括云图、气压、温度等,可根据不同的光波信号和频率对气象变化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地预测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发生。
3、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指根据天气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气数值模拟,从而得到预测的结果。
相应地,模式计算也成为气象预测的一项常规手段,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2017年商丘气候主要特征及影响分析

2017年商丘气候主要特征及影响分析康庄【摘要】利用商丘市所辖7个国家气象站降水、气温、日照等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分析了商丘市2017年基本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商丘市年平均气温15.6℃,与往年同期相比偏高1.3℃,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偏高;年降水量788.1 mm,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多6%,其中春季、夏季偏少,冬季、秋季偏多;年日照时数2056.7 h,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多2.9 h,其中冬季、秋季偏少,春季、夏季偏多.年内出现了雾、霾、寒潮、暴雪、干热风、龙卷风、暴雨、大风、连阴雨等天气气候事件.总体来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8(036)007【总页数】6页(P1105-1110)【关键词】气候特征;气候事件;气候影响;气象灾害;商丘【作者】康庄【作者单位】河南省柘城县气象局,河南柘城 47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2商丘市地处豫东平原,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加剧了农业灾害的发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1-6].很多学者对当地气候特征和气候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一定成果[7-12],笔者利用商丘市所辖7个国家气象站降水、气温、日照等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13-14],综合分析2017年商丘市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以期为气候变化的研究及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选用1960—2017年商丘市所辖7个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观测站点分别是商丘国家基准气象站,夏邑、睢县、宁陵、柘城、民权、虞城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要素为逐日、逐月、逐年的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等观测数据;气候平均值为全国统一的1981—2010年30年气候标准值;灾害数据来自商丘市民政局、农业局等有关单位.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研究2017年商丘市基本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影响分析.2 基本气候特征2.1 气温2017年商丘市年平均气温15.6℃,较往年偏高1.3℃,比2016年偏高0.2℃,创历史同期最高值(图1).各县年平均气温为14.8(商丘)~15.8 ℃(柘城),气温距平值为0.5~1.5℃,其中睢县15.2℃、民权15.7℃、虞城15.0℃、柘城15.8℃,均为各站历史同期最高值,宁陵为次高值,夏邑为第3位高值.与往年相比,商丘正常,夏邑显著偏高,睢县、虞城、民权、宁陵、柘城异常偏高(图2). 图1 1960—2017年商丘市年平均气温变化Fig.1 Change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Shangqiu from 1960 to 2017图2 2017年商丘市年平均气温及气温距平空间分布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anomaly of Shangqiu in 2017年极端最高气温37.6℃,出现在7月24日(民权);日极端最高气温≥35.0℃的日数为13(睢县、柘城)~20 d(夏邑);年极端最低气温-8.4℃,出现在12月17日(商丘、虞城);日极端最低气温≤-5℃的日数2(柘城)~15 d(虞城).冬季全市平均气温3.6℃,较往年同期偏高1.9℃,比2016年同期偏高1.5℃;各县平均气温为3.0(商丘)~4.1℃(柘城),气温距平值为1.3~2.3℃,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显著偏高.春季全市平均气温16.1℃,较往年同期偏高1.6℃,与2016年同期持平;各县平均气温为15.4(商丘)~16.5℃(民权、柘城),气温距平值为0.7~1.9℃,与往年同期相比,商丘正常,睢县、宁陵、虞城、夏邑显著偏高,柘城、民权异常偏高.夏季全市平均气温26.8℃,较往年同期偏高0.8℃,比2016年同期偏高0.2℃;各县平均气温为26.2(商丘)~27.0℃(柘城),气温距平值为0.2~1.0℃,与往年同期相比,商丘、虞城、夏邑、睢县正常,民权、柘城、宁陵偏高.秋季全市平均气温15.3℃,较往年同期偏高0.5℃,比2016年同期偏低0.3℃;各县平均气温为14.8(商丘)~15.9℃(柘城),气温距平值为0.0~0.8℃,与往年同期相比,商丘、虞城、夏邑、宁陵正常,睢县、民权、柘城偏高.2.2 降水量2017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88.1 mm,较往年偏多6%,比2016年偏多11%(图3).各县年降水量为684.8(民权)~883.5 mm(柘城),降水距平百分率为-3.1%~18.9%,与往年相比均正常(图4).2017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20.0 mm,出现在7月15日(柘城).最长连续降水日数6 d,各县均出现在9月30日—10月5日,总降水量为61.2(睢县)~80.9 mm(民权).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31 d,出现在10月19日—11月18日(夏邑).图3 1960—2017年商丘市年降水量变化Fig.3 Change of annual precipitationin Shangqiu from 1960 to 2017图4 2017年商丘市年降水量及距平空间分布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anomaly percentage of Shangqiu city in 2017冬季全市平均降水量89.4 mm,较往年同期偏多113%,比2016年同期偏多469%;各县降水量为72.8(民权)~110.3 mm(夏邑),降水距平百分率为96%~124%,与往年同期相比均异常偏多.春季全市平均降水量103.4 mm,较往年同期偏少21%,比2016年同期偏多31%;各县降水量为92.1(商丘)~120.0 mm(夏邑),降水距平-33%~-10%,与往年同期相比,商丘、睢县偏少,其他各县正常.夏季全市平均降水量387.0 mm,较往年同期偏少10%,比2016年同期偏多10%;各县降水量为328.8(虞城)~451.0 mm(柘城),降水距平百分率为-22.7%~11.5%,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正常.秋季全市平均降水量242.5 mm,较往年同期偏多73%,比2016年同期偏多6%;各县降水量为200.7(民权)~287.6 mm(睢县),降水距平百分率为45.0%~99.7%,与往年同期相比夏邑、民权偏多,宁陵、柘城显著偏多,商丘、虞城、睢县异常偏多.图5 1965—2017年商丘市年日照时数变化Fig.5 Change of annual sunshine hours in Shangqiu from 1965 to 20172.3 日照时数2017年商丘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 056.7 h,较往年偏多2.9 h,比2016年偏多166.5 h(图5).各县年日照时数为1 888.7(商丘)~2 283.7 h(夏邑),日照距平值为-155.2~312.6 h,与往年相比,夏邑偏高,其他各县正常(图6).图6 2017年商丘市年日照时数及距平空间分布Fig.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sunshine douration and anomaly of Shangqiu in 2017冬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376.7 h,较往年同期偏少28.3 h,比2016年同期偏少2.6 h;各县日照时数为334.4(宁陵)~404.8 h(夏邑),距平值-65.9~14.8h,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正常.春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620.8 h,较往年同期偏多25.2 h,比2016年同期偏多61.4 h;各县日照时数为576.7(宁陵)~691.3 h(夏邑),距平值-28.9~131.0 h,与往年同期相比,夏邑显著偏多,其他各县正常.夏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599.8 h,较往年同期偏多35.6 h,比2016年同期偏多23.9 h;各县日照时数为494.0(商丘)~657.8 h(夏邑),距平值-19.8~114.7 h,与往年同期相比,夏邑偏多,其他各县正常.秋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407.7 h,较往年同期偏少84.2 h,比2016年同期偏多42.4 h;各县日照时数为344.3(宁陵)~455.8 h(夏邑),距平值-26.2~-145.4 h,与往年同期相比,商丘、睢县、民权、柘城、夏邑正常,宁陵偏少,虞城显著偏少.3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3.1 雾、霾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年初和年末.1月、2月、11月和12月商丘各县大雾日数为8~24 d,霾日数41~62 d.除1月1—7日和9—12日,其他各日均出现大雾天气,1月2日最小能见度柘城22 m,商丘23 m.3.2 寒潮、暴雪2月20—22日,商丘市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寒潮、暴雪和降温天气,全市48h日平均气温下降9.2℃,22日最低气温-3.8℃.21日08:00—22:00先降雨后降雪,全市出现大到暴雪,各县过程雨雪量分别为商丘13.2 mm、夏邑27.3 mm、柘城19.3 mm、虞城12.8 mm、宁陵12.8 mm、睢县17.2 mm、民权13.2 mm,积雪深度2~4 cm.3.3 干热风5月受高温晴热天气影响,25—29日,商丘市出现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天气.其中28日各县日最高气温为35.6(睢县、民权、夏邑)~36.5 ℃(虞城),14:00相对湿度为20%(虞城、柘城)~24%(睢县),14:00风速为3.9(民权)~6.6 m/s(商丘),达到重度干热风.3.4 暴雨、大风3月1日,商丘、虞城、宁陵、睢县、民权出现短时大风天气,瞬时最大风速分别为19.3、17.6、17.6、17.2、17.0 m/s.7月15日,商丘、虞城、宁陵出现暴雨,降水量分别为72.8、74.5、62.6 mm,柘城、夏邑出现大暴雨,降水量分别为120.0、108.2 mm.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柘城梁庄144.9 mm.8月1—2日,睢县、夏邑出现暴雨天气,降水量分别为81.4 mm和67.5 mm.9月10日,商丘、睢县、虞城出现暴雨天气,降水量分别为54.1、74.6、57.6 mm.9月20日13:54,民权出现短时大风天气,最大风速达19.2 m/s.3.5 龙卷风7月6日08:00—7日05:00,商丘市部分县乡镇出现雷暴、短时强降水、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降水量大于100 mm的站点有3个,分别是柘城县张桥121.5 mm、陈青集111.2 mm,夏邑县骆集112.3 mm,大于50 mm的站点有46个;6日16:30,虞城县田庙乡遭受龙卷风袭击;6日21:00,夏邑县王集乡遭遇龙卷风袭击,区域站瞬时极大风速达19.5 m/s,持续时间3 min左右.3.6 连阴雨受“华西秋雨”东进北扩的影响,9月24—28日、9月30日—10月5日和10月10—12日全市出现3次连阴雨天气.9月24日—10月12日,累计降水日数14 d,各县总降水量为96.8(民权)~145.6 mm(睢县),较往年同期偏多233.8%~350.8%,总日照时数为16.6(柘城)~43.0 h(夏邑),较往年同期偏少61.5~91.9 h.4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分析2017年1月上旬,商丘市小麦已进入越冬期,1月1—7日和27—28日,各县降水量分别为17.0~27.3 mm和6.6~9.2 mm,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光照较充足,对冬小麦缓慢生长、安全越冬较为有利[15-16].2月中旬小麦进入返青期,2月21—22日,各县雨雪量13.0~27.3 mm,月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天气晴好,墒情适宜,有利于冬小麦返青期生长.但温度偏高,有利病菌、虫卵和地下害虫越冬,增加春季暴发危害风险.3月各县降水量3.0~7.5 mm,较往年同期偏少77%~88%,3月下旬麦田开始出现旱情,4月4—5日和16—17日,各县降水量分别为9.1~12.9 mm和6.9~26.4 mm,有效补充土壤水分,气温偏高,无大的降温过程,未出现晚霜冻害,日照充足,土壤墒情较好,小麦生长旺盛,成穗率高,有利于成大穗,且小麦生长进程加快,3月中旬拔节.4月中旬小麦抽穗,苗情升级转化快,一、二类苗比例增加,穗大粒多.天气晴好,小麦发生病虫危害程度整体与往年持平.5月上旬开始灌浆,5月3—4日和16—17日,各县降水量分别为27.5~42.2 mm和24.2~26.9 mm,有效缓解或解除土壤旱情.25—29日,商丘市出现干热风天气,温度高、湿度小,使小麦地上部水分蒸发加快,籽粒灌浆受抑制,缺水地块小麦提早枯熟,千粒质量减轻,收获期提早3~5 d,影响产量.6月3—6日、8日和10日过程降水量分别为23.2~66.5 mm、0.4~3.0 mm、6.1~39.1 mm,阴雨天气影响小麦收获和晾晒.6月上旬,降水增加土壤水分,有利夏播.上旬平均气温22.7℃,在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适宜播种范围内,土壤墒情好.中、下旬平均气温分别为25.9℃和27.1℃,较往年分别偏高0.3、1.0℃,有利作物蹲苗;日照时数分别为75.7、82.6 h,较往年同期分别偏多4.1、18.9 h,日照充足,对处于苗期的作物生长十分有利.7月5—7日,全市普降中~大雨,局部暴雨,过程降水量16.3~95.4 mm,有效缓解或解除旱情,为夏玉米拔节生长、大豆分枝奠定了水分基础.7月中旬全市平均降水量77.2 mm,较往年同期偏多2%,下旬全市平均降水量18.5 mm,较往年同期偏少73%,土壤墒情适宜,有利玉米抽雄开花吐丝、大豆开花结荚生长.7月22—24日,商丘市出现日最高气温≥36℃的高温天气,对个别早播地块处于抽穗开花的玉米授粉不利.7月30日、8月1—2日局部暴雨,对晚播地块处于抽穗开花的玉米授粉不利,出现玉米突尖现象.8月平均气温26.6℃,较往年同期偏高0.9℃,全市平均降水量169.1 mm,较往年同期偏多11.8%,日照时数193.8 h,较往年同期偏多13.6 h,温度偏高,降水适宜,光照充足,土壤墒情好,有利玉米灌浆等大秋作物生长.9月上中旬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充足的热量及光照条件利于玉米生长后期的灌浆攻籽和成熟,利于棉花的裂铃吐絮及大豆的结荚和鼓粒.9月中旬末至下旬初,夏玉米进入收获期.受“华西秋雨”影响,9月24日—10月12日,全市出现3次连阴雨天气,累计降水日数达14 d,各县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多,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日照时间不足,影响已收作物晾晒,部分已收农作物出现霉变发芽,降低籽粒品质及商品价值.9月24日—10月2日,全市平均气温在20℃左右,10月3日后明显下降,4日平均气温仅为12.3℃,8日回升到20℃左右,10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11日凌晨最低温度10.5℃,12日凌晨最低气温7.0℃(商丘).气温升降异常,造成辣椒、白菜等经济作物生长速度减缓,对部分蔬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危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降水量偏多,为冬小麦及越冬作物播种备足了底墒,也为培育冬前壮苗奠定了基础.全市冬小麦10月中旬进入适播期,连阴雨致使个别地块迟播,但总体影响不大.麦播期间气温适宜、土壤水分充足,小麦出苗整齐.11月全市平均气温9.1℃,较往年同期偏高1.1℃,降水量3.3 mm,较往年同期偏少87%,12月平均气温2.9℃,较往年同期偏高0.9℃,除商丘降水0.7 mm外,其他各县均无降水,天气晴好,日照充足,由于前期(10月)降水偏多,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分蘖生长、形成冬前壮苗.5 结语纵观2017年度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日照正常,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较为有利;年内出现的暴雪、大风、连阴雨、干热风、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有一定不利影响[17-18].总体来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光、温、水资源分布对工、农业生产、人们生产、生活和旅游是利大于弊[19-20].【相关文献】[1]许永姿,赵雪松,钱平海,等.2015年灵璧县气候条件分析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8):171-173.[2]余卫东,赵国强,陈怀亮.气候变化对河南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9-12.[3]何佳,薛亚永,周旗,等.气候变化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生产的影响[J].河南科学,2016,34(4):521-529.[4]戴翠贤.三门峡市近50年气候变化及对农作物的影响[J].河南科学,2013,31(3):370-376.[5]张亚宁,张明军,王圣杰,等.气候变化对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8):1325-1335.[6]覃志豪,唐华俊,李文娟.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影响的研究前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1-8.[7]梅梅,姜允迪,王遵娅,等.2016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J].气象,2017,43(4):468-476.[8]廖要明,王凌,王遵规,等.2015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J].气象,2016,42(4):472-480.[9]龚志强,宋文玲,王东阡,等.2017年春季我国主要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气象,2017,43(10):1296-1301.[10]姜雁飞,李锐,郝慧梅.汉中市近59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71-74.[11]应明,杨玉华,陈葆德,等.近50年影响中国热带气旋的气候变化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41(9):1352-1364.[12]张雪梅,陈莉,姬菊枝,等.1881—2010年哈尔滨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5):13-20.[13]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77-82. [14]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637-638.[15]张艳玲.商丘市2013年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河南科学,2014,32(4):524-526.[16]刘芳,李炳军,胡丽平.河南省小麦产量气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河南科学,2015,33(1):49-54.[17]黄先成.近43年安阳市雾日和霾日时空特征分析[J].河南科学,2016,34(3):397-403.[18]康邵钧.商丘市气象要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河南科学,2018,36(3):404-407. [19]孔德亚,黄建武,王无为,等.1965—2015年武汉市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J].河南科学,2018,36(3):396-403.[20]卫淑芸,史贝贝,吴明作,等.河南省旅游气候舒适期及其时空变化研究[J].河南科学,2017,35(1):159-165.。
气象灾害的预测与防范研究

气象灾害的预测与防范研究气象灾害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们会给人们的安全和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例如:暴风雪、洪涝灾害、旱灾、雷击、热浪等自然现象,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灾难。
因此,预测和防范气象灾害已成为各国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测气象灾害是防范气象灾害的基础,因此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国的气象部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探测、获取和分析数据,提高了气象灾害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
气象灾害的预测是建立在对气象要素(如雨量、温度、风向、气压等)分析的基础上的,目前较常用的预测方法有:(1)数据反演法:通过长时间观测数据的反演来推断将来的气象变化。
例如:基于历史气象数据的统计预测和模拟预测等。
(2)数值模拟法:利用大规模气象数值模型对大气运动规律的模拟和预测来预测将来的气象变化。
例如:欧洲中心预报中心的欧洲中长期预报模型等。
(3)综合分析法:将多种气象预测方法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例如:中国气象局的综合台风预报等。
二、气象灾害的防范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气象灾害防范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加强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通过加强对气象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灾害预兆,掌握灾害趋势,从而更好地进行预测和预警。
(2)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之前,建立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对措施,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救援措施。
(3)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公众对气象灾害的了解和认知,提高其自我防范和逃生自救能力,减少社会损失。
(4)加强科技支撑:加强气象灾害预测与防范的技术研发,开发新型科技手段,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防范能力。
三、未来展望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气象灾害几率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加强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防范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