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加工技术论文

高速加工技术论文
高速加工技术论文

高速加工技术论文

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初探

1.引言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1/3,工业生产总值的4/5,提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1/3。由此可见,制造技术的水平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制造技术尤其是先进制造技术将主宰一个国家的命运,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竟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为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而提出。同时,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概念。例如:成组技术(GT)、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快速成型技术(RPM)、虚拟制造技术(VMT)等。先进制造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出现国际产业大转移、制造业布局大调整的趋势。其中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是当今国际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现象。以制造业快速发展为标志的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把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进制造技术的缘由

近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逐渐被广大公司所追求,于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就被提上日程。

目前对于先进制造技术尚未有一明确的定义。普遍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改进、提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运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使用、回收等制造全过程技术的总称。纵观历史,现代制造技术形成和发展至今也只有是近十年间的事。上世纪,美国的一批学者不断鼓吹美国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把传统的制造业视为“夕阳工业”,因而制造技术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然而由于美国根据本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其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省,重新认识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全面推动了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于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逐步形成。而我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提出了多层次技术群构成的先进制造技术体系。第一个层次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基础制造技术,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第二个层次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在市场需求及新兴产业的带动下,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现代管理等高新技术结合而形成的崭新制造技术。第三个层次是先进制造集成技术。这是应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对上述两个层次的技术集成而形成的。

摘要:文章在概述高速加工的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探讨模具高速加工工艺技术与策略,并论述模具高速加工对加工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高速加工技术模具加工应用

随着数控加工设备和高性能加工刀具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成熟,模具加工的速度也大大提高,加工工序也随之减少,缩短甚至消除了耗时的钳工修复工作,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模具的生产周期。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使用逐渐成为模具工业技术改造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1高速加工的技术优势

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在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得到了解决。高速加工时间短,产品精度高,可以获得十分光滑的加工表面,能有效地加工高硬度材料和淬硬钢,避免了电极的制造和费时的电加工(EDM)时间,大幅度减少了钳工的打磨与抛光量。同时,模具表面因电加工(EDM)产生白硬层消失了,提高了模具的寿命,减少了返修。因为电极的制造工作不需要了,所以模具改型只需通过CAD/CAM,使改型加快。一些市场上越来越需要的薄壁模具工件,高速加工可又快又好地完成。而且在高速铣削CNC加工中心上模具一次装夹可完成多工步加工。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应用高速切削技术可节省模具后续加工中约80%的手工研磨时间,节约加工成本费用近30%,模具表面加工精度可达1μm,刀具切削效率可提高一倍。

2模具高速加工工艺技术与策略

2.1粗加工时采用的加工策略

模具粗加工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单位时间内材料的去除率,并为半精加工准备工件的几何轮廓。在切削过程中因切削层金属面积发生变化,导致刀具承受的载荷发生变化,使切削过程不稳定,刀具磨损速度不均匀,加工表面质量下降。可通过以下措施保持切削条件恒定,从而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

(1)通过计算获得恒定的切削层面积和材料去除率,使切削载荷与刀具磨损速率保持均衡,以提高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

(2)应避免刀具轨迹中走刀方向的突然变化,以免因局部过切而造成刀具或设备的损坏。

(3)应保持刀具轨迹的平稳,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

(4)下刀或行间过渡部分最好采用斜式下刀或圆弧下刀,避免垂直下刀直接接近工件材料。

(5)采用攀爬式切削可降低切削热,减小刀具受力和加工硬化程度,提高加工质量。

2.2半精加工采用的加工策略

模具半精加工的主要目标是使工件轮廓形状平整,表面精加工余量均匀,这对于工具钢模具尤为重要,因为它将影响精加工时刀具切削层面积的变化及刀具载荷的变化,从而影响切削过程的稳定性及精加工表面质量。

粗加工是基于体积模型,精加工则是基于面模型。现有的模具高速加工CAD/CAM软件大都具备剩余加工余量分析功能,并能根据剩余加工余量的大小及分布情况采用合理的半精加工策略。例如Pro/E软件提供的局部铣削功能,如果局部铣削工序的剩余加工余量取值与粗加工相等,该工序只用一把小直径铣刀来清除粗加工未切到的角落,然后再进行半精加工;如果取局部铣削工序的剩余加工余量值作为半精加工的剩余加工余量,则该工序不仅可清除粗加工未切到的角落,还可完成半精加工。

2.3精加工采用的加工策略

模具的高速精加工策略取决于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点,而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点随着加工表面的曲面斜率和刀具有效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由多个曲面组合而成的复杂曲面加工,应尽可能在一个工序中进行连续加工,而是对各个曲面分别进行加工,以减少抬刀、下刀的次数。由于加工中表面斜率的变化,如果只定义加工的侧吃刀量,就可能造成在斜率/f 同的表面上实际步距均匀,从而影响加工质量。Hyper Mill软件提供了等步距加工方式,可

保证在走刀路径中均匀的侧吃刀量,而受表面斜率及曲率的限制,保证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始终承受均匀的载荷。

精加工曲面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刀具半径的1.5倍,以避免进给方向的突然转变。在模具的高速精加工中,在每次切入、切出工件时,进给方向的改变应尽量采用圆弧或曲线转接,避免采用直线转接,以保持切削过程的平稳性。

3模具高速加工对加工系统的要求

高速切削系统主要由高速切削CNC机床、高性能的刀具夹持系统、高速切削刀具、高速切削的CAM系统软件等几部分组成。

3.1高速切削CNC机床

3.1.1高稳定性的机床支撑部件

高速切削机床的床身等支撑部件应具有很好的动、静刚度,热刚度和最佳的阻尼特性。大部分机床都采用高质量、高刚性和高抗张性的灰铸铁作为支撑部件材料,采用封闭式床身设计,整体铸造床身,对称床身结构并配有密布的加强筋,如德国Deckel Maho公司的桥式结构或龙门结构的DMC系列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使机床获得了在静态和动态方面史大限度的稳定性。

3.1.2高速运动系统

高速运动系统包括高速主轴系统和高速进给系统两部分。

3.1.3高性能CNC控制系统

先进的数控系统是保证模具复杂曲面高速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模具高速切削加工要求数控系统有:CNC控制系统高速的数字控制回路、先进的插补方法(基于NURBS 的样条插补)、预处理(Look.ahead)功能、误差补偿功能等。

3.2高性能的刀具夹持系统

夹持系统高速铣床的刀具夹持系统要求其有很高的动平衡性,且具有绝对的定心性。主轴、刀柄、刀具三者在旋转时只有具有极高的同心度,才能保证高速、高精度加工。否则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当其达到系统的临界状态将会使刀具系统发生激振,其结果是加工质量F降,刀具寿命缩短,加速主轴轴承磨损,严重时会使刀具与主轴损坏。它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空心锥部和主轴端面同时接触的双定位式刀柄(如德国OTT公司的HSK刀柄),其轴向定位精度可达0.001mm。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刀夹锁紧更为牢固,其径向跳动不超过5gm。

3.3高速切削刀具

刀具技术和机床制造,从一开始就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高速切削刀具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即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耐磨损和抗热疲劳的特性。为满足模具高速加工的要求,其采用的刀具材料主要是硬质合金,并且普遍采用刀具涂层技术,涂层材料为氮化钛(TiN)、氮化铝钛(TiALN)等。

3.4高速切削的CAM系统软件

高速切削具有合适的CAM编程软件也是至关重要的。高速加工CAM编程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计算速度,较强的插补功能,全程自动过切检查及处理能力,自动刀柄与夹具干涉检查、绕避功能,进给率优化处理功能,待加工轨迹监控功能,刀具轨迹编辑优化功能,加工残余分析功能等。数控编程可分为CAD和CAM,在使用CAM系统进行高速加工数控编程时,除刀具和加工参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外,加工方法的选择和采用的编程策略就成为了关键。所以,还应有一名出色编程工程师对零件的几何结构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具备对于理想工序安排以及合理刀具轨迹设计的知识和概念。才能注意加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一切可能保证刀具轨迹光滑平稳和刀具载荷均匀,使高速切削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4结束语

模具高速加工技术是先进的加工技术,不仅涉及到高速加工工艺,而且还包括高速加工机床、数控系统、高速切削刀具及CAD/CAM技术等。模具高速加工技术目前已在发达国家的模具制造业中普遍应用,而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及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模具高速加工技术,对促进我国模具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树栋.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02期.

[2]郭铁君.模具高速加工技术与策略.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0期.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论文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论文 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概念与范畴 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机械加工可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三个阶段。目前,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为1~0.1?;m,表面粗糙度为Ra0.1~0.01?;m的加工技术,但这个界限是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的,今天的精密加工可能就是明天的一般加工。精密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工精度,包括形位公差、尺寸精度及表面状况;二是加工效率,有些加工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工精度,却难以取得高的加工效率。精密加工包括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光整加工等加工技术。传统的精密加工方法有砂带磨削、精密切削、珩磨、精密研磨与抛光等。 a.砂带磨削是用粘有磨料的混纺布为磨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属于涂附磨具磨削加工的范畴,有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b.精密切削,也称金刚石刀具切削(SPDT),用高精密的机床和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于铜、铝等不宜磨削加工的软金属的精密加工,如计算机用的磁鼓、磁盘及大功率激光用的金属反光镜等,比一般切削加工精度要高1~2个等级。 c.珩磨,用油石砂条组成的珩磨头,在一定压力下沿工件表面往复运动,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可达Ra0.4~0.1?;m,最好可到Ra0.025?;m,主要用来加工铸铁及钢,不宜用来加工硬度小、韧性好的有色金属。 d.精密研磨与抛光通过介于工件和工具间的磨料及加工液,工件及研具作相互机械摩擦,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尺寸与精度的加工方法。精密研磨与抛光对于金属和非金属工件都可以达到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被研磨表面的粗糙度Ra≤0.025?;m加工变质层很小,表面质量高,精密研磨的设备简单,

关于高速铣削加工工艺的浅论

高速切削技术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 1001011435 张伟

1 关于高速铣削加工工艺的浅论* 张伟 (1.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沈阳201311;)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高速切削是以切削速度的高低来进行分类的,而削机床则是以转速的高低进行分类。如果从切削变形的机理来看高速切削,则前一种分类比较合适;但是若从切削工艺的角度出发,则后一种更恰当。随着主轴转速的提高,机床的结构,刀具结构,刀具装夹和机床特性都有本质上的改变。高速意味着高离心力,传统的7:24锥柄,弹簧夹头,液压夹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难以提供足够夹持力,同时为避免切削振动要求刀具系统具有更高的动平衡精度。高速切削的最大优势并不在于速度,进给速度提高所导致的效率提高,而由于采用了更高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允许采用较小的切削用量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切削用量的降低,切削力和切削热随之降低,工艺系统变形减小,可以避免铣削振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高速铣削工艺加工薄壁结构零件。 关键词:高速铣削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G156 About High Speed Milling Technology Discussion ZHANG Wei (1. Shenyang Li g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Shenyang 201311;) Abstract:Traditional high-speed cutting is to classify the level of cutting , and the cutting speed of the machine is based on the level of classification. If the view of the cutting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speed cutting, the former is more appropriate classification ; However, if the angle of the cutting process , the latter is more appropriate. As the spindle speed increases , the structure of the machine tool structure , tool clamping and machine characteristics are essentially changed. High speed means high centrifugal force , the traditional 7:24 taper , collet chuck , hydraulic chuck under the effect of centrifugal force , it is difficult to provide sufficient clamping force , as well as to avoid cutting vibration requires balancing tool system has higher precision .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high-speed cutting is not the speed, feed speed increased efficiency resulting from , but thanks to the higher cutting speed and feed rate, allowing the use of smaller cutting for cutting. Since the reduction cutting , cutting force and cutting heat decreases, reducing deformation process system to avoid vibration milling . Using this feature can speed milling machining thin-walled structural components . Key words:High speed Mill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0 前言1 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高速铣削加工相对于普通铣削加工具有如下特点: (1)高效高速铣削的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r/min~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 *高速切削技术论文.20131005下载模板.20131101完成初稿.20131127终稿. 在切削钢时,其切削速度约为400m/min,比传统的 铣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时与传统的加工方法(传统铣削、电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2)高精度高速铣削加工精度一般为10μm,有的精度还要高。 (3)高的表面质量由于高速铣削时工件温升小(约为3°C),故表面没有变质层及微裂纹,热变形也小。最好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1μm,减少了后续磨削及抛光工作量。

玉米加工工艺流程(参考)2014-2-16

淀粉车间是以玉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粉碎、分离、精制成淀粉乳为制 糖车间提供原料。同时分离出来的其它玉米成分作为副产品车间生产原料。车间共有13个岗位分别是亚硫酸制备岗位、玉米投料岗位、玉米浸泡岗位、放料岗位、玉米破碎岗位、细磨、胚芽分离岗位、纤维洗涤岗位、蛋白质分离岗位、淀粉洗涤岗位、麸质浓缩岗位、冲料水净化岗位、电工岗位、机修岗位。 制酸:燃烧炉加上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向上、吸收塔内雾化水向下,雾化水与气体逆流接触,溶解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利用于玉米浸泡。 投料:玉米经计量后进入投料池,将陈酸与玉米混合后用泵输送到玉米除杂系统进行水选除杂,除杂后的净化玉米用泵输送到相应的浸泡罐内进行浸泡。 浸泡:投入到浸泡罐内的玉米,用一定温度的亚硫酸溶液浸泡50小时以上,降低玉米的机械强度使玉米粒软化,破坏或者削弱玉米粒各组成部分的联系。 放料:浸泡后的玉米用冲料水冲入到放料槽,用泵输送到重力曲筛上进入到破碎岗位进行破碎。 破碎:浸泡后的玉米加入过程水进入破碎机内,利用动静齿盘及凸齿的剪切、挤压和搓撕作用,使玉米胚乳与胚芽分离。 漂浮:破碎后的物料在一定温度下根据浓度不一,在一定的液位下进行胚芽与物料分离,提取胚芽。 针磨:提取胚芽后的物料,用泵输送到高速运转的针磨内利用动盘与静盘的磨针物料互相冲击而被粉碎精磨。 洗涤:精磨后的物料,用泵输送到压力曲筛上,在一定的压力下加入过程水,物料和浆液与契形筛条的锋利刀口即对物料产生切割作用进行筛分洗涤。 分离:物料筛分后的浆液进入离心机上部,经进料口送入转鼓,高速旋转的转鼓带动物料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利用碟片之间的薄层将比重截然不同的浆液进行淀粉与蛋白麸质分离。 浓缩:分离后的麸质水用泵麸质浓缩机达到蛋白质与水的分离。 旋流:分离后的浓浆在一定压力温度下进入旋流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相对密度较大的淀粉颗粒,具有较快的沉降速度被旋流下降至底部,排出相对密度小的蛋白颗粒,在内层绕中心随螺旋状上升至顶部出口,从溢流口排出,进行淀粉精制。 车间功能描述: 1、淀粉车间供淀粉乳通过液化、糖化、脱色、过滤、浓缩、喷雾、结晶、转化成各类产品。 2、麦芽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饴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5万吨;麦芽糊精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1万吨;食用葡萄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低DE值葡萄糖浆生产线3.5万吨。 淀粉车间供淀粉乳,在储罐内加水初步稀释,然后进入调配罐加酸(或碱)、水,并加入一定量的耐高温淀粉酶,搅拌均匀后使用喷射器加热到107-112℃,喷射后的料液经闪蒸后温度降至95-97℃,然后进入维持罐高温维持90-120分钟,完成淀粉乳的初步液化。 出层流柱液化液达到工艺要求指标后,进入降温系统,经真空降温至58-60℃,

特种加工技术论文.(优选)

特种加工技术概论 摘要: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借助电能、热能等各种能量进行材料加工的重要工艺方法。本文简介了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各种不同的特种加工技术,并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趋势。 关键词: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离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快速成形 一.前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高度、高韧性、高强度和高脆性等难切削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制造精密细小、形状复杂和结构特殊工件的求也在日益增加。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的结合促使特种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所谓特种加工,是一种利用化学能、电能、声能、机械能以及光能和热能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其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切削方法,即加工过程中工件与所用工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切削力,工具材料的硬度也可低于工件材料的硬度。特种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效,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特殊材料或特殊结构工件的加工工艺性发生了根本变化,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和关键制造技术。 二.特种加工的特点 特种加工与一般机械切削加工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在某种场合上,它是一般机械切削加工的补充,扩大了机械加工的领域。它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特点 (1)不用机械能,与加工对象的机械性能无关,有些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弧加工、电化学加工等,是利用热能、化学能、电化学能等,这些加工方法与工件的硬度强度等机械性能无关,故可加工各种硬、软、脆、热敏、耐腐蚀、高熔点、高强度、特殊性能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2)非接触加工,不一定需要工具,有的虽使用工具,但与工件不接触,因此,工件不承受大的作用力,工具硬度可低于工件硬度,故使刚性极低元件及弹性元件得以加工。

超精密加工技术论文

超精密加工技术简介论文 学校:XXXXX 学院:XXXX 班级:X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 指导教师:XXX

目录 目录 .......................................................................................................................................... - 2 - 一、概述................................................................................................................... - 1 - 1、超精密加工的内涵...................................................................................... - 1 - 2.、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性................................................................. - 1 - 二、超精密加工所涉及的技术范围....................................................................... - 2 - 三、超精密切削加工............................................................................................... - 3 - 1、超精密切削对刀具的要求.......................................................................... - 3 - 2、金刚石刀具的性能特征.............................................................................. - 3 - 3、超精密切削时的最小切削厚度.................................................................. - 3 - 四、超精密磨削加工............................................................................................... - 4 - 1、超精密磨削砂轮.......................................................................................... - 4 - 2、超精密磨削砂轮的修整.............................................................................. - 4 - 3、磨削速度和磨削液...................................................................................... - 5 - 五、超精密加工的设备........................................................................................... - 5 - 六、超精密加工的支撑环境................................................................................... - 6 - 1、净化的空气环境.......................................................................................... - 6 - 2、恒定的温度环境.......................................................................................... - 6 - 3、较好的抗振动干扰环境.............................................................................. - 7 - 七、超精密加工的运用领域................................................................................... - 7 - 八、超精密加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 7 - 1、超精密加工的现状...................................................................................... - 7 - 2、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前景.............................................................................. - 8 - 总结:....................................................................................................................... - 9 -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速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速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引言 对于机械零件而言,高速加工即是以较快的生产节拍进行加工。一个生产节拍:零件送进--定位夹紧--刀具快进--刀具工进(在线检测)--刀具快退--工具松开、卸下--质量检测等七个基本生产环节。而高速切削是指刀具切削刃相对与零件表面的切削运动(或移动)速度超过普通切削5~10倍,主要体现在刀具快进、工进及快退三个环节上,是高速加工系统技术中的一个子系统;对于整条生产自动线而言,高速加工技术表征是以较简捷的工艺流程、较短、较快的生产节拍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这就要突破机械加工传统观念,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改革原有加工工艺(方式):或采用一工位多工序、一刀多刃,或以车、铰、铣削替代磨削,或以拉削、搓、挤、滚压加工工艺(方式)替代滚、插、铣削加工…等工艺(方式),尽可能地缩短整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高速加工技术也意味着企业要以较短的生产周期,完成研发产品的各类信息采集与处理、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市场营销及反馈信息。这与敏捷制造工程技术理念有相同之处。 高速加工技术产生于近代动态多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企业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上市快、服务好、环境清洁和产品创新换代及时,由此牵引高速加工技术不断发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速加工技术基于金属(非金属)传统切削加工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系统工程技术。现已广泛实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型制造企业(如现代轿(汽)车生产企业);随着个性化产品的社会需求增加,其生产条件为多品种、

单件小批制造加工(机械制造业中,这种生产模式将占到总产值的70%),高速加工技术必将在生产工艺离散型或混和型企业中(如模具、能源设备、船舶、航天航空…等制造企业)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变革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用的高速加工技术跟随引进的先进数控自动生产线、刀具(工具)、数控机床(设备),在机械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应的管理模式、技术、理念随之融入企业。企业家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制度、机制在未来可持续发展、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日益深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不仅促进企业转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技改,还给企业展现出应用和发展高速加工技术良好而广阔的前景。 2我国引进数控轿车自动生产线中的高速加工技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相继从德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引进了多条较先进的轿车数控生产自动线,使我国轿车制造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其中较典型的是来自德国的一汽--大众捷达轿车和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自动生产线,其处于国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水平。其中应用了较多较实用的高速加工技术。从中可部分了解到世界高速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重点介绍一汽--大众捷达轿车传、发生产线。 引进的捷达数控轿车自动生产线概况 一汽--大众捷达轿车自动生产线由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发动机及传动器等高速生产线组成。同步引进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并行工程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

甜玉米加工工艺

甜玉米加工工艺 甜玉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加工品种多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受到中高档宾馆饭店的青睐,成为餐桌上新型佳肴之一。甜玉米加工产品还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世界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甜玉米生产及其加工产品甚少,而西欧和东南亚地区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发展甜玉米生产及其加工产品有广阔的市场。 一、罐头加工工艺 甜玉米罐头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粒状,另一种为糊状。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添加各种佐料制成不同风味的产品。 1.粒状甜玉米罐头工艺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衣→清洗→蒸煮→脱粒→漂洗→配汤→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贴标→包装。 (2)操作要点 ①原料处理:选择无虫蛀穗和无杂质的玉米穗及时按标准验收并迅速加工,不允许积压,防止机械操作。 ②去衣:用小刀将苞叶轻轻划开,注意避免划破籽粒,剥除苞叶花丝。如收后24h内来不及加工,需带苞放入低温冷藏室。 ③蒸煮:100℃蒸煮5min,使籽粒完全定浆并保持嫩性和香味。蒸后及时在清水中冷却。 ④脱粒:用铲机脱粒或手工钢刀搓粒,脱粒要求不带胚,减少破皮碎粒。 ⑤漂洗:用40℃温水漂去玉米粒中的浆状物、碎片、胚及花丝。 ⑥配汤: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或销售商的要求调制,--般可按罐重配置2%糖、0.25%盐溶液,煮沸过滤。 ⑦装罐:按罐型装配玉米粒和汤料。如罐装粒300g,加汤130g(汤汁温度80℃以上)。 ⑧杀菌:在真空条件下中心温度75℃抽气密封,洗罐杀菌。迅速冷却,温度为37±2℃条件下保温5昼夜,然后打签、贴标、包装、入库。 2.糊状甜玉米罐头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衣→清洗→搓粒→配料→预煮→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贴标→包装。 (2)操作要点 原料、去衣、清洗处理与粒状罐装甜玉米相同。搓粒是将清洗干净的玉米穗用杈平刮下玉米浆,再将生玉米浆放入不锈钢锅内,按60kg玉米浆加凉开水40kg和已溶化并过滤好的砂糖3kg、精盐0.5kg混合搅拌均匀,立即预煮,温度控制在100℃,不断搅拌使其均匀受热,煮沸1--2min即可装罐;一般7116型罐可装425g玉米糊,然后真空排气密封,洗罐杀菌,冷却后保温擦罐,再打签、贴标、包装、入库。 二、玉米爽(饮料)加工工艺 玉米爽(饮料)是以采收的乳熟期的甜质玉米果穗为原料,经过取汁、脱气、均质、密封和杀菌等工艺,并加水、加糖、加酸调配后制得的饮料,含有甜质玉米全部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以及矿质元素等。玉米爽饮料,呈乳白色或微显黄色,玉米组织稳定均匀地分布在汁液中,不分层,气味清香,口感细腻,无杂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天然饮品。 1.工艺流程。清选→预煮→打浆→细磨→调配→脱气→均质→预热→灌装→密封→杀菌→冷却→保温→包装。 2.操作要点 (1)清选。包括脱粒、筛选、去除花丝。脱粒后采用喷淋式连续清洗机清洗,筛选出黑粒、杂粒、虫蛀粒、玉米芯、花丝以及其他杂物。 (2)预煮。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或蒸汽对玉米籽粒进行热处理。--般温度为95--100℃,时间10--15min。预煮操作可在夹层锅或连续式预煮机中进行。 (3)打浆。打浆在打浆机中进行,使玉米组织细碎,易于流动,同时进一步去除玉米粒中的杂质。 (4)细磨。用胶体磨磨碎玉米组织,加工成组织细腻、流动性好的玉米浆。 (5)调配。按产品生产标准,用水、糖及其他添加剂对玉米浆进行调配。经调配的玉米浆含糖量一般在10%以上,玉米浆所占的比例约为成品的20%--50%。开动搅拌器将添加的所有物质充分混合均匀,保证产品有稳定和均匀的质量。也可适当添加一定量的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等,添加量为0.05%--0.2%。 (6)脱气。玉米组织中含有气体,在搅拌和输送过程中空气以溶解状态存在或吸附在玉米微粒表面,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脱气是在真空脱气机中进行,通过脱气机上部的喷雾器装

特种加工论文

特种加工技术的现代应用及其发展研究 摘要: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化学能或者复合能实现材料切削的加工方法,是难切削材料、复杂型面、低刚度零件及模具加工中的重要工艺方法。本文介绍了概念、特点、分类以及近些年应用于特种加工的一些新方法、新工艺。 关键词:特种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高能束流加工超声波加工复合加工 1、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 现代特种加工(SP,SpciaI Machining)技术是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或其复合以实现材料切除的加工方法。与常规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它具有许多独到之处。 1.1以柔克刚。因为工具与工件不直接接触,加工时无明显的强大机械作用力,故加工脆性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薄壁零件、弹性元件时,工具硬度可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1.2用简单运动加工复杂型面。特种加工技术只需简单的进给运动即可加工出三维复杂型面。特种加工技术已成为复杂型面的主要加工手段。 1.3不受材料硬度限制。因为特种加工技术主要不依靠机械力和机械能切除材料,而是直接用电、热、声、光、化学和电化学能去除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它们瞬时能量密度高,可以直接有效地利用各种能量,造成瞬时或局部熔化,以强力、高速爆炸、冲击去除材料。其加工性能与工件材料的强度或硬度力学性能无关,故可以加工各种超硬超强材料、高脆性和热敏材料以及特殊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因此,特别适用于航空产品结构材料的加工。 1.4可以获得优异的表面质量。由于在特种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有些特种加工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热应力、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区及毛刺等表面缺陷均比机械切削表面小。 各种加工方法可以任意复合,扬长避短,形成新的工艺方法,更突出其优越性,便于扩大应用范围。 由于特种加工技术具有其它常规加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现代加工技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现代技术装备,特别是航空航天高技术产品的一些结构件,如工程陶瓷、涡轮叶片、燃烧室的三维型腔、型孔的加工和航空陀

激光加工技术论文--

机械工程系 机制方向课大作业 课程名称: 特种加工 姓名: 班级: 学号:

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激光加工是指利用激光束投射到材料表面产生的热效应来完成加工过程,包括激光焊接、激光切割、表面改性、激光打标、激光钻孔和微加工等。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如打孔、切割、划片、焊接、热处理等。激光能适应任何材料的加工制造,尤其在一些有特殊精度和要求、特别场合和特种材料的加工制造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加工原理、发展前景、强化处理、微细加工、发展前景。 一激光加工的原理及其特点 1.激光加工的原理 激光加工是将激光束照射到工件的表面,以激光的高能量来切除、熔化材料以及改变物体表面性能。由于激光加工是无接触式加工,工具不会与工件的表面直接磨察产生阻力,所以激光加工的速度极快、加工对象受热影响的范围较小而且不会产生噪音。由于激光束的能量和光束的移动速度均可调节,因此激光加工可应用到不同层面和范围上。 激光加工的特点 激光具有的宝贵特性决定了激光在加工领域存在的优势: ①由于它是无接触加工,并且高能量激光束的能量及其移动速度均可调,因此可以实现多种加工的目的。 ②它可以对多种金属、非金属加工,特别是可以加工高硬度、高脆性、及高熔点的材料。 ③激光加工过程中无“刀具”磨损,无“切削力”作用于工件。 ④激光加工过程中,激光束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并且是局部加工,对非激光照射部位没有影响或影响极小。因此,其热影响区小,工件热变形小,后续加工量小。 ⑤它可以通过透明介质对密闭容器内的工件进行各种加工。 ⑥由于激光束易于导向、聚集实现作各方向变换,极易与数控系统配合,对复杂工件进行加工,因此是一种极为灵活的加工方法。 ⑦使用激光加工,生产效率高,质量可靠,经济效益好。例如:①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采用板条激光器加工航空发动机上的异形槽,不到4H即可高质量完成,而原来采用电火花加工则需要9H以上。仅此一项,每台发动机的造价可省5万美元。②激光切割钢件工效可提高8-20倍,材料可节省15-30%,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虽然激光加工拥有许多优点,但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二激光技术 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如打孔、切割、划片、焊接、热处理等。激

高速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高速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高速切削加工作为模具制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相比 是质的飞越,具有高生产效率、小切削力、高加工精度、低能耗等特点。可以解决在模具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高速加工技术、生产效率、模具、工序、应用、趋势…… 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特殊材料的刀具,通过极大地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提 高被加工件的切除率,同时,加工精度和质量也显著提高的新型加工技术。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21世纪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可以解决在模具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大部分的模具公司都得到了广泛应用,85%左右的模具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序已被高速加工所替代。高速加工技术集高效、优质、低耗于一身,已成为国际模具制造工艺中的主流。本文主要介绍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特点、优势、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术特点 一、生产效率有效提高。 高速切削加工允许使用较大的进给率,比常规切削加工提高5~10倍,单位时间材料切除率可提高3~6倍。当加工需要大量切除金属的零件时,可使加工时间大大减少。 二、至少降低30%的切削力。 由于高速切削采用极浅的切削深度和窄的切削宽度,因此切削力较小,与常规切削相比,切削力至少可降低30%,这对于加工刚性较差的零件来说可减少加工变形,使一些薄壁类精细工件的切削加工成为可能。 三、加工质量得到提高。 因为高速旋转时刀具切削的激励频率远离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不会造成工艺系统的受迫振动,保证了较好的加工状态。由于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和切削力都很小,使得刀具、工件变形小,保持了尺寸的精确性,也使得切削破坏层变薄,残余应力小,实现了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频率的形成可知,切削力的降低将减小由于切削力产生的振动(即强迫振动)的振幅;转速的提高使切削系统的工作频率远离机床的固有频率,避免共振的发生;因此高速切削可大大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加工质量。 四、降低加工能耗,节省制造资源。 由于单位功率的金属切除率高、能耗低以及工件的在制时间短,从而提高了能源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切削加工在制造系统资源总量中的比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五、简化了加工工艺流程。 常规切削加工不能加工淬火后的材料,淬火变形必须进行人工修整或通过放电加工解决。

制造工艺论文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分析 班级2011级车辆3班 学号20111529 作者刘琳娜 摘要:研究复杂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进一步明确编制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定位装夹方案、有效利用各种数控设备和加工刀具、设定最佳切削用量是保证复杂箱体类零件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箱体零件定位基准工艺流程高速切削夹具 前言: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承载着轴、轴承、齿轮等有关零件,连接成部件或机器,因此箱体零件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它影响着机器的装配精度、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减少装夹次数,可有效避免多次装夹造成的累积误差和装夹误差,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箱体定位基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箱体上各个平面与平面之间、孔与平面之间、孔与孔之间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是否能够保证,以及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顺序安排都有很大影响,当用夹具安装工件时,定为基准的选择还会影响到夹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在选择基准时,首先要遵守“基准同一”和“基准重合”的原则,同时必须考虑生产批量的大小、生产设备、特别是夹具的选用等因素。因此,定为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问题。 (一)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影响各加工面的余量分配及不需加工面与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根据粗基准选择原则,应首先考虑箱体上要求最高的主轴孔的加工余量要均匀,防止加工时因余量不均而引起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并要兼顾其余加工表面都有适当的余量。其次要纠正箱体内壁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防止加工出的轴承孔端面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尺寸相差太大,可能是齿轮安装时与箱体内壁相碰。从这点考虑,选内壁为粗基准,但这将使装夹极为困难,由于各轴孔和内腔的砂芯是一个整体,所以实际生产中选主轴孔和一个相距较远的轴孔作为粗基准。 (二)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箱体零件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和距离尺寸精度以及工件安装方便可靠,箱体类零件精基准选择常用两种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基准重合原则。 1.一面两孔 (基准统一原则) 在多数工序中,箱体利用底面(或顶面)及其上的两孔作定位基准,加工其它的平面和孔系,以避免由于基准转换而带来的累积误差。

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8款玉米食品加工技术 玉米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大宗谷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其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具备多次加工增值的潜力,加工品种多样,被誉为“软黄金”。如今粗粮细作、细吃已成为营养搭配的新时尚。发展下列玉米加工有广阔的市场。 一、玉米制凉粉 选白色玉米用面粉机加工成精粉,然后在缸中对清水,搅拌沉淀即为玉米淀粉。 1.以每0.5千克面粉加3千克水添至锅中。加热至似开非开时停火。 2.将0.5千克玉米淀粉放入盆中,加凉水调开(勿太稀或太稠)。 3.将调好的粉浆顺直线倒入锅中,迅速搅动加温。但不可在温水时倒入面浆,以防糊锅;也不可在沸腾时倒入,以免形成疙瘩。 4.搅拌成乳白色时停搅,盖上锅盖煮3~4分钟。待呈清白色且有小气孔出现时停火即为成品。 二、玉米奶饮料 1.将60千克精选过的玉米在室温下浸泡20小时后煮熟,滤去水分,加5%的玉米淀粉液磨成乳液,用100目滤布过滤。在滤液中加脱脂奶粉、白砂糖各10千克,搅拌25~35分钟后即为成品。 2.将精选的50千克玉米放在热水锅中煮沸1小时,滤去水分,加入5%的

玉米淀粉溶液,磨成乳状,用40~70目滤布过滤,加入脱脂奶粉、白砂糖各5千克,搅拌半小时即为成品。 三、玉米蛋糕 1.配料。黄玉米面5千克,鸡蛋6千克,糖稀1.2千克,发酵粉50克,白糖3千克,植物油250克,食盐、小苏打、鲜牛奶适量。 2.制法。①将玉米面、糖稀、食盐、鲜牛奶、发酵粉拌匀,置于蒸锅内蒸30~35分钟,取出冷却备用。②将鸡蛋打入盆内,加入白糖和小苏打适量,用3根筷子先轻后重,先慢后快搅拌15~20分钟,使蛋的液体起泡变厚,色泽奶白,体积增加1.5~2倍。③把蛋液拌入蒸好的蛋糕原料中,搅成均匀的糊状,静置10分钟。④将蛋糕模具(铝皮饭盒也可)入炉加热,在底部涂1层食用油,以防粘模。把搅拌好的糊状料分装进蛋糕模具中,送进烤箱烘烤。待制品烤成金黄色,表面涂上一层油,即成玉米蛋糕。 四、香酥玉米豆 1.选料浸泡。玉米去杂质,置于水中浸泡16~24小时。 2.碱煮去皮。把浸泡好的玉米捞入浓度为8%~9%的食用碱水中,煮沸1小时。捞出,投入清水中反复淘洗,直至皮膜、粒柄除去。将玉米粒浸于水中淘洗,直至水溶液呈中性。 3.煮熟。把洗净的玉米粒放入锅中,煮至米粒无硬核,捞出,晒至半干。 4.油炸。把半干玉米粒放入加热的食用油中,炸至金黄酥脆。 5.拌糖粉。将白砂糖以小钢磨磨成粉状,用细筛筛在刚炸好的玉米粒上,拌

特种加工论文

题目:浅谈特种加工发展及改进方向姓名: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级: 学号:

浅谈特种加工发展及改进方向 摘要: 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制造业蓬勃发展,并随着新材料,新结构不断出现,情况将会改变,现代机械制造业呼吁了特种加工技术的诞生,随着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特种加工技术逐渐走向寻常中国人的面前。新型加工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加工业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将通过介绍各类特种加工,分析其特性及优缺点,浅谈特种加工的现代产业中的定位以及其发展前期。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离子束加工特种加工的发展前景 引言: 传统加工技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曾经长期主导着机械加工工业,并对于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生活水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工业发展有着长期的支撑作用,在现代加工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43年,前苏联拉扎连科夫妇发明了利用电能和热能去除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这一个创举,开创了人类利用多种能量的特种加工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工程材料不断涌现、被采用工件形状的复杂程度,以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由于受到刀具材料性能、结构、设备加工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完成对高硬度、高强、高韧性、高脆性、耐高温和磁性等新材料,以及精密复杂或难以处理的形状的加工,随着生产发展和科学实验的需要,很多工业部门,尤其是国防工业部门要求尖端科学技术产品向高精度、高速度、高温、高压、大功率、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它们所使用的材料愈来愈难加工,零件形状愈来愈复杂,表面精度、粗糙度和某些特殊要求也愈来愈高,传统加工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 科学家们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借助于多种能量形式,探求新的工艺途径,冲破传统加工方法的束缚,不断探索、寻求新的加工方法,于是许多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加工的特种加工方式便应运而生。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非传统车削加工的各式特种加工,开始出现在机械加工工业之中,并且对于机械制造行业逐渐有了一定深度的改变。现在,特种加工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国内外开发的特种加工种类已有十数种,对于现代工业隐隐有重大改造的趋势。 特种加工的出现,有力地解决了: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各种特殊复杂表面加工、各种超精、光整或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加工,这三个困扰机械加工企业的难题。随着各类特种加工技术出现,现代工业即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特种加工技术概念及特点 特种加工的定义: 特种加工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有别于传统切削与磨削加工方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论文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论文 班级:机械09-4班 姓名:侯艳飞 学号:20091058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尖端技术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对此都极为重视,投入很大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同时实行技术保密,控制关键加工技术及设备出口。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提高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发展高新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已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 精密超精密加工是指亚微米级(尺寸误差为0.3~0.03μm,表面粗糙度为Ra0.03~0.005μm)和纳米级(精度误差为0.03nm,表面粗糙度小于 Ra0.005nm)精度的加工。实现这些加工所采取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则称为精密超精加工技术。加之测量技术、环境保障和材料等问题,人们把这种技术总称为超精工程。 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三个领域: 1.超精密切削加工如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可加工各种镜面。它已成功地解决了用于激光核聚变系统和天体望远镜的大型抛物面镜的加工。2.超精密磨削和研磨加工如高密度硬磁盘的涂层表面加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片的加工。3.超精密特种加工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图形是用电子束、离子束刻蚀的方法加工,线宽可达0.1μm。如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加工,线宽可达2~5nm。 近年来,在传统加工方法中,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精密高速切削、精密砂带磨削等已占有重要地位;在非传统加工中,出现了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等高能加工、微波加工、超声加工、蚀刻、电火花和电化学加工等多种方法,特别是复合加工,如磁性研磨、磁流体抛光、电解研磨、超声珩磨等,在加工机理上均有所创新。 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所用的加工设备有下列要求。 (1)高精度。包括高的静精度和动精度,主要的性能指标有几何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分辨率等,如主轴回转精度、导轨运动精度、分度精度等; (2)高刚度。包括高的静刚度和动刚度,除本身刚度外,还应注意接触刚度,以及由工件、机床、刀具、夹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刚度。 (3)高稳定性。设备在经运输、存储以后,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应能长时间保持精度、抗干扰、稳定工作。设备应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振性等。 (4)高自动化。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加工设备多采用数控系统实现自动化。 加工设备的质量与基础元部件,如主轴系统、导轨、直线运动单元和分度转台等密切相关,应注意这些元部件质量。此外,夹具、辅具等也要求有相应的高精度、高刚度和高稳定性。 加工工具主要是指刀具、磨具及刃磨技术。用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值得研究的问题有: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刃磨,其刃口钝圆半径应达到2~4nm,同时应解决其检测方法,刃口钝圆半径与切削厚度关系密切,若切削的厚度欲达到10nm,则刃口钝圆半径应为2nm。 磨具当前主要采用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这种砂轮有磨料粒度、粘接剂、修整等问题,通常,采用粒度为W20~W0.5的微粉金刚石,粘接剂采用树脂、铜、纤维铸铁等。 航天、航空工业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民用客机等,在制造中都有大量的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需求,如人造卫星用的姿态轴承和遥测部件对观测性能影响很大。该轴承为真空无润滑轴承,其孔和轴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y0.01μm,即1nm,其圆度和圆柱度均要求纳米级精度。被送入太空的哈勃望远镜(HST),

高速加工技术论文高速加工论文

高速加工技术论文高速加工论文 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文章在概述高速加工的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探讨模具高速加工工艺技术与策略,并论述模具高速加工对加工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高速加工技术模具加工应用 随着数控加工设备和高性能加工刀具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成熟,模具加工的速度也大大提高,加工工序也随之减少,缩短甚至消除了耗时的钳工修复工作,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模具的生产周期。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使用逐渐成为模具工业技术改造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1 高速加工的技术优势 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在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得到了解决。高速加工时间短,产品精度高,可以获得十分光滑的加工表面,能有效地加工高硬度材料和淬硬钢,避免了电极的制造和费时的电加工 (EDM)时间,大幅度减少了钳工的打磨与抛光量。同时,模具表面因电加工 (EDM)产生白硬层消失了,提高了模具的寿命,减少了返修。因为电极的制造工作不需要了,所以模具改型只需通过CAD/CAM,使改型加快。一些市场上越来越需要的薄壁模具工件,高速加工可又快又好地完成。而且在高速铣削CNC加工中心上模具一次装夹可完成多工步加工。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应用高速切削技术可节省模具后续加工中约80%的手工研磨时间,节约加工成本费用近30%,模具表面加工精度可达1μm,刀具切削效率可提高一倍。 2 模具高速加工工艺技术与策略 2.1 粗加工时采用的加工策略 模具粗加工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单位时间内材料的去除率,并为半精加工准备工件的几何轮廓。在切削过程中因切削层金属面积发生变化,导致刀具承受的载荷发生变化,使切削过程不稳定,刀具磨损速度不均匀,加工表面质量下降。可通过以下措施保持切削条件恒定,从而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 (1)通过计算获得恒定的切削层面积和材料去除率,使切削载荷与刀具磨损速率保持均衡,以提高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 (2)应避免刀具轨迹中走刀方向的突然变化,以免因局部过切而造成刀具或设备的损坏。 (3)应保持刀具轨迹的平稳,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 (4)下刀或行间过渡部分最好采用斜式下刀或圆弧下刀,避免垂直下刀直接接近工件材料。 (5)采用攀爬式切削可降低切削热,减小刀具受力和加工硬化程度,提高加工质量。 2.2 半精加工采用的加工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