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重点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国内国际条件:1、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奠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前提条件。2、经过人民大革命,形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3、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极端落后。4、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5、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关系的正式破裂和世界“冷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新中国的经济五种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共同纲领的内容:关于新中国的性质和任务;关于新中国的政权制度、军事制度以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1951年5月23日,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把“一边倒”的方针正式公诸于世。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土地改革(1950年冬到1953年春)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土改的历史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抗美援朝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援。

1951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批转这个报告时候,首次提出“在此次全国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总方针。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第一次批判运动。

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10月,又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家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有偿地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平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改造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这个改造是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实现的;这个改造是用和平方式实现进行的。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于1951年10月出版,第二卷于1952年4月出版,第三卷于1953年4月出版。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即有名的万隆会议。

论十大关系: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十大关系时,把双百方针作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

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确定了我国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初步探索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指出了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主要矛盾已经由阶级矛盾转为人民内部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

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后来经过整理、修改、补充,与1957年6月19日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目公开发表。这个理论的基本点: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学说;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为了实现中国工业化。

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拨)具体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所谓大就是规模大,原来一二百户规模的农业合作社被合并成拥有四五千户甚至更多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指公社在所有指方面公有化程度高;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缩小商品交换,扩大产品分配;

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重要会议:7月2日至8月1日党中央在江西省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举行的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除了通过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之外,还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捍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以及《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书记处书记的决定》。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部门、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和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7078人,因此被称为“七千人大会”。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他在会议一开始,发表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会议错误地批判了“单干风”(指包产到户)、“翻案风”,并决定分别成立彭德怀、习仲勋专案审查委员会,对这两个所谓的“反党集团”进行审查。邓子恢主持的农村工作部被认为“十年来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在会后不久即被撤消。这些错误的批判和组织措施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七千人大会后开始恢复起来的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再次遭到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