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密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 一元论与二元论

答案:B

解析:(P3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的基本派别。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其区分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的回答。

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运动变化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答案:A

解析:(P40)

3.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 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答案:C

解析:(P66)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6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4.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 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B. 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C. 彻底克服保守思想

D.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答案:A

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性作用。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

A. 它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 它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 它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 它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答案:D

解析:(P5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6.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

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C.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D.

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答案:A 解析:(P51)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

7.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

答案:A

解析:(P56)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6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8. 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能动性

B. 被动性

C. 消极性

D. 积极性

答案:A

突出特点。认识主体也即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它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其突出特点是能动性。

9.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人

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P15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0.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 直接动力

B. 根本动力

C. 最终动力

D. 唯一动力

答案:A

解析:(P157)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3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1)突出地表现在各个阶级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2)还突出地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答案:C

解析:(P12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12. 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A. 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 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 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P15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13. 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中,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是()

A. 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简单劳动

D. 复杂劳动

答案:A

解析:(P18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14. 价值规律是()

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 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答案:B

解析:(P19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

15.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D.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答案:D

解析:(P20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定义。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通常用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表示。

16.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 政党制度

B. 三权分立制度

C. 国家制度

D. 选举制度

答案:C

解析:(P209)

17.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答案:B

解析:(P225)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生产阶段。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购买阶段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销售阶段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和资本的阶段。

18.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Ⅰ(v+Δv+mx)=Ⅱ(c+Δc)

C. Ⅰ(v+m)>Ⅱc

D. Ⅰ(c+v+m)=Ⅰc+Ⅱc

答案:B

解析:(P23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其引申的实现条件是:Ⅰ(c+v+m)=Ⅰc+Ⅱc和Ⅱ(c+v+m)=Ⅰ(v+m)+Ⅱ(v+m);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Ⅰ(v+Δv+m/x)=Ⅱ(c+Δc),其引申的实现条件是:Ⅰ(c+v+m)=Ⅰ(c+Δc)+Ⅱ(c+Δc)

和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19. 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

A. 股东会

B. 独立董事

C. 监事会

D. 总经理

答案:D

解析:(P25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份公司由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股东会是其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其经营决策机构,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监事会是其监督机构。

20. 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

A. 一般高于产业资本利润

B. 相当于平均利润

C. 相当于垄断企业的利润

D. 略低于平均利润

答案:B

解析:(P258)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1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银行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扣除银行的业务费用以后,便形成了银行利润,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21. 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

A. 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B. 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C. 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D. 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答案:C 解析:(P265)本题在2010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8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其发展进程大体上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商业资本国际化→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战前)的借贷资本国际化

→二战后的产业资本国际化。

22.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 实现经济增长

B. 促进充分就业

C. 实现外贸平衡

D. 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答案:D

解析:(P279)

23. 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 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D. 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答案:A

解析:(P284)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输出的形式。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看,大体有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两种基本形式;从资本输出主体上看,则有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两种类型。

24.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 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消费全球化

B. 生产全球化、流通全球化、消费全球化

C.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货币全球化

D.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答案:D

解析:(P29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5.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 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P30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为更好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这是其合理性的表现,但也有缺陷,主要是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和经济根源。

26.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工农联盟

B. 共产党的领导

C. 无产阶级专政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C

解析:(P31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27.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普选制

B. 一人一票制

C. 民主集中制

D. 党委负责制

答案:C

解析:(P335)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28.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 实行计划经济

C. 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 实行产品经济

答案:A

解析:(P323)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7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进一步探索中总结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9.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 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 消

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 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答案:B 解析:(P341)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30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3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 按劳分配

B. 按需分配

C. 按生产要素分配

D. 平均分配

答案:B

解析:(P343)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共产主义社会实行高度的社会化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其分配原则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案:(P93~96)(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案:(P106~107)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是深刻的

,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 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案:(P200~201)(1)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叫做可变资本(v)。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4. 简述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答案:(P291)(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5. 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答案:(P330)(1)要以与时俱进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2)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3)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P63)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 (1)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并且要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现实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其他各种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实现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答案:(P218~219)(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封建斗争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当时的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许多富有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发扬了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

,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总体上失去其历史进步性,成了为剥削制度辩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精粹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斯密和李嘉图是(B)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考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人物,绪论01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成果的升华 D.马克思主义是先天智慧的结晶 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绪论01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考试真题 (3)

全国2018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考试真题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肉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背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超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学与历史相比更注重 A.事实 B.认知 C.理智 D.虚构 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 C.作品、作家、现实、历史 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 3、“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出自 A.《周易?系辞》 B.《庄子?齐物论》 C.《荀子?乐论》 D.《礼记?乐记》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题材 B.主题 C.美 D.真 5、将典型性格视为十分独特的“这一个”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胡塞尔 6、下列作品中,完全属于象征意象范畴的一组作品是 A.《阿Q正传》《祝福》《故乡》 B.《边城》《围城》《城堡》 C.《荷塘月色》《雨巷》《日出》 D.《天狗》《死水》《老马》 7、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是 A.文本时间 B.叙述时间 C.故事时间 D.阅读时间 8、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文学体裁是 A.戏剧文学 B.民间故事 C.报告文学 D.纪实小说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的是 A.乡愁 B.哀怨 C.嗟叹 D.悲伤 10、西方提出“交感说”的是 A.瓦莱里 B.魏尔伦 C.马拉美 D.波德莱尔 11、抒情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是 A.诗体小说 B.抒情诗 C.抒情散文 D.散文诗 12、在抒情传统中长期使用并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称为 A.典型意象 B.原型意象 C.寓言式意象 D.符号式意象

2016年10月自考审计学答案及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审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监盘程序时,发现被审计单位购进一批商品在账上没有反映,则管理当局违背的认定是() A.发生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计价或分摊 答案:B 章节: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知识点:“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其中“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P124 解析:完整性:所有应当计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以记录。(少记) 2.下列不属于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 A.盘点法 B.鉴定法 C.观察法 D.核对法 答案:D 章节:第一章《审计概论》 知识点:“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解析: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鉴定法。P53-54 3.下列有关审计监督体系的理解中,表述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度 B.内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 C.政府审计是独立性最强的一种审计 D.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心的 答案:A 章节:第一章《审计概论》 知识点: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的区别 解析:注册会计师是独立性最强的一种审计。P48-49 4.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般() A.在承接客户和续约时进行 B.在进行审计计划时进行 C.在进行期中审计时进行 D.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答案:D 章节:第六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知识点: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解析: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P141 5.下列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规范的是() A.按利润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收费 B.按营业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费 C.按上市成功与否收费 D.按审计资源的投入确定收费 答案:D 章节: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知识点:收费、佣金及业务招揽(收费考虑的因素、或有收费、佣金,重点把握不得-----)

2013年1-4-7-10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答案详解

全国2013年1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 课程代码:041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解:本题考查的是和事件的概率公式,答案为C. 解:()() (|)1()() P B AB P AB P B AB P AB P AB ?= == ()()()0.50.15(|)0.5()()1()0.7P BA P B P AB P B A P B P A P A --= ====- ()()0.15 (|)0.3()()()0.5P B AB P AB P AB B P A P B P B ?===== ()() (|)1()() P A AB P AB P A AB P AB P AB ?=== 故选B. 解:本题考查的是分布函数的性质。 由()1F +∞=可知,A 、B 不能作为分布函数。 再由分布函数的单调不减性,可知D 不是分布函数。 所以答案为C 。 解: {||2}{2}{2} 1{2}{2}1(2)(2)1(2)1(2)22(2)P X P X P X P X P X >=>+<-=-≤+<-=-Φ+Φ-=-Φ+-Φ=-Φ 故选A 。

解:因为(2)0.20.16P Y c ===+,所以0.04c = 又(2)10.80.20.02P X c d ==-==++ ,所以10.020.040d =--= 故选D 。 解:若~()X P λ,则()()E X D X λ==,故 D 。 解:由方差的性质和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1512 (1)()()3695276633 D X Y D X D Y -+=+=??+??=+= 选A 。 解:由切比雪夫不等式2 () {|()|}1D X P X E X εε-<>- ,可得 2 1600 {78008200}{|8000|200}10.96200 P X P X <<=-<>- = 选C 。 解:由方差的计算公式22 ()()()D X E X E X =-, 可得2 2 2 2()()()E X D X E X n σμ=+=+ 选B 。 解:置信度表达了置信区间的可靠度,选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世界的统一性 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D.物质生产活动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B.相对性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实事求是 11.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是 B.物质生产 12.下列范畴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B.生产关系 13.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A.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14.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价值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8.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B.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C.购买阶段 20.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生产过剩 22.超额利润是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3.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A.银行利息率 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金融资本 2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为C.发展社会生产力 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 28.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9.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30.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共产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3.下列各项表现了意识能动性的有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3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权威人士采纳的就是真理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 D.大家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 3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37.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A.延长工作日C.增加劳动强度 38.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C.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

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学四要素及文学活动(注1) 五种文学观念(注2)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注3) 文学的界说(注4) 文化(注5)及文学的文化意义(注6)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注7)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注8)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注9) 审美及其实现的条件及审美的特点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注10)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注11) 体验与文学(注12) 体验的美学功能(注13) 英加登提出的“层次论”,他认为文本由四个层面构成: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同时认为,有的文本有第五层,即形而上学层面。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在中国,与西方表现说可相提并论的是“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 实用说实用说强调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一般而言,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2015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参考答案 1-5BCDAA 6-10DBDCA 11-15DADDB 16-20CCBDC 21-25ABAAB 26、答: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②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理论品质 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②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③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④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7、答: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不断推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28、答: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而且指出了它长期存在的根源。 29、答:(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

【精品】2018年10月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卷及答案

【精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文学四要素中,“实用说”强调的是 A.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B.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C.世界与作者的关系 D.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2.提出“寓教予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是 A.乡愁(思乡之苦) B.哀怨(明主之弃) C.孤寂(知己之稀) D.悲伤(年华已逝) 4.文学文本作为语言系统,是指 A.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 B.已经历史验证的语言系统 C.有待于作家创作的语言系统 D.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自鸟飞回。”上下两旬形成的基本辞格是 A.借代 B.反讽 C.对偶 D.反复 6.从读者阅读效果来说,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被称为 A.陌生化 B. 明喻性 C.内指性 D.反复化 7.“迟曰江山丽,春风花革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最明显的文学形象特征是 A.文化意蕴性 B.符号系统性 C.具体可感性 D.社会经验性 8.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的是 A.海德格尔 B.贺拉斯 C.华兹华斯 D.苏珊?朗格 9.叙事的核心内容是 A.故事 B.人物 C.行动 D.语言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称为 A.环境 B.情节 C.情景 D.故事

2015年10月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审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160)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选择题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0 1.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称为 A.审计主体 B.审计客体 C.审计依据 D.审计目标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B.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C.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D.遵守《公司法》的需要3.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降至可接受水平,则应当采取 A.拒绝接受委托 B.终止业务约定 C. 与审计客户的管理层沟通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 D.与审计客户治理层讨论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4.下列行为中,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构成不利影响的是 A.注册会计师搭乘审计客户的航班 B.注册会计师到审计客户中按正常条件办理房贷 C.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客户的会计顾问 D.注册会计师为审计客户提供营改增的业务培训 在确定鉴证业务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还是直接报告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5. 考虑 的因素是 A. 提供的保证程度是合理保证还是有限保证 B.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C,提出结论的方式是积极方式还是消极方式 D.提出鉴证报告的形式是书面报告还是口头报告

10年10月份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卷及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 课程代码:041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随机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且P (A )>0,P (B )>0,则( ) A.P (B |A )=0 B.P (A |B )>0 C.P (A |B )=P (A ) D.P (AB )=P (A )P (B ) 2.设随机变量X ~N (1,4),F (x )为X 的分布函数,Φ(x )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则F (3)=( ) A.Φ(0.5) B.Φ(0.75) C.Φ(1) D.Φ(3) 3.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f (x )=???≤≤, ,0,10 ,2其他x x 则P {0≤X ≤}21=( ) A.41 B.31 C. 2 1 D. 4 3 4.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f (x )=????? ≤≤-+, ,0 , 01,2 1其他x cx 则常数c =( ) A.-3 B.-1 C.-2 1 D.1 5.设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均为(-∞,+∞),则其中可作为概率密度的是( ) A. f (x )=-e -x B. f (x )=e -x C. f (x )=||-e 2 1 x D. f (x )=||-e x 6.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N (μ1,μ2,ρσσ,,222 1),则Y ~( ) A.N (211,σμ) B.N (221,σμ) C.N (212,σμ) D.N (222,σμ) 7.已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f (x )=?? ???<<, ,0, 42,21 其他x 则E (X )=( )

【免费下载】真题版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请私信我或者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近代英国哲学 D.近代法国哲学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陛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第 1 页

A.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4.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 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 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10.“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的是 A.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1.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交换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2.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 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文化范畴 D.交往范畴 第 2 页

自考文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文学——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 文学理论——属“文学学”(一般称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学理论以人类的文学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属性,是人们对文学的性质、特征、规律的系统把握。 文学学——属于人文学科范畴,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一经产生之后,其发展和变化既要收到经济基础的最终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有规律和内在逻辑,是他律因素和自律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文学的真实性——通常是指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 文学的倾向性——是积淀于作家头脑中的各种社会意识因素,在与特定的文学表现对象发生双向交流之后产生的一种价值取向,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体的爱憎、褒贬、扬抑的情感态度,通过艺术形象流露或显示出来。 文学的人民性——是指文学作品以进步的审美理想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的属性。人民性实质上是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因此它也是文学倾向性的表现之一。 文学的阶级性——是指文学作品表现一定阶级立场、观点和思想意识的属性。 艺术形象——是作家、艺术家的一种创造。是指构成作品的具体生动可感、体现作家和艺术家审美情感的综合的社会人生图画或情景。在文学理论中也称文学形象或简称形象。 文学的审美性——是指文学作品适应人的审美本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本质属性。 艺术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真实。 艺术独创——包括作家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艺术上的独特体现。两者是综合体现的。 艺术传达——指作家运用语言、结构、体裁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评判。 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作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而这种统一的特点由作家的创作个性所决定。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画面或情景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或主导情感,也就是一部作品题材所蕴涵的主要的思想情感。

自考审计学10月试题以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审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审计分为详细审计与抽样审计,这种分类的标准是根据 A.审计对象 B.审计目的 C.审计内容 D.审计证据的检查范围 2.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调整,主要是随着下列哪一项因素的变化? A.审计环境 B.审计对象 C.审计技术 D.审计目标 3.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存货账龄最有可能证实的认定是 A.存在 B.完整性 C.权利与义务 D.计价和分摊

4.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禁止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 A.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 B.出于第三方利益使用客户信息 C.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D.取得客户的授权 5.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不包括 A.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B.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C.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D.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6.下列各项不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是 A.对控制的监督 B.风险评估过程 C.控制活动 D.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 7.下列关于函证审计程序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应收账款函证是重要的审计程序 B.应付账款函证是非必要的审计程序 C.预付款项的函证效果要比预收款项的好 D.肯定式函证的成本要低于否定式函证 8.被审计单位的一项在建工程,将安装费850万元,错记为580万元,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违反的认定是 A.截止 B.计价和分摊 C.真实性 D.完整性 9.下列最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情形为 A.被审计单位存在经营风险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文学四要素中,“实用说”强调的是 A.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B.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C.世界与作者的关系 D.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2.提出“寓教予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是 A.乡愁(思乡之苦) B.哀怨(明主之弃) C.孤寂(知己之稀) D.悲伤(年华已逝) 4.文学文本作为语言系统,是指 A.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言系统 B.已经历史验证的语言系统 C.有待于作家创作的语言系统 D.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自鸟飞回。”上下两旬形成的基本辞格是 A.借代 B.反讽 C.对偶 D.反复 6.从读者阅读效果来说,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被称为 A.陌生化 B. 明喻性 C.内指性 D.反复化 7.“迟曰江山丽,春风花革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最明显的文学形象特征是 A.文化意蕴性 B.符号系统性 C.具体可感性 D.社会经验性 8.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的是 A.海德格尔 B.贺拉斯 C.华兹华斯 D.苏珊?朗格 9.叙事的核心内容是 A.故事 B.人物 C.行动 D.语言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称为 A.环境 B.情节 C.情景 D.故事 11.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坚实的积累 B.真挚的情感 C.理性的分析 D.正确的立场 12.抒情作品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2014年10月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0160 审计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过程中,审计报告使用人从股东扩大到债权人是在 A、详细审计阶段 B、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C、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D、抽样审计阶段 2、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责任仅对委托人而言,不涉及其他群体 B、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C、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 D、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3、书面证据通常不能 ..通过 A、检查取得 B、分析程序取得 C、观察取得 D、函证取得 4、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权威性标准的是 A、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B、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 C、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D、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内容的是 A、鉴证目标 B、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C、三方关系人 D、鉴证报告 6、下列属于违反会计师事务所对业务工作底稿所包含的信息予以保密责任的 A、根据有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 B、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C、利用所获知的涉密信息为子女谋利益 D、根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 7、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负有责任的是 A、会计师事务所 B、注册会计师 C、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 D、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8、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 A、对其出具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B、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必过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着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与心徘徊,随物婉转”。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6.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7.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8.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9.价值阅读: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11.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2.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

2019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对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题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 【选项】 A.理论特征 B.理论核心 C.理论品质 D.理论前提 【答案】C 2.【题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选项】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A 3.【题干】客观实在性是( )。 【选项】

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有形式 【答案】B 4.【题干】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是否承认( )。 【选项】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D 5.【题干】“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 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 【选项】 A.适度原则 B.辩证否定观 C.实事求是 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6.【题干】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有的。这是一种( )。

【选项】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B 7.【题干】人们理解世界的目的在于( )。 【选项】 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实现对自身水平的改造 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答案】D 8.【题干】“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 【选项】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答案】A

2009年10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 课程代码:041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射手向一目标射击两次,A i 表示事件“第i 次射击命中目标”,i =1,2,B 表示事件“仅第一次射击命中目标”,则B =( ) A .A 1A 2 B .21A A C .21A A D .21A A 2.某人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p (0

100,0,100,1002x x x B .?????≤>0 ,0,0,10x x x C .? ??≤≤-其他,0,20,1x D .?????≤≤其他,0,232121x , 7.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2的指数分布,Y ~B (6, 21),则E(X-Y)=( ) A .25- B . 21 C .2 D .5 8.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协方差Cov(X ,Y )=6 1,且D (X )=4,D (Y )=9,则X 与Y 的相关系数XY ρ为( )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3709)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o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

国古典哲学 C.近代英国哲学 D.近代法国哲学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陛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