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点复习 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点复习 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重点复习 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

重点复习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控制生物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是如何表达的。引导学生理解孟德尔研究豌豆性状表现出的规律来推测基因控制性状表达的规律,通过对其他性状表现和基因的关系的分析,学生可认识到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能够让学生简而明地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为后面学习人的性别遗传和生物的变异奠定基础,从而形成辩证的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问题的态度。禁止近亲结婚是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对生命来说,这是使人类健康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课学习之后,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完全掌握,做题不会分析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不能正确写出具体性状的基因型,今天我们就再次重点讲解复习相关内容。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熟悉8种基因遗传图谱,学会分析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

3.能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遗传现象,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

熟悉8种基因遗传图谱,学会分析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

教学过程:

导入

可能有单眼皮的同学曾经非常不解,为什么父母都是双眼皮,自己却是双眼皮,是亲生的吗?哈哈,同学们不要笑,自己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为什么都没有遗传到好的基因呢?那我们学习了这一章节就了解了。在学习新课时同学们理解得不透彻,也不能很好地运用,那我们今天再来捋一捋!

一、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了解性状与基因的关系,一遍我们更好地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与隐性。

课件呈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推论

二、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

讨论:A是显性代表双眼,a是隐性代表单眼皮孩子是什么眼皮?

同学思考讨论,然后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6种(因为第四种和五种类型可归

为一类,第六种和七种类型可归为一类)情况下孩子的基因型和眼皮状况。和同学们逐个检查,点评是否正确完整。最后呈现66种类型详细的遗传图谱。

6种基本类型遗传图谱:

第一种第二种

第三种第四种

第五种第六种

总结:如何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1、同生不同,同显:

父母同,子代中出现不同,则该亲代表现的是显性性状,子代表现的是隐性性状。

2、不同生同,同显:

父母(纯合)不同,子代与其一全部相同,则子表现为显性性状。

判断遗传病显隐:

3、有中生无,显性病。

4、无中生有,隐性病。

三、近亲结婚的危害:

近亲(或称亲缘关系)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内有

共同的祖先。如果他们之间通婚,称为近亲婚

配。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

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

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

高。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这节复习课让同学们更深刻理解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了解了六种基本遗传类型,做了相关的练习,相信理解加记忆加练习,同学们能够在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方面有很大进步,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遗传现象,能够知道我国禁止近亲结婚的生物学依据!

八年级生物下册 总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命的起源 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4)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参见课本6)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二、生物的进化 1.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③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⑤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⑥生物进化在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2.地球上的生命史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每代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纪。中生代主要生物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3.自然选择:①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自然选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三、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森林古猿是人类的最早祖先和现代类人猿的祖先;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3.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4、现代人种: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5.南方猿人是目前位置发现的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智人。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一、尝试对生物分类(检索表) 二、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1、分类的原则: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2、生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4、分类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5、分类目的: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6、△生物的命名:林奈双名法(属名+种名) 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约有30万种,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①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如衣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1、是植物主要的生殖器官。花的结构包括:。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和,与结出果实与种子有直接关系。 2、开花后,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和两种。 3、什么叫做受精 什么叫做双受精 其中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4、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要经过、、、。 5、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和其优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优点: 6. 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嫁接时,必须使对齐,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嫁接的植株保持的优良特点。 7. 图中植物依靠传粉,其传粉方式属于,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发育成,珠被发育成,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8、昆虫的发育过程(选择、图)——各个阶段的发育过程、发育名称 家蚕、蚊、蝇、蜜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若虫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1 2 3 4 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它的发育属发育,与豆天蛾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9.两栖类的发育过程(判断、选择) 两栖类动物将精子和卵排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可以到陆地上生活,用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 10.家蚕能产丝是因为家蚕体内有,里面充满了透明的,该液体从吐丝孔吐出,遇到空气就凝结成蚕丝。 11.一个蜂群由、和三种蜂组成。和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而是孤雌生殖产生的。 14.取一只鸡蛋来观察鸡蛋的结构。将鸡蛋的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到培养皿内,你可以看到: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附答案

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是营养生殖,如:葡萄的栽培用此方法。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植物组织培养。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5.花的结构和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1)花的结构图: (2)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 育而成。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其中的珠 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一颗花生中 有3个种子,说明子房中有 3 个胚珠 雌蕊珠被————种皮果实 子房胚珠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水、人和动物活动、自身力量几种方式。其中,豌豆种子靠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风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人和动物活动传播,睡莲靠水传播。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8.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 (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胚 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 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3)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 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课本P17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结合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 有性生殖的过程:-------------------------- 2.无性生殖:不的结合,由新个体。 应用:,,压条,、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和两种。 嫁接的关键:与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节。 b.茎段上方的(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与的和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仅有,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三.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六、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七.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 八.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九.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十、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类人猿与人类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直立人有:元谋人、北京猿人智人有:山顶洞人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1\2节生物的分类和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③可作为水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现象) 二、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特征: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并且植株很矮小。 生活环境:阴湿的地面或背阴的墙壁上。 苔藓植物的应用:①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②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八年级生物下册中考复习知识点苏教版

中考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21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是营养生殖,如:葡萄的栽培用此方法。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植物组织培养。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5.花的结构和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1)花的结构图: (2)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

育而成。其中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一颗花生中有3个种子,说明子房中有 3 个胚珠 柱头、花柱——凋落 子房壁——————————果皮 雌蕊珠被————种皮果实 子房胚珠受精卵———胚种子 受精极核——胚乳 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水、人和动物活动、自身力量几种方式。其中,豌豆种子靠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风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人和动物活动传播,睡莲靠水传播。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8.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 (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2)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都属于这种发育。它与家蚕的生殖发育相比,少了蛹时期。 9.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1)两栖类概念: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潮湿陆地上生活,有时下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发育。如:蟾蜍、蝾螈、大鲵也属于这类。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2020 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 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 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 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 ——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 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 对染色体.(男:44+XY女: 44+XX) 2.其中22 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初二下学期生物重点复习资料

1一、植物的生殖 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 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 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成蛙 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卵黄外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2.鸟的生殖过程的行为表现: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基因: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性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行为)等。 3.显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形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交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复习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 科学的推测: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在36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原始地球特点: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表面笼罩着原始大气。 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原始海洋、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

的。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根据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①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顺序比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②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与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过渡类型。 ③蛋白质分子差异比较: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 的差异越大。——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7.1.1 植物的生殖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3.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 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4次。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发育:受精卵→若虫(又叫跳蝻)→成虫。若虫蜕皮5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蝌蚪→先长后腿→后长前腿→尾逐渐消失→成蛙 (求偶) 雄蛙鸣叫的器官:鸣囊。 3.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花丝 胚珠成熟植株花萼、花冠等 柱头 花柱 精 新一代植株 (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 繁殖行为 个体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整理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练习:看图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方式,属于生殖。 (2)①称为,②称为。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3) (列举一例)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作用: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 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作用: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昆虫的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

八年级(下册)生物地理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甘薯、葡萄、菊、月季的哉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 4、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茎尖、根尖、花药、花粉等)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昆虫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差异。 2、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称为完全变态。 3、不完全变态: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青蛙发育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 2、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导致两栖动物分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路。 4、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水受到污染。 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卵壳:保护作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卵壳膜:保护作用 卵白:保护作用,提供营养 卵黄: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 胚盘:最终发育成雏鸡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2020-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

2020-2021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由母体直接发 育成新个体的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为有无生殖细胞的结合。 2、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的优点为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3、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4、无心插柳柳成荫为扦插,一棵树上多种花为嫁接。 5、嫁接的关键是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6、嫁接产生的新植株保持接穗的性状。 7、嫁接分为芽接和枝接。(如右图) 8、题中凡是提到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和种子字样的都为有性生殖。 9、受精卵发育成胚;果皮和果肉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10、组织培养的原理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11、椒草用叶繁殖;月季、葡萄用茎繁殖;果树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土豆用芽繁殖。 12、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 发育叫变态发育。 13、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蚕丝产生于幼虫期,抽丝在蛹期):家蚕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 14、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家蚕、 蝶、蛾 15、蝗虫的三个时期:卵、若虫、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 17、金蝉脱壳中的壳指“外骨骼”因为外骨骼限制昆虫的生长,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 18、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 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例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是两栖动物,但是乌龟、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19、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20、发育过程(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1、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 一、教学目标: 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7.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8.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关注癌症的危害。 9.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10.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为完全变态发育。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