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蹈的审美特征

合集下载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舞蹈形式千变万化,各具特色,而不同形式舞蹈的美学特征也各具卓越之处。

本文就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分别进行探讨。

一、舞蹈形式1. 朝天子朝天子是传统京剧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京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舞蹈之一。

该形式舞蹈旋转翻身、变幻多端,舞姿美妙。

一般由女演员扮演,着装十分华丽,舞蹈节奏快,富有情感表现力。

整个舞蹈看起来非常的灵动、优美和华丽。

2. 引子引子是传统昆曲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昆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该形式舞蹈以缓慢的起舞为特征,舞蹈的节奏缓慢神秘,富有诗意。

舞者身穿古装,动作矫健有力,舞蹈的形式简朴而典雅;其美学特征为朴实、典雅、古风、文人气息十足。

引子几乎是昆曲中几乎每个剧目的必演环节。

3. 花鼓花鼓是中国南方地区流传的一种戏曲形式,主要在湖南、江西等地广泛流传。

花鼓舞蹈在舞者的手舞足踏下,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深厚感情。

花鼓舞蹈的特点是准确、整齐、柔美;其表现的主题则是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二、美学特征1. 风格鲜明戏曲中的舞蹈形式各有千秋,在舞蹈的艺术创作中,每个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舞蹈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与配合的音乐、歌词和情感画面相结合,在无形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特征。

2. 形式多样戏曲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也较为丰富,其形式多样,包括花鼓、弹板、倒把子、捧腹等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不同形式的舞蹈能够涵盖不同的艺术需求,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气息等。

3. 情感表现力强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之一是情感表现力强,通过舞蹈形式,演员能够将丰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展现给观众。

在舞蹈形式中,重新诠释人物性格和情感,舞者需要把这种情感变成动态表演,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总之,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和美学特征多样,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结合剧目《爱莲说》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

结合剧目《爱莲说》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

结合剧目《爱莲说》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爱莲说》是一部中国古典戏曲剧目,该剧讲述了女子爱莲在水边吟诗赋词的故事,表现了她的独立和自由精神。

这部剧目不仅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作,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

在剧目《爱莲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之一就是婀娜多姿。

《爱莲说》中的舞蹈动作以柔美的形态表现,舞者身段苗条,舞姿轻盈,动作流畅、优美。

爱莲在水边吟诗赋词时,所表现的扭转舒展、腾挪飘逸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婀娜多姿之美。

这种审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典舞对女性柔美、婀娜和优雅的追求。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还包括神韵悠远。

中国古典舞强调内心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舞者的情绪和内心情感来展现出舞蹈的神韵。

在《爱莲说》中,爱莲在水中吟诗赋词,通过舞蹈来表达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舞者在舞蹈中通过神态、眼神和肢体语言,展现出内心的愉悦、忧伤或者沉思,使观众感受到了舞者的情感内核,这种神韵悠远的审美特点广受观众喜爱。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还表现在浑然天成的舞美之美。

在古典舞剧《爱莲说》中,舞者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美轮美奂的服饰以及优美的舞美布景,使整个舞台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舞美之美。

舞者身着华丽的古代服饰,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现出柔美的舞姿,使整个舞台充满了古典神韵,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还在于情节的抒发和人物性格的表达。

在古典舞剧《爱莲说》中,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对剧情的抒发和人物性格的表达。

舞者通过舞蹈来表现爱莲的独立自由、婀娜多姿,以及她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情感。

这种审美特点使得观众在欣赏舞蹈的也能感受到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立体呈现。

《爱莲说》作为中国古典戏曲剧目,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包括婀娜多姿、神韵悠远、浑然天成的舞美之美以及情节的抒发和人物性格的表达。

这些审美特点使得中国古典舞在《爱莲说》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也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展示剧情、情感和角色性格,丰富戏曲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美学特征。

形式上,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有单独演唱的舞蹈,也有伴随演唱的舞蹈。

单独演唱的舞蹈是独立于其他表演形式的独立舞蹈,它通过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来独立地展示剧情中的情节或角色性格。

而伴随演唱的舞蹈是在歌唱的伴奏下进行的舞蹈表演,它在情感和动作表达上和歌唱紧密结合,共同传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美学特征上,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注重表现力和意境的营造。

表现力是指通过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来展示剧情和角色性格。

舞蹈动作通常采用戏曲表演中的舞步和动作元素,如点步、转身、抖揂、盘旋等,通过这些动作来刻画角色性格、描绘情感和传达主题。

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者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表现来表达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

意境是舞蹈中的细微感知和意义,通过舞蹈的动作和情感表达来表达故事的主题、意义和内涵,它可以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来体现。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还注重继承和创新。

舞蹈的继承是指戏曲表演传统舞蹈形式和元素的继承和发展,通过舞蹈的动作和形式来展示戏曲艺术的传统风格和技巧。

舞蹈的创新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和发展,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做出贡献。

结合剧目《爱莲说》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

结合剧目《爱莲说》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

结合剧目《爱莲说》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结合剧目《爱莲说》,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

本文将从音乐、舞蹈动作、舞台布景以及服饰等角度来分析。

中国古典舞的音乐是其审美特点之一。

在《爱莲说》剧目中,音乐的旋律优美动人,能够与舞蹈动作相辅相成,表现出古典舞的独特韵味。

在古典舞中,音乐既是舞蹈的基础,也是对舞蹈表达情感的载体。

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能够使观众沉浸感受到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美感。

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动作也是其审美特点之一。

在《爱莲说》剧目中,舞蹈动作优雅、流畅,并注重舞者的身体姿势和形态的表达。

古典舞讲究身、手、足的协调运动,并具有一定的姿态和形态要求。

舞者通过身体的自如运动和舞蹈动作的精准表达,能够达到舞蹈美的境界。

舞者的舞姿和舞蹈动作需要具备柔美、流畅和协调一致的美感,同时还需要具备力量感和表达力,以表达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中国古典舞的舞台布景也是其审美特点之一。

在《爱莲说》剧目中,舞台上植被丰富,以莲花为主题进行布景,营造出一种唯美、静谧的意境。

舞台背景和布景的精心设计,能够与舞蹈动作相互呼应,加强舞蹈表达的效果,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舞蹈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中国古典舞的服饰也是其审美特点之一。

在《爱莲说》剧目中,舞者的服饰华丽而具有中国传统的风格。

服装的设计与舞蹈动作相融合,展现了舞者的飘逸和美感。

古典舞的服饰注重颜色的搭配和款式的设计,以展现出舞者的美丽和高贵。

服饰的选用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审美的追求和对优雅生活的向往。

结合剧目《爱莲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典舞具有音乐、舞蹈动作、舞台布景以及服饰等多个方面的审美特点。

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传递着古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情感的表达。

这些审美特点使古典舞成为一门独特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并继承至今。

古典舞剧《红楼梦》的审美特征

古典舞剧《红楼梦》的审美特征

古典舞剧《红楼梦》的审美特征
古典舞剧《红楼梦》的审美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精致华丽的舞美布景:古典舞剧《红楼梦》以大型舞台布景为背景,通过运用高质量的舞美设计和灯光效果,展现出豪华的宫廷氛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2. 精湛细致的舞蹈技巧:舞剧《红楼梦》注重舞者的技巧和形体的表现力,舞蹈动作流畅而精确,充满变化和层次感。

舞者通过优雅的肢体语言和舞蹈技巧,表达出小说中各个角色的个性与情感。

3. 情感丰富的表演:古典舞剧《红楼梦》通过精妙的编舞和精准的形体表达,展现出小说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舞剧中的舞者们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舞蹈结构等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自由奔放或羞涩内敛的性格特点。

4. 传统文化的融入:舞剧《红楼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比如通过舞台布景、服饰设计和舞蹈动作等方式,展现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使观众沉浸其中,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古典舞剧《红楼梦》以其精美的舞美布景、精湛的舞蹈技巧、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传统文化的融入,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展现了小说《红楼梦》中情节和人物的细腻世界。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其表演形式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戏曲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具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1、细分形式戏曲表演中,舞蹈的形式可以分为唐宋舞、元曲舞、昆曲舞、京剧舞等等。

不同形式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2、表现形式戏曲表演中,舞蹈的表现形式包括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

其中,群舞表现最为普遍,通过大量演员的组合和运动,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3、配角舞蹈在戏曲表演中,舞蹈不仅仅是主角的表演,而在配角的表现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帮助人物刻画更为清晰。

二、美学特征1、形态美戏曲表演的舞蹈形式具有精美的形态美,通过优美的动作和形态,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风格。

如京剧中常常需要演员用手扇,摆动手帕等道具来表演舞蹈,增强舞蹈的形态美。

2、情感美戏曲表演的舞蹈形式也体现了深刻的情感美。

舞蹈可以表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整个故事情节的情感内涵。

3、音乐美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音乐美同样不可忽视。

舞蹈与音乐的融合,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动人,增强了观众的审美享受。

4、意境美在戏曲表演中,舞蹈的意境美尤为重要。

艺术家在舞蹈中通过表现表情、动作等形式,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生活,在舞蹈的艺术表现中传递出深深的感染力和思想启示。

总之,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其美学特征也是多方面的。

舞蹈给予了戏曲表演更加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也让观众在欣赏中得到了更为饱满的审美体验。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舞蹈作为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舞蹈在戏曲中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段,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本文将从戏曲表演中舞蹈的形式和美学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戏曲舞蹈的独特魅力。

一、戏曲表演中舞蹈的形式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根据角色身份、情节发展、戏曲类型等不同情境,舞蹈的形式也有所差异。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可以分为单独的舞蹈段落和与歌唱、说白相结合的综合表演形式。

首先是单独的舞蹈段落。

在京剧、黄梅戏、昆曲等戏曲剧种中,都有独立的舞蹈段落,如舞蹈独唱、舞蹈表演等。

这些舞蹈段落通常都是以舞蹈唱法为主,通过动作和音乐的结合,展现出角色的个性和情感,同时也承载着戏曲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另外一种形式是与歌唱、说白相结合的综合表演形式。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常常与歌唱和说白相结合,构成综合的表演形式。

这种形式的舞蹈通常都是搭配有配乐和配套的动作,通过表演者的动态形象和音乐的配合,展现出情节的转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为整个演出增添了戏曲的魅力。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舞蹈的动作形态。

戏曲舞蹈的动作形态包括手势、步法、身段等,这些动作形态以其流畅优美、舒展大气的特点,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的追求和理解。

手势优美、步伐轻盈,能够展现角色的性格情感,同时也为观众呈现出一种美的享受。

其次是舞蹈的音乐配合。

戏曲舞蹈的音乐配合非常重要,在舞蹈表演中,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与舞者的动作紧密配合,通过音乐的表达,使舞蹈更加富有情感和张力,这种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使得整个舞蹈表演更加生动和有力。

舞蹈在戏曲表演中还具有表现角色情感和情节的功能。

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表演,更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戏曲中,舞蹈常常通过角色的表情、动作和身段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同时也为整个故事情节增添戏剧张力。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旦角舞、净角舞、丑角舞、花脸舞等。

每种舞蹈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下面将对其中一些舞蹈形式进行具体的介绍。

首先是旦角舞。

旦角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旦角舞以柔婉、细腻、柔美的舞姿为特点,旨在展现女性的温柔和柔情。

旦角舞的动作流畅、柔和,注重气息的流转和呼吸的协调,给人以轻盈、飘逸的感觉。

旦角舞的舞蹈动作包括行进、转身、起身、下身、点头、弯腰、弯背等,这些舞蹈动作都通过舞者的身体表达出来,既要注意手部、脚部的动作,也要注重腰、背、臀部等身体的协调运动。

旦角舞的舞台形式多样,有地步舞、台上舞和近景舞等,不同的舞台形式展现了不同的舞蹈效果,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者的情感表达。

其次是净角舞。

净角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男性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净角舞以刚健、明快、豪迈的舞姿为特点,旨在展现男性角色的刚毅和王者风范。

净角舞的舞蹈动作力度大、幅度大,要求舞者在舞蹈中展现出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力量感。

净角舞的动作包括跳跃、转身、旋转、击打等,舞者的动作要求整齐、统一、协调,还要注重舞者的形象塑造和角色演绎。

丑角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丑角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丑角舞注重夸张、滑稽、诙谐的舞蹈形态,旨在通过舞蹈来表达笑点和娱乐效果。

丑角舞的舞蹈动作包括跳跃、翻滚、扭腰、摇头等,舞者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丑角的特点和形象,以引起观众的欢笑和喜爱。

丑角舞在舞蹈形式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可塑性,舞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剧情需要和角色特点进行创作和演绎,从而使舞蹈更加丰富多样。

花脸舞是戏曲表演中扮演花脸角色的演员所表演的舞蹈。

花脸舞注重表演技巧和形象塑造,旨在通过舞蹈来展现花脸角色的独特魅力和个性特点。

花脸舞的舞蹈动作包括行走、转身、姿势等,舞者要通过这些舞蹈动作来凸显出花脸角色的性格和形象,同时还要注重舞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以提升角色形象的生动性和表达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手帕。 通过手的舞蹈动作( 如兰花指) 与生活动作来表达
穿针引线。 这便是虚与实, 实与虚的相结合。 如果只有虚而没 有实, 便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本质。 而没有虚只有实 , 就缺少了 艺术气息感, 不能引起观众丰富的浮想联翩, 而给人死板感。 正如王骥德在《 曲律》 中所说: “ 剧戏之道, 出之贵实 , 而用之 贵虚。” 【 看来两者不可分离 , 而这个虚的部分即是舞蹈化的

个立圆、 还有动作呈 8 字形、 S 形等等。戏曲舞蹈动作中时 日 寸 杰 0 刻贯穿着圆的定律。欧阳予倩大师分析戏曲舞蹈时就曾
说过 ‘ ‘ 戏曲舞蹈是划圆圈的艺术,大圈套小圈,小圈变大
圈。 ” 【 l 1 由此也就形成了欲左先右、 欲前先后、 欲上先下的舞蹈
程式定律 古 典舞中讲述的太极之道, 阴阳之道也与戏曲舞 蹈中的子午相、 阴阳面也是一脉相通的。但古典舞并不是戏 曲舞蹈的复制, 而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具有独特的一点, 而这

着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古典舞也可谓是中国舞蹈的象征。古 典舞身韵讲究“ 提、 沉、 冲、 靠、 含、 腆、 移” 的动律, 这也是将戏 曲舞蹈以升华, 打破了程式性动律, 使之行云流水般的舞动。
二、 “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戏曲舞蹈虚拟性

戏曲舞蹈讲究“ 圆” 的特质
何为虚拟?即凭想象创造出的意境。我们可知在戏曲的 舞台上 , 没有真实的幕景 , 都是通过演员的神情 、 动作 、 唱词 得以体现, 通过有限的艺术手段表现其无限的故事内容。舞 蹈在戏曲中是以虚实相生的姿态出现, 既有实又有虚。例如
在戏曲演绎中模仿其醉酒时的状态、 步伐、 神情, 但又不是生
徐复观先生曾对《 中庸》 做过这样的注解: “ 中” , 是恪守中正
之道不偏不倚之意 , 庸是“ 平常” 和“ 用” 相联系, 儒家的中庸
乐 舞 观 点
活形态的如实体现。而是加以美化, 加以象征化 、 舞蹈化 , 追 求“ 醉中有美” 的意境。这便是舞台中的“ 虚” 。 例如《 打虎》 中
乐 舞 观 点
氏 × 一 L c o 烈 0 z 0 > z 钏 0 一 ∞ . 西
即致“ 中和” 。 “ 中” 者, 即自 然适度, 是事物的自然法则。 “ 喜怒 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者, 天下之大本 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下位焉, 万物育焉。 ” 就
身段动作。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融会贯通, 使人记忆深刻。 三、 “ 有规则的自由行动” ——戏曲舞蹈程式性 斯坦尼斯拉夫曾对梅兰芳大师的表演称之为“ 有规则的
戏曲舞蹈艺术讲究“ 万变不离其圆” , 所有的动作程式最 终都化为一个“ 圆” 字. 这也是戏曲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种类 的特色。戏曲舞蹈讲究“ 圆” 并不是凭空而论, 而是有一定的 历史和文化渊源: 儒家“ 中庸” 思想就体现在戏曲艺术之中。
戏曲舞台上的醉酒状态,一般不给予真实的表现生理上呕 吐、 极度的悲伤或兴奋不已,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 实” 。 而是
舞蹈本身就作为美的代名词出现, 戏曲中的舞蹈想必也 是如此。 在灯光音乐、 唱词的渲染下. 戏曲舞蹈讲究一切都是 美的。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都不能以丑态出现。 大到明显的
动作如起霸、 武打、 袖舞、 剑舞、 刀舞……, 小到云手、 甩发、 圆
场、 耍手绢……, 生活动作如开关门、 上下楼、 喂鸡、 骑马、 哪 怕是一站、 一坐、 一抬手、 一投足等都是舞蹈化的, 并且都是 讲究美的。 最为明显的一例是戏曲表演中的醉酒的演绎。例
的武松. 在喝醉酒后要去景阳冈, 整个人摇摇晃晃, 衣服斜塔
渊源流传。戏曲动作具有程式性 , 不仅是戏曲艺术的独特审 美特征, 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的主要特点。
四、 “ 美 中有真” ——戏 曲舞蹈唯美表现现实生活中醉酒的丑态, 而是以美感制胜。虽说形态是 虚拟的但其感情是真实的,这就体现了戏曲美的审美特征。 再如戏曲艺术中穿针引线的桥段,没有其针也没有其线, 而

警 ≯

贵” 的观念也体现其中。 “ 以和为贵” 主张天人合一, 重视人与
人的和谐 , 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人与社会的和谐。“ 和” 拆分字


体, 禾念“ h e ” , “ 口” 变形可看作 0 。和字变形又可看做合字。 和字又音为“ h u o ” , 意为在一起。 无论是禾、 口、 合字中都含有 圆的蕴意, 圆的概念真是无处不在。 特别是在戏曲舞蹈中, 诸 如山膀 、 顺风旗、 搅柱 、 踢蹁腿 、 小五花 、 云手等都划了一个 圆 更具代表性的如平转划了一个平圆, 串翻身 、 点翻身划了
个性之点使古典舞具有独特的身韵气息、 具有独特的韵味。
“ 韵” 包含了我们国家的民族传统、 民族性格、 民族精神, 代表 戏曲是由多种艺术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 而这些艺术形 式在戏曲中并不是独立的存在, 而是被戏曲所吸收、 融合。 因 此冠以戏曲音乐、 戏曲舞蹈之名。虽说吸收融合其他艺术而 来, 但却有其独树一帜的审美特征。
是说 ,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 中” , “ 中”
浅 谈 戏 曲, 舞 蹈的审 美 特 征
不是二者取一, “ 中” 是指刚好的尺度。戏曲艺术讲究“ 圆” 就 秉承了这一点 , 所有动作的动势都化为圆。圆是点到线的距 离, 没有任何棱角, 戏曲舞蹈也是, 如云手、 晃手、 小五花手等 动作都变相的画了一个圆。圆可意为圆滑, 进一步也可意为 含蓄。 含蓄是中华人民的美德, 也是中国人的特质, 戏曲艺术 从侧面表达了这样的中国文化。这也正是戏喵的意蕴所在。 戏曲舞蹈不仅具有“ 中庸”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以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