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 第八章 舞蹈简体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章 舞蹈的艺术特性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3章 舞蹈的社会功能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4章 舞蹈的种类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5章 舞蹈的起源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6章 舞蹈的发展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7章 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8章 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9章 舞蹈美的构成和形态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0章 舞蹈思维和舞蹈形象创造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1章 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2章 舞蹈的形式结构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3章 舞蹈语言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4章 舞蹈构图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5章 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6章 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7章 舞蹈交流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8章 舞蹈传播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9章 舞蹈美感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0章 舞蹈欣赏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1章 舞蹈评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2章 新中国舞蹈艺术50年启示录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3章 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章 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1.1 复习笔记一、舞蹈的艺术本质1艺术的本质(1)主要学派主要学说有两大派,即“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再现”和“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艺术与审美试题答案

艺术与审美试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艺术与审美》各章测试答案绪论测试1【单选题】 (20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解析: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单选题】 (20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单选题】 (20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解析: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4【多选题】 (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多选题】 (20分)20 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D.美学的眼光。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 (10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C.恩斯特·贡布里希解析:《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 1960 年。
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着之一。
2【单选题】 (10分)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解析: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的理念或精神的表达,故符合此观念的表述只有 C,而 A、 B、 D 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的因素的表达,因而都是错误的。
第八章艺术的审美价值_艺术美学

第八章艺术的价值结构本章将以宗白华和莫里茨·盖格尔的三种价值结构论为基础,按照审美价值(即形式价值)、真理价值(认识价值和启示价值)、娱乐价值、教化价值(伦理价值)、象征价值(即符号价值)五个方面予以论述。
第一节审美价值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存在的对应物,是存在的一种天然的质性;从创作的意义上说,价值是被建构、被创造的;从评价或鉴赏的意义上说,价值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
米·杜弗海纳说:“价值就是对象,因为它作为对象的本原和目的让位于对象的中心.创造价值,就是创造对象。
创造审美价值,就是生产带有意义、开创新风格和传达新世界的信息的新作品。
”图8—1 丁托莱托最后的晚餐图8—2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审美价值可以说是艺术的第一价值,或者说是艺术的自律性价值。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其区分性标志,就是审美价值;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其判断标准就是审美价值。
杜夫海纳说:“价值就是对象之所以成为有价值的对象的东西,它不是任何外在于对象的东西,而是对象符合自己的概念、完成自己的使命时的对象本身.”审美价值是艺术作品的可识别性特征。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都是一个个别性和差异性的存在。
在艺术世界之中,每一个作品都凭借其审美的(有时也包含别的因素)能量和引力占据着自己应得的位置.虽然每一个作品所占据位置的大小和重要性会各有不同,但是,一部作品一旦获得时代和历史的认可,一般地说,其他的作品,即使是同一题材同一主题的作品,是不可能动摇其地位的.因为进入艺术世界的入场券并不受名额的限制。
在艺术世界里没有类似体育竞赛那样的退一进一的规章;艺术运行的规律并没有为作品之间的相互抵消或谋杀提供机会,而艺术审美体验的规程则宣告,此艺术作品永远不可能取代彼艺术作品。
西美尔说:“只要客体是仅仅有用的,它们就是内在可变换的,并且每一件都能够被别的有同样用处的东西所代替。
艺术与审美试题答案

《艺术与审美》各章测试答案绪论测试1?【单选题】(20?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解析: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单选题】(20?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单选题】(20?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解析: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多选题】(20?分)?20 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D.美学的眼光。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C.恩斯特· 贡布里希解析:《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 年。
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着之一。
2?【单选题】(10?分)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解析: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的理念或精神的表达,故符合此观念的表述只有C,而A、B、D 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的因素的表达,因而都是错误的。
3?【单选题】(10?分)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D.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解析:黄休复《益州名画记》所论述的具体等级顺序便是逸格、神格、妙格、能格,故只有D 符合原意。
慕课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题答案

绪章人生境界与加强审美教育1【单选题】(20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A.冯友兰——“乐道”;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5【多选题】(20分)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A.经济的头脑;B.技术的眼光;C.文化的头脑;D.美学的眼光。
2020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答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答案: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3、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答案: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4、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答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5、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答案:经济的头脑;、技术的眼光;、文化的头脑;、美学的眼光。
第2章单元测试1、《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
答案:恩斯特▪贡布里希2、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答案:艺术呈现客观精神3、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答案:逸格、神格、妙格、能格4、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答案:艺术为道之文5、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答案:形式为艺术的根本6、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
答案:艺术表达人的心灵7、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 ?答案:魏晋至唐代8、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
答案: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9、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 )。
答案:艺术表现想象力、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艺术表现情感、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10、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 )答案:余味、余音、余意、余韵第3章单元测试1、“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顾恺之2、”曹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曹仲达3、”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尉迟乙僧4、“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答案:吴道子5、“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答案: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年版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单元测试答案

目录绪论章单元测试 (2)第二章章单元测试绘画 (7)第三章单元测试雕塑 (9)第四章章单元测试建筑 (11)第五章单元测试设计 (13)第六章书法 (14)第七章章单元测试音乐 (16)第八章章单元测试舞蹈 (17)第九章章单元测试戏剧 (19)第十章章单元测试电影 (21)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摄影 (22)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宗教 (23)第十三章美育 (24)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中华美学精神 (26)绪论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冯友兰——“乐道”;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艺术美与审美鉴赏》全文

《艺术美与审美鉴赏》全文校级选修课《美学与鉴赏》学习辅导主讲教师:孙景曾第八章艺术美与审美鉴赏(详文)艺术是人类智慧、精神、情感最伟大的产物。
艺术的使命是创造美。
艺术使人类得以超乎寻常地拥有试图领悟、驾驭和创造这个世界的最佳手段,她甚至胜于并且早于科学、宗教、法律对这个世界的作用能力,就是因为艺术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和美的世界。
说到底,艺术是人类文化力的最独特的方面。
我们可以徜徉在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的领域里,不断认识审美的规律,那里有无数可资审美鉴赏的精采景致。
然而,艺术的领域更为精采迷人。
艺术美在艺术家手中把人类的现实情愫和理想境界通过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工艺、书法等作品加以多姿多彩的展示,构成了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的美的长廊。
因此我们说,艺术美正是我们进行审美鉴赏的最佳去处和最有效的途径。
第一节艺术美的本质与特征一、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从事艺术活动所创造的美。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情感性、表现性、再现性和创造性,她的最大特征是审美性。
(一)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的源泉来自于现实生活。
在美学史中,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自然的“摹仿”,达·芬奇提出艺术作品“好象是第二自然”,歌德认为艺术“高于自然”,别林斯基更是鲜明地提出“美是生活”的论断;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阐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指出美是从人区别于动物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因而艺术美所反映的是带有社会性的、历史存在的人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
艺术美以现实美为基础,是艺术家根据审美要求精心创造的产物,它必然要追求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内涵。
如《黄河大合唱》,它通过写黄河情、黄河怨、黄河怒吼,道出了黄河的壮美和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作品的美远远超出了黄河的自然美范畴,人们从作品的内涵中看到一个民族在呐喊,能够产生强烈的激情和共鸣,于是在充分的情感升华、精神满足中实现了作品艺术美的更高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审美第八章舞蹈
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
中国当代舞蹈的历史背景
1*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2*中西舞蹈交汇的特点。
3*中国舞蹈的现在和未来。
当代中国舞蹈在新中国创立之初的时候,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
国际形势,两大阵营对立,冷战让中国舞蹈不能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仅有的影响就是苏联,但是不过就是十年而已
20世纪初西方创造了现代舞,把舞蹈艺术推向了抽象表现主义的道路 20世纪中期中国创造了中国舞蹈,具有中国当代独特审美样式.两者研究价值等同!
中国舞蹈有很悠久的历史,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
中国舞蹈的当代的复兴,是处在一个封闭也是被封闭的状态下。
中午到的礼乐结合性
中国舞蹈又不同于其他国家舞蹈之特色。
中国一支舞蹈,就是一个故事。
舞蹈表现积极有明确主题,讲究结构完整、突出人物、还具有较强的宣传意味。
讲究技巧,讲究专业能力,注重服装、舞蹈的华丽。
从审美的角度概括中国舞蹈: 礼乐结合性叙事性技艺性
礼乐结合性
礼为天,乐为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为对应,缺一不可!礼乐结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根本之道!
春秋之前,舞蹈《六代乐》
礼是按等级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乐包括乐诗舞,既艺术总和
《史记乐书》: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祭祀天地。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如此则四海之内含合敬同爱矣。
礼者,殊事合敬者也。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
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中国舞蹈的叙事性
中国舞蹈编导具有高超叙事能力使中国舞蹈具有特殊艺术特性。
苏联影响虽然只有五年,但是影响深远,这五年,苏联派来了,查普林,古雪夫,
戏剧芭蕾创作主力,
讲鞑靼王的故事。
大型舞剧不仅仅是芭蕾舞,而且更大程度上是影响了中国的民族舞剧的产生。
小
型的舞蹈作品也是受这个影响的!
中国人收养日本人的故事,讲完整的故事,不用解释和说明。
这就是中国舞蹈艺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西方舞蹈界
叙事性舞蹈,是以叙述某一特定事件为前提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节舞。
中国舞蹈的技艺性
技艺性,中国舞蹈第三大特征,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传统!比如汉代杂剧,舞蹈加杂剧,两者一体同宗!中国舞蹈演员技巧举世无双!这是其他国家所少有的!
中西舞蹈交汇的特点
特性是比较中得出来的!中西做比较得出的特性。
“反向交替”和“异时重复”,中西舞蹈在不同的时间的卡农现象(一个重复现象。
反向交替
中西方思潮相互对应交错发展!同上是指走我们原来的道路!20世纪相互做对方古代之事!
中西舞蹈交汇现象的启示
叙事性和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两大基本倾向。
二者是并存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或者二者还可以结合运用!
两者倾向还在向外延伸!跨艺、跨界和舞蹈剧场!六十年代以后,叙事之中有着抽象!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抽象主义是现代的中国没有经历过的!
礼乐性的发展
礼乐结合性如果礼被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时,艺术性,审美价值要受到损害
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产生一部叙事性的大型舞剧,这些都是教化性的,
不符合艺术的生产规律
叙事性的发展
叙事性。
叙事性的东西过多的时候,抒情性作品的产生会受到一方面的忽视。
舞蹈更擅长抒情。
抒情是人们在抽象里面去意会的而不是言传的。
善于抒情,拙于叙事
“舞蹈诗”是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是“三大特征”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叙事性太多是我们的特点,但是,叙事性太多也丢掉了我们的专长
几乎完全说
不清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所以有了扇舞丹青
曹植从国君到胯
下的屈辱者这
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做法
中国舞蹈技艺性的发展!
当技艺性被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的时候,也会消弱其艺术性与思想性。
《守望》
高成明。
观念性舞蹈
谁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论愿不愿意!
不使用任何技巧
那么交流的机会就很关键
了!
费孝通自知之明知己知彼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