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二苯并咪唑的合成与提纯

合集下载

微波辐射下空气氧化法合成2-(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微波辐射下空气氧化法合成2-(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已有文献 报道 , 活性炭 负载 氧气作 氧化 剂 , 用 可合成 苯并 咪唑衍 生物 l 。空 气本 身就是 一种 天 7 ]
1 实 验 部 分
1 1 试剂 和仪 器 .
邻苯 二胺 、 无水 乙醇 : 析 纯 , 海 国药 集 团 分 上 化学 试剂 有 限公 司 , 用前 未进 一步提 纯 ; 甲氧 使 对 基苯 甲醛 : 分析 纯 , 海 国药 集 团化学试 剂有 限公 上 司, 经重蒸 提 纯 。 wRS 型数 字熔 点仪 : 海物 理光 学仪 器厂 , l 上 温度 计未 校 正 ; x s40型傅 里 叶 变换 红 外 光 Ne u 7 谱仪 : B 压 片 , 国 Ni l 公 司 ; r — L I K r 美 ce ot Vai E l o l C HNS型 元 素 分 析 仪 : 国 Ee na 德 lmetr公 司 ;
作者简介 : 曹蒂薇 (9 8 ) 女 , 18 - , 湖北黄 冈人 , 中南 民族 大 学化学与材料学 院应 用化学专业 2 0 学生 , 08级 从事有 机 合 成研 究。
* *通 讯 联 系 人 。
收 稿 日期 :0 10 4 2 1—70
对 甲氧基苯 甲醛 18 (5 mo)邻带 来 的 副 反 应 及 环 境 污 染 问 题_, 8 又可 实现很 好 的经济效 益 。近些 年 , 用微 ] 利 波技 术促进 生 产 中的有机化 学反 应研究 已取 得可 喜 的进展 _ , 9 特别 是 微 波 辐射 下 空 气 直接 氧 化 无 ] 催化 剂合成 符合 节能 环保 、 绿色化 工 的发展趋 势 , 作者 尝试在 微 波辐射 下无催 化剂 空气直 接氧 化合 成 2( 甲氧基苯 基 ) 并 咪唑 , 对 最 佳工 艺 条 一对 苯 并 件进 行 了摸索 。

2-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与研究

2-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与研究

2De at n f oo ya dTo o rp y h a x n ryIsi t, a y g, h a x 1 0 0 Chn ) . pr me t Ge lg n p ga h ,S a n i eg t ue Xin a o E n t n S a n i 2 0 . ia 7
苯 并 咪 唑及 其 衍 生 物 具 有 良好 的 生 物 活 性 . 被 分 析纯, 天津 市耀华 化 学试 剂有 限公 司 ; 粉, 析 锌 分
广泛应 用于 医药 、 农药 、 防腐蚀 等领 域【。 别 是制 备 纯, 1特 ] 长沙市 延风 化学试 剂 厂 ; 活性 炭 , 分析 纯 , 西安 市 具 有 生 物活 性 的 化合 物 , 有 抗癌 、 真菌 闭 消 炎 、 长安 试剂 厂 , 氧化 钠, 析纯, 具 抗 、 氢 分 开封化 学试剂 总 厂 ; 治 疗低 血糖 和 生物紊 乱 等功效 .在药 物化 学 中具有 苯 , 析纯 , 阳市 化工 有 限公 司 ; 己烷, 析 纯, 分 洛 环 分 非 常重要 的意义f 本研究 采用 邻苯 二胺 与 醋酸反应 3 ] 。 天 津市 河 东 区化工 有 限公 司 ; 乙醇 , 析 纯 , 阳市 分 洛 合 成 2 甲基 苯并 咪 唑 , 过 正交 实 验考 察 了反 应物 一 通 化工 有 限公 司 ; 氨水 , 分析 纯, 西安 市长 安试剂 厂 。 的摩尔 比、反应 时 间及适 量还 原 锌粉 对反 应产 率 的 Z— F l型 四用 紫外 分析 仪 f 上海 加鹏科 技有 限公 影 响 , 得 了 良好 的研 究 效 果 , 率 比文献 报 道 ( 取 产 文 司)HB Ⅲ 循环 水式 真 空泵 ( 义市 予 华仪 器 有 限 ; 一 巩 献 值 6 %)J 明显 提高 。 8 l 4 有

2-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2-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2-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于丽颖;罗亚楠;陈鸶【期刊名称】《化学世界》【年(卷),期】2009()9【摘要】研究了苯甲醛和邻苯二胺在空气直接氧化合成2-苯基苯并咪唑的简便方法。

确立了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用熔点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表征目标产物的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邻苯二胺与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为44°C,氧化产物的产率可达到72.50%。

此工艺路线所得产品色泽好,后处理较容易,对设备腐蚀较小等优点。

熔点与文献值吻合,是一条应用价值较高的工艺路线。

【总页数】3页(P540-542)【关键词】苯并咪唑;苯甲醛;邻苯二胺;合成【作者】于丽颖;罗亚楠;陈鸶【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0.3【相关文献】1.(±)-1-[(2-羟基-5-甲基苯基)(苯基)甲基]-2-吡啶苯并咪唑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 王进义;周晶;程东亮;菅盘铭;张国林2.微波辐射合成(±)-1-[(2-羟基-5-甲基苯基)(苯基)甲基]-2-吡啶苯并咪唑 [J], 韦少慧;吕维忠;吴奕光;刘波3.室温磷光材料二(2-苯基吡啶)(2-(2-吡啶)苯并咪唑)合铱(Ⅲ)的合成及光电特性[J], 岳岩;许慧侠;郝玉英;解晓东;屈丽桃;王华;许并社4.1-(2-羟苯基)-2-氮杂-3,5-二(2-苯并咪唑)戊烷合成方法的改进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J], 姚秀杰;柴爱云;张志刚5.2-[4-[2-[4-[1-(2-乙氧基)苯并咪唑-2-基]哌啶-1-基]乙基]苯基]-2-甲基丙酸的合成 [J], 钟雪彬;王晓;王正泽;林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美拉唑的合成

奥美拉唑的合成

9、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涉及到的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需要在生产过程中 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和技术转让协议可以保护企业的商业机 密和合法权益。
10、产品质量标准:为了保证奥美拉唑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遵循相关的国 际和国内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例如,中国药典对奥美拉唑的质量标准有明 确规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稳定 性测试和有效期验证等程序来确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规定要求。
针对以上不足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
1、加强新工艺的工业化研究:对于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新合成工艺,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提高其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能力。可以探索新的反应条件、改 进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2、探索绿色合成方法: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加环保 的合成方法。可以探索生物催化、光催化、电化学等绿色化学技术在水溶性苯并 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中的应用。
参考内容
引言
奥美拉唑是一种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 为一种关键的有机合成药物,奥美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历来受到重视。本次演示 将围绕奥美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展开讨论,探讨相关的实验设计、反应机理、工 艺优化等内容,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奥美拉唑、合成工艺、研究、反应机理、工艺优化、质子泵抑制剂
催化氢化法是以苯并咪唑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氢化反应得到醇, 再经过成盐得到奥美拉唑。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但 需要使用催化剂,且对于某些特殊杂质的处理较为困难。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新的合成工艺正在研究阶段,如光催化法、 电化学法等。这些新工艺的研究为奥美拉唑的合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望在未 来实现工业化生产。

含苯并咪唑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含苯并咪唑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苯 并 咪 唑 类化 合 物 是 一 类 具 有 良好 生 物 活 性
的杂环化合物 。 广泛用于药物 中间体 、 杀菌剂 、 驱虫 剂 等 . 抗 癌 、 痛 、 风 湿 、 病 毒 等 方 面 都 有 重 在 镇 抗 抗 要 的药 用价 值 。[3 且 , 苯 并咪 唑 类化 合 物 具有 1而 - ] 含
结构 。
关键 词 :-2 甲基 苯 并咪唑) 1 一 (一 一 , 二胺一 一 5 3 氮杂 戊烷 ; 合成 ; 乙烯 三胺 ; 二 邻苯 二胺
中图分 类号 : 1 、 4 06 4 2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4 7 2 1 )3 0 4 - 0 17 - 4 X(0 2 0 - 0 8 0 2 2F I 2T—R红外 光谱 仪 测定 ( B 压片)所 用试 剂氯 乙 Kr , 酸 、 苯二 胺 、 乙烯 三 胺 、 苯 二 甲酸 酐 、 盐 酸 、 邻 二 邻 浓 乙腈 等为 分析 纯 。 1 合 成 . 2 121 2 氯 甲基 苯并 咪唑 的合 成 .. 一
核 磁共振 谱 等对 该化 合物 进行 了 表征 。
1 实验部 分 11 仪 器 和试 剂 .
核 磁 共振 谱 用 B u e R 一 0 MR核 磁 共 rkr D X 5 0 N 振 仪 测定 fMs内标 ) r ,红 外 光 谱 用 B u e e t rk r V co r
三 一2 胺 乙基 ) (e)随后 人们 通过 对 手臂 的长 度 (一 胺 t n, r
及 官 能 团 等 进 行 修 饰 得 到 了 大 量 新 颖 的 三 脚 架 分
2 ) . ( 2 ) .4s Hpm。 H,2 m, ’9(2 )p 70 H4 ,

双(2-苯并咪唑基)辛烷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双(2-苯并咪唑基)辛烷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Ke r s bs2bn i ia oy) cae snh s ;r s lt c e ywo d : i 一e zm dz l1otn ; y tei cy t r t ( s as u u r
双( . 并 咪 唑基 ) 烃 及其 衍 生 物 由于其 许 多 2苯 烷
研 究 中 。
h d o e o d i e a g t o e u e . i h h l s o sa i z ec y t l t cu e y r g nb n t r e lc ls Wh c e p tb l et r sa r t . n h t m t i h su r
(.c o l f e it dC e c l n i ei , ig a gh nU ies y J’ , a g i 4 0 9C ia 1 h o o m s ya h m a E g e r g J g n s a nv ri , i nJ n x 3 0 , hn S Ch r n i n n n t a i 3
文章编号:1 7 -0 52 1)20 4 —2 6 48 8 (0 0 —0 40 1
双 (一 2 苯并咪 唑基) 辛烷 的合 成及其 晶体 结构
易绣光 ,聂旭亮 2,温辉梁 一
( . 冈 山大学 化学 化工 学 院 ,江 西 ,吉 安 1 井 33 0 :2江 西农 业大 学理 学院 ,江西 ,南 昌 409 . 3 00 30 0
S YNT HES SAND I CRYS A T T L S RUCTUR oFB S2B NZ M I E I (・ E I DAZ YL OL )
o CTANE
YIXi - a g , NI Xu la , W EN ila 3 u gu n E -ing Hu —ing

微波辐射合成2-苯基苯并咪唑

微波辐射合成2-苯基苯并咪唑
反应 式如 下 :
依 次加 入 0 2 g KI 2 甲醇 、 . . 、 0 mI 0 2 g无 水
NaS 1 O 、0mmo 邻 苯 二 胺 、 0mmo 苯 甲醛 , 波 l 2 l 微
辐 射 功 率 为 3 0 W , 同 辐 射 时 间 的 反 应 结 果 见 0 不
QUI NOX5 一 红 外 光 谱 仪 ( r压 片 ) WRS 1 5型 KB ; 2B
型熔 点仪 ( 温度 计未 校 正 ) 。
射 1 n的条 件下 , 0mi 当微波 输 出功 率 为 1 0 w 时 , 6 反 应 不完 全 , 只有 延长 反应 时 间才 能反应 完全 , 产 且
( olg f S i c , rh s A&F Unv ri g n ln S a n i7 2 0 C ia C le e c n e No t wet o e ie s y, a g i g, h a x 1 1 0, h n ) t
Ab t a t The s nt ss o 一 sr c : y he i f2 phe l n i i a o ewa a re utu e ir wa e ir d a i t ot s i ny be zm d z l sc r id o nd rm c o v r a i ton wih p a s— n i di s c t l s ,a hy o o i m o de a a a y t n dr us s d um u f t s wa e s b r, 一 s la e a t rab or e 0 phe l ne a i e a d b nz l hy ny e dim n n e a de de a t r i t ra s s s a tng ma e il .The i fue e n t ed o he pr du toft e mo e r to oft a e i l o p n l nc s o he yil ft o c h l a i he m t ra s, ut ut p we fmi r wa e ge r t , e c i n tm e we e i e tg t d. tm a e c i n c dii n we e ob a n d: o r o c o v ne a or r a to i r nv s i a e Op i lr a to on to r t i e t a i o 一 he r to f 0 phe l nd a ne t n a de ny e i mi o be z l hyd 1 : 2 ( o e e: m l ),o t t po r 3 0 u pu we : 0 W , nt r i a i to i em tr da in tm e:1 nu e , i mi t s Thet a ed wa s h gh a 0 ot lyil sa i s 9 7 un r t ptm a ond to . mpa e o t e — de heo i lc ii ns Co r d t he pr vi

苯并咪唑的合成方法

苯并咪唑的合成方法

苯并咪唑的合成方法浦林;向莉;郭朝蓉;杨州;陈霞【摘要】苯并咪唑类芳香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许多医药、农药、天然产物等分子骨架结构的合成.本文从分子间缩合和分子内缩合出发,着重综述了近年来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发展情况.文章还结合目前有机合成的前沿领域和现状,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最后,在课题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合成此类化合物研究前景和展望.【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7(045)008【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苯并咪唑;缩合反应;合成方法【作者】浦林;向莉;郭朝蓉;杨州;陈霞【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贵州六盘水55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2苯并咪唑是一类重要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除此之外,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或亲电取代等官能化转化过程,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杀菌剂和杀虫剂的合成中。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合成此类芳香杂环化合物的方法较多,其中,邻苯二胺与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缩合反应是合成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的一种经典方法。

但是,此方法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且须高于200 ℃的温度条件才能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量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被相继报道。

在所报道的方法中,有些基于已经报道的反应原料,实现了反应体系的创新;有些方法中,利用新型的催化技术,实现新型反应原料的缩合反应(图1)。

本文主要从分子间和分子内缩合反应角度,综述苯并咪唑的合成方法。

1993年,Wilson等[1]在钯催化条件下,实现了邻苯二胺类化合物、一氧化碳和芳基碘代物三组分反应,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12期 唐怀军等:2,2 一二苯并咪唑的合成与提纯 733 型 到 化学试剂,2007,29(12),733~735 

2,2 .二苯并咪唑的合成与提纯 唐怀军,张志国,从长杰,张克立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对Vyas法合成2,2'-二苯并咪唑进行了有效的改进。采用冰醋酸取代使用较广的乙二醇作为提纯溶剂,效果更优。 采用DSC和TG分析技术,更为准确地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熔点为411℃,并同时首次发现其大约在365℃以后存在显 著的升华现象。 关键词:2,2'-二苯并咪唑;提纯;熔点;DSC;TG;升华 中图分类号:06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3283(2(KI7)12—0733.03 

2,2 .二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在医药、 化学化工和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 合物【 J。2,2 .二苯并咪唑具有4个N原子,在 中性和酸性环境下,2个不带H的N原子可与多 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在强碱的作用下,N—H上 的H脱去后,4个N原子均可参与配位。因此在 配合物合成方面,尤其是双核和多核配合物合成 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在这方面的研究 颇多[5_8]。 目前文献报道的2,2 .二苯并咪唑合成和提 纯方法均不够理想。早在1953年,Lane_9J9就报道 了以草酰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加 热回流的制备方法,但这种方法要使用昂贵的草 酰胺,而产率并不高(50%左右)。之后,又有多种 合成方法问世(见文献[10]介绍),也都存在原料 昂贵、产率低、提纯困难、热耗高等缺点。1980 年,Vyas等[m]首次报道了采用价格低廉的草酸代 替草酰胺作为原料,与邻苯二胺在多聚磷酸作用 下,在240 oC经过4 h加热合成2,2 .二苯并咪唑, 报道的产率高达85%。不过该方法极为粗放,使 用了大量的多聚磷酸,以至反应后不得不使用很 多的碱进行中和,浪费了大量的酸碱;同时,由于 粘稠的多聚磷酸难以很好地和原料混合均匀,导 致热扩散不均匀引起的局部过热使原料分解和氧 化,从而在实际应用中产率难以稳定,通常远不如 文献报道的高。另外,这一方法还存在热耗高等 问题。因此,在Vyas等报道后的20多年里,这一 方法几乎无人问津,广泛使用的依然是1953年 Lane的方法[3,8,11]。最近几年,国内一些研究 者[12]开始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对Vyas等报道的 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高且较稳定的产率,但 考虑到微波辐射时大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作用 在反应物上,会使反应进程难以控制,且极易使原 料分解和氧化,因而不得不在微波辐射之前先合 成中间体。同时,多聚磷酸的用量仍然很大。另 外,几乎所有的报道均忽视了邻苯二胺如果没有 惰性气体保护加热极易氧化的问题。 2,2 .二苯并咪唑上2个N—H的H与另一分 子上2个不带H的N原子之间存在极强的氢键 作用,2,2 .二苯并咪唑通常以二聚或多聚形式存 在,导致其溶解性差,熔点高。较差的溶解性也使 提纯发生困难,在诸多溶剂中的难溶性,不仅使其 不能通过柱层析进行分离提纯,而且文献报道的 重结晶等方法也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目前,最为 常用的方法是以乙二醇作溶剂进行重结晶提 纯[3,8,9,11],但提纯效率不高,而且由于乙二醇沸 点太高(196~198 oC),挥发性差,使产物中的残 存溶剂难以除净。Baril—Robert等 J不得不用 NaOH溶液与2,2 .二苯并咪唑回流2 d后将其转 变为相应的盐,然后过滤除去杂质,再加盐酸得到 纯净的产物。目前文献报道的2,2 一二苯并咪唑 的熔点也颇有出入,甚至是彼此矛盾的。如lane 报道 :2,2’.二苯并咪唑在395~4OO oC出现收 缩、分解、熔化但并不全熔,后来报道的熔点多为 396 oC【 ,l。。甚至更低。 

本文在Vyas等 oJ报道的基础上对合成方法 

收稿日期:2007-05.29 作者简介:唐怀军(1974-),男,湖南祁阳人,博士生,讲师, 主要从事功能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化学试剂 2007年l2月 作了改进,在较短的加热时间下不仅获得了满意 的稳定的产率,而且还使反应用的多聚磷酸量大 为减少,且反应后不需要用碱进行中和处理。在 试用多种溶剂后发现,用冰醋酸重结晶提纯产物 回收率高,还几乎不存在溶剂残留问题。用DSC 和TG技术对其熔点进行了更为准确的测定,首 次发现2,2 .二苯并咪唑约在365℃以后出现显 著的升华现象。 

1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德国Netszsch STA 449C综合热分析仪;德国 Netzsch DSC 200差热扫描量热仪;13本Shimadzu FHR-8201PC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 ARX.300 (3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德国Vario EL m元素 分析仪。 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或化学纯,未进一 步纯化。 1.2 2,2 .二苯并咪唑的合成和提纯 称取4.2 g(33 mmo1)二水合草酸和7.2 g (67 mmo1)邻苯二胺于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均 匀,转入烧瓶中,加入12 mL(约75 mrr ̄1)多聚磷酸 和20 mL乙二醇,搅拌混合。N2保护下,逐渐升 温至沸腾,回流1 h。停止加热,待反应物冷却至 70℃左右,倾人500 mL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抽 滤。滤饼转入2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分散后再 抽滤,此过程再重复一次,即得粗产物。粗产物转 入醋酸(约1 g/80 mL)中,加热至沸腾,使之全部 溶解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得大量金黄色蓬松的针 状晶体,即为纯净产品。过滤,100~120℃真空 干燥至恒重,产率85%。m.P.411℃(DSC)。 HNMR(DMSO—d6,300 MHz), :7.41~7.77(m, 8H,ArH),一NH一上的H处于快速的交换状态中 无法检测到。兀1一IR(KBr), ,cm‘。:3 440(N—H), 2 949,1 619,1 588,1 552,1 481,1 398,1 344 (c—N),1 272,949,743,所得红外数据与标准图 谱一致。元素分析,C14H1oN4,实测值(计算 值),%:C 71.58(71.78);H 4.02(4.30);N 23.68 (23.92)。 1.3 DsC和TG分析 对样品进行了两次DSC分析,其中一次在 DSC专用铝质坩埚中加入适量样品后在加盖的铝 质盖子上打一针孔,而另外一次则不打孔。坩埚 与盖子用专用的压力装置加压压紧。空气气氛, 

升温速率10 ̄C/min。TG分析,空气气氛,升温速 率10 ̄C/min。 

2结果与讨论 、 2.1 2,2 .二苯并咪唑合成的反应过程如下: 

z ̄一/…NH+H H H 。 3H2O+n,P,O1 —4H3PO4 多聚磷酸(H6P4O 3)在反应中实际上起吸水 剂的作用,通过对水的吸收促使反应向生成2,2 . 二苯并咪唑的方向移动。多聚磷酸过于粘稠,很 难溶解反应物,如果仅用多聚磷酸,难以保证获得 满意的反应效果。反应前将反应物和多聚磷酸经 研磨和搅拌,并加入适量乙二醇作溶剂,有利于反 应物之间的充分混合和接触,从而提高产率,加快 反应速率。同时,乙二醇的加入也利于热的扩散 和平衡,防止局部过热而导致原料的分解和氧化。 2.2 经试验,2,2 .二苯并咪唑在大多数常用溶 剂(如乙醇、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四 氢呋喃、苯、甲苯等)中仅能微溶,且加热后溶解度 变化不大;在DMSO、DMF中溶解度相对较大,但 加热后变化也不大,所以这些溶剂均不适合用来 重结晶提纯2,2 .二苯并咪唑。2,2 一二苯并咪唑 在乙二醇和冰醋酸中在室温下溶解度不大,但加 热后大幅增加,是合适的重结晶提纯溶剂。这归 因于乙二醇和冰醋酸的强极性,以及它们与2,2 一 二苯并咪唑之间通过形成氢键而使2,2 一二苯并 咪唑的聚合体发生解体,且这一趋势随温度的升 高而加剧。经试验,用冰醋酸重结晶效果非常理 想,室温下溶解度约1.05 g/L,沸点时溶解度约 12.7O g/L,单次重结晶回收率可达91.7%。由于 冰醋酸沸点相对较低,易于除去,因此可减少溶剂 在产物中的残留,是理想的重结晶溶剂。 

图1 2,2'-二苯并咪唑的DSC.TG曲线 Fig.1 DSC—TG curves of 2.2'-bibenzimidazole 1.TG;2.OSC(密封);3.OSC(打孔) 2.3 从2,2 一二苯并咪唑的DSC和TG分析(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9卷第12期 唐怀军等:2,2 .二苯并咪唑的合成与提纯 735 图1)可以看出:在坩埚打孔的DSC测量中,从 DSC曲线上首先可以看到吸附的水和残存的极少 量溶剂的挥发吸收峰(大约95~115℃),相应TG 曲线显示失重约2.55%。随后可以看到在365~ 410 oC之间存在一个宽的吸收峰,对应的TG曲线 上显示这一区段存在较大失重(约66.5%)。在 坩埚密封的DSC测量中,这2处吸收峰均未出 现,所以365~410 oC之间的吸收峰可以认为是 2,2 一二苯并咪唑的升华所致。为进一步验证 365 oC以后的升华是否存在,可以直接在实验室 加热2,2 一二苯并咪唑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显示大 约在365 oC以后确实存在显著的升华现象。在大 约411~423 oC之间,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曲线 上均出现了尖锐的吸收峰,且后者的吸收强度远 远大于前者,这一吸收峰对应于样品的熔化过程。 因打孔,测试中样品挥发较多,信号相对较弱。在 随后的进一步加热中,密封测试的DSC曲线出现 了另一显著的吸收峰和随后的放热峰,为2,2 一二 苯并咪唑的分解和氧化所致,而打孔测试中则不 存在,这是因为此时样品已经挥发完全。在TG 测试时需要的样品量相对较多,这时并未挥发完 全,故TG曲线上并未显示完全失重。根据以上 分析和热分析曲线图可以确定,2,2 .二苯并咪唑 的熔点应为411℃。 e【9J及文献[3]报道的在 395~400 oC的收缩、分解现象,可能是对2,2 .二 苯并咪唑升华现象的误解,此时的部分熔化可能 是由残存的杂质所引起。 

参考文献: [1]RODERICK W R,N0fu)EEN C W.Bisbenzimidazoles potent inhibitors of rt ̄noviruses[J].J.Med.Chem.,1972,15(6): 655.658. 12JPRKS ̄N P N.Synthesis,reactions,and spectroscopic prop— erfies of benzimidazoles[J].Chem.Rev.,1974,74(3):279. 314. [3]ABBOUD Y,ABOURR1CHE A.The inhibition of mild steel  ̄rTosion in acidic medium by 2,2'-bis(benzimidazole)[J]. Appt.Sur.Sc/.,2OO6,252(23):8 178—8 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