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练习题
语音和音韵学考试试题

语音和音韵学考试试题
一、语音学试题:
1. 简答题
(1)什么是语音学?
(2)语音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3)语音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4)简述国际音标的作用。
2. 辨析题
(1)请比较和区分元音与辅音。
(2)请比较和区分清音与浊音。
(3)请比较和区分闭音节与开音节。
(4)请比较和区分舌尖音与舌面音。
3. 运用题
(1)请将下列单词按照国际音标拼写出来:
a) cat
b) dog
c) ship
d) chair
(2)请分析单词"elephant"中的辅音音素与元音音素,写出其音标表示。
二、音韵学试题:
1. 简答题
(1)什么是音韵学?
(2)音位与音素的概念有何区别?
(3)音位的判断准则是什么?
(4)什么是音变规律?请举例说明。
2. 辨析题
(1)请比较和区分自由变体与约束变体。
(2)请比较和区分同位异音与语音变体。
(3)请比较和区分音位与音位分布。
3. 运用题
(1)请对下面的单词进行音位分析:
a) bag
b) rob
c) sing
(2)请分析下列词组中的音韵规律,给出相应的音变规律描述:
a) "black cat"
b) "big apple"
c) "red book"。
音韵学练习

一、查出下列各组词的声纽和韵部,用音韵学术语说明他们之间的语音关系,并判断他们是同源还是假借:1.锡(心纽锡韵)——赐(心纽锡韵)音同假借2.上(禅纽阳韵)——尚(禅纽阳韵)音同同源3.叛(并纽寒韵)——畔(并纽寒韵)音同假借4.莫(明纽铎韵)——暮(明纽铎韵)音同同源5.以(定纽之韵)——已(定纽之韵)音同假借6.食(床纽职韵)——饲(邪纽之韵)邻纽对转同源7.邦(帮纽东韵)——封(帮纽东韵)音同同源8.土(透纽鱼韵)——社(禅纽鱼韵)准旁纽叠韵,同源9.辨(帮纽寒韵)——变(并纽寒韵)旁纽叠韵假借10.披(滂纽歌韵)——被(并纽歌韵)旁纽叠韵同源11.信(心纽真韵)——伸(审纽真韵)邻纽叠韵假借12.伦(来纽文韵)——轮(来纽文韵)音同同源13.共(见纽东韵)——拱(见纽东韵)音同同源14.乡(晓纽阳韵)——向(晓纽阳韵)音同同源15.良(来纽阳韵)——娘(泥纽阳韵)邻纽叠韵假借二、熟读并解释下列唐诗,回答问题。
(一)标出这六首唐诗的平仄1.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蓝台类转蓬。
(李商隐《无题》)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3.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研究生《音韵学》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第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试卷学院:文学院考试对象:课程名称:音韵学课程类型: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答题要求: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举例说明“韵部”和“韵摄”,并具体说说16摄是如何统摄《广韵》206韵的?(20分)二、运用音韵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中的语音现象(30分)1、在河南、山东等地,下面几组字的读音是不同的,试用音韵学知识分析之。
津[tsin]≠斤[ʨin] 酒[tsiu]≠九[ʨiu]剑[tɕian]≠箭[tsian] 箱[siɑŋ]≠香[ɕiɑŋ]2、有个人到商店买棉衣,售货员拿了一件给他,他看都没看一眼,就说:“这棉衣太破(薄)了。
”售货员生气地反问:“你看都没看,怎么就说破了?”那人把“薄”说成了“破”,以致产生了一场误会。
试用音韵学知识,对之予以分析。
3、《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请指出通假字及本字,并根据音韵学知识分析其通假的音义现象。
4、中古“漾”韵开三[ɪaŋ]在何种条件下演变为普通话韵母[aŋ][u aŋ]?试用音韵学知识,对这种语音现象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分析其中的语音现象。
(20分)分析下面例字,哪是古清声母字,哪是古浊声母字?今音各自归入哪个声调?是按什么规律演变的?专天舅帽望平读白麦袜扶大病柱普父人走短老有四、根据《广韵》演变为今音声、韵、调的变化规律,分析下面语音的反切现象。
(30分)在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变化中,一个反切的被切字跟反切上字、反切下字三个字的读音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引起这种语音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变化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有的被切字声母与反切上字声母不一致,有的被切字韵母或声调与反切下字韵母或声调不一样,有的被切字声、韵、调甚至变得与反切上字声母、反切下字韵母及声调完全不同。
但是,这种变化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跋,蒲拨切;今音:跋[pa35]”就是这样。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字母
2、阳声韵
3、七音
4、清浊
5、假二等
6、早梅诗
7、阴阳对转
8、等呼9、阴声韵10、五音
二、填空题
1、十六摄的名称依次是:。
2、清代及以后研究上古韵部各家的分部情况:
顾炎武10 部、江永13 部、段玉裁17 部、
戴震25 部、王念孙22 部、孔广森18 部、
江有诰21 部、章太炎32 部、黄侃28 部、
王力30 部、罗常培、周祖谟31 部。
三、拼读下列反切(用拼音注明):
都宗切、强鱼切、徒红切、莫袍切、当孤切、博故切、朽居切、普官切、甫万切、德红切、户公切、仓先切、布干切、都寒切、徒兼切、徒古切、苦江切、七刀切、如延切、匹战切、
布回切、职缘切、布玄切、甫微切、扶云切、莫中切、私宗切、九魚切。
四、简答题
1、请写出十六摄及所包含的韵部。
2、请写出中古三十六字母及其发音部位。
3、简述《广韵》一书的体例。
4、请说明中古音到现代北京音声母方面的变化。
5、举例说明中古音到现代北京音声调方面的变化。
6、请写出王力先生归纳的“上古音韵部”。
7、请写出研究上古音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8、请谈谈你对学习汉语音韵学的体会。
(完整版)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答案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练习一一、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各组字的普通话读音,并分析出它们的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1、学好汉语声韵调系统汉字注音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学xue2 x[] ü[y] ê[] 2/35好hao3 h[x] a[] o[u] 3/214汉han4 h[x] a[a] n[n] 4/51语yu3 0[0] ü[y] 3/214声sheng1 sh[] e[] ng[] 1/55韵yun4 0[0] ü[y] n[n] 4/51调diao4 d[t] i[i] a[] o[u] 4/51系xi4 x[] i[i] 4/51o[u] ng[] 3/214统tong3t[t]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汉字注音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海hai3 h[x] a[a] i[i] 3/214阔kuo4u[u] o[o] 4/51k[k]i[i] ng[] 2/35凭ping2p[p]鱼yu2 0[0] ü[y] 2/35跃yue4 0[0] ü[y] ê[] 4/51i[i] a[] n[n] 1/55天tian1t[t]高gao1 g[k] a[] o[u] 1/55任ren4 r[] e[] n[n] 4/51鸟niao3 n[n] i[i] a[] o[u] 3/214飞fei1 f[f] e[e] i[i] 1/553、自己的姓名汉字注音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王wang2 0[0] a[] ng[] 2/35宝bao3 b[p] a[] o[] 3/214刚gang1 g[k] a[] ng[] 1/55附:现代汉语声、韵、调及常用国际音标表。
一、现代汉语声母表发音方法发音部位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清音清音浊音浊音浊音不送气送气不送气送气双唇音b[p]p[p]m[m]唇齿音f[f]舌尖前音z[ts]c[ts]s[s]舌尖中音d[t]t[t]n[n]l[l]舌尖后音zh[t]ch[t]sh[]r[]舌面音j[t]q[t]x[]舌根音g[k]k[k]h[x]零声母0[0]二、现代汉语韵母表开口呼齐口呼合口呼撮口呼单韵母-i[] []i[i]u[u]ü[y] a[]ia[i]ua[u]o[o]uo[uo]e[]ê[]ie[i]üe[y] er[]复韵母ai[ai]uai[uai] ei[ei]uei[uei] ao[u]iao[i u]ou[ou]iou[iou]鼻韵母an[an]ian[i n]uan[u n]üan[y n] en[n]in[in]uen[u n]ün[yn] ang[]iang[i]uang[u]eng[]ing[i]ueng[u]ong[u]iong[y]三、现代汉语声调表及古今调类比较表塞音:阻碍部位完全闭塞,然后突然打开,使气流骤然冲出。
音韵学试题

2、(2分)下面关于《广韵》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按韵编排;B、工具书;C、字典;D韵书;E、按部首编排。
3、看图表答题
(共
8分):
中古
现代
例字
摄
韵
等
效摄
豪
-一一
au
褒袍毛刀桃劳遭
萧
四
iau
刁挑条辽箫浇尧
肴
二
iau
交胶教au包胞泡
宵
三
au
朝超少iau标苗燎
各格
兼姑
佳诡乖;
(2)
、举
九
俱纪
几规
吉;
溪母:
(3)
、口
康
枯……
(4)
、丘
区
墟……
群母:
(5)
、其
巨
求
5、在空上
】填写相应的
广韵
》平声韵目
(共
6分):
转,而东韵所属的通摄则属于转
4、据提示写出下列声类的第一个反切上字(共5分):
《广韵》独用同用四声配合表
上平声上声去声
1独用
2—钟同用
1董独用
1送独用
2、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的,所以又叫《广韵》学。
3、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 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4、北音学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它与“近代语音学”没 有多大关系。
5、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
三、填空。本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据反切系联法的有关知识填空(共3分):
声韵母专项练习题

声韵母专项练习题一、单韵母1. a2. o3. e4. i5. u二、复韵母1. ia2. ie3. iu4. ua5. uo6. üe三、声母组合1. bao2. pao3. mao5. tao6. nao7. lao8. gao9. kao10. hao四、练习句子1. 快点跑吧。
2. 她喜欢吃苹果。
3. 我要去买新衣服。
4. 你喝了几杯茶?5. 老师在教我们英语。
6. 高山上飘着云雾。
7.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
8. 我的家离学校很远。
五、双声母1. zhao3. chao4. rao5. jiao6. qiao7. xiao8. zhou9. shou10. chou六、拼音练习1. 拼音:ma,ma,ma。
词语:妈妈,马,麻雀。
2. 拼音:liu,liu,liu。
词语:刘,流星,六。
3. 拼音:zai,zai,zai。
词语:在,再见,栽种。
4. 拼音:jia,jia,jia。
词语:家,夹子,加。
5. 拼音:yao,yao,yao。
词语:摇摆,要,药。
七、韵母组合1. ei2. ui3. ai4. ei5. ao6. ou八、句子练习1. 我要去外面买东西。
2. 他喜欢吃葡萄。
3. 奶奶在做饭。
4. 这本书是我妈妈买给我的。
5. 我们一起跳舞吧!6. 风吹过了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九、声母和韵母组合1. bai2. pai3. mai4. tai5. wai6. zai7. cai8. sai9. zhi10. chi十、拼音练习1. 拼音:bai,bai,bai。
词语:白,百合,拜拜。
2. 拼音:pai,pai,pai。
词语:派对,排队,拍手。
3. 拼音:mai,mai,mai。
词语:麦克风,卖,买。
4. 拼音:dai,dai,dai。
词语:带,代表,戴眼镜。
5. 拼音:tai,tai,tai。
词语:太阳,台风,抬。
以上是声韵母专项练习题的内容,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加深对声韵母的认识,提高拼音能力。
音韵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音韵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韵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语音的物理属性B. 语音的生理属性C. 语音的社会属性D. 语音的历史发展答案:D2. 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j”对应的国际音标符号是:A. /tɕ/B. /ʨ/C. /dʑ/D. /ʥ/答案:B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字属于古汉语的入声字?A. 马B. 木C. 月D. 风答案:C4. 汉语普通话中,哪个声母是清音?A. /m/B. /n/C. /l/D. /k/答案:D5. 汉语普通话中,哪个韵母是开口呼?A. /i/B. /u/C. /a/D. /e/答案:C6. 汉语方言中,哪个方言区的声母系统最为复杂?A. 北方方言区B. 吴方言区C. 粤方言区D. 闽方言区答案:D7. 汉语普通话中,哪个声调是降调?A. 第一声B. 第二声C. 第三声D. 第四声答案:D8. 汉语拼音方案中,哪个字母用来表示鼻音?A. nB. mC. ngD. l答案:C9. 汉语普通话中,哪个韵母是后鼻音?A. /an/B. /ang/C. /en/D. /eng/答案:D10.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字属于古汉语的上声字?A. 东B. 书C. 马D. 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韵学中的“四呼”指的是:开口呼、合口呼、______、撮口呼。
答案:齐齿呼2. 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q”对应的国际音标符号是:______。
答案:/tɕʰ/3. 汉语普通话中,韵母“iao”的国际音标表示为:______。
答案:/jaʊ/4. 汉语方言中,______方言区的声母系统最为简单。
答案:北方方言区5. 汉语普通话中,声母“z”的发音部位是______。
答案:舌尖后6. 汉语普通话中,声母“r”的发音方法是______。
答案:颤音7. 汉语普通话中,韵母“ong”的发音特点是______。
答案:后鼻音8. 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x”对应的国际音标符号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韵学练习题第一讲一,填空: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言发展观是明代陈第《毛诗古音考》提出来的*。
⑵音韵学分为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四个分支。
⑶古音学以《诗经》音系作为研究对象;今音学以《切韵》音系作为研究对象;等韵学是音韵学中以古代语音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
二,名词解释音韵学:音韵学也叫声韵学,它是古代汉语的语音学,是以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各个阶段音系之间的演变规律、古代的语音学理论等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三,简单介绍音韵学及其分支。
古音学-上古音(诗经,先秦)-先秦韵文以及谐声字今音学-中古音(切韵,隋唐)-《切韵》系韵书及韵图等韵学-古代语音学理论-韵图北音学-近代音(元明)-《中原音韵》及同时期韵书韵图第三讲㈠填空*⑴唐宋三十六字母中次浊声母是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十个全浊声母是并奉定澄从邪床禅匣群。
代表零声母的字母是影。
⑵古人所说的“五音”分别是唇舌牙齿喉。
古人所说的“重唇音”和“轻唇音”分别相当于现代语音学所说的双唇和唇齿。
古人所说的“舌头音”和“齿头音”相当于现代语音学所说的舌尖中和舌尖前。
古人根据韵尾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类。
*㈡将三十六字母按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的标准分为四类。
全清:帮非端知精心照审影晓见次清:滂敷透徹清穿溪全浊:并奉定澄从邪床禅匣群次浊:明微泥娘喻疑来日*㈢默写三十六字母。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牙音见[k] 溪[k h] 群[g] 疑[ŋ]舌头端[t] 透[th] 定[d] 泥[n]舌上知[ ] 彻[ h] 澄[ ] 娘[ ]重唇帮[p] 滂[ph] 並[b] 明[m]轻唇非[pf] 敷[pfh]奉[bv]微[ ]齿头精[ts] 清[tsh] 从[dz] 心[s]邪[z]正齿照[t ]穿[t h] 床[d ] 审[ ]禅[ ]喉音影[t ]喻[j] 晓[x]匣[ ]半舌来[l]半齿日[n ]㈣名词字母: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古代没有音标,古代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称作字母。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音和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能够拼出准确读音的反切。
类隔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或声调不相同,拼不出准确读音的反切。
韵:古人根据主要元音、韵尾、声调相同的标准将汉字归并成若干大类,分出的类称作韵。
韵部:古人根据主要元音、韵尾相同的标准将汉字归并为若干大类,分出的类称作韵部。
直音:用同音字注音反切:是一种注音方式,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合起来形成被切字的读音。
如,东,德红切。
㈤分析问答⑴请分析韵母、韵、韵部几个概念的异同。
韵、韵摄、韵母几个概念的异同⑵请简单介绍古人所采用的几种注音方法。
㈠譬况:最早的注音方法。
是用打比方和描写发音状况来描写字音。
㈡直音:用同音字注音。
如:服虔《汉书注》:“栩音詡”“駣音桃”㈡反切、音和切、类隔切音和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能够拼出准确读音的反切。
如《广韵》“冻,都贡切”“毛,莫袍切”。
类隔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或声调不相同,拼不出准确读音的反切。
如“鸡,古溪切”。
⑶请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古代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概念。
①全清:指发音时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b、z、d、j、f、s、x和sh。
这些声母按古人的分类标准都属于全清。
②次清:指发音时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p、c、t、q、ch、k,按古人的分类标准属于次清。
③全浊:指发音时声母颤动、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全浊声母。
但在南方方言里如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都有全浊声母存在。
④次浊:指鼻音、边音、半元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m、n、l和零声母中的y w。
按古人的分类标准属于次浊。
第四讲⑴名词:*1呼等:“呼”是古代等图根据介音不同给韵母分的类,通常分“开”“合”两呼,没有[u]介音的韵母叫开口呼,有[u]介音的韵母叫合口呼。
等韵学上的“等”是古人用来区别韵母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和有无i介音的一个术语。
一二等韵母的主要元音的舌位比较靠后,舌位比较低,没有i介音;三四等韵母的主要元音舌位比较高、比较靠前,有i介音。
2假二等、假四等:音韵学家在等韵图中将本属于三等而被安排在二等的庄组(照二)字称为假二等;将本来属于三等而被安排在四等的精组字和喻四字称为假四等。
3内转、外转:内转、外转韵图图表有内转、外转之别,一般说来,凡是具有真正的二等韵的韵摄叫外转,没有真正的二等韵的韵摄叫内转。
十六摄:《四声等子》等韵图根据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的原则将《广韵》的206韵归纳为16个大类,称作16摄,包括: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
喻三、喻四:三十六字母的“喻”母字在《广韵》分为两类,一类归入匣母,图等排在三等,称为喻三;一类为独立的声母,韵图排在四等,称为喻四。
⑵问答题:①等韵学家在编制韵图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区别不同韵母的介音的有无和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的。
②江永在分析四等的差别时说“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对他这几句话如何理解,试有现代语音学理论加以说明。
③等韵学家将《广韵》206韵归纳为韵摄,他们依据的原则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第五讲㈠填充:①汉语中古音系的代表性韵书是《切韵》;其作者是隋朝陆法言;《广韵》的作者是北宋陈彭年等人。
②我国韵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第一部韵书是三国时期魏国李登的《声类》。
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陆法言的《切韵》,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韵书是陈彭年的《广韵》;唐代孙缅编的韵书叫唐韵》。
③最早期发现汉语四声规律并在文学上加以利用的音韵学家是南北朝时期的沈约,他编的韵书叫《四声谱》。
反切注音法出现于汉末时期,传说孙炎发明了这种注音方法。
④研究《广韵》声母、韵母的主要材料是该书中反切材料,前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系联法,最早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广韵》声母、韵母系统的学者是清代的陈澧;其在音韵学上的代表作是《切韵考》*⑤《广韵》共有206个韵,其中四个独立的去声韵是。
*⑥研究《广韵》而创立反切系联法的是(A)A陈澧,B顾炎武,C梁僧宝,D陈第㈡问答题:①韵书为什么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韵书出现的条件: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摩多――元音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②为什么说《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
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因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
③简单介绍“系联法”的情况?系联法:指采用“同用”“互用”“递用”等条例将《广韵》的反切上下字进行分类的方法。
原理依据: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
同用:几个反切同用一个字作反切上字,则被切字声母同类,如:搭,都合切;颠,都年切;当,都郎切。
互用:两个字互为反切上字,则两字的声母同类。
如:都,当孤切;当,都郎切。
递用:甲字用乙字作反切上字,乙字又用丙字作反切上字,则甲、乙、丙三字声母同类,如: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反切下字分类:同用:弓,居戎切;风,方戎切;终,职戎切。
互用:戎,如融切;融,以戎切。
递用:梦,莫中切;中,陟弓切:弓,居戎切;戎,如融切,④什么是《广韵》35声母,它与传统36字母有哪些不同?《广韵》35声母:唇音:帮(非)[p]、滂(敷)[p ]、並[b](奉)、明[m](微)舌音:端[t]、透[t ]、定[d]、泥[n]、来[l]知[ ]、彻[ ]、澄[ ]齿音:精[ts]、清[ts ]、从[dz]、心[s]、邪[z]庄[t ]、初[t ]、崇[ ]、生[[ ]章[t ]、昌[t ]、船[d ]、书[ ]、禅[ ]、日[n ]牙音:见[k]、溪[k ]、群[ ]、疑[ ]喉音:晓[x]、匣(喻三)[ ]、影[ ]、喻四[j] 《广韵》声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区别第一,《广韵》唇音只有“重唇”,三十六字母有“重唇”“轻唇”第二,《广韵》正齿音有“庄初崇生”和“章昌船书禅”两套,三十六字母只有“照穿床审禅”一套。
第三,《广韵》舌上音没有三十六字母的“娘”母。
第四,三十六字母“喻母”三等字在《广韵》归入“匣”。
⑤十六摄的名称是?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
㈢名词解释1喻三,喻四:三十六字母的“喻”母字在《广韵》分为两类,一类归入匣母,图等排在三等,称为喻三;一类为独立的声母,韵图排在四等,称为喻四。
2照二,照三:齿音有精组、章组和庄组三组声母,韵图作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硬性规定,精组排在一四等,庄组排在二等,称为照二,章组排在第三等,称为照三。
第六讲㈠填空:⑴“协音说”的代表人物是沈重,这种理论的错误之处在于强改字音以迁就今读非真正考明古代的本音。
⑵宋代吴棫(吴才老)著《韵补》,被称为清代古音学的远祖。
⑶清代开古音学研究之先河的人物是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他的《音学五书》包括《音论》《诗本音》和《易音》《唐韵正》《古音表》等五个部分。
⑷明代陈第著《毛诗古音考》,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提出了语言发展的观点。
⑸“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观点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来的。
⑹清儒研究上古韵部的基本方法是系联法。
江永的古音学代表作是《古韵标准》,段玉裁的古音学代表作是《六书音均表》。
段玉裁提出了“同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
⑺根据是否将入声韵部独立,可以将清代古韵学家分为考古派和审音派,顾炎武、段玉裁是考古派的代表人物,江永、戴震是审音派的代表人物。
⑻在古韵分部上,顾炎武分为10 部,江永分13 部,段玉裁分17 部,黄侃分28 部,王力分29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