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音韵学复习题word精品

音韵学复习题word精品

音韵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 •传统音韵学可以细分为四个部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上古音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时代的语音。

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古音是指时代的语音。

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现代分别是音韵学的萌芽期、创立期、发展期和全盛期5•明朝陈第明确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理论。

6.最早创立字母的是唐末一个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和尚,他创立的字母是 ________________ 个。

7. “五音”是根据来分的;清浊是根据来分的。

8. “五音”指的是唇、舌、、、喉五类音。

9. “七音”就是“五音”再加上和。

10 . .传统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又叫或者合起来叫。

11 . .传统三十六字母中,喉音包括现代所谓零声母、和三类音。

12.,宋元时代将韵母分为呼和呼。

13. , 时期产牛了反切注音法,它是在启发下产生的。

14 . ,反切注音的原则是、。

15. .《切韵》的作者是,成书于公元年,共有韵。

16. .《广韵》的作者是,书成于公元年。

17. .《广韵》的韵目按四声计有个,以平赅上去入则有个韵部。

18 . ,《广韵》音系,入声韵只和相配,而不和相配。

19. .《广韵》各韵目中每一个圈下第一字附有反切,代表一个,或一组。

20.《诗韵》又称,由南宋平水人据《广韵》合并为韵,后被金人合为韵。

21. .《广韵》的精华是它的,清代陈澧首创法来研究中古音。

古代汉语音韵部分习题

古代汉语音韵部分习题

音韵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顾炎武,段玉裁,292.《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

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陆法言,206,陈彭年3.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精清从心邪,知徹澄娘4、上古时代的韵部是根据__________的用韵和___________的用韵归纳出来的。

《诗经》和《楚辞》5、中古音以隋代的为代表。

隋代陆法言的《切韵》6、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流水对,借对7、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平平仄仄仄平平8、《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中“被”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遺”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

pī/披加/wâi/赠与,送给9、《墨子·非攻上》“至攘人犬豕鶏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中“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甚”的意思是_______。

偷窃/超过10、《老子》“天之道,其猶張弓與”中“其”的意思是________,“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張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概/就像/把弦安到弓上/句末语气词,后作“欤”11、《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中“者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一、术语1.音韵学:又称为“汉语声韵学”,或者又叫“汉语历史音韵学”,这是一门探讨汉语从古到今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状况及其变更的学科。

2. 今音學:是探讨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3. 古音學:是探讨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4.等韻學: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漢語韻母及聲韻协作規律的一門學問,它通過韻圖的形式展示某一歷史時期的聲、韻、調系統。

等韻圖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聲、韻协作表。

5.阴声韵、阳声韵:依据韵母最终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及入声韵三类。

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如一般话中的[a][ia][ai][ao]等。

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一般话中的[an][ang]及潮州话中的[am]等。

6.字母:音韵学中字母简称“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用汉字表示。

古代没有音素字母,为了标记声母的类别,就从同声母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

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

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的,古人也选一个开头没有辅音音素的字来作代表,如“影”母。

7.韵摄:不管韵头和声调的不同,音韵学家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韵归并成大类,叫做韵摄,又简称“摄”(“摄”即“统领”意)。

如《广韵》二百零六韵被归并为下述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8.韵目: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

如《广韵》把“东、同、童、僮、铜”等很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9.等韵图:是宋元以来的等韵学家编制的声韵调协作的音节表。

10.“等”“呼”: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最先应用在韵图上。

韵图把韵书中相类似的韵目归为一大类,称为“摄”,每一摄内部,又依据介音的差异,分为四等,每等又分为开口和合口两呼。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字母
2、阳声韵
3、七音
4、清浊
5、假二等
6、早梅诗
7、阴阳对转
8、等呼9、阴声韵10、五音
二、填空题
1、十六摄的名称依次是:。

2、清代及以后研究上古韵部各家的分部情况:
顾炎武10 部、江永13 部、段玉裁17 部、
戴震25 部、王念孙22 部、孔广森18 部、
江有诰21 部、章太炎32 部、黄侃28 部、
王力30 部、罗常培、周祖谟31 部。

三、拼读下列反切(用拼音注明):
都宗切、强鱼切、徒红切、莫袍切、当孤切、博故切、朽居切、普官切、甫万切、德红切、户公切、仓先切、布干切、都寒切、徒兼切、徒古切、苦江切、七刀切、如延切、匹战切、
布回切、职缘切、布玄切、甫微切、扶云切、莫中切、私宗切、九魚切。

四、简答题
1、请写出十六摄及所包含的韵部。

2、请写出中古三十六字母及其发音部位。

3、简述《广韵》一书的体例。

4、请说明中古音到现代北京音声母方面的变化。

5、举例说明中古音到现代北京音声调方面的变化。

6、请写出王力先生归纳的“上古音韵部”。

7、请写出研究上古音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8、请谈谈你对学习汉语音韵学的体会。

音韵学试题

音韵学试题
此,做下面几题:韵类();韵();韵母();韵部()
2、(2分)下面关于《广韵》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按韵编排;B、工具书;C、字典;D韵书;E、按部首编排。
3、看图表答题
(共
8分):
中古
现代
例字



效摄

-一一
au
褒袍毛刀桃劳遭


iau
刁挑条辽箫浇尧


iau
交胶教au包胞泡


au
朝超少iau标苗燎
各格
兼姑
佳诡乖;
(2)
、举

俱纪
几规
吉;
溪母:
(3)
、口

枯……
(4)
、丘

墟……
群母:
(5)
、其


5、在空上
】填写相应的
广韵
》平声韵目
(共
6分):
转,而东韵所属的通摄则属于转
4、据提示写出下列声类的第一个反切上字(共5分):
《广韵》独用同用四声配合表
上平声上声去声
1独用
2—钟同用
1董独用
1送独用
2、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的,所以又叫《广韵》学。
3、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 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4、北音学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它与“近代语音学”没 有多大关系。
5、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
三、填空。本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据反切系联法的有关知识填空(共3分):

音韵学复习题修改版答案

音韵学复习题修改版答案

音韵学复习题一、解释下列术语1、字母字母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例如“明”这个字母代表的声母是[m]。

2、阳声韵是音韵学上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对韵进行的分类中的一种,包含的是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如:an、en、iang、am、等。

3、七音所谓七音,是从五音的舌音中又分出一个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为七音。

这种分法最早见于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

4、清浊语音的清浊是针对声母的分类。

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所谓浊,就是发音时声带振动。

5、假二等齿音一栏中的精组声母可以和一三四等韵相拼,庄组声母可以和二三等韵相拼,章组声母只和三等韵相拼。

这三组声母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可以和三等韵相拼,而三等格只有一个,安排不下。

庄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二格,这叫做“假二等”。

6、早梅诗根据罗常培先生的研究,《中原音韵》共含有20个声母,这20个声母正好与明朝兰茂在《韵略易通》里作的“早梅诗”所代表的声母相同。

《早梅诗》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的一首五言绝句,原诗如下: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7、阴阳对转·指上古汉语平上去声收鼻音和不收鼻音的字互相押韵、谐声、通假的现象,这是清代学者创立的术语。

阴阳对转由清代孔广森将老师戴震的“阴阳相配”理论发展而来,是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即阳声失去鼻音尾韵变为阴声,阴声加上鼻音尾韵变为阳声。

例如:三san-仨sa,两liaŋ-俩lia。

·按王力先生的古韵30部,分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类,阴、阳、入相配,很有系统。

但在语音发展变化过程中,阴声韵的字转变为阳声韵的字,阳声韵的字转变为阴声韵的字,这就是阴阳对转。

8、等呼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最先应用在韵图上。

韵图把韵书中相类似的韵目归为一大类,称为“摄”,每一摄内部,又根据介音的差异,分为四等,每等又分为开口和合口两呼,一共是八个小类。

汉语音韵讲义练习题参考答案复习进程

汉语音韵讲义练习题参考答案复习进程

汉语音韵讲义练习题参考答案汉语音韵讲义练习题参考答案001、古声母分系分组的名称是什么?答:古声母分为四系十二组。

分别是帮系、端系、知系和见系。

其中帮系包含帮组、非组;端系包含端组、泥组和精组;知系包含知组、庄组、章组和日组;见系包含见组、影组和晓组。

002、帮系有哪些声母?帮组有哪些声母?答:帮系的声母有帮、滂、並、明、非、敷、奉、微。

其中前四个是帮组的声母。

003、端系有哪些声母?每组都包含些什么声母?答:端系的声母有端、透、定、泥(娘)、来、精、清、从、心、邪。

其中前三个是端组的声母;泥(娘)、来是泥组的声母;精、清、从、心、邪是清组的声母。

004、知系有哪些声母?每组都包含些什么声母?答:知系的声母有知、徹、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

其中前三个是知组的声母;庄、初、崇、生是庄组的声母;章、昌、船、书、船是章组的声母。

005、庄组和章组旧来的名称是什么?答:庄组和章组旧来的名称叫“照穿床审禅”(照组)。

006、“照二”我们叫什么?“照三”我们叫什么?答:“照二”我们叫“庄初崇生”,“照三”我们叫“章昌船书禅”。

007、云母和以母旧来的总名是什么?答:喻母。

008、全浊有哪些声母?次浊有哪些声母?答:全浊声母有並、奉、定、澄、从、邪、崇、船、禅、群、匣;次浊声母有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009、古平声是按照什么条件分化为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的?答:“平分阴阳”。

即古代清声母的字普通话中读阴平,浊声母的字普通话中读阳平。

010、试举五个古平声清声母字,五个古平声浊声母字。

答:天、花、山、东、开是古平声清声母的字;田、同、洪、才、徐是古平声浊声母的字。

011、“冰冯添甜烘红英迎”这八个字。

哪些是古清声母字,哪些是古浊声母字?答:冰添烘英是古清声母字,其余是古浊声母字。

012、从《方言调查字表》中举出十个全浊上声字,看看在北京语音里归到哪个调里了,在你自己的方言里是个什么调?答:湛、渐、朕、舅、纣、妇、部、厚、幸、静,这十个字在北京语音都归入了去声里了。

音韵学复习题二

音韵学复习题二

音韵学复习题(二)一、填空题1.清代学者利用形声字考求先韵部,得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

2.清代学者首先从归纳、分析《诗经》用韵和其他韵文用韵着手,分古韵为十部。

3.江永分古韵为部,段玉裁分为部,孔广森分为部,江有诰、王念分为部,夏综分为部,章炳麟分为部,戴震分为部,黄侃分为部,王力分为部。

4.《中原音韵》有个韵部,个韵母。

5.反切注音的原则是、。

6.关于上古声母,近人章太炎提出了的观点。

曾运乾提出了和喻四归定的观点。

7.关于上古声母,黄侃提出了的观点,王力对上古声母系统最后定为个声母。

8.上古韵部的转化,常见的有对转、和。

9.“阴阳对转”首先由发现,继而由正式提出,后来,章太炎又发展了它。

10.近古音是指时期的语音,以《》音系为代表。

11.《中原音韵》的作者是,成书于公元年。

12.“早梅诗”的容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它出自的《》。

二、名词解释1.对转 2.旁转 3.旁对转 4.古无轻唇音5.古无舌上音6.娘日归泥 7.照二归精 8.喻三归匣 9.喻四归定三、运用音韵学知识解释以下语言现象1.《史记.齐太公世家》:“我远田氏矣。

”服虔曰:“言我与氏宗疏远。

”2.形声字:诺,从言,若声。

3.《诗经》:“不宜空我师。

”《毛传》以“空”为“穷”,为什么可以这样注释?(空,东部;穷,冬部)4.《说文解字》:“水,准也。

”(水,微部;准,文部)为何可以这样解释?5.《公羊传》:“盖改葬也。

”注:“改,更也。

”(改,见母之部;更,见母阳部)6.扮,从手,分声。

读若粉。

7.形声字“烨”从华得声。

8.形声字“逸”从兔得声。

诗词格律复习题一、填空题1.汉六朝至唐代的诗歌,根据其有无格律,可以分为和。

2.近体诗是指萌芽于时期,形成于,具有严整规律的诗体。

3.丕的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4.《诗韵》又称,由南宋平水人据《广韵》合并为韵,后被金人合为韵。

5.近体诗(律诗和绝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每联的第一句叫,第二句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韵图大约产生于__________时期,盛行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韵图属于前期,__________的韵图属于后期。

2. __________有三十字母系统, __________有三十六字母字母系统。

__________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
3.__________ 以前,诗歌押韵没有法定标准,大部分作品押的是
__________韵,即按照当时的共同语音系押韵。

到了__________,被定为官韵,作为科举考试中文人必须遵守的押韵标准。

4.“官韵”长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界特别是传统诗歌,而不仅仅是科举。

宋王朝为了让文人使用起来方便,在纂修__________之外,还为这个系统编写了简缩本的__________ ,作为读书人手头必备的手册式工具书。

5.到南宋与北方的金朝对峙时期,金朝学者索性把同用的韵都合并在一起,并且略加调整,成为__________韵系统。

6. __________年,__________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分106韵;公元1252年,又有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

7.从__________规定了“同用”的《切韵》系统到平水韵,这个一脉相承的官韵系统在文化界的影响一直很大,千年内的近体诗用韵都以它为准绳。

8.从宋朝就有人试图分辨上古的韵部系统,__________代_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为十部,以后有更多的学者陆续对他的系统加以修正改进,近人
__________定上古韵为30部,这是数百年来学者对古韵分部的总结。

9.构成韵部的语音条件是__________ ,但一个韵部里边还包含由介音区别的不同韵母。

诗歌押韵以及谐声字等都不能反映出介音的差别,音韵学家就凭借《切韵》音系的韵、开合、四等条件,给各韵部分出不同的韵类,再为各韵类拟测出韵母。

10._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是近代音的代表作。

二、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反切的普通话读音
职吏切先机切彼役切力至切
博怪切之芮切苦到切五劳切
奴教切敕九切胡南切乌感切
既剪切卢困切乌浪切乌光切
于惊切赤之切居吏切宜寄切
乌各切于希切武夫切莫故切
三、说明下列诗词的韵脚和韵部
1.崔氏东山草堂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2.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独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

时忆故交哪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3.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用国际音标注明下面的字
1.要大力学好音韵学.
2.自己的名字
五、简答题
1、广韵韵部是根据什么材料归纳出来的?是怎样归纳的?
2、举例说明双声、叠韵。

3、举例说明“阴阳对转”。

4、举例说明“古无轻唇音”。

5、举例说明“古无舌上音”。

6、通假字分别同古今字和假借字有何区别?
8、举例说明“反切”的道理。

今天解读古代“反切”有什么主要的困难?
六、论述题
1.默写《切韵序》。

2.谈谈学习音韵学后的感想。

七、“平上去入”四个字代表古代四个声调,现在普通话里这四个字只有阳平(“平”字)和去声(“上去入”三字)两种声调,请说明为什么。

八、《广韵》三十五声母与三十六字母有何异同。

九、从母、群母今普通话音各有哪几种读法?它们的今普通话音有哪些相同之处?跟“尖团”有什么关系?
十、明朝兰茂有一首《早梅诗》,代表当时的声母系统,请你指出它跟现代北京话的声母有何不同。

东[t] 风[f] 破[p ] 早[ts] 梅[m]
向[x] 暖[n] 一[ø]枝[t ] 开[ ]
冰[p] 雪[s] 无[v] 人[ʐ] 见[k]
春[t ] 从[ts ] 天[t ] 上[ ] 来[l]
十一、用全清、次清、全浊和次浊的标准给三十六字母(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见溪群疑照穿床审禅精清从心邪晓匣影喻来日)分类。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十二、试利用下列反切,说明陈澧反切系联法的正例和变例。

(1)冬,都宗切;当,都郎切;都,当孤切;多,得何切;得,多则切。

(2)一东韵:涷,德红切,又都贡切;一送韵:涷,多贡切。

(3)东,德红切;公,古红切;红,户公切;朱,章俱切;俱,举朱切;无,武夫切;夫,甫无切。

十三、简述清代上古音韵部研究的主要成就。

十四、你所知道的韵书有哪些?请择你所最熟悉的2种略作介绍。

十五、从中古到普通话语音的演变中,有哪些主要规律(声、韵、调三方面)。

十六、汉语语音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对词汇双音节化有何影响?
十七、名词解释
1、反切
2、三十六字母
3、两呼四等
4、系联法
5、《广韵》
6、等韵图
十八、填空
1、用国际音标写出你自己姓名的现代普通话读音并写出韵母主要元音的发音部位、方法。

2、写出三十六字母中全浊声母,并根据九音的分类写出其发音部位
十九、简答题
1、简述韵类、韵母、韵、韵目、韵部、韵摄等概念的不同含义
2、简述古今声母的演变规律
3、简述现代普通话四声的来源
二十、以唐作藩《音韵学教程》为例,试述你所学、所知的音韵学的主要内容。

二十一、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的音韵学术语。

二十二、《广韵》章组、庄组、云母、以母在宋人三十六字母中各叫什么名字?二十三、下列反切下字各属于中古哪个声母?(把《广韵》反切下字记下来)二十四、《广韵》声母到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演变中,有哪些特点。

二十五、默写十六摄及其所包括的《广韵》各韵(举平以赅上去入)
二十六、简述中古声母清浊与今声调的关系。

二十七、简述研究上古音的材料与方法,并说明清人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成就。

二十八、《广韵》声母与韵部的分等情况是怎样的?(等与《广韵》声母、韵部的关系)
二十九、汉语音韵结构的特点是怎样的?
三十、古汉语的注音方法有哪些?
三十一、关于声、韵、调的概念有哪些?
三十二、三十六字母与《广韵》三十五声母的区别?
三十三、中古两呼四等与近现代四呼的关系。

三十四、《广韵》系韵书有哪些?
三十五、《广韵》的版本情况。

三十六、简述《广韵》的体例。

三十七、简述根据《广韵》探求中古音的方法。

三十八、《广韵》的声母与韵母系统。

(即《广韵》的声类、韵类、声母、韵母、声调)
三十九、《广韵》声母有35、36、37、38个,这种不同是怎样的?(即关于中古音的声母问题)
四十、所谓的假二等、假四等是怎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