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肾药物

常用补肾药物
常用补肾药物

常用补肾药物

肾阴虚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

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

丸1次1丸,1日2次。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服后无腹胀便溏为

合适。临床尚有六味地黄软胶囊,1次2粒,1日2次。

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同上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因是纯

补之剂,久服常用易滞脾碍胃,影响食欲。

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

耳鸣,腰膝酸软,消渴。同上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兼有潮热盗汗、

咽干咳血症状。

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

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同上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但补力较麦

味地黄丸强。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

流泪,视物昏花。同上用于肾阴虚兼肝阴虚者。高血压有阴虚阳亢时较

常用。相同功效的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

遗精,小便短赤。同上适用于肾阴不足兼舌苔黄腻或小便短赤等下焦湿

热者。

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

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口服,1次9克,1日

2次。肾阴虚引起的气喘、咳嗽、呃逆等。外感咳嗽引起的气喘忌服。

大补阴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口服,1次6克,1日2~3次。针对阴虚火旺者而设,滋阴降火并用,而以滋阴为主。

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

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口服,水蜜丸

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临床常用于

肝肾阴虚之月经不调等病。

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口服,1次9克,1日2次。临床常用于妇科血

虚证病人。便溏者忌用。

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诸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

冷感,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繁多,以及脚气、痰饮、消渴

等。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

2~3次。本方为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后世的系列“地黄丸”都是在此

方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服后无口干、大便干结者为合适。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用于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

2~3次。本方温补肾阳之力较金匮肾气丸更强。高血压患者慎用。

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

不利,痰饮喘咳。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

1丸,1日2~3次。适用于肾之阳气不足而兼有水肿症状者。

四神丸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

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口服,1次9克,1日1~2次。五更泄泻名方。以肾阳虚衰(命门火衰),凌晨即泻为特点。

青娥丸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口服,水

蜜丸1次6~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针对肾亏而偏阳虚

的腰痛病人。

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

不育。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

2次。用于肾中精气阴阳不足之证,兼有收涩之功。

龟鹿补肾丸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口

服,小蜜丸1次4.5~9克,大蜜丸1次6~12克,1日2次。具有补益气血阴阳之功,而以补肾阳为主。

补肾产品规划报告-0415

补肾产品规划报告 目录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目的 三、市场研究简要回顾 四、研究报告解读简要回顾 五、核心发现 六、补肾品类结构图 七、补肾药品上市时间计划表 附件1:各品种产品说明 附件2:各品种现行价格

一、规划背景 补肾品类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品类。在该品类中肾宝合剂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产品销量及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同类产品的前列。 在补肾品类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核心产品肾宝合剂产品定位不清晰。 2、产品数量多,各产品之间定位模糊。公司补肾类产品数量较多,但均无明确定位,各产品关系混乱,无法形成协同优势。 3、补肾品类细分市场认识不清。 二、规划目的 1、明确公司现有补肾产品所满足的消费者需求,并进一步开发,争取产品最优化发展。 2、分析细分市场,挖掘补肾品类消费者新需求,增加品类覆盖的广度,争取品类市场份额最大化。 3、构建公司未来5年补肾品类产品结构,建立补肾药品类市场防御体系。 三、市场研究简要回顾 1、市场研究的方法及规模 研究模型:消费者需求研究模型 研究方法:定性、定量 定性:样本城市为广州、沈阳、长沙,每城市样本数10人,共30个样本 定量:样本城市为广州、成都、长沙、沈阳,每城市样本人数200人,共800样本 2、研究过程 ⑴、定性研究——建立消费者需求全库 研究方法:一对一深谈 共收集消费者第三层需求800余条

⑵、专家分类整理 共筛选出补肾类需求88条,用于定量研究 ⑶、定量研究 研究方法:定点街头拦截访问 数据处理分析,获得补肾类8类二级需求、7个细分市场 四、研究报告解读简要回顾 1、基本原则 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基于消费者对肾方面问题的关注程度,对补肾类药品的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基于细分消费群体,评估补肾类药品的市场机会和操作可行性。 2、分析流程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品类格局分析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品类格局分析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品类格局分析(一)——第一药店报2021-9-4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品类格局分析(一)——第一药店报 毋庸置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给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思维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大数据让未知变得可预测,并且将赋予医药健康企业更强的洞察力以及更精准的决策力。 基于此,2021年8月14~18日,在主题为“寻找产业发展原动力——弱增长时期的选择与突围”的第六届西普会上,中康资讯整 合旗下研究机构MDC、CMH、CHD的相关研究结果,呈现了中国医药产业六大终端的用药走势。《第一药店》将对各个终端的用药状况进行深度剖析,以全方位、系统性地向读者展现医药产业大数据的魅力,同时也让读者对医药产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期重点分析我国药品零售行业的用药走势。 根据中康资讯·CMH发布的研究结果,预计2021年零售终端药品和非药品的比例仍保持在8:2,化学药和中成药份额相近,心脑 血管类、糖尿病用药、降血压药、药材类和器械类成为拉动药店销售增长的重点产品,增速明显快于总体市场及其他品类。 零售药店集中度极低且增速缓慢

2021年,中国药店总数达435969家,较2021年增长3.5%。连锁门店接近18万家,连锁药店店铺只占总数的41%,其中还有35%的加盟店,直营店占总体比例只有27%。绝大部分加盟店均为自愿加盟,而非特许加盟。不乏加盟店是因为要通过GSP认证而加盟到连锁体系,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因此,在管理模式和素质上,连锁加盟店与个体店(社会单位药店)并无二致。这样,连锁加盟店与个体店(社会单位药店)合计占所有店铺数接近73%。 在人工成本、税费等方面,单体药店与连锁药店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如果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在销售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增长或政 策的支持,近5年内行业的集中度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据MDC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百强直营店销售额占总体规模比例徘徊在30%上下,上升缓慢,按照此增速,预测2021年占比为33%左右,距2021年60%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对比美国,我们看到其前3强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45%,远高于中国十强企业10%的份额,同时亦远高于中国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药品和非药比例基本不变 2021~2021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药品和非药品的比例保持在8:2,预计2021年这个比例没有大的变化。

肝药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营销

中国肝病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肝病药物总市场潜量估计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阶段全球肝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比例约为1/12,即每12个人当中就可能存在一位肝炎患者,这一比例是艾滋病感染人群的近十倍。目前,世界各国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近5亿,占全球人口的1/12。中国是乙肝病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近30万人因此死于肝脏相关疾病等,比如如肝硬化、肝癌[1]。中国是全球乙肝和肝癌负担最沉重的国家[2]。相对应的,各类肝病产品也层出不穷,肝药市场需求量大,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2.国内肝药市场规模与前景预测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00万急性肝炎病例,其中甲型肝炎占半数(50%),乙型肝炎占20-25%,丙型肝炎占5-10%,戊型肝炎约占10%,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总流行率为81%,其中农村人群的流行率(84%)高于城市人群(73%),年龄的特异性差别存在于小于15岁的儿童人群中,高达60%的中国大陆省(市、自治区)的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大于80%,被定为高流行区。中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总流行率为59.17%、感染率i为57.6%、携带率为9.8%,农村高于城市,南方多于北方[5]。庞大的患者圏自然成为在众多国内外药企争相抢夺的市场。

据中国卫生部《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达106.54/10万人口,按我国2008年人口基数13.28亿推算,2088年全国新增病毒性肝炎的病例约141.5万例。2008年发病率增长率为-1.75%,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目前我国市场上肝病药品种众多,而且不断推出新品。一般按功效可以把肝病药大致分类为抗病毒药物、护肝和恢复肝功能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及抗肝纤维化药物及中成药等各大类。 随着我国肝病发率的不断增长,肝病用药医院市场销售额不断增大。

(完整版)保健品市场推广方案

市场运作方案

第一章补肾类滋补药品现状分析 中国药品市场2008年总销售额为2085亿元,2011年预计将达到3950亿元,并且据权威机构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将以大于10%的速度良性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表现较为显著的是,药品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认识,由治病、防病转变为身心保养,对药品的安全性、疗效和副作用尤为特别关注。 药品市场发展的基本走向: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常规药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保健滋补类占高消费群体和中、小学生为主的被动消费群体的比重越来越大;药品销售越来越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市场份额少,销售规模小的中小企业发展将举步维艰。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保健滋补类药品的在行业中现状以及市场机会: 1、保健滋补类药品在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我国保健滋补药品发展较晚,品种较少,选择性极低,老、少、中、青四个阶层选用的品种发展也不平衡,消费需求城乡差别较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保健滋补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有影响的保健滋补品,通过广告媒体

宣传,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脑白金,生命壹号、红桃K,钙中钙、肾宝、上海人参蜂王浆等优质保健滋补药品始终热销,消费群体逐步由高消费群体转向一般性消费群体。根据市场调查,保健滋补药品需求以补血、补脑、补肾、促进骨骼生长发育以及增强食欲功能的药品最为畅销。家长们特别愿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花钱,中老年人是保健滋补品需求的第二生力军,他们选择的品种主要为强心、补肾、促进睡眠等系列药品。现阶段中老年人保健滋补品的代表品较少,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目前,我国保健滋补药品市场已初具规模,从发展看,它将是市场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生力量,其前途必将是药品市场中的宠品,在整个药品市场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从功能分类来看,卫生部批准的保健品功能有22项,可归纳为几个大类,每个大类有1—3个领先品牌产品。 即:调理类:脑白金、昂立、氨基酸、乌鸡白凤丸 补钙类:盖中盖、巨能钙 补肾类:同仁堂、汇仁肾宝、六味地黄丸 补血类:红桃K、太太、东阿、驴胶补血 减肥类:曲美、大印象、碧生源、御生堂

医药保健品的市场机会

医药保健品的市场机会 第一部分:保健品规律、规则和机会 一、保健品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 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广告派和概念炒作为行业进步和经济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由于中国市场起始的无序竞争、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机会众多、市场规模的迅速壮大、浑水摸鱼投机者的积极参与……诸多原因,中国保健品市场极其混乱,也诞生了最中国化、实用化的营销方法和理论。并且这些理论大部分和世界公认的营销理论是不兼容或者相悖的,这就使得这个市场的研究更加复杂,企业整合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和实战经验。 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门派林立,理论众多,包括以炒作为主要方式的蒙派(三株)、概念为王的广告策略派(脑白金)、招商为主的北派(目前的很多招商企业和产品,如最初的傅山药业等)、价格竞争为主的川派(砍刀策略初创者)、服务为主的会议营销(珠海天年、江苏中脉)、以及多年积累以品牌运营的整合类企业(健康元-太太、养生堂、东阿阿胶、东胜制药、同仁堂)等。 经过20多年的市场总结,保健品也初步有了自己行业的规律和特性:及主要精力着重于市场、顾客心理研究、产品策略定位为杠杆、渠道建设的短平快、促销方式的刀刀见血以及强有力的地政关系支持广告投放等中国特色。在这些看似无聊的“营销真经”中,还有更多不能称为理论的潜规则,比如暗箱操作、渠道折扣、恶意竞争和概念研究的杜撰等,虽然这是市场营销的不正常状态,但是对于起步中的中国市场却是比较合适的兴奋剂。 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上,销售做的最好的产品都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甚至更不是质量和功效最好的。比如改善肠胃的三株口服液、冠名肾宝的汇仁、改善睡眠的脑白金、治疗骨骼疾病冠明苗药的黑骨藤、暧昧营销的蚁力神等,这就深刻的警示我们:一切以市场(研究)为中心,以顾客心理研究为导向,以概念策略定位为产品营销的基本点。

补肾市场策划

北京德智宏营销策划机构2005年3月 前言 市场新“赛程理论” 长跑中,运动员如果在开始阶段用尽全力,肯定会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但是在后面的路程中,由于体力分配不均衡,消耗过大,慢慢会被其他的运动员超越,最后无法取得比赛的胜利。同样的,市场的开拓也是个长期的过程。一些生产厂家急功近利,夸大产品功效和见效周期,过分地透支了市场资源和消费者的信任,以致一些好的产品也在不当的市场操作中夭折。根据产品特性以及市场规律,来规划产品的最终市场角色,采取最为合适的市场策略,才能将产品培育成为成功的市场品牌。补肾药物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加之肾虚病理复杂,众说纷纭,市场纷乱无比。整体补肾壮阳市场,概念炒作短线为主,“短跑”速效产品主导市场,局面混乱。各种温补市场品牌,主要靠效果和口碑推动市场,此市场空间有待于延续拓展。做市场难,做一个稳固的市场更难。 本策划力求创新,快速立足市场,使产品销售出奇制胜! 本报告内容: ■调研(市场/病理)篇 ■定位篇 ■品牌规划篇 ■创新招商篇 ■销售渠道篇 ■广告宣传篇 ■媒介投放篇

■新闻软文篇 ■营销培训篇 ■公关活动篇 ■终端促销篇 ■预算篇 ■效果评估篇 第一:市场调查情况 一、补肾类产品及市场调查分析经过整体调研,补肾药物市场潜力巨大,汇仁肾宝、补肾益寿胶囊以及强势品牌的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产品市场的主导品牌。这些强势品牌均属于温补型药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各种小品牌以速效产品较多,没有固定的消费人群。现在市场中占据前几位的产品有:补肾益寿胶囊、汇仁肾宝合剂、生力胶囊、生命特力胶囊、开同肾灵等。 产品的更新换代到目前为止,补肾类保健品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产品,第一代产品,是以动物器官为原料配置而成,比如:用鹿鞭、鹿茸、鹿血等作为原料加入一些壮阳的成分配制而成,这一代产品有效果,但是副作用很大,使男性神精气力透支严重,给男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第二代产品,是以动物器官为原料另外添加了化学品,如加入激素类成分等,这一代产品效果比第一代更迅速,但是副作用也相应增大,长时间服用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另外,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人不能服用,否则有生命危险;第三代产品,可补充调节人体微量元素,它不是通过激素或者化学品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平衡人体细胞的代谢,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效果,在技术上也更加先进,更加成熟,因为是使营养平衡

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 一、中成药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成药定义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其中,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经临床反复使用、安全有效、剂型固定,并采取合理工艺制备成质量稳定、可控,经批准依法生产的成方中药制剂。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 (二)中成药行业简介 中药行业主要由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产业组成。中药材种植属于农业,而中药饮片加工则隶属于医药制造业,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根据我国《药典》规定,中成药的生产须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因此,从其在中成药产业中所处的位置来看,中成药相当于中药饮片的加工、提取及配制。中成药的地位,属于中药行业的下游,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下游环节。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中成药研发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分类代码为C27)。此外,根据GB/T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成药研发所属细分行业为中成药生产(分类代码为C2740)。 二、中国中成药行业发展特征 (一)名牌优质产品持续热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药知识的不断普及提高,特别是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后,就医买药观念随之改变,“小病上药店”自我选购药品者日益增加,从而拉动名、优、特中成药需求扩大。其中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一直强盛不衰的抗感染药、补肾壮阳药、抗感冒药及神经、血液、呼吸系统用药更为走俏。 (二)中药西制产品倍受宠爱。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取材于中药材,按西药剂型采用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制取的纯中药制品,相继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三)滋补保健类中成药销势强劲。在中成药市场,传统老牌产品仍主宰着市场,呈现出四大发展特点:一是知名品牌销势不减。二是“健康新观念”产品正在崛起。一些具有以内养外,补血养颜和补肾功效的传统中成药成为人们养生的重要手段。三是高档滋补保健品需求日旺。四是高科技产品备受青睐。

补肾壮阳药市场如何做

肾壮阳药市场如何做? 2010-03-31 关键词:168招商联盟全国最大的保健品专业基地 本人3年来在广告公司服务了太极集团生力雄丸、吉达强身胶囊、同仁堂参茸三肾胶囊等多个补肾壮阳产品,有成有败,对广东补肾壮阳药市场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本人认为要想在广东补肾壮阳市场做个产品“狠赚一笔”并非难事,只要策略对头!一,你有多少钱来做这个市场?——事实求是,根据你的口袋,选好营销模式很多人认为要在广东市场赚钱,就必须要有雄厚的资本。其实不然,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实践证明不同的费用决定着不同的营销模式,只要决策对路,一定能够赚大钱!操作吉达胶囊,我们的广告是“地毯式的轰炸”,市场是全省铺开,实现的是大规模赢利;操作太极集团生力雄丸,我们的广告是“集中突破”,市场是以点带面,实现的是小投入大产出;而同仁堂参茸三肾胶囊,我们却不做广告,全靠终端围剿,实现“各个击破”,“细水长流”的赢利模式。根据客户的口袋决策营销模式,是实事求是的做法,盲目抄袭大企业、大品牌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在广东,目前补肾壮阳药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作为经销商应充分考虑自己的资金实力、关系网络、公司特长等等比较现实的问题,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 1、广告地毯式轰炸型由于补肾市场“热得快消得快”,广告地毯式轰炸型操作模式是很多经销商管用的方法,张大宁、吉达强身胶囊等就是典型性例子。不管是省级媒体,还是各地级市媒体,都通过大版面、高频率的报纸广告迅速启动市场,尔后又投入高密度的电视广告全面突破。主要武器: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硬件要求:钱足够多、终端售点广、公共关系好。优点:传播面较宽,市场启动较快,适合做全省市场。缺点:1)投入大,风险大,2个月内难以实现赢利。2)很容易出现“广告停销售即停”的尴尬。 2、游击战术型避开权威品牌的威慑力,集中力量重点开发单一地区或通过广告在单一媒体集中投放,达到局部深度开发某个群体的目的。如太极集团生力雄丸重点做信息时报、深圳晚报;参之圣果主打广州日报等等,通过集中开发实现产品的迅速赢利,并积累实力等待扩张时机!主要武器:报纸广告、终端促销活动。硬件要求:有一定的资本、终端较健全。优点:风险小,操作灵活、适合速效壮阳产品开发地级(局部)市场。缺点:传播面狭小,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赢利。 3、地面渗透型不做大众媒体广告,充分发挥终端促销专柜和终端促销员的强大促销功能,以点终端为单位,通过终端渗透和促销拦截,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这种操作模式适合见效快的高价位壮阳产品,也被很多医疗器械产品所运用。主要武器:专柜促销、终端试用活动、小报、小册子优点:投入小,基本无风险,适合速效壮阳药“白手起家”。缺点:小市场,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赢利。 当然,以上几种模式可以结合运用,但必须侧重一种手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营销业绩的最大化。 二、就要把补肾壮阳药做成性药!1、补肾壮阳药一定是短线操作不管你是大规模广告地毯式轰炸,还是游击战术迂回掠夺,或是地面终端强力拦截,首先必须明白,在广东做补肾壮阳产品是一个短期行为,我们必须追求“急功近利、狠赚一笔就走”的赢利目标。要想做成第二个伟哥、或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