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和答案第一章绪论

1、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环节,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第二章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通常说的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主要说的的是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心理的发生或起源的问题,指心理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即个体心理发展。是指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指心理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1)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身体变化直接导致心理变化,即认为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间接作用是指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由其他因素传递的,即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实际上神力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的影响,而间接作用的影响占着更重要的地位。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和晚熟的影响

3、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情绪、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都需要而产生态度体验。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出的新特点有: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情绪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情绪、情感的内隐性。

第三章学习理论概述

1、学习的心理学涵义

学习是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2、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经验,它和科学家的主动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识别活动是不同的。

(2)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在他们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实现的

(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各派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积极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大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应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不同的学生基于原有的经验,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自己兔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3)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一方面强调外显的行为及其强化,另一方面也强调观察学习、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实际教育工作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人本注意的学历理论过分强调人的学习本能,忽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强调学习的绝对自由等,这些观点是错误和片面的,但其某些观点如重视学生的自由选择,注重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在做中学和学会学习等,都具有可取之处。

第四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种类:(1)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2)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4)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2、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3、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4)根据作业难度恰定控制动机水平

(5)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通常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

2、学习迁移的理论与最新研究进展

3、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讲授学习方法

第六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1、意识、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