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传热学篇

合集下载

4.1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概述

4.1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概述

总 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1.4.2 等温面与等温线 等温面: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所构成的面 等温线:不同等温面与同一个平面相交的交线。
等温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等温线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1.4.3 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某一点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对流传热根据流动原因不同:
① 自然对流传热:如暖气片附近空气
② 强制对流传热:外界机械作用引起对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1.1.3 辐射传热 定义:是一种以电磁波的形式来传递能量的过程。 特点:传递过程不需要任何介质。
例如:火焰的炙烤,太阳的照射。 例如:火焰的炙烤,太阳的照射。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1.1.2 对流传热 定义: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特点:流体内部发生相对移动。
在硅酸盐工业中对流传热指:由流体传到固体壁面或相反的过程。 ① 在硅酸盐工业中对流传热指:由流体传到固体壁面或相反的过程。 多数情况下对流传热与热传导并存。 ② 多数情况下对流传热与热传导并存。
△t —冷热物体的温度差 , ℃;
K —传热系数 , W/(m2·℃); ℃
热流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所传的热量
Q q = = K ∆t F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4-2)
返回
热工基础—4 传热过程
4.1.3 热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热工基础

热工基础

【热辐射】
(2)特点: 可在真空中传播 能量传递同时伴随有能量的转换 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 射能,但是只有在物体温度较高时,热辐射才 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3)人站在火焰旁会感到热、太阳热量能传到 地球。
小结:
实际进行的传热过程,往往不是上述三 种基本方式单独出现,而是两种或三种传 热的组合,而又以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为 主。
【热对流(对流)】
(3)产生对流的原因 由于流体内部温度不同形成密度的差异,在浮力的 作用下产生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使轻者上浮,重 者下沉,称为自然对流; 由于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质点强制 运动,称为强制对流。
流动的原因不同,热对流的规律也不同。 在强制对流的同时常常伴随有自然对流。
一般范围:2.3~427 W/m℃(纯银最大,其次为纯铜、铝等) 一般
温度T升高, λ下降
杂质含量增大, λ下降
2. 建材
一般范围:0.16~2.2 W/m℃,与材料结构、空隙率、 湿度、密度等有关 。 空气湿度增大, λ增大
3. 隔热材料(保温材料)
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低于0.22 W/m℃的材料(多为 多孔结构)。
大多数金属:β<0 大多数非金属:β>0
湿度对导热系数有影响 因水的导热系数比气体大,所以湿物料 的导热系数比干物料的大
密度对导热系数有影响
密度小,导热系数小
傅立叶(Fourier, Jean Baptiste Joseph)(1768-1830)小传:法国数 学家、物理学家 。1768年3月21日生于法国欧塞尔 (Auxevre),1830年5月16日卒于巴黎。因研究热传导理论而闻名于 世。 9岁父母双亡,被当地教堂收养。12岁由主教送于地方军事学 校读书。17岁(1785年)回乡教数学,1794年到巴黎,成为高等师 范学校的首批学员,次年到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执教,1798年随拿破 仑远征埃及时,任军中秘书和埃及研究院秘书。1801年回国,1817 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1822年任该院终身秘书。后又任法兰西学院 终身秘书和理工科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180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热的传播”论文,推导出著名的热传导 方程。并在求解该方程时发现解函数可以由三角函数构成的级数形式 表示,从而提出任意函数都可以展成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1822年 在代表作“热的分析理论”中解决了热在非均匀加热的固体中分布传 播问题,成为分析学在物理中应用的最早例证之一,对19世纪数学和 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傅立叶 分析等理论均由此创造。

传热学1-热工

传热学1-热工
强制对流:如果流体的流动是由于水泵、风机或其 他压差作用所造成的.则称为强制对流。冷油器、 冷凝器等管内冷却水的流动都由水泵驱动,它们都 属于强制对流。
另外,工程上还常遇到液体在热表面上沸腾及蒸 气在冷表面上凝结的对流换热问题,分别简称为沸 腾换热及凝结换热,它们是伴随有相变的对流换热。
13
这里仅指出: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最高, 良导电体,如银和铜,也是良导热体;液 体次之;气体最小。
11
2.对流换热
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流 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 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仅能发生在流体中,而且由于流体 中的分子同时在进行着不规则的热运动, 因而对流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
7
傅立叶定律
考察如图1-1所示的两 个表面均维持均匀温度的 平板的导热。这是个一维 导热问题。 对于x方向上任意一个厚度为dx的微元层 来说,根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 该层的导热热量与当地的温度变化率及平 板面积A成正比,即
8
=-Adt (1-1)
dx
式中 λ是比例系数,称为热导率,又称 导热系数,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同温 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29
讨论 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表面温度为几 十摄氏度(℃)的一类表面的散热问题.自然 对流散热量与辐射散热量具有相同的数量 级,必须同时予以考虑。
30
例题1-3 一块发射率ε=0.8的钢板,温度 为27℃。试计算单位时间内钢板单位面积上 所发出的辐射能。 解 按式(1-8),钢板单位面积上所发出的 辐射能为:
耳兹曼定律的经验修正形式:
AT4
式中ε称为该物体的发射率(习惯上称黑度), 其值总小于1,它与物体的种类及表面状态有关, 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热工基础(4.3.1)--热传导

热工基础(4.3.1)--热传导

导热
3%
31/164
热工基础
② 所有生物都运用传热学原理来调节体内的温度
翅片并非人类的发明:古代动物身 上早就用上了
夏天犬类都伸出舌头 散热
32/164
热工基础
③ 人的肺是一个高度紧凑的热、质交换设备
33/164
热工基础
9. 总结 ① 传热学应用领域之广(军用,民用,人用)
34/164
热工基础
4. 航空航天 ① 航空发动机
热工基础
20/164
② 航天飞机
热工基础
2003.2.1: Space Shuttle Columbia disaster
隔热瓦
21/164
③ 宇宙飞船
热工基础
22/164
热工基础
5. 电子器件冷却
① 芯片上晶体管数量增长
② 主频随时间增长
③ 功率随时间增长
23/164
热: 58W/m2 舒服: 232W/m2 凉快: 696W/m2
冷: 928W/m2
5/164
热工基础
② 自然界的伯格曼法则 对于同一种温血动物,越冷的地方其个体越大, 而且越接近于圆形(球形)。
6/164
热工基础
• 西伯利亚北极旅鼠的平均长度为 10 ~ 11 厘米,往南一点,分散在北极边缘地区的 旅鼠身长只有 8 厘米。
热工基础
④ 过热成了当前电子产品故障的主要原因, 已经被确认为影响电子工业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
24/164
热工基础
点燃火柴?
烤红薯?
煎鸡蛋?
25/164
热工基础
⑤ PC 机芯片的冷却方法 : 散热器 + 风扇—空气强 制对流换热
26/164

904热工基础

904热工基础

904热工基础1. 简介热工基础是热能转换与利用工程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它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许多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904热工基础进行详细介绍。

2.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904热工基础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如能量、功、焓、内能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循环过程,如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3. 传热学传热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发生的能量传递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904热工基础中,我们需要了解传热过程中的三种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传热的基本定律,如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等。

通过对传热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能量的传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静力学的一门科学。

在904热工基础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如密度、压力、速度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流动方程和流动理论,如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等。

通过对流体力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流体在热工领域中的应用和问题。

5. 应用与实践904热工基础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和工程项目中。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践技能和方法。

例如,在设计一个热能转换设备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优化;在进行能源管理时,我们需要分析并改进现有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6. 总结904热工基础是热能转换与利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热工基础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在实际生产和工程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完整PPT)传热学

(完整PPT)传热学

(完整PPT)传热学contents •传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导热现象与规律•对流换热原理及应用•辐射换热基础与特性•传热过程数值计算方法•传热学实验技术与设备•传热学在工程领域应用案例目录01传热学基本概念与原理03热辐射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

01热传导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由温度梯度驱动。

02热对流流体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热量传递方式传热过程及机理稳态传热系统内的温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保持恒定。

非稳态传热系统内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也随时间变化。

传热机理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单独作用或相互耦合作用。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物体内的热量传递和温度调节机制,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解决高速飞行时的高温问题,保证航空航天器的安全运行。

机械工程用于优化机械设备的散热设计,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能源工程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建筑工程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保温、隔热和通风等因素,提高建筑能效。

传热学应用领域02导热现象与规律导热基本概念及定律导热定义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表示热量传递的强度和方向。

热传导定律描述导热过程中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间关系的定律,即傅里叶定律。

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材料性质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而绝缘材料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温度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因材料而异,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会增加。

压力对于某些材料,如气体,压力的变化会对导热系数产生显著影响。

稳态与非稳态导热过程稳态导热物体内部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在稳态导热过程中,热流密度和温度分布保持恒定。

非稳态导热物体内部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引言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是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重要分支。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传热问题无处不在,如能源转换、化工生产、建筑环境等领域。

因此,掌握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一、传热学基本概念1.热量传递方式热量传递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1)导热:热量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分子碰撞传递,其传递速率与物体的导热系数、温度差和物体厚度有关。

(2)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其传递速率与流体的流速、密度、比热容和温度差有关。

(3)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其传递速率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发射率和距离有关。

2.传热方程传热方程是描述热量传递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主要包括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1)傅里叶定律:描述导热过程中热量传递的规律,公式为Q=-kA(dT/dx),其中Q表示热量传递速率,k表示导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dT/dx表示温度梯度。

(2)牛顿冷却公式:描述对流过程中热量传递的规律,公式为Q=hA(TwTf),其中Q表示热量传递速率,h表示对流换热系数,Tw 表示固体表面温度,Tf表示流体温度。

(3)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描述辐射过程中热量传递的规律,公式为Q=εσA(T^4T^4),其中Q表示热量传递速率,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T表示物体表面温度。

二、传热学原理和方法1.传热问题的分类传热问题可分为稳态传热和非稳态传热两大类。

(1)稳态传热:系统内各部分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恒定。

(2)非稳态传热:系统内各部分温度随时间变化,热量传递速率随时间变化。

2.传热分析方法(1)解析法:通过对传热方程的求解,得到温度分布和热量传递速率。

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问题。

(2)数值法:采用数值离散化方法求解传热方程,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问题。

传热学

传热学
凡是有温度差的地方,就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由于 自然界和生产技术中几乎到处存在着温度差,所以热量传递就成为自然界和生产枝术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
热管热传递速率曲线图传热学的作用是利用可以预测能量传递速率的一些定律去补充热力学分析,因后者只 讨论在平衡状态下的系统。这些附加的定律是以3种基本的传热方式为基础的,即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学是研 究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随着激光等新的实验技术的引入谢观看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传热不仅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且广泛存在于工程技术领域。在能源动力、化工制药、材料冶金、机械制造、 电气电信、建筑工程、文通运输、航空抗天、纺织印染、农业林业、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和气象预报等部门中存 在大量的热量传递问题。而且常常还起着关健作用。例如,提高锅炉的蒸汽产量,防止燃气轮机燃烧室过热、减 小内燃机气缸和曲轴的热应力、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控制热加工时零件的变形等,都是典型的传热学问题。
传热方式
传热方式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1、热传导是指在不涉及物质转移的情况下,热量从物体中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给相邻的温度较低的部位, 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过程,简称导热。 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液体、导电固体和非导电固体的导热机理是有所不同的。 (1)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众所周知,气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 动动能越大。不同能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撞的结果,使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 (2)导电固体中有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它们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运动。自由电子的运动在导电固体 的导热中起着主要作用。 在非导电同体中,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即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3)至于液体中的导热机理,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定性上类似于气体,只是情况更复杂, 因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过程的影响远比气体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液体的导热机 理类似于非导电固体。 2、热对流是指不同温度的流体各部分由相对运动引起的热量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导热的基本概念
(1) 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
在 时刻,物体内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称
为该物体在该时刻的温度场。
21
一般温度场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在 直角坐标系中,温度场可表示为
t f x, y, z,
非稳态温度场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 其中的导热称为非稳态导热。
导热现象发生在固体内部,也可发生在 静止的液体和气体之中。
本书不讨论导热的微观机理,只讨论热 量传递的宏观规律。
2
最简单的导热现象:大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 特点:1.平壁两表面维持均匀恒定不变温度;
2.平壁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方向发生变化;
3.平壁温度不随时间改变;
t
4.热量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
方向传递。
第二篇 传热学
第八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 (thermal conduction) 热对流 (thermal convection) 热辐射 (thermal radiation)
1
8-1 热传导
热传导(简称导热)
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 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 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11
热辐射的主要特点:
(1)所有温度大于0 K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 射的能力,温度愈高,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愈强。
发射热辐射时:内热能 辐射能 ;
(2)所有实际物体都具有吸收热辐射的能力, 物体吸收热辐射时:辐射能 内热能 ;
(3)热辐射不依靠中间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
播;
(4)物体间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是
第八章小结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量传 递基本方式的机理及特点;
(2)热流量、热流密度、导热系数、对流 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等基本 概念;
(3)灵活运用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公式、 对流换热的牛顿冷却公式、通过平壁的一维传 热过程计算公式进行相关物理量的计算。
(4)纯金属的热导率大于它的合金 ;
(5)对于各向异性物体, 热导率的数值与方向有关 ;
(6)对于同一种物质, 晶体的热导率要大于非定形态 物体的热导率。
热导率数值的影响因素较多, 主要取决于物质的 种类、物质结构与物理状态, 此外温度、密度、湿度 等因素对热导率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温度对热导率 的影响尤为重要。
的现象
解释辐射现象的两种理论 :
电磁理论与量子理论
电磁波的数学描述: c
c — 某介质中的光速, c c0 n
c0 3.0108 m/s 为真空中的光速; n 为介质的折射率。
— 波长, 常用m为单位, 1m = 10-6 m。
— 频率, 单位 s-1。
9
电磁波的波谱:
射线: < 5×10-5 m X射线: 5×10-7 m < < 5×10-2 m 紫外线: 4×10-3 m < < 0.38 m 可见光: 0.38 m < < 0.76 m 红外线: 0.76 m < < 103 m 无线电波: > 103 m
(1)热量从高温流体以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
+辐射换热)的方式传给壁面;
(2)热量从一侧壁面以导热的 高
方式传递到另一侧壁面;

固 体
低 温
(3)热量从低温流体侧壁面以 流

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辐射 体 壁 体
换热)的方式传给低温流体。
14
通过平壁的稳态传热过程
假设:tf1、tf2、h1、h2不随时间变化;为常数。
梯度有关,还与热导率的方向性
有关, 因此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 y y
梯度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n
qx
q
x
x
(2)傅里叶定律适用于工程技术中的一般稳态和 非稳态导热问题,对于极低温(接近于0K)的导热问 题和极短时间产生极大热流密度的瞬态导热过程, 如 大功率、短脉冲(脉冲宽度可达10-12~10-15s)激光瞬态 加热等, 傅里叶定律不再适用。
tw1
热流量: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W
tw2
A tw1 tw 2
: 材料的热导率(导热系数): 0
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W/(m·K)。
x
3
热流密度 q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q tw1 tw2
A
A tw1 tw 2
tw1
t
w2
tw1 tw2对 导热的阻力,单位为K/W 。
18
第九章 导 热
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阐述导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 律、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方法,为进一步求 解导热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然后讨论 几种简单的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 法,最后简要介绍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19
研究方法
从连续介质的假设出发,从宏观的角度来 讨论导热热流量与物体温度分布及其他影响 因素之间的关系。
连续介质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固体、液体及气 体都可以看作连续介质。但是当分子的平均 自由行程与物体的宏观尺寸相比不能忽略时, 如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的稀薄气体,就不能 认为是连续介质。
20
9-1 导热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1)与导热有关的基本概念; (2)导热基本定律 ; (3)导热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为进一步求解导热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对流换热类型 空气自然对流换热 水自然对流换热 空气强迫对流换热 水强迫对流换热 水沸腾 水蒸气凝结
表面传热系数 h /[W /( m2K]) 1~10
100~1 000 10~100
100~15 000 2500~35 000 5000~25 000
8
8-3 热辐射
辐射: 指物体受某种因素的激发而向外发射辐射能
稳态温度场 :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 其中的导热称为稳态导热。
t f x, y, z
一维温度场 t f x,
t f x
二维温度场 t f x, y, t f x, y
三维温度场 t f x, y, z, t f x, y, z
22
(2)等温面与等温线
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温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或 面称为等温线或等温面。
对于各向同性物体, 傅里叶定律表达式为
q gradt t n
n
傅里叶定律表明, 导热热流密度的大小与温度梯 度的绝对值成正比,其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26
标量形式的傅里叶定律表达式为
q t
n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 各方向上的热导率相等,
q qxi qy j qzk
gradt t i t j t k x y z
将传热热流量的计算公式写成
Ak tf1 tf 2 Akt
式中 k
1
1
1
h1 h2
k 称为传热系数,单位为 W/(m2·K),t为传热温差。
通过单位面积平壁的热流密度为
q
k tf1 tf 2
tf1 tf 2
1 1
h1 h2
利用上述公式, 可以很容易求得通过平壁
的热流量、热流密度q及壁面温度tw1、tw2。 17
t
(1)左侧的对流换热
tf1
Ah1
tf1 tw1
tf1 tw1 1
tf1 tw1
Ah1
Rh1
(2)平壁的导热
tw1 h1
h2 tw2
tf2
0 x
A tw1 tw2
tw1
tw 2
tw1 tw2 R
A
15
(3)右侧的对流换热
Ah2
tw2 tf 2
tw2 tf 2 tw2 tf 2
n—等温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24
在直角坐标系中,温度梯度可表示为
gradt t i t j t k x y z
t 、t 、t 分别为x、y、z 方向的偏导数; i、j、k 分 x y z 别为x、y、z 方向的单位矢量。
(4)热流密度 (heat flux)
q d
dA
1
Rh2
Ah2
在稳态情况下,以上三式的热流量相同,可得
1
tf1 tf 2
1
tf1 tf 2 Rh1 R Rh2
Ah1 A Ah2
tf1 tf 2 Rk
式中 Rk Rh1 R Rh2 ,Rk称为传热热阻。
传热热阻网络: tf1 Rh1 tw1 R tw2 Rh2 tf2
16
传热系数
双向的。
高温
低温 热 辐 射 是 热 量 传 递
物体
物体 的基本方式之一 。
12
辐射换热: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交换。 辐射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 (1)物体本身的温度、表面辐射特性; (2)物体的大小、几何形状及相对位置。 注意:
(1)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 基本方式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
等温面上任何一条线都是 等温线。如果用一个平面和一组 等温面相交, 就会得到一组等温 线。温度场可以用一组等温面或 等温线表示。
等温面与等温线的特征:
同一时刻,物体中温度不同的等温面或等温线不能 相交;在连续介质的假设条件下,等温面(或等温线) 或者在物体中构成封闭的曲面(或曲线),或者终止于 物体的边界,不可能在物体中中断。
6
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h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与以下 因素有关: (1)流体的物性(热导率、粘度、密度、 比热容等); (2)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湍流); (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受迫对流);
(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
(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
7
表1-1 一些表面传热系数的数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