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十一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复习十一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复习十一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专题十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一、中国近代史总论

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3、近代史中国人民的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分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5、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可以概括为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划时间轴)

列强的侵华史

1、鸦片战争(1840.6----1842.8)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3、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以后)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6、日本侵华战争(

7、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5—1949)

8、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

如果单独整理每一次侵略战争的内容,我们主要从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中国失败或胜利的原因、教训等方面入手。

但专题复习不单单是把知识简单的归类整理也就是“温故”,更主要的是要对这些类似的内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内容和认识,这就是“知新”了。

大家从时间入手,看看是否可以根据当时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背景),把这些战争分成几个阶段?

这样我们就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

二、阶段特征: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资本主义发展成就最突出的英、法、美等国开始侵略中国。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扩大资本输出,加紧分割中国。这时期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先后出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历史事件。列强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5年。

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侵略战争。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带来的危害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带来的危害 一:经济: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海关主权 3开设洋行,垄断性的经营进出口贸易 4在中国开设工厂,银行,修铁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二:文化: 他们借助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 又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办学校、创报刊、办医院。他们以传教为名, 为侵略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控制和掠夺中国效力。1.建立教会、教堂, 破坏中国传统的宗教氛围,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活动。2.建立教会学校,培养其殖民人才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3.创办报刊, 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4.开办“慈善机构”,破坏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并将其文化侵略披上合5.盗取文物,在半殖半封社会,西方列强盗取中国文物不胜枚举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版图书、发行报刊以控制思想舆论。控制了出版权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思想舆论,可以通过出版物宣扬西方文明的先进,丑化中国,为列强的侵略活动和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借口。但这些出版物也传播了大量有关西方政治、学术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对中国人了解世界、促进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力图控制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它们的代理人。利用教育活动宣传、推广宗教本是

基督教的传统手法,而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它们兴办教育又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西方传教士除自己办学外,还积极插手中国人办的新教育。为了协调行动,更好地影响和控制中国教育,传教士还建立起教育的全国性组织。西方传教士首要任务是控制中国的教育改革,使它的发展方向符合侵略者的利益。但他们在引进近代教育制度和理论及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还是起过一定作用。三是兴办各种所谓慈善事业以笼络人心。包括办医院、孤儿院、育婴堂及从事其他救济事业。慈善事业只是手段,征服人心才是目的。教会医院拿病人作试验,孤儿院、育婴堂虐待儿童的事屡有发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三:军事: 1:依仗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进行武力威胁,发动侵略战争2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派兵镇压中国革命 3大肆屠杀中国人民 4掠夺中国大片领土 5:勒索赔款,掠夺财富 四:政治 1: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复制在华代理人 2: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中国人民遭受欺凌, 3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爱国运动4支持军阀割据,对华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如何认识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如何认识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浅论 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这段侵略史对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打破了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却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它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却又在无意中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它摧残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却又。。。。。 一提到这段侵略史,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愤怒不已。我们痛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谴责着帝国主义所犯得罪行。即便如此,对于这个问题也应该从各个方面辩证的来看,因为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首先,在经济方面: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的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资本主义卷进中国的市场。主要的表现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进行商品的倾销和输出,逐步的操控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是中国成为了西方大国的附庸。导致中国沿海城市虽相对繁荣,但却是畸形的发展,中国的农村经济濒临破产,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当然这些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不过帝国主义侵略,在无意中打破了中国原本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中国的部分人认识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等等,中国也被迫的工业化合现代化。在自然经济被打破后,以国外在华的企业为先,民营近代企业和洋务企业紧随之纵,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开始诞生,近代经济开始兴起。 其次,在军事方面: 由于中国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并且朝廷腐败无能,高官为个人利益与洋人相够勾结,消极应战。资本主义侵略者凭借其先进的武器,以少胜多。与清政府签订多条不平等条约,使得清政府银库亏空,百姓生活负担加重,民不聊生。不仅如此,侵略者还大肆屠杀中国的人民,侵占中国的领土,划分其势力范围,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性。不过,这也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如果我们在鸦片战争中取胜了,把我们的封建王朝再延续上一段时间,恐怕目前的状况还要更为糟糕。从近代来看,一些西方列强依靠巧取豪夺,凭借武力崛起,他们的帝国大厦是建立在弱小民族的财富和白骨之上的。而中国基于自己长期遭受外来势力侵略的历史教训,坚持走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和平发展,使自己壮大。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利益交融,不能指望靠损害他国的利益来谋求自身的发展。这种发展思路,也许可以得计于一时,却不能得计于长远。 在政治方面: 帝国主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外交,操纵中国政府和内政,把中国的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并且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起义,并

【配套K12】中考历史 热点专题突破四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无答案)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知识梳理) 一、西方列强的五次侵华及其影响 1.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1901年,英、法、俄、美、日、德、意、奥等国侵略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1931年~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1945年:中国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 3.制造大屠杀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2)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 三、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2)1898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姓名:李聪颖学号:2013300930023 跪着觉醒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属于近代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浓重的灰色。它是屈辱与反抗,血与泪,爱与恨相互交织的一段记忆。在这段记忆中,西方列强的侵略无疑是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却也让这个沉浸在美梦中无法自拔的民族在血泊之中跪着觉醒。 ●难以估量的巨大伤害 毫无疑问,西方列强发动的商业入侵,军事袭击,资源掠夺,文化移植使封建的旧中国千疮百孔。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正阳门箭楼被侵略者的炮火毁于一旦。时隔四年,清政府重修正阳门,工程估价用银四十万九千九百一两二钱九分,这笔帐比起辛丑签约赔偿外国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来算得精细多了。挨了打,赔了银两之后,再去修复洋人打坏的城楼,历史在无情的捉弄着我们这个民族。 姑且不谈炮火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硬伤”,在经济和文化带来的内伤就已经难以估量了。 从19 世纪40 年代起,即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了维修船舶,外国商人投资擅自设立船坞料和劳动力,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等。从此,外商企业在主义经济在华产生。19 世纪60 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开始在中国投资经营轮船公司,如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外国侵略者还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从70 年代后期起,外国侵略者非法对华资本输出,在通商口岸开办各种工厂,设立银行等。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它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使列出合法化,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由于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总的来说,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是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并且剥夺中国海关主权,随后开设洋行,开展垄断性的经营进出口贸易。在中国开设工厂,银行,修铁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版图书、发行报刊以控制思想舆论。控制了出版权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思想舆论,可以通过出版物宣扬西方文明的先进,丑化中国,为列强的侵略活动和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借口。但这些出版物也传播了大量有关西方政治、学术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对中国人了解世界、促进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力图控制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它们的代理人。利用教育活动宣传、推广宗教本是基督教的传统手法,而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它们兴办教育又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西方传教士除自己办学外,还积极插手中国人办的新教育。为了协调行动,更好地影响和控制中国教育,传教士还建立起教育的全国性组织。西方传教士首要任务是控制中国的教育改革,使它的发展方向符

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宗教侵略

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宗教侵略 (作者:苦竹)原创于: 2012-11-27 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代宗教是压制殖民地的工具”。 近代史上,洋毒药(鸦片)、洋枪炮、洋宗教,是列强侵华的三大工具。 一、西方宗教势力乘机大举侵华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逐渐成为西方统治阶级赖以驯服、压迫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工具。 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三大教派统称为【基督宗教】。中文的“基督教”一词有时被专指【基督新教】。近代国人称【基督宗教】为“洋教”。 17世纪以前到中国来的西方【基督宗教】传教士,一般都是注意尊重中国礼俗政教的,未给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和民生带来明显的危害。所以,中国的统治者和老百姓,对“洋教”都保持一种温和的宽容态度。唐初从波斯传入的基督教,曾受到太宗、德宗的扶持。1601年,当尊重中国习俗、粗知儒家经典的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后,受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热情礼遇。外国洋教人士【汤若望、南怀仁】还分别在明、清朝廷担任官职。 18世纪,随着以罗马教皇为首的梵蒂冈教廷所传播的天主教干涉中国内政,禁止中国天主教徒遵守中国政令习俗,不准敬神佛、尊孔孟、祭祖先,致使清康熙帝震怒,于1 717年下令禁止西洋人在中国传教。此后,雍正、乾隆、嘉庆历朝,洋教都原则上被悬为厉禁。至【道光】时,在列强坚船利炮和洋十字架的胁迫下,才被迫开放教禁。 在近代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基督宗教】传教士们秉承本国政府的意志,充当了侵略中国的工具。传教士们不但滥建教堂,网罗不良之徒,亵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华进行文化侵略,而且霸占田产,抢夺民宅、纵容无赖教民、欺压良善、胁迫官府、干涉司法。

近代中国侵略史

近代中国侵略史 第一阶段:各国为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而进行的侵略 一、鸦片战争 1、战争发生背景 ①根本原因: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发展了资本主义,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而进行侵略。 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掀起禁烟热潮。 虎门销烟的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入的商品受到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为扭转贸易逆差遂向中国走私大量鸦片,掠走中国白银,严重摧残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虎门销烟的关键词:1839年道光帝林则徐虎门海滩③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⒉、战争发生过程 ①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②战争进程:英军广东——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清政府与英军议和英军南下至广东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与英军议和英军于1841年侵占香港岛清政府对之宣战清政府打败 ③战争结果: ⑴1842年,清政府被迫屈辱求和,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ⅰ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ⅱ赔款——2100万银元 ⅲ开放港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ⅳ特权——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⑵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权等特权。 ⑶1844年,美英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⒊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沉重的灾难,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⒈战争发生背景: 英国联合美法两国妄图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浅谈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浅谈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引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期间近乎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段屈辱史。帝国列强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着中国一步步走上了丧失领土与主权的不归路。但同时,列强的入侵也打开了中国对外的大门,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各方面都给中国带来了一番新气象。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与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关系,即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束缚着又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阻碍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互勾结依赖也相互矛盾。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马克思在谈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 曾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双重历史使命的著名论断, 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中国。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对帝国主义列强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诱惑。于是他们纷纷将贼手伸向了天朝。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惨烈失败而告终,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为代价。于是法国联合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95年,日本“不甘示弱”,大举入侵中国,于是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诞生。1901年,八国联军浩浩荡荡侵犯国土,大肆掠夺压榨中国人民。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政治影响 消极影响:一系列非正义的侵华战争的发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具体表现在领土完整遭破坏,使中国长期不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海关行政权的丧失,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外国公使驻京和在中国驻军,使中央政府处于列强外交和刺刀的监视之下。与此同时,列强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派贵族大臣如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逐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等中国人民的反抗,又扶植、收买奕 、文祥等满族贵族为代理人,导致国家主权被破坏殆尽,中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积极影响: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动摇了在中原大陆上持续上千年的封建社会根基,促使其逐步解体。有压迫即有反抗,在列强的虎视眈眈下,国内涌现了大批有志之士,尝试推 翻封建基础,实行君主立宪,虽未成功,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列强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大肆掠夺的同时也打破了清王朝一直以来愚昧的闭关锁国状态,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新篇章。总理衙门的设立,便是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的标志。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经济影响 消极影响:他们发动战争侵略中国,残害中国人民,却还要中国人民去承担其战争费用。他们通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要求交纳各种莫须有的费用。其中,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马关条约》为最,列强规定中国应支付的赔款额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近10亿两之巨!迫不得已,中国政府只能举借外债,主要是以关税和盐税为担保。帝国主义列强就此直接控制了这两项税收,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此外,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兴办银行,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控制通

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主义列强在中国披着宗教外衣,以传教为名,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进行文化渗透,以此为更长久的利益铺路。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积极影响: 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后来却能够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所以西方列强的入侵的同时也传播西方文化、科学知识,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在列强不断入侵破坏中国主权时,民国朝野皆不断提出修约以回收主权。这表明中国人已逐渐接受西方思维.不得不承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伤害,他们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动摇了这个时代的根基,却没有彻底. 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同类型还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这些书籍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据有一定的影响。而后,洋务运动又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将各省书院和过多的祠庙改为学堂,鼓励私人办学,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允许自由创办学会、报馆;设立译书局,编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游历、留学。之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真正掀起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巨浪。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民主与科学。它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使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了近代的

中国近代现代史 列强侵华

列强侵华——主要侵华战争概述 鸦片战争 背景: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危机四伏 ②那时,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而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 位。土地高度集中在皇室、大官僚、大地主的手里,农民 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③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 ④正当清朝衰落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19世纪上半期,英 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的工 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他们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 地,加紧对外扩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 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 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湖广总督林则徐、鸿胪寺卿黄爵滋上述道光帝,请求严 禁鸦片,情辞恳切。道光帝深受震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达广州,得到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支持,迅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禁烟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国和美国走私贩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的经过: 英国政府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英军见林则徐在广东戒备森严,就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领土、扶植侵华代理人、镇压破坏中国人民革命,在经济上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甚至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在思想上利用传播宗教、开办学校、推行奴化教育进行文化侵略,他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形式侵略中国。 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注意到西方列强侵华的手段和形式,还要结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西方列强的侵华明显的阶段性。 一、列强侵华阶段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各国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 所以西方列强侵华发生新的变化。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列强在对华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英国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占优势地位。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84~1901)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早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美德迅速发展,英法发展相对缓慢,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更加激烈。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与其自身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法国和日本先后挑起侵略战争,而以德国为开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则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机会均等。为维护共同利益,八国联军镇压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德日意奥等国,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此时英国传统的侵华优势地位已开始受到挑战,美、日、德等国的侵华利益上升很快,而法、俄仍保有较大利益。可见,中国此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其中主要是英、法、俄、美、德、日六国。 第三阶段: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01~1918)帝国主义国家侵华同盟的形成只能说明列强暂时在侵华问题上取得了暂时的表面上的一致,内部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妥协是相对的,而争夺是绝对的。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发生就是表现。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混乱,列强分别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扩大各自的在华势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用欧

考研政治考点: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影响

官方微信: 考研政治考点: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影响 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以及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然后走私到中国贩卖。 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中国人民强烈反对鸦片贸易,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特别是钦差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所收缴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禁烟,更加紧了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同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第一,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第三,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第四,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这样,它们才没有能够如英国在印度那样,对中国

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建筑21 崔浩宇 2121002007 从明朝后期开始,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清朝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更是让中国沉浸在自己的天朝大梦中不可自拔,却不知西方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已经让生产力空前提高,社会制度的变革已经让社会形势引来了崭新的一页。而资本主义的扩张欲急需一个对象来满足,于是落后而封闭的中国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目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开始不断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使古老而封闭的中国一步一步不得不接受这世界的一切变革,开始了中国丧权辱国的历史。 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经济,文化,观念等等。首先,作为被侵略的国家,中国受到的伤害必然是要大于所获得的好处的。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使原本生活困苦的中国人民更是被三座大山压在下面,受尽剥削和压迫,时时刻刻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列强侵略所到之处列强无恶不作,受迫害的人民不计其数,可以说民不聊生。而中国的财富和资源也被侵略者疯狂掠夺和盗掘。列强通过胁迫软弱的清政府签订了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产品输出倾销地,致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并且机器生产的布料等产品抢占了传统手工业者的市场,使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者失去了唯一的少的可怜生活的来源,很多人甚至饿死。列强通过不断地寻找在华利益代理人来不断的获取非法利益。列强还控制着中国的海关,表面上是中国自己控制关税,然而事实上关税的收取控制

却是又列强在背后操控的,中国的海关主权名存实亡。就这样,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并非只带给中国坏处。列强的侵略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使中国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变革,并引出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改革先进人物,而林则徐便是这“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中国后来的民主革命,以及最后的民族独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新器物,使中国人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注重科学技术而不再封建迷信。同时也带来来很多新的思想和制度,使得这个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国家开始知道民主共和并发起对其的探索,使人们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进程,使中国社会及早开始发生转变,向民主社会迈进。 综合来看,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而我们也应该抛开对历史上列强侵略的憎恨,客观地来看待这一历史问题。列强侵略带来的苦难自然是深重的,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的一页。然而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社会脱离了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并使中国受到了先进技术和社会制度以及思想的影响。

4专题四 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专题四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知识点梳理】 一、近代列强侵华史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发动战争。结果: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南京条约》的附件。此外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③中国革命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罪行:A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占领了北京,并放火烧毁圆明园;B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1858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法战争使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结果: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及所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由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发动,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内容: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结果: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影响(意义):①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一)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经过: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A、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B、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影响(意义):①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②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它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④它的光辉业绩,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受了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入侵与殖民掠夺。自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地位一落千丈,社会资源惨遭掠夺,国家领土被列强如狼似虎般瓜分。百姓民不聊生,颠沛流离,生灵涂炭,流离失所。国家主权成了一个虚词,最高领导人迫于列强的武力威慑,不得不听从其指使。 自此,中国开始觉醒。列强的坚船利炮不仅轰开了国门,也震醒了始终处于愚昧和自负之中的清朝政府。国人开始认识到我国与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全面又巨大的差距。国内的有志之士开始探索一条以强国为目的的振兴之路。当朝政府与国内一大批爱国人士决定奋起反击,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政府兴起的运动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群众斗争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这其中不乏英勇顽强的斗争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是这些斗争最终都失败了。 从这些虽效果甚微但到底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西方列强的入侵到底影响了长期以来清政府夜郎自大的自负心理。清政府看到自己与外界的巨大差距,同时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兴起了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洋务派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事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甲午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历经14年,由于领导者素质不高等原因未能推翻清政府,但已经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短暂的百日维新突破了“中学为体”的局限,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义和团更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使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不得不向“以华治华”转变。 此时的清政府也完全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工具。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也由原来单一的农民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也在这一时期产生。 西方侵略的步步紧逼,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的失败,使中国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而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一度让人民看到了革命的曙光。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2000多年的统治,在中国建立了中华民国。取得了相当意义上的革命的成功,然而,很快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便被袁世凯窃取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西方的早期侵略不言而喻使中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但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侵略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抛开侵略的主观意图,西方的侵略在客观上是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支异军,使中国封建性极浓的自给自足式经济走向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产阶级思想观念也随之而传入。使短时期内不可能自己发展资本主义的封建的中国催生出了民族资本主义,同时,也使中国民众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使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加速了中国旧文化的解体,给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瓦解和灭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以掠夺财富和开拓市场为根本目的的,这一目的体现在西方列强的每一次侵略战争和侵略行动中。西方列强以传播近代文明为幌子,但实施的是不折不扣的强盗行为,割地、赔款、奴役性贷款、修筑铁路和开采矿藏等无不是以牺牲中国为前提的。 仅就当时的国内形势来看,西方列强的入侵无疑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西方列强的入侵问题,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其对中国的积极影响。正因为落后,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我们才会有理由和动力进步。 2010级汽车学院车辆工程5班卫咏喆102189 2011/5/5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班级:HY工升本121学号:XXXXXXXX姓名:X X X 内容摘要: 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独立性,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巨大的冲击,激发了中华名族的民主意识,刺激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求救国道路。同时,还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西方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它们千方百计阻挠、破坏中国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影响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他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中国。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十多次,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一次。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每次战争后,资本主义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类不平等条约、条款、条规、协定、章程、合同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 更令人发指的是,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它们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如此,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侵华战

二轮复习: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二轮复习: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归纳总结: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从经济侵略到政治控制的过程。 (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的侵略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2)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的大幅降低证明了列强这一时期经济侵略的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重点转向了资本输出,这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要求。 (3)两次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开始进行政治控制,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到设立“使馆界”,控制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点。

基础知识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走私鸦片。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3)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4)影响: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1)目的及结果: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 860年火烧圆明园)。 (2)影响: ①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②刺激了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甲午中日战争(1 894~1895年) (1)原因: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寻求对外扩张。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3)影响:①《马关条约》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危机; ②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促使中华民族觉醒, 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④改变了中日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国际地位。 4.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中国近代史 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屈辱的历史,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毫无人性的侵略,给中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承也是一场巨大的浩劫,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一段屈辱的历史现代社会出现先了另一种声音,有的人认为在当时中国那种闭关锁国的状态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长期处于缓慢甚至停滞发展的状态,使中国从曾经世界一流的强国,沦为被各国其辱的对象。就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列强的入侵虽然方式残暴但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西方的文化科技以更快的方式进入中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对中国现代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本人对于这种观点不是那么认同,中国近代的发展的确落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也的确加速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却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了中国数亿人的伤亡,使中国大片国土沦为焦土,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是的中国人民多少年积累的财富迅速的流逝。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对中华名族千年的文化积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各种名声古迹付之一炬,各种留存于世的古代名人的真迹孤本也从此消失,各种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也在列强的入侵种失去了创城下去的机会,直至今日中国仍有很多精美的文物遗落在他国,这都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磨灭的耻辱。 试想如果中国没有经历那样的浩劫,的确中国的社会发展肯定不会有如此之快,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接触到西方的文明,但是由于中国的地缘政治决定,中国拥有广阔的边疆,拥有广阔的海域,中国与很多的国家有着陆地上的连接,所以不可避免的中国必然不可能完全管控国外思想的不断流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大陆上新思想也会不断的萌芽,终究会发展起来,这样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同时没有西方列强的侵略,没有巨额的战争赔款,没有巨大的人员伤亡。这一切的资源都会很有效的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加速中过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对找中国基础设施的损坏,如果这一切能够用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完全有机会后来居上,完全有机会超越今天,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西方列强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近现代军阀混战,内战数年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名族流传下来的历史瑰宝会更多,优秀的文明会更加完善传承下来,那样中国现在的文化发展将会更加的完善。 所以我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一场巨大的浩劫,给中国民族带来的是永远的耻辱。所以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不让历史再次重演。 13土木1 王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