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宏观经济13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史彦龙 沧州师范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需引起国家的重视和关注。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城市化进程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4-0013-01新农村建设是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就业难度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因此,亟需分析农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剩余劳动力较多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多年的积淀,农村积累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是农民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困难重重。

当前,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存在很多障碍,农民的就业矛盾已经显现。

与此同时,我国在劳动力流动方面仍缺少相应的制度支撑,缺少促进农民就业的途径和体系,就业市场的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发挥中介机构在促进农村人口就业方面的应有作用,最终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供过于求。

2.农民综合素质偏低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仅占八分之一,偏远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更低。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已经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农村的基础教育相对滞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缓慢;其次,农村的职业教育滞后,农村的青少年不能投入到农村生产活动中去;再次,农村的成人继续教育滞后,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3.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较为落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经营和管理活动相对粗放,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摘要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文明、和谐的农村社区,统筹城乡全面发展,推进农村社区民主、和谐,在我国政治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具有跨时代意义。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农村社区管理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农村社区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社区管理中居民参率低、居民决策权利缺失、社区管理观念落后、民主制度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社区的发展。

文章立足于我县的政治经济发展,运用政治理论、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理论,法律法规,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我县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民主参与、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县农村社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互助土族自治县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to mutual aid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ABSTRACT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in China's ultimate goal is to build socialism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rural community, as a whol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mote rural community democracy, harmony,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the cross time significance. Late mutual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rural communityconstruction,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was still in the stage of practice to explore,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low rate of residents in community management, lack of the residents' decision-making rights, community management concepts backward, the democratic system is not sound, these problems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y rural communities. Article based on our county'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tical theory, management theory, utility theory, laws and regulations,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y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separately from th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of promoting my county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Mutual aid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目录目录 (III)1绪论 (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综述 (1)1.2.1 国外研究综述 (1)1.2.1 国内研究综述 (2)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3)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3)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3)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4)2农村社区管理相关理论 (5)2.1 农村社区的概念 (5)2.2 农村社区管理的概念、特征、原则、意义 (5)2.2.1 农村社区管理的概念 (5)2.2.2 农村社区管理的特征 (5)2.2.3 农村社区社会管理的原则 (6)2.2.4 农村社区管理的意义 (6)3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9)3.1 互助土族自治县简介和农村社区建设概况 (9)3.1.1 互助县简介 (9)3.1.2 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社区建设概况 (9)3.2 互助县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9)3.2.1 村民参与存在问题 (9)3.2.2 民主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11)3.2.3 农村社区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11)4加强互助县农村社区管理的几点建议 (15)4.1 加强社区自治管理,提高居民参与度 (15)4.1.1 加强立法,规范农村社区管理参与机制 (15)4.1.2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农民参与意识 (15)4.1.3 适时调整村委会选举等活动时间,提高村民参与水平 (15)4.2 强化农村社区民主化建设的措施 (15)4.2.1 积极引导,提高村民对村委会的认知度 (15)4.2.2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社区民主建设 (15)4.2.3 加强监督约束机制,拓宽监督渠道 (15)4.3 改革农村社区的管理,使之更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16)4.3.1 转变农村社区管理理念 (16)4.3.2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的管理机制 (16)4.3.3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的管理机制 (16)4.4 解决农村社区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16)4.4.1 治理农村人口流失问题 (16)4.4.2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事业 (17)4.4.3 保护农村耕地的对策 (17)参考文献 (21)致谢 (23)附件: (25)1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 选题背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先提出了“农村社区”这一概念,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农村社区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农的年度总结(3篇)

三农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三农”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总结旨在回顾2023年度“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二、2023年度“三农”工作主要成效(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1.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5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65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3.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农村改革深入推进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

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 农村金融改革。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三)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 农村厕所革命。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3. 农村污水治理。

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5%,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 农村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新进展。

2. 农村医疗卫生。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3.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一)农业生产基础仍然薄弱1. 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支农和
年份
20 0T 20 08 20 09
基本建设支出 科技三项费 财政支出的
比重
524 4.

农 村公 共 物 品是 相 对 于 农 村私 人物 品而 言 ,用 于满 足 农 村 公 共 需要 , 消 费上 具 有 非 竞争 性 和 非 排 他 性 的社 会 物 品 。 在
指 标 行政 村数 设置卫生室 的村 占的 比重
村 卫生 室数
基础 科 学 研 究 、 村 环 境 保 护 、 划 生 育 , 村 治 安等 ; 村 准 农 计 农 农 公 共 品指 介 于纯 公 共 品 和 私人 产 品之 间 、在 消费 过 程 中 具有
不完 全 非 竞 争 和非 排 他 性 的产 品 , 括农 村 电网 、 村 公 路建 包 农
农 村 公 共 物 品是 公 共 物 品 的一 种 特 殊形 式 。
农村各项事业费
19 8 6 3. 1 92 4 7 . 2 61 4 l . 1 6 5. 19 9 . 21 4 .
82 . 72 . 79 . 源自52 1 .6 54 0 .3
农 村 公 共物 品范 围 及分 类 :农 村 纯 公共 品指 在 消 费 过程 中具 有 完 全 的非 竞 争性 和非 排 他 性 ,从 而应 当 由政 府 免 费提
关键词: 农村 公共 物 品 ; 给 机 制 ; 共 财 政 供 公


农 村公 共 物 品 的 界定
1 供 给 不 足 、 给 效率 低 下 . 供
( ) 据公 共 经 济学 理 论 , 会 产 品 分 为 公共 产 品 和 私 一 根 社 人产品 . 公共 物 品是 和 私 人物 品相 对 应 的 , 由市 场供 给用 来 满 足个 别 人需 要 的 商 品 和服 务 称 之 为 私人 物 品 ;由 国 家机 关 和 政 府 部 门 , 即公 共部 门提 供 用 来 满 足社 会 公 共 需要 的商 品和

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概述农村居民增收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方面,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等手段,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居民增加收入,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当前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的情况,包括现状分析、政府政策支持和成效评估;其次解析存在的困难问题,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市场不畅;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涉及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技术水平和拓展市场渠道。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的情况,并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政策提供思路和参考。

通过这些工作,希望能够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进行,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2. 当前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情况:2.1 现状分析: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量新兴产业如电商、旅游等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和创业机会。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农村产业发展中来。

2.2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推动农村居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各类扶贫项目的投入力度,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修建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到农村开展帮扶和合作,引导资源向乡村倾斜。

2.3 成效评估: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增收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在就业方面,许多购物平台和电商企业进驻乡镇,并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其次,在创业方面,很多农村居民通过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实现了增收。

此外,一些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游客流量。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学院:生化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091612姓名:so-so学号:016109014指导老师:侯凯中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当下我国农业存在着生产力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务农人口科技素质低等问题,我国应加大农业的投入,扩大先进农业机械的普及,改善农业结构等。

关键字:农业问题农业技术产业结构科技素质一、我国农业当下存在的问题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国农村对农业科技的投资有了明显改善,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很落后。

由于先进的农业技术耗资大,农民负担不起,政府财政补贴杯水车薪。

我国每年培养上百万农业技术人才,但是支援农村建设的所占比例甚小。

先进的技术储备和高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二)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农业投资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较小。

农业投入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既有各级财政信贷的投入,也有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和农民义务工的投入,既有国家、集体的投入,也有农民个人的投入。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个规范的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农业投入利用率低。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许多大家认可需要改进的现实问题。

1、设施薄弱,不符合经济现代化发展要求2、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3、投资供给缺位,增长缓慢,总量不足4、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下(三)我国农民科技素质低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提高人口的科技素质又是实现三大前提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城市贫富差距大,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史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广种薄收。

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作者:赵欣怡胡懿王永杰来源:《南方农业·下》2022年第05期摘要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实现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深入调查反馈农村居民生计,分析农村现代化发展工作中的不足,为提升农村现代化发展工作有效性,助力乡村经济增长,提出优化措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补齐人才短板,建立高素质队伍;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进新技术,利用电商带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困境分析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0.044实现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不仅可以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还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实现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过程,对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1 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相比,农村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农村现代化不仅影响了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因此,促进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双方同时发展、互补,就有可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进一步提升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

1.1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农村现代化也是围绕这一基本要求制定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从受益者的角度来看,农村现代化能提升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同时改善其精神生活[1]。

根据农村的特点,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新农村,都与农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都在为人民服务。

1.2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从城乡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村支持,1978年以来,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2]。

我国农村建设问题

我国农村建设问题

我国农村建设问题探讨(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首先就是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

因为农村公共事业的落后目前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统筹城乡关系的难点所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其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

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束新一轮的历史巨变。

关键词:农村建设,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社会资本,管理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一、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给农民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

为此,我们认为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农村公共事业,是指关系到农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社会公共事务。

其范围包括: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资源与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供给不足和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1.农村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落后。

(1)农业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大大下降。

(2)大型灌溉没施及大型农用固定资产短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3)农村交通不便。

农村目前存在很多典型的“晴通雨阻”路。

(4)农村电网老旧.电价昂贵,制约了农民对家用电器产品的需求。

(5)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有一半的农村没有自来水。

2.农村的科技、卫生、文化、环境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落后,致使农村社会生产的发展缺乏后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