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端午节之争

中韩端午节之争

【篇一:中韩文化之争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中韩文化之争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

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文化的各个方面,

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可以这么说——文化即智慧,一个民族的智慧。我们古代民族的四大发明,可以胜过是我们民族的一大智慧吧,它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在这一传统的文化氛围里,我们中国人取得

了许许

多多的辉煌成绩,领先于世界。但是,时状的中国,在我们和韩国

争文化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韩国要和我们争属于我们的

文化?一个有欲望称雄于世界的民族,一个想要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的国家离不开强大的文化,而韩国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上述欲望的民族,一个正处于民族主义亢奋时期的国家。但50余年的文化沉淀并

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凝聚力,更不可能使其民族强大于世界。于是

他们需要回顾历史,然而历史与现实一样残酷的告诉他们韩国的文

化早已寻不到踪影,所以他们变把苗头指向我们中国的文化,侵略

文化。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成为被动者,为什么我们本属于我们

的东西,我们还要和韩国人争?

我们在这一中韩文化之争中,我们应持有理性的态度。在这斗争中,可以反映出我们中国的社会现状,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在争斗上,我

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义愤填膺,说明还是有民族文化认同感。反面上,我们中国人对待自己的传统的文化是太随便,忽略了很多重要的文

化精神。以致我们的传统文化会有弄丢恶危险。中韩文化之争,我

们的启示是:我们要坚定我们的自信心。当务之急就是汲取灿若星

河的中华文化营养,并承传发扬开去。使它成为快乐的文化。但须

同时摈弃文化优越论,警惕文化沙文主义。要不断地注入源头活水,保持生命力。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形成一种知性的力量,这才是中

华文化腾飞的希望。设若我们今日中华文化的文明之光依然粲然夺目,一如往昔,想必自然能凭其文化魅力,感召与那些蛮族,彼定

会自发地学习吸纳,奉若神明。何须我们今日如此地歇斯底里奋不

顾身来捍卫

我们中国的文化啊。所以,我们中国人,要努力的发展我们自己的

文化,看重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精髓,这样下去,我们全民族

到了人人把自个的文化放在脑海中,重视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将

会被世人所羡慕,稳恒与中国。

我们机制11-1班第三组课题组员:李嘉义20,,

李树坤22,梁泽雄2,3,林永培24,刘万博25,

欧华文27,欧自明28 李泉波21,陆杰明26,

【篇二:从东北边界问题和中韩端午之争看中韩关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班级:

姓名:顾沈骅

学号:

日期:小论文 09机工a2 20114310051 2012.3.28

从东北边界问题和端午之争看中韩关系

中国和韩国一直是邻国,双方一致积极评价建交以来中韩关系发展,并同意以建交二十周年和举办中韩友好交流为契机,推动中韩关系

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中韩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两国的关系

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着矛盾。

一、东北边界问题

韩国和中国的东北边界问题主要是三个:长白山问题、“间岛”问题

和苏岩礁归属问题。韩国提出长白山领土争端的理由,是认为朝鲜

民族发源于长白山,该山是“民族的灵山”,因此应该拥有长白山的

主动主权。“间岛”问题是指今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的

问题。苏岩礁归属问题涉及到如何划分中韩两国的海疆。

我个人觉得,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韩国通过卑劣手段想抢占中国资源

所打的如意算盘。在抢占中国的长白山过程中,近年来,韩国围绕

着中国对于长白山的主权问题不断制造事端,比如,吉林省曾经想

为长白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却因为韩国抗议而受挫。再比如,在

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3000米短道速滑接力赛颁奖式在长春五

环体育馆举行时,五名韩国女队员在领奖台上突然展开七张a4大小

的纸,上面写着“白头山是我们的领土”的标语,台下挥舞太极旗的

韩国啦啦队一下子发出欢呼支持声。

在“间岛”问题上,韩国又提出一些完全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理论

和历史,中国舆论界一定要提出理由理直气壮地加以驳斥。

除了中国的领土韩国人想侵占,连海疆也想捞点油水。从苏岩礁与

中国大陆的历史联系来看,很明显,主权毫无疑问地属于中国,而

韩国却想将它占为己有。

二、中韩端午之争

韩国的无理之举还表现在中国文化的抢夺上。2005年巴黎时间11

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前,所谓的“中韩端午节‘申遗’

之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屈原投江的传说,中国人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发源地在中国已是

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

家和民族所吸纳,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韩国便是

周边国之一。端午也形成韩国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如果追述韩国

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看到了最近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

节之争,真是感到

无比的震惊!

三、问题本质

这些,无论是东北边界,还是端午之争,都无疑在说明一个问题,

韩国在挑衅。近年来中国凭借迅速发展的国力,2010年中国的国内

生产总值(gdp)超过了日本。英国《经济学家》预测,到2022年

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面对像黑洞一样不断吸收世

界资本、技术、商品的中国威势,韩国人面临着“在中国时代如何生存”、“如何应对中国”的课题。

现实就是如此,抢夺中国的端午节,文化大肆掠夺中国,却禁播中

国影视产品,经济大肆侵略中国,获得巨额的对华贸易顺差,却在

国内利用各种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销售,大量的移民涌入中国,夜

里扰民、偷盗、非法撤资、甚至更加严重的刑事犯罪,在中国国内造

成非常坏的影响。在中国的移民吃中国、拿中国的,还看不起中国人,在中国保持着莫名的优越感。在政治上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政治力量控制媒体丑化、中伤中国形象,挑逗全国人民敌视中国,

而中国国内的cctv\hntv,却是在被人在背后乱捅的情况下,还在高

呼中韩友好。

四、个人看法

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

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政治上,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并在国际多

边活动中会晤,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文化、

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成果。两国在地区及国际

事务中的合作与协调也在进一步加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说,中日韩三国是近邻,又都是东亚具有重

要影响的国家。和平友好、合作发展是三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

本地区稳定繁荣的需要。中方愿同日、韩共同努力,推动三国合作

取得更大进展。

但是,中国的诚意并没有换来韩国的尊敬。适当的时候,中国或许

该拿出一些实际姿态来重新调整对韩战略了!

当然,我也不能否认的是中韩关系永远是在矛盾中寻求相互的合作,没有永远的敌人,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发展,从不同国家的利益出发

会有分歧,但是矛盾不是主旋律,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咱们不是

很早就提出过求同存异吗?所以说不要有太多戒备,只有保持积极

的态度才能更早的实现和谐共存。

09机工a2 顾沈骅

【篇三:从中韩端午节仪式对比中看仪式教育的必要性】张旭内容摘要:仪式,简单来说是将自己内心的信仰转化为实在的

形式,或是将文化的精髓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与形式表现出来从而

加强自身信仰与文化素养。仪式教育,通过一些庄严而神圣的方式

规范、激励和塑造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有助于潜移默化地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中韩端午节仪式对比中可以挖掘出仪式教

育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仪式教育。关键词:仪式仪式教育端午节一.

仪式与仪式教育概念厘清仪式在《说文解字》中有如下解释:仪,

一种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具有程序性,有适当合适的度;

式,方式,法,表现内心信仰的外在方式。仪字本身包含严肃一意,讲究内在的度,不是愚昧的害怕,而是内心的信仰与坚定,也就是

所谓现在的信念。式一字包含方法,而不是形式,是一种将信仰通

过合适的方法从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区别于形式。溯源至儒家文化,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放在第

张旭内容摘要:仪式,简单来说是将自己内心的信仰转化为实在的

形式,或是将文化的精髓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与形式表现出来从而

加强自身信仰与文化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