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电学电路图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电学电路图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电学电路图

电路练习一、根据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

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电路分析:在如图13-17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

不亮,已经确定是由于灯泡开路或短路引起的。在不允

许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请你一根导线对故障进行判断,

把方法和判断结果填入下表中

图13-17

工具检测电路图现象和结论

导线

三、电路类型的判定

1、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以

2、所示电路中,开关S始终闭合.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

必须闭合开关______;若要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______;

若闭合开关______,则将造成电路短路

3、在图4的电路中,只闭合S2时,L1和L2_____连接;闭合S、

S3,断开S2时,,L1和L________连接;同时闭合S1、S2、S3,

将会发生_______现象。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属于两灯串联的电路是_______,属于两灯并联的电路

是。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只闭合开关S1、S2时,灯L1、L2是______连的;如果只闭合开关S3,灯L1、L2是_______连接的;如果只闭合开关S2、S3,灯L2____发光.如果只闭合开关S1、S3,电路是_______.

6、在电路中,有四个开关S1、S2、S3、S4.如果仅将开关S2、S4闭合,S1、S3断开,则灯L1、L2联.如果将开关S1、S2、S3闭合,S4断开,则灯L1、L2联,分析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 A.L1、L2是串联 B.L1、L3是串联 C.L l、L2、L3是串联 D.L l、L2、L3是并联

第五题第六题

8、

(1)当S1、S2断开时?联;(2)S1、S2闭合时?联。

9、

(1)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 (2)若S1、S2断开,S3闭合?

四、如图13-4,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

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⑴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⑵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两根导线辨别开。

图13-4

五、设计电路

1、有一个电源,一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两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要按以下要求连接成一个电路: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灯亮,电铃响;当只有一个开关闭合时,灯亮,电铃不响;而当另一个开关单独闭合时, 灯不亮,电铃也不响.试画出符合以上要求的电路图.

2、如图18所示将电路中的元件的符号连接起来成为满足下列要求的电路.

(1)只闭合开关S1,L1、L2两灯都亮;

(2)只闭合开关S2,L1、L2两灯都不亮;

(3)开关S1、S2都闭合,L1灯不亮,L2灯亮.

3、一商品仓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灯泡

和一个电铃、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还有若干条导线.请你

为仓库值班人员设计一个电路: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取货

入在前门按开关;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

关.要求画出设计的电路图,图中要标明红灯、绿灯及对应的

前、后门开关.

2013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大全1

9.(09贵阳)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⑴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⑵电灯L1、L2并联;⑶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⑷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10.根据电路图,以笔线代替导线,把元件对应地连接起来,组成电路。要求做到导线不交 叉、不破线。 11、在图52中添两根导线,使两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12、在图53电路中补画两根导线,使电键控制两盏灯,且电键闭合后电流表只测量灯L2的 电流。 图52 图53

13. 在图56中补上两根导线,使两灯并联,电键控制两盏灯,电流表只测L 1的电流强度(导线不要交叉) 14. 在图58中将两根未连接的导线接到滑动变阻器上,使得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15.在如图60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电键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灯的亮度不变。 16、如图61所示中的电路连线中缺两根导线,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且满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 17.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18. 请依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把图的实物图连接成相应的电路 19.用笔画线,将图4中的器材连成电路。(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 图 56

20.如图11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电阻只的电路图.请根据这个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2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选用0~3V 量程,电流表选用0~0.6A 量程,导线不能交叉 ) 图11 图12 21.小明要研究小灯泡的亮度与流过小灯泡电流的关系,他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下图所示,请你用画线代表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并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2.按照图7所示的电路图,将图8中各元件连接起来。(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导线不许交叉) 23.请依照如图9所示的电路图把图10的实物图连接成相应的电路。 图 7 图8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单元试题

庙塘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单元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多余的电子 2.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3.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图是:( ) 4.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C.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L1发光、L2不发光 B.L1被烧坏 C.L2被烧坏 D.电池被烧坏 6.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电灯,关于两个电灯的连接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后,两灯同时亮一定是串联 B.闭合开关S后,两灯同时亮一定是并联

C.闭合开关S后,只有一灯亮一定是串联 D.闭合开关S后,只有一灯亮一定是并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可以只有电流而没有电压 B.电源是产生电压的必要装置 C.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荷通过 D.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有电流 8.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 C.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9.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 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 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 C.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 D.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 10.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如图所示设计最合理的是:()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三盏电灯并联的电路是:()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中考物理电学作图题经典

中考测试电学作图题 中考测试电学作图题 208.如图94所示,1、2、3、4表示电路的4个连接点,将图中有关点连接起来,使灯L1、L2串联在电路中 209.按照图95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95乙中的各个元件用线连接起来 210.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如图96所示. 211.如图97所示电路的“○”中正确地填上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符号,并标明表的正、负接线柱和开关S闭合后的电流方向. 212.现有24伏的稳压电源,实际使用时需要电压在0~12伏之间连续变化.给你的器 材有:1个标有0~20 Ω的滑动变阻器(符号),1个阻值为20 Ω的定值电阻(符号),1个阻值为40 Ω的定值电阻(符号),1个24V的稳压电源,1个开关,导线若干.请选用上面的器材,在如图98所示的虚线框中设计一个电路图,使得A、B两点间的电压达到上述要求. 213.画线将图99中的元件连接起来,要求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V1测量灯L1两图 94 图95 图96 图 97 图 99

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灯L1与灯L2串联后的总电压,画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14.如图100所示,图中有电源线一对,拉线开关一个,螺口灯泡一个,插座一个.现要求开关控制电灯,灯与插座并联.请按要求将各元件连入电路,要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又能够正常照明,连线不交叉 215.如图101所示中给出了几种元件,在图上用连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1)灯L1与灯L2并联;(2)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 216.如图102所示,请将M、N与变阻器的接线柱连接,要求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灯L变暗. 217.如图103所示的电学黑箱中有三个阻值都是10欧的电阻,它们分别与盒外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测量任意两个接线柱的电阻值,发现其中有三次测量结果均为10欧,另三次测量结果均为20欧.请在黑箱中画出三个电阻的连接图. 218.如图104所示的方框中是电热锅的发热装置(未画出).它是由4段阻值相同的电热丝组成,这个发热装置的电路与方框外的电路相连接,当开关S到A点时为低温,接到B点时为高温(电源电压不变),且在相同时间内,高温时产生的热量是低温时产生热量的4倍,试在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219.已知某电饭锅发热盘电阻R1=60欧,保温电阻R2=400欧.如果在图105中的框外将A、B接220伏电压上,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R1工作(煮饭);当开关S断开时保温,R1与R2都工作.试在框内画出R1与R2的电路连接图. 图98 图 100 图 101 图102 图103 图104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本资料大部分来自网络,经过格式转换,以便大家使用,并对部分内容修改整理。

强力推荐最新版 探究电路优质课复习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探究电路复习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4)测量小灯泡工作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 2、重点难点 (1)欧姆定律的学习。 (2)在经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经历探究过程中“评估与反思”、“交流与合作”等环节,强化参加这两个环节的具体体验。 3.知识点复习 1.电阻和变阻器 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反之,通过的电流越大。初中阶段,没有介绍直接测量电阻的仪器,因而,我们可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或观察电流的效应,定性判断电阻的大小。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达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③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应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闭合开关之前,应调节滑片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作用是保护电路。 例1 如图1所示,当滑片向左端移动时,它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从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入手,起作用的是A 、B 两接线之 间的电阻线。判断电阻的变化主要是观察下接线柱,当滑片向左端移动时,连入的电阻线长度变短,故电阻变小。 例2 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和② D .①、②和③ 解析:由于两根合金线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即知可完成课题①。我们还可取其中一根合金线,通过改变它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就可完成课题②。故答案选C 。 拓展:题中的实验器材与课本P 65的实验器材相比,多了电压表,试想一想电压表的连接位置及其作用。 2.欧姆定律 ①运用公式R U I =解题时要注意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性),且同一状态(同时性),总之,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②推导公式I U R =,不可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如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为零,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电阻不为零,此时,I U R =不适用。 图1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电路图复习题

九年级电学作图卷 1.按照图1至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分别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2.根据实物连线图(图5至图9所示)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对照下列电路图(图1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实物连线图或由实物图(图12)画成对应的电路图.

4.两个开关S1和S2控制一盏灯.要求: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就能发光,只有当开关全部断开时,灯才熄灭.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 5.(市区)图1所示四个电路中,若闭合开关S,将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6.(省宿迁市)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最容易损坏的是 A.灯泡L B.电流表A C.电压表V1 D.电压表V2 7.(市)图6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串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 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图1

C.甲、乙都接电压表 D.甲、乙都接电流表 8.()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灯亮,铃响 B.灯亮,铃不响 c.灯不亮,铃响 D.灯不亮,铃不响 9.(市)如图1所示,要使灯L1和L2串联,则关于1、2、3、4四个接线柱的连接,正确的是( ),若并联则该 10.(市罗源、平潭)为了节能、方便,有的楼道照明灯使用声、光控开关,其原理是:光控开关在黑暗时闭合,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闭合。下面能实现只在黑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电路原理图是

A B C D 11、(浦东)如图10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分别 填入及或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12.在图17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池、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中选出两个元件,并将所选的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灯L 1和L 2串联,且都能发光. 13.指出图15示电路的三处错误: (1) (2) (3) 14. 一蓄电池正负极磨损不清但仍可以使用,请设计实验判断出它的正负极(用三种方法)。1.在下图11中请你以笔代线将根图17

[实用参考]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大全.doc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大全20PP.10.14

9. 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⑴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⑵电灯L 1、L 2并联;⑶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⑷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10.根据电路图,以笔线代替导线,把元件对应地连 接起来,组成电 路。要求做到导线不交叉、不破线。 11、在图11中添两根导线,使两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12、在图12电路中补画两根导线,使电键控制两盏灯,且电键闭合后电流表只测量灯L 2的电流。 图11 图12

13. 在图13中补上两根导线,使两灯并联,电键控制两盏灯,电流表只测L 1的电流强度(导线不要交叉) 14. 在图14中将两根未连接的导线接到滑动变阻器上,使得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13 15.在如图15所示的电 路中,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 上后要求: 电键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灯的亮度不变。 16、如图16所示中的电路连线中缺两根导线,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且满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 15 16 17.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18. 请依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把图的实物图连接成相应的电路 19.用笔画线,将图4中的器材连成电路。(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

20.如图11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电阻只的电路图.请根据这个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2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选用0~3V 量程,电流表选用0~0.6A 量程,导线不能交叉 ) 图11 图12 21.小明要研究小灯泡的亮度与流过小灯泡电流的关系,他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下图所示,请你用画线代表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并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2.按照图7所示的电路图,将图8中各元件连接起来。(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导线不许交叉) 23.10的实物图连接成相应的电路。 24.图7 图8 2

九年级物理 电学综合测试 沪科版

电学综合试卷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图1中,四个电路图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的是 2、在图2中,导体A 、B 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A 、B 等长,但A 比B 的横截面积大,当S 闭合后,在相同时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流通过A 、B 所做的功是W A >W B B 、电流通过A 、B 所做的功是W A

九年级物理上册 电学作图专题训练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学作图专题训练粤沪版1.根据图1,将图2元件连成电路。 2.将图3中给出的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每只开关都能控制灯的亮与灭。 3.用铅笔画线作导线,按照图6所示电路图,把图7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4.根据图4的实物接线图,做以下题目。 (1)两小灯泡是______联。 (2)标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 (3)画出电路图。 5.某同学做两小灯泡串联、一只电键起控制的实验。实物图如图5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及电键闭合前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并加以改正。 6.完成下列各图。 (1)把图1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 (2)把图2中各电路元件接成并联电路(电键接在干路上)。

(3)把图3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 7.图7为一个用两节干电池供电的电路图。小明在实物图上接线,如图8所示(以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图中有两处画错了。请对照下面的叙述改正。 (1)电源接法错了。 (2)接线要连在接线柱上,不应接在闸刀上。 8.用铅笔画线作为导线,按电池组符号(如图7)把实物图连接起来。 9.按图8的实物接线图,在右面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9.根据图3所示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0.在图3(a)中填入电池组和电键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后两灯均能发光;在图3(b)中填入电池组和电铃,要求闭合电键后灯亮铃响,断开电键后灯、铃均不工作;在图3(c)中补上一根导

线(用笔线作导线),使电键S1控制灯L1、S2同时控制L1和L2。 11.按照图7的电路图,把右边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12.将图8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并联电路,S2为总开关,S1只控制L1。(位置不能移动) 13.在图9中AB、CD、EF处分别填入电池组、小灯、电铃的符号。要求:当前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电铃响而不亮;当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电铃响灯也亮。 14.请画出三个电路图,要求: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三盏灯。 15.用铅笔画线代替连接用的导线,将图4的所有元件连接成串联电路。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问题难点突破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问题 难点突破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 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实验原理如图 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 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是电流需 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的短路通道则比作 是“山里的一条隧洞”。有了“隧洞”,电流只会 “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的类比中引入的。那么,可借助于“高度差”进行类比,建立“一样高的电位”概念。可以通过类比手法,例如:如果某学校三层楼上有初三⑴、初三⑵、初三⑶三个班级,二层楼上有初二⑴、初二⑵、初二⑶三个班级,那么初三年级与初二年级任意两个班级之间的“高度差”是一样的,都相差“一层楼”。因为初三年级各班处于“一样高”的三层楼上,而初二年级各班级处于“一样高”的二层楼上。在电路中,也有“一样高电位”的概念。在电路中,无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都可以看成是同一个点,即电位“一样高”。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各元件两端的公共点画出简化的等效电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电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电路部分.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电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电路部分一、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

二 、 电路 图连 接实 物电 路

三、电路类型的 判定 1、如图所示,要使灯A和B并联,则必须接通开关( ) A.Sl和S2 B.S2和S3 C.Sl和S3 D.S2 2、所示电路中,开关S始终闭合.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 必须闭合开关______;若要L1、L2并联,必须闭合开关______; 若闭合开关______,则将造成电路短路 3、在图4的电路中,只闭合S2时,L1和L2_____连接;闭合S、 S3,断开S2时,,L1和L________连接;同时闭合S1、S2、S3, 将会发生_______现象。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属于两灯串联的电路是_______,属于两灯并联的电路是。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只闭合开关S1、S2时,灯L1、L2是______连的;如果只闭合开关S3,灯L1、L2是_______连接的;如果只闭合开关S2、S3,灯L2____发光.如果只闭合开关S1、S3,电路是_______. 6、在电路中,有四个开关S1、S2、S3、S4.如果仅将开关S2、S4闭合,S1、S3 断开,则灯L1、L2联.如果将开关S1、S2、S3闭合,S4断开,则灯L1、L2联,

分析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 A.L1、L2是串联 B.L1、L3是串联 C.L l、L2、L3是串联 D.L l、L2、L3是并联 第五题第六题 8. (1)当S1、S2断开时?联;(2)S1、S2闭合时?联9. (1)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 (2)若S1、S2断开,S3闭合? 四、画等效电路图 (1)三灯的连接是联。 (2)各电流表的作用: 五、设计电路 1、两个开关S1和S2控制一盏灯.要求: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就 能发光,只有当开关全部断开时,灯才熄灭.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 2、一个盒子内装有三只相同的灯泡,灯泡露出盒外,且盒外有A、 B、C、D四个接线柱,如图19所示.电源分别接AB、AC、CD时 只有一只灯泡亮,且亮度相同;电源接BD时三只灯泡均亮,但高度

电学作图题及答案

电学作图题 208.如图94所示,1、2、3、4表示电路的4个连接点,将图中有关点连接起来,使灯L1、L2串联在电路中 图94 图95 209.按照图95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95乙中的各个元件用线连接起来 210.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如图96所示. 图96 图97 211.如图97所示电路的“○”中正确地填上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符号,并标明表的正、负接线柱和开关S闭合后的电流方向. 212.现有24伏的稳压电源,实际使用时需要电压在0~12伏之间连续变化.给你的器材有:1个标有0~20Ω的滑动变阻器(符号 ),1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符号 ),1个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符号

),1个24V的稳压电源,1个开关,导线 若干.请选用上面的器材,在如图98所示的虚线框中设计一个电路图,使得A、B两点间的电压达到上述要求. 图98 213.画线将图99中的元件连接起来,要求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V1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灯L1与灯L2串联后的总电压,画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图99 214.如图100所示,图中有电源线一对,拉线开关一个,螺口灯泡一个,插座一个.现要求开关控制电灯,灯与插座并联.请按要求将各元件连入电路,要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又能够正常照明,连线不交叉 图100 图101 215.如图101所示中给出了几种元件,在图上用连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1)灯L1与灯L2并联;(2)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216.如图102所示,请将M、N与变阻器的接线柱连接,要求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灯L变暗.

初中物理--电路图详解

初中物理--电路图详解 电路识别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点之一。很多同学在学电学之初还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电"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么,电脑、电话、电视这些玩意儿天天挂在嘴边, 早~就想知道什么是“电”了,这把真要解开电的奥秘了!好兴奋~! 电学一开始,果然不负重望,老师一个劲儿的做实验,一会摩擦玻璃棒,一会摩 擦橡胶棒,然后又搬来一个带金属箔的"小闹钟",上课就是看热闹,很开心;在加上这部分的考试作业主要考知识点,尽考些玻璃棒、橡胶棒都带什么电,是排斥还是吸引等鹦鹉学舌的问题,小case~。上课又热闹看,下课作业不难,还能 学知识,总体感觉电学真是8错。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电流电路后,初中物理三大猛药之一——电学的糖衣吃完了,开始动真格的了。电学的各难点中,打前锋的就是电路识别,课上讲的很简单, 电路就串联、并联就两种,看上去很清纯~。但实际做题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儿,无数出题老师们殚精竭虑、前仆后继,把原本清纯可爱的串并联电路,设计成错综复杂电路怪物,再掺和进去电表和变阻器,使得电路的复杂度达到极致,不少同学学到这杯具了,之前的兴奋劲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做错题的郁闷和对 电路怪物的恐惧,更要命的是,过不了电路识别这一关,接下来的电学都得杯具:电路识别错,后面的计算判断都是无用功。因此吧里同学跑上来求电路识别方法 者层出不穷。 电路识别虽然是有些难度,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电路识别相关的包括二部分:电路图简化以及电路图、实物图互化。这次我先介绍一个简化电路图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标号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练练就会、便于记忆,而且适用于所有电路,是居家旅行、特别是简化电路的杀手锏。我朋友的孩子上学期初二学电学,概念啥的都没问题,但是就认不出复杂电路图,所以电学习题一做就错,班里都倒数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她妈妈请我去给她单独辅导一下,教给她一个识别电路的法子,当场学会,练习几道后就明白了,期末考试物理从70多提升到92。可见学会了标号法,就像张无忌学了乾坤大挪移、郭靖学了降龙十八掌,马上从无名小卒变大侠。 好了,废话少说言归正传,我们来标号发的内容。先看口诀,就两部分,很简单:标号和画图: 1、标号:电路每个节点编号,标号遵循以下原则 (1) 从正极开始标 1 (2) 导线连通的节点标同样的数字 (3) 沿着导线过一个用电器,数字+1 (4) 到遇到电源负极为止

(完整版)初中物理(沪科版)电学基础知识总结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符号:Q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 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 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Q =I ×t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 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 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 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电路 1、 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分类 ①电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 续对外供电 化学电池 干电池 蓄电池 充电时,电能—→化学能 供电时,化学能—→电能 光电池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光能→电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四.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初中物理电磁学作图专题训练(2020年九月整理).doc

甲 ⊙ 乙 图14-33 图14-34 图14-35 图14-36 物理专题:电磁学作图 1.(山东中考)根据图14-33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用铅笔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2.(苏州中考)如图14-34所示,试在甲、乙两个“○”内选填“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符号,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3.如图14-35所示是家庭电路的某一部分的示意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该电路连接完整,并且使之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4.在图14-36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三个元件的符号中选出两个元件符号,分别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虚线框内),填进后要求灯泡L1和L2串联,且都能发光。 5.(贵阳中考)如图14-37所示,小明要将一个“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安装在新房里。图甲为实物图,图乙为反面接线示意图,“A”“B”是从开关接线柱接出的两根导线,请你帮他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使开关控制电灯,插座又方便其它电器使用。 甲乙

6.(河南中考)两个磁极之间有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14-38所示,请在图中标出两个磁极的极性。 7.(上海中考)在图14-39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8.(浦东中考)在图14-40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图中分别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两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 9.图14-41中两个螺线管通电后互相吸引,而且电流表的连接正确。请在图中画出螺线管B的绕法。10.(广州中考)小芳在做测量灯泡电功率实验时,所连的实物如图14-43所示,请你检查图中的连线是否有错,若有错处,在该图中改正(在错误的连线上打“×”,改正的连线在图中画线表示,连线不要交叉)并在方框内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11.如图14-45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当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时,绿灯亮;当温度升高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示的温度时,红灯亮,发出报警信号。请按照题意要求,在图中连接好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