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 陈蛟2011502105

旅游心理学陈蛟2011502105

石河子大学2013 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

旅游心理学中期考查课程论文

班级:旅游11 姓名: 陈蛟学号:2011502105 成绩:

写作要求:

一、从教师提供的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题独立完成。

二、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文字流畅,无错别字。

三、内容充实,论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严禁抄袭。

四、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要求,要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

五、字数不少于4000字,纸张:A4,行距1.2倍,首行缩进2字符

1.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加黑,居中

2.正文:宋体小四

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黑;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黑;三级标题:宋体小四

3.中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为五号宋体。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4.参考文献注号:[1][2][3]。参考文献代表字母: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

命题组长签字: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遍在性强,产品市场广阔,但也容易模仿和雷同,造成开发效果不佳。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应遵循市场规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情况,依托乡村地方文脉,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并注意规模化和品牌化;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产品的创新,突出特色和树立起品牌。这既利于增强其市场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利于吸引项目投资,加快乡村旅游开发。

4.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乡村意象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是乡村旅游的强大动力来源,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开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无形的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个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的在乡村营造一种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5.实施城乡旅游开发一体化战略,构建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

现代乡村旅游向游客展示的是一个以乡村地域生产和生活的时空整体,它凭借的是现代乡村景观生态系统。为了使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一开始就应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做出整体发展规划,并且要从大区域旅游开发的高度进行协调和整合,从而实施城乡旅游开发一体化战略,将乡村旅游开发纳入城市旅游大系统中统一规划和建设。其一,可以科学开发和合理布局区域乡村旅游项目,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提高开发效果。其二,可以使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平衡旅游淡旺季。其三,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条件,积极地保护、拯救和发展乡村(尤其是城郊)濒临消亡的乡村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其四,可以加快树立区域旅游品牌,依托完善的城乡旅游交通信息网络,促使城郊乡村旅游知名度的迅速提高及城乡旅游网络系统的建立和区域旅游品牌的形成。

6.实行生态、文化和科技旅游三结合,丰富和提高旅游活动层次

首先,要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产业,用生态学理论作指导,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产业,在生态系统意义上形成无污染、零排放的现代乡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其次,要系统深层地挖掘乡村意象的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深度开发。第三,要提高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一要将现代农业科技有机地溶入传统农业生产,使两者互为依托,持续发展;二要将现代科技有机地溶入到乡村旅游景点项目的建设上,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停留在普通观光的基本层次和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层面上,丰富和提高旅游活动的层次。第四, 运用现代旅游的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发展乡村景观,促进现代乡村旅游提高层次、树立品牌、提高效益、持续发展。

7.加强对现代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这类特殊旅游的科学宣传和引导,提高旅游活动的品位和质量,开发真正意义的现代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和加快其健康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法令法规和措施,切实保护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六、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1.乡村旅游开发为旅游活动拓展了新天地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农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旅游业到农村去开辟广阔天地,借农业经济的优势求发展,农业借旅游业的优势求进步,两种产业相互促进,开发乡村旅游将更加丰富中国旅游业的特色与内涵。

2.乡村旅游开发为乡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利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旅游度假园区,既可高效地发挥农业生产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并树立起新型农业生产观点,缩小城乡差别,发展乡村旅游将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乡村旅游开发为城市旅游热点扩散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目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己近极至,各旅游热点的发展已近饱和,极化的旅游流加重了景区负担,因此极大的旅游流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向外分流,以减轻城内压力。过热的城内景区要向外散热,发展城市边缘地区的乡村旅游是最佳策略。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近郊多有这种新型旅游区,乡村容量大、承受力强,可疏散旅游热点城市的游客压力,乡村旅游可充分满足都市游客走进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缓解都市生活压力。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将更新人们的旅游观念,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为开展生态旅游创造新的前景。

七、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探析

1.对乡村旅游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乡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展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5.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