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肺功能)演示教学

平远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肺功能)演示教学
平远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肺功能)演示教学

平远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备案)表

项目名称肺功能检查

申请科室内科

协作科室

项目负责人刘军芬

申请日期2014-09-12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3)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诊疗技术项目,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包括:侵入性、非侵入性操作,检查、手术、治疗方式、药物等。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备案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效益性。 (三)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五)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人员有相关的学习经验,有些技术需要上岗证明或资格证书。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立项:每年初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负责人认真填写《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经科室讨论科主任审核签章后报医务科。 (二)论证:每项新技术、新项目应在《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医务科对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原则的项目论证备案。 -1- 1、立项依据(技术原理、国内外应用和准入情况) 2、申请科室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新技术应用方案、学科人员及设施、设备条件)。 3、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4、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三)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不符合新技术开展原则的项目,临床不得开展。 五、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榆林市中医医院院内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申请科室 申请负责人 申报日期

填写说明 一、本院内凡申请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科室,均应如实 填报本表。 二、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三、申报科室应如实填写,不够可另附页。 四、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科室留存,一份由科教科留存。

榆林市中医医院院内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科室申请日期 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负责人 开展该项目必备的 技术条件、人员和 设施及准备情况 操作规程 该项目在市内、省 内、国内开展情况 技术优势及特色 预期年完成临床病 例数,其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以及对 本学科发展和提高 的作用

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包括:开展项目的重要意义、技术的先进性及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项目所开展的技术在本领域的关键程度,以及本项目技术对相关领域或医院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承担科室和项目主要负责人情况 1、开展科室基本情况:包括人员、设备、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情况等。 2、开展技术、项目的能力:承担新技术、新项目科室的开发研究情况,包括开发人员、设备、技术成熟程度、主要成果和自有知识产权状况等,特别介绍本项目可依托的前期开发情况;项目负责人简历及主要承担人员简介,重点介绍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经历。 3、开展科室的技术及医疗业务管理状况。 三、项目实施主要技术内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1、详细说明本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2、重点说明本项目的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使用效果的创新等。 四、临床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对项目实施后预期的临床、经济、社会效益作简要分析。 五、项目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对项目的风险性(不良后果、可能的并发症等)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并就项目的风险性进行实事求实的阐述。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及发生以后的解决办法和保障医疗安全的措施。 六、项目承担科室和撰写日期 注:提交的项目可行性报告文本需打印(A4),一式两份,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

10.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

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 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新项目申请(套表)

新项目申请表 №:01 Q/NYJ.D50311-2014 新项目名称液相色谱-质谱法依据的技术规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J质谱法 新项目工作内容及条件: 用于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分析。先进性及效益分析: 该系统专为进行小分子定量分析的高通量实验室设计,满足环境、食品安全、临床医学、药物开发等领域中所有类型及不同浓度的样品测定,提供业界最卓越的可靠性和重复性质谱数据。 功能强大的软件、先进的自动化特性、坚实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每天可分析数百个样品。 所需仪器设备 名称型号准确度生产厂价格附件 三重四级杆液 质联用仪 API 32005-1800 amu AB Sciex219万元配ESI离子源 检验室意见: 签字:年月日业务科意见: 签字:年月日 所技术负责人意见: 签字:年月日

新项目申请表 №:02 Q/NYJ.D50311-2014 新项目名称原子荧光光度法依据的技术规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E 荧光分析法 新项目工作内容及条件: 用于药品、化妆品和食品安全检测。主要用于样品中As、Se、Bi、Hg、Se、Te、Sn、Ge、Pb、Zn、Cd、Au等12种元素的痕量分析。先进性及效益分析: 采用160位极坐标式自动进样器,可实现自动系统诊断、自动样品测量、标准曲线测量,多种报告格式,并备存专家帮助系统。适用于车载现场快速检测。 检出限DL :AS、Se、Pb、Bi、Sb、Te、Sn:<0.01μg/L;Hg、Cd:<0.001μg/L;Ge:<0.05μg/L;Zn:<1.0μg/L;Au:<3.0μg/L。 所需仪器设备 名称型号准确度生产厂价格附件 原子荧光光 度计 AFS-8230<1%北京吉天9.5万元 检验室意见: 签字:年月日业务科意见: 签字:年月日 所技术负责人意见: 签字:年月日

新项目入库申请表

新入库项目申请表 01 单位名称(盖章):02 项目名称:表号:H202表 基层表报送单位 开工年 份 项目 顺序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编码文号:国统字(2015)90号03 201年月有效期至:2017年1月 一、项目基本情况 04 项目单位组织机构代码:□□□□□□□□—□05 项目行业类别:□□□□ 06 项目性质:1.审批 2.核准 3.备案 4.其他□07 是否单纯购置项目 1.是 2.否□ 08 合同开工时间□□□□年□□月09 合同竣工时间□□□□年□□月 10 申请入库时间□□□□年□□月11 申请材料份数□ 12 项目主要承建单位名称:13 主要承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二、项目规划及资金情况 指标计量 单位 代码数量指标 计量 单位 代码数量 甲乙丙 1 甲乙丙 1 计划总投资 土地使用权面积 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规划施工房屋总面积万元 平方米 万元 平方米 14 15 16 17 计划利用国家预算资 金 计划国内贷款资金 计划自筹资金 计划利用外资 计划其他资金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18 19 20 21 22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统计部门现场核实人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现场核实人签字: 说明:1.本表由基层项目单位填报,按计划总投资大小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统计局负责接收审核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的新入库项目,10亿元以下项目的入库管理由省统计局自行规定,本表不含军工、国防项目。 2.本表10亿元及以上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报送时间为每月20日之前。报送方式是通过中 国投资信息管理及监测系统进行报送。 3.只要达到标准的新入库项目都要报送本表,包括新开工项目、以前年度开工新入库项目、筹建项目和单纯购置 项目。 4.报送本表的同时要报送新入库申请材料。每个项目的所有材料复制到一个WORD文件中,文件名为:项目编码.doc。 非单纯购置项目入库申请材料应同时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土地购置情况、房屋建设情况、设备购置情况、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情况、计划资金情况等;(2)主要施工合同;(3)能够表明项目计划总投资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或整体设计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4)项目开工照片。如有其他材料也可报送。 单纯购置项目入库申请材料应同时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购置合同;(2)设备付款凭证;(3)设备到位照片。 入库申请材料应按规定的方式压缩后,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报送。 5.新入库项目申请报告和申请入库材料应同时报送,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报送H201表。 6.本表的单位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码、组织机构代码、行业类别、计划总投资应与H201表的相关指标一致。 7.本表审核通过后,当期就应报送H201表。 8.在报项目如果计划总投资调整到10亿元以上,应上报计划总投资调整文件,审核通过后才能调整计划总投资。

新技术新项目成果评审奖励办法

新技术新项目成果评审 奖励办法

***中医医院医学新技术、新项目评审管理办法 为充分调动我院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努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的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适用、先进的医学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提升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打造学习型医院,实现科技兴院,推动我院医疗科学技术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凡本院、本科室未开展的项目,无论国 内外或其他单位是否实施,均属新技术、新项目范畴。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医学新技术是指成熟、适用、先进,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工作中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填补院内空白,符合知识产权要求的新技术、新项目。 第三条分类 (一)技术改进项目:在原开展的项目上有大的改进;(二)院级新项目:本院未开展,本区其他医院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三)区级新项目:本区未开展,市内其他医院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四)市级新项目: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医院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第四条申请程序

(一)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先由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人、医师以上)认真填写《米东区中医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同意,科主任签字确认后报科教科备案;(二)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引进的医学新技术依靠我院的技术力量和设施条件,能够成为常规开展的服务项目,能够证明本单位可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并拥有很好的病源量,能够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审批程序 科教科接到科室申请后,交由医务科审核,并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和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五条实施与管理 (一)科教科负责项目申请受理工作; (二)医务科负责项目进行中的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并对项目开展例数、质量、安全、效果、费用等内容进行全程管理; (三)科室主任和项目负责人认真监测新项目开展全过程,留取完整的资料,以保证项目安全、顺利地实施; (四)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各种问题,均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 第六条医院鼓励护理、临床、医技等专业科室和个人积极引进医学新技术、新项目,经院专家组评审通过的新技术、新项目,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编号: 拟开展技术 甲介型蝶窦垂体腺瘤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名称 开展科室或诊疗组神经外科协作科室或诊疗组 主持人孙军职称主任医师 技术类别诊断检查类□治疗康复类□综合类□技术来源引进□改进□创造□技术等级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发展方向常规应用□申报课题□常规应用+申报课题□ 一、项目基本情况(附理论依据及相关文献资料):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Gupta R,Sample C,Bamehriz F,et al.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J].Can J Surg,2006,49(6):397-400.)。目前约90%以上的垂体腺瘤外科治疗是通过经鼻蝶入路而非传统的开颅途径进行的。除 泌乳素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外,经鼻蝶入路手术已经成为其他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案(Rucinski J,Fabian T,Panagopoulos G,et al.Gangrenous and perforated appendicitis:a meta-analytic study of 2 532 patients indi-cates that the incision should be closed primarily[J].Surgery,2000,127(2):136-141.Kilty SJ,McLaughlin N,Bojanowski MW,et al.Ex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of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ellar surgery.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0,39(3):309-314.)。甲介型蝶窦是指蝶窦发育不良,其后壁与鞍 前壁间骨质达10mm者。虽蝶窦腔内由松质骨充满,但由于解剖标志不清、鞍底定位困 难,过去多数学者认为是经蝶人路的禁忌征,必须改用经额入路开颅手术。 二、可行性分析(临床应用意义、疗效判定、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科室技术力量、 人力配备、设备支撑、科室协作等): ,经鼻蝶入路手术的出现开创了垂体腺瘤微创治疗的新纪元,已经成为垂体腺瘤治 疗的首选方式。内镜、导航、术中影像等更多新技术和设备的出现[7,10~14],极大提高了经鼻蝶入路完全切除肿瘤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减少对术后药物和放射治疗的依赖,从而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日新月异的全新设备和技术条件的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作为垂体腺瘤首选的治疗方式,应该以肿瘤完全切除为目标,才可能达到长期 有效解除肿瘤压迫和防止内分泌紊乱的目的。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因具有对垂体柄、下丘脑、视神经干扰小,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率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垂体腺瘤首选的治疗方式。手术的主要适应证包括[6]:功能性腺瘤(泌乳素腺瘤可首先药物治疗),大型或巨大型垂体腺瘤伴视觉 功能障碍或垂体功能低下者,治疗或随访期间肿瘤增大者,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者, 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者,拒绝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者,垂体腺瘤伴脑脊液鼻漏者,复发性垂体腺瘤。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书新表

_年度医疗新技术、新项目 申报书 新技术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说明 1. 填写申报表时要求学风严谨、实事求是、认真仔细、表达明确、言简意赅。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表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项目负责人为整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成员要求亲笔签名。 4. 申报表须经所在科室主任审查签署意见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 5. 关于“项目摘要”一栏,主要填写技术项目的实施细则、风险或意外评估及采取对策。 6关于“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医疗仪器资料”一栏,要详细填写《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将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附后,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器械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7.关于“实施该新技术、新项目的基本条件”一栏,要详细说明参加该技术项目人员的业务技术情况以及硬件设备的情况。 8.关于“该项目涉及的药品情况”一栏,要注明《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需有《进口许可证》,并将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附后,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医疗新技术项目名称 项目水平 □国内先进水平□.省/市先进水平□院内先进水 平 项目负责人 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称主攻方向 参 加 该 项 目 的 主 要 成 员 姓名年龄专业技术职称项目具体分工签名

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1).docx

XX科 xx 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材料 (一)目录 1、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2、新技术、新项目可行性报告 3、新技术、新项目诊疗操作规范 4、新技术、新项目人员资质准入情况表 5、新技术、新项目追踪评价表 6、新技术、新项目转常规技术申请表 (2016 年) (二)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审批表 申报科室:项目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新技术 / 新项目名称: 新技术分类:国外()国内()省内()已开展,我院未开展拟开始执行时间:年月日 国内、外开展情况:

开展项目的依据: 临床意义: 拟采用的方法: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特殊试剂、用品: 仪器、设备的来源(医院自购或厂家赠予或试用等): 拟收费标准:元/ 次,并附成本核算清单。 项目负责人签名:科室主任签名: 申报日期:年月日申报日期:年月日医务部意见: 盖章:年月日技术准入审批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名:年月日

1、项目负责人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伦理委员会意见: 签名:年月日财务部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院长意见: 签名:年月日 (三) XX新技术可行性报告 (四) XX新技术诊疗操作规范 (五)新技术、新项目人员资质准入情况表

学历、学位职称职务 专业专长 执业医师资格专职□ ,兼职□联系电话 何时何地开始从事本项目的专业工作(含本项目专业培训、进修的时间、地点,主刀例数,参与例数): 专业工作简述(含主要科技成就): 2、项目主要人员(1)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职称职务 专业专长

执业医师资格专职□ ,兼职□联系电话 何时何地开始从事本项目的专业工作(含本项目专业培训、进修的时间、地点,主刀例数,参与例数): 专业工作简述(含主要科技成就): 2、项目主要人员(2)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职称职务 专业专长 执业医师资格专职□ ,兼职□联系电话 何时何地开始从事本项目的专业工作(含本项目专业培训、进修的时间、地点,主刀例数,参与例数):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精心整理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请遵照执行。 技术。1) 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按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详见附件2)。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程序。 (一)科室应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年度新技术、新业务的申报工作。对当年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由新技术、新项目负责人在年初(相关时间由医务部另行通知)提交《四川省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3),

经科室“学科医疗技术管理小组”论证,由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上报医务部。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进行具体分析;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安全性: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6(是否 7 8 科目。 1 2 3 条件; 4 术、新项目需要; 5、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二)医务部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提交“院科技委员会”、“院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 (三)对于申报的第一类新技术、新项目,经过“院科技委员会”、“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主管院长签署意见,科室接到同意书后即可实施。对具有技术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及审批程序

XXX医院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规定 一、任何临床、医技科室和个人均可向医院申报引进新的医疗技术。 二、医院对拟引进的医疗技术项目实行申报、审核、评价、批准管理程序,未经院长办公会批准的任何医疗技术项目不能在医院实施。 三、申报引进技术科室,向医教部提交引进该项技术的目的、背景资料、技术要求、经济及社会效益、医疗风险等书面材料。医教部组织医院专家委员会对该项技术的必要性、先进性、风险性等进行论证,经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项目由医教部上报主管院长,主管院长报请院长办公会批准后方可引进。 四、医教部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引进新技术的医疗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制定完善的风险处置预案。 五、技术引进科室需成立新技术引进管理小组,约3-4人组成,科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本科室高、中级技术职务医师担任。新技术管理小组制定出完善的新技术实施方案,充分评估新技术的风险,制定医疗风险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负责新技术实施资料的登记、保管、分析、总结工作,并定期向医教部提交实施该项技术的阶段性总结书面材料。 六、医教部对准入后的技术应用工作实行全程监督,医教部每3-6个月组织一次医院专家委员会会议,对医院正在实施的新技术进行审查,不断完善提高。 七、准入的新技术,经临床实施,运行稳定,根据引进技术的具体技术指标,运行12-24个月,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报请院长办公会批准,转为医院医疗技术常规项目。 2010年8月

XXX医院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批准程序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从未开展过的,处于本学科或本地区领先地位,技术含量高,难度较大,实用性强,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成效的医疗技术。我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程序如下: 一、新技术申报以年度为单位,拟开展新技术的临床医技科室每年年初应积极申报,科室负责人要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认真讨论,充分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由科主任签字并向医教部提交书面申请表及相关书面材料。 二、科室申报的新技术,由医教部进行初审后,组织召开全院新技术准入论证会,提交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就该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先进性、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现场论证,提出是否予以开展的意见,交院办公会讨论决定。 三、院办公会讨论决议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或省卫生厅批准的须及时上报审批,没有得到批复之前不得开展。对不需要报批的,由职能部门及相关科室作好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四、新技术、新项目的收费,由申报科室参考同类项目确定,无参考标准的,应结合消耗与成本,确定临床收费标准,并履行报批手续。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应实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情况,交待其必要性、科学性、适应症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病人和家属知情和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履行签字手续。 六、新技术项目开展后,每季度由所在科室技术项目负责人填写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登记表,由医教部组织专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对新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新技术新项目94539

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 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

的医疗技术项目。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四川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二类技术目录(见附件 5)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XXX第X 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新技术及项目准入,审批管理制度

新技术及项目准入审批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养护中心医疗新技术及项目临床应用的管理,促进养护中心医疗技术水平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养护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养护中心各临床中心、医技等部门新技术及项目的管理 二、新技术及项目是指在养护中心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以及其他应用于医疗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审批范围包括下列方面: (一)在国际、国内首创的技术项目; (二)国际、国内已成功开展而本院首次应用的技术项目;(三)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 (七)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及项目。 三、准入原则:医疗新技术及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实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新技术及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医务处。 五、申请开展新技术及项目的科室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申请书;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资质。 (四)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六、新技术及项目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原则上每年度末进行一次,需报新技术及项目的部门在每年十月底前将申报材料交医务处。 七、新技术及项目的审批程序: (一)医务处初步审核该项目的科学性、合法性,必要时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咨询有关规定。 (二)组织召开养护中心内“学术委员会”会议,对新技术及项目的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及合法性进行进一步审核,并审核该项目是否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写出审核报告。 新技术的书面评审意见应当对下列内容作出评估: 1)技术所处的寿命周期、对现行同类技术的替代及发展前景等基本情况; 2)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适用性; 3)中心的学科建设、人员等资质条件以及其他支撑条件; 4)该项技术临床推广的实用性。 (三)院长办公会对该新技术及项目的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合法性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进一步审核,确保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安全、合法。

新技术最新完整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咼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 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 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邯郸市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

2018年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模板

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 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 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附件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 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医院增强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规我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 凡是近年来在国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 )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 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 (一)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二)限制使用技术( 高难、高新技术) ,指需要在限定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三)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审批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新技术是指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新手段。 第一章医疗新技术准入及管理 一、医疗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组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新技术的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拟开展新技术的初审及新技术开展的日常监督工作;医务科具体负责新技术的申报登记及新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动态管理。 二、新技术准入管理 (一)医疗新技术准入管理按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分为: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二)新技术准入必备条件 1.拟开展新技术应符合相应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 3.拟开展新技术的主要人员为具有执业资格并在本院注册、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员; 4.有与开展该项新技术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并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6.新技术承担科室及主要人员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 7.有拟开展新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8.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新技术准入审批流程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需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的基础上,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交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制度Word模板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制度 凡在本专业范围内因临床发展需要,而院内未曾开展的诊疗技术项目,均可申报,并作为衡量科室医疗质量和水平重要指标之一。各科室在申报前,应考虑现有设备场地等基础条件及人员﹑专业等技术条件。若各方面条件均已成熟,应选择切实可行的﹑有利于病人治疗的新技术﹑新项目。 新技术是指在本市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下列项目: ●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 一. 应申报类目和接受部门: (一)凡申请国家﹑市﹑院临床科研课题,向科研处申报。 (二)除上述类目,凡各科室要求开展的各项临床项目,均向医务处汇报,包 括下列各项: 1.接受外单位委托我院设计的临床治疗项目。 2.与外单位合作的临床项目。 3.任何临床实验,进入临床观察病人阶段的研究项目(至少在预定进行 试验前二周)。 4.本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事先一个月报)。 5.邀请国内﹑国外﹑市内专家,来院进行示教诊疗项目以及具有培训性 质的诊疗技术学习班(事先一个月报)。邀请国外专家由院部报市卫生 局审批。 6.新开展的创伤性检查项目 7.前列的新技术项目 二. 申报手续: 1.拟开展的项目必须经科内讨论,并经科主任同意后,向医务处或科研处提出 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2.接受外单位委托项目或与外单位合作项目,接受科室及委托单位向医务处 提出申请,经医务处会同接受部门(科室)协商。同意后,委托单位开具 委托书,双方才能签署协议。协议应由主管院长或院长委托医务处签署。 3.创伤性诊疗检查项目必须事先向医务处申报,批准后方可实施。 4.凡某项实验已进入对病人临床观察阶段(包括纯科研项目)尤其是有可能 发生不良反应者,均需向医务处申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 审批程序: 1.医务处收到申请科室报告后,进行新项目的可行性调查,申请科室负有解答和 提供有关材料的义务,如涉及多科合作项目,申请科室应先与相关科室商定。 2.医务处审定可行后,递交院办请相关职能部门和主管院长审批。 项目开展后,由医务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复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医务处 通知申请科室该项目扩展﹑暂缓或停止。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制度

阿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制度 凡在本专业范围内因临床发展需要,而院内未曾开展的诊疗技术项目,均可申报,并作为衡量科室医疗质量和水平重要指标之一。各科室在申报前,应考虑现有设备场地等基础条件及人员、专业等技术条件。若各方面条件均已成熟,应选择切实可行的、有利于病人治疗的新技术、新项目。 新技术是指在本市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下列项目: 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 疗项目; 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 一.应申报类目和接受部门: (一)凡申请国家、市、院临床科研课题,向科研处申报。 (二)除上述类目,凡各科室要求开展的各项临床项目,均 向医务处汇报,包括下列各项: 1.接受外单位委托我院设计的临床治疗项目。 2.与外单位合作的临床项目。

3.任何临床实验,进入临床观察病人阶段的研究项目 (至少在预定进行试验前二周)。 4.本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事先一个月报)。 5.邀请国内、国外、市内专家,来院进行示教诊疗项目 以及具有培训性质的诊疗技术学习班(事先一个月 报)。邀请国外专家由院部报市卫生局审批。 6.新开展的创伤性检查项目 7.前列的新技术项目 二.申报手续: 1.拟开展的项目必须经科内讨论,并经科主任同意后,向医 务处或科研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2.接受外单位委托项目或与外单位合作项目,接受科室及 委托单位向医务处提出申请,经医务处会同接受部门 (科室)协商。同意后,委托单位开具委托书,双方才 能签署协议。协议应由主管院长或院长委托医务处签署。 3.创伤性诊疗检查项目必须事先向医务处申报,批准后方 可实施。 4.凡某项实验已进入对病人临床观察阶段(包括纯科研项 目)尤其是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者,均需向医务处申报并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审批程序: 1.医务处收到申请科室报告后,进行新项目的可行性调查,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